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ad千元关税背后:中国制造为何国内比国外贵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2 09:37:27
http://www.cnbeta.com/articles/128362.htm
ugmbbc发布于 2010-11-30 10:26:57|9511 次阅读 字体:大 小 打印预览 [分享至腾讯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至新浪微博 转贴到开心网 分享到校内人人网 添加到Google书签
cnBeta 视点观察

iPad过关征收千元关税事件,喧闹后带出一个全新的话题:为什么国内的iPad要比不少国家和地区贵?是什么造就了在“世界工厂”买不到便宜的东 西?是什么驱使国内消费者舍近求远去国外采购?这种“扩大外需”的行为是怎么造成的,是否合理,又有着怎样的经济学动力?要知道,不少iPad原本就是在 国内生产的,深圳富士康就是iPad的全球重要生产基地之一。当扩大内需已经成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如何在合理保护我们的市场和自主品牌的同时,更好地激发内需,确实需要引起我们的思考。

iPad话题背后,凸显的正是当前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一些深层次矛盾和困惑,而这些问题,正成为当前进一步激发国内有效市场需求的障碍,也促使 我们深入思考在“十二五”期间如何更好地看待经济结构调整。为此,从今天开始,本报推出“解析iPad外购现象背后的消费困局”系列报道,我们期望以经济 观察的角度,和大家共同解析这些现象背后的前因后果,从而让广大消费者对我们当前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和市场环境有更好的了解,并共同探讨破解之道。

  一边在努力扩大中国内需,一边是国人去国外大幅采购,这两个看似矛盾的东西在iPad过关征收千元关税的争论中暴露出来。如果去国外采购是中国 购买力的“溢出”,自然就不存在内需不足的问题,那为什么内需不足的同时还会去国外采购?这显然是国内消费市场的容纳度出了问题。解决好了国内市场对消费 力的容纳问题,将去国外的消费能力留在国内,就能有效的扩大内需市场。

  生产地买不到平价“中国制造”

  ◇以iPad为例,国人要比美国人多付两成,而收入只是人家的1/13。中国制造的产品在中国往往比西方贵,成为咄咄怪事

  前些年,很多国人都把在境外买回“MADEINCHINA”的东西当作笑话来讲,但事实情况是,这些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专门到境外买回 “MADEINCHINA”的各类产品,从服装纺织到电信产品,大包小包塞得满满的。在我们拉动内需的大环境下,我们看到前赴后继的国人积极地在拉动外 需。为什么?原因很简单,看看这组数字就清楚了:

  一双耐克或者阿迪达斯的中国产旅游鞋,在国内各大商场,即使遇到商场大减价,也需要500元人民币左右。正价产品动辄七八百甚至上千。而同样款式的鞋子,在美国的一些大卖场上,只需要三四十美元,折合人民币也就两三百元人民币。

  服装同样如此。一套在国内售价3万元人民币左右的Armani西服,在美国1000多美元(约合人民币7000元)就能买到。

  再以电子产品为例,一部在广东深圳组装的iPad,以16G的WIFI为例,面市之初在美国的报价是499美元(折合人民币约3300元),香 港报价为3888港币(折合人民币约3300元),而在美国上市约一年后,iPad行货终于登陆中国大陆,但其16G版售价为3988元人民币。

  如果再考虑国内外的收入差距,两者之间的价差则更加大。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2010年4月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中国2009年的人 均GDP为3678美元,世界排名100位,而美国则以46381美元排名第九,约为中国的13倍。也就是说,同样以购买iPad为例,国人要比美国人多 付约两成的钱,而收入只是人家的1/13!

  这种现象甚至让美国人自己都觉得“过意”不去。美国《洛杉矶时报》今年就发表了题为《中国制造的产品在中国往往比西方贵》的文章,里面提到:“在中国这个世界工厂,这真可谓一桩怪事。中国以替西方消费者生产廉价产品而闻名,但在本国却不总是如此。”

  出口导向政策重生产而轻消费

  ◇代工一台在美国售价为499美元的iPhone,代工企业获得大约4美元。贫困中国为发达国家提供补助,维持着他们的高消费

  很多国人对这种国外品牌产品存在的巨大价差已经习以为常,但从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模式来看,这种现象是否合理,这里面有没有哪些地方值得我们反思甚至加以改变的地方?为此,记者就此现象展开了调查。

  从这些“中国制造”商品的“旅行”轨迹来看,出现这种价格差并不奇怪。近年来中国逐渐成为世界制造基地,许多国际品牌都已在国内设点生产,珠三 角更是重要的出口基地。从传统的服装纺织制造,到芯片电脑的装配,这些世界知名的品牌,通过加工贸易的方式在国内生产,之后转运到第三地譬如到香港一日游 后再进口到国内销售,只是进来后往往就身价倍增。

  这一现象背后也能看到我国长期以来出口导向政策的推手作用,即生产是为了出口,而不是为消费服务。如我国推行出口退税政策,本意是为了让企业更 好地做强做大,提高国际竞争力。但是这些年来随着国际市场竞争的加剧,很多外贸出口企业的利润一再被挤压,甚至不少制造企业都是不赚钱甚至贴钱在接订单, 而出口退税部分就成了他们赚取微薄利润甚至补回亏损的重要组成部分。以iPhone为例,代工一台在美国售价为499美元的iPhone,代工企业获得大 约4美元,其中还包括工人的工资和摊销固定资产投入等。出口退税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依然贫困的中国,为欧美发达国家提供补助,维持着他们的高消费水平。

  那么,“中国制造”的国际品牌产品国内比国外贵,进口关税是最为重要的因素吗?按照WTO的规则,中国入世后关税在逐年下降,究竟关税下降的实 惠有没有真正到百姓手中?我国著名WTO法律专家、北京浩天信和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江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关税传导到消费品终端价格的影响并不明显,中 国关税的整体水平从加入世贸组织前的14.7%下调到今年的9.8%,下调了5个点的税率。中国的进口税率与发展中国家相比,已经处于较低的水平。他认 为,国内目前很多“中国制造”的国际品牌价格偏高,最重要的原因仍然在于国内消费市场本身。

  流通高费用致“羊毛出在羊身上”

  ◇进口产品进入流通环节要收取17%的增值税,出口产品还享受退税等各种优惠,从出口到进口同一产品“绕个圈”价格猛增

  当进口产品进入流通环节后,增值部分则要收取17%的增值税。另外,国内流通环节的中间费用过高已经不是一个新闻,国内零售商已经习惯于向供货 商收取名目繁多的进店费、上架费、节庆费等通路费用,而“羊毛出在羊身上”,这些费用最终都体现在产品的标价上并由消费者来“买单”。

  值得一提的是,部分国人的崇洋媚外消费思路,也助长了一些洋货一入中国就身价百倍甚至国货争当“假洋鬼子”的现象。有专家提到,很多外国公司是 有意在中国提价,从而提升产品的地位,赢得中国消费者的青睐。像LEVIS牛仔裤、哈根达斯冰淇淋等,在国内一般在高档商场或以专卖店形式亮相,价格都高 高在上,而这些产品在国外都属于大众品牌。这一点在广交会上也有非常突出的表现,本报记者曾在广州一高档商场见过一款打着进口产品的瓷器,价格上万,而几 乎一模一样的产品在广交会上的出口报价不到百分之一。

  “中国制造”的产品国内定价高于国外,更重要的一点是因为,这些国际品牌牢牢掌握着价格的话语权和定价权,而我们的自有品牌产品仍未形成与之相抗衡的力量。

  扩大内需是我国长期的战略决策,如何让广大消费者能以合理的价格享受到高质量的产品,在国内同样乐购易购,这是当前内需市场必须正视的一个话题。

  南方日报记者郭亦乐黄颖川http://www.cnbeta.com/articles/128362.htm
ugmbbc发布于 2010-11-30 10:26:57|9511 次阅读 字体:大 小 打印预览 [分享至腾讯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至新浪微博 转贴到开心网 分享到校内人人网 添加到Google书签
cnBeta 视点观察

iPad过关征收千元关税事件,喧闹后带出一个全新的话题:为什么国内的iPad要比不少国家和地区贵?是什么造就了在“世界工厂”买不到便宜的东 西?是什么驱使国内消费者舍近求远去国外采购?这种“扩大外需”的行为是怎么造成的,是否合理,又有着怎样的经济学动力?要知道,不少iPad原本就是在 国内生产的,深圳富士康就是iPad的全球重要生产基地之一。当扩大内需已经成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如何在合理保护我们的市场和自主品牌的同时,更好地激发内需,确实需要引起我们的思考。

iPad话题背后,凸显的正是当前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一些深层次矛盾和困惑,而这些问题,正成为当前进一步激发国内有效市场需求的障碍,也促使 我们深入思考在“十二五”期间如何更好地看待经济结构调整。为此,从今天开始,本报推出“解析iPad外购现象背后的消费困局”系列报道,我们期望以经济 观察的角度,和大家共同解析这些现象背后的前因后果,从而让广大消费者对我们当前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和市场环境有更好的了解,并共同探讨破解之道。

  一边在努力扩大中国内需,一边是国人去国外大幅采购,这两个看似矛盾的东西在iPad过关征收千元关税的争论中暴露出来。如果去国外采购是中国 购买力的“溢出”,自然就不存在内需不足的问题,那为什么内需不足的同时还会去国外采购?这显然是国内消费市场的容纳度出了问题。解决好了国内市场对消费 力的容纳问题,将去国外的消费能力留在国内,就能有效的扩大内需市场。

  生产地买不到平价“中国制造”

  ◇以iPad为例,国人要比美国人多付两成,而收入只是人家的1/13。中国制造的产品在中国往往比西方贵,成为咄咄怪事

  前些年,很多国人都把在境外买回“MADEINCHINA”的东西当作笑话来讲,但事实情况是,这些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专门到境外买回 “MADEINCHINA”的各类产品,从服装纺织到电信产品,大包小包塞得满满的。在我们拉动内需的大环境下,我们看到前赴后继的国人积极地在拉动外 需。为什么?原因很简单,看看这组数字就清楚了:

  一双耐克或者阿迪达斯的中国产旅游鞋,在国内各大商场,即使遇到商场大减价,也需要500元人民币左右。正价产品动辄七八百甚至上千。而同样款式的鞋子,在美国的一些大卖场上,只需要三四十美元,折合人民币也就两三百元人民币。

  服装同样如此。一套在国内售价3万元人民币左右的Armani西服,在美国1000多美元(约合人民币7000元)就能买到。

  再以电子产品为例,一部在广东深圳组装的iPad,以16G的WIFI为例,面市之初在美国的报价是499美元(折合人民币约3300元),香 港报价为3888港币(折合人民币约3300元),而在美国上市约一年后,iPad行货终于登陆中国大陆,但其16G版售价为3988元人民币。

  如果再考虑国内外的收入差距,两者之间的价差则更加大。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2010年4月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中国2009年的人 均GDP为3678美元,世界排名100位,而美国则以46381美元排名第九,约为中国的13倍。也就是说,同样以购买iPad为例,国人要比美国人多 付约两成的钱,而收入只是人家的1/13!

  这种现象甚至让美国人自己都觉得“过意”不去。美国《洛杉矶时报》今年就发表了题为《中国制造的产品在中国往往比西方贵》的文章,里面提到:“在中国这个世界工厂,这真可谓一桩怪事。中国以替西方消费者生产廉价产品而闻名,但在本国却不总是如此。”

  出口导向政策重生产而轻消费

  ◇代工一台在美国售价为499美元的iPhone,代工企业获得大约4美元。贫困中国为发达国家提供补助,维持着他们的高消费

  很多国人对这种国外品牌产品存在的巨大价差已经习以为常,但从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模式来看,这种现象是否合理,这里面有没有哪些地方值得我们反思甚至加以改变的地方?为此,记者就此现象展开了调查。

  从这些“中国制造”商品的“旅行”轨迹来看,出现这种价格差并不奇怪。近年来中国逐渐成为世界制造基地,许多国际品牌都已在国内设点生产,珠三 角更是重要的出口基地。从传统的服装纺织制造,到芯片电脑的装配,这些世界知名的品牌,通过加工贸易的方式在国内生产,之后转运到第三地譬如到香港一日游 后再进口到国内销售,只是进来后往往就身价倍增。

  这一现象背后也能看到我国长期以来出口导向政策的推手作用,即生产是为了出口,而不是为消费服务。如我国推行出口退税政策,本意是为了让企业更 好地做强做大,提高国际竞争力。但是这些年来随着国际市场竞争的加剧,很多外贸出口企业的利润一再被挤压,甚至不少制造企业都是不赚钱甚至贴钱在接订单, 而出口退税部分就成了他们赚取微薄利润甚至补回亏损的重要组成部分。以iPhone为例,代工一台在美国售价为499美元的iPhone,代工企业获得大 约4美元,其中还包括工人的工资和摊销固定资产投入等。出口退税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依然贫困的中国,为欧美发达国家提供补助,维持着他们的高消费水平。

  那么,“中国制造”的国际品牌产品国内比国外贵,进口关税是最为重要的因素吗?按照WTO的规则,中国入世后关税在逐年下降,究竟关税下降的实 惠有没有真正到百姓手中?我国著名WTO法律专家、北京浩天信和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江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关税传导到消费品终端价格的影响并不明显,中 国关税的整体水平从加入世贸组织前的14.7%下调到今年的9.8%,下调了5个点的税率。中国的进口税率与发展中国家相比,已经处于较低的水平。他认 为,国内目前很多“中国制造”的国际品牌价格偏高,最重要的原因仍然在于国内消费市场本身。

  流通高费用致“羊毛出在羊身上”

  ◇进口产品进入流通环节要收取17%的增值税,出口产品还享受退税等各种优惠,从出口到进口同一产品“绕个圈”价格猛增

  当进口产品进入流通环节后,增值部分则要收取17%的增值税。另外,国内流通环节的中间费用过高已经不是一个新闻,国内零售商已经习惯于向供货 商收取名目繁多的进店费、上架费、节庆费等通路费用,而“羊毛出在羊身上”,这些费用最终都体现在产品的标价上并由消费者来“买单”。

  值得一提的是,部分国人的崇洋媚外消费思路,也助长了一些洋货一入中国就身价百倍甚至国货争当“假洋鬼子”的现象。有专家提到,很多外国公司是 有意在中国提价,从而提升产品的地位,赢得中国消费者的青睐。像LEVIS牛仔裤、哈根达斯冰淇淋等,在国内一般在高档商场或以专卖店形式亮相,价格都高 高在上,而这些产品在国外都属于大众品牌。这一点在广交会上也有非常突出的表现,本报记者曾在广州一高档商场见过一款打着进口产品的瓷器,价格上万,而几 乎一模一样的产品在广交会上的出口报价不到百分之一。

  “中国制造”的产品国内定价高于国外,更重要的一点是因为,这些国际品牌牢牢掌握着价格的话语权和定价权,而我们的自有品牌产品仍未形成与之相抗衡的力量。

  扩大内需是我国长期的战略决策,如何让广大消费者能以合理的价格享受到高质量的产品,在国内同样乐购易购,这是当前内需市场必须正视的一个话题。

  南方日报记者郭亦乐黄颖川
" 值得一提的是,部分国人的崇洋媚外消费思路, 也助长了一些洋货一入中国就身价百倍甚至国货争当“假洋鬼子”的现象。"

有这样的买家,自然有那样的商家。
heavenstar_x 发表于 2010-11-30 13:07
不能全这样说,差距还是有的,这个要承认。洋品牌当年树立起自己的品牌也是靠过硬的研发、质量,对消费者心理巧妙的捕捉这些真功夫。国内品牌有很多地方还是需要努力的
别说我崇洋媚外~国产的东西大都比不上人家,价格也便宜不了多少
把东西作出来 和 卖出去 是2回事
出国买MIC产品,养活了多少淘宝代购啊
中国只是个加工厂 组装厂
" 值得一提的是,部分国人的崇洋媚外消费思路, 也助长了一些洋货一入中国就身价百倍甚至国货争当“假洋鬼子”的现象。"
==
对于一哭二闹三上吊买洋垃圾的人  就应该征百分百的税
商品在原产地的价格难道就一定会比其他地方低?
按照这个道理,上海大众生产的汽车在上海的销售价格一定会比其他地方低.
实际上不是,上海大众的车在山东最便宜.
商品的生产和终端销售是相对独立的环节,更何况这些出口产品的国内生产环节是完全封闭的,不能在国内面向终端销售.销售价格跟原产地有一毛钱的关系?
退一步说,这个东西移到越南去生产了,国内的价格就能降下来了?
既然商品产地跟相对售价并无直接联系,这个问题可以把前面的"中国制造"去掉,直接问:为什么同样的东西国内比国外贵?原因可能有两个
1.经销商的销售策略
国内有这么多的IPAD粉,4000还能卖断货,为什么要3300卖?
2.流通费用
看到落款为南方系,坐等洗地党出现
zhepro 发表于 2010-11-30 16:05


   +1 这种文章好意思说国内制造。国内充其量不过生产了外壳。其他主要的设计芯片屏幕。有几个是国内搞的?

看到落款为南方系,坐等洗地党出现
血花刀剪 发表于 2010-11-30 16:57


这个算替谁洗地?好像和TG没多大关系。

而且,南方日报,是正宗党报,不是南周南都之类的旗下报刊。

一篇普通的深度报道而已,文章写得还算可以。
看到落款为南方系,坐等洗地党出现
血花刀剪 发表于 2010-11-30 16:57


这个算替谁洗地?好像和TG没多大关系。

而且,南方日报,是正宗党报,不是南周南都之类的旗下报刊。

一篇普通的深度报道而已,文章写得还算可以。
可以个啥,众所周知,苹果的报价很厚道了,主要是税的差别,美国各州会按自己的规定另外收税,比来了喔三桑之流强多了,看看他们的水货行货之间价格的区别 另外,国家还有以旧换新政策,还能省四百,应该是行货水货之间价格差最小的电子产品了


BMW, BENZ, AUDI and Porsche are all more expensive in Germany than in France or Polen.

BMW, BENZ, AUDI and Porsche are all more expensive in Germany than in France or Polen.
国家对出口企业进行补贴2010-02-24 00:16    我非经济学专业,更不是什么精英或愤青,也未以发贴创收!只是一普通草根,仅对于现实中的相对高物价感觉疑惑:通讯、房产、医疗、教育、石油、食品等诸多民生领域。素闻国观能人志士颇多,原希望能得到有营养的驳论,但瞥了下回复,失望:为何无人质疑原作的数据来源及论证是否准确?为何没人能通俗阐释下当前外贸政策经济原理?为何……何须出口就成脏谩骂成性?另外诚望ID“如果忘川”帮释疑,谢谢!
  ===========================================
   好,既然你态度诚恳,我就给你解说解说,保证通俗易懂,一看就明白。
   1、国家对出口企业进行补贴,绝非中国首创,文中所谓“建立起了古往今来世所罕见的“劫贫济富”“劫内济外”的反向调节制度”一看就是不懂基本经济常识者所言。国家对出口企业补贴的原因,是要增强出口企业的产品竞争力,一国商品运至别国出售,同样要交纳关税,而出口补贴的目的就是冲抵别国征收关税所增加的产品成本。
   2、文中所列举的某些事例是真实存在的,但是作者显然不知中国国家战略层面的东西,所以只站在单一的视角看问题。中国的确存在低价向别国倾销产品的行为,国际上对中国反倾销调查也不是一次两次,但是你是否想过一个简单的问题:为什么?
   3、中国到处买原材料,制成产品,国内卖了不说,还要低价卖到国外去,为什么?中国傻还是笨还是贱那?别国可以买到便宜的中国产品,为什么不偷笑,为什么还要发起反倾销调查?
   4、上面这个问题,其实主要有3方面原因,但我只能告诉你2个原因,一是中国的经济发展战略,是要以工业立国,实现产业链全覆盖。当你产品质量并不比别国有优势的时候,价格就是你最大的利器,用价格利器把别国的产品彻底击溃的过程中,你就逐步获得了定价权,另外,你的需求量够大,也就逐步获得了对原材料的定价权,这是一个相辅相成的过程。目前中国的目标,是先完全占领制造业国际市场的中低端,然后逐步发起向高端的冲刺,这个过程中,成本优势是主要武器之一,这个问题点到这应该够了;二是关于面对国内民众的产品价格问题,首先,并非所有产品都是国内价格比国外高,选取那么几种就想说明问题是很武断的,其次,国内产品本来就没有因补贴而产生的价格扭曲,因此价格更反映实际市场价格,再次,政府需要足够的财政盈余来支持基础设施建设和大型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成本,还有最重要的:科技研发成本,这玩意是个无底洞,多少都不够,但是不投是绝对不行的。至于第3个原因,就不便透露了,至少我没看到有人先透露,看来学界在这个问题上有默契,我就不打破这个默契了。
   5、再说点题外话,为什么说在某些方面,中国的体制是有优势的?为什么某些欧美国家哭着喊着要中国和平演变?就是因为中国可以做到在某一时段牺牲民众部分眼前利益而谋划更长远的事情。在很多民主国家中,想要说服民众牺牲自己所得为以后的发展而投资,基本上很难,而政府更迭速度越快的国家,政府行为短期化的特征就越明显,先把自己党派的位子坐稳吧,扯啥10年20年乃至50、100年啊?这问题有意思,值得说,可我懒,不想写帖子,就提到这,有兴趣的自己琢磨,没兴趣的就喊几句JY口号拉倒。就这样吧。

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worldlook/1/255146.shtml
xisuper 发表于 2010-11-30 18:24

你写破愣,就应该写法兰克海西和盗一汽狼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