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第3机械化步兵师2003年伊拉克战争炮兵装备使用报告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3 06:16:50
2003年3月20日凌晨,随着师属战斗航空旅火力支援军官比尔•霍华德少校发出攻击信号,美国第3机械化步兵师炮兵的54门M109A6火炮,开始猛轰伊科边境敌方指挥、控制、通讯、情报目标,揭开了“伊拉克自由”行动的序幕。信号发出后不到一分钟,师炮兵三个直接支援营第一波发射的增程弹,拖着尾焰,划过无月的夜空,直奔敌阵而去。
师航空旅的AH-64攻击直升机群则耐心地悬停空中着,等待炮兵回报「发射完毕」后,前进观测射击效果,并消灭残存的目标。

作为“伊拉克自由”行动中地面部队的主力,第3机械化步兵师在21天中,挺进了720公里,在各种环境中与各种敌人作战,直捣巴格达。 在这个过程中,师炮兵发挥了巨大作用,也创造了美军的很多实战“第一次”:
第一次在实战中使用M109A6自行火炮,
第一次在实战中使用 M-7 “布莱德雷”火力支援车(BFIST),
第一次在实战中使用 “阿法兹” 先进野战火炮战术数据系统,
第一次在实战中使用M898“萨达姆”灵巧炮弹,
第一次于实战中使用 M795高爆弹。
在21天的战斗中,155mm火炮总计执行610次直接支援任务,共射击 13,923发155mm炮弹;MLRS总计执行90次反炮兵任务和26次支援任务,共发射794枚火箭弹与6枚陆军战术导弹。
(注:“伊拉克自由”行动中,用MLRS发射陆军战术导弹的大户不是重装的第3机械化步兵师,反而是轻装的第101空中突击师,发射了100多枚)

环境与敌人
第3师的作战纵深达700公里,从科伊边境到巴格达城外围,初期为平坦的沙漠地形,尔后是由幼发拉底河河谷地形,河谷中有无数的运河及沟渠横亘其中,运动颇受限制,最后是巴格达的城市地形。
遭遇的敌人,可区分为三种类型:正规军、共和国卫队及萨达姆敢死队。正规军战斗积极,被认为最难对付的共和国卫队,却不如正规军战志高昂。但共和国卫队能集中不同单位火力,攻击单一目标,可以看出训练较为精良。 最无法掌握的是非正规的突击队及复兴党民兵,这些非正规部队十分活跃、狂热,而且装备不差。他们不断地以优势火力,从各种方向、任何地点、任何时间发动攻击,因此威胁最大。

M109A6火炮
任何状况下(包括行军状态)一经接获命令,在两分钟内第一发炮弹即可发射。炮兵连可在高速公路、狭窄的小径,甚至沙漠中开火,弹着精度却令人赞叹。在严苛的战场环境下,54门火炮中至少有51门保证完好可用。
不过仍有若干需要改进之处:首先是 M93 初速测定仪故障率高,W92及W93两条电源及数据传输线也甚为脆弱,抢修时间很长,使问题更显严重。而且M93 初速测定仪与车装射击指挥仪)及“先进炮兵战术数据系统”(“阿法兹”系统)间之兼容状况不良,经常发生由于M93送出错误信号给排指挥所的 “阿法兹”系统,造成整个炮兵连的初速资料流失。这种状况发生后没有「应急处置程序」可以处理。以致作战时,绝大部份射击单位,干脆将初速测定仪关闭,而依据基础常数实施射击。
其次曾经发生发电机故障,大射角射击时发生高低机漏油等状况。
最后,我们认为我方射程不及伊拉克使用的 G-5及 GHN-45 155mm火炮。因此我们必须尽量向前占领阵地,行军时也要在战斗部队的前头,使炮兵部队安全受到影响。未来的火炮射程,使用传统弹药至少应达40公里,使用增程弹至少达50公里。

  三、M-7火力支援车
表现相当好,炮兵前观组(BFIST)第一次拥有一辆与战斗部队机动力相当,而且能一边战斗,一边遂行火力支援任务的装甲车。乘员无不赞扬M-7的速度、防御力及作为通信平台的功能,使前观组即使在第一线与战斗部队并肩作战,也不必太顾虑本身的安全防护问题。经由M-7火力支援车发起的直接支援火力射击任务,多达657次。
所有M-7火力支援车均以M242机关炮及M240机枪直接参加战斗,平均每辆车消耗25mm炮弹300发,7.62mm机枪弹900发。
需要改进之处:首先M-7 没有车装激光测距仪,必须使用 G/VLLD 激光测距仪,但是其整备时间太长,而且携行箱在甲车内占了两个乘员空间,并不实用。G/VLLD 的服役时间,尺寸及可靠度均已接近淘汰。因此全师30个炮兵前观组实战时,没有一组使用 G/VLLD 标定目标。
炮兵前观组的光学观测镜,须由人工选择直接瞄准射击或火力支援两种模式,极不利目标观测与搜索。而希望有一观测镜,可同时执行直接及间接目标标定,方不致于顾此失彼。
   炮兵前观组的瞄准镜对TOW导弹最大射程3.7公里处之观测最为有效,但这并没有好处,因为在这个距离标定的目标,可以用直射火力打击,也就不必麻烦曲射火力了。 相反的,侦搜部队使用之远程斥候瞄准镜(LRSS),可以在10公里清楚观测目标,如能将此瞄准镜装车,则可以在受支援部队接敌前,即先期侦获远程目标,发扬曲射火力。

四、先进野战火炮战术数据系统(“阿法兹”系统)
作战时系统表现相当稳定可靠,使战斗部队可以获得适时且威力强大的火力支援。部队能有效实施火力控制、火力协同并获得共同作战图像(COP)。系统之数字地图加上显示射击能力及军队符号的功能,使战术射击指挥更简化。
师炮兵火控组(FCE)将“阿法兹”系统装设于装甲悍马车(M1113 RWS)在机动中实施战术性火力管制成效良好。直接支援营将 “阿法兹”系统 安装于 M577装甲指挥车内作为射击指挥所(FDC),也同样能在机动中遂行任务。
“阿法兹”系统 可在机动中更新各射击单位之数据,射击组组长可据以决定由何单位执行射击任务。在最低阶层的排指挥所(POC),可经由 “阿法兹”系统管理,AFCS 确认传送至 M109A6 的射击诸元,故可在机动中遂行任务。
对 “阿法兹”系统 软件部份的看法: 本军使用之V6.3.1版软体,除可执行技术射指功能外,尚增加了射效管理工具及通信包。除了无线电之通信距离受限及调制解调器偶有故障外, LAN、自由电文(VMF)及与 TACFIRE 的通信协定(POTOCAL)都相当稳定。
V6.3.1版本简化的图形工作区是该版本相当大的改进。师战术中心 (DATC)、火力支援组(FSE)及战斗旅火力支援组(FSE)均能自行迅速建立适用之军队符号,师主指挥所及战术指挥所的FSE可以顺利接收下级 FSE 的符号显示。第五军、多国部队指挥部、第一陆战远征军在作战中,均不断实施预演,我们以 “阿法兹”系统 有效掌握数百项禁射区(NFA'S)、限制射击区(RFA's),并经常变换责任区(ZOR's)及空域管制区(A2C2)。
新的 EMT 由于操作手使用尚未纯熟,使营级训练运用上受到影响。但系统十分有用,其地图工具、射击任务浏览、目标说明表及敌方火炮影响区等,均极有助于营以上单位掌握战况。 EMT 的缺点在于无法显示友军战斗部队之军队符号,而敌军符号无法与(CGCS-A)系统结合。此外 FSE 无法浏览当前的空中攻击之「要旨命令」(ATO)。以上均期望在以后发展上加以修正。
系统在火力修正及应急任务程序的改变增强了技术射指能力。但在火力修正时,”阿法兹”系统 未能在 FDC 的「武器现状」视窗中,显示修正弹着座标,以利传输前检查诸元。而且对 M109A6 单位,在试射中不能更改试射炮,试射完成后,不能改变信管及弹种。期望新软件能予修改。 应急射击任务,不能在机动中传送。如果 M109A6 在机动实施前未更新资料,则 “阿法兹”系统 会认为火炮并未移动,传送的射击任务仍以前一阵地计算,会显示该门炮射程不足,但车内自动射击指挥仪(AFCS)则显示在射程内。
最后,”阿法兹”系统 所设立之「指导」应更具弹性。系统的射击命令是依据「指导」,若无「指导」则依据联合弹药效果表(JMEM)而来。射击组长要有能力选择最合乎战术状况的命令,而不是依赖指导或 JMEM 由电脑选。

五、弹药
作战时我们很满意弹药的多样性。最值一提的是M898“萨达姆”灵巧炮弹,第一次于实战运用,共射击了108发,命中敌方48辆车。直接支援营会以2-4枚弹同时对付一个或数个固定目标。对固定车辆射击效果远较其他弹药效果佳。然而其缺点为近接危险距离达2公里(不要忘记,末敏弹是不分敌我的),而且对温度敏感,目标区的风向风速,也限制弹药运用。
双用途子母弹(DPICM)对开阔地之人员车辆杀伤极有效,我们曾以6枚 M26火箭弹,消灭数支敌炮兵部队。而其缺点为子弹头的未爆率高,尤其战後极可能造成进入目标区平民的伤亡。我们应研发具有自毁功能的子弹头,或透过改良减少子弹头的未爆率。
最后,我们重新发现高爆弹(HE)的好处。当部队进入巴格达城区时,因为考虑到子母弹的未爆率,高爆弹的消耗量增加两倍。M795 改良型高爆弹射程达22.5公里,较 M107 炮弹的17.5公里射程增加,使炮兵阵地选择有较大的弹性。
六、MLRS系统
在本次作战中,每一重装师炮兵增加一个多管火箭营,使得师可自行实施反炮兵作战,而不必求助于炮兵旅火力,同时对下级火力及师一般支援均有余裕火力可用。
系统相当可靠,第3师18门MLRS中,保持完好可用的从未低于16门。 其主要缺点是 M26 火箭弹的射程不足。本次作战中,多管火箭平均射击距离约为27公里,其中有20次反炮兵作战任务无法执行,因为距离超过武器射程。射程的增加,有利于炮兵在战斗部队进抵敌火炮射程内之前,先予消灭,同时可以配合 TPQ-37 反炮兵雷达的最大侦距来发扬火力。
有人认为陆军战术导弹(ATACMS)可以弥补传统弹射程不足的问题,但是运用 ATACMS 不在我们的权责范围,而且「空域管制」(A2C2)极为复杂而缓慢。 多管火箭的另一缺点,是仅有一种双效子母弹的弹种可用。较多程式弹种可增加武器的功能,例如以 GPS 作导引的高爆弹,就可以将危险接近的距离降低至600公尺以内,甚至可以攻击点目标。(现在已经有了,就是GMLRS) 另外建议研制「黄磷火箭弹」,将有利于实施渡河或排除障碍时,能快速建立掩护性弹幕。
作战中,多管火箭成功的运用于近距离支援,平息了多年争辩不休的议题,而运用的方式也与在战训中心所教导的不尽相同。有一次,师装甲骑兵营的一个连,遭到敌人猛烈攻击,形式相当危险。当时炮目距离25公里,经过计算风险应为可接受范围。装骑营长在目标仅距该连1200米的状况下要求MLRS给予火力支援,结果痛击敌人,掩护装骑连脱离战斗,有秩序地转移阵地。 第二个战例,师第2旅级战斗队的坦克群,在4月7日准备进攻巴格达的宫殿区前的火力准备中,MLRS发射24枚火箭弹分袭四个攻击目标,完全摧毁了一个设在十字路口的防御阵地。火力支援军官(FSO)描述当时情形说:「除了燃烧的卡车及尸块外,什么都不存在了」。

七、自身的安全防护
炮兵部队穿过战场时,最大的问题是会遭遇不同程度的安全威胁。非线性的战场,根本找不到可资庇护之所。每一人,不论是否身处战地,都有可能遭受攻击。 炮兵连内的 M2 机枪及 M19 自动榴弹发射器,可以提供相当好的防护能力。然而战术中心(TOC)及后勤车队就相当脆弱,没有足够的战斗单位提供防护,道路侦察、巡逻、设立检查哨都得自己包办。
编装表内并没有编予足供自卫的单位与武器。 所幸我们有 M1025 悍马车,而不是 M998 悍马车。M1025 有车装立式枪架,可在车上架设机枪,来强化我们的安全防护。好几次我们使用这型车辆清除阵地附近的敌散兵。 有一次两名复兴党民兵,驾驶一辆汽车,边开边以其 AK-47 步枪射击,并冲往师炮兵 TOC,此时 M1025 的机枪及时开火制止了继续冲来的民车。
由战斗部队来保护炮兵的时代已经结束,炮兵的编装须足以提供炮兵自卫战斗所需。 此外,各级炮兵指挥官,包括排长及资深士官,在战场与受支援部队长并肩作战时,均乘坐软篷悍马车,毫无防护能力。期望未来能与战斗部队指挥官防护力相当的车辆。
本次作战再度显示,师炮兵指挥部搭乘的的加长型5吨卡车及营级的 M577指挥车,在速度上跟不上战斗部队,也无法有效执行指管及提供人员防护。师炮兵的指挥方舱,在静态时作为指挥所还可相当称职,但战况变化快,机动时就完全无能为力。无法越野、无防护力,机动中连基本的通信都无法维持。 此外,陆军战术指管系统(ATCCS)的火力支援子系统为 AFATDS,由于搭载的车厢在机动中,不能供电,也无法作业,只好中断作业,严重影响 FCE 指管师炮兵的一般支援火力的发扬。 营级的 M577A3 指挥车,机动中表现较佳,作战参谋可以在乘员舱内监控战况,也有若干防护力,但速度上跟不上 M1A1 战车及 M2 装步战斗车,装甲老旧退化,人体工学的设计也是30年前的过时水准。 而 M113 系列甲车,则故障频频,使各连必须携带大量料件备用。

第三师师炮兵,在21天的战斗中表现出色,赢得各级战斗部队指挥官的尊敬。第3旅级战斗队指挥官丹•阿莱因上校很高兴的赞颂炮兵;师装甲骑兵营长泰瑞•费雷尔中校称,除非在TPQ37雷达及MLRS的掩护下,绝不轻易冒进。他说:「曲射火力是装骑部队拥有的杀伤武器,只有火力可以让我的部队,不必经由白刃战就能消灭敌人。」 佛瑞中校接着补充「多管火箭在近接作战是有用的。」好几次在最危殆之际,炮兵以精准的火力,解救了他的官兵。2003年3月20日凌晨,随着师属战斗航空旅火力支援军官比尔•霍华德少校发出攻击信号,美国第3机械化步兵师炮兵的54门M109A6火炮,开始猛轰伊科边境敌方指挥、控制、通讯、情报目标,揭开了“伊拉克自由”行动的序幕。信号发出后不到一分钟,师炮兵三个直接支援营第一波发射的增程弹,拖着尾焰,划过无月的夜空,直奔敌阵而去。
师航空旅的AH-64攻击直升机群则耐心地悬停空中着,等待炮兵回报「发射完毕」后,前进观测射击效果,并消灭残存的目标。

作为“伊拉克自由”行动中地面部队的主力,第3机械化步兵师在21天中,挺进了720公里,在各种环境中与各种敌人作战,直捣巴格达。 在这个过程中,师炮兵发挥了巨大作用,也创造了美军的很多实战“第一次”:
第一次在实战中使用M109A6自行火炮,
第一次在实战中使用 M-7 “布莱德雷”火力支援车(BFIST),
第一次在实战中使用 “阿法兹” 先进野战火炮战术数据系统,
第一次在实战中使用M898“萨达姆”灵巧炮弹,
第一次于实战中使用 M795高爆弹。
在21天的战斗中,155mm火炮总计执行610次直接支援任务,共射击 13,923发155mm炮弹;MLRS总计执行90次反炮兵任务和26次支援任务,共发射794枚火箭弹与6枚陆军战术导弹。
(注:“伊拉克自由”行动中,用MLRS发射陆军战术导弹的大户不是重装的第3机械化步兵师,反而是轻装的第101空中突击师,发射了100多枚)

环境与敌人
第3师的作战纵深达700公里,从科伊边境到巴格达城外围,初期为平坦的沙漠地形,尔后是由幼发拉底河河谷地形,河谷中有无数的运河及沟渠横亘其中,运动颇受限制,最后是巴格达的城市地形。
遭遇的敌人,可区分为三种类型:正规军、共和国卫队及萨达姆敢死队。正规军战斗积极,被认为最难对付的共和国卫队,却不如正规军战志高昂。但共和国卫队能集中不同单位火力,攻击单一目标,可以看出训练较为精良。 最无法掌握的是非正规的突击队及复兴党民兵,这些非正规部队十分活跃、狂热,而且装备不差。他们不断地以优势火力,从各种方向、任何地点、任何时间发动攻击,因此威胁最大。

M109A6火炮
任何状况下(包括行军状态)一经接获命令,在两分钟内第一发炮弹即可发射。炮兵连可在高速公路、狭窄的小径,甚至沙漠中开火,弹着精度却令人赞叹。在严苛的战场环境下,54门火炮中至少有51门保证完好可用。
不过仍有若干需要改进之处:首先是 M93 初速测定仪故障率高,W92及W93两条电源及数据传输线也甚为脆弱,抢修时间很长,使问题更显严重。而且M93 初速测定仪与车装射击指挥仪)及“先进炮兵战术数据系统”(“阿法兹”系统)间之兼容状况不良,经常发生由于M93送出错误信号给排指挥所的 “阿法兹”系统,造成整个炮兵连的初速资料流失。这种状况发生后没有「应急处置程序」可以处理。以致作战时,绝大部份射击单位,干脆将初速测定仪关闭,而依据基础常数实施射击。
其次曾经发生发电机故障,大射角射击时发生高低机漏油等状况。
最后,我们认为我方射程不及伊拉克使用的 G-5及 GHN-45 155mm火炮。因此我们必须尽量向前占领阵地,行军时也要在战斗部队的前头,使炮兵部队安全受到影响。未来的火炮射程,使用传统弹药至少应达40公里,使用增程弹至少达50公里。

  三、M-7火力支援车
表现相当好,炮兵前观组(BFIST)第一次拥有一辆与战斗部队机动力相当,而且能一边战斗,一边遂行火力支援任务的装甲车。乘员无不赞扬M-7的速度、防御力及作为通信平台的功能,使前观组即使在第一线与战斗部队并肩作战,也不必太顾虑本身的安全防护问题。经由M-7火力支援车发起的直接支援火力射击任务,多达657次。
所有M-7火力支援车均以M242机关炮及M240机枪直接参加战斗,平均每辆车消耗25mm炮弹300发,7.62mm机枪弹900发。
需要改进之处:首先M-7 没有车装激光测距仪,必须使用 G/VLLD 激光测距仪,但是其整备时间太长,而且携行箱在甲车内占了两个乘员空间,并不实用。G/VLLD 的服役时间,尺寸及可靠度均已接近淘汰。因此全师30个炮兵前观组实战时,没有一组使用 G/VLLD 标定目标。
炮兵前观组的光学观测镜,须由人工选择直接瞄准射击或火力支援两种模式,极不利目标观测与搜索。而希望有一观测镜,可同时执行直接及间接目标标定,方不致于顾此失彼。
   炮兵前观组的瞄准镜对TOW导弹最大射程3.7公里处之观测最为有效,但这并没有好处,因为在这个距离标定的目标,可以用直射火力打击,也就不必麻烦曲射火力了。 相反的,侦搜部队使用之远程斥候瞄准镜(LRSS),可以在10公里清楚观测目标,如能将此瞄准镜装车,则可以在受支援部队接敌前,即先期侦获远程目标,发扬曲射火力。

四、先进野战火炮战术数据系统(“阿法兹”系统)
作战时系统表现相当稳定可靠,使战斗部队可以获得适时且威力强大的火力支援。部队能有效实施火力控制、火力协同并获得共同作战图像(COP)。系统之数字地图加上显示射击能力及军队符号的功能,使战术射击指挥更简化。
师炮兵火控组(FCE)将“阿法兹”系统装设于装甲悍马车(M1113 RWS)在机动中实施战术性火力管制成效良好。直接支援营将 “阿法兹”系统 安装于 M577装甲指挥车内作为射击指挥所(FDC),也同样能在机动中遂行任务。
“阿法兹”系统 可在机动中更新各射击单位之数据,射击组组长可据以决定由何单位执行射击任务。在最低阶层的排指挥所(POC),可经由 “阿法兹”系统管理,AFCS 确认传送至 M109A6 的射击诸元,故可在机动中遂行任务。
对 “阿法兹”系统 软件部份的看法: 本军使用之V6.3.1版软体,除可执行技术射指功能外,尚增加了射效管理工具及通信包。除了无线电之通信距离受限及调制解调器偶有故障外, LAN、自由电文(VMF)及与 TACFIRE 的通信协定(POTOCAL)都相当稳定。
V6.3.1版本简化的图形工作区是该版本相当大的改进。师战术中心 (DATC)、火力支援组(FSE)及战斗旅火力支援组(FSE)均能自行迅速建立适用之军队符号,师主指挥所及战术指挥所的FSE可以顺利接收下级 FSE 的符号显示。第五军、多国部队指挥部、第一陆战远征军在作战中,均不断实施预演,我们以 “阿法兹”系统 有效掌握数百项禁射区(NFA'S)、限制射击区(RFA's),并经常变换责任区(ZOR's)及空域管制区(A2C2)。
新的 EMT 由于操作手使用尚未纯熟,使营级训练运用上受到影响。但系统十分有用,其地图工具、射击任务浏览、目标说明表及敌方火炮影响区等,均极有助于营以上单位掌握战况。 EMT 的缺点在于无法显示友军战斗部队之军队符号,而敌军符号无法与(CGCS-A)系统结合。此外 FSE 无法浏览当前的空中攻击之「要旨命令」(ATO)。以上均期望在以后发展上加以修正。
系统在火力修正及应急任务程序的改变增强了技术射指能力。但在火力修正时,”阿法兹”系统 未能在 FDC 的「武器现状」视窗中,显示修正弹着座标,以利传输前检查诸元。而且对 M109A6 单位,在试射中不能更改试射炮,试射完成后,不能改变信管及弹种。期望新软件能予修改。 应急射击任务,不能在机动中传送。如果 M109A6 在机动实施前未更新资料,则 “阿法兹”系统 会认为火炮并未移动,传送的射击任务仍以前一阵地计算,会显示该门炮射程不足,但车内自动射击指挥仪(AFCS)则显示在射程内。
最后,”阿法兹”系统 所设立之「指导」应更具弹性。系统的射击命令是依据「指导」,若无「指导」则依据联合弹药效果表(JMEM)而来。射击组长要有能力选择最合乎战术状况的命令,而不是依赖指导或 JMEM 由电脑选。

五、弹药
作战时我们很满意弹药的多样性。最值一提的是M898“萨达姆”灵巧炮弹,第一次于实战运用,共射击了108发,命中敌方48辆车。直接支援营会以2-4枚弹同时对付一个或数个固定目标。对固定车辆射击效果远较其他弹药效果佳。然而其缺点为近接危险距离达2公里(不要忘记,末敏弹是不分敌我的),而且对温度敏感,目标区的风向风速,也限制弹药运用。
双用途子母弹(DPICM)对开阔地之人员车辆杀伤极有效,我们曾以6枚 M26火箭弹,消灭数支敌炮兵部队。而其缺点为子弹头的未爆率高,尤其战後极可能造成进入目标区平民的伤亡。我们应研发具有自毁功能的子弹头,或透过改良减少子弹头的未爆率。
最后,我们重新发现高爆弹(HE)的好处。当部队进入巴格达城区时,因为考虑到子母弹的未爆率,高爆弹的消耗量增加两倍。M795 改良型高爆弹射程达22.5公里,较 M107 炮弹的17.5公里射程增加,使炮兵阵地选择有较大的弹性。
六、MLRS系统
在本次作战中,每一重装师炮兵增加一个多管火箭营,使得师可自行实施反炮兵作战,而不必求助于炮兵旅火力,同时对下级火力及师一般支援均有余裕火力可用。
系统相当可靠,第3师18门MLRS中,保持完好可用的从未低于16门。 其主要缺点是 M26 火箭弹的射程不足。本次作战中,多管火箭平均射击距离约为27公里,其中有20次反炮兵作战任务无法执行,因为距离超过武器射程。射程的增加,有利于炮兵在战斗部队进抵敌火炮射程内之前,先予消灭,同时可以配合 TPQ-37 反炮兵雷达的最大侦距来发扬火力。
有人认为陆军战术导弹(ATACMS)可以弥补传统弹射程不足的问题,但是运用 ATACMS 不在我们的权责范围,而且「空域管制」(A2C2)极为复杂而缓慢。 多管火箭的另一缺点,是仅有一种双效子母弹的弹种可用。较多程式弹种可增加武器的功能,例如以 GPS 作导引的高爆弹,就可以将危险接近的距离降低至600公尺以内,甚至可以攻击点目标。(现在已经有了,就是GMLRS) 另外建议研制「黄磷火箭弹」,将有利于实施渡河或排除障碍时,能快速建立掩护性弹幕。
作战中,多管火箭成功的运用于近距离支援,平息了多年争辩不休的议题,而运用的方式也与在战训中心所教导的不尽相同。有一次,师装甲骑兵营的一个连,遭到敌人猛烈攻击,形式相当危险。当时炮目距离25公里,经过计算风险应为可接受范围。装骑营长在目标仅距该连1200米的状况下要求MLRS给予火力支援,结果痛击敌人,掩护装骑连脱离战斗,有秩序地转移阵地。 第二个战例,师第2旅级战斗队的坦克群,在4月7日准备进攻巴格达的宫殿区前的火力准备中,MLRS发射24枚火箭弹分袭四个攻击目标,完全摧毁了一个设在十字路口的防御阵地。火力支援军官(FSO)描述当时情形说:「除了燃烧的卡车及尸块外,什么都不存在了」。

七、自身的安全防护
炮兵部队穿过战场时,最大的问题是会遭遇不同程度的安全威胁。非线性的战场,根本找不到可资庇护之所。每一人,不论是否身处战地,都有可能遭受攻击。 炮兵连内的 M2 机枪及 M19 自动榴弹发射器,可以提供相当好的防护能力。然而战术中心(TOC)及后勤车队就相当脆弱,没有足够的战斗单位提供防护,道路侦察、巡逻、设立检查哨都得自己包办。
编装表内并没有编予足供自卫的单位与武器。 所幸我们有 M1025 悍马车,而不是 M998 悍马车。M1025 有车装立式枪架,可在车上架设机枪,来强化我们的安全防护。好几次我们使用这型车辆清除阵地附近的敌散兵。 有一次两名复兴党民兵,驾驶一辆汽车,边开边以其 AK-47 步枪射击,并冲往师炮兵 TOC,此时 M1025 的机枪及时开火制止了继续冲来的民车。
由战斗部队来保护炮兵的时代已经结束,炮兵的编装须足以提供炮兵自卫战斗所需。 此外,各级炮兵指挥官,包括排长及资深士官,在战场与受支援部队长并肩作战时,均乘坐软篷悍马车,毫无防护能力。期望未来能与战斗部队指挥官防护力相当的车辆。
本次作战再度显示,师炮兵指挥部搭乘的的加长型5吨卡车及营级的 M577指挥车,在速度上跟不上战斗部队,也无法有效执行指管及提供人员防护。师炮兵的指挥方舱,在静态时作为指挥所还可相当称职,但战况变化快,机动时就完全无能为力。无法越野、无防护力,机动中连基本的通信都无法维持。 此外,陆军战术指管系统(ATCCS)的火力支援子系统为 AFATDS,由于搭载的车厢在机动中,不能供电,也无法作业,只好中断作业,严重影响 FCE 指管师炮兵的一般支援火力的发扬。 营级的 M577A3 指挥车,机动中表现较佳,作战参谋可以在乘员舱内监控战况,也有若干防护力,但速度上跟不上 M1A1 战车及 M2 装步战斗车,装甲老旧退化,人体工学的设计也是30年前的过时水准。 而 M113 系列甲车,则故障频频,使各连必须携带大量料件备用。

第三师师炮兵,在21天的战斗中表现出色,赢得各级战斗部队指挥官的尊敬。第3旅级战斗队指挥官丹•阿莱因上校很高兴的赞颂炮兵;师装甲骑兵营长泰瑞•费雷尔中校称,除非在TPQ37雷达及MLRS的掩护下,绝不轻易冒进。他说:「曲射火力是装骑部队拥有的杀伤武器,只有火力可以让我的部队,不必经由白刃战就能消灭敌人。」 佛瑞中校接着补充「多管火箭在近接作战是有用的。」好几次在最危殆之际,炮兵以精准的火力,解救了他的官兵。
自顶一下。

这个坛子,现在要么是空对空谈玄,要么是无聊的打擂台,要么是贴图看图,正规的谈军事、谈技术的,已经很少了。炮霸们也不来了:@
很好的资料,楼主还有什么好料尽管拿出来:D
不错,很久没有这么细心的读这么长的一段资料了!谢谢lz
期待其他的共享!


MDC第二论坛

Subject: 【轉載】美機步3師師砲兵伊拉克戰紀
Posted on: 01/03/2006 12:50:29
Message:


美機步3師師砲兵伊拉克戰紀:砲兵裝備的實戰體驗

來源:美砲兵雜誌 2003年7/8月號
原載於:砲兵季刊124期
譯者:胡元傑少將

提要:
一、美軍歷時21天的作戰中,在伊拉克沙漠奔襲了720公里。使機械化步
兵第3師的師砲兵,經歷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很多裝備是第一次參與
實戰,經過戰場的考驗後,驗證戰場的適用性,當然也暴露很多缺點

二、本文為第3師的師砲兵指揮官及助理火協官兩人合撰。其檢討的
事項,均係其親身體驗所得,最為真切而實用。我砲兵部隊正在積極籌建
新一代火力之際,彌足參考。

序曲

第三機械化步兵師航空旅火力支援軍官霍華少校(Maj. Bill Howard
)發出信號,啟動師砲兵54門火砲,猛轟伊科邊境敵指管通情目標,揭開
了進攻伊拉克作戰的序幕。信號發出後不到一分鐘,三個師砲兵的直接支
援營第一波發射的增程彈,拖著尾焰,劃過無月的夜空,直奔敵陣而去。
全世界都注視著步三師師砲兵及 AH-64 阿帕契直昇機精確攻擊的表
現。直昇機耐心地懸浮著,等待砲兵回報「發射完畢」後,觀測射擊效果
,並直撲第一線消滅殘存的觀測所。

步三師在攻伊作戰中,創造了很多歷史紀錄,全師在21天中,前進了
720公里。

當師砲兵在巴格達機場開設指揮所時,回首前塵竟也創造了很多「第
一次」:第一次在實戰中使用M109A6自走砲,第一次使用 M7 布萊德雷火
力支援甲車(BFIST),第一次使用師級多管火箭,第一次在實戰中使用 A
FATDS,第一次使用精靈的「沙達姆彈藥」(SADARM),第一次於實戰中使
用 M795高爆彈。

執行任務的數量也相當令人咋舌:執行610次直支任務,共射擊
13,923發155公厘砲彈;90次反砲戰任務加上26次增援任務,共發射794枚
火箭;另以6枚「有導引火箭」支援第五軍之「形塑戰場」作戰。
本文旨在實戰中的觀察,期作日後武器裝備改進之張本,維護野戰砲
兵「戰場之王」的令譽。

地形與敵情

欲瞭解戰場環境,必先認識地形與敵情。師的作戰縱深達700公里,
從科伊邊境到巴格達城外圍,初期為平坦的沙漠地形,爾後是由幼發拉底
河切割的河谷地形。河谷中的道路及高速公路,因為有無數的運河及溝渠
橫亙其中,運動頗受限制。

我們遭遇的敵人,可區分為三種類型:正規軍、共和衛隊及「沙達姆
突擊隊」(Saddam Fedayeen)。正規軍戰鬥積極。被認為最難對付的共和
衛隊,卻不如正規軍戰志高昂。不過從其能集中不同單位火力,攻擊單一
目標的例證,可以看出其訓練較為精良。

最無法掌握的是非正規的突擊隊及「巴斯黨」民兵。這些非正規部隊
十分活躍、狂熱,而且裝備不差。他們不斷地以優勢火力,從各種方向、
任何地點、任何時間對多國部隊發動攻擊。而遭受攻擊的部隊,幾乎無處
可躲,因此威脅最大。

M109A6自走砲

M109A6戰力確實無以倫比,任何狀況下(包括行軍狀態)一經接獲命
令,在兩分鐘內第一發砲彈即可臨空。戰砲連可在高速公路、狹窄的小徑
,甚至沙漠中放列,彈著精度卻令人讚嘆。在嚴苛的戰場環境下54門火砲
的妥善數從未低於51門。

不過仍有若干應予改進之處。首先是 M93 初速鑑定儀故障率高,W92
及W93兩條電源及數據傳輸線也甚為脆弱。搶修時間很長,使問題更顯嚴
重。

而且M93初速鑑定儀與自動化火控系統(AFCS)(譯註:為車裝射擊指
揮儀)及「先進砲兵戰術數據系統」(AFATDS)間之相容狀況不良,經常發
生由於M93送出錯誤信號給排指揮所的 AFATDS,造成整個戰砲連的初速資
料流失。這種狀況發生後沒有「應急處置程序」(trouble Shooting procedure)可資處理,以致作戰時,絕大部份射擊單位,乾脆將 M93 關閉
,而依據基礎常數(Shooting strength)實施射擊。

其次我們曾經發生發電機故障,及射擊 M203 砲彈或行高射界射擊時
,高低機漏油等狀況。

最後,我們認為射程不及伊拉克使用的 G-5及 GHN-45 155公厘火砲
。因此我們必須儘量向前佔領陣地,行軍時也要在戰鬥部隊的前頭,使砲
兵部隊安全受到影響。(這部份容後詳述)

未來的火砲射程,使用傳統彈藥至少應達40公里,使用增程彈至少達50公里。

M7火力支援甲車

M7 BFIST表現相當亮麗,砲兵前觀組(FIST)第一次擁有一輛與戰鬥
部隊機動力相當,而且能一邊戰鬥,一邊遂行火力支援任務的裝甲車。乘
員無不讚揚 BFIST 速度、存活度及作為通信平台的功能,使前觀即使在
第一線與戰鬥部隊並肩作戰,也不必太顧慮本身的安全防護問題。
因此,經由 BFIST 發起的直支火力射擊任務,多達657次。所有BFIS
T 均以車裝25公厘機砲及M240機槍,加入防禦部署,而且全體乘員對射擊
習會第八表(Table Ⅷ)的運用都相當有信心。平均每輛車消耗25公厘機
砲砲彈300發,7.62機槍彈900發。

然而,我們也發現若干可予改進的空間。首先 BFIST 沒有車裝雷射
標定器,必須使用 G/VLLD 雷射標定器,但是其整置時間太長,而且攜行
箱在甲車內佔了兩個乘員空間,並不實用。G/VLLD 的服役時間,尺寸及
可靠度均已屆汰換條件。因此全師30組 BFIST 實戰時,沒有一組使用
G/VLLD 標定目標。

BFIST 的光學觀測鏡,須由人工選擇直接瞄準射擊或火力支援兩種模
式,極不利目標觀測與搜索。而希望有一觀測鏡,可同時執行直接及間接
目標標定,方不致於顧此失彼。

BFIST 的瞄準鏡對「拖式」飛彈最大射程3.7公里處之觀測最為有效
,但這並沒有好處,因為在這個距離標定的目標,受支援部隊的直射火力
已足以接戰,也就不必麻煩曲射火力了。

相反的,(偵搜部隊使用之)「長程斥候瞄準鏡」(Long Range Scout
Sight, LRSS),可以在10公里清楚觀測目標,如能將此瞄準鏡裝車,則可
以在受支援部隊接敵前,即先期偵獲遠程目標,發揚曲射火力。

最後,「任務裝備包件」(mission equipment package, MEP)之數位
單元須經常更新資料。與輕型電腦(LCU)相鏈接的「手持顯示器」(HTU
)及「觀測官軟體」(FOS)經常需要故障排除。另裝於 M240 機槍艙蓋上
之 HTU,其位置亦有不當,因在機槍實施每日保養時,常造成 HTU 接頭
損壞。此外,HTU 除了內建電源外,宜增加能由車內電源供電之電源纜線

LCU之數位通信也經常故障,由於本師已全面換裝 AFATDS,故LCU存
量不敷故障裝備之更換所需。

AFATDS

為另一首次參與實戰的系統。作戰時系統表現相當穩定可靠,使戰鬥
部隊可以獲得適時且威力強大的火力支援。部隊能有效實施火力控制、火
協措施並獲得共同作戰圖像(COP)。系統之數位地圖加上顯示射擊能力及
軍隊符號的功能,使戰術射擊指揮更簡化。

師砲兵之火控組(FCE)將 AFATDS 裝設於硬殼悍馬車(車廂程式為
M1113 RWS)在機動中實施戰術性火力管制成效良好。直支營將 AFATDS
裝設於 M577A2/3 甲車內作為射擊指揮所(FDC),也同樣能在機動中遂行
任務。

AFATDS 可在機動中更新各射擊單位之數據,射擊組組長可據以決定
由何單位執行射擊任務。在最低階層的排指揮所(POC),可經由 AFATDS
管理,AFCS 確認傳送至 M109A6 的射擊諸元,故可在機動中遂行任務。

對 AFATDS 的硬體部份,我們有如下的意見:

AFATDS 機體過大,宜採用堅固型的膝上電腦,也使若干易損的周邊
設備,如滑鼠、鍵盤及記憶體,可以迅速以商用品更換。
保修上最大問題出於滑鼠、鍵盤及硬碟,而往往這些裝備故障後,必
須送回科威特維修,也就是再也不會回來了。

系統對電壓波動最為敏感,電源供應問題持續存在。當我們將
AFATDS 的供電轉接至車內電瓶,造成作業設施(OPFAC)重組,使整個火
力支援任務中斷了至少20分鐘。

體積和供電問題可經由採用膝上型電腦解決。據 AFATDS 換裝指導小
組說明:對尚未接裝 AFATDS 單位,將於2004年獲得膝上型電腦,對已接
裝單位則於2005年獲得裝備更換。

對 AFATDS 軟體部份的看法:

本軍使用之V6.3.1版軟體,除可執行技術射指功能外,尚增加了「射
效管理工具」(effects management tool, EMT)及通信包件(communication
package)。除了FM無線電之通信距離受限及「資訊調變器」(mode
m)偶有故障外,本地網路(LAN)、自由電文(VMF)及與 TACFIRE 的通
信協定(POTOCAL)都相當穩定。

V6.3.1版本簡化之圖形工作區是該版本相當大的改進。師戰術中心
(DATC)、火力支援組(FSE)及戰鬥旅火力支援組(FSE)均能自行迅速
建立適用之軍隊符號,師主指揮所及戰術指揮所的FSE可以順利接收下級
FSE 的符號顯示。第五軍、多國部隊指揮部、第一陸戰遠征軍在作戰中
,均不斷實施預演,我們以 AFATDS 有效掌握數百項「禁射區」(NFA'S)
「限制射擊區」(RFA's),並經常變換責任區(ZOR's)及空域管制區(A²
C²)。

新的 EMT 由於操作手使用尚未純熟,使營級訓練運用上受到影響。
但系統十分有用,其地圖工具、射擊任務瀏覽、目標說明表及敵方火砲影
響區等,均極有助於營以上單位掌握戰況。

EMT 的缺點在於無法顯示友軍戰鬥部隊之軍隊符號,而敵軍符號
無法與(CGCS-A)系統結合。此外 FSE 無法瀏覽當前的空中攻擊之「要
旨命令」(ATO)。以上均期望在爾後發展上加以修正。

系統在火力修正及應急任務程序的改變增強了技術射指能力。但在火
力修正時,AFATDS 未能在 FDC 的「武器現狀」視窗中,顯示修正彈著座
標,以利傳輸前檢查諸元。而且對 M109A6 單位,在試射中不能更改試射
砲,試射完成後,不能改變信管及彈種。期望新軟體能予修改。

應急射擊任務,不能在機動中傳送。如果 M109A6 在機動實施前未更
新資料,則 AFATDS 會認為火砲並未移動,傳送的射擊任務仍以前一陣地
計算,會顯示該門砲射程不足,但車內自動射指儀(AFCS)則顯示在射程內


最後,AFATDS 所設立之「指導」(guidances)應更具彈性。系統的
射擊命令是依據「指導」,若無「指導」則依據「聯合彈藥效果表」
(joint munitions effectiveness manual, JMEM)而來。射擊組長要有
能力選擇最合乎戰術狀況的命令,而不是依賴指導或 JMEM 由電腦選。

彈藥

作戰時我們很滿意我們彈藥的多樣性。最值一提的是「沙達姆」精靈
砲彈(SADARM),第一次於實戰運用。我們共射擊了108發,命中48輛車。
直支營會以2-4枚彈同時對付一個或數個固定目標。對固定車輛射擊效果
遠較其他彈藥效果佳。然而其缺點為近接危險距離達2公里,而且對溫度
敏感,目標區的風向風速,也限制彈藥運用。

雙效子母彈(DPICM)對開闊地之人車殺傷極有效,我們曾以6枚
M26火箭彈,消滅數個敵砲兵部隊。而其缺點為「子彈頭」的未爆率,尤
其戰後極可能造成進入目標區平民的傷亡。我們應研發具有自毀功能的子
彈頭,或透過改良減少子彈頭的未爆率。

最後,我們重新發現高爆彈(HE)的好處。當部隊進入巴格達地區時
,因為考量到子母彈的未爆率,高爆彈的消耗量增加兩倍。M795 改良型
高爆彈射程達22.5公里,較 M107 砲彈的17.5公里射程增加,使砲兵陣地
選擇有較大彈性。

多管火箭系統

在本次作戰中,每一重裝師砲兵增加一個多管火箭營,使得師可自行
實施反砲戰,而不必求助於砲兵旅火力,同時對下級臨機火力及師一般支
援均有餘裕火力可用。系統相當可靠,本師18門發射架的妥善狀況從未低
於16門。

其主要缺點是 M26 火箭彈的射程不足,伊拉克有四種火砲,二種多
管火箭的射程超過我方。我們必須將傳統彈頭火箭射程增至50公里。

本作戰中,多管火箭平均射擊距離約為27公哩,其中有20次反砲戰任
務無法執行,因為距離超過武器射程。射程的增加,有利於砲兵在戰鬥部
隊進抵敵火砲射程內之前,先予消滅。同時可以配合 TPQ-37 反砲兵雷達
的最大偵距來發揚火力。

有人認為「有導引火箭」(ATACMS)可以彌補傳統彈射程不足的問題
,但是運用 ATACMS 不在我們的權責範圍,而且「空域管制」(A²C²)極
為複雜而緩慢。

多管火箭的另一缺點,是僅有一種雙效子母彈的彈種可用。較多程式
彈種可增加武器的功能。例如以 GPS 作導引的高爆彈,就可以將危險接
近的距離降低至600公尺以內,甚至可以攻擊點目標。

另外建議研製「黃燐火箭彈」,將有利於實施渡河或排除障礙時,能
快速建立掩護性彈幕。

作戰中,多管火箭成功的運用於近接作戰,平息了多年爭辯不休的議
題,而運用的方式也與在戰訓中心所教導的不盡相同。

我們的經驗顯示多管火箭有如戰鬥部隊長的「銀彈頭」(譯註:西洋
傳說中可以致惡魔於死地的終極武器)。我們作法是先檢視狀況,決定是
否使用多管火箭,然後參閱 FM3-09.60「多管火箭作戰」(Tactic, Techniques
and Procedures for MLRS Operations)的「風險判斷表」(risk
estimate tables),決定友軍與目標的距離及相應射距所產生的散佈公
算。

在作戰中第一個戰例,是師裝騎營的一個連,遭到猛烈攻擊,幾乎慘
遭蹂躪。當時砲目距離25公里,經過計算風險應為可接受範圍。裝騎營長
在目標僅距該連1200公尺的狀況下要求火力,結果痛擊犯敵,掩護裝騎連
脫離戰鬥,有秩序地轉移陣地。

第二個戰例,是在第二旅戰鬥隊(Brigade Combat Team, BCT)的坦
克大軍,在四月七日準備輾進巴格達的宮殿區(Palace District)的前
一刻,24枚火箭彈分襲四個攻擊目標,完全摧毀一個設在十字路口的防禦
陣地。火力支援軍官(FSO)描述當時情形說:「除了燃燒的卡車及屍塊外
,幾一物不存」。

當然我們能瞭解並非所有狀況均適用多管火箭,但若狀況有必要,只
要有適切的計畫,當能將風險降低至戰鬥部隊指揮官可接受的程度。

安全防護(Force Protection)

砲兵部隊穿過戰場時,最大的問題是會遭遇不同程度的安全威脅。非
線性的戰場,根本找不到可資庇護之所。每一人,不論是否身處戰地,都
有可能遭受攻擊。

砲兵連內的 M2 機槍及 M19 榴彈槍,可以提供相當好的防護能力。
然而戰術中心(TOC)及輺重區就相當脆弱,沒有足夠的戰鬥單位提供防
護。舉凡道路偵察、巡邏、設立檢查哨都得自己包辦。編裝表內並沒有編
予足供自衛的單位與武器。

所幸我們有 M1025 悍馬車,而不是 M998 悍馬車。M1025 有車裝立
式槍架,可在車上架設機槍,來強化我們的安全防護。好幾次我們使用這
型車輛清除陣地附近的敵散兵。

有一次兩名「巴斯黨」份子,駕駛一輛民車,邊開邊以其 AK-47 步
槍射擊,並衝往師砲兵 TOC。此時 M1025 的機槍及時開火制止了繼續衝
來的民車。

由戰鬥部隊來保護砲兵的時代已經結束,砲兵的編裝須足以提供砲兵
自衛戰鬥所需。

此外,各級砲兵指揮官,包括排長及資深士官,在戰場與受支援部隊
長並肩作戰時,均乘坐軟篷悍馬車,毫無防護能力。期望未來能與戰鬥部
隊指揮官防護力相當的車輛。

機動中的指管

機動中的指揮管制,有賴作戰參謀,在機動中以不中斷的資訊系統監
控與追蹤戰況,俾確保達成任務所需的指管功能。此外,機動的C²代表指
揮所可以很快從靜止狀態變換至準備機動狀態(short-halt configuration)
或行進狀態(on-the-move configuration)。

然而目前的編裝表,並不能提供砲兵部隊這樣的平台。本次作戰再度
顯示,師砲兵中的加長型5噸車廂(M932A2 expando van)及營級的 M577
A3 指揮車,在速度上跟不上戰鬥部隊,也無法有效執行指管及提供人員
防護。

師砲兵的指管車廂,在靜態時作為指揮所還可相當稱職,但戰況變化
快,機動時就老舊得完全無能為力。無法越野、無防護力,機動中連基本
的通信都無法維持。

此外,陸軍戰術指管系統(ATCCS)的火力支援子系統為 AFATDS,由
於搭載的車廂在機動中,不能供電,也無法作業,只好中斷作業,嚴重影
響 FCE 指管師砲兵的一般支援火力的發揚。

營級的 M577A3 指揮車,機動中的 C² 表現較佳,作戰參謀可以在乘
員艙內監控戰況,也有若干防護力,但速度上跟不上 M1A1 戰車及 M2 裝
步戰鬥車,裝甲老舊退化,人體工學的設計也是30年前的過時水準。

而 M113 系列甲車,則故障頻頻,使各主支連必須攜帶大量料件備用
。如使用布萊德雷甲車底盤的指管車,將可省去 M113 料件庫儲空間。
作戰中,我們發現師長開設機動指揮所(Assault Command Post,
ACP)所使用指管車(C²V),完全沒有前述缺點,可以在機動中指管,速
度快,防護力佳。

師的助理火協官(AFSCOORD)在師部 C²V 外作業時,可以在機動中
繼續操作 AFATDS,但火協官,也就是師砲兵指揮官就沒有那麼幸運,因
為師砲兵 TOC 是使用5噸車廂。

C²V 平台可以在機動中進行指管,但並不表示非要 C²V 不可,不過
C²V 可以作為未來指管車輛的基本參考。

對未來砲兵指管車輛的最低需求條件,我們有如下建議:

○ 應具有與布萊德雷系列甲車相當之機動力即及速度。
○ 能對.50 口徑以下彈藥具防護力。
○ 具備可於機動作業之系統工作站。
○ 必須有以下之車裝系統:
─ 五套 FM 無線電系統,含遠距碟型天線。
─ 一套 HF 無線電系統。
─ 兩套保密戰術衛星通信系統。
─ EPLRS 及 FBCB2 終端。
─ 依單位階層,應具完整之「陸軍戰術指管系統」(ATCCS) 如
AFATDS, 自動化縱深作戰協調系統(ADOCS),輕型情報綜研
系統(ASAS-L)等。

結論

第三師師砲兵,在21天的戰鬥中表現出色,贏得各級戰鬥部隊指揮官
的尊敬。第3旅戰鬥隊(3 BCT)指揮官阿利上校(COL. Dan Allyn)很高
興的讚頌砲兵「以鋼鐵作準備,以融鉛作先導,算計死亡罷!」("Prep w
ith steel, lead with lead, Count the dead")。第3旅戰鬥隊每次接戰
都行攻準射擊,而且在部隊進入敵射程前,必反覆以火力排除阻擋。

師裝騎營長佛瑞中校(LTC. Terry Ferrell),則是除非在Q37雷達及
多管火箭的掩護下,絕不輕易冒進。他說:「曲射火力是裝騎部隊擁有的
殺傷武器,只有火力可以讓我的部隊,不必經由白刃戰就能消滅敵人。」
佛瑞中校接著補充「多管火箭在近接作戰是有用的。」好幾次在最危
殆之際,砲兵精準的火力,解救了他的官兵。

不管是否有人認為「砲兵從近戰脫逃」,至少步3師的戰鬥部隊指揮官
,會辯以13,923發砲彈,794枚火箭是他們勝敵的靠山。

步3師師砲兵全體官兵,表現專業而卓越。我們在最短的時間,走過
最遠的路。我們的戰鬥遠近通吃。再一次被證明我們是「戰爭之王」(Kin
g of Battle)。

MDC第二论坛

Subject: 【轉載】美機步3師師砲兵伊拉克戰紀
Posted on: 01/03/2006 12:50:29
Message:


美機步3師師砲兵伊拉克戰紀:砲兵裝備的實戰體驗

來源:美砲兵雜誌 2003年7/8月號
原載於:砲兵季刊124期
譯者:胡元傑少將

提要:
一、美軍歷時21天的作戰中,在伊拉克沙漠奔襲了720公里。使機械化步
兵第3師的師砲兵,經歷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很多裝備是第一次參與
實戰,經過戰場的考驗後,驗證戰場的適用性,當然也暴露很多缺點

二、本文為第3師的師砲兵指揮官及助理火協官兩人合撰。其檢討的
事項,均係其親身體驗所得,最為真切而實用。我砲兵部隊正在積極籌建
新一代火力之際,彌足參考。

序曲

第三機械化步兵師航空旅火力支援軍官霍華少校(Maj. Bill Howard
)發出信號,啟動師砲兵54門火砲,猛轟伊科邊境敵指管通情目標,揭開
了進攻伊拉克作戰的序幕。信號發出後不到一分鐘,三個師砲兵的直接支
援營第一波發射的增程彈,拖著尾焰,劃過無月的夜空,直奔敵陣而去。
全世界都注視著步三師師砲兵及 AH-64 阿帕契直昇機精確攻擊的表
現。直昇機耐心地懸浮著,等待砲兵回報「發射完畢」後,觀測射擊效果
,並直撲第一線消滅殘存的觀測所。

步三師在攻伊作戰中,創造了很多歷史紀錄,全師在21天中,前進了
720公里。

當師砲兵在巴格達機場開設指揮所時,回首前塵竟也創造了很多「第
一次」:第一次在實戰中使用M109A6自走砲,第一次使用 M7 布萊德雷火
力支援甲車(BFIST),第一次使用師級多管火箭,第一次在實戰中使用 A
FATDS,第一次使用精靈的「沙達姆彈藥」(SADARM),第一次於實戰中使
用 M795高爆彈。

執行任務的數量也相當令人咋舌:執行610次直支任務,共射擊
13,923發155公厘砲彈;90次反砲戰任務加上26次增援任務,共發射794枚
火箭;另以6枚「有導引火箭」支援第五軍之「形塑戰場」作戰。
本文旨在實戰中的觀察,期作日後武器裝備改進之張本,維護野戰砲
兵「戰場之王」的令譽。

地形與敵情

欲瞭解戰場環境,必先認識地形與敵情。師的作戰縱深達700公里,
從科伊邊境到巴格達城外圍,初期為平坦的沙漠地形,爾後是由幼發拉底
河切割的河谷地形。河谷中的道路及高速公路,因為有無數的運河及溝渠
橫亙其中,運動頗受限制。

我們遭遇的敵人,可區分為三種類型:正規軍、共和衛隊及「沙達姆
突擊隊」(Saddam Fedayeen)。正規軍戰鬥積極。被認為最難對付的共和
衛隊,卻不如正規軍戰志高昂。不過從其能集中不同單位火力,攻擊單一
目標的例證,可以看出其訓練較為精良。

最無法掌握的是非正規的突擊隊及「巴斯黨」民兵。這些非正規部隊
十分活躍、狂熱,而且裝備不差。他們不斷地以優勢火力,從各種方向、
任何地點、任何時間對多國部隊發動攻擊。而遭受攻擊的部隊,幾乎無處
可躲,因此威脅最大。

M109A6自走砲

M109A6戰力確實無以倫比,任何狀況下(包括行軍狀態)一經接獲命
令,在兩分鐘內第一發砲彈即可臨空。戰砲連可在高速公路、狹窄的小徑
,甚至沙漠中放列,彈著精度卻令人讚嘆。在嚴苛的戰場環境下54門火砲
的妥善數從未低於51門。

不過仍有若干應予改進之處。首先是 M93 初速鑑定儀故障率高,W92
及W93兩條電源及數據傳輸線也甚為脆弱。搶修時間很長,使問題更顯嚴
重。

而且M93初速鑑定儀與自動化火控系統(AFCS)(譯註:為車裝射擊指
揮儀)及「先進砲兵戰術數據系統」(AFATDS)間之相容狀況不良,經常發
生由於M93送出錯誤信號給排指揮所的 AFATDS,造成整個戰砲連的初速資
料流失。這種狀況發生後沒有「應急處置程序」(trouble Shooting procedure)可資處理,以致作戰時,絕大部份射擊單位,乾脆將 M93 關閉
,而依據基礎常數(Shooting strength)實施射擊。

其次我們曾經發生發電機故障,及射擊 M203 砲彈或行高射界射擊時
,高低機漏油等狀況。

最後,我們認為射程不及伊拉克使用的 G-5及 GHN-45 155公厘火砲
。因此我們必須儘量向前佔領陣地,行軍時也要在戰鬥部隊的前頭,使砲
兵部隊安全受到影響。(這部份容後詳述)

未來的火砲射程,使用傳統彈藥至少應達40公里,使用增程彈至少達50公里。

M7火力支援甲車

M7 BFIST表現相當亮麗,砲兵前觀組(FIST)第一次擁有一輛與戰鬥
部隊機動力相當,而且能一邊戰鬥,一邊遂行火力支援任務的裝甲車。乘
員無不讚揚 BFIST 速度、存活度及作為通信平台的功能,使前觀即使在
第一線與戰鬥部隊並肩作戰,也不必太顧慮本身的安全防護問題。
因此,經由 BFIST 發起的直支火力射擊任務,多達657次。所有BFIS
T 均以車裝25公厘機砲及M240機槍,加入防禦部署,而且全體乘員對射擊
習會第八表(Table Ⅷ)的運用都相當有信心。平均每輛車消耗25公厘機
砲砲彈300發,7.62機槍彈900發。

然而,我們也發現若干可予改進的空間。首先 BFIST 沒有車裝雷射
標定器,必須使用 G/VLLD 雷射標定器,但是其整置時間太長,而且攜行
箱在甲車內佔了兩個乘員空間,並不實用。G/VLLD 的服役時間,尺寸及
可靠度均已屆汰換條件。因此全師30組 BFIST 實戰時,沒有一組使用
G/VLLD 標定目標。

BFIST 的光學觀測鏡,須由人工選擇直接瞄準射擊或火力支援兩種模
式,極不利目標觀測與搜索。而希望有一觀測鏡,可同時執行直接及間接
目標標定,方不致於顧此失彼。

BFIST 的瞄準鏡對「拖式」飛彈最大射程3.7公里處之觀測最為有效
,但這並沒有好處,因為在這個距離標定的目標,受支援部隊的直射火力
已足以接戰,也就不必麻煩曲射火力了。

相反的,(偵搜部隊使用之)「長程斥候瞄準鏡」(Long Range Scout
Sight, LRSS),可以在10公里清楚觀測目標,如能將此瞄準鏡裝車,則可
以在受支援部隊接敵前,即先期偵獲遠程目標,發揚曲射火力。

最後,「任務裝備包件」(mission equipment package, MEP)之數位
單元須經常更新資料。與輕型電腦(LCU)相鏈接的「手持顯示器」(HTU
)及「觀測官軟體」(FOS)經常需要故障排除。另裝於 M240 機槍艙蓋上
之 HTU,其位置亦有不當,因在機槍實施每日保養時,常造成 HTU 接頭
損壞。此外,HTU 除了內建電源外,宜增加能由車內電源供電之電源纜線

LCU之數位通信也經常故障,由於本師已全面換裝 AFATDS,故LCU存
量不敷故障裝備之更換所需。

AFATDS

為另一首次參與實戰的系統。作戰時系統表現相當穩定可靠,使戰鬥
部隊可以獲得適時且威力強大的火力支援。部隊能有效實施火力控制、火
協措施並獲得共同作戰圖像(COP)。系統之數位地圖加上顯示射擊能力及
軍隊符號的功能,使戰術射擊指揮更簡化。

師砲兵之火控組(FCE)將 AFATDS 裝設於硬殼悍馬車(車廂程式為
M1113 RWS)在機動中實施戰術性火力管制成效良好。直支營將 AFATDS
裝設於 M577A2/3 甲車內作為射擊指揮所(FDC),也同樣能在機動中遂行
任務。

AFATDS 可在機動中更新各射擊單位之數據,射擊組組長可據以決定
由何單位執行射擊任務。在最低階層的排指揮所(POC),可經由 AFATDS
管理,AFCS 確認傳送至 M109A6 的射擊諸元,故可在機動中遂行任務。

對 AFATDS 的硬體部份,我們有如下的意見:

AFATDS 機體過大,宜採用堅固型的膝上電腦,也使若干易損的周邊
設備,如滑鼠、鍵盤及記憶體,可以迅速以商用品更換。
保修上最大問題出於滑鼠、鍵盤及硬碟,而往往這些裝備故障後,必
須送回科威特維修,也就是再也不會回來了。

系統對電壓波動最為敏感,電源供應問題持續存在。當我們將
AFATDS 的供電轉接至車內電瓶,造成作業設施(OPFAC)重組,使整個火
力支援任務中斷了至少20分鐘。

體積和供電問題可經由採用膝上型電腦解決。據 AFATDS 換裝指導小
組說明:對尚未接裝 AFATDS 單位,將於2004年獲得膝上型電腦,對已接
裝單位則於2005年獲得裝備更換。

對 AFATDS 軟體部份的看法:

本軍使用之V6.3.1版軟體,除可執行技術射指功能外,尚增加了「射
效管理工具」(effects management tool, EMT)及通信包件(communication
package)。除了FM無線電之通信距離受限及「資訊調變器」(mode
m)偶有故障外,本地網路(LAN)、自由電文(VMF)及與 TACFIRE 的通
信協定(POTOCAL)都相當穩定。

V6.3.1版本簡化之圖形工作區是該版本相當大的改進。師戰術中心
(DATC)、火力支援組(FSE)及戰鬥旅火力支援組(FSE)均能自行迅速
建立適用之軍隊符號,師主指揮所及戰術指揮所的FSE可以順利接收下級
FSE 的符號顯示。第五軍、多國部隊指揮部、第一陸戰遠征軍在作戰中
,均不斷實施預演,我們以 AFATDS 有效掌握數百項「禁射區」(NFA'S)
「限制射擊區」(RFA's),並經常變換責任區(ZOR's)及空域管制區(A²
C²)。

新的 EMT 由於操作手使用尚未純熟,使營級訓練運用上受到影響。
但系統十分有用,其地圖工具、射擊任務瀏覽、目標說明表及敵方火砲影
響區等,均極有助於營以上單位掌握戰況。

EMT 的缺點在於無法顯示友軍戰鬥部隊之軍隊符號,而敵軍符號
無法與(CGCS-A)系統結合。此外 FSE 無法瀏覽當前的空中攻擊之「要
旨命令」(ATO)。以上均期望在爾後發展上加以修正。

系統在火力修正及應急任務程序的改變增強了技術射指能力。但在火
力修正時,AFATDS 未能在 FDC 的「武器現狀」視窗中,顯示修正彈著座
標,以利傳輸前檢查諸元。而且對 M109A6 單位,在試射中不能更改試射
砲,試射完成後,不能改變信管及彈種。期望新軟體能予修改。

應急射擊任務,不能在機動中傳送。如果 M109A6 在機動實施前未更
新資料,則 AFATDS 會認為火砲並未移動,傳送的射擊任務仍以前一陣地
計算,會顯示該門砲射程不足,但車內自動射指儀(AFCS)則顯示在射程內


最後,AFATDS 所設立之「指導」(guidances)應更具彈性。系統的
射擊命令是依據「指導」,若無「指導」則依據「聯合彈藥效果表」
(joint munitions effectiveness manual, JMEM)而來。射擊組長要有
能力選擇最合乎戰術狀況的命令,而不是依賴指導或 JMEM 由電腦選。

彈藥

作戰時我們很滿意我們彈藥的多樣性。最值一提的是「沙達姆」精靈
砲彈(SADARM),第一次於實戰運用。我們共射擊了108發,命中48輛車。
直支營會以2-4枚彈同時對付一個或數個固定目標。對固定車輛射擊效果
遠較其他彈藥效果佳。然而其缺點為近接危險距離達2公里,而且對溫度
敏感,目標區的風向風速,也限制彈藥運用。

雙效子母彈(DPICM)對開闊地之人車殺傷極有效,我們曾以6枚
M26火箭彈,消滅數個敵砲兵部隊。而其缺點為「子彈頭」的未爆率,尤
其戰後極可能造成進入目標區平民的傷亡。我們應研發具有自毀功能的子
彈頭,或透過改良減少子彈頭的未爆率。

最後,我們重新發現高爆彈(HE)的好處。當部隊進入巴格達地區時
,因為考量到子母彈的未爆率,高爆彈的消耗量增加兩倍。M795 改良型
高爆彈射程達22.5公里,較 M107 砲彈的17.5公里射程增加,使砲兵陣地
選擇有較大彈性。

多管火箭系統

在本次作戰中,每一重裝師砲兵增加一個多管火箭營,使得師可自行
實施反砲戰,而不必求助於砲兵旅火力,同時對下級臨機火力及師一般支
援均有餘裕火力可用。系統相當可靠,本師18門發射架的妥善狀況從未低
於16門。

其主要缺點是 M26 火箭彈的射程不足,伊拉克有四種火砲,二種多
管火箭的射程超過我方。我們必須將傳統彈頭火箭射程增至50公里。

本作戰中,多管火箭平均射擊距離約為27公哩,其中有20次反砲戰任
務無法執行,因為距離超過武器射程。射程的增加,有利於砲兵在戰鬥部
隊進抵敵火砲射程內之前,先予消滅。同時可以配合 TPQ-37 反砲兵雷達
的最大偵距來發揚火力。

有人認為「有導引火箭」(ATACMS)可以彌補傳統彈射程不足的問題
,但是運用 ATACMS 不在我們的權責範圍,而且「空域管制」(A²C²)極
為複雜而緩慢。

多管火箭的另一缺點,是僅有一種雙效子母彈的彈種可用。較多程式
彈種可增加武器的功能。例如以 GPS 作導引的高爆彈,就可以將危險接
近的距離降低至600公尺以內,甚至可以攻擊點目標。

另外建議研製「黃燐火箭彈」,將有利於實施渡河或排除障礙時,能
快速建立掩護性彈幕。

作戰中,多管火箭成功的運用於近接作戰,平息了多年爭辯不休的議
題,而運用的方式也與在戰訓中心所教導的不盡相同。

我們的經驗顯示多管火箭有如戰鬥部隊長的「銀彈頭」(譯註:西洋
傳說中可以致惡魔於死地的終極武器)。我們作法是先檢視狀況,決定是
否使用多管火箭,然後參閱 FM3-09.60「多管火箭作戰」(Tactic, Techniques
and Procedures for MLRS Operations)的「風險判斷表」(risk
estimate tables),決定友軍與目標的距離及相應射距所產生的散佈公
算。

在作戰中第一個戰例,是師裝騎營的一個連,遭到猛烈攻擊,幾乎慘
遭蹂躪。當時砲目距離25公里,經過計算風險應為可接受範圍。裝騎營長
在目標僅距該連1200公尺的狀況下要求火力,結果痛擊犯敵,掩護裝騎連
脫離戰鬥,有秩序地轉移陣地。

第二個戰例,是在第二旅戰鬥隊(Brigade Combat Team, BCT)的坦
克大軍,在四月七日準備輾進巴格達的宮殿區(Palace District)的前
一刻,24枚火箭彈分襲四個攻擊目標,完全摧毀一個設在十字路口的防禦
陣地。火力支援軍官(FSO)描述當時情形說:「除了燃燒的卡車及屍塊外
,幾一物不存」。

當然我們能瞭解並非所有狀況均適用多管火箭,但若狀況有必要,只
要有適切的計畫,當能將風險降低至戰鬥部隊指揮官可接受的程度。

安全防護(Force Protection)

砲兵部隊穿過戰場時,最大的問題是會遭遇不同程度的安全威脅。非
線性的戰場,根本找不到可資庇護之所。每一人,不論是否身處戰地,都
有可能遭受攻擊。

砲兵連內的 M2 機槍及 M19 榴彈槍,可以提供相當好的防護能力。
然而戰術中心(TOC)及輺重區就相當脆弱,沒有足夠的戰鬥單位提供防
護。舉凡道路偵察、巡邏、設立檢查哨都得自己包辦。編裝表內並沒有編
予足供自衛的單位與武器。

所幸我們有 M1025 悍馬車,而不是 M998 悍馬車。M1025 有車裝立
式槍架,可在車上架設機槍,來強化我們的安全防護。好幾次我們使用這
型車輛清除陣地附近的敵散兵。

有一次兩名「巴斯黨」份子,駕駛一輛民車,邊開邊以其 AK-47 步
槍射擊,並衝往師砲兵 TOC。此時 M1025 的機槍及時開火制止了繼續衝
來的民車。

由戰鬥部隊來保護砲兵的時代已經結束,砲兵的編裝須足以提供砲兵
自衛戰鬥所需。

此外,各級砲兵指揮官,包括排長及資深士官,在戰場與受支援部隊
長並肩作戰時,均乘坐軟篷悍馬車,毫無防護能力。期望未來能與戰鬥部
隊指揮官防護力相當的車輛。

機動中的指管

機動中的指揮管制,有賴作戰參謀,在機動中以不中斷的資訊系統監
控與追蹤戰況,俾確保達成任務所需的指管功能。此外,機動的C²代表指
揮所可以很快從靜止狀態變換至準備機動狀態(short-halt configuration)
或行進狀態(on-the-move configuration)。

然而目前的編裝表,並不能提供砲兵部隊這樣的平台。本次作戰再度
顯示,師砲兵中的加長型5噸車廂(M932A2 expando van)及營級的 M577
A3 指揮車,在速度上跟不上戰鬥部隊,也無法有效執行指管及提供人員
防護。

師砲兵的指管車廂,在靜態時作為指揮所還可相當稱職,但戰況變化
快,機動時就老舊得完全無能為力。無法越野、無防護力,機動中連基本
的通信都無法維持。

此外,陸軍戰術指管系統(ATCCS)的火力支援子系統為 AFATDS,由
於搭載的車廂在機動中,不能供電,也無法作業,只好中斷作業,嚴重影
響 FCE 指管師砲兵的一般支援火力的發揚。

營級的 M577A3 指揮車,機動中的 C² 表現較佳,作戰參謀可以在乘
員艙內監控戰況,也有若干防護力,但速度上跟不上 M1A1 戰車及 M2 裝
步戰鬥車,裝甲老舊退化,人體工學的設計也是30年前的過時水準。

而 M113 系列甲車,則故障頻頻,使各主支連必須攜帶大量料件備用
。如使用布萊德雷甲車底盤的指管車,將可省去 M113 料件庫儲空間。
作戰中,我們發現師長開設機動指揮所(Assault Command Post,
ACP)所使用指管車(C²V),完全沒有前述缺點,可以在機動中指管,速
度快,防護力佳。

師的助理火協官(AFSCOORD)在師部 C²V 外作業時,可以在機動中
繼續操作 AFATDS,但火協官,也就是師砲兵指揮官就沒有那麼幸運,因
為師砲兵 TOC 是使用5噸車廂。

C²V 平台可以在機動中進行指管,但並不表示非要 C²V 不可,不過
C²V 可以作為未來指管車輛的基本參考。

對未來砲兵指管車輛的最低需求條件,我們有如下建議:

○ 應具有與布萊德雷系列甲車相當之機動力即及速度。
○ 能對.50 口徑以下彈藥具防護力。
○ 具備可於機動作業之系統工作站。
○ 必須有以下之車裝系統:
─ 五套 FM 無線電系統,含遠距碟型天線。
─ 一套 HF 無線電系統。
─ 兩套保密戰術衛星通信系統。
─ EPLRS 及 FBCB2 終端。
─ 依單位階層,應具完整之「陸軍戰術指管系統」(ATCCS) 如
AFATDS, 自動化縱深作戰協調系統(ADOCS),輕型情報綜研
系統(ASAS-L)等。

結論

第三師師砲兵,在21天的戰鬥中表現出色,贏得各級戰鬥部隊指揮官
的尊敬。第3旅戰鬥隊(3 BCT)指揮官阿利上校(COL. Dan Allyn)很高
興的讚頌砲兵「以鋼鐵作準備,以融鉛作先導,算計死亡罷!」("Prep w
ith steel, lead with lead, Count the dead")。第3旅戰鬥隊每次接戰
都行攻準射擊,而且在部隊進入敵射程前,必反覆以火力排除阻擋。

師裝騎營長佛瑞中校(LTC. Terry Ferrell),則是除非在Q37雷達及
多管火箭的掩護下,絕不輕易冒進。他說:「曲射火力是裝騎部隊擁有的
殺傷武器,只有火力可以讓我的部隊,不必經由白刃戰就能消滅敵人。」
佛瑞中校接著補充「多管火箭在近接作戰是有用的。」好幾次在最危
殆之際,砲兵精準的火力,解救了他的官兵。

不管是否有人認為「砲兵從近戰脫逃」,至少步3師的戰鬥部隊指揮官
,會辯以13,923發砲彈,794枚火箭是他們勝敵的靠山。

步3師師砲兵全體官兵,表現專業而卓越。我們在最短的時間,走過
最遠的路。我們的戰鬥遠近通吃。再一次被證明我們是「戰爭之王」(Kin
g of Battle)。
2分钟?太慢了{:wuyu:}
本来是台湾人原创的,好像有人转载之后用大陆军迷比较熟悉的术语、口吻改写了一下,这样的材料还有那个超长的分析前苏联战略武器的文章。
哦,还以为是你把那英文原文又翻译了一遍还给加了个注。

贴一老译文配合阅读
1.JPG
2.JPG
3.JPG
4.JPG
5.JPG
像SSIZZ这样海陆空天都知道的朋友,还是值得好好吹捧的


论文作者都很可能不知道,我更不知道

论文作者都很可能不知道,我更不知道
这才是现代化战争嘛
bigblu 发表于 2010-6-27 17:53
我想美帝自己和某些部队在测试最高速度的时候可以比2分钟更短,但是在实战中在任何情况下(包括行军)都可以做到接到命令2分钟内炮弹出膛,就不能说慢了吧。
美帝在伊拉克和阿富汗战争中某些精确指导武器给出的报告都是按照10米级来报的,但是实际上在测试中的要求都是10英尺以内
信息化真是无敌的战力倍增器啊

软件的兼容性还真是烦人啊

射程看来永远嫌短啊
未来的火炮射程,使用传统弹药至少应达40公里,使用增程弹至少达50公里。
.............
这个对美军来说,咋整呢?
看来射程还是md炮兵最大的软肋啊。果然是信息化再厉害也必须建立在高度机械化之上。
美军的真正软肋还是战略和战术机动性的BT要求, 把火炮搞的射程远对美国来说不是难事,但是射程远的话,炮管就长了,炮壁就厚了,药室就大了,一些机件也强化了,重量就上去了。
en,射程做大容易
但是射程做大之后,机动性,灵活性一堆指标也就难看了

这个死结要解开不容易
隔夜茶 发表于 2010-6-27 18:35


    m109a6这个自动化程度是拿不上台面的
ssizz 发表于 2010-6-27 19:17


    那只能搞个类似恺撒的东西出来,不过话说当年洛马那个超轻炮方案是可以用长身管的
空运根本就是个伪命题,真要想减肥怎么不减M1M2去?大口径自行榴弹炮本来就是伴随重装机械化部队进攻用的压制火力,其它玩意不着急更轮不着丫
就算52倍长身管打常规榴弹要想保证较高的弹着密集度,一般也会控制射程在30千米以下,既然米军用弹道修正引信等相对廉价的手段能让M109在最大射程上达到很理想的密集度,还能用神剑精确打击30千米以上的远距离目标,加长身管也就不必须了,相比这个,提高自动化水平,提高龟速一样的越野机动能力才是最紧迫的,这点文中似乎并未提及
不考虑M270的话基本可以认定03年米陆军机械化炮兵部队的作战效能弱于同时期装备第二批次PLZ45的土圈炮兵部队,或者说有土圈全面技术保障和训练指导的科威特炮兵部队


很好,终于把炮霸给炸出来了。

M109的越野机动性不足,不能跟上机械化步兵的推进速度,美国人其实在1991年就抱怨过了。为何到了2003年反而不抱怨了呢?很简单,伊拉克正规军作鸟兽散,没有任何防线可言,美国人是沿着伊拉克的高速公路,迎着川流不息的民用车辆,一路开到巴格达的(公路沿线为了巩固侧翼倒是打了一些仗),还抱怨个啥?
打起仗来,步兵永远不会嫌弹药多,炮兵永远不会嫌打得太远,但四五十公里的射程要求,也就是说说而已,谁也不会去把“十字军战士”复活。

炮霸话说大了,我共在2003年哪里有那么强?提高枪炮的作战效能,最好的方法是改进弹药,其次是火控,再次才轮到枪炮本身。我共的PLZ45作为炮而言,自然是胜过这老掉牙的M109,但是弹药呢?火控呢?退一步讲,即使我共如八股文所说已经有了很多先进的弹药和火控,但是装备普及率怎样?再退一步,即使装备很多了,使用经验又怎么样?2003年前后,哈哈,我记得很清楚,那时候王辉党人还在到处胡扯,山人老大直接贴出“大绿皮本子”的封面,然后说道:这目录里怎么就没有155mm弹药呢?:D(后来吓的版主把帖子整个拔了)2003年,土圈有实战化的SARDAM么?能大量使用双用途子母弹么?那时候,GPS还让土圈的炮兵军官发出刘姥姥进大观园一般的由衷赞叹呢(上次赞叹估计是赞叹日本的夏普计算器),离“阿法兹”这样的指挥系统距离有多远?
科威特人就甭提了,有土圈全面技术保障和训练指导也没用,有一回,PLZ45的枣核弹哑火,土圈教官三令五申要等土圈来才能处理,结果人家自己就去硬拽,结果卡得更紧,定心舵片也扯坏了,然后就撒丫子了。土圈自己开车床做了一套设备才拿出来。

很好,终于把炮霸给炸出来了。

M109的越野机动性不足,不能跟上机械化步兵的推进速度,美国人其实在1991年就抱怨过了。为何到了2003年反而不抱怨了呢?很简单,伊拉克正规军作鸟兽散,没有任何防线可言,美国人是沿着伊拉克的高速公路,迎着川流不息的民用车辆,一路开到巴格达的(公路沿线为了巩固侧翼倒是打了一些仗),还抱怨个啥?
打起仗来,步兵永远不会嫌弹药多,炮兵永远不会嫌打得太远,但四五十公里的射程要求,也就是说说而已,谁也不会去把“十字军战士”复活。

炮霸话说大了,我共在2003年哪里有那么强?提高枪炮的作战效能,最好的方法是改进弹药,其次是火控,再次才轮到枪炮本身。我共的PLZ45作为炮而言,自然是胜过这老掉牙的M109,但是弹药呢?火控呢?退一步讲,即使我共如八股文所说已经有了很多先进的弹药和火控,但是装备普及率怎样?再退一步,即使装备很多了,使用经验又怎么样?2003年前后,哈哈,我记得很清楚,那时候王辉党人还在到处胡扯,山人老大直接贴出“大绿皮本子”的封面,然后说道:这目录里怎么就没有155mm弹药呢?:D(后来吓的版主把帖子整个拔了)2003年,土圈有实战化的SARDAM么?能大量使用双用途子母弹么?那时候,GPS还让土圈的炮兵军官发出刘姥姥进大观园一般的由衷赞叹呢(上次赞叹估计是赞叹日本的夏普计算器),离“阿法兹”这样的指挥系统距离有多远?
科威特人就甭提了,有土圈全面技术保障和训练指导也没用,有一回,PLZ45的枣核弹哑火,土圈教官三令五申要等土圈来才能处理,结果人家自己就去硬拽,结果卡得更紧,定心舵片也扯坏了,然后就撒丫子了。土圈自己开车床做了一套设备才拿出来。
炮兵部队需要配备专门的警卫吗?
炮兵部队配备自己的专职“保镖”。。。。有点意思
bigblu 发表于 2010-6-28 01:55
呵呵,你知道M109是多重么?正是因为M109其实是一种很轻的自行火炮,美军才在现代和未来的战队里给它留了位置。  
你也不会不知道美军为十字军设定的重量标准吧。  现在竟然还有人以为美军对战略机动性的要求是假的。
bigblu 发表于 2010-6-28 01:46
拿不上台面?  美军自己的测试是任何状态接到命令60秒内炮弹出膛, 不知道那些拿的上台面的是什么水平。

不考虑M270的话基本可以认定03年米陆军机械化炮兵部队的作战效能弱于同时期装备第二批次PLZ45的土圈炮兵部队 ...
bigblu 发表于 2010-6-28 02:13

说什么”可以认定03年米陆军机械化炮兵部队的作战效能弱于同时期装备第二批次PLZ45的土圈炮兵部队“就更是可笑的说法。
原来天基信息和导航系统,车际的信息系统,弹药的技术水平,实战锤炼出来的可靠性,部队的训练和实战水平这些全都不是决定战斗力的要素。 只要身管长一点,机械部分略好一点就是战斗效能大大的优势了。  思维水平?
不考虑M270的话基本可以认定03年米陆军机械化炮兵部队的作战效能弱于同时期装备第二批次PLZ45的土圈炮兵部队 ...
bigblu 发表于 2010-6-28 02:13

说什么”可以认定03年米陆军机械化炮兵部队的作战效能弱于同时期装备第二批次PLZ45的土圈炮兵部队“就更是可笑的说法。
原来天基信息和导航系统,车际的信息系统,弹药的技术水平,实战锤炼出来的可靠性,部队的训练和实战水平这些全都不是决定战斗力的要素。 只要身管长一点,机械部分略好一点就是战斗效能大大的优势了。  思维水平?
好贴,这里比DS还热闹。坐看炮霸打擂台。。。
合着楼主贴的啥你全没看?
G6-52L 发表于 2010-6-28 08:36


    03年土圈有一个连试装的45,所以我这么说没什么问题,03年美的除了萨达姆还有啥新弹药?
隔夜茶 发表于 2010-6-28 11:18


    M109能用C130空运不?不能的话和M1A2有毛的区别?要不让米军大量买欧洲那要了命的A400?
请隔夜茶自行补完03年土圈第二批次外贸PLZ45的信息化程度和指挥自动化水平
bigblu 发表于 2010-6-28 12:57
原来你的标准只是C130啊, 请问C17一次可以运几辆十字军,又能运几辆M109啊?
bigblu 发表于 2010-6-28 12:56
还没什么问题? 才一个连试装就和那边大规模实战的部队比了?  十字军还试射了呢
bigblu 发表于 2010-6-28 13:02
没看过相关东西会来拍你么,知之为知之,别装就行
bigblu 发表于 2010-6-28 12:57
据说初期型号“在拆除部分设备后甚至可以由C-130运输机运输”
但就没见过那是怎样的情形
ssizz 发表于 2010-6-28 13:33


    战斗全重32吨的玩意要拆多少零件下来能拆到20吨以下,我就知道拆炮塔{:wuyu:}
隔夜茶 发表于 2010-6-28 13:32


    你到是说说{:cha:}
既然什么东西都能拿C17空运了,那不是伪命题是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