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宜昌:美国将订购神舟飞船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7 16:38:28
网易新闻: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收看网易访谈,2008年9月25日是一个特别的日子,今晚我国将发射的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可以说这是中国人又一次实现飞天梦想,在这次神舟七号将搭载三名宇航员,其中一名将实现出舱作业,可以说他将留下中国人在太空的第一个足迹。

网易新闻:关于神七,我们既觉得神圣,又觉得很神秘,关于神七有多少待解之谜呢?今天为您请来的嘉宾是著名科普作家,也是航天专家宋宜昌先生。宋先生您好。

嘉宾:大家好,网友们好。

网易新闻:今天晚上神七就要升空了,大概是在21:07分到22:27分这个区间择机发射,您到时会收看直播吗?

嘉宾:会的。

网易新闻:可以说对神舟系列一直关注,神七和以往飞船相比,它有什么突出的地方您能给我们介绍一下吗?

嘉宾:从时间表上您可以看到,神舟六号是2005年10月12号发射的,本来计划应该是在2007年发射神舟七号,推迟了一年,从专业角度讲,这种推迟不是简单的因为气象原因,或者技术问题,就是因为计划做了较重大的改动,这种改动,我个人觉得是一种重大的进步,进步在哪儿呢?我从三个方面讲:

嘉宾:一,从这次神舟七号本身的技术先进性上,这是第一个;第二,相对和神舟七号平行的其他国家的航天计划;第三个方面我想分析一下著名的美国和俄罗斯这种航天超级大国,他们的航天计划和现代航天水平和神舟七号做一个横向比较。

嘉宾:我现在想说的第一个问题,正如您刚才说的,第一,它是三个航天员,翟志刚、刘伯明和景海鹏,比神舟六号多了一位,大家知道,多了一位,因为他要维持一百多个小时的太空补给,这时候包括吃、喝、排泄物的处理和空气所需要的氧气都要增加,增加50%。

嘉宾:第二,要进行太空行走,太空行走和不行走是完全不一样的,这跟载人航天和无人航天的差距一样大,因为载人航天和无人航天的本质区别是,无人航天风险无论怎么大也是低的,因为没有人,即使失败了不会那么揪心。载人航天对安全系统的要求近乎苛刻,因为集国家的荣誉,科学工作者和航天制造业的荣誉于一身,如果砸了,那实在是很没有面子的。

网易新闻:宇航员的压力很大。

嘉宾:宇航员的心理压力大,国民的心理压力也很大,这可不像中国足球一样随便,这必须得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水平、最可靠的水平。另外出不出舱也不一样,出舱和不出舱的区别在哪儿呢,无论是轨道舱还是返回舱里,你受整个舱的保护,舱的外壁是相对比较厚的,都是铝合金,而且有机玻璃也很厚,专门还有防辐射装置。大家知道,在茫茫的宇宙空间中,它和地面环境简直就是天堂和地狱的差别,差别在哪儿呢?首先它是零重力,或者微重力,你根本很难控制住自己,没有重量,就在空中飘,那你怎么工作?怎么行走?这和地面完全不一样,现在可以拿大水池进行模拟,因为水的浮力和重力平衡也处于一种模拟的失重状态,但和真实的是不一样的。

嘉宾:第二,它有几个大的辐射,一个是太阳辐射,还有一个是宇宙辐射,这个辐射是非常强的,强到什么程度呢,我们经常到西藏或青海,那个地方因为处在高原,空气比较稀薄,人的脸是红的,或者是黑紫的,那里辐射的强度已经给人的皮肤留下了很深的变化,这还是在有很厚大气层的情况下。载人航天在300公里或者350公里的轨道上,那时候几乎没有什么空气,太阳打在脸上时是根本不可能承受的,当然它有保护,但是保护做到什么样,那是很有讲头的,做得过厚,没有那么多重量,因为航天每一克都要计算,做的太薄就会受伤。这实际是秘密,甚至是绝密。

嘉宾:每一个航天大国,尤其是载人航天大国或者是出舱大国,都会严守这个秘密。俄罗斯曾经有一些商业航天,让一些富翁也上了太空,但他们穿的航天服和出舱服是不一样的,因为他是在航天舱里,出舱服需要出去,这个他是不给你的;美国更不用说了,绝对保密。

嘉宾:我曾经开过一个会,这个会是一个世界科幻大会,这时候一个前苏联宇航员就带着他的航天盔,他没说这是不是出舱盔,但据我看,有一部分出舱盔的元素,是镀金的,面罩上镀金,可以把射线反射回去,因为要抵抗射线。

嘉宾:第三强调在哪儿呢,因为要出空间,温度非常低,粗略计算大约在零下170度、190度左右,这时候你离开舱,舱是恒温、恒湿的,你离开了舱,整个就像赤身裸体一样,完全就靠航天出舱服来保护你,这个出舱服说得通俗一点儿就相当于一个小的太空舱,但是是柔性的。在这种情况下,这么冷,航天服要保护你的体温,这时候它会有一套自动循环的加热系统。这个系统非常怪,如果对着太阳这边,是一百多度,跟咱们看到的太阳特别热一样,背着太阳就是负零下一百多度。所以要加温,又要降温,要求是非常高的。

嘉宾:最后,这个航天服不是单纯穿,而是为了在舱外工作,比如把两个航天器对接,或者把航天舱进行舱外维修。美国有一个哈勃太空望远镜,它发上去以后发现由于镜片的数值不对,需要修,没办法,因为已经打到轨道上去了,所以只能航天员去修,换一些投影仪,把电脑也换了,这时候真正是跟在地面一样在修,所以它需要柔软度,不能像潜水服一样的,要求极高,所以这个设计是很难的。据资料说,这次我们带了两套出舱服,一套是俄罗斯的,还有一套是我们自己设计的。所以可以看来,这方面我们又前进了一大步。

嘉宾:综合来说,神七做舱外行走是为了两个更远大的目标:第一个目标就是组建轨道上的中国航天站。你知道,每次火箭发射的载荷是有限的,比如神七用的是长征2号F火箭(音),它的有效载荷在近地轨道上最大限度是九分,一般都是八分左右,因为不能满负荷,只能一次一次发射,然后把它对接起来。如果你能舱外行走,(仪器)出现什么毛病,就可以把它修理好。有一次很著名的太空行走,是美国在七十年代,把一个航天员打上去了,叫天空实验室,1972年打上去的。打上去以后,太阳帆板在组合罩被抛弃时,把太阳帆板刮了一下,太阳帆板不是张开的嘛,结果有一半的太阳帆板被组合罩刮扭了,等于是天线被扭了,就坏了。这样其他的帆板也受到了影响,这时候航天员出舱把坏的帆板切掉了,把还剩下的张开,保证它的工作。

嘉宾:所以航天员出舱确实是很重要的,第一我们可以在轨道上建空间站,这步达到什么程度呢?相当于美国和前苏联的轨道空间站,作为轨道空间站,前苏联也好、俄罗斯也好,做的是比较好的,有一系列空间站,还有和平空间站。

嘉宾:美国开始没看重这个,因为它已经登月了,它觉得连月球都上了,轨道无所谓,后来发现前苏联在轨道上做了很多科学实验,包括军事实验,它觉得这个东西很重要,然后美国就开始搞,后来就搞了天空实验室,但是下去以后他不知道做什么,因为他们用的是发射阿波罗系列火箭的最后一枚,然后这个系列不做了,这时候它走了一个弯路,想用航天飞机来代替轨道空间站,后来发现是代替不了的,最后它又集合了好多国家,弄了现在的国际航天站。

嘉宾:我们没有参加国际航天站,而且我上次碰到的宇航员也是在国际航天站上下来的,我们没有参加这个计划,按照我们国内自己的需要,对宇航前瞻性的计划,搞自己的空间站,这是第一步。

嘉宾:第二就是我们现在有嫦娥计划,目前看一是探月,第二是在月球上采样然后用送回来,会不会最后登月也取决于我们在轨道空间站上做的研究和神七,因为月球还得是在月球上,离开月球行走,这时候你的出舱服需要经过严格的考验,这也是为它准备的。所以这一步,从长期发展计划来说,这越过它很重要的时刻了。

网易新闻:也可以说神七的发射具有很多方面的重大意义。我记得在神五发射时您曾经说过神五的发射“打了美国一个措手不及”,很多人没有预料到我们会发展这么快。您觉得神七的发射对俄罗斯、美国这些空间技术相当先进的国家来说意味着什么?

嘉宾:就是我刚才跟你说的,一是我们自己的技术进步,另外,我们的进步产生的辐射性影响。您既然先提出美国俄罗斯,那我们就来先说这个问题,神五发射的时候很有意思,在哪儿呢?就是美国哥伦比亚的航天飞机出了事儿,我刚才跟你说,美国没有空间站,它只有航天飞机。这事儿出了以后,它本来可以补给国际空间站,国际空间站第一个舱段是美国的,1996年发的。它为了补给这个,一下就停了,这边停了,别的不能发射,总共四架,三架停了,整个航天计划就停在那儿了。这时候那项目还有几个人呢,国际空间站上,你想,你在天上悬空着飞,这船已经不能开了,这是什么心情?当时正好是在这个时候。

嘉宾:正好这个时候,当时只有俄罗斯的联盟可以发射,于是联盟就承担了补给国际空间站的任务,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尤其是航天飞机近两年才开始恢复飞行,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是依靠联盟来补给和平空间站。这时候突然产生了一个疑问,俄罗斯会不会无限地支持国际空间站,因为俄罗斯在国际空间站里有份额,当然它可以出各种理由来支持这个,但你知道,这个联盟火箭从某种意义上和咱们的长征系列比较接近,它是一个比较稳定、可靠、可以多次发射的安全火箭,但它毕竟是七十年代设计的,现在的世界科技进步,和那个时候已经完全不一样了,用一种七十年代的设计不停地重复,当然我可以补给,但你需不需要进步呢?也是需要的。所以它也不愿意始终用联盟,它想对联盟进行升级,但它现在的航天工厂由于改革和前苏联解体的原因非常紧张,不可能停掉现在的生产新的,所以它只可能生产第一段联盟,根据现在披露的资料,我们这回神七用了长征2号F,也是这个系列里比较后的,有人说是最后一艘,我不敢说是最后一艘,但我们也要设计新的了,我们的能力很充足,这时候俄罗斯的联盟产量不会特别高,然后法国捷足先登,因为法国没有载人航天,欧洲整个都没有载人航天,法国这次就看准了,萨科奇这次去就包了五所联盟,不是为了补给国际空间,而是为了它自己有一个“阿里安娜”系列的火箭,发射在美洲加勒比海赤道的那个地方,因为那个地方发射成本比较低。在那个地方,阿里阿纳太贵,因为欧洲的人工成本贵,所以它想用便宜的联盟来替它,这已经卡住了俄罗斯航天工业的生产段,这几年它只能生产这个。

嘉宾:这时候美国就没办法再补给,它现在是2010年航天飞机退役,2015年它的新的航天飞机才开始生产、补给这个,这中间有一个空档,刚好有五年,法国一下包了五所,一年一所,所以没功夫生产给美国的补给。这时候国际上有传言,说要靠神舟,提前把神舟包下来补给那个。当时在神舟5号时我就说那个,实际上我已经在想,但因为太大胆,所以一直没敢说出来,就是说,实际国际空间站还得靠神舟。

嘉宾:现在经过这么多年的反反复复,已经浮出水面,很清晰了,如果你再不订神舟,这个生产段也不能给你了,那国际空间站,工作人员在天空中就很狼狈了,变成了这样。所以从这个角度讲,我觉得,抢先下单可能还是比较明智的。

网易新闻:您刚刚也提到法国现在也对航天开始发力,之前我们的印象一直都是俄罗斯、美国航空航天超级大国在做,欧洲对这方面好象不是很热衷,是什么原因?现在又是出于什么考虑开始发展这方面呢?

嘉宾:是这样的,欧洲这方面确实相对落后,欧洲在二战之后在航空航天上费了很多挫折,像它的大型喷气式民用客机,空中客车,它也是觉得这个方面有利,才成立了欧洲空中客车公司,几个国家联合起来的,开始它也没有发展航天。因为当时主要是美国、苏联,如果你看一下航天发展史,尤其是飞船发射序列表,在六十年代时非常密集,几乎是一个星期就发射一艘飞船,而且是投入巨资。您知道当时欧洲国家,法国只有五千万人口、英国五千万人口,美国当时两亿左右,二战之后美国的实力太雄厚了,他们拼不起;俄罗斯当时接近三亿,所以俄罗斯确实也是趁着二战的雄风,还能和美国一拼,在这个领域投入太大,所以它出于实用主义的角度,暂时搁置这方面。后来发现航天不单是民族威望、显示科技进步、全面拉动、提升科技水平的问题,还非常具有实用价值。

嘉宾:有人说,在航天上投入一块钱,能收回五块到二十块钱来,怎么回事呢?通信卫星就能把整个海底电缆、微波全部给取代了,尤其是静止轨道卫星,一下实现了跨洋通信,而且成本非常低。这时候,通信完全被美国控制了,你想打越洋电话你就得给美国人送钱,欧洲人算计是比较精明的,它觉得这不能忍受,就像它在飞机上不能忍受波音一样,不能忍受怎么办呢?又没有钱,只好还采取联合的办法,大家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有技术出技术,联合探讨,终于把阿里阿纳火箭系列搞上了,但是欧空局的审查是非常严格的,没有完全的实用价值就只能靠后,只有又拉动科技、又有商业价值、经过反反复复应用的,因为欧空局有好多国家,所以载人航天就靠后了。

嘉宾:靠后不是说明不研究了,英国曾经设计了航天飞机,德国设计了霍克托尔(音)航天飞机,所以他们在这些方面也进行了研究,而且值得一提的是,欧洲为了国际空间站,专门设计了一个无人国际飞船,把水和各种各样的补给用品都装到一辆无人飞船上和国际空间站对接,把这些货运到国际空间站,国际空间站把自己的垃圾放到这儿,它还有一些燃料,把国际空间站往前推,因为国际空间站运行一段就会降低,越降低也是,一些极少量的空气分子就会撞它,微小的撞击使得轨道更低,那么每过一段时间,就得推。航天飞机也是上去一次推一次,这回欧洲的补给飞船上去又给它推了一次。

嘉宾:所以从这点看,无人飞船刚才我说过了,成本很低,因为没有安全的问题,但是和它自动对接也需要很高的技术,所以欧洲又走了一步。

网易新闻:现在欧洲在这方面也发展了。

嘉宾:但是载人还没有做计划。

网易新闻:和欧洲相比,咱们在这方面还是相当领先的?

嘉宾:不不不,只能说咱们的运载火箭和载人飞船这两方面,但具体说,咱们和欧洲的运载火箭各有千秋,咱们是液体的,欧洲的,起码助推器是固体的,所以它的固体助推器这方面比咱们领先。反正我们有人上去了,说一千道一万我们的人在天上飞,你不服气也没办法,你们没有人在天上飞,只能用国际空间站,你用的是美国的航天飞机和俄罗斯联盟,不是自己的火箭送上去的。

网易新闻:美国和俄罗斯,美国在1969年时就实现了月球行走,技术十分领先,我们和美国、俄罗斯相比,现在还有多大的差距呢?

嘉宾:现在我们有探月计划,有没有载人登月计划,国家还没有披露。差距在哪儿呢,首先你要搞清楚X2F的净值,就是它多重,但重量和质量是两回事。这个长征2号F的质量是476吨,在近地轨道,刚才我已经说了,最大的运载力是9吨,一般是8吨左右。同步轨道的能力大约是3.5吨左右,所谓同步轨道是36000吨的同步轨道,这还不足以把人送上月球,必须研制更大的火箭,根据我们国家已经披露的计划,走大推的火箭,它的质量在800吨左右,相当于美国的大力神。这群火箭的研制大约就是在近地轨道上能形成20吨的载荷能力,同步轨道差不多能达到7吨左右,这时候我们就可以登月了,就可以飞向月球了。

嘉宾:飞向月球并不一定要我们的火箭带足全程的燃料,在地球和月球之间有一个点,叫拉格朗日点,如果火箭达到了拉格朗日点,这个点是地球引力最小,月球引力也小的极点,越过以后地球引力就更小,月球引力就大于地球引力,就给吸过去了,就不需要燃料。我们只需要越过月球和减速以后围着月球转,所以燃料消耗比想象中的少,因为有一个拉格朗日点。拉格朗日是一个著名的外国数学家,以他的名字命名的。

网易新闻:现在我们在非常努力的发展这方面的技术,我非常好奇,老百姓看神七,看宇宙飞船在天上飞,觉得这个东西特别神秘、特别遥远,和我们的生活有关系吗?

嘉宾:当然有关系,刚才我说,通过欧洲为什么在停滞多年之后决定发展自己的航天工业、飞船和卫星呢?关系太大了,首先你手里这本笔记本电脑,您知道它都是由芯片组成的,是谁来拉动芯片发展的?根据最早的历史资料是1946年发明的晶体管,肖克力和美国贝尔实验室的科学家发明了晶体管,大约在五十年代时,科学家发现可以在一个芯片上做好几个晶体管,在六十年代开始搞集成电路。一开始集成电路非常昂贵,主要是美国在搞,诺伊斯的一伙人在搞这个,非常昂贵,以至于到老百姓买一个晶体管需要用一百多美元,当时的美元和现在的美元价值差十倍不止,所以根本不可能搞起来。

嘉宾:我想给你讲一个我自己的故事,1963年,在莫斯科开一次世界妇女大会,我母亲作为中国代表团成员去了,她问,你要带什么东西吗?我说,你能不能给我买几个晶体管?后来她就用了她全部的差旅费,就是当时的津贴标准,买了五个晶体管回来。哎呀,我当成宝贝,那是1963年,可想而知,在六十年代一个晶体管多贵,但真正的军用晶体管比这还贵,如果没有大量的国防补贴、国防拉动,根本不可能降到现在笔记本使用这么便宜的程度。当时美国有一个远程导弹,他们的电子制导系统需要一些晶体管,但只有晶体管才能取代电子管,所以无论多贵它也定,为了国防、为了安全。包括个性导弹,主要是远程导弹,包括航天,当然也包括载人航天。所以当时美国是用它的国力(发展),不惜代价。当时IBM为了给军方供货(导弹头上的晶体管),曾经用20美元买了先同公司(音)的一枚晶体管,可见当时昂贵到什么程度?正是由于这个订货,促使大家疯狂的进行交易,然后价格就按照摩尔定律不断下降。

嘉宾:所以一直到八十年代、九十年代,军品订货在芯片价格下压上起了极其关键的作用,一直到1985、1986年,个人计算机、小屏计算机陆续出台,然后因为全世界电脑爱好者的力量,才开始把它的价格往下拉,这时候军方才慢慢淡出,但实际只是淡出,并不是不参与,军事用还是占了很大。就是说,如果没有航天,我们不可能在您这个年龄拿到这么小巧、这么便宜的笔记本电脑(笑)。

网易新闻:实际上这种影响是通过技术方面的普及,间接的影响到了老百姓。

嘉宾:对。

网易新闻:刚刚您提到您母亲出去开会时给您买晶体管勾起了我的一个兴趣,我听一些朋友介绍,您对这方面的研究是从很小的时候开始,如痴如狂的进行研究,家庭对您的支持是不是也非常大呢?母亲把所有的补贴都给你买了晶体管?

嘉宾:没有。我在这里做一个小小的披露,因为我在各个领域都发了文章,我不知道我的知识结构是怎么形成的,你知道文化大革命十年是没有什么书的,不但没有书,也没有老师,大学一直到1972年开始招生,之前也是关闭的。我怎么完成知识结构的架构的呢,我是1966年高中毕业,当时学习成绩非常好,你也知道,1966年发生文革了,我本来已经考上了到法国的留学生,因为那时候还没有和美国建交,1964年中法建交,最好的学生都是留法的,后来由于文革失去了这个机会,当时我和其他的知青一样,在陕西一个偏僻的地方插队,当农民。一个普通农民完全依靠自学的力量完成了知识的架构。

嘉宾:我插队的时候背了几麻袋的书,因为我们家是书香世家,当时(红卫兵)来抄时,只是把外国文学名著给抄走了,一些经济学、历史的书他们觉得没意思,就留下吧,当时有一套苏联科学家编的《世界通史》,每本这么厚,一共12本,有一箱子,我就给背下去了,实际非常枯燥,但和放牛、放羊比起来还是有点儿意思的。我就利用农闲时间,实际就是把牛赶到山沟里,抱着书看,居然最后把它全部看完,最后倒背如流,非常熟悉。后来由于种种机缘,我在一个国防工厂,航空系统工作,接触到了一些外文资料,但我们当年学的是俄语,英语根本就不会,没有人教,那时候录音机都没有,任何机会都没有,所以白天就是干活,晚上和工人住一个宿舍,打扑克。1972年时,我们国家印了第一版英文小字典,我就踹着它看英语九百句,后来自己愣把字典给背下来了,然后就看单位的科技书,主要是美国的一个杂志,叫《航空周刊》和《空间技术》,这杂志非常有名,后来我做了航空航天的评论,这杂志还专门请了专家来评论我的评论,包括在轨道上变轨用的小火箭,我说“小动量火箭”,反正也是因为一些说不清的直觉,在知识中遨游,最后就积累下来这些知识,我现在的世界史知识、科技知识挺扎实的。

嘉宾:我再给你举个例子吧,我曾经研究过一段突厥文,这在国内已经很少有人听到这个名字了,当时别人觉得我脑子有点灌水,不正常,后来到阿富汗战争发生时,因为阿富汗是突厥斯坦的那个地方,当时我就可以非常熟练的判断当地部族各方面的情况,因为我有突厥文的研究基础。基本就是一种直觉型的自学能力。网易新闻: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收看网易访谈,2008年9月25日是一个特别的日子,今晚我国将发射的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可以说这是中国人又一次实现飞天梦想,在这次神舟七号将搭载三名宇航员,其中一名将实现出舱作业,可以说他将留下中国人在太空的第一个足迹。

网易新闻:关于神七,我们既觉得神圣,又觉得很神秘,关于神七有多少待解之谜呢?今天为您请来的嘉宾是著名科普作家,也是航天专家宋宜昌先生。宋先生您好。

嘉宾:大家好,网友们好。

网易新闻:今天晚上神七就要升空了,大概是在21:07分到22:27分这个区间择机发射,您到时会收看直播吗?

嘉宾:会的。

网易新闻:可以说对神舟系列一直关注,神七和以往飞船相比,它有什么突出的地方您能给我们介绍一下吗?

嘉宾:从时间表上您可以看到,神舟六号是2005年10月12号发射的,本来计划应该是在2007年发射神舟七号,推迟了一年,从专业角度讲,这种推迟不是简单的因为气象原因,或者技术问题,就是因为计划做了较重大的改动,这种改动,我个人觉得是一种重大的进步,进步在哪儿呢?我从三个方面讲:

嘉宾:一,从这次神舟七号本身的技术先进性上,这是第一个;第二,相对和神舟七号平行的其他国家的航天计划;第三个方面我想分析一下著名的美国和俄罗斯这种航天超级大国,他们的航天计划和现代航天水平和神舟七号做一个横向比较。

嘉宾:我现在想说的第一个问题,正如您刚才说的,第一,它是三个航天员,翟志刚、刘伯明和景海鹏,比神舟六号多了一位,大家知道,多了一位,因为他要维持一百多个小时的太空补给,这时候包括吃、喝、排泄物的处理和空气所需要的氧气都要增加,增加50%。

嘉宾:第二,要进行太空行走,太空行走和不行走是完全不一样的,这跟载人航天和无人航天的差距一样大,因为载人航天和无人航天的本质区别是,无人航天风险无论怎么大也是低的,因为没有人,即使失败了不会那么揪心。载人航天对安全系统的要求近乎苛刻,因为集国家的荣誉,科学工作者和航天制造业的荣誉于一身,如果砸了,那实在是很没有面子的。

网易新闻:宇航员的压力很大。

嘉宾:宇航员的心理压力大,国民的心理压力也很大,这可不像中国足球一样随便,这必须得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水平、最可靠的水平。另外出不出舱也不一样,出舱和不出舱的区别在哪儿呢,无论是轨道舱还是返回舱里,你受整个舱的保护,舱的外壁是相对比较厚的,都是铝合金,而且有机玻璃也很厚,专门还有防辐射装置。大家知道,在茫茫的宇宙空间中,它和地面环境简直就是天堂和地狱的差别,差别在哪儿呢?首先它是零重力,或者微重力,你根本很难控制住自己,没有重量,就在空中飘,那你怎么工作?怎么行走?这和地面完全不一样,现在可以拿大水池进行模拟,因为水的浮力和重力平衡也处于一种模拟的失重状态,但和真实的是不一样的。

嘉宾:第二,它有几个大的辐射,一个是太阳辐射,还有一个是宇宙辐射,这个辐射是非常强的,强到什么程度呢,我们经常到西藏或青海,那个地方因为处在高原,空气比较稀薄,人的脸是红的,或者是黑紫的,那里辐射的强度已经给人的皮肤留下了很深的变化,这还是在有很厚大气层的情况下。载人航天在300公里或者350公里的轨道上,那时候几乎没有什么空气,太阳打在脸上时是根本不可能承受的,当然它有保护,但是保护做到什么样,那是很有讲头的,做得过厚,没有那么多重量,因为航天每一克都要计算,做的太薄就会受伤。这实际是秘密,甚至是绝密。

嘉宾:每一个航天大国,尤其是载人航天大国或者是出舱大国,都会严守这个秘密。俄罗斯曾经有一些商业航天,让一些富翁也上了太空,但他们穿的航天服和出舱服是不一样的,因为他是在航天舱里,出舱服需要出去,这个他是不给你的;美国更不用说了,绝对保密。

嘉宾:我曾经开过一个会,这个会是一个世界科幻大会,这时候一个前苏联宇航员就带着他的航天盔,他没说这是不是出舱盔,但据我看,有一部分出舱盔的元素,是镀金的,面罩上镀金,可以把射线反射回去,因为要抵抗射线。

嘉宾:第三强调在哪儿呢,因为要出空间,温度非常低,粗略计算大约在零下170度、190度左右,这时候你离开舱,舱是恒温、恒湿的,你离开了舱,整个就像赤身裸体一样,完全就靠航天出舱服来保护你,这个出舱服说得通俗一点儿就相当于一个小的太空舱,但是是柔性的。在这种情况下,这么冷,航天服要保护你的体温,这时候它会有一套自动循环的加热系统。这个系统非常怪,如果对着太阳这边,是一百多度,跟咱们看到的太阳特别热一样,背着太阳就是负零下一百多度。所以要加温,又要降温,要求是非常高的。

嘉宾:最后,这个航天服不是单纯穿,而是为了在舱外工作,比如把两个航天器对接,或者把航天舱进行舱外维修。美国有一个哈勃太空望远镜,它发上去以后发现由于镜片的数值不对,需要修,没办法,因为已经打到轨道上去了,所以只能航天员去修,换一些投影仪,把电脑也换了,这时候真正是跟在地面一样在修,所以它需要柔软度,不能像潜水服一样的,要求极高,所以这个设计是很难的。据资料说,这次我们带了两套出舱服,一套是俄罗斯的,还有一套是我们自己设计的。所以可以看来,这方面我们又前进了一大步。

嘉宾:综合来说,神七做舱外行走是为了两个更远大的目标:第一个目标就是组建轨道上的中国航天站。你知道,每次火箭发射的载荷是有限的,比如神七用的是长征2号F火箭(音),它的有效载荷在近地轨道上最大限度是九分,一般都是八分左右,因为不能满负荷,只能一次一次发射,然后把它对接起来。如果你能舱外行走,(仪器)出现什么毛病,就可以把它修理好。有一次很著名的太空行走,是美国在七十年代,把一个航天员打上去了,叫天空实验室,1972年打上去的。打上去以后,太阳帆板在组合罩被抛弃时,把太阳帆板刮了一下,太阳帆板不是张开的嘛,结果有一半的太阳帆板被组合罩刮扭了,等于是天线被扭了,就坏了。这样其他的帆板也受到了影响,这时候航天员出舱把坏的帆板切掉了,把还剩下的张开,保证它的工作。

嘉宾:所以航天员出舱确实是很重要的,第一我们可以在轨道上建空间站,这步达到什么程度呢?相当于美国和前苏联的轨道空间站,作为轨道空间站,前苏联也好、俄罗斯也好,做的是比较好的,有一系列空间站,还有和平空间站。

嘉宾:美国开始没看重这个,因为它已经登月了,它觉得连月球都上了,轨道无所谓,后来发现前苏联在轨道上做了很多科学实验,包括军事实验,它觉得这个东西很重要,然后美国就开始搞,后来就搞了天空实验室,但是下去以后他不知道做什么,因为他们用的是发射阿波罗系列火箭的最后一枚,然后这个系列不做了,这时候它走了一个弯路,想用航天飞机来代替轨道空间站,后来发现是代替不了的,最后它又集合了好多国家,弄了现在的国际航天站。

嘉宾:我们没有参加国际航天站,而且我上次碰到的宇航员也是在国际航天站上下来的,我们没有参加这个计划,按照我们国内自己的需要,对宇航前瞻性的计划,搞自己的空间站,这是第一步。

嘉宾:第二就是我们现在有嫦娥计划,目前看一是探月,第二是在月球上采样然后用送回来,会不会最后登月也取决于我们在轨道空间站上做的研究和神七,因为月球还得是在月球上,离开月球行走,这时候你的出舱服需要经过严格的考验,这也是为它准备的。所以这一步,从长期发展计划来说,这越过它很重要的时刻了。

网易新闻:也可以说神七的发射具有很多方面的重大意义。我记得在神五发射时您曾经说过神五的发射“打了美国一个措手不及”,很多人没有预料到我们会发展这么快。您觉得神七的发射对俄罗斯、美国这些空间技术相当先进的国家来说意味着什么?

嘉宾:就是我刚才跟你说的,一是我们自己的技术进步,另外,我们的进步产生的辐射性影响。您既然先提出美国俄罗斯,那我们就来先说这个问题,神五发射的时候很有意思,在哪儿呢?就是美国哥伦比亚的航天飞机出了事儿,我刚才跟你说,美国没有空间站,它只有航天飞机。这事儿出了以后,它本来可以补给国际空间站,国际空间站第一个舱段是美国的,1996年发的。它为了补给这个,一下就停了,这边停了,别的不能发射,总共四架,三架停了,整个航天计划就停在那儿了。这时候那项目还有几个人呢,国际空间站上,你想,你在天上悬空着飞,这船已经不能开了,这是什么心情?当时正好是在这个时候。

嘉宾:正好这个时候,当时只有俄罗斯的联盟可以发射,于是联盟就承担了补给国际空间站的任务,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尤其是航天飞机近两年才开始恢复飞行,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是依靠联盟来补给和平空间站。这时候突然产生了一个疑问,俄罗斯会不会无限地支持国际空间站,因为俄罗斯在国际空间站里有份额,当然它可以出各种理由来支持这个,但你知道,这个联盟火箭从某种意义上和咱们的长征系列比较接近,它是一个比较稳定、可靠、可以多次发射的安全火箭,但它毕竟是七十年代设计的,现在的世界科技进步,和那个时候已经完全不一样了,用一种七十年代的设计不停地重复,当然我可以补给,但你需不需要进步呢?也是需要的。所以它也不愿意始终用联盟,它想对联盟进行升级,但它现在的航天工厂由于改革和前苏联解体的原因非常紧张,不可能停掉现在的生产新的,所以它只可能生产第一段联盟,根据现在披露的资料,我们这回神七用了长征2号F,也是这个系列里比较后的,有人说是最后一艘,我不敢说是最后一艘,但我们也要设计新的了,我们的能力很充足,这时候俄罗斯的联盟产量不会特别高,然后法国捷足先登,因为法国没有载人航天,欧洲整个都没有载人航天,法国这次就看准了,萨科奇这次去就包了五所联盟,不是为了补给国际空间,而是为了它自己有一个“阿里安娜”系列的火箭,发射在美洲加勒比海赤道的那个地方,因为那个地方发射成本比较低。在那个地方,阿里阿纳太贵,因为欧洲的人工成本贵,所以它想用便宜的联盟来替它,这已经卡住了俄罗斯航天工业的生产段,这几年它只能生产这个。

嘉宾:这时候美国就没办法再补给,它现在是2010年航天飞机退役,2015年它的新的航天飞机才开始生产、补给这个,这中间有一个空档,刚好有五年,法国一下包了五所,一年一所,所以没功夫生产给美国的补给。这时候国际上有传言,说要靠神舟,提前把神舟包下来补给那个。当时在神舟5号时我就说那个,实际上我已经在想,但因为太大胆,所以一直没敢说出来,就是说,实际国际空间站还得靠神舟。

嘉宾:现在经过这么多年的反反复复,已经浮出水面,很清晰了,如果你再不订神舟,这个生产段也不能给你了,那国际空间站,工作人员在天空中就很狼狈了,变成了这样。所以从这个角度讲,我觉得,抢先下单可能还是比较明智的。

网易新闻:您刚刚也提到法国现在也对航天开始发力,之前我们的印象一直都是俄罗斯、美国航空航天超级大国在做,欧洲对这方面好象不是很热衷,是什么原因?现在又是出于什么考虑开始发展这方面呢?

嘉宾:是这样的,欧洲这方面确实相对落后,欧洲在二战之后在航空航天上费了很多挫折,像它的大型喷气式民用客机,空中客车,它也是觉得这个方面有利,才成立了欧洲空中客车公司,几个国家联合起来的,开始它也没有发展航天。因为当时主要是美国、苏联,如果你看一下航天发展史,尤其是飞船发射序列表,在六十年代时非常密集,几乎是一个星期就发射一艘飞船,而且是投入巨资。您知道当时欧洲国家,法国只有五千万人口、英国五千万人口,美国当时两亿左右,二战之后美国的实力太雄厚了,他们拼不起;俄罗斯当时接近三亿,所以俄罗斯确实也是趁着二战的雄风,还能和美国一拼,在这个领域投入太大,所以它出于实用主义的角度,暂时搁置这方面。后来发现航天不单是民族威望、显示科技进步、全面拉动、提升科技水平的问题,还非常具有实用价值。

嘉宾:有人说,在航天上投入一块钱,能收回五块到二十块钱来,怎么回事呢?通信卫星就能把整个海底电缆、微波全部给取代了,尤其是静止轨道卫星,一下实现了跨洋通信,而且成本非常低。这时候,通信完全被美国控制了,你想打越洋电话你就得给美国人送钱,欧洲人算计是比较精明的,它觉得这不能忍受,就像它在飞机上不能忍受波音一样,不能忍受怎么办呢?又没有钱,只好还采取联合的办法,大家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有技术出技术,联合探讨,终于把阿里阿纳火箭系列搞上了,但是欧空局的审查是非常严格的,没有完全的实用价值就只能靠后,只有又拉动科技、又有商业价值、经过反反复复应用的,因为欧空局有好多国家,所以载人航天就靠后了。

嘉宾:靠后不是说明不研究了,英国曾经设计了航天飞机,德国设计了霍克托尔(音)航天飞机,所以他们在这些方面也进行了研究,而且值得一提的是,欧洲为了国际空间站,专门设计了一个无人国际飞船,把水和各种各样的补给用品都装到一辆无人飞船上和国际空间站对接,把这些货运到国际空间站,国际空间站把自己的垃圾放到这儿,它还有一些燃料,把国际空间站往前推,因为国际空间站运行一段就会降低,越降低也是,一些极少量的空气分子就会撞它,微小的撞击使得轨道更低,那么每过一段时间,就得推。航天飞机也是上去一次推一次,这回欧洲的补给飞船上去又给它推了一次。

嘉宾:所以从这点看,无人飞船刚才我说过了,成本很低,因为没有安全的问题,但是和它自动对接也需要很高的技术,所以欧洲又走了一步。

网易新闻:现在欧洲在这方面也发展了。

嘉宾:但是载人还没有做计划。

网易新闻:和欧洲相比,咱们在这方面还是相当领先的?

嘉宾:不不不,只能说咱们的运载火箭和载人飞船这两方面,但具体说,咱们和欧洲的运载火箭各有千秋,咱们是液体的,欧洲的,起码助推器是固体的,所以它的固体助推器这方面比咱们领先。反正我们有人上去了,说一千道一万我们的人在天上飞,你不服气也没办法,你们没有人在天上飞,只能用国际空间站,你用的是美国的航天飞机和俄罗斯联盟,不是自己的火箭送上去的。

网易新闻:美国和俄罗斯,美国在1969年时就实现了月球行走,技术十分领先,我们和美国、俄罗斯相比,现在还有多大的差距呢?

嘉宾:现在我们有探月计划,有没有载人登月计划,国家还没有披露。差距在哪儿呢,首先你要搞清楚X2F的净值,就是它多重,但重量和质量是两回事。这个长征2号F的质量是476吨,在近地轨道,刚才我已经说了,最大的运载力是9吨,一般是8吨左右。同步轨道的能力大约是3.5吨左右,所谓同步轨道是36000吨的同步轨道,这还不足以把人送上月球,必须研制更大的火箭,根据我们国家已经披露的计划,走大推的火箭,它的质量在800吨左右,相当于美国的大力神。这群火箭的研制大约就是在近地轨道上能形成20吨的载荷能力,同步轨道差不多能达到7吨左右,这时候我们就可以登月了,就可以飞向月球了。

嘉宾:飞向月球并不一定要我们的火箭带足全程的燃料,在地球和月球之间有一个点,叫拉格朗日点,如果火箭达到了拉格朗日点,这个点是地球引力最小,月球引力也小的极点,越过以后地球引力就更小,月球引力就大于地球引力,就给吸过去了,就不需要燃料。我们只需要越过月球和减速以后围着月球转,所以燃料消耗比想象中的少,因为有一个拉格朗日点。拉格朗日是一个著名的外国数学家,以他的名字命名的。

网易新闻:现在我们在非常努力的发展这方面的技术,我非常好奇,老百姓看神七,看宇宙飞船在天上飞,觉得这个东西特别神秘、特别遥远,和我们的生活有关系吗?

嘉宾:当然有关系,刚才我说,通过欧洲为什么在停滞多年之后决定发展自己的航天工业、飞船和卫星呢?关系太大了,首先你手里这本笔记本电脑,您知道它都是由芯片组成的,是谁来拉动芯片发展的?根据最早的历史资料是1946年发明的晶体管,肖克力和美国贝尔实验室的科学家发明了晶体管,大约在五十年代时,科学家发现可以在一个芯片上做好几个晶体管,在六十年代开始搞集成电路。一开始集成电路非常昂贵,主要是美国在搞,诺伊斯的一伙人在搞这个,非常昂贵,以至于到老百姓买一个晶体管需要用一百多美元,当时的美元和现在的美元价值差十倍不止,所以根本不可能搞起来。

嘉宾:我想给你讲一个我自己的故事,1963年,在莫斯科开一次世界妇女大会,我母亲作为中国代表团成员去了,她问,你要带什么东西吗?我说,你能不能给我买几个晶体管?后来她就用了她全部的差旅费,就是当时的津贴标准,买了五个晶体管回来。哎呀,我当成宝贝,那是1963年,可想而知,在六十年代一个晶体管多贵,但真正的军用晶体管比这还贵,如果没有大量的国防补贴、国防拉动,根本不可能降到现在笔记本使用这么便宜的程度。当时美国有一个远程导弹,他们的电子制导系统需要一些晶体管,但只有晶体管才能取代电子管,所以无论多贵它也定,为了国防、为了安全。包括个性导弹,主要是远程导弹,包括航天,当然也包括载人航天。所以当时美国是用它的国力(发展),不惜代价。当时IBM为了给军方供货(导弹头上的晶体管),曾经用20美元买了先同公司(音)的一枚晶体管,可见当时昂贵到什么程度?正是由于这个订货,促使大家疯狂的进行交易,然后价格就按照摩尔定律不断下降。

嘉宾:所以一直到八十年代、九十年代,军品订货在芯片价格下压上起了极其关键的作用,一直到1985、1986年,个人计算机、小屏计算机陆续出台,然后因为全世界电脑爱好者的力量,才开始把它的价格往下拉,这时候军方才慢慢淡出,但实际只是淡出,并不是不参与,军事用还是占了很大。就是说,如果没有航天,我们不可能在您这个年龄拿到这么小巧、这么便宜的笔记本电脑(笑)。

网易新闻:实际上这种影响是通过技术方面的普及,间接的影响到了老百姓。

嘉宾:对。

网易新闻:刚刚您提到您母亲出去开会时给您买晶体管勾起了我的一个兴趣,我听一些朋友介绍,您对这方面的研究是从很小的时候开始,如痴如狂的进行研究,家庭对您的支持是不是也非常大呢?母亲把所有的补贴都给你买了晶体管?

嘉宾:没有。我在这里做一个小小的披露,因为我在各个领域都发了文章,我不知道我的知识结构是怎么形成的,你知道文化大革命十年是没有什么书的,不但没有书,也没有老师,大学一直到1972年开始招生,之前也是关闭的。我怎么完成知识结构的架构的呢,我是1966年高中毕业,当时学习成绩非常好,你也知道,1966年发生文革了,我本来已经考上了到法国的留学生,因为那时候还没有和美国建交,1964年中法建交,最好的学生都是留法的,后来由于文革失去了这个机会,当时我和其他的知青一样,在陕西一个偏僻的地方插队,当农民。一个普通农民完全依靠自学的力量完成了知识的架构。

嘉宾:我插队的时候背了几麻袋的书,因为我们家是书香世家,当时(红卫兵)来抄时,只是把外国文学名著给抄走了,一些经济学、历史的书他们觉得没意思,就留下吧,当时有一套苏联科学家编的《世界通史》,每本这么厚,一共12本,有一箱子,我就给背下去了,实际非常枯燥,但和放牛、放羊比起来还是有点儿意思的。我就利用农闲时间,实际就是把牛赶到山沟里,抱着书看,居然最后把它全部看完,最后倒背如流,非常熟悉。后来由于种种机缘,我在一个国防工厂,航空系统工作,接触到了一些外文资料,但我们当年学的是俄语,英语根本就不会,没有人教,那时候录音机都没有,任何机会都没有,所以白天就是干活,晚上和工人住一个宿舍,打扑克。1972年时,我们国家印了第一版英文小字典,我就踹着它看英语九百句,后来自己愣把字典给背下来了,然后就看单位的科技书,主要是美国的一个杂志,叫《航空周刊》和《空间技术》,这杂志非常有名,后来我做了航空航天的评论,这杂志还专门请了专家来评论我的评论,包括在轨道上变轨用的小火箭,我说“小动量火箭”,反正也是因为一些说不清的直觉,在知识中遨游,最后就积累下来这些知识,我现在的世界史知识、科技知识挺扎实的。

嘉宾:我再给你举个例子吧,我曾经研究过一段突厥文,这在国内已经很少有人听到这个名字了,当时别人觉得我脑子有点灌水,不正常,后来到阿富汗战争发生时,因为阿富汗是突厥斯坦的那个地方,当时我就可以非常熟练的判断当地部族各方面的情况,因为我有突厥文的研究基础。基本就是一种直觉型的自学能力。
网易新闻:我看您的资料里还介绍您曾经担任过甘肃科技情报所的外文资料员,包括您的几本书,最初的两本长篇,都是在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的。

嘉宾:香港还出了一本。

网易新闻:包括还有名的一本,是在兰州完成的,您在甘肃生活了多长时间?

嘉宾:十年。

网易新闻:有没有去过酒泉基地呢?

嘉宾:我去了敦煌。酒泉基地非常保密,也不在酒泉,而是在酒泉北方的沙漠里,实际上过去还要坐一段铁路,那时候保密的太严了。

网易新闻:您在那里生活时,没有机会接触那边?

嘉宾:对,但我不断在脑子里畅游世界,酒泉基地也好、西昌基地也好、美国卡纳罗拉(音),肯尼迪航天中心……圣彼得堡附近,普利切斯克(音),我对这些简直都非常熟悉了,还有美国西海岸加利福尼亚的凡登堡,这些航天基地我已经印在脑子里了,所以去不去(实地)我并不在乎。

网易新闻:我知道宋老师非常低调,您刚才说到家里是书香世家,实际很多喜欢您的书友都知道,您的父亲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也在甘肃做过第一书记,对甘肃肯定有很深厚的感情,现在酒泉成为了中国航天的摇篮,您父亲看到神舟系列飞船发射,是什么样的心情呢?能给我们讲一下吗?

嘉宾:他当然会很高兴了,作为甘肃的省委书记,甘肃当时是非常穷的,穷困到什么程度呢,大约在1972年还是1971年时,他到底下去,看到当时东部干旱地区,几乎就怄死人了,到农民家里去,咱不说他有没有穿的,实际他就是没有,他在炕沿儿边上凿了一个坑,那坑就当碗使了。用当时的人民币市值来算一下,家里财产平均也就是20块钱,这是家庭财产,不是收入,他们根本没有收入,非常穷。

嘉宾:后来他们跟周总理汇报,周总理掉下了眼泪,派了很多专家和干部去调查,紧急发放了大量的粮食和衣服带过来救援,才把人救过来,当时人已经浮肿了,这个事情很多人不知道,以为1960年困难之后国家已经好了,实际甘肃当时是非常困难的,因为那里的降水量非常低,那里东部地区年降水量是250毫米,蒸发量大约是3000多,所以连草都不长,一过天水那边,一片都是黄颜色的黄土,根本没有草,树更不用提了,很困难。

网易新闻:包括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大讨论时,都是在您父亲的领导下,甘肃也逐渐发展起来了,您父亲在任职时,有没有在航天基础工业上有一些想法和期待呢?

嘉宾:甘肃有一些国防工厂,不仅有航天,还有核工厂,这个工厂是咱们中国最重要的工厂,当时也是苏联援建,苏联刚把设备运来又撤走了,这是非常重要的工厂,除了这还有很多,但由于保密原因,我不便做详细介绍。

嘉宾:当年咱们国家从1964年开始决定进行三线建设,和美苏对峙的是一线,就是沿海,中部地区是二线,西部就是三线,主要是陕西、甘肃、宁夏、四川、云贵,当时进行三线建设时,很多工厂内迁,迁到了很偏僻的地方,很多工程技术人员、工人,尤其是沿海地区的,我认识他们很多人,我也写过一篇文章,网上转载过,他们等于是舍弃了自己相对优越舒适的生活,到非常偏僻的荒山、峡谷、草原,包括研制原子弹的那些人,现在也都很清楚了,包括青海甘肃也都有他们的人。他们为了共和国的安全,为了共和国的未来,做出了大量的个人牺牲,这些事情都是很保密的,当时一般人看到我们的原子弹爆炸、卫星上天,并不知道是谁、哪些人、哪些工程、根据什么计划来制造这些东西。1964年原子弹爆炸我正在上高中,当时全校一片欢腾,我记得有一次北京这边中国足球踢赢了科威特,拿着报纸烧当火炬,当时中学生也是非常爱国的,但是后来原子弹制造的整个计划都逐渐披露了,航天也详细披露了,包括核潜艇,的确有很多幕后英雄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包括今天我们看到的航天员,杨利伟、聂海胜、翟志刚等,他们都是英雄,但是他们从那个时代,当时叫P2导弹,实际就是德国V2导弹的俄罗斯版,轰炸伦敦的那个导弹,德国人布劳恩设计研制出来的,把这个最终变成了能够把人送上月球的伟大工程,也包括今天把中国人送到轨道上出舱,不知道有多少人默默无闻的做了大量的工作。

嘉宾:我们在仰望这些航天英雄时,的确应该感谢当年的建设者和设计者,很多同志也牺牲了。当然我们也要感谢我们国家的领导人,在中国这么穷困的情况下,断然决定发展导弹、核武器,虽然人均GDP还赶不上很多国家,大概在世界上排五六十位吧,可是综合国力,尤其是战略力量,像航空,主要是航天,核力量,已经使相当多的人感到震撼,非常感谢他们,因为他们非常有远见,如果我们当时满足了个人的日用品等当下利益,那我们是绝对不会像今天这样强大的。

网易新闻:所以我们要向神舟系列飞船,也包括我们国家在各个方面作出贡献的人,包括政治家、科学家、工作人员致敬。刚才您说1964年时原子弹爆炸,包括后来科学方面的进步,我非常感兴趣,您在对科技产生兴趣之后,有没有想过自己有一天可以遨游太空?有没有这样的梦想?

嘉宾:遨游太空,谁都心向往之,我还是一个科幻小说作家,科幻小说,从雪莱的夫人玛丽.雪莱写的《弗兰肯斯坦》、《人造怪人》开始,科幻作家、科幻迷,对太空一直是非常向往。契尔科夫基,就是苏联著名的航天预言家,他有一句著名的话“地球是人类温暖的摇篮,但是人类不能永远待在摇篮里。”就是说,咱们不能满足于这个摇篮,任何一个孩子、年轻人,当他遥望天空,看到灿烂的星河时,他当然会想到,地球只是群星中的一颗,地外有没有文明?我们用什么手段和他们联系?我们是不是能够像神话里那样的,在宇宙中飞翔,人人都会心向往之,而在科幻作家流派里,像雅思克拉克,他写的2000年世界之旅,还有一个特别著名的地球同步轨道卫星,他预言到了在36000公里的这颗卫星,当它打到这个轨道上时速度和地球同步,不落也不走,后来把这个轨道叫“克拉克轨道”,他预言到这一点了。像如勒凡尔纳写了好几篇《从地球到月球》,还有一位英国科幻作家写的《大战火星人》,这简直是人类幻想无穷无尽的源泉,也包括印度,印度佛教也好、印度教也好,关于天堂美轮美奂的描述、精采的想象、令人叹为观止的描绘,以至于大家不得不把它刻在石壁和庙宇中,包括我们受印度佛教影响产生的《西游记》,确实非常美好。任何一个孩子,没有想象就不会有世界,首先要想象出来,然后才能实现这些想象和理想。

嘉宾:当我作为一个年轻人时,就像你们这么年轻时也是这样的,但小时候最好的梦想就是考上大学,但却碰到了灾难,幸好没有被打倒,挣扎出来了,而且这么多年还积累下了一些知识和技能,还能和您坐在这里谈当年,在互联网时代和网友一起话当年,我也感到非常幸运。

网易新闻:实际上您是通过文字的方式实现了您对科学、对太空的梦想?

嘉宾:可以这么说,但大部分还没有变成文字,我个人经常感觉思维的速度太快,如果您注意一下我的博客,关于美国这次金融危机,实际上我在4月份时已经预言到了,我通过一个复杂的公式已经计算出来了,在5月份就已经证明了,而这次,几乎是同步预言它什么时候爆发,爆发的规模。

网易新闻:您刚才说那个计算的基本原理可以给我们说一下吗?

嘉宾:在这一次,作为一个知识产权,我就先不说了,但它的结构已经完全可以预言,不信你可以看我前两天的博客。我幸运在哪儿呢,97年亚洲金融危机时,我完全愣了,根本不知道当时的对冲基金、金融杠杆,完全不知道,所以后来看了一些书,但这书说这个观点,那书说那个观点,而且我还买了很多美国写的金融衍生工具、金融设计,包括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的很昂贵的书,我也看了好多原版。结果越看越糊涂,所以只好暂时忍耐一下,但这次我是通过一个很复杂的公式计算出来的,计算出来以后,竟然每一步都和现实事件吻合。我可以给你透露一个小小的私人秘密,雷曼兄弟破产时,其实我早就计算出来了,我一看到他们破产,因为我是不喝酒的,我自己弄了一些饮料,跑到一个公园里,庆祝我的预言实现(笑)。

网易新闻:您什么时候预言到的?

嘉宾:我5月份就预言到了。

网易新闻:这方面的资料您会发表吗?

嘉宾:您问的很好,我现在也吃不准应该用什么形式把它告诉世人,我吃不准这个形式。

网易新闻:通过科学方面的杂志,通过学术权威杂志来发表,更权威一些?

嘉宾:通过网络更好。

网易新闻:还想问一下您,《祸闸打开之后》是您在八十年代初写成的,因为当时这部作品涉及到了外星人,很想问问您现在对外太空是什么样的看法?您觉得有没有外星人?或者您想象当中的外太空是什么样子的?

嘉宾:我的科幻创作在八十年代比较多,后来由于种种原因,你也知道,在1983年后有一个提精神污染的事件,后来我和我的很多同行只好收笔,还有一个著名的科幻作家当时其的得了中风,还有叶永烈、金涛(音)等很多很多,我当时也是在科学普及出版社当科幻方面的编辑,这些人只好转了,转而写中共政治人物。我写了一段军事小说,最后好象是我也控制不了命运,命运也控制不了我,就变得今天干一个这个,明天干一个那个,变得比较乏味了。

网易新闻:从神五载人实现之后,到神七这一系列的发展,您觉得会不会引发新一轮的科幻热呢?

嘉宾:我觉得与其说新一轮科幻热,不如说新一轮爱国热,我刚才跟您分析了,美国在航天飞机之后做了一个计划,用什么来取代航天飞机,它知道航天飞机有很多弱点,等于是拿八十年代制造的比较破旧的公共汽车来承担这么高危险的载人航天任务,就是您现在开一辆用了二十多年的车,您也会感到没面子,同时也会担心它的性能和状况不好,还别说载人航天,你投越多钱就越会落在别人后面,所以它也不能忍受。它的下一个计划就是六后座(音)计划,从我个人看,也有好多毛病,所以到底搞不搞六后座计划,并没有最后定。如果它再举棋不定,加上金融危机使它预算不足,当时在神五上天时我就情不自禁的想中国要独步天下,现在看来真是这个样子,你想,航空站上面咱们先不说,关键还要看它下一步有没有更好的火箭、更好的飞船和更好的计划,这需要大量的钱和很多人不屈不挠的努力。在波动的情况下,计划实现不了,中国虽然非常谨慎,把两年的时间拉长到三年,但我们能够非常扎实、一步一个脚印的在太空中行走、飞翔,而我们的对手,由于历史的原因,包括美国也好、俄罗斯也好,不得不满足于联盟,它的月球计划、火星计划,它不和印度合作就要和中国合作,因为不单是钱的问题,我个人研究,它有些国防关系体系出现了一些缺陷,主要是人力,过去完全是国防工业体系,一切都为国防工业做,现在由于它的改革、由于它的联盟的解体,出现了很多缺陷,我举个很简单的例子,印度曾经定了一艘它的航空母舰,把它的一艘航空母舰改造改造再卖给印度,这样他们都一拖再拖,完不成工期,后来不但完不成工期,还要跟印度加钱,印度说您已经加了两次了,已经加了三个多亿美元了,您到底要加多少?他说14亿。后来他说14亿钱我给你拍这儿,你能不能完成这艘航空母舰?他们不吭气。为什么?因为生产航空母舰主要是焊接船体的工人,主要是高级焊工去完成下一代俄罗斯的核潜艇,中国有句话叫拆东墙补西墙,完成自己的东西是最重要的,别人的东西只好不断加价,加了还不能完成。航空工业也出现了这种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它是不是会再制定更雄心勃勃的计划,俄罗斯连登月都没有实现,实际上它的飞船达到过火星,但是你不能老是讲你过五关斩六将,只能说此时此地,2008年9月25日,此时此地你的水平,就说你是世界冠军,你是前世界冠军,您是前奥运金牌得主,您这一届不行了,航空航天也是一样的,就像大英帝国不要倚老卖老,大英帝国已经是落花流水,已经是过去的事情了。

网易新闻:好,由于时间关系,我再问您最后一个问题,之前神五发射,您也有一些预言和一些比较超前的想法,想问您,您觉得对于非宇航员的中国老百姓来说,什么时候能够实现上太空的梦想呢?

嘉宾:如果想用神舟这种长征2号F火箭和神舟飞船,这个成本是非常高的,大家知道,有一个很古怪的设计师,设计了一艘飞船,这艘飞船只是在100公里轨道飞行,这个设计师叫鲁坦,一个古怪的美国人,他用亚轨道飞行是可以实现人类航天梦的,但你只能飞到100公里。什么叫亚轨道呢?就是如果你打到180公里的轨道,就可以用每秒7.9公里的速度围着地球旋转,亚轨道是要落下来的,但那种飘飘欲仙的感觉你全有啊,你也会觉得地球很遥远、很蔚蓝、很美丽,你也可以失重,但你并不是作为一颗卫星在那儿围绕地球旋转,这个成本是比较低的,他预计20万美金,那是当时的价钱,现在也不行了。但他上次实现了,用了南非一个老驾驶员,把他的火箭给驾上去了,非常危险,火箭有一个面都坏了。但现在很多风险投资已经定了货,想让它的飞船可以运一些您说的那样的客人到亚轨道上观光旅游,但我当时的判断还不行,事实也证明,他一拖再拖,还没造出来,如果造出来,而且实验好的话,当然我个人想,这个风险也不小,人类就可以实现在亚轨道飞行的航天梦了。

网易新闻:看来航天爱好者和对于科幻非常狂热的科幻迷们还需要等待一段时间,好,非常感谢宋老师作客网易访谈,跟网友分享了他关于神七的看法,不光有严谨的科学技术,还有非常丰富的情感,真的非常感谢宋老师,各位网友们,今天晚上我们就可以共同关注神七的升空,预祝神七发射成功,预祝我们的宇航员出舱执行任务也能顺利成功,感谢大家收看网易访谈,再见。

嘉宾:谢谢大家。
这个长征2号F的质量是476吨,在近地轨道,刚才我已经说了,最大的运载力是9吨,一般是8吨左右。同步轨道的能力大约是3.5吨左右,所谓同步轨道是36000吨的同步轨道,这还不足以把人送上月球,必须研制更大的火箭,根据我们国家已经披露的计划,走大推的火箭,它的质量在800吨左右,相当于美国的大力神。这群火箭的研制大约就是在近地轨道上能形成20吨的载荷能力,同步轨道差不多能达到7吨左右,这时候我们就可以登月了,就可以飞向月球了。

;funk ;funk ;funk
很傻很天真很想当然的"假宾"
这种访谈类节目 千篇一律 时间久了容易疲劳。

节目要创新啊!
美国人从来不善欢北极熊。
即使他们现在有了相同的意识形态,但地缘政治的问题是永远改变不了的,因此,如果不是万不得已,他们是不会求北极熊的。
但毕竟他们都是白人,到了万不得已的时候,他们还是会走到一起的。
而我们和他们是一黄一白,意识形态上又是势不两立的,因此我估计美国人是宁愿让他们的太空人在太空中变成木仍伊也不会来求我们合作。
不要痴心妄想了。
7吨就敢放话登月...你不如直接买个阿里亚纳5,明天就飞吧.
太空人就选这位宋先生了,绝对单程机票,飞上去不用管;P
刚一个神舟7,就可以藐视米国啦?
嘉宾:可以这么说,但大部分还没有变成文字,我个人经常感觉思维的速度太快,如果您注意一下我的博客,关于美国这次金融危机,实际上我在4月份时已经预言到了,我通过一个复杂的公式已经计算出来了,在5月份就已经证明了,而这次,几乎是同步预言它什么时候爆发,爆发的规模。

网易新闻:您刚才说那个计算的基本原理可以给我们说一下吗?

嘉宾:在这一次,作为一个知识产权,我就先不说了,但它的结构已经完全可以预言,不信你可以看我前两天的博客。我幸运在哪儿呢,97年亚洲金融危机时,我完全愣了,根本不知道当时的对冲基金、金融杠杆,完全不知道,所以后来看了一些书,但这书说这个观点,那书说那个观点,而且我还买了很多美国写的金融衍生工具、金融设计,包括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的很昂贵的书,我也看了好多原版。结果越看越糊涂,所以只好暂时忍耐一下,但这次我是通过一个很复杂的公式计算出来的,计算出来以后,竟然每一步都和现实事件吻合。我可以给你透露一个小小的私人秘密,雷曼兄弟破产时,其实我早就计算出来了,我一看到他们破产,因为我是不喝酒的,我自己弄了一些饮料,跑到一个公园里,庆祝我的预言实现(笑)。

网易新闻:您什么时候预言到的?

嘉宾:我5月份就预言到了。

网易新闻:这方面的资料您会发表吗?

嘉宾:您问的很好,我现在也吃不准应该用什么形式把它告诉世人,我吃不准这个形式。

---------------------------------------------------------------------------------------------------------------------

还是不要告诉的好
看得我泪流满面啊...........[:a5:] [:a5:] [:a5:]
评价:这个嘉宾有些自以为是。
补正:"下一个计划就是六后座(音)计划"
猎户座!!!!!
宋^平的儿子,对身世其实相当低调,曾经很爱看他的太平洋海战系列,,
还有他对苏俄的军事工业\社会形态的评论文章发人深思
上回那个对发动机的评论也很不错,好像是他吧,,
不过,这个访谈质量不高,有些水
COTS的spacex,如果一切顺利的话2013年就可以发射载人dargon飞船了,当然一切都难说
原帖由 reddragoon 于 2008-10-2 17:07 发表
评价:这个嘉宾有些自以为是。
补正:"下一个计划就是六后座(音)计划"
猎户座!!!!!

仙童公司这么快就被人遗忘了么?
只记得花花公子了么?
]]
通信卫星可代替越洋光缆..............这个卫星的通信容量.........
几个月前就知道雷曼要倒干嘛不早说呢,现在说有什么用............
原帖由 wenci 于 2008-10-2 18:55 发表
人都是有自己的长项和短项的。
宋先生的长项我不知道,但是关于用一套数学模型作出准确的金融预言,而且是针对金融危机的预言;这个也实在是雷死我了!;funk (敢情宋先生能看到雷曼的全套财务报表啊,雷曼对宋先生 ...

事后诸葛亮是到处都有的:victory:
这些访谈仅仅“谈谈”而已,不用当真。:D
宋先生写的东西看过一些,感觉还很不错,不过这个访谈看了有些雷人,
还有一点是必须考虑的:
如果航天飞机不能飞了,他美国人一旦去和欧洲人抢联盟的话,一定会迫得欧洲人自己去搞载人航天的。
我认为美国人绝对不会让欧洲人再去搞一个“天客(航天客车,或叫太空巴士)”出来。
也不会让欧洲人在使用神舟的时候来帮助我们完善神舟。
象他们这样的世界警察,一定选择亲自来接洽我们的神舟,既可以稳住欧洲人,又可以控制住我们。
等他的大水星再搞出来之后,一切都还在他的掌握中。

这是美国人的如意算盘。
《燃烧的岛群》写的不错
我初中那会的军事启蒙读物啊。
还有《火与剑的海洋》,应该谢谢他啊。

宋确实阅读量很大,他拥有的那个时间不是我们能比的......
我可以给你透露一个小小的私人秘密,雷曼兄弟破产时,其实我早就计算出来了,我一看到他们破产,因为我是不喝酒的,我自己弄了一些饮料,跑到一个公园里,庆祝我的预言实现(笑)。

晕了 这个嘉宾竟然能算出雷曼兄弟破产
原帖由 ★沙漠之狐★ 于 2008-10-6 21:26 发表
我可以给你透露一个小小的私人秘密,雷曼兄弟破产时,其实我早就计算出来了,我一看到他们破产,因为我是不喝酒的,我自己弄了一些饮料,跑到一个公园里,庆祝我的预言实现(笑)。

晕了 这个嘉宾竟然能算出雷曼兄 ...

=============================================================
如果结合美国的经济状况,根据雷曼的投资构成,推导出其破产并不是件很困难的事。事实上,07年说美国经济将会有大问题的人,大有人在,只是人们不知道而已。现在,说中国经济跟中国房地产有问题的人,也大有人在,偶们不妨拭目以待!
宋老大,有时还是相当不错滴!虽然有时候也忽悠人,呵呵
我也来跟跟风吧,转贴宋先生这几天的博文:

寂静的台风眼    宋宜昌  (2008-09-22 11:01)

    美国自己的一大堆失误、拖延、掩饰和贪婪触发了这场金融乱局。现在骂也好,哄也好,作用都不大了。专家、学者、分析师当然可以找出它的一千个妈和一百个爸来。但到头来大家都得等着美国人出招,自己只好顺势操作。
    拆掉这个超级金融和经济核弹吱吱作响的复杂引信,竟只有3个人:
        美联储主席伯南克;
        美国财长保尔森;
        纽约联储主席盖特纳
    人类历史上。从来也没有这么多人的命运要依仗这么几个人的脑细胞和智熵。那些经济学家、金融家、股市操盘手、基金CEO、银行总裁,上到国家领导人,下至市井小民草根,你们能干什么呢?
    你们怎样躲过这场突如其来的catastrophe(大灾变)呢?
    尽管也有少数先知先觉者们,在多年前就吹响了警号。然而事到临头,真正要解决问题了,这麻烦事谁还都没有经历过。1929年的美股崩盘;德国马克贬值导致希特勒上台;苏联的集体化;中国的“三年自然灾害”(公社化大跃进之后果);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日本的十年停滞;拉美的二十年苦熬;俄罗斯的“休克疗法”,或多或少与这次大灾不同。一句话,这桩怪事人类尚未经历过。
    我发现,这次舆论和媒体的驯服和安静很异常。
    本来金融地震和海啸所及,每个人都要紧急做些事来避灾躲险.然而,人们能做的却少之又少:您是买黄金,石油期货,金属和粮食期货保值;还是卖掉手头的股票、债券、房子、油画,古玩,套现然后换成黄金、白金或最坚挺的某种货币,躲过大萧条来重整山河? 你也可以“剪羊毛”(金融大师摩根所言,趁萧条到来吸纳各种便宜货)。一句话,您做多头还是空头,恐怕不那么容易决策吧,除非套头对冲,一半一半。
    您行动了吗? 说心里话,您还在等着,等着美国的金融三剑客变戏法,或者看看别人怎么做。因为您没有震中的任何详细信息,也不知这大腕哥儿三葫芦里卖的什么药。您可能被栽进去呢,还是歪打歪着得了便宜。
    根据以往多次经验看,是损害多数人的利益,保障少数人的利益。等危机过去,您的钱包恐怕会缩下去不少。
    这次美国媒体的合作,我算是服了。
    这已经胜过了伊拉克战争时的新闻管制。
    美国的确在打一场金融之战。
    这个帝国恐怕也输不起这场战争。
    然而直到现在,我们几乎弄不清敌人和友军,武器和地形,战略和战法。这也是让人兴奋和迷茫之处。唯一我们知道的,就是要砸进去千百万亿的金钱,但愿别是千百万人的痛苦和眼泪。
    大街上,人群熙来攘往,车水马龙,各走各路,各想各事。然而许多人都惦记着那 “核弹”的引爆和后果。人们在震颤中麻木,在麻木中震颤。象一只青蛙蹲在眼镜王蛇前,不知道它会饶了自己,还是被一口吞下。
    这里,我想起二战名将苏军元帅朱可夫,他在伟大的库尔斯克战役(当时最大的坦克会战)前说的一句话:
    “这里真寂静呀!”


三名美国女兵之死和第三机步师回国             宋宜昌(2008-10-01 14:59)

    美国的金融乱子越闹越大了。
    表面上看,似乎是去年7月房产贷款大量违约造成的金融链条断裂,加上金融衍生工具的杠杆设计放大了坏帐的数额,加上保险公司,特别是AIG设计的保险其实并不保险。
    美国的三大估评机构——穆迪、标普、惠誉乐观地把几乎没有多少信用的CDO(抵押贷款债券)评得过高,引发了各类金融机构——投资银行、商业银行、外国银行、基金、对冲基金,包括一向稳健的养老基金和共同基金们纷纷购入。然后,大家又用这些“有毒债券”作抵押借钱,CDO变成新的CDO,一轮轮不断循环,连专家们也算不清它的数额、范围,以及涉及金融机构的多少和大小。
    2005年年中,美国房地产价格开始下跌,每下跌一步,“有毒债券”就开始发作和扩散。一系列的反向链条和反向杠杆开始逆行动,形成被专家称为“杠杆紧缩”的冰冻效应。这个冰冻效应的作用之大,几乎冻结了大约30万亿美元的金融市场的流动性。
    于是,一场大倒闭开始了。
    几乎没有人能计算出有多少人、多少美元、多少企业涉及其中。
    你可以称之为危机、地震、海啸,1929年大萧条翻版(布什、伯南克、保尔森均出此语)。我不妨称之为:“北美陆沉”。
    看看布什先生面带倦容和愁相,在 9月 30日的 7000亿美元救市提案(在美国它的俗称Bailout――直译就是从一条破船上把水舀出去)被否决后,这位德克萨斯州的富家子弟,似乎对美国人民悲天怜人,发表恳求演讲。
    你能说什么呢?
    (未完待续)

可怜的预言家               宋宜昌(2008-10-03 17:21)

    这是一项十分困难的工作。
    我经常在各种各样的电视频道上看见介绍情况的专家们:凤凰卫视、CNN、BBC,还有中国大陆的一些知名经济学者和金融专家。他们企图把自己理解的北美陆沉表达出来,告诉观众事情是怎么回事,前面是暴风雨还是平静港湾。他们使用各种词汇回答主持人的提问。权且相信他们是真诚的。然而,他们知道自己说的是什么吗? 他们相信事情会按自己的预言发展吗?
    我不相信他们。
    历史只供回顾,
    未来却无法预知。
    我想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你能在32年前预言中国今天的命运吗?(我不认为历史是从1978年12月开始的,难道没有1976年10月6日抓捕四人帮的行动,就会从天上掉下来那次全会吗?)
    同理,你也无法预见中国股市,当你骑在 6100点悠然觉得上青天时,会想到1800点的冰窟吗?
    那些兴高采烈的中国房地产商,又何曾预见到今天的愁云惨雾。
    同理,上世纪50年代的中国人,根本无人能料算到文g。
    上世纪20年代的德国人,也想不到一个奥地利的穷小子希特勒会把他们自豪的国家拖入二战的血海。
    1979年入侵阿富汗的苏联军队,想不到十年之后连他们的祖国也会被大卸八块,而且是自己人所为。(此人最近又公告要重新投入议会选举,真是不甘寂寞呀!)
    在改革开放中,我们对于大起大落、命运悠忽、几年河东、几年河西、早已见怪不怪了 。
    我也不想扮演可怜的预言家。
    对于美国那些事,我说不了什么。
    美国被两洋隔阻,加上北冰洋,就是三个海洋了。
    连美国人自己也说不清自己的事情。否则,这次灾变何以来得如此猛烈?在它还是涓涓细流时,恐怕几百亿美元和几道财政、司法命令就能 STOP了。
    这正如中国的事情中国人自己也说不清一样。
    我记得网上曾出了一位股评家,他的博客赚了上亿次的点击。到股市大跌时,自己出来认错,只不过是一位没有刑事责任的“带头大哥”。依靠算命和预言的水晶球谋生,那是另一回事。
    我只想寻找几块碎片,反映一下这次灾变的镜像,然后把看似不相关的事情给联系起来。
    如此而已。
    美国太遥远了。
    我这里选的是 2008年7月28日的美国《时代周刊》,即著名的《 TIME》杂志。在这期杂志上的第15页上,刊出了四位女性的死亡公告。第一位女性颇有名,她叫朴万佳,英文名为Park Wang,是一位53岁的韩国游客,她在 7月 11日赴北朝鲜金刚山风景区旅游时,因闯入军事禁区被朝鲜人民军射杀(据说也是一位18岁的女兵)。因此,触发了一系列事件,最后冻结了韩朝关系和六方会谈的进展。北朝鲜的宁边反应堆去功能化也停止了。
    总之,朴之死影响了那么多人的命运和时光进程。
    另三位登在同一页上的女人死讯,几乎没有引发任何关注。
    她们是三位美国女兵,死在美国本土的军事基地。她们都年轻,其中两位还怀了孕。她们当然不该死。然而命运难测。我这里也算是为她们纪念一下吧。
    她们是:哈里·维曼克
            玛丽娅·劳特巴奇
                迈根·托马
(未完待续)


军营悲剧探秘    宋宜昌(2008-10-05 10:01)

    三位美国女兵的死,引起对美国的哀凉。
    按《时代》杂志的排序第一位死者是哈里。
    哈里·维曼克是美国陆军护士,陆军少尉。她的尸体被发现在美国海军陆战队利杰尼营的树林里,时间是2008年7月13日。她是今年在北卡罗来纳州被杀害的第三个女兵。两天后,她的丈夫海军陆战队下士约翰·维曼克涉嫌杀人被拘。
    北卡罗来纳州的利杰尼营是美海军陆战队第二远征部队的主要基地。它的前身就是海军陆战队二师。哈里和她的遇害地点触动了我,因为我对陆战二师实在是太熟悉了。在我1985年发表的旧作《燃烧的岛群》中,我所描写的海魔师的原型就是陆战二师。我记得陆战二师最早的基地应是佛吉尼亚州的奎安提科。二师曾经在塔拉瓦环礁,塞班岛和冲绳岛作战。
    如果哈里丈夫确属二师,那他应当是伊拉克战争的老兵了。海军陆战队第二远征部队在伊拉克战争初期就投入了战斗,现在仍驻防在伊拉克东部。约翰·维曼克残忍地杀害了自己的妻子——他在8月出庭受审。按照美国军事法院的标准司法程序,本案审理需要1年或更长的时间。然而这次美国军方高层受到了压力,于是快刀力断,闪电开庭。让人颇感意外,十分偶然。
    这类事件在美国既不是第一次也不是最后一次,带有一定的普遍性。因为他在伊拉克战场上遭受了严重的心理伤害,屠杀和被杀已司空见惯,人性已变得麻木和凶狠。稍被激怒就敢下恶手。
    正是由于这帮从战场回国的老兵连连出事,美国国防部决定:回国部队必须参加心理辅导训练班。由心理专业人士对他们进行和平环境的心理放松教程,为期1~2个月。尽管如此,还是发生了不该发生的悲剧。
    如果仅把这件回国军人谋杀案当做一个孤立的个案,也值不得媒体大肆炒作。美国军人在伊拉克阵亡了4000余人,其中包括一些女军人,鲜有人像上《时代》杂志。
    其实,这里的水太深了。   
   (未完待续)
原帖由 H2SamHon 于 2008-10-2 10:13 发表
美国人从来不善欢北极熊。
即使他们现在有了相同的意识形态,但地缘政治的问题是永远改变不了的,因此,如果不是万不得已,他们是不会求北极熊的。
但毕竟他们都是白人,到了万不得已的时候,他们还是会走到一起的 ...

呵呵,很赞同。很多JY就是不明白他们是黄种人这个道理。
宋砖枷预言一下什么时候中国股市见底,多少点位吗?
原帖由 konming 于 2008-10-7 07:17 发表
宋砖枷预言一下什么时候中国股市见底,多少点位吗?

=====================================================
要求别人预言这些准确到个位的数据,不是对经济的无知就是表现自已的无趣。
这位仁兄,得罪了!
原帖由 横戈而立 于 2008-10-7 13:12 发表

=====================================================
要求别人预言这些准确到个位的数据,不是对经济的无知就是表现自已的无趣。
这位仁兄,得罪了!


嘲讽宋傻嘴的怎么刺激到你了?莫非你们有什么不可告人的关系?;P
都拿美国的登月计划说航天能拉动经济多少个点,其实这个问题早在五年前就有人谈过,时过境迁,现在还想达到阿伯罗的效果,作梦去吧!这位佳宾可能没有看到以前人们的评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