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不会忘记,672座墓碑,致敬!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7 13:58:33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th1vgrP9IG4/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th1vgrP9IG4/
祖国不会忘记
人世不会忘记
致敬!{:hao:}
76719923411094.jpg


以下内容转自新浪博客
不下十次的来到东风航天城,每一次必到烈士陵园瞻仰,每一次都在胸中掀起震憾心灵的激奋。用哀悼难以完全表达,而胜似哀悼的肃穆和敬仰;用牺牲难以尽述,胜似牺牲的凝重与感慨。
东风革命烈士陵园建于60年代初,于1988年重修。陵园中矗立一座状似发射架,高高的直指蓝天的纪念碑,象征着国防科技战士扎根戈壁,志在航天。聂荣臻元帅生前题写了“东风革命烈士纪念碑”碑名,张爱萍上将题写了“东风革命烈士陵园”园名。园内安葬着590余名官兵、职工、家属的遗体或骨灰。他们生前以场为家,以苦为荣,执着追求、无怨无悔、忠诚地实现了“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科学求实、开拓进取”的东风精神,在共和国航天史上写下了辉煌的篇章。为此,他们不惜热血洒边关,忠骨埋戈壁。
他们中,有敬爱的聂荣臻元帅,他是共和国的开国元勋和我国国防科技主要奠基人之一,亲自主持领导了基地的建设和发展,先后四次亲临基地指导尖端武器试验和部队全面建设。他的黑色大理石墓碑正面,镌刻着江泽民同志亲笔题写的13个金光闪闪的大字:“聂荣臻同志永远和我们在一起”。
他们中,有基地第一任司令员孙继先将军,第二任司令员李福泽将军等基地团以上领导干部数十名,他们有的是老红军,有的是抗日勇士,有的是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的英雄,曾经南征北战,立下赫赫战功;和平年代创业大漠,为我国的国防科技事业呕心沥血,鞠躬尽瘁。他们中,有高级工程师刘德普、胡文全等科技专家和科技工作者,他们怀着报效国家,献身国防的赤子之心,千里赴大漠,潜心科学试验,殚精竭虑,义无返顾,为国防科技事业献出了毕生精力。
他们中,还有为保护试验装备,救战友于烈火而以身殉职的王来烈士;有在搜索导弹残骸任务中捐躯大漠的李再林烈士;有为救落水儿童光荣献身的刘晨烈士;有在烈火中为抢救国家财产英勇牺牲的夏水延等9烈士。他们赤诚为祖国,丹心向国防,无私地奉献了年轻的生命。
他们的奉献与牺牲,融进了祖国的昌盛,民族的兴旺,人民的幸福与安乐之中;他们的功绩与英名彪炳在共和国人民解放军的史册上。
他们永远活在人民心中!
革命烈士永垂不朽!
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是在当时国际环境的封锁遏制里,在核武的威慑下,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走到今天的辉煌。这是从元帅到士兵,从各条战线的专家、科技工作者到普通的工人用热汗、用鲜血做出的贡献。就是为了不再有那百年的凌辱,不再有那国土的沦亡。
告慰长眠在地下的英烈,香港、澳门已回归祖国。
告慰长眠在地下的英烈,新一代航天人深知国际形势仍然险恶,任重而道远,已勇敢地挑起航天事业的重担,迈向载人航天的辉煌!
告慰长眠在地下的英烈,改革开放后的祖国,如旭日东升,正迈向繁荣富强!

LZ注:现在园内共安葬672位烈士,文章较早(里边是590位)。

以下内容转自新浪博客
不下十次的来到东风航天城,每一次必到烈士陵园瞻仰,每一次都在胸中掀起震憾心灵的激奋。用哀悼难以完全表达,而胜似哀悼的肃穆和敬仰;用牺牲难以尽述,胜似牺牲的凝重与感慨。
东风革命烈士陵园建于60年代初,于1988年重修。陵园中矗立一座状似发射架,高高的直指蓝天的纪念碑,象征着国防科技战士扎根戈壁,志在航天。聂荣臻元帅生前题写了“东风革命烈士纪念碑”碑名,张爱萍上将题写了“东风革命烈士陵园”园名。园内安葬着590余名官兵、职工、家属的遗体或骨灰。他们生前以场为家,以苦为荣,执着追求、无怨无悔、忠诚地实现了“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科学求实、开拓进取”的东风精神,在共和国航天史上写下了辉煌的篇章。为此,他们不惜热血洒边关,忠骨埋戈壁。
他们中,有敬爱的聂荣臻元帅,他是共和国的开国元勋和我国国防科技主要奠基人之一,亲自主持领导了基地的建设和发展,先后四次亲临基地指导尖端武器试验和部队全面建设。他的黑色大理石墓碑正面,镌刻着江泽民同志亲笔题写的13个金光闪闪的大字:“聂荣臻同志永远和我们在一起”。
他们中,有基地第一任司令员孙继先将军,第二任司令员李福泽将军等基地团以上领导干部数十名,他们有的是老红军,有的是抗日勇士,有的是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的英雄,曾经南征北战,立下赫赫战功;和平年代创业大漠,为我国的国防科技事业呕心沥血,鞠躬尽瘁。他们中,有高级工程师刘德普、胡文全等科技专家和科技工作者,他们怀着报效国家,献身国防的赤子之心,千里赴大漠,潜心科学试验,殚精竭虑,义无返顾,为国防科技事业献出了毕生精力。
他们中,还有为保护试验装备,救战友于烈火而以身殉职的王来烈士;有在搜索导弹残骸任务中捐躯大漠的李再林烈士;有为救落水儿童光荣献身的刘晨烈士;有在烈火中为抢救国家财产英勇牺牲的夏水延等9烈士。他们赤诚为祖国,丹心向国防,无私地奉献了年轻的生命。
他们的奉献与牺牲,融进了祖国的昌盛,民族的兴旺,人民的幸福与安乐之中;他们的功绩与英名彪炳在共和国人民解放军的史册上。
他们永远活在人民心中!
革命烈士永垂不朽!
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是在当时国际环境的封锁遏制里,在核武的威慑下,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走到今天的辉煌。这是从元帅到士兵,从各条战线的专家、科技工作者到普通的工人用热汗、用鲜血做出的贡献。就是为了不再有那百年的凌辱,不再有那国土的沦亡。
告慰长眠在地下的英烈,香港、澳门已回归祖国。
告慰长眠在地下的英烈,新一代航天人深知国际形势仍然险恶,任重而道远,已勇敢地挑起航天事业的重担,迈向载人航天的辉煌!
告慰长眠在地下的英烈,改革开放后的祖国,如旭日东升,正迈向繁荣富强!

LZ注:现在园内共安葬672位烈士,文章较早(里边是590位)。
现在能不能葬在这里边?
转自新华网

东风航天城有两处“圣地”,一处是载人航天发射场,一处是东风革命烈士陵园。航天城各处皆保密,遂以数字编号。烈士陵园位于9号和10号之间,被人们亲切地称为“9号半”。这里安息着672位为航天事业贡献了心血和生命的英烈。与雄伟的载人航天发射塔遥遥相望的东风革命烈士陵园庄严肃穆。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绿树环绕的陵园里长眠着为共和国航天事业作出过贡献的600多位英灵。讲起那些墓碑后可歌可泣的故事,回顾一代代科技工作者为中国航天事业所作的无私奉献,几天几夜也说不完。

  为了发展原子弹和氢弹,聂荣臻元帅亲自组织领导科研攻关和全国协作,仅用了五年的时间就试验成功了多种导弹和原子弹,时隔不久,又试验成功了氢弹。聂帅生前曾多次到这里指挥试验,对这片土地满怀深情,他曾多次交待,去世后,一定要将他的一部分骨灰安放在这里。因为这里凝聚着他后半生的心血。

  王莱是一名年轻的战士,(20世纪)60年代初期,有一次由于燃料的意外事故,当时起了大火,很危险。他为了保护同志,抱着燃料桶向外跑,最后牺牲了。

  有一次发射“长二捆”,因为有一个传感器接缝的地方不好,燃料有点漏泄,带着这个问题是没法发射的。为了排除这个故障,原来航天工业总公司的一位老师傅,钻到那个舱里面去修理这个传感器。他知道这个燃料有剧毒,但是为了抢救这个产品,他进去、出来,进去、出来,往返多次。我们一直劝他,你多休息会儿,他不。最后产品修好了,他却不幸中毒,没有抢救过来。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一位副主任,叫石荣奇,是老八路,抗战时期入伍的老干部。他本身文化不高,但是把他调到测试发射系统里面工作,他只要是有机会就去钻研技术,钻研业务。由一个工农干部,最后成为测试发射系统的一位专家,非常地不简单。但是最后,他是积劳成疾,长眠在了戈壁滩上。

  有一位女同志,叫潘仁锦,是前一任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主任的夫人,她是一个计量方面的专家,在解决发射场电磁兼容的监测方面有很大的贡献。后来因为她爱人住院,她护理了一段,结果没想到她的病比她爱人的病还严重,最后也是癌症。这都是非常优秀的一些技术干部,工作起来是拼命干的。有些同事积劳成疾,永远安息在这里了。

  “献完青春献终身”,就是一辈子在那里奋斗;“献完终身献子孙”,因为他的子孙也是在这个封闭的环境里面,出不来。在那个环境里面,子女也在这个小环境里。所以过去无论是在升学、就业方面都遇到了不少的问题,不像在大城市,就业或者就学的机会很多。他就在这么一个封闭的地方,所以就这么三句话:献青春、献终身、献子孙。有个口号,叫做“干在戈壁滩,埋在青山头”。戈壁滩酒泉发射中心有一座山叫青山头。这个口号,就是在这样一个艰苦环境底下产生出来的。

  中国的航天之所以有今天的辉煌成就,是逼出来的,因为技术别人不给我们,它是尖端技术,外国人不给我们。我们要争一口气,要自己干,通过自己干,带起了一支高素质的队伍,这是我们航天发展最关键的、最重要的因素和基础。要没有他们这样的奉献精神,我们可能也没有这么快能够圆这么一个航天梦!

  向长眠在这里为共和国航天事业作出过贡献的600多位英灵致敬!
航天城内的东风革命烈士陵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