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国 杂 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21:22:20
 敲下文字的时候,我也不知道要写点什么,因为我没有构思,写作的动机完全就是不写手痒痒。所以我估计,这篇帖子下来,最令我满意的将是题目中的那个“杂”字,有了它,就可以不顾忌文体、不顾忌表达方式、不顾忌字数、不顾忌内容了。

  以上废话。

  说来惭愧,我毕业于中文专业,四大名著是我们学业里必修的课程,但我最初读三国,竟然不是出于对文学的爱好,而是缘于一次偶然的际遇。

  那是上中学时,我最好的一个哥们买了游戏机,当时乐坏了更多的哥们——因为我们这干人祖宗三代都是纯粹贫农出身的无产阶级,小学时候大家穷得打街机都需要一个币子几个人玩,一人一条命,偶尔玩一次任天堂,也是在相对富裕的孩子家里挨着白眼站排,当然,那些往事现在说起来都成为儿时笑料,但当时我们的气节,令我们看的时候不甘心,玩的时候不畅快,赌气不玩,还偷偷眼馋。

  所以那个同样是穷孩子的哥们翻身农奴把歌唱的时候,我们就都跟着扬眉吐气了,因为他绝不会像那些纨绔子弟那样随时扫大家的兴,即便玩的时候,也是远比那些地主家孩子玩得有质量,到现在,我也觉得那帮孩子成天抱着游戏机,三十条命竟然不能将《魂斗罗》接到头,简直是暴殄天物——就像前不久我没买电脑前,偶尔叹息许多有电脑的孩子用电脑终日或打游戏或进黄色网站或到语聊骂人,而我这样用电脑办正事写帖子的人却只能到网吧站排时候那样无奈。

  话又远了,拉回来。

  当时我们的游戏机因为来之不易,自然倍加珍惜,所以我们不用它来玩什么《双截龙》或者《超级玛丽》,而是逛了大半个游戏卡市场,选取了在当时绝对属于高档次的游戏——《三国志之霸王的大陆》!

  也许你也玩过,是不是不错?我只记得这款游戏对我们影响深远,我们四个经常在一起玩的好朋友玩起来,每次都是各有各的路数。

  一个颇爱用曹操的孩子每次玩的时候都一定要按照历史进程把刘备赶到荆州,有时候游戏机里的刘备傻得到年头也不搜索诸葛亮,他都能把诸葛亮亲自搜上来然后去投降给刘备。结果这孩子现在在一个不大不小的公司当经理,运筹帷幄于商场上,颇有点阿瞒的气度。

  还有一个哥们谁也不用,就认准了吕布,他一玩的时候一定是选了董卓后立即把人家废掉,然后立吕布为首领,让他匹马单枪连兵也不带的逮谁杀谁,把所有人都杀了后就统一了天下。这哥们现在也可想而知,至今是他们家那片的一霸。

  另一位小朋友酷爱刘备,与大多数玩家一样,深受了“拥刘反操”传统思想的影响,他玩的时候老是中规中矩,最终稳稳的牟取天下,中间因为缺乏了刺激,当然也就避免了不少曲折。这孩子至今研究生还没毕业,一步一个脚印的,不知要走到什么时候。

  我最喜欢的,是把所有的精英招至麾下,因此总是千方百计地把民间盛传的“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六大武将收罗旗下,同时从曹操那里抓来司马懿,从孙权手下抓来周瑜,再配上伏龙凤雏,一个城里塞满或智力、或武力的精英,当然城池也是最好的长安,然后励精图治,任凭多么强大的对手也攻打不下。现在在教师岗位上,我总想,这也许真是性格使然,让我在人堆里发掘或者培养人才。

  那时候最高兴的就是搜寻指令发出后,来月的报告中,一个笑眯眯的头像对你说:はははははは,なかなかなぶきょうが  みつけました(哈哈哈哈哈哈,发现了很好的武将),也由此,对学习日语兴趣倍增。

  当时因为小,我们看着繁体中文(实际上是日文的“当用汉字”)还经常念错人名,比如把程昱叫成“程立”,把伊籍叫成“尹宜”,把贾诩叫成“贾羽”……以至于上大学后有一次当着众多妹妹和一个同学狂侃三国,到动情处,我极其自然地高谈阔论:“关羽真在曹操手下也不见得有什么好下场,苟或跟了曹操那么多年,不也说杀就杀了?!”——惊得那同学目瞪口呆,对自己的才疏学浅惭愧不已,并低三下四的求我告诉他谁是“苟或”,顿时把我臊得脸比关公还红,支吾了半天,才小声检讨道:“不好意思,说错了,是——‘荀彧’……”

  《霸王的大陆》这盘游戏,足足伴我们走过了大半个中学时代,那时候能和它媲美的游戏只有街机的《街头霸王》了。等这款游戏玩得差不多时,世嘉、土星等高档游戏机接踵而至,我们的游戏也水涨船高的上了档次。

  记得一次玩一款叫《吞食天地》的三国外传游戏,玩到后期姜维说什么也收不上来,不管是躬身亲请还是重金收买,人家就是不答应,弄得大家都快六顾茅庐了,翻遍了游戏攻略也不明就里,就在大家沮丧得即将放弃的节骨眼,我忽然想起不知道是从小人书看到还是评书里听来的一个情节,就是“姜维至孝”,我立即对大家说,姜维是个大孝子,试试能不能先把姜维他老娘逮来。

  结果我们竟然真的在一个不起眼的小屋子里找到了那个号称姜维之妈的老太太,姜维也就跟着降了。——经过这件事,我们都认识到想玩好三国游戏,必须熟读三国的道理,于是大家在之乎者也都没怎么弄明白的初中阶段,纷纷捧起半文半白的《三国演义》,一边翻字典一边堂而皇之地孜孜以求起来。

  我和《三国》结缘,就是在那个时节。

  第一次认真读三国,我读到了第七十七回,然后就说什么也读不下去了,因为一看到关羽挂了,就怎么也提不起来精神。说真的,学历史的时候按照唯物论的观点,蜀国灭亡的根本原因在于经济实力不行,导致政治统治不稳,但我个人总是认为起码在小说里,关羽之死绝对是刘备这一方兴衰成败的转折点。

  因为这位二哥,间接导致了性格暴躁的三弟张飞提前结束了生命旅程,然后两个人再联手导致了刘备火上房一般的急切报仇,违背了从隆中对就开始确立的连吴抗曹的战略部署,最终刘备也因此将重于泰山的生命弄得轻于鸿毛,桃园这三兄弟只能聚首黄泉了。

  第二次读三国,仍然没有坚持到最后,看到了一百○四回诸葛亮升天,就再度看不下去了。人都说三国这本书在人物刻画上有“三绝”,一是曹操的“奸绝”,一是关羽的“义绝”,一是诸葛亮的“智绝”。——所以诸葛亮一死,蜀国除非紧接着有个孙悟空接班,要不就一定是“医生摆摆手——没治了!”

  后来三国读多了,就不再那么感情用事,理智一点看,也就不再那么偏向刘备那一伙。

  其实客观地说,要是选择领导,曹操那老头绝对比刘备好,虽然曹操因为霸权主义,对手下人说杀就杀,但总体上看,曹操仍旧属于那种领导有方的人,本身就具备雄才大略,而他的性格也不是人们说的那么奸诈,我倒觉得一个能亲口说出“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的人,怎么说也算磊落,即便把他归于“真小人”的行列,也比没事就哭哭啼啼的刘备那样的“伪君子”好。

  刘备这辈子,给人最深刻的印象就是“窝囊”,成天打着“大汉皇叔”的旗号,逮谁依附谁,而这丫还是个十足的扫帚星,跟公孙瓒,公孙瓒不得善终,到徐州,又克死陶谦,然后猫到了袁绍家,老袁家由此厄运连连,官渡一战让曹操把他家能打死的都打死了,只是刘备跟没事人一样的跑了,等这位衰神跑到荆州,刘表就从此一蹶不振,注定跟上辈子欠了他似的,没多久也壮烈了,只有跟曹操厮混没把曹操送到上帝那里,可能的原因还是呆的时间不长,即便如此,刘备在那期间还是没消停,比他骑的“的卢”马还妨人,好歹把吕布给葬送了。

  另外,嫁人也绝不能嫁刘备那样的,否则就相当于给生命中轴捆绑上定时炸弹,不信,你就看他那几个媳妇,一个比一个下场惨,没一个活过刘备的!

  刘备给人的是谦恭的印象,但实际上刘备为人最虚伪,他能够始终和手下人搞好关系,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他始终没有成功,我不算武断地判断,要是真让刘备统一了天下,他肯定就不是他了,关羽张飞也许不能说杀就杀,但诸葛亮都不见得没有被灭口的可能。

  因为刘备从四川起家,肯定会“变脸”!

  但刘备手下的人,真个顶个的属于精英,我倒不喜欢傲气十足的关羽,而是觉得整个三国来看,最好的将领也是赵云。

  赵云小朋友最大的特点,就是让人放心,这孩子一辈子也没犯过任何错误,实在难能可贵,所以仔细看看三国,比猴还尖的诸葛亮在一切特殊时期,总是把最要紧的任务交给赵云而不是关羽——无论是让刘备过江娶亲还是自己借东风后躲避周瑜追杀,赵云永远是孔明的心头至爱。

  有时候我总假想,要是刘备入川的时候把关羽带着,而让赵云守卫荆州,也许蜀国的悲剧就能避免,可惜的是,那种重大任务只能交给身为刘备异姓兄弟的关羽,因为他们在道义上算是一家子,尽管野史有一种“赵云是刘关张的四弟”的说法,但可能因为没有正式结拜,由此即便是四弟,也始终没有二弟亲近。

  文官里,还是诸葛亮这老妖怪厉害,他有一种夺天地造化的能力,于是他用的计就不是算计出来的了,而是几乎达到了“我说什么这事儿就定了!”的霸道境界,其实诸葛亮要是生活在现代,按照他极其准确的预知能力,光靠买彩票就够活一辈子了。

  不过,我认为三国里最大的高人不是诸葛亮,而是号称“水镜先生”的司马徽,因为诸葛亮再厉害,也只是体现在智商方面,而司马徽则是情商高超,早就看破红尘,打死也不出世,比起“逢其主,未逢其时”的卧龙,更像神仙中人。

  当然,以上说法都是基于《三国演义》这本书,作为小说,总要有些传奇色彩供人回味,我曾翻过一次原汁原味的《三国志》,看得脑袋疼,《三国志》的记载,因为是史实而客观的多,对诸葛亮最高的评价,就是称赞他是位贤相,而诸如赤壁之战这样的大功劳,还是记在了周瑜身上。
  《三国志》里的关羽也不是圣贤,甚至颜良文丑事实上也并非全都是他杀的,好像关羽只是杀了颜良。而事实上,关羽虽然在传统文化中,被尊为武圣人,但最开始的武圣人是岳飞而并非关羽,后来因为岳飞是抗击大金的民族英雄,清朝的统治者又是金的后裔,所以他们不喜欢收拾过他们祖宗的岳元帅,就打着“忠义”的幌子,把关羽扶正从而取代岳飞了。
  《三国志》里有一个很好玩的漏洞,就是关于马超和许褚的记载,其中许褚的传记里,写他勇猛刚强,亲手斩了马超之头,解除了曹操的心腹大患;但是在马超的传记里,又写着马超勇力过人,最大的一次胜利就是在船上一刀砍翻许褚,杀了那位威名赫赫的“虎侯”。
  这件趣事我和不少人提过,他们将信将疑之后,异口同声地认为我看过的《三国志》是盗版。
  当然《三国志》毕竟是本严肃的书,不及《三国演义》深入人心,可惜的是我们现在能看到的《三国演义》因为要符合社会主义无产阶级文化的唯物论需要,里面许多被认为是“糟粕”的东西被删除或者改编了,而那些所谓“糟粕”,无非是带了一些迷信色彩,其实换个角度看,也未尝不能说是由于想象卓越,把故事写得偏重于神话。
  比如有一个流传广泛的故事,是说周瑜和诸葛亮一直斗智,在诸葛亮三气周瑜之后,周瑜心生一计:就是自己诈死,把诸葛亮骗到自己的棺材旁然后杀了他,结果诸葛亮看破了这计并将计就计,在周瑜的棺材处一边假模假样地痛哭吊孝一边煞有介事地拍打棺盖,隔着棺材按使独门妖术“击雷掌”,生生把假死的周瑜拍成真死。
  还有一个有意思的是说关羽走麦城的前一夜,叮嘱周仓次日突围一定要加倍努力,周仓说主人放心,您的赤兔马再快,我也能跟上。关羽就异常惊讶,问其原因,周仓说自己曾经遇到奇人,赐给自己三根金汗毛,所以自己能够行走如风。关羽一看周仓的腿,果然有三根金汗毛,口上称赞,内心却嫉妒起来,结果晚上趁周仓熟睡把金汗毛偷偷剪了下来。第二天突围时分,关羽匹马当先,遇到敌兵阻拦,关羽大喝:“刀来!”,结果发现平日总能跟在身边递刀的周仓远远被甩在后面,正抱着大刀气喘吁吁地跑着……关羽由此被俘遇难。

  另一个传说是神化诸葛亮的,说他死后,遗留一本《武侯兵法》,被司马懿得到,平日对诸葛亮崇拜得近乎暗恋的司马懿大喜,每夜都要挑灯夜读,结果没过三个月,就一命呜呼了——原来,诸葛亮深知司马懿有一个习惯,就是看书的时候喜欢用食指蘸着唾沫翻书,于是故意在书上涂满毒液风干后,设法让司马懿得到,这个典故叫做“死诸葛遗计杀仲达”。

  所有这些,在评书里不时听到,凭添了不少趣味,相关野史,只有一个听起来心酸。

  那个故事关于貂禅,在书里貂禅先事董卓,后随吕布,但是在白门楼吕布殒命之后,就再无记载。据说,貂禅后来被曹操得到,曹操也深深垂涎于其美色,只是有谋士劝曹操说貂禅不详,曹操才没有纳为姬妾。后来,在关羽投靠曹操的时候,曹操为了拉拢关羽,不但给其封侯拜爵,赐予赤兔马,也将貂禅赐给关羽,关羽虽顶天立地,也没过去这道美人关。——后来,在关羽挂印封金,千里走单骑之前,本来要把貂禅也带走,但是貂禅奉劝关羽欲纵横天下,就不能眷恋女色,并表示关羽是自己所侍奉过的众人中,自己唯一以心相许的真英雄,愿死在关羽刀下成全其名,关羽沉吟良久,也觉得如此红颜必乱天下,遂手起刀落,挥泪斩了貂禅。——至于书中不写,是为了完美关羽的形象,才隐而不发。

  以上故事,被一些白头发或者没头发的老头们茶余饭后讲了N遍,耳濡目染地记下许多,除此之外,生活中对三国感兴趣的人还喜欢谈论各个武将孰强孰弱。敲下文字的时候,我也不知道要写点什么,因为我没有构思,写作的动机完全就是不写手痒痒。所以我估计,这篇帖子下来,最令我满意的将是题目中的那个“杂”字,有了它,就可以不顾忌文体、不顾忌表达方式、不顾忌字数、不顾忌内容了。

  以上废话。

  说来惭愧,我毕业于中文专业,四大名著是我们学业里必修的课程,但我最初读三国,竟然不是出于对文学的爱好,而是缘于一次偶然的际遇。

  那是上中学时,我最好的一个哥们买了游戏机,当时乐坏了更多的哥们——因为我们这干人祖宗三代都是纯粹贫农出身的无产阶级,小学时候大家穷得打街机都需要一个币子几个人玩,一人一条命,偶尔玩一次任天堂,也是在相对富裕的孩子家里挨着白眼站排,当然,那些往事现在说起来都成为儿时笑料,但当时我们的气节,令我们看的时候不甘心,玩的时候不畅快,赌气不玩,还偷偷眼馋。

  所以那个同样是穷孩子的哥们翻身农奴把歌唱的时候,我们就都跟着扬眉吐气了,因为他绝不会像那些纨绔子弟那样随时扫大家的兴,即便玩的时候,也是远比那些地主家孩子玩得有质量,到现在,我也觉得那帮孩子成天抱着游戏机,三十条命竟然不能将《魂斗罗》接到头,简直是暴殄天物——就像前不久我没买电脑前,偶尔叹息许多有电脑的孩子用电脑终日或打游戏或进黄色网站或到语聊骂人,而我这样用电脑办正事写帖子的人却只能到网吧站排时候那样无奈。

  话又远了,拉回来。

  当时我们的游戏机因为来之不易,自然倍加珍惜,所以我们不用它来玩什么《双截龙》或者《超级玛丽》,而是逛了大半个游戏卡市场,选取了在当时绝对属于高档次的游戏——《三国志之霸王的大陆》!

  也许你也玩过,是不是不错?我只记得这款游戏对我们影响深远,我们四个经常在一起玩的好朋友玩起来,每次都是各有各的路数。

  一个颇爱用曹操的孩子每次玩的时候都一定要按照历史进程把刘备赶到荆州,有时候游戏机里的刘备傻得到年头也不搜索诸葛亮,他都能把诸葛亮亲自搜上来然后去投降给刘备。结果这孩子现在在一个不大不小的公司当经理,运筹帷幄于商场上,颇有点阿瞒的气度。

  还有一个哥们谁也不用,就认准了吕布,他一玩的时候一定是选了董卓后立即把人家废掉,然后立吕布为首领,让他匹马单枪连兵也不带的逮谁杀谁,把所有人都杀了后就统一了天下。这哥们现在也可想而知,至今是他们家那片的一霸。

  另一位小朋友酷爱刘备,与大多数玩家一样,深受了“拥刘反操”传统思想的影响,他玩的时候老是中规中矩,最终稳稳的牟取天下,中间因为缺乏了刺激,当然也就避免了不少曲折。这孩子至今研究生还没毕业,一步一个脚印的,不知要走到什么时候。

  我最喜欢的,是把所有的精英招至麾下,因此总是千方百计地把民间盛传的“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六大武将收罗旗下,同时从曹操那里抓来司马懿,从孙权手下抓来周瑜,再配上伏龙凤雏,一个城里塞满或智力、或武力的精英,当然城池也是最好的长安,然后励精图治,任凭多么强大的对手也攻打不下。现在在教师岗位上,我总想,这也许真是性格使然,让我在人堆里发掘或者培养人才。

  那时候最高兴的就是搜寻指令发出后,来月的报告中,一个笑眯眯的头像对你说:はははははは,なかなかなぶきょうが  みつけました(哈哈哈哈哈哈,发现了很好的武将),也由此,对学习日语兴趣倍增。

  当时因为小,我们看着繁体中文(实际上是日文的“当用汉字”)还经常念错人名,比如把程昱叫成“程立”,把伊籍叫成“尹宜”,把贾诩叫成“贾羽”……以至于上大学后有一次当着众多妹妹和一个同学狂侃三国,到动情处,我极其自然地高谈阔论:“关羽真在曹操手下也不见得有什么好下场,苟或跟了曹操那么多年,不也说杀就杀了?!”——惊得那同学目瞪口呆,对自己的才疏学浅惭愧不已,并低三下四的求我告诉他谁是“苟或”,顿时把我臊得脸比关公还红,支吾了半天,才小声检讨道:“不好意思,说错了,是——‘荀彧’……”

  《霸王的大陆》这盘游戏,足足伴我们走过了大半个中学时代,那时候能和它媲美的游戏只有街机的《街头霸王》了。等这款游戏玩得差不多时,世嘉、土星等高档游戏机接踵而至,我们的游戏也水涨船高的上了档次。

  记得一次玩一款叫《吞食天地》的三国外传游戏,玩到后期姜维说什么也收不上来,不管是躬身亲请还是重金收买,人家就是不答应,弄得大家都快六顾茅庐了,翻遍了游戏攻略也不明就里,就在大家沮丧得即将放弃的节骨眼,我忽然想起不知道是从小人书看到还是评书里听来的一个情节,就是“姜维至孝”,我立即对大家说,姜维是个大孝子,试试能不能先把姜维他老娘逮来。

  结果我们竟然真的在一个不起眼的小屋子里找到了那个号称姜维之妈的老太太,姜维也就跟着降了。——经过这件事,我们都认识到想玩好三国游戏,必须熟读三国的道理,于是大家在之乎者也都没怎么弄明白的初中阶段,纷纷捧起半文半白的《三国演义》,一边翻字典一边堂而皇之地孜孜以求起来。

  我和《三国》结缘,就是在那个时节。

  第一次认真读三国,我读到了第七十七回,然后就说什么也读不下去了,因为一看到关羽挂了,就怎么也提不起来精神。说真的,学历史的时候按照唯物论的观点,蜀国灭亡的根本原因在于经济实力不行,导致政治统治不稳,但我个人总是认为起码在小说里,关羽之死绝对是刘备这一方兴衰成败的转折点。

  因为这位二哥,间接导致了性格暴躁的三弟张飞提前结束了生命旅程,然后两个人再联手导致了刘备火上房一般的急切报仇,违背了从隆中对就开始确立的连吴抗曹的战略部署,最终刘备也因此将重于泰山的生命弄得轻于鸿毛,桃园这三兄弟只能聚首黄泉了。

  第二次读三国,仍然没有坚持到最后,看到了一百○四回诸葛亮升天,就再度看不下去了。人都说三国这本书在人物刻画上有“三绝”,一是曹操的“奸绝”,一是关羽的“义绝”,一是诸葛亮的“智绝”。——所以诸葛亮一死,蜀国除非紧接着有个孙悟空接班,要不就一定是“医生摆摆手——没治了!”

  后来三国读多了,就不再那么感情用事,理智一点看,也就不再那么偏向刘备那一伙。

  其实客观地说,要是选择领导,曹操那老头绝对比刘备好,虽然曹操因为霸权主义,对手下人说杀就杀,但总体上看,曹操仍旧属于那种领导有方的人,本身就具备雄才大略,而他的性格也不是人们说的那么奸诈,我倒觉得一个能亲口说出“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的人,怎么说也算磊落,即便把他归于“真小人”的行列,也比没事就哭哭啼啼的刘备那样的“伪君子”好。

  刘备这辈子,给人最深刻的印象就是“窝囊”,成天打着“大汉皇叔”的旗号,逮谁依附谁,而这丫还是个十足的扫帚星,跟公孙瓒,公孙瓒不得善终,到徐州,又克死陶谦,然后猫到了袁绍家,老袁家由此厄运连连,官渡一战让曹操把他家能打死的都打死了,只是刘备跟没事人一样的跑了,等这位衰神跑到荆州,刘表就从此一蹶不振,注定跟上辈子欠了他似的,没多久也壮烈了,只有跟曹操厮混没把曹操送到上帝那里,可能的原因还是呆的时间不长,即便如此,刘备在那期间还是没消停,比他骑的“的卢”马还妨人,好歹把吕布给葬送了。

  另外,嫁人也绝不能嫁刘备那样的,否则就相当于给生命中轴捆绑上定时炸弹,不信,你就看他那几个媳妇,一个比一个下场惨,没一个活过刘备的!

  刘备给人的是谦恭的印象,但实际上刘备为人最虚伪,他能够始终和手下人搞好关系,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他始终没有成功,我不算武断地判断,要是真让刘备统一了天下,他肯定就不是他了,关羽张飞也许不能说杀就杀,但诸葛亮都不见得没有被灭口的可能。

  因为刘备从四川起家,肯定会“变脸”!

  但刘备手下的人,真个顶个的属于精英,我倒不喜欢傲气十足的关羽,而是觉得整个三国来看,最好的将领也是赵云。

  赵云小朋友最大的特点,就是让人放心,这孩子一辈子也没犯过任何错误,实在难能可贵,所以仔细看看三国,比猴还尖的诸葛亮在一切特殊时期,总是把最要紧的任务交给赵云而不是关羽——无论是让刘备过江娶亲还是自己借东风后躲避周瑜追杀,赵云永远是孔明的心头至爱。

  有时候我总假想,要是刘备入川的时候把关羽带着,而让赵云守卫荆州,也许蜀国的悲剧就能避免,可惜的是,那种重大任务只能交给身为刘备异姓兄弟的关羽,因为他们在道义上算是一家子,尽管野史有一种“赵云是刘关张的四弟”的说法,但可能因为没有正式结拜,由此即便是四弟,也始终没有二弟亲近。

  文官里,还是诸葛亮这老妖怪厉害,他有一种夺天地造化的能力,于是他用的计就不是算计出来的了,而是几乎达到了“我说什么这事儿就定了!”的霸道境界,其实诸葛亮要是生活在现代,按照他极其准确的预知能力,光靠买彩票就够活一辈子了。

  不过,我认为三国里最大的高人不是诸葛亮,而是号称“水镜先生”的司马徽,因为诸葛亮再厉害,也只是体现在智商方面,而司马徽则是情商高超,早就看破红尘,打死也不出世,比起“逢其主,未逢其时”的卧龙,更像神仙中人。

  当然,以上说法都是基于《三国演义》这本书,作为小说,总要有些传奇色彩供人回味,我曾翻过一次原汁原味的《三国志》,看得脑袋疼,《三国志》的记载,因为是史实而客观的多,对诸葛亮最高的评价,就是称赞他是位贤相,而诸如赤壁之战这样的大功劳,还是记在了周瑜身上。
  《三国志》里的关羽也不是圣贤,甚至颜良文丑事实上也并非全都是他杀的,好像关羽只是杀了颜良。而事实上,关羽虽然在传统文化中,被尊为武圣人,但最开始的武圣人是岳飞而并非关羽,后来因为岳飞是抗击大金的民族英雄,清朝的统治者又是金的后裔,所以他们不喜欢收拾过他们祖宗的岳元帅,就打着“忠义”的幌子,把关羽扶正从而取代岳飞了。
  《三国志》里有一个很好玩的漏洞,就是关于马超和许褚的记载,其中许褚的传记里,写他勇猛刚强,亲手斩了马超之头,解除了曹操的心腹大患;但是在马超的传记里,又写着马超勇力过人,最大的一次胜利就是在船上一刀砍翻许褚,杀了那位威名赫赫的“虎侯”。
  这件趣事我和不少人提过,他们将信将疑之后,异口同声地认为我看过的《三国志》是盗版。
  当然《三国志》毕竟是本严肃的书,不及《三国演义》深入人心,可惜的是我们现在能看到的《三国演义》因为要符合社会主义无产阶级文化的唯物论需要,里面许多被认为是“糟粕”的东西被删除或者改编了,而那些所谓“糟粕”,无非是带了一些迷信色彩,其实换个角度看,也未尝不能说是由于想象卓越,把故事写得偏重于神话。
  比如有一个流传广泛的故事,是说周瑜和诸葛亮一直斗智,在诸葛亮三气周瑜之后,周瑜心生一计:就是自己诈死,把诸葛亮骗到自己的棺材旁然后杀了他,结果诸葛亮看破了这计并将计就计,在周瑜的棺材处一边假模假样地痛哭吊孝一边煞有介事地拍打棺盖,隔着棺材按使独门妖术“击雷掌”,生生把假死的周瑜拍成真死。
  还有一个有意思的是说关羽走麦城的前一夜,叮嘱周仓次日突围一定要加倍努力,周仓说主人放心,您的赤兔马再快,我也能跟上。关羽就异常惊讶,问其原因,周仓说自己曾经遇到奇人,赐给自己三根金汗毛,所以自己能够行走如风。关羽一看周仓的腿,果然有三根金汗毛,口上称赞,内心却嫉妒起来,结果晚上趁周仓熟睡把金汗毛偷偷剪了下来。第二天突围时分,关羽匹马当先,遇到敌兵阻拦,关羽大喝:“刀来!”,结果发现平日总能跟在身边递刀的周仓远远被甩在后面,正抱着大刀气喘吁吁地跑着……关羽由此被俘遇难。

  另一个传说是神化诸葛亮的,说他死后,遗留一本《武侯兵法》,被司马懿得到,平日对诸葛亮崇拜得近乎暗恋的司马懿大喜,每夜都要挑灯夜读,结果没过三个月,就一命呜呼了——原来,诸葛亮深知司马懿有一个习惯,就是看书的时候喜欢用食指蘸着唾沫翻书,于是故意在书上涂满毒液风干后,设法让司马懿得到,这个典故叫做“死诸葛遗计杀仲达”。

  所有这些,在评书里不时听到,凭添了不少趣味,相关野史,只有一个听起来心酸。

  那个故事关于貂禅,在书里貂禅先事董卓,后随吕布,但是在白门楼吕布殒命之后,就再无记载。据说,貂禅后来被曹操得到,曹操也深深垂涎于其美色,只是有谋士劝曹操说貂禅不详,曹操才没有纳为姬妾。后来,在关羽投靠曹操的时候,曹操为了拉拢关羽,不但给其封侯拜爵,赐予赤兔马,也将貂禅赐给关羽,关羽虽顶天立地,也没过去这道美人关。——后来,在关羽挂印封金,千里走单骑之前,本来要把貂禅也带走,但是貂禅奉劝关羽欲纵横天下,就不能眷恋女色,并表示关羽是自己所侍奉过的众人中,自己唯一以心相许的真英雄,愿死在关羽刀下成全其名,关羽沉吟良久,也觉得如此红颜必乱天下,遂手起刀落,挥泪斩了貂禅。——至于书中不写,是为了完美关羽的形象,才隐而不发。

  以上故事,被一些白头发或者没头发的老头们茶余饭后讲了N遍,耳濡目染地记下许多,除此之外,生活中对三国感兴趣的人还喜欢谈论各个武将孰强孰弱。
<P>吕布是公认的第一高手,虽然他打仗总出现战略上的失策,但是论个人单打独斗,吕布还真没输过。老吕第一个硬仗就是和刘关张打的,能同时和关羽张飞恶斗一百多回合,足以说明其能力,当然,我一直觉得,所谓三英战吕布就是一种噱头,要是没有刘备这个软肋跟着搅和添乱,也许关张再使把劲,就把吕布给灭了。不过吕布也打过一个绝对超难度的仗,就是和曹营六将死拼,光是典韦+许褚,这仗就不是人打的,再加上夏侯敦夏侯渊李典乐进,吕布能全身而退,足以说明其骁勇了。

  赵云属于常胜将军,但赵云一生也没几次遇到绝顶高手,初出江湖的赵云和文丑打了五十合不分胜负,似乎比起一刀斩文丑的关羽不足,但一来当时赵云年少,二来人家关羽骑的是什么畜生,所以这并非比较的切入点。赵云真正会过的硬手,好像只有许褚,打了三十回合没分胜败,说明赵云不仅是印象里的技巧型武将,也很勇猛。当然,小赵最牛的时候还是长坂坡,能杀对方五十多个名将确实了不起,何况当时怀里还抱着个死沉死沉的破阿斗。

  典韦和许褚都是曹操不可多得的猛将,其中许褚简直就是三国大武将的试金石,几个硬手都会过,所以让我很不理解为什么在传统排名中没有许褚的位置,倒是把典韦排得很高,是不是因为他是个烈士就享受着特殊照顾。不过,典韦也是没得说的,从书上看他和许褚应当在伯仲之间,曹操这辈子可能因为武将,就哭过这一个人,怎么说能拎着两个大活人当兵器抡的人也不简单,即便不是纯种妖怪,也起码是个人妖!

  关羽似乎在吕布死后就卓尔不群了,办过的大事属实不少,比如斩颜良诛文丑、过五关斩六将、单刀赴会、水淹七军什么的,不过关羽好像除了和张飞一起战过吕布外,就没和大武将打过,他温酒斩华雄还算勇烈,至于收拾颜良文丑的时候,两次书上都提到“关公马快”,似乎真正的凶手是赤兔马。此外唯一能体现其武艺的就是刮骨疗伤后独臂战徐晃了。除此,关羽真正遇到的硬手只有他一向看不起的黄忠,不过凭心而论,黄忠要不是射箭时候故意留情,关羽除非练过铁头功,否则难保不被穿糖葫芦。

  马超从住的地理位置看,就接近野人了,可能先天身体素质就好,所以也很能打。这小子最著名的两仗一个是斗许褚,一个是战张飞,光看这两个对手,就知道马超是什么人了。曹操几次说“马超不减吕布之勇”,刘备也说他是“锦马超”,证明他武艺高强,人也靓仔,怎么联想,怎么像曾经叱咤足坛的巴蒂斯图塔。

  张飞和《水浒》里的李逵像双胞胎一样,都是个“猛”,三国里的张飞就是个傻大胆,见谁敢和谁单挑,从吕布到许褚到马超,就没有他怕的人,要是这老家伙活到现在,估计都能一把揪住泰森往死里咬。张飞是个优点和缺点都很突出的人,这就让他很贴近生活,实际上桃园三兄弟我印象最好的也是张飞,因为这个人的性格比较淳朴,虽然出马一条枪的有点混,不过说起来其性格最像我们东北人:贼实惠!

  有关三国,的确话题很多,因为名著总是值得咀嚼,虽然这帖子中几乎没有提到东吴,但那一方面也绝对是个重要的配角,因为东吴的存在,才平衡了势力,也让诸葛亮的三分理论得以实践,而那么多题材的历史小说,说到底三国最耐看,也是因为楚汉那种争霸模式比较单调,而战国纷争又过于繁琐,所以“三”这个数字的确奇妙,就好像三角恋爱也总比妻妾成群耐人寻味。

  好了,都六千多字了,手打酸了,先不写了,如果你对三国也有兴趣,不妨找机会聊聊,虽没有青梅煮酒的豪迈,但如能在网络间点滴碰撞,于默契时分,也不失一番惬意。

  最后,给喜欢三国的朋友们出几道题吧,我生活中的朋友经常拿一些正经或者不正经的三国题互相考着玩,特别是在斗酒的时候,因此灌醉过不少人呢。

  题1:刘备骑的是的卢马,关羽骑的是赤兔马,那么,张飞骑的马叫什么名字?

  题2:曹操手中有不少好宝贝,如玉玺、爪黄飞电马、倚天剑等,传到曹丕手中时,少了哪几件?

  题3:孙权妹妹的那段政治婚姻,从开始到结束一共多少个月?
</P><P>这才是灌水</P>[em01][em01][em01]
哈哈
我还以为是什么呢,原来是猫人被消灭的故事啊.
最后那三个问题太变态
<P>强……</P>
<P>是楼主原创???</P>
<P>莫有功劳,也有苦劳哇。。</P><P>支持码字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