对某人所谓"国内没有高压共轨专利"的回复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6 11:56:36

某学霸认为,既然高压共轨国内没有专利,所以,在提到99的150HB上使用高压共轨技术就是不可 ...
athlon2100 发表于 2010-12-5 18:56


让博世国际巨头恐惧的无锡油泵油嘴研究所
    博世虽然强大,但中国企业也有战胜对手之道。当一些中国人仍然不相信、不承认中国人能够自主开发技术的时候,无油所的努力却引起了国际巨头的恐惧。
  2001年,无锡油泵油嘴研究所(以下简称无油所)的领导们受邀前往德国参观博世电控高压共轨系统的研发和制造技术。他们并不知道,此前,博世已经邀请了威孚集团的领导层进行了同样的参观活动。
  博世的慷慨让无油所参观人员非常惊讶:德方不仅让他们参观了生产线,还让他们参观了被企业视为机密的实验室。但是与威孚集团的领导参观后的感受完全不同,无油所所长朱剑明参观后,不但没有“腿软”,反而看出了博世的“软肋”。
  “这趟经历让我坚信了我们(在技术上)走的路是对的。”朱剑明说。从而,无油所决定倾其近10年的资金积累,投入到自主研发电控高压共轨技术的产业化中去,“自己做!”
  当威孚集团被博世合资或者说收购后不久,2005年,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柴油机电控高压共轨燃油系统,由无油所开发成功。9月,安装在卡车上顺利完成了1500公里的无故障路试。这个只有200多人的小单位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继美国、德国和日本之后第四个掌握发动机电控高压共轨技术的国家。
  无锡油泵油嘴研究所成立于1980年,是原机械工业部组建的最后一个部属行业归口研究所。无油所刚刚正常运转,国家就开始了第一次科技体制改革。1990年,无油所来自财政的相应经费减到46万元并保持至今,其余所需经费都要无油所自筹。
  作为惟一的专业研究机构,无油所从诞生之日起就一直是威孚(无油厂)在技术研发上的合作伙伴。 1995年1月,无油所正式加入一汽集团(柴油发动机领域存在空白),成为科研院所中最早转制的一个。
  在这过程中,无油所做出了一个重要的决定,即在研究方向上从一个专业狭窄的油泵油嘴研究所向一个综合的发动机研究所发展。1996年开始,无油所对整个研发体系做了调整。
  首先,将研发领域拓宽,由原来只做油泵油嘴研究,拓展到燃烧系统、进排气系统、配气机构、润滑系统、增压技术、模拟计算、冷却系统等其它发动机技术领域。
  其次,将研发的深度划分为近、中、远三个层次。近期的研发,主要是解决企业实际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难题(首先是满足一汽集团所属企业的技术研发任务);中期主要是为企业进行重大技术攻关研究和新产品、新工艺开发研究;远期主要是紧跟国际前沿技术,保持世界同步水平的超高水平技术研究。
  正是由于这种战略转向,导致无油所的研究活动跳出了既定的框子,从提高发动机性能的需要出发开始关注喷油系统的前沿技术。同时,这样的市场定位使无油所仍然继续从行业技术进步的需要出发进行研发活动,保持了一种对行业技术进步承担责任的传统。
  在国家开始逐步推行排放标准之后,国内很多企业的产品无法达到排放要求,导致不少整车厂与发动机厂对国家法规产生抵触情绪。无油所凭借在发动机与油泵油嘴领域的技术积累,参与了很多技术改造项目,甚至还可以帮助企业进行发动机的改进,最终帮助企业达到排放标准。无油所的技术方案当时在国内第一个达到了欧I欧II的需求,它可以说拯救了中国的油泵油嘴工业。
  近10年来,无油所在技术能力的发展上取得了两大突破:全面掌握了欧III及以上排放标准的技术,发动机整机的研发达到了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水平;全面掌握了柴油电控共轨喷射系统的技术。这是最令所长朱剑明欢欣鼓舞的。
  无油所能够做到这一点,朱剑明笑称各位研发人员都怀着比尔·盖茨的境界。盖茨说:“每天早晨醒来,一想到所从事的工作和所开发的技术将会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影响和变化,我就会无比兴奋和激动。”
  
  坚守者的眼光  
  1990年代,中国许多大学、科研院所和企业曾经一拥而上,尝试开发电控共轨系统,但后来纷纷知难而退,而无油所是惟一的坚守者。它从1995年开始了自主开发电控共轨系统的历程。
  虽然在资产规模和人才数量上都无法与博世、日本电装、西门子这样的国际巨头相比,但无油所认识到电控技术必将取代传统的机械控制技术。因此,义无反顾地投入电控系统的研发。
  1999年,无油所从德国、日本买来了发动机样品,通过反向测绘对国外的技术进行消化吸收。2000年,无油所在一辆卡车上试安装了一套国外的喷油系统硬件产品,也就是说要把国外的设计思路在国内的发动机上来实现。这并不是简单的调配工作。
  由于控制的对象(发动机)已经完全不同,这就意味着整个电控部分,也就是ECU部分(发动机电控单元的简称,Engine Control Unit)必须要自己重新开发。
  柴油机燃油喷射系统从机械时代进入电控时代后,ECU已经彻底取代了传统的喷油泵在燃油系统中核心地位,成为技术知识聚集、累积的新焦点和载体。
  当无油所把从国外购买的共轨系统安装在国内的发动机上进行调试时,传感器得到的发动机信号,共轨系统中的ECU却无法有效识别。由于不能准确识别传感信号,随后的信号处理、输出控制工作也就不能正确完成。
  原因在于这个ECU是为国外的发动机而配套开发的。一句话,ECU与发动机之间的关系是高度特定的,与整车很多其它部分也联系密切。在不同的发动机和整车环境下,要想令已有的共轨系统正常工作,对ECU的工作机理必须达到彻底理解的程度,而简单模仿对于这个核心技术的学习没有什么实际意义。
  从技术层面看,无论是ECU的硬件还是软件,模仿起来都很困难。而且,随着这项技术的发展,通过模仿来掌握技术的难度还在不断加大。ECU硬件的集成度在不断提高。随着驱动电路向智能化方向发展,驱动电路高度集中,原来好几个芯片起的作用被一个芯片代替了,破译自然很难。
  但更难掌握的是软件。ECU软件的实质是企业在技术开发过程中,企业通过对各种发动机在各种工作状态下进行试验而获得的知识和经验积累,是一个不断完善和细化的过程。这种经验积累恰恰是在电控领域没有进行过自主开发的中国企业所缺乏的。
  一位相关领域专家说:“当年,一个ECU只有4K的程序和几百个字节的数据库,而且是用低级的汇编语言写的。即使这样,国内技术人员仍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加以破译。现在ECU中的程序已经超过了10K,数据库也有好多K,而且用的还是较高级的语言,破译起来就更难了。
  对于技术追赶者来说,原来在机械式油泵油嘴时代进行反向测绘活动是相对容易的,而现在破译ECU“黑箱”已经成为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在ECU这个共轨系统的关键环节上,除了自主开发别无他途。朱剑明所长从浙江大学专门请来一位具备发动机专业背景,同时自己曾开公司做过电子设备的博士,以他为核心组成专攻ECU开发的团队。用了半年多时间,这些技术人员弄清了ECU的工作机理,将买来的高压共轨系统在国内的发动机上第一次实现了装车运行。
  2000年的装车成功,是无油所的一个里程碑。因为,无油所在最关键也是最薄弱的ECU上获得了突破,积累了经验,且增强了信心。全所上下坚信,他们所坚持的电控高压共轨技术是可行的,自己能够走通。当时,在国内外,关于电控的技术路线争论不休,高压共轨技术尚未形成绝对主流的技术思想。
  新技术的早期介入为自主设计提供了更大的空间。2000年之后,无油所的ECU设计技术完成了从仿制到自主创新的革命性转变。从处理器芯片的不断升级,到硬件电路的自主设计、软件开发的规范化、流程化,无油所走上了技术自主发展的良性轨道。
  无油所花了两年多的时间,在借鉴日本、德国等产品的基础上,于2001年设计了一个电控高压共轨系统的初步系统方案,并绘出了设计图纸。这是一套在油泵油嘴上基本遵循国际主流设计,而在喷油器和ECU上完全自主设计的图纸。
  高压共轨系统需要涉及到大量的精密加工,特别是在喷油器部分。为了加工出自己的产品设计,2001年无油所在欧洲找了两家经营不景气的企业,花了大约800万元人民币,请一家负责电控部分,一家负责机械加工。在这些公司帮助下,对图纸进行了修改,2002年底,无油所成功试制出第一台样机。
 
  自己干的信心
  对于一个必须得到应用的技术来说,开发高压共轨系统的成功标志不是做出样机,而是产业化,即使其成为性能稳定、能够批量生产并被市场所接受的产品。
  无油所本来打算,借助威孚的制造能力来继续开发高压共轨系统。双方还曾经签订了合作开发意向书,计划以威孚和无油所之间8:2的比例合资生产。但随着威孚与博世的合资谈判的进行,尤其是当威孚的领导班子从博世参观并失去信心之后,无油所与威孚的合作前景越来越渺茫了。这意味着无油所必须独立完成新技术的产业化过程。
  2002年5月,无油所专门组织了工艺设计团队,并按照自己设计的工艺方案,花了2000多万元从国外订购设备,自己把握加工难度极大的核心部件的生产。这是使电控高压共轨技术成功产业化的关键。无油所同时开始在国内寻找其他能够进行精密加工的合作伙伴。
  2003年,一直支持无油所自主开发的原机械工业部部长何光远参观了无油所,帮忙请来了我国在精密仪器领域惟一的院士徐性初。了解情况后,徐院士明确说,高压共轨系统所要求的加工精度已经位于当今工业界最高的加工水平,国内所有企业都不具备这样的能力,“真要做,你们就得自己做。”
  听到这个结论后,无油所负责人反倒像是“吃了一颗定心丸”。没有了其他可能的选择,决策反而简单了,就是“自己做”。为此,无油所不得不把多年积累的全部家底都押上。迄今为止,无油所开发共轨系统已经投入了1.5亿元,几乎是一汽集团的研发项目、行业服务和下属公司的全部收入。因此,无油所1985年建的办公楼直到2004年才改造,此前他们一直是用电风扇来度过江南的夏天。
  当年无油所的科研人员在参观完博世之后没有被吓倒的原因,除了对技术能力的自信,还有对市场竞争战略构想的清晰认识。无油所感到,虽然德国人在技术上强大,但他们研发投入成本也很高。而无油所的研发成本显然要少很多。
  2005年,无油所在天津一汽夏利轿车376汽油机上,仅花了100万元就完全自主开发出了4气门发动机。就开发费用来看,国外发动机研发机构开发一台欧III排放标准发动机的费用少则数千万,多则上亿元人民币,而无油所的开发费用仅为其十分之一。
  像博世这样的大公司,产能计划往往是根据能够回收成本的产量规模而确定的。据称,博世拟在中国投资6亿欧元,年生产50万套共轨系统。无油所决策层认为,新产品的市场只能逐渐扩大,特别是对于需求结构复杂的中国市场而言,所有以大批量生产为目标的大额投资在短期内很难得到回报,必然导致高成本。小小无油所的策略是,跟随市场成长的滚动式发展。只要掌握技术,就完全可以依靠成本优势和跨国公司一比高下。
  由于无油所更熟悉中国的主机厂的生产现状,所采用的零部件和生产工艺将更加符合企业的实际情况,能够降低生产厂家的生产成本。
  就生产成本而言,一旦掌握了技术并使喷油系统发展成熟,产品成本的瓶颈将产生在机械加工尤其是精密加工这个环节上。无油所估计这一环节将会占成本的70%~80%。虽然精密加工领域也一直是中国加工业的瓶颈,但无油所坚信自己能够突破这个瓶颈,并因此而形成中国制造成本优势上的又一个新领域。
  无油所采取滚动式投资方式,也将为它的低成本战略提供有力的武器。2001年参观博世时他们发现,博世的生产组织方式是大量使用自动化设备,连完成一个简单动作的工作程序都使用机器人。
  采用这种方式的表面原因是大企业对于大批量生产方式的习惯,但背后却存在着一种根深蒂固的价值观:人是不可靠的,而机器才是最可靠的。
  无油所的负责人没有被满目的自动化设备所吓倒,反而认为,无油所的生产线可以大量使用人工,实现低成本制造。因为,只要严格培训,中国供应丰富的技工学校毕业生就可以转化成为强大的生产力。在这个战略的背后是东方式价值观:人是最可靠的,也是最宝贵的。
  两种生产方式的差异不仅限于成本方面:依靠大规模自动化生产线不容易实现灵活生产,即生产多品种产品。但这个特点恰恰不符合中国市场多层次、多地域的差异化需求特点。
  相反,大量使用训练有素技工的生产方式,则不仅会导致低成本,而且具有能够适应需求多样化的灵活性。因此,博世虽然强大,但中国企业也有战胜对手之道。
  无油所确定了年产1万套电控共轨系统的第一阶段目标。决策者的依据是:1万套刚好为其经济规模的临界点,可以盈利。
 
  国际巨头的恐惧  
  当一些中国人仍然不相信、不承认中国人能够自主开发技术的时候,无油所的努力却引起了国际巨头的恐惧。
  2005年,无油所负责人再次造访博世公司总部。这次,博世绝不让他们参观任何与电控喷射系统有关的地方,而且在任何场合都闭口不谈有关技术的话题。
  无油所坚信自己所做的是具有全局意义的事业。如果无油所不做这件事情,也许整个中国油泵油嘴(即喷油系统)行业都无法生存,而且相关的内燃机工业也将在技术上受制于人,甚至由此而影响到整车工业。无油所所长朱剑明说:“只要我们卖5000元,博世就不敢卖10000元!”
  为了这个目标,朱剑明几乎每天要工作到深夜一两点,只睡四五个小时。他到外地出差回无锡,总要先到单位看看有没有要处理的事情,然后才回家。久而久之,只要他不说去哪里,接机的司机肯定是往单位开。而许多科研人员日夜工作,几乎没有休息日。博士后夏兴兰为了精确计算发动机气体流动数值,在两年时间里,经常把自己关在机房里,每次短则一星期,长则半个月。每次用塑料袋装满方便面带进机房,一日三餐就靠它解决。
  2005年,无油所对电控共轨系统的可靠性进行进一步的检验,为产业化做好充分准备。当年9月,该项目开发的中国第一辆电控共轨柴油公交车和电控共轨柴油卡车正式在无锡投入运营。无油所研发的共轨发动机,使进口同类产品的价格下降了30%。无锡市因此决定把公共汽车的改造(以求符合欧III标准)交由无油所完成,要求无油所先实现40多辆车的改造工作,以后将会有600多辆。
  2006年3月,该项目生产的电控共轨系统已经小批量出口到德国,实现了汽车领域高技术产品出口零的突破。德国海茵茨曼公司董事长安东·格罗梅尔说:“我们的测量表明,中国一汽的电控共轨系统有很好的性能,同世界上其他燃油喷射系统供应商相比,具有很强的竞争力。”
  “我们定位的一流,是世界一流,不是国内一流。高科技产品,要么是一流,要么就是没人要的垃圾,它不像农产品,还有一级、二级、三级,品质差点还能用。高科技产品就全然不是这回事。”朱剑明说,“我们要做的就是世界最前沿的东西,要与最强硬的对手过招。”
  无油所的产品在技术上已经完全达到国外同类产品的水平,部分指标超过国外先进水平。无油所经过初步分析,其成本大大低于国外同类产品。无油所已经和无锡柴油机公司、大连柴油机公司、云内股份、扬州柴油机有限公司、扬动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进行了数十种型号电控共轨系统的配套试验。
 
  无油所相信自己与强手过招还具有独特的优势
  目前,全世界一流的发动机研究机构共有4家,分别是英国的Ricardo、奥地利的AVL、德国的FEV和美国的西南研究院。在发动机整机的研发水平上,无油所仅次于它们,在某些方面达到或接近它们的水平。但是,那4家机构无一具备柴油电控共轨喷射系统的开发能力。
  全世界能够大批量生产电控共轨系统的公司现在也有5家,除了德国博世,还有日本电装(Denso)、美国德尔福(Delphi)和德国西门子(Siemens)。但它们又都不具备发动机整机的完整研发能力。无油所同时具备了发动机和电控共轨喷射技术的开发能力,这在全世界都是独树一帜的。
  在西方发达国家的工业条件下,同时具有发动机和喷油系统开发能力并不一定是明显的优势。因为,普遍具有较高技术能力水平的企业之间可以很容易形成战略伙伴关系,利用对方的技术来进行互补。
  但是,在中国目前的工业和市场条件下,这一特点将给无油所带来非常明显的优势。因为,同时具有发动机和喷油系统的开发能力,使无油所具有独一无二的系统改进和匹配能力,这恰恰是中国发动机企业所急需而又无法依赖外国企业的。
  当政府提高排放标准时,提升发动机性能不仅必须使用电控喷射系统,而且对发动机本身也要做很多改进。
  当中国发动机厂家采用共轨系统时,必须要根据共轨系统的特点对发动机进行改进,但不仅它们缺乏对共轨系统的了解,而且只单一生产共轨系统的跨国公司也无力帮助它们对发动机进行改进。
  目前中国发动机厂家的普遍做法是,一方面请国外的发动机研究机构帮助改进整机,一方面请跨国公司提供共轨系统。这个过程需要三方的协调,不但周期长,而且费用高。
  与此相比,具有综合技术能力的无油所在向发动机厂家提供共轨系统的同时,还可以帮助其对发动机进行改进,即可以为用户提供一揽子的服务。
  因此,一旦中国发动机厂家为满足欧III标准而开始普遍提升产品性能,无油所将有可能获得广阔的市场空间。
  无油所的研究人员都充分相信这项事业的前景:虽然在技术上与跨国公司依然存在一定的差距,但无油所已经拥有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价格优势并且满足中国市场要求的产品。
  业内观察人士表示:无论是否获得商业成功,也无论商业成功的程度会有多大,无油所的举措可以用壮举来形容,所谓“大厦原非一木支,拼将独力拄倾危!” 朱剑明认为中国汽车工业最缺的不是技术,而是信心。如果连赶超的想法都不敢有,这才是悲哀。
某学霸认为,既然高压共轨国内没有专利,所以,在提到99的150HB上使用高压共轨技术就是不可 ...
athlon2100 发表于 2010-12-5 18:56


让博世国际巨头恐惧的无锡油泵油嘴研究所
    博世虽然强大,但中国企业也有战胜对手之道。当一些中国人仍然不相信、不承认中国人能够自主开发技术的时候,无油所的努力却引起了国际巨头的恐惧。
  2001年,无锡油泵油嘴研究所(以下简称无油所)的领导们受邀前往德国参观博世电控高压共轨系统的研发和制造技术。他们并不知道,此前,博世已经邀请了威孚集团的领导层进行了同样的参观活动。
  博世的慷慨让无油所参观人员非常惊讶:德方不仅让他们参观了生产线,还让他们参观了被企业视为机密的实验室。但是与威孚集团的领导参观后的感受完全不同,无油所所长朱剑明参观后,不但没有“腿软”,反而看出了博世的“软肋”。
  “这趟经历让我坚信了我们(在技术上)走的路是对的。”朱剑明说。从而,无油所决定倾其近10年的资金积累,投入到自主研发电控高压共轨技术的产业化中去,“自己做!”
  当威孚集团被博世合资或者说收购后不久,2005年,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柴油机电控高压共轨燃油系统,由无油所开发成功。9月,安装在卡车上顺利完成了1500公里的无故障路试。这个只有200多人的小单位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继美国、德国和日本之后第四个掌握发动机电控高压共轨技术的国家。
  无锡油泵油嘴研究所成立于1980年,是原机械工业部组建的最后一个部属行业归口研究所。无油所刚刚正常运转,国家就开始了第一次科技体制改革。1990年,无油所来自财政的相应经费减到46万元并保持至今,其余所需经费都要无油所自筹。
  作为惟一的专业研究机构,无油所从诞生之日起就一直是威孚(无油厂)在技术研发上的合作伙伴。 1995年1月,无油所正式加入一汽集团(柴油发动机领域存在空白),成为科研院所中最早转制的一个。
  在这过程中,无油所做出了一个重要的决定,即在研究方向上从一个专业狭窄的油泵油嘴研究所向一个综合的发动机研究所发展。1996年开始,无油所对整个研发体系做了调整。
  首先,将研发领域拓宽,由原来只做油泵油嘴研究,拓展到燃烧系统、进排气系统、配气机构、润滑系统、增压技术、模拟计算、冷却系统等其它发动机技术领域。
  其次,将研发的深度划分为近、中、远三个层次。近期的研发,主要是解决企业实际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难题(首先是满足一汽集团所属企业的技术研发任务);中期主要是为企业进行重大技术攻关研究和新产品、新工艺开发研究;远期主要是紧跟国际前沿技术,保持世界同步水平的超高水平技术研究。
  正是由于这种战略转向,导致无油所的研究活动跳出了既定的框子,从提高发动机性能的需要出发开始关注喷油系统的前沿技术。同时,这样的市场定位使无油所仍然继续从行业技术进步的需要出发进行研发活动,保持了一种对行业技术进步承担责任的传统。
  在国家开始逐步推行排放标准之后,国内很多企业的产品无法达到排放要求,导致不少整车厂与发动机厂对国家法规产生抵触情绪。无油所凭借在发动机与油泵油嘴领域的技术积累,参与了很多技术改造项目,甚至还可以帮助企业进行发动机的改进,最终帮助企业达到排放标准。无油所的技术方案当时在国内第一个达到了欧I欧II的需求,它可以说拯救了中国的油泵油嘴工业。
  近10年来,无油所在技术能力的发展上取得了两大突破:全面掌握了欧III及以上排放标准的技术,发动机整机的研发达到了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水平;全面掌握了柴油电控共轨喷射系统的技术。这是最令所长朱剑明欢欣鼓舞的。
  无油所能够做到这一点,朱剑明笑称各位研发人员都怀着比尔·盖茨的境界。盖茨说:“每天早晨醒来,一想到所从事的工作和所开发的技术将会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影响和变化,我就会无比兴奋和激动。”
  
  坚守者的眼光  
  1990年代,中国许多大学、科研院所和企业曾经一拥而上,尝试开发电控共轨系统,但后来纷纷知难而退,而无油所是惟一的坚守者。它从1995年开始了自主开发电控共轨系统的历程。
  虽然在资产规模和人才数量上都无法与博世、日本电装、西门子这样的国际巨头相比,但无油所认识到电控技术必将取代传统的机械控制技术。因此,义无反顾地投入电控系统的研发。
  1999年,无油所从德国、日本买来了发动机样品,通过反向测绘对国外的技术进行消化吸收。2000年,无油所在一辆卡车上试安装了一套国外的喷油系统硬件产品,也就是说要把国外的设计思路在国内的发动机上来实现。这并不是简单的调配工作。
  由于控制的对象(发动机)已经完全不同,这就意味着整个电控部分,也就是ECU部分(发动机电控单元的简称,Engine Control Unit)必须要自己重新开发。
  柴油机燃油喷射系统从机械时代进入电控时代后,ECU已经彻底取代了传统的喷油泵在燃油系统中核心地位,成为技术知识聚集、累积的新焦点和载体。
  当无油所把从国外购买的共轨系统安装在国内的发动机上进行调试时,传感器得到的发动机信号,共轨系统中的ECU却无法有效识别。由于不能准确识别传感信号,随后的信号处理、输出控制工作也就不能正确完成。
  原因在于这个ECU是为国外的发动机而配套开发的。一句话,ECU与发动机之间的关系是高度特定的,与整车很多其它部分也联系密切。在不同的发动机和整车环境下,要想令已有的共轨系统正常工作,对ECU的工作机理必须达到彻底理解的程度,而简单模仿对于这个核心技术的学习没有什么实际意义。
  从技术层面看,无论是ECU的硬件还是软件,模仿起来都很困难。而且,随着这项技术的发展,通过模仿来掌握技术的难度还在不断加大。ECU硬件的集成度在不断提高。随着驱动电路向智能化方向发展,驱动电路高度集中,原来好几个芯片起的作用被一个芯片代替了,破译自然很难。
  但更难掌握的是软件。ECU软件的实质是企业在技术开发过程中,企业通过对各种发动机在各种工作状态下进行试验而获得的知识和经验积累,是一个不断完善和细化的过程。这种经验积累恰恰是在电控领域没有进行过自主开发的中国企业所缺乏的。
  一位相关领域专家说:“当年,一个ECU只有4K的程序和几百个字节的数据库,而且是用低级的汇编语言写的。即使这样,国内技术人员仍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加以破译。现在ECU中的程序已经超过了10K,数据库也有好多K,而且用的还是较高级的语言,破译起来就更难了。
  对于技术追赶者来说,原来在机械式油泵油嘴时代进行反向测绘活动是相对容易的,而现在破译ECU“黑箱”已经成为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在ECU这个共轨系统的关键环节上,除了自主开发别无他途。朱剑明所长从浙江大学专门请来一位具备发动机专业背景,同时自己曾开公司做过电子设备的博士,以他为核心组成专攻ECU开发的团队。用了半年多时间,这些技术人员弄清了ECU的工作机理,将买来的高压共轨系统在国内的发动机上第一次实现了装车运行。
  2000年的装车成功,是无油所的一个里程碑。因为,无油所在最关键也是最薄弱的ECU上获得了突破,积累了经验,且增强了信心。全所上下坚信,他们所坚持的电控高压共轨技术是可行的,自己能够走通。当时,在国内外,关于电控的技术路线争论不休,高压共轨技术尚未形成绝对主流的技术思想。
  新技术的早期介入为自主设计提供了更大的空间。2000年之后,无油所的ECU设计技术完成了从仿制到自主创新的革命性转变。从处理器芯片的不断升级,到硬件电路的自主设计、软件开发的规范化、流程化,无油所走上了技术自主发展的良性轨道。
  无油所花了两年多的时间,在借鉴日本、德国等产品的基础上,于2001年设计了一个电控高压共轨系统的初步系统方案,并绘出了设计图纸。这是一套在油泵油嘴上基本遵循国际主流设计,而在喷油器和ECU上完全自主设计的图纸。
  高压共轨系统需要涉及到大量的精密加工,特别是在喷油器部分。为了加工出自己的产品设计,2001年无油所在欧洲找了两家经营不景气的企业,花了大约800万元人民币,请一家负责电控部分,一家负责机械加工。在这些公司帮助下,对图纸进行了修改,2002年底,无油所成功试制出第一台样机。
 
  自己干的信心
  对于一个必须得到应用的技术来说,开发高压共轨系统的成功标志不是做出样机,而是产业化,即使其成为性能稳定、能够批量生产并被市场所接受的产品。
  无油所本来打算,借助威孚的制造能力来继续开发高压共轨系统。双方还曾经签订了合作开发意向书,计划以威孚和无油所之间8:2的比例合资生产。但随着威孚与博世的合资谈判的进行,尤其是当威孚的领导班子从博世参观并失去信心之后,无油所与威孚的合作前景越来越渺茫了。这意味着无油所必须独立完成新技术的产业化过程。
  2002年5月,无油所专门组织了工艺设计团队,并按照自己设计的工艺方案,花了2000多万元从国外订购设备,自己把握加工难度极大的核心部件的生产。这是使电控高压共轨技术成功产业化的关键。无油所同时开始在国内寻找其他能够进行精密加工的合作伙伴。
  2003年,一直支持无油所自主开发的原机械工业部部长何光远参观了无油所,帮忙请来了我国在精密仪器领域惟一的院士徐性初。了解情况后,徐院士明确说,高压共轨系统所要求的加工精度已经位于当今工业界最高的加工水平,国内所有企业都不具备这样的能力,“真要做,你们就得自己做。”
  听到这个结论后,无油所负责人反倒像是“吃了一颗定心丸”。没有了其他可能的选择,决策反而简单了,就是“自己做”。为此,无油所不得不把多年积累的全部家底都押上。迄今为止,无油所开发共轨系统已经投入了1.5亿元,几乎是一汽集团的研发项目、行业服务和下属公司的全部收入。因此,无油所1985年建的办公楼直到2004年才改造,此前他们一直是用电风扇来度过江南的夏天。
  当年无油所的科研人员在参观完博世之后没有被吓倒的原因,除了对技术能力的自信,还有对市场竞争战略构想的清晰认识。无油所感到,虽然德国人在技术上强大,但他们研发投入成本也很高。而无油所的研发成本显然要少很多。
  2005年,无油所在天津一汽夏利轿车376汽油机上,仅花了100万元就完全自主开发出了4气门发动机。就开发费用来看,国外发动机研发机构开发一台欧III排放标准发动机的费用少则数千万,多则上亿元人民币,而无油所的开发费用仅为其十分之一。
  像博世这样的大公司,产能计划往往是根据能够回收成本的产量规模而确定的。据称,博世拟在中国投资6亿欧元,年生产50万套共轨系统。无油所决策层认为,新产品的市场只能逐渐扩大,特别是对于需求结构复杂的中国市场而言,所有以大批量生产为目标的大额投资在短期内很难得到回报,必然导致高成本。小小无油所的策略是,跟随市场成长的滚动式发展。只要掌握技术,就完全可以依靠成本优势和跨国公司一比高下。
  由于无油所更熟悉中国的主机厂的生产现状,所采用的零部件和生产工艺将更加符合企业的实际情况,能够降低生产厂家的生产成本。
  就生产成本而言,一旦掌握了技术并使喷油系统发展成熟,产品成本的瓶颈将产生在机械加工尤其是精密加工这个环节上。无油所估计这一环节将会占成本的70%~80%。虽然精密加工领域也一直是中国加工业的瓶颈,但无油所坚信自己能够突破这个瓶颈,并因此而形成中国制造成本优势上的又一个新领域。
  无油所采取滚动式投资方式,也将为它的低成本战略提供有力的武器。2001年参观博世时他们发现,博世的生产组织方式是大量使用自动化设备,连完成一个简单动作的工作程序都使用机器人。
  采用这种方式的表面原因是大企业对于大批量生产方式的习惯,但背后却存在着一种根深蒂固的价值观:人是不可靠的,而机器才是最可靠的。
  无油所的负责人没有被满目的自动化设备所吓倒,反而认为,无油所的生产线可以大量使用人工,实现低成本制造。因为,只要严格培训,中国供应丰富的技工学校毕业生就可以转化成为强大的生产力。在这个战略的背后是东方式价值观:人是最可靠的,也是最宝贵的。
  两种生产方式的差异不仅限于成本方面:依靠大规模自动化生产线不容易实现灵活生产,即生产多品种产品。但这个特点恰恰不符合中国市场多层次、多地域的差异化需求特点。
  相反,大量使用训练有素技工的生产方式,则不仅会导致低成本,而且具有能够适应需求多样化的灵活性。因此,博世虽然强大,但中国企业也有战胜对手之道。
  无油所确定了年产1万套电控共轨系统的第一阶段目标。决策者的依据是:1万套刚好为其经济规模的临界点,可以盈利。
 
  国际巨头的恐惧  
  当一些中国人仍然不相信、不承认中国人能够自主开发技术的时候,无油所的努力却引起了国际巨头的恐惧。
  2005年,无油所负责人再次造访博世公司总部。这次,博世绝不让他们参观任何与电控喷射系统有关的地方,而且在任何场合都闭口不谈有关技术的话题。
  无油所坚信自己所做的是具有全局意义的事业。如果无油所不做这件事情,也许整个中国油泵油嘴(即喷油系统)行业都无法生存,而且相关的内燃机工业也将在技术上受制于人,甚至由此而影响到整车工业。无油所所长朱剑明说:“只要我们卖5000元,博世就不敢卖10000元!”
  为了这个目标,朱剑明几乎每天要工作到深夜一两点,只睡四五个小时。他到外地出差回无锡,总要先到单位看看有没有要处理的事情,然后才回家。久而久之,只要他不说去哪里,接机的司机肯定是往单位开。而许多科研人员日夜工作,几乎没有休息日。博士后夏兴兰为了精确计算发动机气体流动数值,在两年时间里,经常把自己关在机房里,每次短则一星期,长则半个月。每次用塑料袋装满方便面带进机房,一日三餐就靠它解决。
  2005年,无油所对电控共轨系统的可靠性进行进一步的检验,为产业化做好充分准备。当年9月,该项目开发的中国第一辆电控共轨柴油公交车和电控共轨柴油卡车正式在无锡投入运营。无油所研发的共轨发动机,使进口同类产品的价格下降了30%。无锡市因此决定把公共汽车的改造(以求符合欧III标准)交由无油所完成,要求无油所先实现40多辆车的改造工作,以后将会有600多辆。
  2006年3月,该项目生产的电控共轨系统已经小批量出口到德国,实现了汽车领域高技术产品出口零的突破。德国海茵茨曼公司董事长安东·格罗梅尔说:“我们的测量表明,中国一汽的电控共轨系统有很好的性能,同世界上其他燃油喷射系统供应商相比,具有很强的竞争力。”
  “我们定位的一流,是世界一流,不是国内一流。高科技产品,要么是一流,要么就是没人要的垃圾,它不像农产品,还有一级、二级、三级,品质差点还能用。高科技产品就全然不是这回事。”朱剑明说,“我们要做的就是世界最前沿的东西,要与最强硬的对手过招。”
  无油所的产品在技术上已经完全达到国外同类产品的水平,部分指标超过国外先进水平。无油所经过初步分析,其成本大大低于国外同类产品。无油所已经和无锡柴油机公司、大连柴油机公司、云内股份、扬州柴油机有限公司、扬动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进行了数十种型号电控共轨系统的配套试验。
 
  无油所相信自己与强手过招还具有独特的优势
  目前,全世界一流的发动机研究机构共有4家,分别是英国的Ricardo、奥地利的AVL、德国的FEV和美国的西南研究院。在发动机整机的研发水平上,无油所仅次于它们,在某些方面达到或接近它们的水平。但是,那4家机构无一具备柴油电控共轨喷射系统的开发能力。
  全世界能够大批量生产电控共轨系统的公司现在也有5家,除了德国博世,还有日本电装(Denso)、美国德尔福(Delphi)和德国西门子(Siemens)。但它们又都不具备发动机整机的完整研发能力。无油所同时具备了发动机和电控共轨喷射技术的开发能力,这在全世界都是独树一帜的。
  在西方发达国家的工业条件下,同时具有发动机和喷油系统开发能力并不一定是明显的优势。因为,普遍具有较高技术能力水平的企业之间可以很容易形成战略伙伴关系,利用对方的技术来进行互补。
  但是,在中国目前的工业和市场条件下,这一特点将给无油所带来非常明显的优势。因为,同时具有发动机和喷油系统的开发能力,使无油所具有独一无二的系统改进和匹配能力,这恰恰是中国发动机企业所急需而又无法依赖外国企业的。
  当政府提高排放标准时,提升发动机性能不仅必须使用电控喷射系统,而且对发动机本身也要做很多改进。
  当中国发动机厂家采用共轨系统时,必须要根据共轨系统的特点对发动机进行改进,但不仅它们缺乏对共轨系统的了解,而且只单一生产共轨系统的跨国公司也无力帮助它们对发动机进行改进。
  目前中国发动机厂家的普遍做法是,一方面请国外的发动机研究机构帮助改进整机,一方面请跨国公司提供共轨系统。这个过程需要三方的协调,不但周期长,而且费用高。
  与此相比,具有综合技术能力的无油所在向发动机厂家提供共轨系统的同时,还可以帮助其对发动机进行改进,即可以为用户提供一揽子的服务。
  因此,一旦中国发动机厂家为满足欧III标准而开始普遍提升产品性能,无油所将有可能获得广阔的市场空间。
  无油所的研究人员都充分相信这项事业的前景:虽然在技术上与跨国公司依然存在一定的差距,但无油所已经拥有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价格优势并且满足中国市场要求的产品。
  业内观察人士表示:无论是否获得商业成功,也无论商业成功的程度会有多大,无油所的举措可以用壮举来形容,所谓“大厦原非一木支,拼将独力拄倾危!” 朱剑明认为中国汽车工业最缺的不是技术,而是信心。如果连赶超的想法都不敢有,这才是悲哀。
支持
支持!
这样的产能还是太小,希望早日发展壮大!
飞扬的懒得注册老大科普过,博世因此千方百计想陷害无锡所。无锡所好样的!
现在的情况很复杂,以前有好多面子工程,现在有很多自卑党。 学习,沉默,研究,倾听。
事实是,不仅高压共轨系统被国外垄断,国内民用产品部分,喷油系统大家都可以把KC白到透明了

无锡所貌似已经被博世收购了,不提了
回复 6# mechanic_cjdby


    没有收购。。
以下连接是无油所主页上的,刚刚开始准备大规模生产.

http://www.wfieri.com/shownews.asp?news1=2948
你看,还有唱衰党呢
mechanic_cjdby 发表于 2010-12-7 14:17

研究所被外企收购?
   
你确定你知道TG的研究所到底属于什么性质的单位吗?
mechanic_cjdby 发表于 2010-12-7 14:17
无油所是无油所,威孚是威孚,你分的清楚么?文章说的很清楚,让无油所下定决心自研的原因就是合作伙伴威孚和博世合资。研究所被收购?亏你想得出来!

国内已经有国产高压共轨,还上过新闻联播,你大可以捂住眼睛继续喊"高压共轨系统被国外垄断"
不才,无锡所的详细情况只是听说。
高压共轨系统是分代的,博世等公司已经发展到第三代产品,但是国内很多大主机厂依然在采用国外产品,国内只能说解决有无问题
另外说99动力系统,尽情BKC吧,地面武器动力系统跟德国同级别的几乎差两个时代,却依然是国内武器动力系统最高水平,MTU最新柴油机产品已经能把功率密度做到燃气轮机的水平,这种差距你必须服
连无油所和威孚都分不清,你也敢来BS国内产品?无油所的产品既然如此不堪,怎么一汽准备在新一代柴油机,甚至新一代军卡上无油所的产品?没有人不承认国内外差距,但是象你这样胡说八道乱踩一气给我少来!"无油所被博世收购",多好笑的笑话。
mechanic_cjdby 发表于 2010-12-7 14:17
研究所被收购?你上过学吗?
呵呵,BS不BS不是你说了算,水平在此,相关单位自己更清楚,盲目乐观。弯道超车还有可能追上,直线超车想这么一下就干掉国际大佬,当然了,像吉利收购沃尔沃那样不算
我认为脚踏实地拿市场数据说话而不是某些文章更靠谱
军车发动机“中枢”无锡研发

发布时间:2010-11-18 11:15:17  
                《江南晚报2010年9月27日》
  
  
   “第三代军车”是“军迷”和各大军事爱好者网站近段时间热门的话题。昨天,记者从解放军总装备部在锡主办的一个“验收会”上获悉,刚刚通过认证验收的新一代军车的核心部件:柴油机电控共轨系统,是由一汽无锡油泵油嘴研究所负责研制的。  
  
  昨天在湖滨饭店举行的“军车柴油机电控共轨燃油系统演示验证项目”鉴定验收会上,郭孔辉、徐性初等5位代表着汽车行业最高水平的科学院、工程院院士悉数到场,构成一个罕见的评审阵容,着实体现出这一项目的不凡之处。据有关人士介绍,柴油发动机是技术非常成熟的机器,但随着世界各国对环保、低碳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它也提出了节能、高效、环保的更高要求。全方位的瞬间燃油电子控制,是德、日、美少数几家跨国公司才掌握的核心技术。如果说发动机是汽车的心脏,那电控共轨系统则是指挥着这颗心脏的“中枢神经”。  
  
   2007年,一汽集团技术中心通过努力攻关,终于成功掌握这项技术。同年,又在总装备部第三代军车项目中中标。军车采用国产系统,既有战略安全的考虑,更在机动性、环境适应性、可靠性和抗干扰性等方面有着远高于民用的要求。据了解,一汽研发的这套系统已经通过了漠河高寒、吐鲁番高热、海南岛高湿等各种复杂环境的考验,证明其各项性能指标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柴油机电控共轨系统的生产,更代表着国内精密加工的最高水准,目前亦已在一汽形成批量产能。有关专家透露,这一系统不但将用在第三代战术军车上,对履带式战车、舰船等发动机制造也有着特殊的意义。(汪自力)
  
http://www.wfieri.com/shownews.asp?news1=2925


相关单位自己清楚还闹"无油所被收购"的笑话?我什么时候说超越了?我什么时候盲目乐观了?我只是告诉一些人,中国世界第四个开发成功高压共轨,而且是要大规模投产的,不是样子货。至于市场,用不着你担心,一汽以后的柴油机全部搭配该系统。

相关单位自己清楚还闹"无油所被收购"的笑话?我什么时候说超越了?我什么时候盲目乐观了?我只是告诉一些人,中国世界第四个开发成功高压共轨,而且是要大规模投产的,不是样子货。至于市场,用不着你担心,一汽以后的柴油机全部搭配该系统。
fales2007 发表于 2010-12-7 16:56


    不好意思,献丑装13了
只是历代心脏跟别人身体里的比起来,血压实在太低,联想下国内产品和美帝的远征两栖战车,心脏不行人就是虚
老实说反汇编破解10K左右芯片,真的不是难事
zou_xl001 发表于 2010-12-7 17:16


    能仿再好不过了,怕就怕喷嘴、油轨、高压油泵这些东西不好造
纯表非常谨慎之乐观!
mechanic_cjdby 发表于 2010-12-7 17:21
仿?你看明白了么?无油所最早确实想仿,但博世用专利卡无油所,甚至拉上了威孚。无油所最后自己搞定了这套系统,博世不能用专利卡了。
mechanic_cjdby 发表于 2010-12-7 14:17

不是什么你都能收购的,下次发帖请转动下你的脑子
回复 22# squallgzy


    跟着人家的技术思路有没有前途是个问题,有说法博世当年有其他更好的方法实现同样的目标,现在搞出来了,还是跟着别人,面对博世这种技术军阀,最好还是另立门户
说起来内燃机技术很少有全新技术,很多都是多年前已经提出的,听说过的就有HPD,国内几十年前也做过,为什么没有发展下来,今天还要跟着勒克莱尔后面追
无锡所搞出来这个,不能说好,只能说合格,这是它的本分,现在国内市场喷油系统局面,它们有很大责任
这贴子里总是有人不想用眼睛和大脑来看事情
回复 1# squallgzy


    给了连接不好吗?
mechanic_cjdby 发表于 2010-12-7 17:49

你到底想说什么,砖家,是想说中国技术薄弱搞不了高压共轨,还是想说中国技术太厉害,高压共轨应该很牛。你对产品是仿是自研都不知道,甚至连无油所是什么单位都不晓得,居然能知道产品"刚合格",是用屁股想出来的?


回复 1# squallgzy


    LZ的这篇文章里写看很多,但是整体看下来回发现最根本的事情并未提及,事实上国内习惯于大量引进技术,虽然引进后再消化的技术可以维持生产和改良,但是痛苦的原始创新的过程国内没有人经历,这也就是为什么国内的技术领域始终没有走出“引进-吸收-消化-吃透,再引进-再消化-再吸收-再消化-再吃透”的没有出息的循环。但是国内没有人敢承认这个事实,于是便编撰出诸多理由、比如什么“工艺”啊、“原材料”啊之类的。国外的技术是依据其所控资源为基础发展的,我国跟着人家学技术却得不到生产资源,但是要我们围绕着自己的生产资源而搞一套技术体系,这个却又做不到......

回复 1# squallgzy


    LZ的这篇文章里写看很多,但是整体看下来回发现最根本的事情并未提及,事实上国内习惯于大量引进技术,虽然引进后再消化的技术可以维持生产和改良,但是痛苦的原始创新的过程国内没有人经历,这也就是为什么国内的技术领域始终没有走出“引进-吸收-消化-吃透,再引进-再消化-再吸收-再消化-再吃透”的没有出息的循环。但是国内没有人敢承认这个事实,于是便编撰出诸多理由、比如什么“工艺”啊、“原材料”啊之类的。国外的技术是依据其所控资源为基础发展的,我国跟着人家学技术却得不到生产资源,但是要我们围绕着自己的生产资源而搞一套技术体系,这个却又做不到......

不才,无锡所的详细情况只是听说。
高压共轨系统是分代的,博世等公司已经发展到第三代产品,但是国内很多大主机厂依然在采用国外产品,国内只能说解决有无问题
另外说99动力系统,尽情BKC吧,地面武器动力系统跟德国同级别的几乎差两个时代,却依然是国内武器动力系统最高水平,MTU最新柴油机产品已经能把功率密度做到燃气轮机的水平,这种差距你必须服mechanic_cjdby 发表于 2010-12-7 16:35



    放心吧,会有一些家伙朝你拍砖头的,但是我支持你!
不才,无锡所的详细情况只是听说。
高压共轨系统是分代的,博世等公司已经发展到第三代产品,但是国内很多大主机厂依然在采用国外产品,国内只能说解决有无问题
另外说99动力系统,尽情BKC吧,地面武器动力系统跟德国同级别的几乎差两个时代,却依然是国内武器动力系统最高水平,MTU最新柴油机产品已经能把功率密度做到燃气轮机的水平,这种差距你必须服mechanic_cjdby 发表于 2010-12-7 16:35



    放心吧,会有一些家伙朝你拍砖头的,但是我支持你!
mechanic_cjdby 发表于 2010-12-7 16:59


    顶!吉利收购沃尔沃其实无非的投资当个老板而已,人家是技术是不会让咱们占到便宜的,沃尔沃的军工、机械、卡车、乘用车里最无关紧要的被吉利收购来了.....
仿不仿我倒不关心,啥时候国内SUV柴油机能弄到路虎水平……
纯表非常谨慎之乐观!
枫花血月 发表于 2010-12-7 18:08
又是一个不看完贴的,无油所早期确实想走"技术引进",或者说仿制的路,但博世在专利上逼的太狠,甚至拉上威孚一起对付无油所,最后无油所自研完成了该系统,博世这才发现自己逼的太狠反而让无油所走上自研道路,自己现在反而阻止不了无油所了。如果仅仅是仿制,你以为过的了博世知识产权那关?一汽可是要全面采用该系统的。
我没说这套系统就比博世的先进,某些人不要自己臆测,但是这套系统代表了我国在一个领域的突破,而且是真正要量产而不是忽悠的。我不是这方面的专家,仅仅因为该系统最早在无锡公交试用,而我老婆在交通产业集团工作而得到些信息,专业知识不如某些"无油所被博世收购"的砖家。
回复 33# squallgzy


    还是那句话,发动机(不管哪个领域使用)是工业皇冠上的明珠,是一个国家综合机械电子工业水平的体现,从总机设计细化到子系统设计,我们几乎没有什么能摇HKC的
不要说人家专利费开得如何高,那是人家用钱砸基础科学砸出来的。
国内目前用于发动机各方面开发的工业设计软件都几乎被垄断,这些软件的背后都是别人数十年来的经验、数据,钱,所堆出来的
技术鸿沟不是打鸡血憋屈几年就能跨越的

我认为,真正牛X的公司不是什么文章上写出来的,而是坐在总部,能让别人乖乖给你交专利费的那种魄力所体现的
哪天国内的公司能欺压国外公司,那才是好样的
引用别人的一句话“和平时期,企业家就是民族英雄”
转进党很不错嘛
东南西北疯 发表于 2010-12-7 18:13


    Volvo 轿车就足够吉利学很久很久了.......
damo56030 发表于 2010-12-7 19:19


    扣帽子,分山头,插标签,不是反驳观点和事实,而是急着给人定性,话语权就是这么给劫持了...
athlon2100 发表于 2010-12-7 19:25


    嘿嘿,有了你可以说不先进,全世界就这么几个国家搞出来的东西你还在白裤衩。。。。。

该说冷静呢还是。。。。。。
mechanic_cjdby 发表于 2010-12-7 19:18

转进了?正面回答我的问题,无油所是什么性质的单位?高压共轨是否自主研发?该系统是"刚合格"还是要大规模装备?我没说该系统比博世的先进,不需要你科普。
还是那句话,我们整体工业水平和西方有差距,那是该承认的,但那些看到国家进步了,不以为荣,反以为耻的,还要抬出西方老爷来表明自己是冷静一贯正确的,被人说了就说自己被扣帽子了,被夺话语权了,像这样的M体质人士,老子还真觉得就是该给你们几个扣帽子,不扣就他妈的不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