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战争中西线华工军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16:43:16
[i=s] 本帖最后由 whykkk 于 2010-9-28 16:54 编辑 [/i]

法国


3113871556_322cbdefe9_z.jpg


4700610872_6f6372f25b_z.jpg


4700617514_515e78ebcf_o.jpg

1.jpg

2.jpg

1.jpg2.jpg


1.jpg[i=s] 本帖最后由 whykkk 于 2010-9-28 16:54 编辑 [/i]

法国


3113871556_322cbdefe9_z.jpg


4700610872_6f6372f25b_z.jpg


4700617514_515e78ebcf_o.jpg

1.jpg

2.jpg

1.jpg2.jpg


1.jpg
4700617514_515e78ebcf_o.jpg

中国学生,西线的战壕

4698790857_ff93bc59a4_o.jpg
比大清旗兵,绿营的气质好多了。
Great war 居然被翻成“伟大的战争”了。
Wordl War 1吧~
1916年,中国政府还未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英国殖民统治者就通过山东各地的教会组织,用“骗征”方式招募“契约华工”,他们声称到欧洲、非洲垦地开荒和修铁路,被招募者月工资现大洋10元,另外教会还要补贴大洋10元(当时10元可买到1000多斤高梁)。


一时间,山东各地有不少农民闻讯应招。当年,山东省省长熊炳崎、济南镇守使马良指示在济南、周村、潍县和威海设点,同意英国按点招募华工。到1917年2月,山东第一批华工大约2500余人,到威海集合,取道香港、新加坡,渡印度洋经非洲到达了欧洲后,才知道是为欧战募集到战场上去当劳工的。



  这批劳工在欧洲战场服务半年之后,1917年8月14日,中国北洋政府宣布正式参加协约国一方,对德国及其盟国宣战,法国政府这年也在潍县坊子设立了“侨工事务局”,公开在潍县招募华工,并声称,华工每月在国内领现大洋10元,国外补贴10元。


当年,潍县大旱,庄稼大多死在地里,因此潍县各乡各镇都有成批农民报名应募。寒亭、郭家官庄、虞河、考家和陈家庄等村,应招农民踊跃,考家一个不大的村庄,一次即募招了40名。离县城东仅3公里的陈家庄(历史上曾经是潍县名宦陈官俊家的佃户村)仅有18户人家,一次就有崔连昭、张子美、刘丰国、徐光凯、刘清起、刘清安、刘清连七人当了华工。


而离县城偏远,临近昌乐县的郭家官庄在内十几个村庄村村都有报名应招的。连同诸城、寿光、高密、安丘一带招募的共有2000多名华工,再次集合到威海,途经太平洋、美国、加拿大,于1917年冬季到达了欧洲的法国“西线战场”。据说,当时中国投入一战的劳工按军事整编,每500人一个营,共260个营,约计13万人。



  中国劳工在英法联军控制的法国西线战场,经过短时间军事训练、工兵业务训练和码头装卸搬运训练等等,整编为“华工军团”列入英法联军的军事序列。他们严守军纪,服从军令,前方打到哪里,华工军团须跟到哪里,要保证完成修路、运粮、伐木、挖战壕、修工事、装卸武器弹药、打扫战场等任务。


“华工军团”为协约国战败同盟国,赢得战争最后胜利,牺牲惨重、贡献巨大。他们虽为后勤,但实干在前线。面对德国飞机狂轰滥炸和俯冲射击,华工们身无掩蔽,还要把一、二百斤重的子弹箱子,凭手搬肩扛,昼夜不停地向前线运送,他们在异国他乡生命难保、望乡思亲,在苦难中煎熬,在饥饿与痛苦中拼死拼活。



  1918年,在法国玛恩河、勃兰本、凡尔登、奥尔纳等战役中,由于战事危急,华工们连糙米和黑面包也吃不上。有的华工7天7夜粒米未进,他们只能靠挖野菜或吃萝卜度日,也有的因野菜中毒而患肠炎、痢疾,被夺去了生命。到1918年11月11日德国投降,协约国获胜,欧战结束,去欧洲的华工,有三万四千多人在战争中死亡或下落不明。其中,潍县郭家官庄华工崔连明等30余人,英勇牺牲在战场上,还有100多人下落不明。



  1919年6月,华工集团逐渐传开了“华工完成任务,准备分批回国”的消息。经过短期休整,华工各营陆续开赴纽卡非集合待命,英国当局宣布除留下一部分自愿看守华工坟墓者外,其余全部返华,法国华工有一少部分在当时定居而成为侨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