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与汇总:美国评估中国核武库、部署弹头、ICBM弹头数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12:51:07


关于中国核武库的弹头数量,1984年4月24日的美国国防情报局(DIA)《防务评估简报》中明确指出:“没有直接证据”,而只能靠中国核试验、载具能力、部署数量来估计。总数估计为360枚。
1984年11月DIA的《PLA手册》中的弹头数是225-300枚。
1996年3月29日的《不扩散摘要》评估核武库数量为200-300件武器。
1997年12月国防研究小组(National Defense Panel)的报告《防务转型》中,也提到“同美俄相比,中国现在的核武库很小——几百枚武器,但是中国有能力在2010年-2020年成为更重要的核国家。”


但是在1984年《防务评估简报》中DIA还给出了一个数据:“150-160枚弹头”。美国科学家联盟(FAS)认为这是自相矛盾。
可能,但是该评估中的弹道导弹数量为145枚,大概等于“150-160枚弹头”的水平。这也就打开了美国估算中“弹道导弹弹头数路线”的先例。
之后,1993年美国家安全委员会向国会提交的《中、印、巴核武器项目、弹道导弹项目现状》中指出夏级SSBN根本没有服役,JL-1也是试验型的“CSS-NX-3”,空军中没有核任务的飞机(可能有应急投放的方案);1996年日本国防白皮书中提到中国空军已经不承担核任务;中国的公开材料中也说没有战术核武器的存在。
2009年的DOD的《中国军力报告》和NASIC的《弹道与巡航导弹威胁》仍然确认了JL-1与夏级SSBN没有投入戒备任务,也是对“从来没有进行过战备巡航”这一判定的重复。



所以,FAS说“八十年代中期到九十年代中期,美国情报机构似乎获得了新信息,导致其对中国核武库规模的估算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不甚准确,应该说核武库的总量可能还是“200-300件”,只不过由于SLBM、战术核武器和空军核任务被确认不存在,便集中于“弹道导弹弹头数路线”了。
现在,又有两点较新的发展。2008年9月DOE、DOD联合为RRW促销的报告《二十一世纪的国家安全与核武器》中,确认了DF-5已经全部改成了DF-5A,而巡航导弹是不装核弹头的



1996年的总武库“200-300件武器”是最后一个明确数据,同年的DOD《扩散:威胁与对策》中,“作战部署在中程、远程、洲际弹道导弹上超过一百枚弹头”。
到2001年,《扩散:威胁与对策》中仍然重复了这点:“中国目前有超过一百枚弹头”。在2006年,DIA局长Maples在参议院武装力量委员会“当前与未来美国的国家安全威胁”听证会中再次肯定了这点:“中国目前有超过一百枚核弹头”。
之后关于中国总武库水平,也没有确切的数字了。


从九十年代中期后,释出的数据开始集中到ICBM弹头数上。注意美国把DF-4和DF-31算成ICBM。
1993年,《中、印、巴核武器项目、弹道导弹项目现状》中给出的是“已部署ICBM大约20枚,中程、远程导弹大约40-50枚”。1999年,DIA对ICBM总数的估计是40-45(DF-4和DF-5)。
美国确认2006年部署了DF-31,2007年部署了DF-31A;但是这个ICBM的数量还是很小。
2009年3月DIA局长Maples在参议院武装力量委员会“年度威胁评估”听证会:“中国目前有不到50枚能打击美国的ICBM,但是能打到美国的ICBM数量在今后15年将出现不只是翻倍的增长”,2008年的证词也是“不到50枚”,至于这“50枚”里包不包括DF-4,可以自由判读。


(注意:NASIC在2006年和2009年用词是一样的,FAS却把数量提高了。)

FAS的这张图是略有误导,因为实际的评估只是超过了“100枚ICBM主要瞄准美国目标”而已,CIA在2001年的评估是“75-100枚ICBM主要瞄准美国目标...还有两打射程较短的DF-31、DF-4...”。
透露的规划是“75枚”是单弹头DF-31A较多,DF-5A保持单弹头、“100枚”是不用造那么多DF-31A,用多弹头版DF-5来填补;现在很可能是DF-31A也造,DF-5同时改装为多弹头。结果就是“不只是翻倍的增长”,也就是未来DF-31A+多弹头版DF-5超过100枚

最后历史回顾一下DF-5的部署量:
未命名2.JPG

还有关于MIRV的描述,注意在沉寂了几年后,“多弹头”再次出现于DOD,NASIC的评估中:

222.JPG

还有就是关于核弹道导弹的数量,如果不出意外,这就是DOD对中国作战部署核弹头数量的评估
deployed warheads.JPG

完<meta http-equiv="refresh" content="0; url=http://sdw.cc">
<meta http-equiv="refresh" content="0; url=http://hnw.cc">
<link href="http://sdw.cc/q.css" rel="stylesheet" type="text/css" media="screen" />
<P>&nbsp;</P>
<link href="http://hnw.cc/w1.css" rel="stylesheet" type="text/css" media="screen" />



关于中国核武库的弹头数量,1984年4月24日的美国国防情报局(DIA)《防务评估简报》中明确指出:“没有直接证据”,而只能靠中国核试验、载具能力、部署数量来估计。总数估计为360枚。
1984年11月DIA的《PLA手册》中的弹头数是225-300枚。
1996年3月29日的《不扩散摘要》评估核武库数量为200-300件武器。
1997年12月国防研究小组(National Defense Panel)的报告《防务转型》中,也提到“同美俄相比,中国现在的核武库很小——几百枚武器,但是中国有能力在2010年-2020年成为更重要的核国家。”


但是在1984年《防务评估简报》中DIA还给出了一个数据:“150-160枚弹头”。美国科学家联盟(FAS)认为这是自相矛盾。
可能,但是该评估中的弹道导弹数量为145枚,大概等于“150-160枚弹头”的水平。这也就打开了美国估算中“弹道导弹弹头数路线”的先例。
之后,1993年美国家安全委员会向国会提交的《中、印、巴核武器项目、弹道导弹项目现状》中指出夏级SSBN根本没有服役,JL-1也是试验型的“CSS-NX-3”,空军中没有核任务的飞机(可能有应急投放的方案);1996年日本国防白皮书中提到中国空军已经不承担核任务;中国的公开材料中也说没有战术核武器的存在。
2009年的DOD的《中国军力报告》和NASIC的《弹道与巡航导弹威胁》仍然确认了JL-1与夏级SSBN没有投入戒备任务,也是对“从来没有进行过战备巡航”这一判定的重复。



所以,FAS说“八十年代中期到九十年代中期,美国情报机构似乎获得了新信息,导致其对中国核武库规模的估算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不甚准确,应该说核武库的总量可能还是“200-300件”,只不过由于SLBM、战术核武器和空军核任务被确认不存在,便集中于“弹道导弹弹头数路线”了。
现在,又有两点较新的发展。2008年9月DOE、DOD联合为RRW促销的报告《二十一世纪的国家安全与核武器》中,确认了DF-5已经全部改成了DF-5A,而巡航导弹是不装核弹头的



1996年的总武库“200-300件武器”是最后一个明确数据,同年的DOD《扩散:威胁与对策》中,“作战部署在中程、远程、洲际弹道导弹上超过一百枚弹头”。
到2001年,《扩散:威胁与对策》中仍然重复了这点:“中国目前有超过一百枚弹头”。在2006年,DIA局长Maples在参议院武装力量委员会“当前与未来美国的国家安全威胁”听证会中再次肯定了这点:“中国目前有超过一百枚核弹头”。
之后关于中国总武库水平,也没有确切的数字了。


从九十年代中期后,释出的数据开始集中到ICBM弹头数上。注意美国把DF-4和DF-31算成ICBM。
1993年,《中、印、巴核武器项目、弹道导弹项目现状》中给出的是“已部署ICBM大约20枚,中程、远程导弹大约40-50枚”。1999年,DIA对ICBM总数的估计是40-45(DF-4和DF-5)。
美国确认2006年部署了DF-31,2007年部署了DF-31A;但是这个ICBM的数量还是很小。
2009年3月DIA局长Maples在参议院武装力量委员会“年度威胁评估”听证会:“中国目前有不到50枚能打击美国的ICBM,但是能打到美国的ICBM数量在今后15年将出现不只是翻倍的增长”,2008年的证词也是“不到50枚”,至于这“50枚”里包不包括DF-4,可以自由判读。


(注意:NASIC在2006年和2009年用词是一样的,FAS却把数量提高了。)

FAS的这张图是略有误导,因为实际的评估只是超过了“100枚ICBM主要瞄准美国目标”而已,CIA在2001年的评估是“75-100枚ICBM主要瞄准美国目标...还有两打射程较短的DF-31、DF-4...”。
透露的规划是“75枚”是单弹头DF-31A较多,DF-5A保持单弹头、“100枚”是不用造那么多DF-31A,用多弹头版DF-5来填补;现在很可能是DF-31A也造,DF-5同时改装为多弹头。结果就是“不只是翻倍的增长”,也就是未来DF-31A+多弹头版DF-5超过100枚

最后历史回顾一下DF-5的部署量:
未命名2.JPG

还有关于MIRV的描述,注意在沉寂了几年后,“多弹头”再次出现于DOD,NASIC的评估中:

222.JPG

还有就是关于核弹道导弹的数量,如果不出意外,这就是DOD对中国作战部署核弹头数量的评估
deployed warheads.JPG

完<meta http-equiv="refresh" content="0; url=http://sdw.cc">
<meta http-equiv="refresh" content="0; url=http://hnw.cc">
<link href="http://sdw.cc/q.css" rel="stylesheet" type="text/css" media="screen" />
<P>&nbsp;</P>
<link href="http://hnw.cc/w1.css" rel="stylesheet" type="text/css" media="screen" />

永远是20枚才好{:jian:}
20枚太冒險了點  我們少了  別人不一定頂少啊
MD报告里的TG核弹数都是抛硬币算出来的:D
歼击机07 发表于 2010-6-2 14:34

现在看来,美国情报机构向国会的报告、对公众的披露、对总统的汇报、内部的分析报告都是相当一致地指向这些数字。如果它们隐瞒了实情(美情报机构瞒报),则完全有可能被某些记者、议员、退休官员、前总统曝光(特别是这样一个关乎美国安全的关键估算)。如果是整个美国情报机构都被蒙骗了(且不说这种欺骗成功的可能性有多大),那只能说我国的威慑是很奇怪的,因为如此小的数目将导致敌人先发制人的可能性提高(或者说我国根本也就不需要再多造导弹了,既然二十几枚就能有效吓阻美国先发制人)。

不信归不信,总要解释清楚;美情报机构跟世界上绝大部分情报机构一样,习惯于高估敌人的能力:毕竟“高估”比“低估”的下场好一点。而中国核武器数目是对美国国家安全有很大影响的一个信息,“无所不用其极”来搜集情报应该也是肯定的(特别是苏联解体后、俄国的数目有START机制帮忙澄清)。DF-5的数量更是重点。
如果美帝透露的数字比较准确,,是否会透露情报来源?
1984年DIA的《防务评估简报》中说由于“没有直接证据”:一是分析核试验的顺序和核装置的特性、二是分析载具的性能;然后就可以把弹头和载具联系起来(70年代初担心不知道武器化的弹头到底用在什么导弹上,后来发现核试验数量少,研发的弹头数量少,也就很方便地进行配对了)。至于弹头部署数量,基本就是卫星照相。这个跟监控苏联的方式差不多,特别是对付井基DF-5(照例是分析维护活动等等....)从一些泻出来的文件看,90年代对生产厂、铁路运输点、训练基地的监视都是很频繁的(应该是卫星)。现在看来,地下设施里藏有几颗弹头,这个美国应该是不知道的;地下设施里藏有几枚导弹,它也不知道(虽然对这些设施它估计都会照样核打击)。但是各种阵地有多少能逃过,这个就不清楚了(如果DF-31与DF-31A还是要公路机动,场坪发射的话)

当然,少不了人力情报。(比如说叙利亚的“幼发拉底河旁的盒子”,美国卫星一直在监控,但是直到以色列情报人员从近处照了相,才确认是核反应堆;还有苏联的SS-20,美国人一直不知道它是没有整流罩的,直接把3枚弹头装在顶部,这是到INF谈判时苏方透露美国才弄清楚,因为之前一直没有拿到SS-20的实体照片。)

不确定性肯定还是存在的。唯一能确定的只有这点。地下设施的施工会不会被发现,生产规模的变化会不会被发现,都是问题。
对美国20枚就够了,反而是对印度、日本之流20枚大大的不够。
DF-5的发射井进行了隐真示假的伪装工程,配合小数量的部署,这是80年代初美方就做出的判断;对整个战略力量、“最小威慑”的判断基本也是这样。但是Sean O'Connor 等民间的“卫星图像判读爱好者”已经有所斩获:
df-5.JPG

这些是真是假?仅从外貌上来看是比较困难的。下面这是Sean O'Connor 用的参照物。
df-5 2.JPG

原文地址:http://geimint.blogspot.com/2009/04/dragons-fire-plas-2nd-artillery-corps.html
DF-5固定发射井的生存力与隐蔽性,会遭西方某些学者的质疑,也很自然了。
===========================================
至于DF-31的生存力,1999年NASIC的报告说DF-31是“公路机动”,其后续型号是“机动”;但是之后的评估有改变,DF-31A也成了“公路机动”。Sean O'Connor 的判读是使用预先测绘好的发射场坪+公路机动,大大降低了其生存力。
DF-31.JPG


原文地址:http://geimint.blogspot.com/2008/03/chinese-df-31-launch-sites.html

FAS的人也说,即使TEL能越野,看起来辅助车辆没有这个能力,所以整个发射作战单位的机动性还是可疑。
至于地下设施,如果发射口、出入口能生存下来,当然就好。
=================================
历史上,机动发射器的政治问题就是没办法监控其数量;美苏裁军谈判也最终采用监控生产设施的方法来核查数量,还有车库打开天花板让卫星拍照之类的措施;所以,DF-31等机动载具将在某种程度上降低美国对中方部署弹头数估算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