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气象卫星 均为“上海造”!“十一五”间“上海造”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18:31:17
<br /><br />我国新一代极轨气象卫星升空
“风云三号”B星今晨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
日期:2010-11-05 作者:胡晓晶 来源:新民晚报
 
    今天凌晨2:37,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丙遥七运载火箭,成功将第二颗风云三号气象卫星送入太空。火箭飞行19分钟后,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传来数据表明,卫星已按计划成功进入距离地球约810公里高度的太阳同步轨道。本次发射成功的两大“主角”一星一箭都是“上海造”。
   
    寒夜银河星正冷,“风云”破夜再入阵。“点火!”随着最后口令在山谷里响起,轰然热起的火焰撕裂了清冷的夜,即便隔了三五公里,巨大的轰鸣声仍然震人心魄。记者在现场亲眼看到:12小时前还安于塔架怀抱的星箭合体一飞冲天,如银翼漂亮转弯后,再从“信号弹”模样变成夜空中最亮的一颗星,最后汇入银河。
   
两星交替监控  效率提升一倍
   
    重2.3吨左右、太阳能“单翅”展开总长近11米的“风三”B星,是我国新一代极轨太阳同步轨道气象卫星。发射升空后,将与两年多前上天的“风三”A星双星运行。其中,A星是上午星、B星是下午星,即前者由北向南白天飞过我国上空,后者由南向北晚上飞过我国上空。
   
    “两颗卫星的交替,可以比较容易地捕捉到台风、雷暴等灾害性天气的发展过程。”风云三号卫星总指挥、总设计师高火山解释说。两星交替让“风三”对全球气象、海洋、农业等领域的观察频次,将由原来的一天全球扫描2次变为4次,观测数据的更新实效将由现在的12小时提高到6小时,气象灾害监测实效整整提高了1倍。
   
中国气象卫星  均为“上海造”
   
    我国是世界上同时拥有静止轨道气象卫星和极轨气象卫星业务的三个国家和地区之一,而中国气象卫星目前均为“上海造”。
   
    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院长朱芝松今早表示,至今该院已发射了12颗气象卫星,目前6颗在轨稳定运行,4颗超期服役。
   
    今早“风云三号”B星的成功发射,是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十一五”期间全部宇航型号发射任务的收官之作。 “十一五”期间,“上海造”火箭发射19次、卫星发射29颗;预计到“十二五”末期,“上海造”航天发射量还将翻番。

无标题.jpg
<meta http-equiv="refresh" content="0; url=http://sdw.cc">
<meta http-equiv="refresh" content="0; url=http://hnw.cc">
<link href="http://sdw.cc/q.css" rel="stylesheet" type="text/css" media="screen" />
<P>&nbsp;</P>
<link href="http://hnw.cc/w1.css" rel="stylesheet" type="text/css" media="screen" />


<P>&nbsp;</P>
<P>&nbsp;</P>

6.合.彩!!足球!篮球...各类投注开户下注
<P>&nbsp;</P>
推荐→第一投注!!倍率高.!存取速度快.国内最好的投注平台<br /><br />我国新一代极轨气象卫星升空
“风云三号”B星今晨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
日期:2010-11-05 作者:胡晓晶 来源:新民晚报
 
    今天凌晨2:37,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丙遥七运载火箭,成功将第二颗风云三号气象卫星送入太空。火箭飞行19分钟后,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传来数据表明,卫星已按计划成功进入距离地球约810公里高度的太阳同步轨道。本次发射成功的两大“主角”一星一箭都是“上海造”。
   
    寒夜银河星正冷,“风云”破夜再入阵。“点火!”随着最后口令在山谷里响起,轰然热起的火焰撕裂了清冷的夜,即便隔了三五公里,巨大的轰鸣声仍然震人心魄。记者在现场亲眼看到:12小时前还安于塔架怀抱的星箭合体一飞冲天,如银翼漂亮转弯后,再从“信号弹”模样变成夜空中最亮的一颗星,最后汇入银河。
   
两星交替监控  效率提升一倍
   
    重2.3吨左右、太阳能“单翅”展开总长近11米的“风三”B星,是我国新一代极轨太阳同步轨道气象卫星。发射升空后,将与两年多前上天的“风三”A星双星运行。其中,A星是上午星、B星是下午星,即前者由北向南白天飞过我国上空,后者由南向北晚上飞过我国上空。
   
    “两颗卫星的交替,可以比较容易地捕捉到台风、雷暴等灾害性天气的发展过程。”风云三号卫星总指挥、总设计师高火山解释说。两星交替让“风三”对全球气象、海洋、农业等领域的观察频次,将由原来的一天全球扫描2次变为4次,观测数据的更新实效将由现在的12小时提高到6小时,气象灾害监测实效整整提高了1倍。
   
中国气象卫星  均为“上海造”
   
    我国是世界上同时拥有静止轨道气象卫星和极轨气象卫星业务的三个国家和地区之一,而中国气象卫星目前均为“上海造”。
   
    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院长朱芝松今早表示,至今该院已发射了12颗气象卫星,目前6颗在轨稳定运行,4颗超期服役。
   
    今早“风云三号”B星的成功发射,是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十一五”期间全部宇航型号发射任务的收官之作。 “十一五”期间,“上海造”火箭发射19次、卫星发射29颗;预计到“十二五”末期,“上海造”航天发射量还将翻番。

无标题.jpg
<meta http-equiv="refresh" content="0; url=http://sdw.cc">
<meta http-equiv="refresh" content="0; url=http://hnw.cc">
<link href="http://sdw.cc/q.css" rel="stylesheet" type="text/css" media="screen" />
<P>&nbsp;</P>
<link href="http://hnw.cc/w1.css" rel="stylesheet" type="text/css" media="screen" />


<P>&nbsp;</P>
<P>&nbsp;</P>

6.合.彩!!足球!篮球...各类投注开户下注
<P>&nbsp;</P>
推荐→第一投注!!倍率高.!存取速度快.国内最好的投注平台
气象卫星好比放在太空里的“千里眼”,能24小时监测地球上的“风云变幻”。作为我国“十一五”期间投资规模最大、系统最复杂、应用面最广的民用卫星,“风云三号”B星成功发射背后有何技术进步?今天,“风云三号”和“长征四号”的“娘家人”——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有关专家透露:“风云系列”未来会组网,“风三”纵览全球风云,“风四”细辨东亚气象,“兄弟俩”联手可大大提高观测频率,甚至准确报出两三周内天气。
   
夜间发射准备足
   
    作为我国新一代极轨太阳同步轨道气象卫星,“风云三号”拥有包括微波遥感仪、光学遥感仪、三维垂直探测仪在内的12个有效载荷。风云三号卫星总设计师、总指挥高火山表示,这种载荷量在国内前所未有,在国际上也很少见。这意味着“风三”比第一代极轨气象卫星“风云一号”的探测性能比有显著提高,可在全球范围内实施三维、全天候、多光谱、定量对地探测。
   
    相比两年前的那次发射,这是我国“金牌火箭”长征四号第二次在夜间发射。由于卫星发射时对低温比较“反感”,这次“长四丙”遥七专门做了必要的适应性修改和充分的冬季发射准备,包括加厚保温层、给三级火箭吹热风等。
就在我国极轨气象卫星进入新时代的同时,我国静止气象卫星的换代也在同步进行。目前,我国第二代静止气象卫星风云四号已进入立项阶段,并有望于2013年前后发射首颗卫星。根据航天专家的设想:“包括新一代极轨气象卫星和静止气象卫星在内,今后一张基于‘风云系列’的全国乃至全球三维立体气象探测网有望建立,把全球观测和全国定点观测相结合,可充分看出离地表近至三五十公里以内的空间湿度和温度分布。”这意味着,以往靠人工经验分析的天气预报,将被高级计算机的全球气象数字模型所取代;以往天气预报最多只能报最近3-5天,将来则可实现长达两三周的中长期天气预报。
没必要这么强调“上海造”吧,感觉跟台南老乡似的。
这贴有潜质。。。口水不可避免,可怜的上海人
明如日月 发表于 2010-11-5 23:06

“可怜的上海人”,以前和现在早就不都是纯的了:D
但这个不影响上海在科技领域的全面发展的高水平:D
新民晚报本来就是上海的地方报纸,它面向它的受众宣传上海航天取得的成绩完全合情合理、无可厚非,大家就不要鸡蛋里挑骨头了,免得又激起无聊的口舌之争
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是国企,隶属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不是地方企业!
如果说像华为一样的地方企业,倒可以引为地方骄傲
上海吸引高端人才的条件还是别的地方不能比的。无论哪里造,只要是中国造就
既然无所谓何必增大字体。
还是那句话,有本事你也闹独*立
这个又不奇怪,这个报道是上海媒体的,当然会强调上海。就好像如果是个外籍华裔拿了什么世界性的 大奖什么的,我们国内媒体肯定会强调其华人的身份。
有些人是不是太敏感了,我不知道楼主以前发言是不是有地域倾向,让大家误解,不过地方报纸这样写很正常啊。当年,神舟,歼十,奥运新闻出来的时候,还不是各地的报纸上都在宣传自己本地的单位,人员为这些做了多少贡献之类的。楼主最后的放大字体,我倒更愿意理解为通过上海一个地方火箭卫星数量的增多老反映整个国家未来航天产业,事业的发展前景。
有人说航天单位都是国有的,不算地方骄傲,那就要求太高了吧。当年汶川空降兵空降之后,武汉的报纸还不是大书特书驻汉部队如何如何,我想其他地方对驻扎在本地的部队有了比较露脸的表现,允许的条件下也会充满自豪的着重报道吧。军队可正规是百分百国有的了,还不是有这种情绪在里面。
倒是那些诺贝尔奖的得主,这几年国内媒体还真有点热脸贴到冷屁股的感觉。杨振宁,李政道那批人虽然法律上,事业上都是完全的美国人,但内心可还是有中国人情节的,最近的好几个可除了血缘上的联系,对中国特别是大陆一点特别的想法都没有,结果还老有大陆记者跑去套近乎,想得到一些想象中希望的回应,结果别人完全没表达,那才真有点无趣了。
上海毕竟是国际城市。
八院现在混的还是比较惨的。
好东西,大项目都让北京天津瓜分了。
有人曾经笑称上海是全国有能力可以独自和台湾展开导弹对射的城市
bye_jie 发表于 2010-11-6 16:51


    五院压力很大
确实很正常

拿嫦娥工程来说,你翻翻各地报纸,只要本地参与了某些项目,肯定会充满自豪的说我省或者我市怎么怎么样

我觉得这样无可厚非,至少算是给这些科研单位打了个广告吧
这个是不是东三平台
寡人好色 发表于 2010-11-6 18:21


    当地报纸这么写肯定没啥问题。。。有问题是可能回帖人的心态。
PS中国人民是一家,希望此贴不要地域化。
三级火箭吹热风?
老王是好人 发表于 2010-11-6 17:31

老王来科普一下,八院未来几年有啥好项目?
上海可以说是寸土寸金,但上海市政府还在闵行划了那么大一片地方搞航天城。
在上海未来规划,闵行航天城也是一个重点。
可是这几年八院有点落寞啊。
大运载是一院,载人航天是五院。
火箭研发基地在北京,生产基地在天津。
bye_jie 发表于 2010-11-6 22:32


    长征六号算不算“好项目”?
论坛前辈早就说过,“搞CZ-6的主要目的还是让八院继续保有SSO任务,从一定角度上说也是画地为牢,这既是八院的幸事,也是八院的祸事。”
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是国企,隶属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
这个是上市公司么?买点股票应该不错吧
lwl 发表于 2010-11-6 08:59

嗯,不错的主意
上海航天院里很多都不是上海本地人.大家别太敏感了.这和河南人说多少火腿肠是河南造,浙江人讲多少打火机是浙江造一样.
lwl 发表于 2010-11-6 08:59


    说话得走大脑啊! 不要走大奶!
智商帝?我有点恍惚……
bye_jie 发表于 2010-11-6 22:32

传说中的长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