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土以冲突和韩朝龃龉  看中美立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17:03:27
张敬伟

  近期国际局势颇不安宁。一是天安舰事件使朝鲜半岛陷入汉贼势不两立的冲突中;二是原本作为中东地区友好盟友的土耳其和以色列,因为以色列袭击土耳其赴加沙救援船而变成仇雠。有趣的是,让国际社会持续关注的,并非冲突方本身制造的紧张表象,而是表象后的大国博弈。在天安舰事件中,国际社会最关注的是中国的态度。但到目前,中国并未被韩美日等国“说服”。这说明,即使证据凿凿,在复杂的东北亚地缘政治情势下,中国也要思考如何用更为现实的外交去确保本国的核心利益。

  当土以冲突发生时,中国则在第一时间对以进行谴责,而美国却谨慎地表示“遗憾”。这两起看似黑白分明的外交事件,中美两国的外交态度显然是让人看不明白,好像有些是非不分。其实,出现这样的事情丝毫都不奇怪,中美两个大国都是“吕端大事不糊涂”。一切的外交取向,均以维护本国利益为基准。

  在天安舰事件中,也许朝鲜真的是罪魁祸首。但是对中国而言,如果选择和韩美日同声同气,东北亚既有的平衡格局就会被打破,地缘政治形势也就发生了逆转。陷入极度危机的朝鲜,要么陷入崩溃,要么铤而走险,这种情形显然对美韩有利。一者,韩国甚至可以趁势实现国家统一;二者,美国亦可将势力范围逼近鸭绿江和图们江。

中国对朝鲜有自身的利益考量

  但对中国,朝鲜的崩盘却是灾难:地缘政治上,少了一个阻遏美国势力的地缘缓冲;经济上,数百万可能涌至中国的朝鲜难民让中国吃不消;感情上,难以接受数十万入朝志愿军鲜血的白流;国内部分舆论压力:一个有趣的插曲是,不久前《朝鲜日报》登载中国“进步人士”建议中国政府不再支持朝鲜的言论,被点名的左派学者左大培立刻斥为“造谣”,在要求《朝鲜日报》道歉的同时,发表声明支持朝鲜。这意味着,在转型期的中国,不仅存在着亲美和哈韩的声音,也有反美亲朝的舆论。面对舆论压力,中国政府也不敢造次。

  在此情势下,中国政府能够发出“我们重视韩方和其他国家进行的联合调查及各方的反应。”就已经是很不错了。更重要的是,韩国所谓的调查组,有自己的盟国美国和美国的西方盟国,但是唯独没有邀请中国。这说明,韩国在调查阶段对华是不信任的。调查结果出笼后,又强迫中国确认,显然让中国不舒服。吊诡的是,中国又不能将不满表达出来,因此中国总理对韩调查只能说“重视”;而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张志军则直接表示:“目前尚无第一手材料。”这已经公然表明了中国对缺席事故调查的不满。

  当韩国政府“强颜欢笑”(《朝鲜日报》语)要求中国配合时,当韩国媒体从对中国充满热望到难掩失望甚至流露不满时,韩国也应反思调查阶段的瑕疵,扪心自问在中美关系上是否存有偏私。如果是这样,韩国就没有理由对华期望太高。须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美国在以色列问题的利益不同
 在土以冲突中,美国的态度又何尝不是在拷贝中国?!无论细节如何,以色列袭击土耳其国际救援船就是违反联合国宪章的。这是国际公义,所以中国像世界上很多国家那样,在第一时间对以色列的行为予以谴责。反观美国保留的“遗憾”,显然是在偏袒以色列这个友好盟邦。在这点上,中国绝对不会像美国那样,要美国和自己保持一致。因为中国明白,在土以冲突事件中,美国有自己的利益布局,当然会表现出不同的外交立场。基于不干涉内政的原则,中国不会对美国的“遗憾”表示遗憾,只能表达尊重。
  视野更为宏观一些,国家关系的博弈也莫不如是。在现实的外交棋盘上,利益诉求从来都是第一位的,抛开利益谈抽象的国际正义和道德,都是乌托邦。即以土以冲突为论,作为受害者的一方,土耳其似乎是正义的。但是,如果考虑到土耳其埃尔维安政府的浓厚的YSL背景,联想到土耳其介入伊朗核危机,以及对中东事务过于热心的情况,土耳其和以色列这对曾经的跨文明盟友发生冲突就是必然的。在此情形下,中国和其他国家对以谴责和美国对以“遗憾”就可理解的。就像美国谴责朝鲜,中国对朝有保留立场是一样的道理。

  土以冲突和韩朝龃龉,中美看似不同但并无二致的外交取向,折射了当前国际社会的一个残酷现实。不管你相信与否,大国主导始终是迈不过去的坎儿。


作者是中国江苏的自由撰稿人张敬伟

  近期国际局势颇不安宁。一是天安舰事件使朝鲜半岛陷入汉贼势不两立的冲突中;二是原本作为中东地区友好盟友的土耳其和以色列,因为以色列袭击土耳其赴加沙救援船而变成仇雠。有趣的是,让国际社会持续关注的,并非冲突方本身制造的紧张表象,而是表象后的大国博弈。在天安舰事件中,国际社会最关注的是中国的态度。但到目前,中国并未被韩美日等国“说服”。这说明,即使证据凿凿,在复杂的东北亚地缘政治情势下,中国也要思考如何用更为现实的外交去确保本国的核心利益。

  当土以冲突发生时,中国则在第一时间对以进行谴责,而美国却谨慎地表示“遗憾”。这两起看似黑白分明的外交事件,中美两国的外交态度显然是让人看不明白,好像有些是非不分。其实,出现这样的事情丝毫都不奇怪,中美两个大国都是“吕端大事不糊涂”。一切的外交取向,均以维护本国利益为基准。

  在天安舰事件中,也许朝鲜真的是罪魁祸首。但是对中国而言,如果选择和韩美日同声同气,东北亚既有的平衡格局就会被打破,地缘政治形势也就发生了逆转。陷入极度危机的朝鲜,要么陷入崩溃,要么铤而走险,这种情形显然对美韩有利。一者,韩国甚至可以趁势实现国家统一;二者,美国亦可将势力范围逼近鸭绿江和图们江。

中国对朝鲜有自身的利益考量

  但对中国,朝鲜的崩盘却是灾难:地缘政治上,少了一个阻遏美国势力的地缘缓冲;经济上,数百万可能涌至中国的朝鲜难民让中国吃不消;感情上,难以接受数十万入朝志愿军鲜血的白流;国内部分舆论压力:一个有趣的插曲是,不久前《朝鲜日报》登载中国“进步人士”建议中国政府不再支持朝鲜的言论,被点名的左派学者左大培立刻斥为“造谣”,在要求《朝鲜日报》道歉的同时,发表声明支持朝鲜。这意味着,在转型期的中国,不仅存在着亲美和哈韩的声音,也有反美亲朝的舆论。面对舆论压力,中国政府也不敢造次。

  在此情势下,中国政府能够发出“我们重视韩方和其他国家进行的联合调查及各方的反应。”就已经是很不错了。更重要的是,韩国所谓的调查组,有自己的盟国美国和美国的西方盟国,但是唯独没有邀请中国。这说明,韩国在调查阶段对华是不信任的。调查结果出笼后,又强迫中国确认,显然让中国不舒服。吊诡的是,中国又不能将不满表达出来,因此中国总理对韩调查只能说“重视”;而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张志军则直接表示:“目前尚无第一手材料。”这已经公然表明了中国对缺席事故调查的不满。

  当韩国政府“强颜欢笑”(《朝鲜日报》语)要求中国配合时,当韩国媒体从对中国充满热望到难掩失望甚至流露不满时,韩国也应反思调查阶段的瑕疵,扪心自问在中美关系上是否存有偏私。如果是这样,韩国就没有理由对华期望太高。须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美国在以色列问题的利益不同
 在土以冲突中,美国的态度又何尝不是在拷贝中国?!无论细节如何,以色列袭击土耳其国际救援船就是违反联合国宪章的。这是国际公义,所以中国像世界上很多国家那样,在第一时间对以色列的行为予以谴责。反观美国保留的“遗憾”,显然是在偏袒以色列这个友好盟邦。在这点上,中国绝对不会像美国那样,要美国和自己保持一致。因为中国明白,在土以冲突事件中,美国有自己的利益布局,当然会表现出不同的外交立场。基于不干涉内政的原则,中国不会对美国的“遗憾”表示遗憾,只能表达尊重。
  视野更为宏观一些,国家关系的博弈也莫不如是。在现实的外交棋盘上,利益诉求从来都是第一位的,抛开利益谈抽象的国际正义和道德,都是乌托邦。即以土以冲突为论,作为受害者的一方,土耳其似乎是正义的。但是,如果考虑到土耳其埃尔维安政府的浓厚的YSL背景,联想到土耳其介入伊朗核危机,以及对中东事务过于热心的情况,土耳其和以色列这对曾经的跨文明盟友发生冲突就是必然的。在此情形下,中国和其他国家对以谴责和美国对以“遗憾”就可理解的。就像美国谴责朝鲜,中国对朝有保留立场是一样的道理。

  土以冲突和韩朝龃龉,中美看似不同但并无二致的外交取向,折射了当前国际社会的一个残酷现实。不管你相信与否,大国主导始终是迈不过去的坎儿。


作者是中国江苏的自由撰稿人
大实话{:3_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