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突破信访混沌攻坚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7 19:15:23
原文链接:21世纪网
原文网址:http://www.21cbh.com/HTML/2010-6-21/2MMDAwMDE4Mjk2Mg.html

重庆信访办主任助理曾开宏给我一组全国联席会议通报重庆进京“非访”人数的数据:2005年:1041人次;2006年:601人次;2007年:625 人次;2008年:701人次;2009年:399人次;2010年2月:1人次(排全国28位)从这五年数据可以清晰地看出,2005年处于高位,之后的2006年第一次大幅度下降,下降幅度约58%。2009年“非访”人数呈现第二次大幅下降态势,比2008年下降57%。

    我还得到另外两组重庆2009年的信访数据:
    2009年全市上访总量20927件,比2008年下降40.1%;
    全年到市集访(5人以上)188批次,下降32.9%;
    进京非访全年116人次,下降1.7%;2010年2月只有一人非访,排全国第28位(34个省区)
重庆干部总结为叫“三下降”。他们还有另一个说法叫“两化解”:市里交办的积案(挂号、进京),2009年417件,化解406年,达到98.1%(原目标60%-80%),其中178件是10年以上的历史积案;区县部门:2009年1322件,化解1230件;化解率为93%(常态解决20-30%)。
    一位信访大省的政法委书记感叹道“做到这个程度确实不容易”。
    为什么在混沌的信访领域重庆能够获得如此明显的成效?这是因为薄熙来书记提出“事要解决”、“息访息诉”的明确目标,搞了一个拉网式的全市排查,做了一个3年解决历史积案的规划,明确划分市县两级政府的责任,凑足解决信访问题的资金,将“釜底抽薪”作为解决群众突出问题的根本途径。
就拿拉网式排查来说。重庆目前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期,也是群众利益诉求多发期。直辖以来全市每年信访总一直在10万件次、25万人次左右,居西部省份第三。2008年信访总量8.2万件次,18万人次。主要涉及城市房屋拆迁安置、土地征用补偿、劳动社保就业等几大类。群体性事件比2003年上升369%,进京非访渐次、人次同比增加11.2%和2.6%。
    在此状况下,重庆首先把涉及近600万群众的问题,特别是对信访积案一条一条地进行梳理,凡属政府应该解决的反走内的,搞清楚信访诉求之后进行分类,再分别提出解决方案。分解成20类45项信访诉求,分门别类地进行研究制定解决措施,其中17项诉求已得到解决,22项诉求已拿出解决方案。2007至2009年,市和区县共投入76.9亿元解决了12万件信访案件,受益群众近1000万人。
    还有就是“找钱兜底”化解信访积案。要解决问题就少不了花钱,而确确实实该花的钱是推不掉的。重庆明确“凑钱”是市政府的责任。重庆的底子薄、欠账多,要花钱的地方很多,但是他们尽量争取多省出点钱,优先解决群众的困难。2009年重庆本级财政收入完成1165.7亿元,增幅达21%。市政府决定2010年市财政支出将以50%将用于民生,包括重点解决14个群体性信访问题,规范地设置处理疑难信访问题专项资金,用于解决“骨头案”、“钉子案”,力争今年内消化现有疑难信访个案、涉法涉诉信访案件和执行积案的60%以上,并明确给出时间表,2011年基本消化完毕。
    两年来,重庆踏踏实实地化解了一批积案,不停地做“减法”并逐一“销号”。薄熙来对干部说:上访群众就是什么理由都没有,但他如果非常困难,那就是理由,我们就不能不管,就得“伸出援手“。原文链接:21世纪网
原文网址:http://www.21cbh.com/HTML/2010-6-21/2MMDAwMDE4Mjk2Mg.html

重庆信访办主任助理曾开宏给我一组全国联席会议通报重庆进京“非访”人数的数据:2005年:1041人次;2006年:601人次;2007年:625 人次;2008年:701人次;2009年:399人次;2010年2月:1人次(排全国28位)从这五年数据可以清晰地看出,2005年处于高位,之后的2006年第一次大幅度下降,下降幅度约58%。2009年“非访”人数呈现第二次大幅下降态势,比2008年下降57%。

    我还得到另外两组重庆2009年的信访数据:
    2009年全市上访总量20927件,比2008年下降40.1%;
    全年到市集访(5人以上)188批次,下降32.9%;
    进京非访全年116人次,下降1.7%;2010年2月只有一人非访,排全国第28位(34个省区)
重庆干部总结为叫“三下降”。他们还有另一个说法叫“两化解”:市里交办的积案(挂号、进京),2009年417件,化解406年,达到98.1%(原目标60%-80%),其中178件是10年以上的历史积案;区县部门:2009年1322件,化解1230件;化解率为93%(常态解决20-30%)。
    一位信访大省的政法委书记感叹道“做到这个程度确实不容易”。
    为什么在混沌的信访领域重庆能够获得如此明显的成效?这是因为薄熙来书记提出“事要解决”、“息访息诉”的明确目标,搞了一个拉网式的全市排查,做了一个3年解决历史积案的规划,明确划分市县两级政府的责任,凑足解决信访问题的资金,将“釜底抽薪”作为解决群众突出问题的根本途径。
就拿拉网式排查来说。重庆目前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期,也是群众利益诉求多发期。直辖以来全市每年信访总一直在10万件次、25万人次左右,居西部省份第三。2008年信访总量8.2万件次,18万人次。主要涉及城市房屋拆迁安置、土地征用补偿、劳动社保就业等几大类。群体性事件比2003年上升369%,进京非访渐次、人次同比增加11.2%和2.6%。
    在此状况下,重庆首先把涉及近600万群众的问题,特别是对信访积案一条一条地进行梳理,凡属政府应该解决的反走内的,搞清楚信访诉求之后进行分类,再分别提出解决方案。分解成20类45项信访诉求,分门别类地进行研究制定解决措施,其中17项诉求已得到解决,22项诉求已拿出解决方案。2007至2009年,市和区县共投入76.9亿元解决了12万件信访案件,受益群众近1000万人。
    还有就是“找钱兜底”化解信访积案。要解决问题就少不了花钱,而确确实实该花的钱是推不掉的。重庆明确“凑钱”是市政府的责任。重庆的底子薄、欠账多,要花钱的地方很多,但是他们尽量争取多省出点钱,优先解决群众的困难。2009年重庆本级财政收入完成1165.7亿元,增幅达21%。市政府决定2010年市财政支出将以50%将用于民生,包括重点解决14个群体性信访问题,规范地设置处理疑难信访问题专项资金,用于解决“骨头案”、“钉子案”,力争今年内消化现有疑难信访个案、涉法涉诉信访案件和执行积案的60%以上,并明确给出时间表,2011年基本消化完毕。
    两年来,重庆踏踏实实地化解了一批积案,不停地做“减法”并逐一“销号”。薄熙来对干部说:上访群众就是什么理由都没有,但他如果非常困难,那就是理由,我们就不能不管,就得“伸出援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