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历史上损失人口最多的单次战争是太平天国战争还是第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7 15:53:00
有些材料说太平天国战争损失人口7000万,还有说上亿的,而第二次世界大战一般认为损失人口5000万,也被称为世界上损失人口最多的单次战争,那么到底哪个是准确的呢?有些材料说太平天国战争损失人口7000万,还有说上亿的,而第二次世界大战一般认为损失人口5000万,也被称为世界上损失人口最多的单次战争,那么到底哪个是准确的呢?
第二次世界大战

无争议


补充个2战的损失表
未命名.jpg


根据美国《世界年鉴》1946年版、《新加坡早报》1995年4月刊载资料整理而成。
备注:
○1美国《世界年鉴》,1953年。美国参加大战人数为15,272,566人,死伤1,066,938人(其中死者393,131人,伤者673,807人)。
(2)美国《世界年鉴》,1949年。英国军事人员的亡者为353,652人,伤者475,070人,失踪者90,944人,平民死伤60,595人,计980,261人。
(3)美国《世界年鉴》,1949年。中国的死亡1,310,224人,负伤1,752,591人,失踪115,248人,计3,178,063人。
○4美国《世界年鉴》,1949年。日本军事人员死亡1,174,474人,负伤4,616,000人,失踪1,483人,平民死伤672,000人,计6,463,957人。
○5美国《世界年鉴》,1949年。德国军事人员伤亡2100000人,负伤4000000人,失踪2,900,000人,平民死伤500,000人,计9,500,000人。
○6美国《世界年鉴》,1949年。捷克斯洛伐克计死伤500,000人。
○7○6美国《世界年鉴》,1949年。意大利军事人员死亡389,000人,负伤214,647人,平民死伤179,803人,计783,450人。
○8○6美国《世界年鉴》,1949年。

补充个2战的损失表
未命名.jpg


根据美国《世界年鉴》1946年版、《新加坡早报》1995年4月刊载资料整理而成。
备注:
○1美国《世界年鉴》,1953年。美国参加大战人数为15,272,566人,死伤1,066,938人(其中死者393,131人,伤者673,807人)。
(2)美国《世界年鉴》,1949年。英国军事人员的亡者为353,652人,伤者475,070人,失踪者90,944人,平民死伤60,595人,计980,261人。
(3)美国《世界年鉴》,1949年。中国的死亡1,310,224人,负伤1,752,591人,失踪115,248人,计3,178,063人。
○4美国《世界年鉴》,1949年。日本军事人员死亡1,174,474人,负伤4,616,000人,失踪1,483人,平民死伤672,000人,计6,463,957人。
○5美国《世界年鉴》,1949年。德国军事人员伤亡2100000人,负伤4000000人,失踪2,900,000人,平民死伤500,000人,计9,500,000人。
○6美国《世界年鉴》,1949年。捷克斯洛伐克计死伤500,000人。
○7○6美国《世界年鉴》,1949年。意大利军事人员死亡389,000人,负伤214,647人,平民死伤179,803人,计783,450人。
○8○6美国《世界年鉴》,1949年。
LS这个表有些数据不太准确,后来相关国家做过更新,应该以相关国家最新数据为准。
另外我的问题还没有找到答案,太平天国战争有些人说损失人口上亿,如果是真的,绝对应该超过第二次世界大战。
太平天国损失人口7000万,实际情况是太平天国全盛时期的地盘内有7000万人,这些人口清朝官府统计不到,有良心的历史雪茄用太平天国前清朝户部人口数减去太平天国全盛时期清朝的户部人口数,发现相差7000万,于是得出全新的发现,太平天国造成人口损失7000万。


7000万的数字是葛剑雄的,用江浙等7省1851年和1865年的人口差,然后作一点修正,结果是7330万,不包括广东,山东,陕西等省,所以至少是7000万.

PS:不知道LS认为1865年太平天国还有多大地盘?

PPS:突然想到明清交替时大概也损失了一个亿.

7000万的数字是葛剑雄的,用江浙等7省1851年和1865年的人口差,然后作一点修正,结果是7330万,不包括广东,山东,陕西等省,所以至少是7000万.

PS:不知道LS认为1865年太平天国还有多大地盘?

PPS:突然想到明清交替时大概也损失了一个亿.
楼上玩笑开大了吧,

清朝好歹还有一个太平天国前和太平天国后清政府能实际控制得到的人口的一个统计这个差距就是你说的那个1亿的由来,由4亿减少到不到3亿。(这个统计问题极大,因为清政府的户政因为天平天国、捻军、和回民所谓的“起义”被严重的破坏了)。
随着统治秩序的恢复很多人口在接下来的比较短的时间内又被统计了出来,所以到光绪年间又超过4亿了。(楼主要不要说同治中兴期间中国出现了人口爆炸?!)

明末有多少人?清朝初有多少人?天知道。统计在册的只有几千万。实际人口只能估计。
此外那个时候高产的玉米、甘薯、马铃薯还没有在中国广泛的种植。又加上小冰期,中国总共能养活多少人?
大嘴一张就一亿

7000万的数字是葛剑雄的,用江浙等7省1851年和1865年的人口差,然后作一点修正,结果是7330万,不包括广东,山东 ...
hkg36 发表于 2010-9-14 21:23



    天平天国全盛时期占领了湖北、安徽、江西、江苏、浙江等长江中下游地区,控制面积约一百五十万平方公里。人口统计是种政府行为,一个地区如果被反政府势力控制的话,显然是无法进行人口统计的,不能被统计并不表示那些在账面上无法计算的人口就一定都死亡了。太平天国1864被攻破天京,1865年清朝还没有把太平天国彻底肃清,完全恢复对原天平天国势力范围的统治,能够对当地人口进行精确统计。而且古代中国人口统计貌似精确,其实猫腻很多,在葛剑雄的《统一与分裂》里有:
   “例如户口调查,由于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岁入和劳役的来源,一直备受统治者的重视。但也正是因为登记户口的目的就是为了征收赋税,真正的人口调查价值越来越少。作为统计一定年龄范围内的健康正常的成年男子的单位--丁,逐渐离开了它的理论涵义,而与一定数量的银子或粮食等同起来,成为一个赋税单位。理论上应该代表人的“丁”在公文和方志的记载中却出现了“半”,甚至有十几位小数点。而具体一个丁人价值,各地又千差万别,往往除了具体经管的吏员以外连地方长官都搞不清楚。所以在明清二代相当长的时期内,“丁额”基本上不是某一地区的成年男子人口数,而是该地所负担的赋税额度。为了维护地方的利益,也为了自身的利益,地方官竞相争取丁额长期不变甚至减少,能这样做的就被地方绅民誉为清官。具有讽刺意义的是,同时进行的户口调查条文具体,时限分明,比之于近代人口普查的项目和条例也不逊色。由最基层的甲、里、县、州、府一直上报到朝廷,形成数以千吨计的户籍档案,计算出精确到个位数的人口数据。这些数据不仅愚弄了今天的学者,就连乾隆皇帝这样自以为英明睿智的君主也一度深信,这些数字就是他所统治的臣民的确实数字,因而得出了从康熙四二九年(1710年)到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这82年间全国人口增加了15倍的结论。根据这些数据,明朝的“人口”从初期以后的200余年间基本不再增加,甚至略有下降;南方大多数政区无论户数和口数都大幅度下降;这只能用这种奇特的制度才能加以解释。这种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自下而上层层进行的户口调查登记的真正价值究竟如何,只要从两个例子就可看出:一是清朝的皇帝不止一次发现,地方官的灾情报告所列的灾民人数常常超过当地上报的全部“户口”数。另一件事发生在清朝顺治; 十三年(1656年),一位官员在清理明朝崇祯十五年(1642年)的黄册时,发现竟预造到了崇祯二十四年。估计明朝经办的官员不是闲得无聊,就是想为十年后的官员(或许他已编了不止一期,预计自己有可能再编下一期)节省点手续,随手将十年后的数字“编”好了。可是他万万没有料到明朝到崇祯十七年就亡了,这崇祯二十四年的黄册就成了千古笑柄。
    要知道连当今使用计算机处理的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报告都叫人难以,所以说对所有XX时期死X千万,X亿人这类历史雪茄的发现,你要认真你就败了。
7000万的数字是葛剑雄的,用江浙等7省1851年和1865年的人口差,然后作一点修正,结果是7330万,不包括广东,山东 ...
hkg36 发表于 2010-9-14 21:23



    天平天国全盛时期占领了湖北、安徽、江西、江苏、浙江等长江中下游地区,控制面积约一百五十万平方公里。人口统计是种政府行为,一个地区如果被反政府势力控制的话,显然是无法进行人口统计的,不能被统计并不表示那些在账面上无法计算的人口就一定都死亡了。太平天国1864被攻破天京,1865年清朝还没有把太平天国彻底肃清,完全恢复对原天平天国势力范围的统治,能够对当地人口进行精确统计。而且古代中国人口统计貌似精确,其实猫腻很多,在葛剑雄的《统一与分裂》里有:
   “例如户口调查,由于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岁入和劳役的来源,一直备受统治者的重视。但也正是因为登记户口的目的就是为了征收赋税,真正的人口调查价值越来越少。作为统计一定年龄范围内的健康正常的成年男子的单位--丁,逐渐离开了它的理论涵义,而与一定数量的银子或粮食等同起来,成为一个赋税单位。理论上应该代表人的“丁”在公文和方志的记载中却出现了“半”,甚至有十几位小数点。而具体一个丁人价值,各地又千差万别,往往除了具体经管的吏员以外连地方长官都搞不清楚。所以在明清二代相当长的时期内,“丁额”基本上不是某一地区的成年男子人口数,而是该地所负担的赋税额度。为了维护地方的利益,也为了自身的利益,地方官竞相争取丁额长期不变甚至减少,能这样做的就被地方绅民誉为清官。具有讽刺意义的是,同时进行的户口调查条文具体,时限分明,比之于近代人口普查的项目和条例也不逊色。由最基层的甲、里、县、州、府一直上报到朝廷,形成数以千吨计的户籍档案,计算出精确到个位数的人口数据。这些数据不仅愚弄了今天的学者,就连乾隆皇帝这样自以为英明睿智的君主也一度深信,这些数字就是他所统治的臣民的确实数字,因而得出了从康熙四二九年(1710年)到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这82年间全国人口增加了15倍的结论。根据这些数据,明朝的“人口”从初期以后的200余年间基本不再增加,甚至略有下降;南方大多数政区无论户数和口数都大幅度下降;这只能用这种奇特的制度才能加以解释。这种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自下而上层层进行的户口调查登记的真正价值究竟如何,只要从两个例子就可看出:一是清朝的皇帝不止一次发现,地方官的灾情报告所列的灾民人数常常超过当地上报的全部“户口”数。另一件事发生在清朝顺治; 十三年(1656年),一位官员在清理明朝崇祯十五年(1642年)的黄册时,发现竟预造到了崇祯二十四年。估计明朝经办的官员不是闲得无聊,就是想为十年后的官员(或许他已编了不止一期,预计自己有可能再编下一期)节省点手续,随手将十年后的数字“编”好了。可是他万万没有料到明朝到崇祯十七年就亡了,这崇祯二十四年的黄册就成了千古笑柄。
    要知道连当今使用计算机处理的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报告都叫人难以,所以说对所有XX时期死X千万,X亿人这类历史雪茄的发现,你要认真你就败了。
还是葛剑雄的《统一与分裂》:
   每个朝代对户口的编造和登记都有明确规定,而且按理论上的制度都应包括全部户和口,但实际上却有不少朝代的户口数据至今还有很多不解之谜,甚至当时人也弄不清是怎么一回事。例如宋朝留下的全部户口数字,每户的平均口数都在二口左右,最低的元丰三年(1080年)是一点四二口,最高的天圣元年(1023年)也只有二点五七口。这在理论上和实际上都是无法成立的,所以连当时的学者都感到不可思议,南宋著名历史学家李心传在《建炎以来朝野杂记》一书中说(今译):西汉户口数最多的时候,户与口的比例是每十户四十八口略多些。东汉时的户 口比例,是每十户五十二口。...本朝从元丰至绍兴年间(1078-1162年)的户口数,户与口的比例是每十户二十一口。每一家只有两口人,绝对没有这样的道理,这是由于故意分立了很多假户并且还有许多人漏报户口的结果。但是现在浙江的户口比例,是每十户十五口稍多,四川的户口比例是每十户三十口略少。四川人的生育不见得比东南一带的人多,我想是由于四川不征收丁税所以隐漏的户口比较少的缘故吧?李心传的话自然不是没有根据的,但仔细分析一下,却还是解释不了真正的原因。以正常的家庭规模平均每户至少4.5口计,如果有80%的家庭按实际情况上报,其余的20%的家庭就必须每户分为11户;如果有50%的家庭按实际情况上报,其余50%的家庭也必须每户分成五户,才有可能出现这样的结果。但是从宋朝的记载看,有资格、有必要人为分成很多户的家庭只限于大地主和大官僚如果这类人占总人口的5%的话,那末他们的家庭必须都分成41户以上,才会出现全国平均每户不足一个半人的结果。这显然是不可能的。反之,如果一个社会有一半以上或更多的人都这样做,这种做法事实上就成了合法现象。其实,宋朝存在着不止一种户口登记制度,有的登记全部人口,有的却只登记其中承担赋税的人口(即所谓的“丁”),后者就是每户二口左右的数据的来历。就在李心传自己的同一本书里,就记载了另一项数据:鄂州七县在绍熙四年(1193年)有6万多户、31万多人,平均每户是4.73人。这位李先生没有解释为什么在鄂州居然不存在浙江和四川同样的人为分户现象。很明显,宋朝实际实行的制度就连当时的学者和官员都搞不清楚。所以尽管我们今天可能合理地解释这一奇特现象,却始终没有能找到原始资料来证实。
一共才4亿人,死上一个亿,干脆说从北京往北人都死光了算了(估计还不够数呢)。
更何况就算人口损失不能都算在太平天国头上啊,那时候记得洋人也去北京凑了热闹吧,怎么不把一个亿算在洋鬼子头上。
LS几位对这个数字有疑问的可以去找葛剑雄或是王育民他们的相关文章来批驳,人家好歹花了几十页来论证。
中國那時候才多少人4E????太平天國損失人口應該沒那麼多
那时候的人口统计很不精确。

LS几位对这个数字有疑问的可以去找葛剑雄或是王育民他们的相关文章来批驳,人家好歹花了几十页来论证。
hkg36 发表于 2010-9-15 08:01

能把相关文章拿来给大家看看不?葛剑雄《统一与分裂》里可是说古代人口统计数据记录存在极大误差,甚至是制度性造假现象。我很难相信他会出仅凭清代1851年人口1865年人口有7000万人口差,就做出太平天国造成7000万人口差的结论,这不是在自己打脸吗?
LS几位对这个数字有疑问的可以去找葛剑雄或是王育民他们的相关文章来批驳,人家好歹花了几十页来论证。
hkg36 发表于 2010-9-15 08:01

能把相关文章拿来给大家看看不?葛剑雄《统一与分裂》里可是说古代人口统计数据记录存在极大误差,甚至是制度性造假现象。我很难相信他会出仅凭清代1851年人口1865年人口有7000万人口差,就做出太平天国造成7000万人口差的结论,这不是在自己打脸吗?


我回家可以把结论截图,但是论证过程就太长了。

原始记录存在误差是不假,有造假也不假,可是可以修正啊。

当然中国人口史的清代部分并不是葛剑雄亲自动笔,不过他亲自动笔的从秦汉到隋唐那一部分也可以看到类似的结论。



我回家可以把结论截图,但是论证过程就太长了。

原始记录存在误差是不假,有造假也不假,可是可以修正啊。

当然中国人口史的清代部分并不是葛剑雄亲自动笔,不过他亲自动笔的从秦汉到隋唐那一部分也可以看到类似的结论。

暴民恐怖啊,民团恐怖啊,清军恐怖啊,中国打仗从来是杀人如麻,人多的原因?
hkg36 发表于 2010-9-15 16:29
清史稿 江苏:
宣统三年,编户三百二十一万三千四百八十三,口九百三十五万六千七
百五十五。领府八,直隶州三,直隶厅一,州三,厅四,县六十。
好家伙,按葛剑雄编的数据,1865年应该有二三千万,和宣统三年的数字差两千万呢。
isee660 发表于 2010-9-16 01:30


    卫生水平落后
dzhiqiong 发表于 2010-9-16 02:43
这个数字不对,按中国人口史的解释,这个数字只计算了江苏布政司辖下的人口.
hkg36 发表于 2010-9-16 19:42
那么两千多万的缺口在那里呢?
我不知道这个数字是怎么来的,因为按照宣统三年江苏上报的4府1州37属的人口是2170128户,9184137口,和这个数字并不一样.

至于江苏全省的人口还要包括江宁35属和清河县,分别是16549437口和55097口.

1912年民国的统计数字是32282781口
算了
不骂人了
这样的所谓那啥根本不必回答

如果冷兵器时代的国内战争人口损失能超过动辄燃烧弹无差别地毯平民,把整个民族送进集中营的热兵器世界范围战争

那这个世界也疯狂过头了一点
看来某些人对于古代战乱环境下普通百姓的生存状态缺乏了解.
曾国藩都说看到昔日富饶的江南地区卖人肉了。
现在有没有吃人肉的?现在穷吗?
kkgodygah 发表于 2010-9-14 22:28
明末的数字貌似差别的确很大,但是在这种种不同来源的数据中下限是五千万,上限是一亿。
cdaxbcm 发表于 2010-11-15 16:33


    如果让我说,我倾向于略微超过1亿
逃亡的有没有统计?
光是军队互相杀来杀去,死不了那么多人。也没见过谁每到一地就屠杀老百姓。屠城的倒是有,但也不多。
很多蠢货不知道古代战争杀人更多的,以为古代武器杀人慢,所以杀得少,其实只要有恒心,冷兵器也可以杀很多人的,不是有个故事说两个人在南京用武士刀杀人比赛,一天杀了100人吗,这么算的话古时候要屠一个几十万人的城也就是天把天吧


谁看见了每一次打仗打完了就有屠城?

谁看见了每一次打仗打完了就有屠城?


很多人货根据前后不同时期的户口之差就断下结论说死那么人,真是可悲。相信那些乱编书的人是不是思维太简单了点。

很多人货根据前后不同时期的户口之差就断下结论说死那么人,真是可悲。相信那些乱编书的人是不是思维太简单了点。
如果不是天天屠杀百姓,包括城市和农村,是死不了那么多人的,十逃九荒可能是真实的写照。
对于天平天国究竟造成多少人死亡,也有不同的意见,以前有说3000万的,也有说5000万的,现在最多还有说1亿多的。这些不同的说法在于统计时间段不同、地域不同,标准不同。例如,有的按太平天国存在的14年计算,有的按太平天国开始到清朝灭亡计算;有的按太平天国战斗最激烈的五个省计算,有的按八省、十二省计算;有的按战争直接死亡计算,有的包括饥荒计算,还有的按照全国总人口计算;等等。总的来说,太平天国战争造成的直接死亡人数并不很明朗。

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对于太平天国造成的人口损失,国外学术界的数字一般较低,国内则较大。超出5000万以上的估计大都是国内学者提出的。
国内学者一般把这一时间段内全部人口的减少,都算到太平天国头上,例如饥荒、自然灾害等,而国外则比较就事论事,希望把战争的直接损失与同时期的其他人口损失分开。虽然由于客观历史条件,真正完全分清楚并不容易,但是,太平天国期间有些人口损失确实不该算在太平天国头上,例如第二次鸦片战争。这十几年间全国各地饥荒造成的人口损失,是不是由太平天国负责,也有商榷的余地。
国外学术界一般是根据战争的规律来估计,而国内的某些人很简单,根据户口前后一减就完事,不严肃。而且有哗众取宠之嫌。况且有的人痛恨“邪教”,恨不得这个数字越大越好。
不知道国外的学者能不能算清楚当时清朝到底有多少人?国外的学者提出的数据大多都是不给任何计算过程也不给任何出处的。

某些人要是觉得中国人口史的论证有问题,完全可以一条一条来批驳嘛,空口白话有什么说服力?
明末清初人口大概1亿五千万这个数字在学术界没有什么争议


那么,相信死亡5000万以上的,你到底是相信5000万,还是7000万,还是1亿,还是1亿6千万?就算以上几种统计方法都正确,怎么会相差那么大?这是儿戏吗?战争死亡人数,总归是在一个范围之内,相差那么大,说明肯定有统计方法是不对的,而且是很随意的。所以没有官方的认可,这些都不足信。战争死亡人数岂是这样随便统计的。去看看朝鲜战争是怎么统计战争死亡的吧。

那么,相信死亡5000万以上的,你到底是相信5000万,还是7000万,还是1亿,还是1亿6千万?就算以上几种统计方法都正确,怎么会相差那么大?这是儿戏吗?战争死亡人数,总归是在一个范围之内,相差那么大,说明肯定有统计方法是不对的,而且是很随意的。所以没有官方的认可,这些都不足信。战争死亡人数岂是这样随便统计的。去看看朝鲜战争是怎么统计战争死亡的吧。
太平天国战争期间双方都没有对江浙皖地区的人口进行系统的统计,对战争的死亡人数不可能做出一个精确的计算。虽然战后地方官员奉命进行挨户清查,以确定尚能负担赋税的幸存者的数量,但由此作出的人口统计并不可信。因为在太平天国运动之后,在受战争影响的地区,作为人口统计的基础的保甲制度的几乎全面解体,而且这时的保甲的职能、户口登记的对象和范畴已经改变。


中国人口史上有详细的论证过程,结论我也已经贴出来了,没有几种只有一种.这也就是目前官方认可的结论.

你倒说说看中国人口史怎么随意了?为什么保甲制度是人口统计的基础?战前清政府是如何统计人口的?战后又是如何统计的,两种统计方法造成了什么样的误差?

不知道你能不能介绍一下2战后各国是如何统计损失人口的?他们都有战时统计数据吗?如何证明这些数据的可靠程度?就用国民政府为例行吗?

PS:我不知道朝鲜战争中各方死了多少人.谁能提供一下?最好能有数据的来历和论证方法.顺便说一句,美军的数据就不用提供了.我要的是人口损失数据,不是军队伤亡数据.

中国人口史上有详细的论证过程,结论我也已经贴出来了,没有几种只有一种.这也就是目前官方认可的结论.

你倒说说看中国人口史怎么随意了?为什么保甲制度是人口统计的基础?战前清政府是如何统计人口的?战后又是如何统计的,两种统计方法造成了什么样的误差?

不知道你能不能介绍一下2战后各国是如何统计损失人口的?他们都有战时统计数据吗?如何证明这些数据的可靠程度?就用国民政府为例行吗?

PS:我不知道朝鲜战争中各方死了多少人.谁能提供一下?最好能有数据的来历和论证方法.顺便说一句,美军的数据就不用提供了.我要的是人口损失数据,不是军队伤亡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