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历史何以多留白:诡异忽略三位关键人物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08:44:44
凤凰网资讯 > 历史 > 史学苑 > 正文中国近代历史何以多留白:诡异忽略三位关键人物 2010年08月25日 10:05 北京日报
http://news.ifeng.com/history/sh ... /25/2306444_0.shtml

历史观中,“时势造英雄”的论断一直广为沿用。所以,我们看到的正统史书,大多为英雄人物的列传和时势中的英雄人物。至于历史的边缘人物,即使对历史进程起过较为关键的作用,也很难窥其身影。

以中国的近代史为例,从1840年到1949年之间,就有三个至关重要的历史节点,分别为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在这些历史的转弯处,我们很容易记住康有为、梁启超以及戊戌六君子、孙中山、陈独秀……通过史书看他们在历史的长河中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关键时刻,他们或力挽狂澜于不倒,或用文化的利器引领时代发展的方向。

但是,深究这些重要的关头,也容易看到本被该铭记的,却被遗忘了,本该被深刻记忆的,却只是瞥见了浮光掠影。

1898年昙花一现归于失败的戊戌变法,让“戊戌六君子”谭嗣同、杨锐、杨深秀、康广仁、林旭、刘光第成为革命的先驱,为今人广泛铭记。但多少人知道,六君子本该是七君子?

菜市口的屠刀虽利,仍有革命的关键力量虎口余生。这个人就是徐致靖。从功绩而言,他保荐了戊戌变法的关键人物康有为、梁启超和谭嗣同,从慈禧判定的罪行而言,史料记载徐致靖是“斩立决”名单上的第一位,位于六君子之前。只是因为后来李鸿章的紧急斡旋,徐致靖才捡回了一条命。但在六君子的名号之下,他的历史功绩显然被冲淡了。

辛亥革命让人记住了孙中山,却冷落了宋教仁,尽管他也被冠之以中华民国的缔造者之一的名号。但史书的篇幅,似乎仍然与他本该得到的笔墨不相调衬。这在彼时的时人眼里也是如此认为。

章太炎认为孙中山只是“元老之才”,宋教仁才是组建内阁之上上之选。蔡元培也认为宋教仁是革新的坚决力量。身为当时国民党党魁的宋教仁,将自己之责任诠释为在朝则组责任内阁,在野则监督政府,这种现代国家的组织方式和理念,渐趋成型。在宋的主导下,国民党夺得了多数席位,履政也指日可待。但是,锋芒毕露的宋教仁,招致了保皇一派的深深嫉恨,于1923年被暗杀。

可以说,宋教仁于辛亥革命的功绩,当时无人可代。遗憾的是今之众人,知宋教仁之名者尚算多也,但其功绩,却罕有人记得详细。

光有政治的革命没有文化的变革不足以推动全社会的运动,所以“五四新文化运动”具有独特的地位。陈独秀、鲁迅,胡适,都是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但显然,今人认知的胡适,只是一个片面的人物,精华与糟粕未分,贡献与成绩未明。教科书上看到的,是众所周知的是广被批判的“问题与主义”的论调。近年来,很多学者将胡适与鲁迅进行对比分析,充分肯定了胡适对于新文化运动的贡献,认为他的《文学改良刍议》堪与《阿Q正传》相媲美,对颠覆中国数千年的旧文化秩序居功至伟。

徐致靖、宋教仁和胡适,当然不是三个历史节点的最为首要的人物,但从今天回望历史,他们无疑都对历史的向前发展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用历史假设的观点来说:如果没有徐致靖,戊戌变法即使发生,也会比戊戌年来得要晚一些;如果没有宋教仁,全民讨袁是否会“万众一心”尚存疑虑;如果没有胡适,新文化运动的成效我们更不敢假定。

学者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的叙述中认为,往往当时当地的客观所限,很难令人真正看清时局的动向与成因,所以他提倡一种纵横的历史观点,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分析关键事件的来龙去脉。

众所周知,真正的历史应该是全面的,而不是片面的;应该是深刻的,而不是浅显的;应该是在历史长河的角度来评判他们的贡献,而不是囿于一时一地来简单认定。凤凰网资讯 > 历史 > 史学苑 > 正文中国近代历史何以多留白:诡异忽略三位关键人物 2010年08月25日 10:05 北京日报
http://news.ifeng.com/history/sh ... /25/2306444_0.shtml

历史观中,“时势造英雄”的论断一直广为沿用。所以,我们看到的正统史书,大多为英雄人物的列传和时势中的英雄人物。至于历史的边缘人物,即使对历史进程起过较为关键的作用,也很难窥其身影。

以中国的近代史为例,从1840年到1949年之间,就有三个至关重要的历史节点,分别为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在这些历史的转弯处,我们很容易记住康有为、梁启超以及戊戌六君子、孙中山、陈独秀……通过史书看他们在历史的长河中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关键时刻,他们或力挽狂澜于不倒,或用文化的利器引领时代发展的方向。

但是,深究这些重要的关头,也容易看到本被该铭记的,却被遗忘了,本该被深刻记忆的,却只是瞥见了浮光掠影。

1898年昙花一现归于失败的戊戌变法,让“戊戌六君子”谭嗣同、杨锐、杨深秀、康广仁、林旭、刘光第成为革命的先驱,为今人广泛铭记。但多少人知道,六君子本该是七君子?

菜市口的屠刀虽利,仍有革命的关键力量虎口余生。这个人就是徐致靖。从功绩而言,他保荐了戊戌变法的关键人物康有为、梁启超和谭嗣同,从慈禧判定的罪行而言,史料记载徐致靖是“斩立决”名单上的第一位,位于六君子之前。只是因为后来李鸿章的紧急斡旋,徐致靖才捡回了一条命。但在六君子的名号之下,他的历史功绩显然被冲淡了。

辛亥革命让人记住了孙中山,却冷落了宋教仁,尽管他也被冠之以中华民国的缔造者之一的名号。但史书的篇幅,似乎仍然与他本该得到的笔墨不相调衬。这在彼时的时人眼里也是如此认为。

章太炎认为孙中山只是“元老之才”,宋教仁才是组建内阁之上上之选。蔡元培也认为宋教仁是革新的坚决力量。身为当时国民党党魁的宋教仁,将自己之责任诠释为在朝则组责任内阁,在野则监督政府,这种现代国家的组织方式和理念,渐趋成型。在宋的主导下,国民党夺得了多数席位,履政也指日可待。但是,锋芒毕露的宋教仁,招致了保皇一派的深深嫉恨,于1923年被暗杀。

可以说,宋教仁于辛亥革命的功绩,当时无人可代。遗憾的是今之众人,知宋教仁之名者尚算多也,但其功绩,却罕有人记得详细。

光有政治的革命没有文化的变革不足以推动全社会的运动,所以“五四新文化运动”具有独特的地位。陈独秀、鲁迅,胡适,都是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但显然,今人认知的胡适,只是一个片面的人物,精华与糟粕未分,贡献与成绩未明。教科书上看到的,是众所周知的是广被批判的“问题与主义”的论调。近年来,很多学者将胡适与鲁迅进行对比分析,充分肯定了胡适对于新文化运动的贡献,认为他的《文学改良刍议》堪与《阿Q正传》相媲美,对颠覆中国数千年的旧文化秩序居功至伟。

徐致靖、宋教仁和胡适,当然不是三个历史节点的最为首要的人物,但从今天回望历史,他们无疑都对历史的向前发展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用历史假设的观点来说:如果没有徐致靖,戊戌变法即使发生,也会比戊戌年来得要晚一些;如果没有宋教仁,全民讨袁是否会“万众一心”尚存疑虑;如果没有胡适,新文化运动的成效我们更不敢假定。

学者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的叙述中认为,往往当时当地的客观所限,很难令人真正看清时局的动向与成因,所以他提倡一种纵横的历史观点,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分析关键事件的来龙去脉。

众所周知,真正的历史应该是全面的,而不是片面的;应该是深刻的,而不是浅显的;应该是在历史长河的角度来评判他们的贡献,而不是囿于一时一地来简单认定。
史书的写法在太史公那里就定型了---以最凝炼的文笔记录史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