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老河口市地震谣言致万人露宿街头和田野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2 20:31:27
 荆楚网消息 (楚天都市报记者 牛泰 肖敏 实习生 祝兆林)2日夜至3日晨,一个将要发生地震的谣言,在老河口市竹林桥、张集、薛集等乡镇盛传,数万情绪紧张的居民跑出家门,露宿街头和田野。事发后,老河口市采取多项措施予以澄清,目前,公众的恐慌情绪得到消除。


  “人传人,人吓人,吓死人!”昨日,记者来到竹林桥镇,村民张少阳说,2日深夜,他们一家人熟睡时,街道上的嘈杂声将他吵醒。他打开窗户发现,一群群的人正朝空旷地走去。一位村民喊:2点钟左右会有地震,大家快点出来。他急忙将妻子和父母唤醒,加入到“避险”队伍中。直至昨日清晨,地震并未发生,他们这才回到家中。


  张少阳说,竹林桥只有极少数人没有出来躲避“地震”,避险人数过万。其侄子露宿时受凉,昨日上午开始发高烧。


  昨日,本报记者先后到老河口市张集、薛集等镇采访。居民们称,由于害怕地震,当晚街道、麦田、操场上聚满了人。有关人士估计,当晚,该市有数万居民露宿田野、街头。


  针对地震谣言引发的社会恐慌,老河口市采取措施,平息谣言,确保稳定。该市科技局地震办闻讯后,立刻与襄樊市地震局取得联系,得知不可能发生地震。随即,老河口市政府要求有关乡镇,做好疏导稳定工作。


  目前,老河口市警方正在追查地震谣言的来源。



  新闻透视:地震传言事件背后


  “汶川与玉树大地震后,人们产生恐慌心理是正常的。全球范围进入灾难多发期是一个基本的事实,但《2012》电影中的艺术想象是不可能发生的”


  传谣与辟谣


  4月25日这一晚,清华大学博士生周逵在学校宿舍里难以安眠。


  此前网上有传言,京津地区25日至28日会发生地震。直至29日,地震没有发生。
“我一般不会听从小道消息。”从事新闻传播学专业研究的周逵告诉《瞭望》新闻周刊记者,“但全球范围内巨灾不断发生,大环境让人不安,这让大家的敏感度提高了。”


  他回忆,4月24日网络上出现了京津地区要发生地震的传言,联想起一段时间以来北京地区天气异常地持续偏冷,到25日,面对层出不穷的传言及学生群体间的影响,他一度产生当天返回京外家乡的打算。


  玉树7.1级地震发生后,地震传言事件在中国境内数次发生。4月24日,广东省佛山市地震局告知市民,此前“盛传6月13日三水(区)将发生7~8级左右地震为谣传”。散播谣言的两名学生,已被当地公安部门依法行政拘留。


  4月25日,一女子在网上发帖称南京近期将发生地震,南京警方以其扰乱公共秩序对其施以行政拘留。南京市地震局同时在其官方网站发布辟谣公告。


  此间,互联网上还有预测陕西、河南等数地近期会发生地震的传言。还有网友发表这样的言论:地球已调到震动模式,《2012》电影中的末世情节会在现实中出现。


  “汶川与玉树大地震后,人们产生恐慌心理是正常的。”中国地震局研究员、国家减灾委员会专家委员会成员高建国说,“全球范围进入灾难多发期是一个基本的事实,但《2012》电影中的艺术想象是不可能发生的。”


  “玉树地震前有一次前震,这在当时没有引起广泛警觉,说明防震减灾意识还亟待加强。”高建国说,“从另一方面讲,恐慌可以说明大家在关注地震,这对于公众增强防震意识,对于社会进行减灾建设,都具有积极意义。”


  京郊四月飘雪


  4月26日下午,一场降雪落至北京市郊延庆县。4月底飘雪的现象很少出现,这是延庆多年来最晚发生的降雪。


  26日上午延庆县天气晴好,中午气温陡降,15时雪花飞落,县城降雪持续近1小时,随即融化。县城以北山区由于海拔高、气温低,降雪未完全消融。已经吐绿花开的植物被银装素裹,县城内外出现冬春两季仿佛互映同存的景观。


  4月28日,中国气象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其公开信息表明,中国东北地区、华北地区的平均气温均为1954年以来同期最低值。


  “4月以来北京市天气比较特别,比较冷。”周逵说,在网上传言流布的过程中,还有人称在北京北部城区拍到了地震云(事后证明并非地震云),这些都为流言传布提供了宏观背景,更主要的是此前全球范围特别是中国境内发生的一系列巨震,也让他产生了警觉与联想。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研究员孙士鋐4月14日接受人民网专访时介绍,从2009年7月15日至今的9个月以来,全球发生7级以上地震共24次,平均每月2.6次;相比20世纪百年每年19次,每月1.6次的平均记录高出不少。而7.7级以上地震的百年平均值是每年两次,而最近9个月内全球则发生了6次。


  灾难多发是一个基本的事实,在此背景下面对传言与谣言,如何理性应对,避免过度恐慌?高建国说,判定是否为地震谣言要把握两条标准,就是精确的地震预报人类还不太可能作出。对外公布地震预报的时间、地点、震级,如果说得非常准确就值得怀疑。还有一条基本原则,就是只有政府才有权对外发布地震预报,这两者结合是识别谣言的标准。


  防震减灾欠账


  同济大学日本留学生前德美穗子告诉本刊记者,日本发生地震,死亡率通常不会很高。以她的观察,“中国建筑房子还不够结实,所以地震时比较麻烦。”


  该校另一位日本留学生铃木贵思对本刊记者说,他认为最大的问题在于中国的很多建筑没有足够的设防。在日本每幢建筑都会严格按照抗震设防来建设,如果达不到标准,就不允许竣工。


  高建国认为,网络上产生地震谣言并由此在社会上引起恐慌心态,这反映了防震减灾基础工作欠账过多。比如公共建筑的设防标准偏低,广大农村地区以及一些城区建筑的安全性需要加强。相比之下,日本、美国建筑设防做得较好。


  他建议目前应该实际采取的行动是:有关部门应该进行抗震知识的广泛宣传。1975年海城地震前,地震局都做了大量、长期的抗震知识宣传,普及防震知识,这为最终地震预报的成功打下了基础。


  据他介绍,上世纪80年代福建泉州出现过地震传言事件,渔民甚至跑到香港。当地地震部门经过认真研究分析,做了很多工作,解除了当时的恐慌。


  高建国认为,要大力开展群测群防工作。中国要坚持地震预报科研自主创新的道路,同时相信老百姓的力量。地震预测预报任务不能完全寄托在专业队伍身上。要坚持周恩来总理当年提出的“专群结合、土洋结合,大打人民战争”这一被实践证明了的行之有效的防震减灾思路。


  地震来了怎么办


  39岁的陆阳,是一位在上海工作的医生。她在日本留学时,经历了一次大地震,在学校的师生中,她是唯一没有急救包的人,这反映了中日两国公民在防震意识上的差距。
“从小到大,从来没有这方面的常识教育。”周逵说,他最近才知道,地震时不应该躲在桌子下,这是他通过网络学到的知识。


  “中国人对地震完全没有想法。”铃木贵思说,中国同学如果遭遇地震都不知道怎么办,即使来自地震多发区的四川省的同学也是如此。


  前德美穗子说,日本的学校基本上每学期都要演习。从幼稚园起,每个人都要参加。演习如何跑、如何保护自己的身体。


  铃木贵思说,学生坐在身下的坐垫折起来就是一个帽子,演习时扣在头上,坐垫虽然是软质,但是很厚。日本有地震预警,通过电视提前发出预告。


  “充分的准备高于一切。”日本旅华作家、中国观察家加藤嘉一说,“如果公众没有做好相应准备,当然会发生恐惧。”


  加藤嘉一说,日本历史上也有死伤很多的地震,达到今天的防灾水平是一个历史进程。


  他认为,中国公众平时要提升防震意识,“从小学到高中,日本人接受至少12年的防震知识教育。我们都明白,地震发生时应该怎么做,地震到来时也就不恐惧。克服恐惧不要从教材与理论出发,要靠体验。老师、学生都要有这些常识的储备,这是一个综合系统的构建。”


  “防灾是生活方式的一部分”


  “恐惧是不可能完全消失的。”加藤嘉一说,“不要盲目把地震、台风看作敌人。它是生命、生活的一部分,防灾是生活方式的一部分。日本人从出生到长大,就这么准备着,即使最后不发生地震,这也不是白做,要有这样的清醒认识。万一地震发生,无法正确应对,损害将是非常巨大的。”


  周逵说,地震传言事件后,他思考产生恐惧的原因有两个,“一是作为80后一代没有经历过唐山地震;二是近年来中国发生大地震,媒体侧重于报道抢险救灾,事前的防震减灾知识传播偏少,公众这方面的信息匮乏。”


  “中国发生大地震,人们因惊慌而盲目奔跑,这样死亡的人数一定不少(大地晃动时跑出楼房,易于被掉落的砖瓦砸中),我为此心里很不舒服。”前德美穗子说,“日本人这方面有经验,地震的当时不能乱跑。可以跑的时候是晃动停止的时刻。”


  “中国发生过唐山大地震,但对多数人来说地震还是陌生的。”加藤嘉一说,“对于中国老百姓,已经到了这么一个阶段,必须认识到地震是会发生的。这方面的意识两国国民差别很大。玉树地震的发生,证明地震的可能性是时刻存在的,中国东部和西部,都应该做好准备,这是最重要的。”(刘巍)
http://msn.ynet.com/view.jsp?oid=65280454&pageno=1荆楚网消息 (楚天都市报记者 牛泰 肖敏 实习生 祝兆林)2日夜至3日晨,一个将要发生地震的谣言,在老河口市竹林桥、张集、薛集等乡镇盛传,数万情绪紧张的居民跑出家门,露宿街头和田野。事发后,老河口市采取多项措施予以澄清,目前,公众的恐慌情绪得到消除。


  “人传人,人吓人,吓死人!”昨日,记者来到竹林桥镇,村民张少阳说,2日深夜,他们一家人熟睡时,街道上的嘈杂声将他吵醒。他打开窗户发现,一群群的人正朝空旷地走去。一位村民喊:2点钟左右会有地震,大家快点出来。他急忙将妻子和父母唤醒,加入到“避险”队伍中。直至昨日清晨,地震并未发生,他们这才回到家中。


  张少阳说,竹林桥只有极少数人没有出来躲避“地震”,避险人数过万。其侄子露宿时受凉,昨日上午开始发高烧。


  昨日,本报记者先后到老河口市张集、薛集等镇采访。居民们称,由于害怕地震,当晚街道、麦田、操场上聚满了人。有关人士估计,当晚,该市有数万居民露宿田野、街头。


  针对地震谣言引发的社会恐慌,老河口市采取措施,平息谣言,确保稳定。该市科技局地震办闻讯后,立刻与襄樊市地震局取得联系,得知不可能发生地震。随即,老河口市政府要求有关乡镇,做好疏导稳定工作。


  目前,老河口市警方正在追查地震谣言的来源。



  新闻透视:地震传言事件背后


  “汶川与玉树大地震后,人们产生恐慌心理是正常的。全球范围进入灾难多发期是一个基本的事实,但《2012》电影中的艺术想象是不可能发生的”


  传谣与辟谣


  4月25日这一晚,清华大学博士生周逵在学校宿舍里难以安眠。


  此前网上有传言,京津地区25日至28日会发生地震。直至29日,地震没有发生。
“我一般不会听从小道消息。”从事新闻传播学专业研究的周逵告诉《瞭望》新闻周刊记者,“但全球范围内巨灾不断发生,大环境让人不安,这让大家的敏感度提高了。”


  他回忆,4月24日网络上出现了京津地区要发生地震的传言,联想起一段时间以来北京地区天气异常地持续偏冷,到25日,面对层出不穷的传言及学生群体间的影响,他一度产生当天返回京外家乡的打算。


  玉树7.1级地震发生后,地震传言事件在中国境内数次发生。4月24日,广东省佛山市地震局告知市民,此前“盛传6月13日三水(区)将发生7~8级左右地震为谣传”。散播谣言的两名学生,已被当地公安部门依法行政拘留。


  4月25日,一女子在网上发帖称南京近期将发生地震,南京警方以其扰乱公共秩序对其施以行政拘留。南京市地震局同时在其官方网站发布辟谣公告。


  此间,互联网上还有预测陕西、河南等数地近期会发生地震的传言。还有网友发表这样的言论:地球已调到震动模式,《2012》电影中的末世情节会在现实中出现。


  “汶川与玉树大地震后,人们产生恐慌心理是正常的。”中国地震局研究员、国家减灾委员会专家委员会成员高建国说,“全球范围进入灾难多发期是一个基本的事实,但《2012》电影中的艺术想象是不可能发生的。”


  “玉树地震前有一次前震,这在当时没有引起广泛警觉,说明防震减灾意识还亟待加强。”高建国说,“从另一方面讲,恐慌可以说明大家在关注地震,这对于公众增强防震意识,对于社会进行减灾建设,都具有积极意义。”


  京郊四月飘雪


  4月26日下午,一场降雪落至北京市郊延庆县。4月底飘雪的现象很少出现,这是延庆多年来最晚发生的降雪。


  26日上午延庆县天气晴好,中午气温陡降,15时雪花飞落,县城降雪持续近1小时,随即融化。县城以北山区由于海拔高、气温低,降雪未完全消融。已经吐绿花开的植物被银装素裹,县城内外出现冬春两季仿佛互映同存的景观。


  4月28日,中国气象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其公开信息表明,中国东北地区、华北地区的平均气温均为1954年以来同期最低值。


  “4月以来北京市天气比较特别,比较冷。”周逵说,在网上传言流布的过程中,还有人称在北京北部城区拍到了地震云(事后证明并非地震云),这些都为流言传布提供了宏观背景,更主要的是此前全球范围特别是中国境内发生的一系列巨震,也让他产生了警觉与联想。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研究员孙士鋐4月14日接受人民网专访时介绍,从2009年7月15日至今的9个月以来,全球发生7级以上地震共24次,平均每月2.6次;相比20世纪百年每年19次,每月1.6次的平均记录高出不少。而7.7级以上地震的百年平均值是每年两次,而最近9个月内全球则发生了6次。


  灾难多发是一个基本的事实,在此背景下面对传言与谣言,如何理性应对,避免过度恐慌?高建国说,判定是否为地震谣言要把握两条标准,就是精确的地震预报人类还不太可能作出。对外公布地震预报的时间、地点、震级,如果说得非常准确就值得怀疑。还有一条基本原则,就是只有政府才有权对外发布地震预报,这两者结合是识别谣言的标准。


  防震减灾欠账


  同济大学日本留学生前德美穗子告诉本刊记者,日本发生地震,死亡率通常不会很高。以她的观察,“中国建筑房子还不够结实,所以地震时比较麻烦。”


  该校另一位日本留学生铃木贵思对本刊记者说,他认为最大的问题在于中国的很多建筑没有足够的设防。在日本每幢建筑都会严格按照抗震设防来建设,如果达不到标准,就不允许竣工。


  高建国认为,网络上产生地震谣言并由此在社会上引起恐慌心态,这反映了防震减灾基础工作欠账过多。比如公共建筑的设防标准偏低,广大农村地区以及一些城区建筑的安全性需要加强。相比之下,日本、美国建筑设防做得较好。


  他建议目前应该实际采取的行动是:有关部门应该进行抗震知识的广泛宣传。1975年海城地震前,地震局都做了大量、长期的抗震知识宣传,普及防震知识,这为最终地震预报的成功打下了基础。


  据他介绍,上世纪80年代福建泉州出现过地震传言事件,渔民甚至跑到香港。当地地震部门经过认真研究分析,做了很多工作,解除了当时的恐慌。


  高建国认为,要大力开展群测群防工作。中国要坚持地震预报科研自主创新的道路,同时相信老百姓的力量。地震预测预报任务不能完全寄托在专业队伍身上。要坚持周恩来总理当年提出的“专群结合、土洋结合,大打人民战争”这一被实践证明了的行之有效的防震减灾思路。


  地震来了怎么办


  39岁的陆阳,是一位在上海工作的医生。她在日本留学时,经历了一次大地震,在学校的师生中,她是唯一没有急救包的人,这反映了中日两国公民在防震意识上的差距。
“从小到大,从来没有这方面的常识教育。”周逵说,他最近才知道,地震时不应该躲在桌子下,这是他通过网络学到的知识。


  “中国人对地震完全没有想法。”铃木贵思说,中国同学如果遭遇地震都不知道怎么办,即使来自地震多发区的四川省的同学也是如此。


  前德美穗子说,日本的学校基本上每学期都要演习。从幼稚园起,每个人都要参加。演习如何跑、如何保护自己的身体。


  铃木贵思说,学生坐在身下的坐垫折起来就是一个帽子,演习时扣在头上,坐垫虽然是软质,但是很厚。日本有地震预警,通过电视提前发出预告。


  “充分的准备高于一切。”日本旅华作家、中国观察家加藤嘉一说,“如果公众没有做好相应准备,当然会发生恐惧。”


  加藤嘉一说,日本历史上也有死伤很多的地震,达到今天的防灾水平是一个历史进程。


  他认为,中国公众平时要提升防震意识,“从小学到高中,日本人接受至少12年的防震知识教育。我们都明白,地震发生时应该怎么做,地震到来时也就不恐惧。克服恐惧不要从教材与理论出发,要靠体验。老师、学生都要有这些常识的储备,这是一个综合系统的构建。”


  “防灾是生活方式的一部分”


  “恐惧是不可能完全消失的。”加藤嘉一说,“不要盲目把地震、台风看作敌人。它是生命、生活的一部分,防灾是生活方式的一部分。日本人从出生到长大,就这么准备着,即使最后不发生地震,这也不是白做,要有这样的清醒认识。万一地震发生,无法正确应对,损害将是非常巨大的。”


  周逵说,地震传言事件后,他思考产生恐惧的原因有两个,“一是作为80后一代没有经历过唐山地震;二是近年来中国发生大地震,媒体侧重于报道抢险救灾,事前的防震减灾知识传播偏少,公众这方面的信息匮乏。”


  “中国发生大地震,人们因惊慌而盲目奔跑,这样死亡的人数一定不少(大地晃动时跑出楼房,易于被掉落的砖瓦砸中),我为此心里很不舒服。”前德美穗子说,“日本人这方面有经验,地震的当时不能乱跑。可以跑的时候是晃动停止的时刻。”


  “中国发生过唐山大地震,但对多数人来说地震还是陌生的。”加藤嘉一说,“对于中国老百姓,已经到了这么一个阶段,必须认识到地震是会发生的。这方面的意识两国国民差别很大。玉树地震的发生,证明地震的可能性是时刻存在的,中国东部和西部,都应该做好准备,这是最重要的。”(刘巍)
http://msn.ynet.com/view.jsp?oid=65280454&pageno=1
JY说了, 地震谣言比地震局的辟谣准.

所以嘛, 以后但凡有地震谣言, 地震局出来辟谣, 大家一定要相信谣言, 晚上睡在马路边上.


楼上的什么东西都能扯到立场上!真够无聊的 !
这三个乡镇毗邻 地下教会很兴旺 到不一定是地下教会主动散步谣言 但谣言到了传教的人口里就散布的又快又广!另外注意这三个乡镇的名称 过去就是朱 张 薛 是这三个乡镇的大户 扯起来 一个镇上所有人 全是亲戚!
家家户户是亲戚 谣言传起来就快

楼上的什么东西都能扯到立场上!真够无聊的 !
这三个乡镇毗邻 地下教会很兴旺 到不一定是地下教会主动散步谣言 但谣言到了传教的人口里就散布的又快又广!另外注意这三个乡镇的名称 过去就是朱 张 薛 是这三个乡镇的大户 扯起来 一个镇上所有人 全是亲戚!
家家户户是亲戚 谣言传起来就快
81215525 发表于 2010-5-4 20:17

是亲戚怎么了? :o
不相信科学,那就活该睡街上。
我最想质问地震局的是为什么不出一本想教孩子一些地震自我保护知识,结果找不到权威的资料。比如:我小时候学的是地震的时候要躲在桌子下,现在教的是躲在桌子旁边。不知道谁对谁错。地震的时候在楼上是要第一时间跑出来,还是先躲起来,汶川地震后有些说法,说5楼上的还不如先跑去天台,倒了也是在下面,那些跑出来的反而被压在下面。编本《地震防灾手册》,对他们这些专家来说应该不难吧
Hiigara 发表于 2010-5-4 21:59

只会说某地某时没地震,从来不说某地某时有地震,这也算“科学”?
yuppppp 发表于 2010-5-5 00:06

你要是这么定义科学我也无话可说,地震本身就是无法预测的,中国地震局不是中央气象台,你要搞清楚!人类历史上就中国海城地震瞎猫撞了个死耗子预报出来了。这年头,你传我我传你说啥几点几分震,有鼻子有眼的。不是谣言是什么?我从小到大听这种谣言也有好几回了,我反正不信,继续在家里睡觉。你信你就去睡街上,那又能怪谁呢?
萝卜青菜 发表于 2010-5-4 23:35

这位兄弟也别发火,我觉得这事不是他们不想办,而是办不了。主要还是地震的烈度和持续时间无法预测。如果烈度不高,时间较短,赶紧跑出建筑物那自然最好。但如果是瞬时的强烈度,大家还没跑出门就都砸走廊里了,那还真的不如躲在屋里的家具下面,或许还能幸存几个。如果烈度不高,但持续时间长,大家却都按书上说的,不敢往外跑了,躲屋里,直到楼房晃塌砸倒一片。这又得怪到谁头上?这书真编出来,可是要命的教条主义啊,谁敢出这种书啊~
yuppppp 发表于 2010-5-5 00:06
很不好意思,承认现在的科学技术做不到准确预测地震,本身就是科学的体现。实事求是才是科学的态度。

人类对地球内部结构的了解甚至还不如人类对外太空的了解,能使用的手段更少。人类早已经登上了月球,可现在打的钻井最深才多少?12262米,还没突破地壳平均厚度的十分之一。再过一两百年,随着对地震观测数据的增多和相关理论的完善,也许那时才有准确预报的可能。
科学就是告诉你我能做的什么的同时,告诉你我不能做什么。
你让李大师说说他做不了什么,问题一下就清楚明白了。
万一火了呢?
萝卜青菜 发表于 2010-5-4 23:35

这个貌似辟谣了,说应该躲在桌子边的那位是个卖书(还是卖碟?)的国际混混
http://hi.baidu.com/huqiwen/blog ... 2deb0f304e1528.html
  我觉得还是全民加强防灾减灾救灾教育为好。目前最要紧的全国中小学生中每个学期组织两次防灾演练。
新侨联委员 发表于 2010-5-5 07:56
中国什么都是一阵风,汶川出了后各地学校组织演戏之类,2010年了又有哪个省哪个市把这类灾害演戏作为常态定期演练和科普呢
真要发生地震,往哪躲,躲得了么,不能把侥幸当必然。
砰砰! 发表于 2010-5-5 09:09
  美国防灾抗灾演习已经是惯例了。世贸大楼每周有一次消防演习。
让中国普通民众主动、长期参与进防灾演练来,这是一项很有挑战性的工作。
地震局的消息没人信,路边摊却都相信,不知道是谁的杯具吧
Hiigara 发表于 2010-5-5 00:43

当要他说某时某地会发生地震,他说这是无法预测的。

当要他说某时某地不会发生地震,他说这是科学。

如果某时某地会发生地震,真的是无法预测的,那么某时某地不会发生地震,同样是无法预测的。
yuppppp 发表于 2010-5-5 13:49

地震局说的是“近期不会发生构造性地震”,而不是“不会发生地震”。
yuppppp 发表于 2010-5-5 13:49
我不认为地震局会说某时某地肯定不会地震,大概是妓者替他们说的。
地震局合理的说法应该是:根据我们掌握的知识和信息,不能得出某时某地会发生地震的判断。
或者说:我们从未发布过某时某地会发生地震的预报。
scut_m 发表于 2010-5-5 13:57

地震局发布过“近期不会发生构造性地震”的信息。大的构造性地震是有一定周期性的,这个现在科学可以做出一定的预测/
季路 发表于 2010-5-5 14:00

但是地震局从来没有发布过“近期会发生构造性地震”的信息,凭什么发布“近期不会发生构造性地震”的信息。

我们承认地震预报超出目前人类科学的认知水平。既然地震不能(或者说难以)预报,同一个理由,也没有人能做“不地震预报”。也就是说这些地震部门的所谓辟谣是没有多大根据的。
scut_m 发表于 2010-5-5 13:57

“地震局合理的说法应该是:根据我们掌握的知识和信息,不能得出某时某地会发生地震的判断。”

这句话比较中肯,科学,实在。但是后面还应加上一小句潜台词:“也不能得出某时某地不会发生地震的判断。”

说全了就是“根据我们掌握的知识和信息,不能得出某时某地会发生地震的判断,也不能得出某时某地不会发生地震的判断。”这句话的油滑暴露无遗。
新侨联委员 发表于 2010-5-5 07:56

说实话 首先应该强制普及交通法来得更要紧 死伤人数 这个最高
yuppppp 发表于 2010-5-5 14:26

都像你这么明白 也就没所谓了
地震是可以预报的

  依据前震报主震,这被认为是中国地震预报工作者取得一些成绩的原因。在这次玉树大震前夕,还发生了一个4.7级的前震(两者震中仅相差十多公里),而地震部门没能由此预报7.1级的大震,青海地震局监测预报处处长宋晓明针对媒体说,第一次地震发生后,地震预报部门成立应急预案,迅速对地震的下一步趋势进行研判和会商,正在会商期间便发生了7.1级强震。

  对此,张国民说:“每一次地震之前的情况非常复杂。因为像这种4级多的地震,在全国各地是经常发生的,是一种较普遍现象。凭一次4级多的地震,马上对后面的大地震做出预测是非常困难的事情。”一个基本事实是,全球每年发生的4级以上地震数以万计,如果每次发生这个规模的有感地震人们都要做出反应等待后面的“大震”,世界各地将时常陷入混乱。

  对于在“当前是否能够预报地震”这一问题下地震局专家们表现出来的矛盾,业内人士将其解释为地震局当前所处尴尬境地所致:公然承认不能预报,则地震局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在地震局内部,部分研究者将注意力集中在前兆研究(包括动物异常),以及根据以往地震的发生数据来进行统计,推测下一次地震发生的时间,这被其他一些科学家认为是“民科思维”方式。有地质学家认为所谓的预报其实是科学算命,原因是每次地震事后找到的所谓“前兆”,与地震之间的关系并不明确;地震的发生随时间变化并无可靠规律。

  谣言多来自“民科”

  “对于4月25日-28日可能在北京、天津(小华北地区)出现大地震的结果,乃是对部分专家的预测归纳汇总得出的结论。此预测和汇总非官方信息,仅供参考。”这是一家网站刊登的内容,也是北京地震谣言的源头。其所提到的“部分专家”,主要来自“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天灾预测专业委员会”。

  中国长期活跃着一群以各种方式预测地震的民间人士。汶川地震之后,“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天灾预测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耿庆国就声称预测到了这次地震,他坚信,地震可以实现短临预报,并且越是大地震越容易预测。玉树震后,也有致力于地震研究的民间人士表示,“监测到玉树地区震前有异常”。

  按照有关规定,各地专业地震机构、工作人员和非专业单位及个人在预报地震时必须要填地震预报卡,地震预报卡包括时间、地点、震级等地震三要素,由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统筹管理。耿庆国曾递交给中国地震台网中心14张地震预报卡(截止2008年年中),但无一发生对应地震,预报准确率为0%。

  但公众并不能获得这些民间人士“预报”准确率的具体信息,因此其谣言传播依然具备土壤。加上中国在上世纪80年代的教育误导,中国人普遍相信动物异常行为可以预示地震,以及“小震闹,大震到”这些“常识”;一些民众甚至有了“千年以前张衡就能预测地震,现在怎么还不能准确预报地震”这样的疑问——事实上,“候风地动仪”只能在地震发生之后感知地震。

  玉树地震后,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副主任研究员张晓东分析说:“关于地震谣传,世界上其他一些地方也都出现过,但是总体来看,地震知识普及得比较好的一些国家和地区,这方面的情况就好一些。”

  相比之下,在美国和日本,政府和公众都清楚地震不能预报,所以注重平时的防范意识和准备工作,各种预报谣言不成气候。

  中国社会心理学会副会长、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时勘则从大众心理学角度为《财经》记者分析了公众广受谣言影响的背景:“当我们对一个问题不确信时,需要寻找一个合理解释,以满足认识。”

  而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一位研究员则将地震谣言产生的根源(也即“对一个问题不确信”之源)直指中国地震局:“只要依然有‘地震预报’的官方声音存在,只要地震预报制度还存在,老百姓依然会对地震预报抱有希望,地震谣言就依然有市场。”

    要预警,不要预报?

  尽管地震谣言在西方“不成气候”,但在海地、智利和中国玉树一系列大地震发生之后,西方少数非科学界人士确实开始怀疑影片《2012》中的场景是否会真的出现。4月18日,英国《卫报》报道说,美国有实业家已经开始为自己规划能够抵挡核爆、大地震以及洪水的“末日地堡”,且应者甚众。

  孙士鋐分析认为,近9个月全球地震活动频次明显高于平均值。“我们有理由认为全球现在进入地震活动的相对活跃期。”

  但玉树地震之后,美国地质勘探局网站专门刊出文章否认了这一观点。文章说,从1900年开始,全世界平均每年发生16次大地震(7级及7级以上),其中1986年只有6次,而1943年则达到32次。今年前四个月发生了6次大地震,在正常范围;而从2009年4月15日到2010年4月14日,共发生了18次大地震,这个数字也属于预期的变化范围。

  美国地质勘探局将最近地震显得异常频繁的原因归结为前一段时间几个大地震不巧发生在人口相对密集区。

  也就是说,对目前地震发生的全球趋势,科学界不认为有明显的异常,也不存在什么变化规律。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倪四道认为,地震的短临预报目前难以取得突破,中国应该大力发展地震预警技术,有效减少地震灾害。

  自汶川大地震以来,新一轮地震知识普及起到了推动作用,其中,对地震预警的重视是最有价值的遗产。

  地震预警,指的是在地震发生以后,利用地震波与电磁波之间的几秒到几十秒时间差,抢在地震波传播到某一地区前告诉公众躲避到更加安全的区域,这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人员伤亡。

  地震危险性评估也是预警系统的一部分。利用地球科学可以对一个地区做相对准确的评估,如果该地地震危险性比较大,就相应提高建筑设防。

  与中国的官方预报制度不同,美国、日本等国科学家做的是“评估”工作。美国地质勘探局在其网站上明确表示,他们会借助科学的数据,计算未来发生地震的可能性,比如科学家预测在未来30年内,旧金山湾区发生一次重大地震的概率为67%,而南加利福尼亚的概率是60%,他们凭此致力于通过提高基础设施的安全等级来长期减弱地震的危害。

  美国、日本、墨西哥是最早应用地震速报与预警的国家。近年来,很多国家对这项技术产生了兴趣,包括澳大利亚、德国、土耳其等。中国台湾也已将地震预警技术纳入实用。

  但至今,中国目前似乎还没有这方面的实质行动,在《中国地震局支出预算表》里面,并无“地震预警”这一项;其“科学技术”这一大项支出里面,所占比例最大的是表述略显含糊的“应用研究”。

http://news.yzdsb.com.cn/system/2010/05/05/010472854.shtml
zhepro 发表于 2010-5-5 14:31

但是人家更愿意端着明白装糊涂,有意不说那句潜台词,表现得道貌岸然,高深莫测。
这个爱信就信吗,但是要组好睡在面的心理准备
我还是相信狗
多睡几次马路就知道专家至少比妓者,路边摊,企鹅可靠了
季路 发表于 2010-5-4 19:53 JY不睡路边 JY指挥百姓睡路边

“地震局合理的说法应该是:根据我们掌握的知识和信息,不能得出某时某地会发生地震的判断。”

这句 ...
yuppppp 发表于 2010-5-5 14:26

学习过基本的概率论就知道,可以预报不震,但是不能预报会震是完全正常的。
“地震局合理的说法应该是:根据我们掌握的知识和信息,不能得出某时某地会发生地震的判断。”

这句 ...
yuppppp 发表于 2010-5-5 14:26

学习过基本的概率论就知道,可以预报不震,但是不能预报会震是完全正常的。
yuppppp 发表于 2010-5-5 05:49


你啥时候会死,这是无法预测的。

但是你一定会死,这是科学。
yuppppp 发表于 2010-5-5 14:26


    这句话没有问题,我做不出来微积分,本来就是根据我掌握的知识,无法结算这个题目。地震局也是如此。但是记者如果从中得出,该问题无解。。那就是另外一个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