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小平百年诞辰追忆:参观杜甫草堂忧国忧民情相通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1 09:21:22
 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到八十年代,邓小平先后五次到杜甫草堂游览,并称赞“杜甫草堂是个好地方,到成都不到杜甫草堂等于没来成都。”可谓对草堂情有独钟。两度陪同小平游草堂的丁浩认为,“正是‘诗圣’杜甫忧国忧民的情怀吸引着老人,在忧国忧民上他们心灵相通,要不然小平也不会一而再再而三地瞻仰杜甫草堂。”

              

<P>  现任成都武侯祠博物馆副馆长的丁浩曾长期在杜甫草堂工作,在小平参观游览草堂时曾两次担任解说员。</P>
<P>  一九八二年九月,邓小平陪同朝鲜领导人金日成参观草堂。当时在杜甫草堂工作的丁浩初次为邓小平作导游。他追忆说:“当时我只是三人解说组中的一员,但是实际上是小平在给金日成当导游。小平对杜甫、对草堂的历史文化如数家珍,熟悉程度让大家感到吃惊。”</P>
<P>  一九八六年农历正月初四下午,时任杜甫草堂博物馆副馆长的丁浩接到通知,邓小平翌日再次来草堂。鉴于时间仓促和安全方面的考虑,草堂方面向上级请示是否闭馆。他们得到回答,小平已有明确指示:春节期间,不要闭馆,以免惊扰游客。</P>
<P>  正月初五上午十点左右,一辆中巴悄然停在草堂正门,小平在继母、两个女儿、以及孙儿孙女等一家十多人的陪同下前来。一下车,小平就对丁浩说:“我们这次来主要是来赏梅的。”</P>
<P>  春节期间,杜甫草堂内游人和市民络绎不绝,十分热闹。一进门,人们立刻就认出了小平,大家兴高采烈,奔走相告,“小平来了,小平来了!”一时间,人们沿着草堂的中轴线,自发地列队夹道欢迎小平及其家人,人们的脸上洋溢着由衷的兴奋。</P>
<P>  还没到诗史堂,一股幽香扑鼻而来,数株寒梅开得正盛,诗圣故居浓烈的诗情画意,深深地感染了专程赏梅的小平。他回头对家人说:“杜甫草堂是个好地方,到成都不到杜甫草堂等于没来成都”。“幸不折来伤岁暮,若为看去乱乡愁。”丁浩情不自禁地吟诵起杜甫的《和裴迪登蜀州东亭送客逢早梅相忆见寄》,这首被明代诗人品评为“中国咏梅第一诗”中所蕴涵的乡愁,勾起了小平的思乡之情,小平边听边欣赏梅花,频频点头。</P>
<P>  在杜工部祠,古朴典雅的祠宇在院内一棵枝干虬曲的老罗汉松的映衬下,显得格外庄重肃穆。祠内有明、清两代四种石刻像,也有清代的泥塑像,对杜甫形象的刻画各不相同。小平的目光久久地凝视着清光绪年间张骏所刻杜像石碑,说:“这个像更好。”这尊杜像石碑,杜甫面容清瘦、目光深沉,忧国忧民的情怀跃然石上,极好地体现了杜甫饱经忧患的坎坷一生。这时,小平的家人问丁浩“工部”是一个什么品极的官,没等丁浩回答,小平就风趣地说:“相当于现在的一个科长嘛。”</P>
<P>  来到盆景园,小平饶有兴致地观看一个个形态别致、雅观的盆景,连连夸奖:“做得好,水平很高。”这时闻讯而来的记者建议小平在此照一张全家福,小平欣然同意,招呼家人听从记者安排。之后又和夫人卓琳与孙子辈合影,并亲自抱着最小的孙儿。</P>
<P>  这时,小平看见一位婆婆抱着个一岁多的女婴站在旁边,很自然地走过去,亲切地逗小女孩,问她多大了,并用手挠她的痒。丁馆长在回忆起这感人的一幕时说:“感觉小平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慈祥老人,很有人情味的一个老头儿,国家领导人高高在上的架子,真是一点儿也没有。”</P>
<P>  从盆景园出来,草堂工作人员建议小平到接待室小憩片刻。丁浩说,我们本来有点“私心”的,都准备好文房四宝了,想让小平给草堂留点墨宝。小平朝接待室都走了一百多米了,可他那个八九岁的孙子固执地拉着不让去,小平只好说:“好嘛,好嘛,就不去了。”丁浩说,“这让我们很遗憾,不过这个很小的细节,却体现了小平的朴实无华和对家人的深爱。”(完)</P>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到八十年代,邓小平先后五次到杜甫草堂游览,并称赞“杜甫草堂是个好地方,到成都不到杜甫草堂等于没来成都。”可谓对草堂情有独钟。两度陪同小平游草堂的丁浩认为,“正是‘诗圣’杜甫忧国忧民的情怀吸引着老人,在忧国忧民上他们心灵相通,要不然小平也不会一而再再而三地瞻仰杜甫草堂。”

              

<P>  现任成都武侯祠博物馆副馆长的丁浩曾长期在杜甫草堂工作,在小平参观游览草堂时曾两次担任解说员。</P>
<P>  一九八二年九月,邓小平陪同朝鲜领导人金日成参观草堂。当时在杜甫草堂工作的丁浩初次为邓小平作导游。他追忆说:“当时我只是三人解说组中的一员,但是实际上是小平在给金日成当导游。小平对杜甫、对草堂的历史文化如数家珍,熟悉程度让大家感到吃惊。”</P>
<P>  一九八六年农历正月初四下午,时任杜甫草堂博物馆副馆长的丁浩接到通知,邓小平翌日再次来草堂。鉴于时间仓促和安全方面的考虑,草堂方面向上级请示是否闭馆。他们得到回答,小平已有明确指示:春节期间,不要闭馆,以免惊扰游客。</P>
<P>  正月初五上午十点左右,一辆中巴悄然停在草堂正门,小平在继母、两个女儿、以及孙儿孙女等一家十多人的陪同下前来。一下车,小平就对丁浩说:“我们这次来主要是来赏梅的。”</P>
<P>  春节期间,杜甫草堂内游人和市民络绎不绝,十分热闹。一进门,人们立刻就认出了小平,大家兴高采烈,奔走相告,“小平来了,小平来了!”一时间,人们沿着草堂的中轴线,自发地列队夹道欢迎小平及其家人,人们的脸上洋溢着由衷的兴奋。</P>
<P>  还没到诗史堂,一股幽香扑鼻而来,数株寒梅开得正盛,诗圣故居浓烈的诗情画意,深深地感染了专程赏梅的小平。他回头对家人说:“杜甫草堂是个好地方,到成都不到杜甫草堂等于没来成都”。“幸不折来伤岁暮,若为看去乱乡愁。”丁浩情不自禁地吟诵起杜甫的《和裴迪登蜀州东亭送客逢早梅相忆见寄》,这首被明代诗人品评为“中国咏梅第一诗”中所蕴涵的乡愁,勾起了小平的思乡之情,小平边听边欣赏梅花,频频点头。</P>
<P>  在杜工部祠,古朴典雅的祠宇在院内一棵枝干虬曲的老罗汉松的映衬下,显得格外庄重肃穆。祠内有明、清两代四种石刻像,也有清代的泥塑像,对杜甫形象的刻画各不相同。小平的目光久久地凝视着清光绪年间张骏所刻杜像石碑,说:“这个像更好。”这尊杜像石碑,杜甫面容清瘦、目光深沉,忧国忧民的情怀跃然石上,极好地体现了杜甫饱经忧患的坎坷一生。这时,小平的家人问丁浩“工部”是一个什么品极的官,没等丁浩回答,小平就风趣地说:“相当于现在的一个科长嘛。”</P>
<P>  来到盆景园,小平饶有兴致地观看一个个形态别致、雅观的盆景,连连夸奖:“做得好,水平很高。”这时闻讯而来的记者建议小平在此照一张全家福,小平欣然同意,招呼家人听从记者安排。之后又和夫人卓琳与孙子辈合影,并亲自抱着最小的孙儿。</P>
<P>  这时,小平看见一位婆婆抱着个一岁多的女婴站在旁边,很自然地走过去,亲切地逗小女孩,问她多大了,并用手挠她的痒。丁馆长在回忆起这感人的一幕时说:“感觉小平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慈祥老人,很有人情味的一个老头儿,国家领导人高高在上的架子,真是一点儿也没有。”</P>
<P>  从盆景园出来,草堂工作人员建议小平到接待室小憩片刻。丁浩说,我们本来有点“私心”的,都准备好文房四宝了,想让小平给草堂留点墨宝。小平朝接待室都走了一百多米了,可他那个八九岁的孙子固执地拉着不让去,小平只好说:“好嘛,好嘛,就不去了。”丁浩说,“这让我们很遗憾,不过这个很小的细节,却体现了小平的朴实无华和对家人的深爱。”(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