垓下:"硝烟"未散的古城场(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20:00:31
垓下:"硝烟"未散的古城场(图)
:19
丰吉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公元前202年,西楚霸王项羽被汉王刘邦追击到垓下,英雄穷途末路,面对美人虞姬,无可奈何,慷慨悲咏《垓下歌》。随军侍从的虞姬闻声悲叹:“汉军已略地,四面楚歌声。君王义气尽,贱妾何偷生!”说毕,刎颈自杀。悲愤至极的项羽冲破汉军的重重包围,向东逃奔,最终在乌江自杀。这是一个众人皆知的历史故事。垓下之战,以刘邦的胜利而告结束,开始了长达四百年的汉朝历史,自此,我们的民族被称为“汉族”,我们的语言被称为“汉语”,我们的文字被称为“汉字”……可见,垓下之战的历史地位、作用及影响是十分巨大的。那么,垓下在哪里?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安徽、河南两省的不同说法;近年来,安徽省内又出现了固镇、灵璧的不同说法。近日,记者随同省文史馆专家组对此进行了实地走访。

    久远的故事

    垓下之战是楚汉战争的决战,这一重大历史事件被司马迁记录在《史记》中。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领导的秦末农民起义暴发。不久,陈胜被他的马夫庄贾杀死,起义军逐渐形成以项羽和刘邦为首的两股亡秦主力。公元前206年,刘邦率领十万大军从南向北,攻进秦的都城咸阳,“收天下图籍”——掌握了全国的户籍和征税簿子,查封了国库,并一改往日贪财好色的习惯,与关中百姓约法三章,可见其“胸怀大志”。同年,项羽带领四十万大军由北向西,也攻进咸阳,并火烧阿房宫——至此,梦想有万世基业的秦朝告别历史舞台。项羽在彭城——现在的江苏徐州自封楚霸王,封刘邦为汉王,刘邦的封地在汉中一带。从此,两人为了争夺“老大”的地位,展开了旷日持久的战争。刘邦屡战屡败,但手下大将韩信、张良等出谋划策,不断改变战争形势,到了公元前203年,刘邦与项羽以鸿沟为界,划定东归霸王项羽,西属汉王刘邦。在这种情况下,刘邦再次接受张良等的建议,决定乘项羽将士疲惫、军粮不足的机会,追击霸王,于是上演了举世闻名的垓下之战。

    公元前202年冬的一个深夜,退守垓下的项羽,突然听见军营四周传来阵阵楚歌声——成语“四面楚歌”,就是这时诞生的。项羽自知已被汉军包围,身处十面埋伏之地,就在大帐中饮酒悲唱《垓下歌》。虞姬当然知道霸王的用意,就拔剑唱和,随即自刎——这就是千古传说的“霸王别姬”。悲愤至极的项羽率领八百骑兵突破汉军的包围,东奔东城,仍被汉军一路追杀。当逃至乌江时,遥想当年八千江东子弟跟随自己渡江西进,如今只剩下稀落的几个人,自愧无颜以对江东父老的项羽,便在连杀数十名汉军之后,刎颈而亡,秦末农民战争彻底结束,刘邦建立汉朝。

    那么,这个发生了“东方滑铁卢之战”的垓下到底在哪里?

垓下:"硝烟"未散的古城场(图) :19丰吉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公元前202年,西楚霸王项羽被汉王刘邦追击到垓下,英雄穷途末路,面对美人虞姬,无可奈何,慷慨悲咏《垓下歌》。随军侍从的虞姬闻声悲叹:“汉军已略地,四面楚歌声。君王义气尽,贱妾何偷生!”说毕,刎颈自杀。悲愤至极的项羽冲破汉军的重重包围,向东逃奔,最终在乌江自杀。这是一个众人皆知的历史故事。垓下之战,以刘邦的胜利而告结束,开始了长达四百年的汉朝历史,自此,我们的民族被称为“汉族”,我们的语言被称为“汉语”,我们的文字被称为“汉字”……可见,垓下之战的历史地位、作用及影响是十分巨大的。那么,垓下在哪里?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安徽、河南两省的不同说法;近年来,安徽省内又出现了固镇、灵璧的不同说法。近日,记者随同省文史馆专家组对此进行了实地走访。

    久远的故事

    垓下之战是楚汉战争的决战,这一重大历史事件被司马迁记录在《史记》中。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领导的秦末农民起义暴发。不久,陈胜被他的马夫庄贾杀死,起义军逐渐形成以项羽和刘邦为首的两股亡秦主力。公元前206年,刘邦率领十万大军从南向北,攻进秦的都城咸阳,“收天下图籍”——掌握了全国的户籍和征税簿子,查封了国库,并一改往日贪财好色的习惯,与关中百姓约法三章,可见其“胸怀大志”。同年,项羽带领四十万大军由北向西,也攻进咸阳,并火烧阿房宫——至此,梦想有万世基业的秦朝告别历史舞台。项羽在彭城——现在的江苏徐州自封楚霸王,封刘邦为汉王,刘邦的封地在汉中一带。从此,两人为了争夺“老大”的地位,展开了旷日持久的战争。刘邦屡战屡败,但手下大将韩信、张良等出谋划策,不断改变战争形势,到了公元前203年,刘邦与项羽以鸿沟为界,划定东归霸王项羽,西属汉王刘邦。在这种情况下,刘邦再次接受张良等的建议,决定乘项羽将士疲惫、军粮不足的机会,追击霸王,于是上演了举世闻名的垓下之战。

    公元前202年冬的一个深夜,退守垓下的项羽,突然听见军营四周传来阵阵楚歌声——成语“四面楚歌”,就是这时诞生的。项羽自知已被汉军包围,身处十面埋伏之地,就在大帐中饮酒悲唱《垓下歌》。虞姬当然知道霸王的用意,就拔剑唱和,随即自刎——这就是千古传说的“霸王别姬”。悲愤至极的项羽率领八百骑兵突破汉军的包围,东奔东城,仍被汉军一路追杀。当逃至乌江时,遥想当年八千江东子弟跟随自己渡江西进,如今只剩下稀落的几个人,自愧无颜以对江东父老的项羽,便在连杀数十名汉军之后,刎颈而亡,秦末农民战争彻底结束,刘邦建立汉朝。

    那么,这个发生了“东方滑铁卢之战”的垓下到底在哪里?

寻找垓下

    最早记载垓下地理位置的文献是《汉书》,该书是东汉史学家班固编撰的,记录时间从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起,到王莽地皇四年(公元23年),一共230年的历史。班固出自书香门第,父亲也以治史闻名,他们严谨的学风是史界公认的。班固在《汉书·地理志》中记载“洨”这一地名时,称“洨”为“侯国”,并称“洨”这个地方有“垓下”,是“高祖破项羽处”。

    洨,就在现在固镇县濠城镇一带,近年来的考古发掘证明,之所以汉朝时这里是“侯国”,主要原因在于这里当时已是一座具有中等规模的城市,这里出土的大量文物足以证明:在大汶口文化晚期,这里就已经是一座城市了。项羽退守到这里,正是因为在一马平川的淮北平原上,突兀地出现了这一座高于四周三四丈的城池,身经百战的项羽当然明白这一地形的战略优越性。刘邦打败项羽、占据这座城市后,对它的管理十分重视,特别是刘邦去世后,高后吕雉掌权,将“洨”定为侯国规格,并将自己的侄儿——吕产分封到洨任“洨侯”,而此前吕产已经是禁军首领了,可见,洨侯的地位比朝廷禁军首领还重要,由此也可见:洨当时地位的非同一般。到东汉,楚汉决战的风云已经在这里逐渐淡出,洨国也因为吕产的被杀而早就被“降格”为洨县。到东晋,洨县被废。现在的固镇县濠城镇,就是当年洨县的县城。

    那么,洨县为什么在以后的历史长河中又渐渐地被人们淡忘了呢?

    洨,本来是一条河流的名字,叫“洨水”,而现在固镇县及邻近的灵璧县都没有洨水,这是怎么回事?比照历史地理文献,并经过实地考证发现:洨水早已改名,它就是现在的沱河。沱河流到濠城镇西边时一分为二,一条经濠城镇南,向东而去;一条北上,流经霸王城西侧,再转向东,沿着霸王城北侧,绕城再向南,与南边的沱河交汇,将霸王城严严实实地围在中间。现在的考古发掘已经证实,濠城镇的沱河段是霸王城的护城河,河堤既防洪,又是城墙。这个霸王城,就是刘邦与项羽决战所在地——垓下。

    两大权威的不同说法

    关于垓下的准确地理位置,除了在《汉书》和《后汉书》的记载中可以清晰地“发现”,南北朝时期的著名历史地理学家郦道元在《水经注》中也有明确记载,可到了唐朝,有个给《史记》作注解的人——张守节,他说垓下“在今亳州真源县东十里,与老君庙相接”。唐朝时的亳州真源县,即现在的河南省鹿邑县,但是,在鹿邑县及其周边地区,从来就找不到“洨”、“洨国”。

    这就是“垓下河南说”的肇始,现代范文澜先生著《中国通史简编》时说:“垓下,在河南鹿邑县境,一说在安徽灵璧县。按当时军事形势,应以在鹿邑县境为是。”——这不仅阐明了他自己的“鹿邑说”观点,而且还表明了“鹿邑说”产生的原因或“理由”——“按当时军事形势”分析,得出结论——垓下“应该”在鹿邑。那么,“当时军事形势”是什么样呢?

    《史记》记载项羽与刘邦在固陵打了一仗,项羽以少胜多。持“垓下鹿邑说”的人认为,固陵在河南淮阳与太康之间,项羽既然在这里打了胜仗,为什么又要退守到安徽固镇县的垓下呢?匪夷所思!所以项羽应该退到距离固陵较近的“真源县”(鹿邑县)。事实上,这是对《史记》的误读,因为项羽打了胜仗后,不存在“退守”,而是刘邦与项羽继固陵之战后,还进行了历时一个多月的陈下之战,“陈下之战”包括一系列战斗,最后才是垓下决战。项羽在这一系列的战争中逐渐失去优势,以致最后被刘邦消灭。这些历史事实是不容改变的,所以郭沫若先生在《中国史稿》中说:“垓下,今安徽灵璧南、沱河北岸。”郭沫若是著名的历史学家,他把垓下的位置从河南准确地“还原”到了安徽。

    今人新说

    范文澜先生与郭沫若先生是同时代人,自从郭沫若先生的“垓下安徽说”发表后,“河南说”没有就此异说进行争辩,但近年来,“河南说”赞成者又推出了“新证据”——垓下,乃“陈下”之误。持这一观点的人,前提是认为项羽在固陵打了胜仗之后,“不应该”退守到千里之外的安徽灵璧或固镇,而“应该”退守到较近的“陈下”,因此,“垓下”是“陈下”的“笔误”。

    可见,这一主张的提出者终究还是“纸上谈兵”,而且还是对《史记》关于楚汉战争经过的误读。退一步说,如果真的是司马迁将“陈下”误写成了“垓下”,那么,“将错就错”者真的要多如牛毛了:历代给《史记》、《汉书》、《后汉书》作注的人,郦道元及其《水经注》等等,都错了!可见,在学说上,硬要“论证”出一个别出心裁或先入为主的“结论”,一是不现实,二是会闹笑话的。

    正如固镇县垓下研究会会长丁玉群先生所说的:“真的去纸上谈兵也可以。我们就看《史记》对‘垓下’的记载,称垓下为‘高祖破项羽处’,还说‘垓下’属于‘洨(国)’,‘洨(国)’属于沛(郡)。汉朝时的沛郡,管辖着现在的宿州、亳州、蚌埠等地,但并不管辖河南的鹿邑县;鹿邑县当时属于淮阳国。单单从这一点出发,‘垓下河南说’就无法立足了。”

    两县争辩

    郭沫若先生的“安徽说”,将垓下的具体位置从河南挪移到了安徽,这显然是他的一大功绩,但他的结论,又给我们带来了新的困惑:垓下,到底位于沱河北岸还是南岸?这一问题又直接衍生出“垓下问题”的“灵璧说”和“固镇说”。直到现在,两县人还在争论不休。

    首先,灵璧人称——从文献资料看,垓下属于灵璧,“固镇沾不上边”,理由是“能找到的所有史书,上面都称垓下在灵璧”。这一说法是有依据的,但它并不符合事实,原因是现在的固镇县是1965年才建县。1965年,划宿县、灵璧、五河、怀远边缘交界部分建立了固镇县。这之前,根本就没有“固镇县”,当然从历史文献中“找不到固镇”。

    其次,垓下到底是在沱河北岸还是南岸?垓下作为古战场,它的范围涉及现在的泗县、五河、灵璧、固镇四个县,而垓下,仅仅是指现在固镇县境内的濠城镇,即垓下古城址。曾任安徽省考古研究所副所长、人称“垓下考古第一人”的李广宁先生称,从《史记》到《水经注》,都指明垓下在沱河南岸,而且,实地考察也能看出,垓下古城一直躺在沱河的南岸。而如今,灵璧县与固镇县就以这条沱河为界,河北边就是灵璧,河南岸是固镇。事实上,作为垓下古战场,两县都是,没有必要“争夺”。

    此次记者随同省文史馆专家组在走访固镇、灵璧两县时,能深切感受到两县人民对历史文化资源的珍视,并都为此做了大量的工作,两地官员都期盼能在有关部门的协调下,共同保护、研究和开发垓下古战场。


来源:新安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