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T) 印度共产党派别知多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7 17:30:24
印度共产党派别知多少?

作者:东子
  
  印度作为南亚的一个大国,实行的又是西方议会制的国家,在这样的国度里,存在共产党组织是不奇怪的,我们奇怪的是在任何国家里,都没有像印度那样,一个国家存在许多互不隶属,互不买账,甚至互相敌对的共产党组织。
  
  不仅共产党组织如此,其他许多左翼党派,右翼党派,民族党派,宗教党派,地方党派等等都有同样的情况,如果要仔细梳理一下印度的政党组织和派别,就可以发现这个国家是政党组织多如牛毛,印度政府认定的恐怖组织也是高居任何国家的榜首。
  
  笔者原以为简要向网友系统介绍一下印度共产党组织是个很简单的事情,结果在资料的收集过程中,才发现这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根据所收集到的资料,发现国内还没有一个完整地介绍印度各个共产党组织的材料,笔者只好到处收集和罗列,尽量全面地介绍一下这方面的情况,所引用的资料庞大和繁杂,在此就不再一一注明资料的来源了,同时,也因资料的掌握还不是很全面以及所引用的资料本身的原因,文中的一些介绍并不一定都是客观的和完全反应了真实的情况,这就需要读者自己去判断了。
  
  
  
  一,印度共产党的首次出现
  
  受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最早的印度共产党是出现在上世纪20年代。正是印度资本主义发展和工人运动兴起的时候,这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思潮在印度的传播提供了物质基础和社会土壤,一些小资产阶级秘密革命组织成员和国大党内的少数激进青年成为最早接受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思潮的人。
  
  熟悉中共党史的读者应该知道一个叫罗易的外国人,他就是墨西哥共产党和印度侨民共产党的创始者。他曾是孟加拉秘密革命组织成员,在大战中曾多次被派往国外购买军火,后因种种原因逃到墨西哥,参加了墨西哥社会党,并与党内的共产主义者创建了墨西哥共产党。1920年,罗易参加共产国际第二次代表大会,被任命为共产国际中亚局主要负责人之一。当年10月17日,罗易在苏联乌兹别克加盟共和国首都塔什干创立了侨民共产党,开始在侨民中并向国内宣传和介绍马克思主义,阐述印度民族斗争的形势和任务。
  
    1927年,罗易作为共产国际执委会代表到中国指导工作。他未经许可,把共产国际关于中国革命的“五月指示”泄露给了汪精卫,直接导致了国共分裂。毛泽东曾说:谁促成了共产党与国民党的分裂?“到头来还是罗易本人”。斯大林出于党内斗争需要没有马上处分罗易,但到了1930年前后,还是把罗易开除出了共产国际。
  
  与罗易创立印度侨民共产党的同时,在印度国内,也有少数先进知识分子接受了马克思主义。1921年-1922年间,印度的加尔各答,孟买,拉合尔,马德拉斯和康浦尔等地都出现了马克思主义小组。罗易派回国的一些侨民共产党党员也成为这些马克思主义小组的创建人。这些小组积极宣传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思想,创办了很多刊物,如孟加拉语的《人民之声》,英语的《社会主义者》和乌尔都语的《革命》等等。共产主义小组的兴起,引起了英国殖民当局的不安。在“粉碎布尔什维克阴谋”的叫嚣中,印度各地的共产主义小组活动遭到了严厉的打击。
  
  1925年,印度康浦尔的一个报纸编辑萨提亚·巴克塔宣布要建立一个合法的共产党。在得到当局允许后,于 12月26日召开了印度共产主义者第一次全国会议。各地的共产主义小组为防止共产主义旗帜被人利用,只得派人参加会议。会上成立了印度共产党,各共产主义小组的负责人都被选进了中央执行委员会。这一天,被认为是印度共产党诞生的日子,标志着印度共产主义运动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印度共产党成立之初,并没有加入共产国际,而是继续接受罗易的指导。党把主要精力放在发展工人运动和建立共产党的外围掩护组织即工农党上,取得了很大的发展。1933年12月,全印共产党会议在加尔各答召开,印度共产党宣布加入共产国际。
  
   从1920年印度侨民共产党成立之后,印度的共产党内部就存在着关于党的最低纲领和战略策略之争。党内斗争频繁激烈,外部英国殖民当局的镇压也非常严厉,党的命运多舛。印度独立后,党时而提出要采取俄国十月革命的道路,时而提出采取中国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推翻政权,时而与宣称要建立社会主义类型的社会的国大党左翼结成统一战线。但是,印度共产党还是参加了历次的国会选举,其政策也随形势变化而不断进行调整着调整,成为印度政坛上一支不容忽视的政治力量。印度共产党派别知多少?

作者:东子
  
  印度作为南亚的一个大国,实行的又是西方议会制的国家,在这样的国度里,存在共产党组织是不奇怪的,我们奇怪的是在任何国家里,都没有像印度那样,一个国家存在许多互不隶属,互不买账,甚至互相敌对的共产党组织。
  
  不仅共产党组织如此,其他许多左翼党派,右翼党派,民族党派,宗教党派,地方党派等等都有同样的情况,如果要仔细梳理一下印度的政党组织和派别,就可以发现这个国家是政党组织多如牛毛,印度政府认定的恐怖组织也是高居任何国家的榜首。
  
  笔者原以为简要向网友系统介绍一下印度共产党组织是个很简单的事情,结果在资料的收集过程中,才发现这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根据所收集到的资料,发现国内还没有一个完整地介绍印度各个共产党组织的材料,笔者只好到处收集和罗列,尽量全面地介绍一下这方面的情况,所引用的资料庞大和繁杂,在此就不再一一注明资料的来源了,同时,也因资料的掌握还不是很全面以及所引用的资料本身的原因,文中的一些介绍并不一定都是客观的和完全反应了真实的情况,这就需要读者自己去判断了。
  
  
  
  一,印度共产党的首次出现
  
  受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最早的印度共产党是出现在上世纪20年代。正是印度资本主义发展和工人运动兴起的时候,这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思潮在印度的传播提供了物质基础和社会土壤,一些小资产阶级秘密革命组织成员和国大党内的少数激进青年成为最早接受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思潮的人。
  
  熟悉中共党史的读者应该知道一个叫罗易的外国人,他就是墨西哥共产党和印度侨民共产党的创始者。他曾是孟加拉秘密革命组织成员,在大战中曾多次被派往国外购买军火,后因种种原因逃到墨西哥,参加了墨西哥社会党,并与党内的共产主义者创建了墨西哥共产党。1920年,罗易参加共产国际第二次代表大会,被任命为共产国际中亚局主要负责人之一。当年10月17日,罗易在苏联乌兹别克加盟共和国首都塔什干创立了侨民共产党,开始在侨民中并向国内宣传和介绍马克思主义,阐述印度民族斗争的形势和任务。
  
    1927年,罗易作为共产国际执委会代表到中国指导工作。他未经许可,把共产国际关于中国革命的“五月指示”泄露给了汪精卫,直接导致了国共分裂。毛泽东曾说:谁促成了共产党与国民党的分裂?“到头来还是罗易本人”。斯大林出于党内斗争需要没有马上处分罗易,但到了1930年前后,还是把罗易开除出了共产国际。
  
  与罗易创立印度侨民共产党的同时,在印度国内,也有少数先进知识分子接受了马克思主义。1921年-1922年间,印度的加尔各答,孟买,拉合尔,马德拉斯和康浦尔等地都出现了马克思主义小组。罗易派回国的一些侨民共产党党员也成为这些马克思主义小组的创建人。这些小组积极宣传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思想,创办了很多刊物,如孟加拉语的《人民之声》,英语的《社会主义者》和乌尔都语的《革命》等等。共产主义小组的兴起,引起了英国殖民当局的不安。在“粉碎布尔什维克阴谋”的叫嚣中,印度各地的共产主义小组活动遭到了严厉的打击。
  
  1925年,印度康浦尔的一个报纸编辑萨提亚·巴克塔宣布要建立一个合法的共产党。在得到当局允许后,于 12月26日召开了印度共产主义者第一次全国会议。各地的共产主义小组为防止共产主义旗帜被人利用,只得派人参加会议。会上成立了印度共产党,各共产主义小组的负责人都被选进了中央执行委员会。这一天,被认为是印度共产党诞生的日子,标志着印度共产主义运动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印度共产党成立之初,并没有加入共产国际,而是继续接受罗易的指导。党把主要精力放在发展工人运动和建立共产党的外围掩护组织即工农党上,取得了很大的发展。1933年12月,全印共产党会议在加尔各答召开,印度共产党宣布加入共产国际。
  
   从1920年印度侨民共产党成立之后,印度的共产党内部就存在着关于党的最低纲领和战略策略之争。党内斗争频繁激烈,外部英国殖民当局的镇压也非常严厉,党的命运多舛。印度独立后,党时而提出要采取俄国十月革命的道路,时而提出采取中国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推翻政权,时而与宣称要建立社会主义类型的社会的国大党左翼结成统一战线。但是,印度共产党还是参加了历次的国会选举,其政策也随形势变化而不断进行调整着调整,成为印度政坛上一支不容忽视的政治力量。
二、印度共产党的分裂
  
 从成立的那一天开始,印度共产党内就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派别和斗争。印度共产党早在高士任总书记期间,已存在意见分歧。到了上世纪60年代,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出现了大论战,中印之间还发生了边界冲突,印度共产党内对印度社会性质的认识也出现了尖锐的矛盾。当时丹吉集团主张建立包括国大党在内的“民族民主阵线”来实现“民族民主政府”,以孙达拉雅为首的一派则强调要由无产阶级掌握领导权通过和平道路过渡到社会主义。而高士则是把这两者兼容并包。
  
   1962年1月,高土去世后,由丹吉担任党的主席,南布迪里巴德任总书记。丹吉出任主席后,印共党内右翼势力进一步增强。随着中印边界武装冲突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论战的公开化,印共内部斗争日益激化,
  
  1963 年7月苏共发表《公开信》,指责反丹吉集团是受“中共领导策划的各种变节者的反党集团”。
  1964年4月,丹吉早年被捕变节的信被揭发,党内斗争进一步加剧,《和平和社会主义问题》则发表文章为丹吉洗刷,说变节信是“伪造”的。国大党政府通过丹吉集团的告密大批逮捕孙派成员。丹吉集团乘机改组印共中央及西孟加拉、旁遮普、安得拉、孟买等地组织领导机构。大规模开除或停止孙派成员党籍。于是,印度共产党第一次出现了组织上的分裂。
  
  当年10月31日至 11月7日,以党的总书记南布迪里巴德等为首的一派单独在加尔各答召开了党的第七次代表大会,选举孔达拉亚为总书记,改党的名称为印度共产党(马克思主义)。随后,以党的主席丹吉为首的另一派在孟买又召开了党的第七次代表大会,选举丹吉为党的总书记,继续沿用印度共产党的名称。至此,印度共产党一分为二。
  
  印度共产党(以下简称“印共”)认为,印度是资本主义国家,是新独立国家中经济发展最先进的,但在农业中残存着半封建的生产关系。印度政府是民族资产阶级的政府,实行的是发展资本主义的政策。印度现阶段的革命任务就是联合反帝反封建反垄断资本的力量,组成包括工人阶级、广大农民、知识分子和民族资产阶级在内的民族民主阵线,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族革命,建立由工人阶级、资产阶级和其他阶级共同领导的民族民主国家,通过非资本主义的和相对和平的道路过渡到社会主义。在对外政策上,印共强调支持国大党奉行的不结盟政策,主张大力加强与苏联的合作,认为苏联是不结盟国家“最可靠的盟友”,是“世界和平的堡垒”。
  
  印度共产党(马克思主义)[以下简称“印共(马)”]认为,印度国家是大资产阶级占主导地位的资产阶级和地主阶级联合统治的机器,印度社会是一种占支配地位的垄断资本主义与种姓、教派、部落制度的特殊混合体,反对印度共产党关于印度社会已经是资本主义社会的论断。认为印度面临的革命的性质是反封建、反帝、反垄断资本,争取民主的人民民主革命。革命的道路应是由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下层组成广泛的人民民主战线,在工人阶级的领导下,积极参加议会斗争,通过合法途径实现人民民主和社会改革,但 “革命力量必须提高警惕,使他们的工作能够应付一切突然事变,能够应付国内政治生活中的任何复杂局面”。在对外政策上,支持政府奉行的不结盟政策,赞同同苏联亲近。
三、印共和印共(马)在中印边界和国际共运问题上的政策
  
  
  在中印边界问题上,两派都坚持麦克马洪线为边界线,都支持尼赫鲁政府保卫该线以南领土,但丹吉攻击中国为“民族主义狂热”,“侵略”印度领土,号召在政治、思想、军事上向中国发动攻势,要求中方按印方条件谈判。孙达拉雅派承认边界有争论,不存在“侵略”,主张谈判、互让,西段边界,印度应承认阿克赛钦高原的“某一部分”为中国领土。中印边界冲突发生后,印共(马)的很多党员因为拒绝污蔑我为“侵略者”而遭到政府迫害,约有1300多名党员干部被逮捕。
  
  
  
  
  在国际共运争论问题上,两派都支持1960年《莫斯科声明》,都强调和平过渡的可能性。分歧主要在中苏论战责任谁负的问题上。丹吉集团攻击中国应对社会主义阵营不团结“负责”,攻击中共是“教条主义”、“左倾宗派主义”,是国际共运的“主要障碍”。孙达拉雅派认为,苏共独断专横是国际共运“严重分歧的起点”。指责苏共二十大的某些论断是“不正确的”,“站不住脚的”。不同意丹吉集团要印共在每个问题上都追随苏共领导。
  
四、印共(马列)的成立
  
  1966年,印共(马)西孟加拉邦委员会内,以查鲁·马宗达为首的一派由于对党中央的路线不满,秘密成立了“印度共产党毛泽东主义中心”组织。
  
  
  1967年5 月,西孟加拉邦大吉岭县的革命派在查鲁·马宗达等人的领导下,起来公开反对印共(马)的路线,在该县的纳萨尔巴里发动了农民武装起义。7月,遭到由印度共(马)执政的西孟加拉邦政府的镇压而失败。
  
  
  1967年11月,西孟加拉、北方邦和比哈尔等七个邦的印共革命派代表在加尔各答开会,成立了:“共产党革命派全印协调委员会”。在协调委员会的领导和推动下,安得拉邦、比哈尔邦和其他邦先后爆发了农民武装斗争。由于主客观条件等复杂原因,纳萨尔巴里运动受到了严重挫折。
  
  
  1969年4月,印度共产党(马克思-列宁主义)[以下简称印共(马列)]正式成立。1970年5月,印共(马列)召开一大,选举查鲁·马宗达为总书记。
  
  
  1971年11月,印共(马列)中央分裂,形成了以查鲁·马宗达为首的和以萨·纳·辛格为首的两个中央。
  
  
  1972年7月,马宗达被捕牺牲后,党组织分裂成为更多的小派别。
  
  
  1982年初,印共(马列)的十三个派别举行了第一次联席会议,主要是讨论团结问题。同时总结了纳萨尔巴里运动的主要教训:
  
  
  (1)盲目照搬中国革命经验,宣称“中国的道路就是我们的道路”。严重脱离了印度的国情和印度人民群众,使印共(马列)的威信受到了严重的损害。
  
  
  (2)错误地估计了国际形势。他们根据“帝国主义即将全面崩溃”这一提法,以及国际形势面临世界大战的危险,认为美国进攻柬埔寨是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开始,世界革命最后阶段已经开始。
  
  
  (3)对于国内的革命形势作了过于乐观的估计。
  
  
  (4)采用了个人恐怖手段,严重脱离了群众。甚至提出了,手上没有沾染阶级敌人鲜血的人不是真正的共产党人这种极其错误的口号。
  
  
  (5)扩大了打击面,如把党称为“分成农和无地农民的党”。查鲁·马宗达说:“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同民族资产阶级一样动摇,并在心理上同反革命派有联系。”甚至把其他所有政党统统看成是代表买办官僚资产阶级和封建地主利益的党。因此,马宗达说:“只有当红色政权在国内各地建立起来的时候,在工人阶级领导下的所有这些阶级的统一战线才能建立。”显然,这是极左思想的表现。这种极左思想是和中国“文化大革命”的恶劣影响有关的。
  
  
  
  印共(马列)各派在其后的实践斗争中,逐步认识到联合的必要。1985年5 月,有6个印共(马列)的组织在纳萨尔巴里集会,决定合并成立印度共产主义组织(马列),并通过了新的党纲党章,选举了原纳萨尔巴里运动领导人之一卡努,桑亚尔为该党总书记。桑亚尔会后说:党将坚持武装斗争,并把武装斗争看作是印度求解放的唯一道路。在形势许可时,也将参加议会选举。他说:“印度现阶段是完成民主革命。但我们决不会再盲目地接受其他国家的党的领导,我们再也不会犯称中国共产党主席为我们党的主席那样的错误了。”
五、印共(毛)的成立
  
  
  印共(马列)早从1967年5月起就在大吉岭县的纳萨尔巴里及其毗邻地区发动农民开展武装斗争,通称纳萨尔巴里运动(农民革命战争游击运动的统称)。1969年4月建立印共(马列)这个独立政党后,70年代早期党内又形成“毛主义共产主义者中心”,随后又出现“印度共产主义革命中心(毛主义)”。2003年,这两个组织合并为“印度毛主义行动中心”,并加入南亚毛派政党协调委员会。2004年9月21日,“印度毛主义行动中心”,与“印度共产党”(马列)[人民战争],这两个最强大的毛派组织联合组成印共(毛主义)。这两个纳萨尔巴里运动的最大组织,实际上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已经开始尝试进行接触,准备联合,但由于各自领导层之间的分歧等原因,联合过程受到了重重阻碍。其联合进程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尝试阶段。1980年4月印度共产党(马列)[人民战争]成立之初就提出了“把印度左翼极端组织联合起来,共同致力于推翻那些与帝国主义相勾结的买办资产阶级和大地主阶级的统治”,“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下的,以实现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为目标的新国内政府”的构想,这一提议得到了“印度毛主义行动中心”党的赞同。1981年,双方进行了第一次会晤,在长达12天的会晤过程中,双方最高领导人认为两个组织之间有着广泛的合作基础,双方有着共同的奋斗目标。但是由于双方进行合并的程序还不成熟,加之两党在战略、策略上的分歧,个人的冲突等双方的矛盾逐渐加深,随着双方领导人的去世。联合进程逐渐停止。
  
    第二,停滞阶段。进入90年代,双方再次萌发了进行进一步联合的想法,并于1992年开始对话。1993年9月。双方决定联合加强在马德拉邦、比哈尔邦等其他地区的纳萨尔巴里运动,并建立一个全印度人民的抵抗组织讨论会,以促进反封反帝运动,这一统一进程持续了三年,但最终又因在一些国际革命运动问题上发生分歧而暂停。随着1998年“印度共产党(马列)[人民战争]”与另一派“印度共产党(联合马列)”的合并,双方的关系进一步恶化,武装冲突不断,大批纳萨尔运动参加者和支持者在冲突中死亡,给纳萨尔运动造成了极大损失。这一时期被毛派主义者称为“黑暗时期”。
  
    第三,快速发展阶段。随着接触的增多和了解的深入,双方进行联合的行动再次提上了议程。印度共产党(马列)[人民战争]首先进行了自我批评,并认为双方的分歧应该通过讨论而不是武力来解决。2000年,“印度毛主义行动中心”主动实施了单方面停火决定。“印度共产党(马列)[人民战争]”也以同样的姿态进行了回应。同时,由于“印度毛主义行动中心”的反省和国内外革命力量的呼吁,双方于2001年8月再次恢复了对话。在第一次会议后,双方决定在对自身错误进行进一步反省的基础上进行合并。
  
    2001年后半期到2002年11月,双方在比哈尔邦和杰哈那巴德邦进行了联合行动。2002年11月,双方发表联合声明,提出两党要联合起来反对政府。政府的反毛派行动计划促使双方进一步消除隔阂,联系更加密切,为以后正式合并作了准备。在2003年2月的会议上,双方制定了具体的合并计划,对“黑暗时期”的各自行为作了反省和检讨,并决定以后无论出现何种分歧也不能与各自的阶级战友发生冲突,并制定通过了《马克思一列宁一毛泽东主义》、党的纲领政策、有关国内外行动的政治决议和党的章程五个决议,为以后的正式合并奠定了基础。
  
    一年以后,双方的最高代表团和中心委员会再次进行了会晤,决定正式合并。会议采纳了上一次会议通过的五个重要文件,并译成十个区域语言分发到各区进行广泛讨论,最后大会还宣布成立了合并后的临时中央委员会。至此,印度共产党(毛泽东主义)正式成立。
五、印共(毛)的成立
  
  
  印共(马列)早从1967年5月起就在大吉岭县的纳萨尔巴里及其毗邻地区发动农民开展武装斗争,通称纳萨尔巴里运动(农民革命战争游击运动的统称)。1969年4月建立印共(马列)这个独立政党后,70年代早期党内又形成“毛主义共产主义者中心”,随后又出现“印度共产主义革命中心(毛主义)”。2003年,这两个组织合并为“印度毛主义行动中心”,并加入南亚毛派政党协调委员会。2004年9月21日,“印度毛主义行动中心”,与“印度共产党”(马列)[人民战争],这两个最强大的毛派组织联合组成印共(毛主义)。这两个纳萨尔巴里运动的最大组织,实际上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已经开始尝试进行接触,准备联合,但由于各自领导层之间的分歧等原因,联合过程受到了重重阻碍。其联合进程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尝试阶段。1980年4月印度共产党(马列)[人民战争]成立之初就提出了“把印度左翼极端组织联合起来,共同致力于推翻那些与帝国主义相勾结的买办资产阶级和大地主阶级的统治”,“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下的,以实现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为目标的新国内政府”的构想,这一提议得到了“印度毛主义行动中心”党的赞同。1981年,双方进行了第一次会晤,在长达12天的会晤过程中,双方最高领导人认为两个组织之间有着广泛的合作基础,双方有着共同的奋斗目标。但是由于双方进行合并的程序还不成熟,加之两党在战略、策略上的分歧,个人的冲突等双方的矛盾逐渐加深,随着双方领导人的去世。联合进程逐渐停止。
  
    第二,停滞阶段。进入90年代,双方再次萌发了进行进一步联合的想法,并于1992年开始对话。1993年9月。双方决定联合加强在马德拉邦、比哈尔邦等其他地区的纳萨尔巴里运动,并建立一个全印度人民的抵抗组织讨论会,以促进反封反帝运动,这一统一进程持续了三年,但最终又因在一些国际革命运动问题上发生分歧而暂停。随着1998年“印度共产党(马列)[人民战争]”与另一派“印度共产党(联合马列)”的合并,双方的关系进一步恶化,武装冲突不断,大批纳萨尔运动参加者和支持者在冲突中死亡,给纳萨尔运动造成了极大损失。这一时期被毛派主义者称为“黑暗时期”。
  
    第三,快速发展阶段。随着接触的增多和了解的深入,双方进行联合的行动再次提上了议程。印度共产党(马列)[人民战争]首先进行了自我批评,并认为双方的分歧应该通过讨论而不是武力来解决。2000年,“印度毛主义行动中心”主动实施了单方面停火决定。“印度共产党(马列)[人民战争]”也以同样的姿态进行了回应。同时,由于“印度毛主义行动中心”的反省和国内外革命力量的呼吁,双方于2001年8月再次恢复了对话。在第一次会议后,双方决定在对自身错误进行进一步反省的基础上进行合并。
  
    2001年后半期到2002年11月,双方在比哈尔邦和杰哈那巴德邦进行了联合行动。2002年11月,双方发表联合声明,提出两党要联合起来反对政府。政府的反毛派行动计划促使双方进一步消除隔阂,联系更加密切,为以后正式合并作了准备。在2003年2月的会议上,双方制定了具体的合并计划,对“黑暗时期”的各自行为作了反省和检讨,并决定以后无论出现何种分歧也不能与各自的阶级战友发生冲突,并制定通过了《马克思一列宁一mzd主义》、党的纲领政策、有关国内外行动的政治决议和党的章程五个决议,为以后的正式合并奠定了基础。
  
    一年以后,双方的最高代表团和中心委员会再次进行了会晤,决定正式合并。会议采纳了上一次会议通过的五个重要文件,并译成十个区域语言分发到各区进行广泛讨论,最后大会还宣布成立了合并后的临时中央委员会。至此,印度共产党(mzd主义)正式成立。
六、印共和印共(马)在印度执政情况
  
  
  1957年,印度喀拉拉邦出现了第一个共产党执政的邦政权,南布迪里巴德担任邦首席部长。他宣布,他的政府不是要在喀拉拉邦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社会,而是要实现国大党中央政府提出或允诺过但没有彻底实行的改革主张。新政府在宪法允许的范围内推行了比较激进的政策,释放了所有的政治犯,把所有的学校(包括私立的)置于政府的监督之下,特别重要的是,新政府把国家拥有的适于耕种的荒地分给无地的农民耕种,实现了租佃法,使广大佃农得到了较多的实惠。
  
  
  然而,南布迪里巴德关于新政府不是要建立社会主义社会的讲话,并没有消除印度国内、喀拉拉邦内部和国大党对共产党政权的敌视态度,反对派势力不断地挑起各种事端,中央政府没有采取任何稳定措施。由于形势动荡不断升级, 1959年7月31日,印度总统以喀拉拉邦法律和秩序遭到破坏、政府失去民心为由,接管了邦政权,实行总统治理。印度第一个合法的邦级的共产党执政的政权就这样夭折了。
  
  
  印度的共产党人和其他左翼力量并没有因为失败而气馁。相反,他们不断地总结经验教训,结成以印共(马)为首的左翼阵线,通过合法的斗争,在西孟加拉邦、特里普拉邦和喀拉拉邦都组成过自己的邦政府。而在西孟加拉邦,从1977年开始,左翼阵线已连续执政至今,是印度执政时间最长的地方政府。
  
  
  2004年,印共(马)和印共在国会选举中获得了巨大成功。二者及其他左翼力量所获选票之和超过了60张。这个数目虽然还不足以组织政府,但却对欲组成政府的大党联盟具有决定性的影响。为了阻止信奉印度教至上的印度人民党继续执政,以印共(马)和印共为首的左翼力量决定从外部支持以国大党为首的“团结进步联盟”,其基础是双方达成的《最低共同纲领》,从而为其执政奠定了政治基础,因此,印共(马)和印共在国内影响力大大提升。
  
  
  印度安德拉邦首府海德拉巴附近一个叫喀萨瓦拉姆的小村子。这个村子有5000人,选民2500人,有约40名印共党员,其中的80%是农民。印度农民的生活处于比较困难的境地,农民因负债而自杀的现象时而发生。印共在这个村子的工作就是帮助农民解决劳动生产中遇到的实际困难,通过各种合法渠道反映问题,敦促处理,必要时动员群众开展一定的抗议表威活动。由于印共的存在和积极参与,这个村子的农民有困难找党员,而印共也总能找到克服困难的办法,印共在这个小村子里有着极高的威信。
  
  
  左翼力量缘何能在西孟加拉邦长期执政时,印共(马)和印共的领导人都提到:是因为他们推行了正确的维护广大中下层劳动人民利益的政策,所以赢得了选举的胜利。
  
  
  关于入阁,在1996和1998年,印共(马)政治局委员、在西孟邦做了23年首席部长的J·巴苏曾两次有机会入阁出任总理,然皆因党纲所限,而丧失组阁机会。2000年,印共(马)特代会批准,在革命过渡时期,在条件允许下,共产党可参加中央政府。为提高中央执政可能,共产党开始主动打造印人党和国大党(英)之外的“第三种力量”。2009年3月,印共(马)顺利拉起了一个由10党组成的“第三阵线”,其主要成员除左翼四党外,还包括比久人民党、泰卢固之乡党、人民党(世俗)等几个地方性政党。
  
  
  2009年5月落幕的人民院第15届大选中,印共两大主流派均遭受前所未有的重创。在543个议席的竞争当中,印共(马)只分得区区16席,与上届相比,剧减了27席,甚至比1967年首次参选时还少了3席。在全国性政党排名中,印共(马)从第三大幅下滑至第八。印共也损失惨重,2004年时还有10席,这次只得4席,角色更显微不足道。
  
  
  共产党的三大据点,除小邦特里普拉的两个人民院议席继续被印共(马)包揽外,喀拉拉和西孟加拉两邦都颜色大变。西孟邦总计42席,印共(马)这次只夺得9席,与上届26席的辉煌战绩形成强烈对比,而其主要对手草根大会党则由1席猛蹿至19席。在喀拉拉,印共上次3席全部沦陷,印共(马)也只斩获4席,相当于上届的1/3。
  
  
  
  此次选战,为何共产党突然间黯然失色,国会议席大幅萎缩?印共(马)在6月份中央委员会上的总结报告中认为,参选时组建“第三阵线”,明确提出建立不切实际的“非国大党、非印人党”政府,是患了策略性失误。的确,此举将左翼政党逼入墙角,促使不希望政策发生巨变的民众起来阻止共产党上台。不过,从选举结果看,参加“第三阵线”的比久人民党、泰卢固之乡党,议席不但未见减少,反而有所增加,而上次大选一席未得的全印安纳德拉维达进步联盟,此次竟将9席收入囊中。比较起来,只有左翼四党遭遇滑铁卢,尤以其中两支共产党队伍为甚。这说明,失利原因主要还在于共产党自身表现。
  
  
  喀拉拉大选失利的主要原因是印共(马)在该邦陷入了内讧。邦首席部长阿诸善南丹和党委书记维亚原相互攻击,激烈的权力斗争甚至一度导致两人抛开对方,各自组建自己的党务系统和政务系统。
  
  
  假如说喀拉拉的矛盾性质属于共产党内部党政区隔不清、党务书记权限过大引发的老问题,那么在西孟邦,共产党遇到的则是新挑战。
  
  
  2000年接替巴苏出任首席部长的巴塔查吉,上台后开始大力引进外资,许多新工厂和IT相关服务产业出现在西孟加拉,此举有力扭转了巴苏执政后期经济的下滑态势。2001~2006年,西孟邦经济增速为7.3%,高于全国平均值。在他的领导下,左翼阵线成功通过2001和2006年两场选举大考。2006年的选举可谓胜利空前,西孟邦议会294个议席当中,左翼四党收获235席,印共(马)独得176席。
  
  
  不过,大刀阔斧的改革也引发巨大争议,批评者认为巴塔查吉过分倾向资方利益,屈服于“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不符合印共(马)的政治立场。2007年1月出现的“南迪格拉姆征地纠纷事件”和次年10月的“辛古尔事件”将争议推向高潮,直接导致印共(马)领导的邦政府此后陷入困局。前者起因于邦政府准许一家印尼企业收购土地,当地数万以土地为生的农民极为恐惧,竭力阻止该计划实施,最终酿成警察开枪,11人死亡的悲剧。后者则缘自邦政府为吸引印度著名家族企业塔塔集团到辛古尔村建厂,而以“公共目的”为由强行征地,引起大规模抗议活动,项目被迫撤出。
  
  
  两起事件折射出共产党在经济转型期执政的巨大困境。作为北方富裕邦,以加尔各答为首府的西孟加拉正处于从小农经济向大规模工业化经济转型的关键阶段。无所作为肯定难以持续,最终会丧失执政权,但加快本地的工业化进程,又势必会损害到居主体的农民利益。对资本的过度青睐不仅动摇了共产党传统的支持基础,而且和自己的一贯政策发生正面冲突。一言以蔽之,搞工业化无疑是在革自己的命。
  
  
  从本质上说,工业化战略是未来印度共产党不容回避的必然选择。要破除这一过程中的迷局,印度共产党需要与时俱进,适时进行政党转型,特别是扩大自己的阶级基础,将党从狭隘的“工人阶级先锋队”转化为更具广泛代表性的“群众型”政党。毫无疑问,这将充满政治风险。
七、印共(毛)的道路
  
  
  
  
  
  
  印共(毛)在印度被印度政府列为恐怖组织,但仔细考察,印共(毛)与其他宗教恐怖组织实质上有着根本的不同,他们从不搞针对平民百姓的恐怖活动,也不破坏基础设施建设,相反,他们所控制的区域里老百姓成了他们的死党,其他党派和武装很难再他们所控制的区域里能靠自身而生存下来,得到了老百姓的真心拥护,社会治安良好,但受印度政府和印共、印共(马)的舆论宣传和对其妖魔化的影响,中国国内对印共(毛)的印象也认为其是无恶不作,极左狂热,不顾老百姓死活,大搞恐怖暗杀的一个恐怖组织。从这节开始,后面将重点介绍印共(毛)在印度壮大的社会背景和他们的纲领,主要由以下内容:
  
  
  
  
  
  1、印度政府和其他左翼党派是如何定性印共(毛)为恐怖组织的?
  
  
  
  
  2、印共(毛)的基本理论与政策
  
  
  
  
  3、印共(毛)的组织构成
  
  
  
  
  4、印共(毛)的活动与范围
  
  
  
  
  5、印共(毛)为什么坚持选择mzd旗帜?
  
  
  
  
  6、印共(毛)是恐怖组织么?
  
  
  
  
  
  7、谁在支持印共(毛)?印共(毛)的力量来自何方?
  
  
  
  
  8、未来的印共(毛)是否能革命成功取得政权?
1、印度政府和其他左翼党派是如何定性印共(毛)为恐怖组织的?
  
  
  
  
  根据印度官方的说法:据印度内政部的统计,印度全国发生的91%的暴力事件和89%的因暴力事件而导致的死亡都是由印共(毛) 引起的。自2004年以来,其已发动了6000余起暴力事件,造成了至少2500人死亡。因其活动猖獗,目标直指国家政权,总理辛格称其为印度国内安全的最大单一威胁。
  
  
  
  印共(毛)一成立,便显露出凌厉的攻势。其采取的第一个比较大的行动是在北方邦金道利县进行的伏击战,共打死19名警察。之后,类似的袭击活动就像滚雪球般越来越大,越来越频繁。2005年11月,1000多名印共(毛)武装袭击了比哈尔邦的杰哈纳巴德监狱,释放了大约350名毛主义囚犯,其中包括该党领导人之一的A·卡努,并抢走了几百条枪和大量弹药。这一年印共(毛)武装共发动了1608起暴力事件,造成了566人死亡。2006年印共(毛)发动的暴力事件次数虽略有下降,为1509次,但造成的死亡人数却上升了,为678人;2007年其发动的暴力事件又有所增加,为1565起,造成了696人死亡。2008年印共(毛)进一步加大了袭击力度。2月,印共(毛)武装袭击了奥里萨邦一座警察训练学校兼军火库,打死了10名警察,抢走了一批武器弹药;6月,警方特种部队在渡江追剿印共(毛)武装时遭遇袭击,有3 9名特种部队官兵溺亡;7月,一辆满载警察特种部队人员的装甲车触雷爆炸,乘员24人悉数丧生,地雷系由印共(毛)武装埋设。
  
  
  
  
  随着袭击活动的不断增多,印共(毛)控制的地盘也迅速扩大。在2003年末,印度只有9个邦55个县处于各个毛主义派别的影响之下,但到了2004年,这一数字增加到13邦156县。目前,印共(毛)已在28个邦中的16个邦拥有了自己的活动范围,在600个地区中的165个地区有着比较大的影响,其活动范围从印度与尼泊尔的交界处一直延伸到印度的西海岸,影响面积达9.2万平方公里,处于其影响下的人口更是多达1.8亿——也就是说印度每6个人中就有1个人生活在印共(毛)的“红色旗帜”之下。
  
  
  
  
  据估计,印共(毛)的武装人员有2.5万人,在村一级的外围成员有5万人,拥有的武器超过了2万件,大多是步枪、冲锋枪和火箭弹。
  
  
  
  
  2004年6月,安得拉邦政府与印共(毛)组建前的一个分支——印共(马列)[人民战争]达成了停火协议,双方同意进行和谈。为此,邦政府接受了人民战争集团提出的一些停火条件,如停止清剿活动,收回对人民战争集团领导人的悬赏追捕,撤销对人民战争集团及其6个外围组织的禁令等。
  
  
  
  
  2004年10月,安得拉邦政府与人民战争集团在海德拉巴举行了第一次和谈。会谈前,人民战争集团宣布,该集团已并入印共(毛),并以新组织的名义参加会谈。然而,由于分歧过大,虽经过4天的艰苦谈判,双方最后还是没能达成协议。政府指责印共(毛)要价太高根本无法满足,并要求其放下武器。而印共(毛)则反指政府缺乏诚意,对贫苦民众漠不关心,并拒绝缴械投降。
  
  
  
  
  谈判破裂后,印度有关各邦纷纷要求政府出台统一的政策,并向各邦派遣中央警察部队,联合各邦共同打击印共(毛)。在这种情况下,印度中央政府2005年8月宣布印共(毛)及其外围组织为非法组织,冻结其资产,限制其活动。20 06年3月,印度内政部印发了题为《毛主义目前情况》的政策声明,要求各邦不得与印共(毛)进行单独谈判。部长帕提尔在向议会作证时说:“毛主义分子最初使用的是斧头和弓箭,后来使用手枪,然后他们开始使用AK-47冲锋枪,现在他们使用手榴弹和地雷,当然还有火箭弹……面对他们的进攻,我们决不能妥协,也不能与之进行谈判,除非他们放下武器。”
  
  
  
  
  然而,政府的这种政策却招致了广泛的批评。批评者指出,单靠武力并不能解决问题,应该从事情产生的根源上寻找出路,将工作重点放在对贫困民众的关注和保护上,解决其生存及平等问题,这样才能剥离民众对印共(毛)的支持,使印共 (毛)成为无源之水,最后干涸而亡。有鉴于此,2006年4月,总理辛格专门召开了有关印共(毛)的安全会议。在会上,他提出了“两条腿走路”的对策。“ 一条腿”是强化警察力量,继续武力打击印共(毛),同时创造一种宽松的招安环境,吸引更多的毛主义分子“弃暗投明”;“另一条腿”是设法减轻或消除民众被剥夺被抛弃的心情,为此,将加大对农村的投入,确保各项农村建设和改革计划的顺利实施。
  
  
  
  但是,“两条腿走路”的实际落实情况并不理想。政府下拨给各邦的农村发展资金被各级官员层层贪污或挪用,真正落到实处的少之又少(印度的腐败现象十分严重,据统计,一名普通印度人平均每年支出的行贿金高达2.1万卢比,约合人民币3800元)。
  
  
  
  招安的情况同样不容乐观,不仅“弃暗投明”的人数极少,而且许多人被招安后由于政府安置不善又重新投向了印共 (毛)。例如,在马哈拉施特拉邦,自2005年以来,投诚的毛主义分子共有282名,但仅有18人得到了妥善安置,其他人要么仍在苦苦等待,要么又重操旧业。结果,印共(毛)的势力范围不仅没有缩减,反而日益扩大。这让印度政府头痛不已。2007年12月20日,辛格总理在有关印共(毛)的安全会议上说:“我已讲过,左派极端主义是印度国内安全的最大单一威胁,现在依然如此,他们没有一天不发动袭击。除非我们消除这个毒瘤,否则,我们不可能取得和平。 ”
  
  
  
  近年来,印共(毛)在西孟加拉邦的拉噶拉(Lalgarh)地区积极组织反对警察暴行的大规模抗议表威活动,并称其斗争是在为被忽视的部落民和失去土地的农民争取权利。2008年11月2日,印共(毛)武装在拉噶拉附近的公路上埋设地雷,袭击了出席一钢厂项目开工典礼后返回加尔各答的政要车队,谋杀对象主要是西孟邦政府首席部长布达德布·巴塔查吉。随后,警方为侦破此案在拉噶拉抓人过多,存在滥用警力问题,引起村民强烈不满。当地人组织起一个称作“反对警察暴行人民委员会”的组织与警察对抗。同时印共(毛)武装进入,支持当地人抗警,并对拉噶拉实施控制达八个月之久。媒体评论还认为,除上述直接原因外,拉噶拉长期贫困,印共(马)基层腐败,则是毛派武装在当地得势的基本原因。另外,西孟邦执政的印共(马)与最大的反对党草根大会党之间的暴力化政治斗争,也为印共(毛)武装在该邦发展提供了空间。
  
  
  
  
  在印度中央政府的敦促下,西孟邦由“左翼联盟”执政的政府于 6月18日起实施“拉噶拉行动”,出动2000多名军警开展清剿。中央政府予以支持,派出包括“眼睛蛇突击队”在内的特种部队。为报复印共(马)的围剿行动,印共(毛)武装在印度西孟邦西部的拉噶拉乡攻打警察局,杀害在该邦执政的印共(马)骨干,捣毁该党基层组织办公室和当地领导人的私宅,不少印共(马)支持者逃离家园沦为难民。印度各大电视台反复播出毛派行动的画面,引起各方高度关注。27日,在军事行动开展第十天,清剿部队占领了拉噶拉附近印共(毛)武装的一个主要基地,清剿取得阶段性胜利。政府计划在当地建造临时兵营,准备长期作战。6月22日,印度中央政府内政部根据《防止非法活动法》,宣布印共(毛)为非法组织,为在全国彻底打击印共(毛)武装在法律上铺平道路。23日,警方即依法拘捕了居住在加尔各答的印共(毛)一位发言人。
  
  
  
  
  至此,已有包括虔诚军和印共(毛)在内的35个组织被印度政府列入恐怖组织名单。印度内政部还要求西孟加拉、奥利萨和比哈尔等5个邦积极戒备,防止出现针对警察、安全部队以及公共基础设施的大规模暴力行动。
  
  
  
    此次中央政府决定将印共(毛)列入恐怖组织名单,左翼政党普遍表示反对。他们认为,法律和军事手段不可能根本解决印共(毛)问题,只有依靠政治化解、改善行政、加快发展才能逐步见效。西孟邦一些知识分子也强调,印共(毛)与主张分离主义的恐怖组织有别。
  
  
  
  但在中央执政的国大党等指出左翼政党的立场站不住脚:一方面西孟邦政府要求中央政府出兵帮助清剿,一方面左翼政党又反对法律禁止;另外,左翼政党一方面强烈要求将右翼极端组织绳之以法,一方面却对左翼极端组织网开一面。在巨大压力下,西孟邦首席部长巴塔查吉明确表示,同意并执行中央政府的决定。
  
  
  
  当地媒体认为,印中央政府此举一方面显示其打击印共(毛)武装的决心,一方面也凸显印度国内反政府武装活动的严重性。
2、印共(毛)的基本理论与政策
  
  
  
  
  与被印度中央政府列入恐怖组织的其他党派和武装不同,印共(毛)并非一介草莽。它有着完整的指导武装斗争的理论框架。2007年1月,其在秘密召开的全国第九次代表大会上通过了指导该党今后工作的5个纲领性文件——《高举马列毛主义的光辉旗帜》、《党纲》、《党章》、《印度革命的战略和策略》以及《关于当前国内外形势的决议》。
  
  
  
  
  在《党章》中,印共(毛)决心以“马克思、列宁、mzd主义”作为其指导思想,坚持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在此基础上,印共(毛)将自己的奋斗目标划分为3个阶段:近期目标是建立一个紧凑的红色革命区域,这个区域从尼泊尔边界到比哈尔邦再到安得拉邦,同时寻求人民民主;中期目标是作为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在印度继续开展已在进行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推翻以“间接统治、剥削和控制”为形式的新殖民主义;终极目标是通过长时间的武装斗争夺取政权,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1、 印共(毛)的指导思想、政治目标和革命道路
  
  印共(毛)党章规定,印共(毛)以“马克思、列宁、mzd主义为指导思想,目的是通过实施民主革命打倒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买办资本主义,建立新民主主义社会以最终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在他们看来,mzd主义在国际无产阶级革命理论的形成过程中,是继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之后世界革命进入第三阶段的产物,是马列主义发展到新的更高阶段的标志,是当代世界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该党认为马列毛主义是当今国际无产阶级需要掌握的具有普遍意义的、完整的思想体系。党的近期目标是实施和完成已在印度开始进行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推翻在新殖民主义体系统治下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一革命应该建立在土地革命战争的基础上,农村和人民战线是当前党的工作重心。扩大人民战争并在各条战线展开战斗,在游击战发展比较先进的地区,要把游击战提高到运动战的高度,并把武装斗争尽量扩展到其他的邦。
  
  
  
  
  
  
  2、 当前的革命形势和对策
  
  
  《关于当前国内外形势的决议》指出,当今世界处于二战以来罕见的无序与动荡不稳定的状态中,帝国主义的攻势逐渐强烈,印度仍然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种情势要求印共(毛)对内首先要开展和推进人民战争,特别是发动和组织广大人民在农村进行土地革命和游击战争,建立人民军队和红色革命根据地,以最终促使印度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转化成独立的新民主主义社会。其次,坚决反对由国会产生并得到印共、印共(马)支持的中央政府,并决定与尼泊尔共产党(mzd主义)建立紧密联系,积极参与南亚毛派政党组织协调委员会,积极支持秘鲁、菲律宾、土耳其及其他地区的革命斗争。
  
  
  
  从印共(毛)的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闭幕词中网友还可以揣测出他们更多的理论和政策,涉及到印度的方方面面,笔者认为,怎么看印共(毛)也不像个恐怖组织:
  
  
  
  印度共产党(mzd主义)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闭幕
  
  印度革命的转折点
  
  2007年1月到2月间召开的印度共产党(mzd主义)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闭幕了!这对印度被压迫阶级和世界人民来说,是重大历史意义的事件。它是全党在更高层次上的统一,它标志着 2004年9月21日以来开始的印度革命两大洪流——印度共产党(马列)和印度mzd主义协调中心——的大会师胜利完成了!大会通过生动、民主、同志式的辩论和讨论,解决了党内存在的政治分歧。这次大会,是1970年第八次党代会时隔36年后举行的,是印度共产主义运动历史上的又一里程碑,对印度mzd主义运动具有重大意义。
  
  
  印共(毛)九大是在某游击区的密林里举行的。在三个连的人民解放游击军战士的保护下,在几个岗哨的不分昼夜的保卫中,在CM-KC同志公社的会议地点,在警卫队密切巡视下,有着邻近村民作为党的眼睛和耳朵,大会打破了反动统治阶级的破坏阴谋而胜利闭幕了。在大会开始几天前,常德拉姆利同志(别名纳温同志)——中央委员会和中央军委委员,和他的妻子、区委委员卡鲁娜同志被捕入狱,APSIB的暴徒对他们严刑拷打,最后杀害了他们。但两位同志在狱中坚贞不屈,将人民和党的利益置于首位,牺牲了自己的生命,保证了大会的胜利召开。会议大厅因此以他和之前在2005年10月牺牲的政治局委员卡拉姆•辛格同志的名字命名。
  
  
  为了破坏这次大会,政府专门成立了一个特别机构。所有游击区都被情报部门监控。媒体甚至在炒作推测可能的开会地点。然而,在这样的紧张的环境下,来自16个邦的100多名代表,包括印度毛派的核心领袖,都来到了开会地。
  
  
  大会的开幕式由上届党的总书记贾纳帕蒂统治主持。基山同志安排了会场;花圈摆放在烈士纪念碑前,人们为八大以来死难的烈士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仪式。之后人们聚集到卡拉姆•辛格—常德拉姆利大会厅开会。
  
  
  在自由、坦率的气氛下,经过彻底、激烈的讨论后,这次历史性的大会通过了五个基本文件——《高举马列毛主义的光辉旗帜》、《党纲》、《党章》、《印度革命的战略和策略》以及《关于当前国内外形势的决议》。这次大会还回顾了党的前身——两个毛派政党自1969年成立以来的革命实践、印共(马)[人民战争]在2001到2004年三年间的历史以及印共(毛)成立后两年的革命实践。此外,当今国内国际若干问题上,大会通过了若干决议,对党的组织做了必要调整,选举了新的中央委员会。这次大会是过去两年内在全党范围内自下而上地举行的区、县、地区和邦各级一系列会议的顶点,事先经过了充分的准备,在各级会议上对有关文件进行了深入讨论,各级会议还向大会提出了数百条建议。
  
  
  大会重申了自纳萨尔巴里起义以来就已确立的——以农民革命为中心、以持久战为印度革命道路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它还进一步充实了党的政治军事路线。大会给全党提出了一系列新的任务,其中,把主要力量放在建立根据地上成为最紧迫、根本和中心的任务。它还决定把人民战争推进到全国去,进一步巩固人民军队,巩固党的群众基础,发动广泛的战斗性的人民X动,来反对为帝国主义所支持的、反动统治阶级奉行的以全球化、自由化、私有化为特征的新自由主义政策。
  
  
  对党的文件的重要补充和发展有:关于种姓制度和婆罗门的意识形态交织下的印度封建、半封建主义若干特征的考察;对半封建制度下的印度特别是西北部的Punjab地区出现的农业形势以及对我们采取策略的影响的评估;对印度买办官僚资产阶级的进一步认识;对游击区、根据地、两个政权等概念特别是在印度背景下的进一步理解;推进人民战争,把人民解放游击军发展为人民解放军,把游击战发展为运动战,把游击区发展为根据地;在工人阶级中和统一战线上的做工作的重要性;等等一些重要问题。
  
  
  大会还通过了关于若干时事的一系列决议,如:世界人民斗争,对民族斗争的支持,反对印度扩张主义,Khairlanji贱民起义及反对种姓压迫的问题,反对印度教法西斯主义,反对经济特区和移民等等。在加强党的三XX宝即党、人民军队和统一战线上,也通过了决议。党在统一两年中的财政收支报表也提交给了大会。之后,上一届中央委员会递交了集体的自我批评,考察了自身的主要缺点,提请大会代表给以批评。在这之后,选举了新的中央委员会,贾纳帕蒂同志再次当选党的总书记。
  
  
  大会呼吁全世界人民起来打倒帝国主义及其一切走狗!将革命战争开展到全世界!!印共(毛)九大最后号召印度人民广泛支持人民战争、新生政权,建立基于正义和平等的真正民主的社会,从帝国主义和半封建奴役的枷锁中解放出来。
  
  
  
  贾纳帕蒂
  
  总书记
  
  印度共产党(mzd主义)
  
  2007年2月19日
3、印共(毛)的组织构成
  
  
   印共(毛)在2004年10月14日正式宣布成立后,原“印度共产党(马列)[人民战争]”中央委员会主席贾纳帕蒂当选为新建党——“印度共产党(mzd主义)”的书记。在2007年1月秘密召开的全国第九次代表大会上,贾纳帕蒂再次当选为党的总书记。
  
  
    关于党的内部组织构成,印共(毛)虽没有具体的对外公开,但据报纸宣称,印共(毛)仍然按合并前两党的组织方式进行领导,即从上到下包括中央委员会、地区机构、邦级委员会、部门委员会以及小组委员会,基本上形成了一套组织严密的行动体系,为印共(毛)的队伍壮大提供了良好的组织基础。
  
  
    关于党的军队组织,印共(毛)成立后,原来分别隶属于“印度共产党(马列)[人民战争]”和“印度毛主义行动中心”的人民游击军和人民解放游击军合并,延用人民解放游击军的名称。据官方介绍,合并后的人民解放游击队将有6500—7000名武装士兵,拥有5500多支枪炮,其中包括大量的AK型来复枪、自动来复枪、卡宾枪、连发左轮枪以及手榴弹、地雷等。同时,还拥有一支技术型班队,能够制造12轮连发手枪和所用弹药,并能修理各种武器,具有相当的实力。官方组织认为,印共(毛)的成立,大大增强了军事实力,给各州政府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4、印共(毛)的活动与范围
  
   印共(毛)在成立后的两年中,势力范围迅速扩展,已达印度28个邦中的13个邦150多个地区,其中包括安德拉邦、恰蒂斯加尔邦、比尔哈邦、奥里萨邦、西孟加拉邦、巴斯塔尔、卡纳塔克、戈拉布德、杰哈那巴德邦等。现在基本上已有170多个地区受到毛派的影响,其中北起尼泊尔边境,南至安德拉邦南部山区一线势力最为强大,活动最为频繁,被称为“红色走廊”。印共(毛)正努力把这一地区建成一个革命联合区域,以进一步扩大毛派组织的影响和势力,并最终实现其势力范围楔入印度重要地区,同时联合诸如尼泊尔共产党(毛主义)、不丹共产党(毛主义)等其他南亚的毛派组织的目标。
  
    合并后的印共(毛)广泛开展了各种游击活动,合并后的第一年人民解放游击军的武装活动就发展到了全国许多地区。首先是开始于北方邦的金道利县伏击战,这次战斗打死了19名警察,之后游击队在2005年1月比哈邦、杰哈那巴德邦制抵议会选举运动期间开展了袭击印度政府军的行动。
  
    2005年4月到6月间,印共(毛)组织了更大规模的战术反攻战役,在卡纳塔克邦的达纳希纳卡纳达地区打死了38个中央警察预备队和特种部队成员,打伤近百人。印度政府虽然调集了中央警察预备队等精锐部队,但结果却适得其反,政府军损失惨重。之后,印共(毛)在靠近尼泊尔边境的北比哈尔邦马杜班县又发动了历史性袭击,至少有150名印共(毛)同时袭击了警察局、银行、区政府机关。袭击者由村民、民兵和人民解放游击军的成员组成。这次袭击震动了整个地区以至全国。
  
  
    此后,甚至在集结了大量特种部队的卡纳塔克邦,人民解放游击军也在伏击中重伤八名印度政府军人。这是在西高止山脉地区的第一次袭击。
  
    进入2007年后,人民解放游击军不仅进一步扩大了活动范围,而且把袭击目标对准了各地领导人。2007年3月4日,印共(毛)打死了杰哈那巴德邦的国会议员;3月5口,印共(毛)又打死了正在视察马哈拉地区公路建设工程的地方议会领导人;3月15日,在其势力较为强大的恰蒂斯加尔邦的丹特瓦达县,300多名印共(毛)士兵消灭了大约44人,其中包括15名恰蒂斯加尔邦的武装警察。
  
    总体来看,印共(毛)的势力于2004年成立以来呈不断扩大趋势,并与其他南亚国家的毛派政党进行了广泛联合。目前印度的四个共产党分为两派,其中,印共和印共(马)各有50万和80万党员,主张通过议会合法斗争和平掌握政权,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这两个党现在在议会中共有48名议员,印共(马)还在西孟加拉邦、喀拉拉邦和特立普拉邦执政达30多年之久,得到印共的支持与合作;而印共(马列)和印共(毛)各有约上万名党员,主张暴力革命,通过农村游击战包围城市夺取政权,这两个党现在掌握有几万名游击武装队伍,活跃在全国150多个地区,也就是说全国约有1/4的地区,超过1.7亿人处在他们的影响之下
4、、印共(毛)为什么坚持选择mzd旗帜?
  
  
  2005年中国驻印度大使孙玉玺曾公开表态:“我们不清楚这些武装组织为何盗用中国领袖mzd的名字?而且我们也不喜欢这样。他们要这样称呼自己,我们也没有办法。但中国与他们从来没有任何关系,中国境内也没有任何组织或团体与他们有任何联系。”
  
  
  对于孙大使的这番表态,印共(毛)他们的反应普遍非常不屑:“那有什么奇怪,现在中国是走资派当权。”
  
  
  在印度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中,印度共产党也是一只活跃的政治力量,但不同的是中国共产党通过暴力夺权,建立了无产阶级政权,而印度走上了议会政治的道路,但议会民主并不能解决全部社会问题,贫富差距、种姓歧视、民族歧视、官员腐败等依然困扰着印度社会,很多社会底层民众有一种强烈的不公平感乃至绝望感。
  
  
  而这时候中国成为了对印度充满感召力的磁石。一些mzd思想宣传队通常会在田间地头举行文艺表演,当把农民召集到一起以后,他们就会用类似说书的形式讲毛主席领导下的中国革命故事,在他们的描述中,中国原本和印度一样甚至更加贫穷落后,但在毛主席的领导下,中国人民推翻来三座大山,建立了自由平等富强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对印度农民来说有极大的感染力。
  
  
  他们举起毛的旗帜要从中国输出革命的年代说起, 1965年8月,以国防部长林彪的名义发表的“人民战争胜利万岁”更是给印度革命者打了一针强心剂,是中共60年代初重要的世界革命指导性文件,其内容即为后来“输出革命”的主要内容。该文以纪念抗战胜利20周年的名义,总结了mzd的“武装斗争”、“人民战争”、“农村包围城市”、“统一战线”、“党的领导”等一系列“中国革命的取胜法宝”,加上“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论断,为当时推动“世界革命”提出了一套系统的战略。这套革命理论给印度的革命者极大的鼓舞启发,他们惊喜地发现,印度和中国都有“半殖民地反封建”的传统,都以农业人口占大多数,革命在中国能取得成功,在印度为什么不能?
  
  
  在mzd思想的武装下,1967年,以马宗达为代表的革命家领导下,他们在西孟加拉邦以盛产大吉岭茶著名的的纳萨尔巴里村起义,这被看成印度人民战争的一个转折点。那并不是第一次造反,但确是第一次被中国共产党公开支持的造反,《人民日报》紧接着就发表社论,欢呼那是“印度的春雷”,让他们至今都兴奋不已。这场起义虽然不久即被扑灭,但它的“星星之火”却传播到了更广大的地区,同年11月各地的革命者汇聚加尔各答召开秘密会议成立了全印革命协调委员会(AICCR)。他们相信只有依靠暴力革命才能建立起一个“新印度”,不过和中国共产党不一样的是,他们似乎比较忽略统一战线的斗争策略,在革命还没胜利他们就急不可待地亮出了“兴无灭资”的底牌。
  
  
  “纳萨尔运动”的第一次代表大会上,马宗达宣布:“任何反对这场消灭乡村敌人的战役的人都不和我们站在一起”。他为革命暴力辩护的理论是“阶级仇恨”。马宗达说,“当用阶级敌人的血来书写口号,把阶级敌人的头挂在他的屋顶上的时候,这就是人民的阶级仇恨的表达。游击队员对敌人是如此仇深似海,以至于不但把他们的头砍下来,而且从他们的屋顶上踢下去。”马宗达甚至比中国的革命者更加激烈的宣称:“一个双手没有沾满阶级敌人鲜血的人不能被称为是一个共产主义者。”而有趣的是很多像马宗达这样的革命家都是出生最高的种姓婆罗门,甚至是非常富裕的资产阶级或者地主家庭。
  
  
  也许是因为他们这种革命理论的极端性,使他们很难在一个地区彻底站稳脚跟,但他们说,“我们总有一天会有一个自己的‘延安’”。但几十年来即使在一些印共(毛)势力强大的地方,也基本是“警察统治白天,印共(毛)统治夜晚”。同时这些革命者自身也在不断分裂之中,其中中国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可以说中国革命一感冒,印度革命者就要打喷嚏。
  
  
  由于长期看不到革命的尽头,印度的“延安”始终无法实现,很多人因此出于失望或者反省,走出了丛林,放弃了了革命道路,其中一些人投身议会政治,而那些坚持下来的革命者在更加艰难的环境下斗争,并且更加执着。除了农村包围城市的武装斗争,最近几年印共(毛)的斗争重点从土地改革和工会运动,扩大到了反对全球化,反对国有企业的私有化,及反对种姓制度,这样有助于扩大他们的支持面。当一个失业的工人,一个破产的农民或一个无法养家糊口的手工业者,对生活感到绝望的时候,也许一个身边的熟人就会和他谈心:“为什么有些人这么富裕,而你这么贫穷,不是因为你不努力,不是因为你不够聪明,而是因为这个万恶的社会制度,为什么不和我们一起把它砸个稀巴烂。”
  
  
  可以确信的是只要一个社会的不公平感和被剥夺感存在,毛理论就能够找到根植的土壤,而毛的旗帜就会继续飘扬。mzd诞生在中国,今天的中国人不再那样崇拜他了,但对印度的劳苦大众来说,唯有毛的光辉思想使他们看到了光明,他们就是把mzd思想当作自己的救星。
5、印共(毛)是恐怖组织么?谁在支持印共(毛)?印共(毛)的力量来自何方?
  
  
  第八章开始就谈到,根据印度官方的说法:据印度内政部的统计,印度全国发生的91%的暴力事件和89%的因暴力事件而导致的死亡都是由印共(毛) 引起的。自2004年以来,其已发动了6000余起暴力事件,造成了至少2500人死亡。因其活动猖獗,目标直指国家政权,总理辛格称其为印度国内安全的最大单一威胁。
  
  
  国内也是根据印度官方的说法,加上精英阶层对毛的态度,所以,理所当然地随印度官方附和,认为印共(毛)是个恐怖组织。
  
  
  但实际上,按照印共(毛)内部统计,2004年以来大部分暴力事件并不是印共(毛)及其武装部队人民解放游击军制造的,针对公共设施和平民的暴力事件主要是由极端右翼组织、MSL武装和虔诚军制造的,人民解放游击军针对对象主要是中央政府和邦政府部门、印度国防部队和警察部队、镇压被当地绝大部分老百姓投诉的地主、矿主,从不针对公共设施、民用建筑和平民进行暴力事件,2004年以来打死国防军特种部队430多人,警察特种部队120多人,镇压地主、矿主20多人、打死邦政府高官2人,其他国防军和警察100多人,共计约670多人,印度政府公布的2500多人的死亡中近2/3是极右武装、MSL武装和虔诚军干的,但被印度政府算到了印共(毛)的头上了。
  
  
  而同一时期,在以民主标榜的印度,印度政府每年仅秘密处决的印共(毛)党员、人民解放游击军战士、同情者甚至是无辜者就高达600~1000人,到2009年6月,总共秘密处死了近5600多人,这个数字还不包括交战过程中的伤亡和抓捕后经过法律程序的。为围剿印共(毛),动用了大量的国防军特种部队和警察特种部队,但抓获的印共(毛)武装部队人民解放游击军并没有多少,相反,人民解放游击军被越剿越多,势力和活动范围越来越大。为什么被印度政府宣布为非法组织继而上升到恐怖组织的印共(毛)会越剿越多,为什么他们越来越得到农民、工人和大量的知识分子的支持?这令人深思。
  
  
  除了农民、工人等来自社会底层的是印共(毛)的坚定支持者和同情者外,在主流知识分子中,也不乏印共(毛)的支持者,如在印度很著名的德里大学发展中国家研究中心的主任莫汉蒂(manoranjan mohanty)教授,他在任何场合都不会放弃为印共(毛)辩护的机会,把他们称作“推进社会进步的一支积极力量”。在奥斯马尼亚大学(osmania university),还有类似共青团的学生组织。
  
  
  不仅在理想化的知识分子中间,在印度政府高层也同样有一种对印共(毛)的同情情绪。尽管在印共(毛)眼里国大党之流,都是资产阶级分子,共产党也是修正主义分子,共产党当权的地方镇压印共(毛)比国大党还要积极,比如他们的领袖马宗达就是1972年在共产党执政加尔各答被捕并死在狱中的。但一些政治家们通常对印共(毛)有比较包容的心态,比如当印共(毛)重要干部被捕的时候,很多地方政治家会呼吁公正审判,确保其人身安全等;甚至把印共(毛)视为同盟军,比如印共(马)海得拉巴省的省委书记B. V. Raghavulu先生,他是一位彬彬有礼的学者,他表示虽然共产党对印共(毛)的激进做法并不赞成,但是他们的存在对于推进土地改革和社会公正也确实有积极的一面。甚至一位前任警察总监prakash singh,他和印共(毛)斗了一辈子,退休后却写了很多文章,呼吁社会理解印共(毛),呼吁政府把着眼点放在解决社会矛盾,而不是军事打击上。
6、未来的印共(毛)是否会步印共和印共(马)的后尘走上议会政治道路?
  
  
  印共(毛)的政治主张,如社会平等,土地改革,更好的穷人福利,为包括共产党和共产党(马)在内的大多数党派所赞同,至少不反对,不同的是其他政党的共识是需要用渐进的议会政治的道路来实现社会改良,而印共(毛)公开宣称议会政治是肮脏的,用暴力革命来打碎现有政治体制是唯一的出路。
  
  
  难道以共产主义为指导思想的政党就无法在通过选举参与政治么?答案显然不是这样。即使共产党中的左派(CPM)都有过非常好的选举成绩。比如在在拥有8000万人口西孟加拉邦(West Bengal)共产党(CPM)从1977年开始通过选举成为执政党,2006年11月结束的地方议会选举中,CPM更是赢得了约37%的相对多数选票,以超过其他政党的优势大获全胜获得了175个席位。印共在喀拉拉邦(Kerala)早在1957年就获得了选举获胜,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民主选举产生的地方红色政权。左翼组织在国会中也有62席,是国大党及其联盟和印度人民党及其联盟分别拥有223席和187席之后的第三大政治力量,虽然没有参加内阁,但确是国大党和人民党都不得不争取的关键力量。
  
  
  而各地印共(毛)虽然一贯抨击议会政治,也有过试图参与议会政治的努力,政府也非常欢迎他们参加议会选举,而不要搞武装斗争。比如在1985年有印共(毛)的几个外围组织参加了省议会选举,在八个省,共推出130个候选人,但最后非常遗憾的只得到了2个席位。之后也有过很多次这样的尝试,甚至在1990年,印共(毛)的另一个外围组织--印度人民前线(IPF)获得了印度国会的一个席位,当然同时它也暂时放弃了原来的武装斗争,转而“在议会进行阶级斗争”。
  
  
  总的来说,虽然印共(毛)对其外围组织参加选举采取的是既不支持也不反对的态度,不支持主要是与他们自己的政治信念和党纲的约束有关,不反对外围组织参加选举主要是基于这些外围组织的参与选举可以改变一些客观的环境以及争取更多的支持考虑。但印共(毛)的核心组织坚持不参加选举,他们认为,那些在选举中赢得席位的政党,都是靠贿选这样的肮脏手段,即使共产党也不例外。和中国一样,印度也有比较深厚的腐败文化,贿选更是非常普遍,在选举期间,许多政党的助选人员都会向选区的农民以酒、食品、电器等物品来和他们换选票,贫困的农民也很乐于接受这些,根据2001年的印度全国普查,有34.5 %的印度人是完全不会读写的文盲,更使得的选举容易被当地有经济势力者操纵。在现实的物质诱惑面前,农民是很难拒绝的,纵然是他们非常愿意希望印共(毛)当选,但问题是,印共(毛)与他们一样很贫穷,即使参加选举,也不可能通过物质诱惑来换取他们的选票。
  
  
  很难说清他们是因为坚持暴力革命而无法在选举中成功,或是因为他们无法在选举中获得成功,而变得更加倾向暴力革命。印共(毛)认为,参加选举就意味着腐败,意味着和资产阶级同流合污,就像现在的印度共产党,它已经背叛了革命理想,他们只相信毛主席的教导:“枪杆子里出政权”,只有武装斗争才能为人民大众赢得权力,人民大众可以说了算的真正的权力。
7、未来的印共(毛)是否能革命成功取得政权?
  
  
  印共(毛)认为,中国始终存在着人为贬低mzd主义的思潮,在毛主席还在世时就是如此,但那可以理解为毛主席的谦虚,只称为mzd思想,但毛主席去世后,后继者不但不将mzd思想的地位上升改称为mzd主义,反而还偏离了mzd思想,从而导致了现在的中国贫富分化严重,与印度共产党一样,已经成为修正主义政党,当然,印共(毛)不会在执政的问题上指责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同志只是理念上的分歧,也无意与中国同志在思想和理念上进行论战,这并不影响印共(毛)对中国共产党的尊重,虽然中国共产党并不尊重印共(毛)。印共(毛)认为,mzd主义是马列主义的发展,和传统的马列主义相比,mzd主义更重视发动农民,并有一套基于游击战的战略指导思想。mzd主义认为“枪杆子里面出政权”,而具体方式则是发动农民进行“人民战争”。人民战争包括三个阶段,即发动、组织农民,建立革命的武装割据,直到进行正规战争夺取政权。军民关系要鱼水情深。mzd主义特别重视发动群众和自力更生。印共(毛)认为mzd主义的这套指导思想最适合目前的印度。因此,绝不会放弃武装革命,直至取得政权。
  
  
  印共(毛)在2009年对外发出政治宣言,他们已经走过了人民战争的前两个阶段,即已经成功地发动农民、组织农民,并有了与中国人民解放军一样铁的纪律的印度人民解放游击军,他们的星星之火已经燃遍全国二十八个邦中的十三个邦,在印度政府对中国和巴基斯坦进行穷兵黩武,大量增兵边境地区,内地武装力量空前空虚的大好形势下,下一步就是建立起武装根据地,建立人民政权,在正式取得武装割据政权后,将印度人民解放游击军改编为印度人民解放军。这个宣言无异是个战争总动员,至此,在2009年,印度全国印共(毛)活动区的十三个邦,内战之火开始熊熊燃烧,各地的警察所、政府部门、政府高官频频遭袭。而以此同时,印度的其他极右派反政府武装也开始趁火打劫,开始制造大量针对贫民、公共设施、异教的奇袭和破坏活动,导致在2009年,印度东北部和南部地区局势严重动荡不安,内战多次处在一触即发的边缘,而这种印度国内广大农村地区的局势,到目前为止,还丝毫看不见缓和的迹象,可以说,这是从2004年印共(毛)正式成立以来的力量达到最高峰的时候。
  
  
  未来的局势将如何走?许多人认为,印共(毛)将会与尼共(毛)一样,很快会建立起根据地,之后再用几年到10年左右的时间,最终取得全国政权,也有人认为,印共(毛)是恐怖组织,是反人类的,一定会很快被消灭掉。
  
  
  接触过大量的公开资料和内部资料后,笔者认为,对这两种观点都不赞同,上面两种观点看法都是基于自己的主观分析而非客观分析。未来的印共(毛),在可预计的相当长的时间里将会长期存在,他们既无法被印度政府消灭,同时,他们也很难取得全国政权,取得武装割据地的可能性,即他们的“延安”是会存在的,但这个“延安”将不会是一个“延安”,同时,每个“延安”的存在时间也不会很长。理由如下:
  
  
  一是西亚到东南亚的红色长廊在2005年以后正式形成,印共(毛)已经成为红色长廊中的最重要的一环,已经有了外部援助的客观存在,加上印度政府的政策失误,也不可能调整失误,让印共(毛)有了长期存在下去的土壤。这个红色长廊,包括了阿富汗、巴基斯坦、尼泊尔、印度、不丹、孟加拉、缅甸、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这些国家的共产党(毛)组织和武装,已经与南美的委内瑞拉等国形成了遥相呼应的局面,现在,委内瑞拉几乎已经是全世界共产党(毛)的领头雄狮,已经成为世界共产党中一支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将来有机会我会另文谈谈这个红色走廊。
  
  
  二是印度共产党从成立之初,就开始有派别的存在,直至各个派别独立建党,有这样的基因存在,未来的印共(毛)难说是否会再次分裂,从他们目前对未来夺取政权和执政后还没有完整的、系统地、符合世界形势的纲领来看,这种未来分裂的可能性是存在的,这点从尼泊尔共产党(毛)夺取全国政权后的党的政策未能把握局势走向又失去政权,继而发生分裂就可以看出,因为印共(毛)与尼共(毛)采取的是几乎完全相同的指导思想和政治纲领。这种未来分裂的可能性也将极大地影响到今后印共(毛)的政权夺取和执政。
  
  
  三是周边目前执政的共产党国家如中国、越南、老挝等国,都是不支持印共(毛)目前的武装夺取政权的思想的,不仅没有思想上的支持,也没有物质上的支持,就是正常的政党交往也没有,因此,印共(毛)要夺取政权,只能从世界各国共产党(毛)这个派别得到支持,而这种支持如果是在一个小国,比如尼泊尔,还有可能成功,但对于一个印度大国,成功的难度就相当大了。
  
  
  四是美国等西方国家绝对不愿意看到印共(毛)推翻现在的印度政府和选举制度,会采取多种措施,大力支持印度政府加大打击印共(毛)的力度。
  
  
  五是印度国内共产党派别内斗,极大地消耗了印共(毛)的力量。印度国内的多达10多个共产党政党组织,目前基本是采取的议会斗争策略来争取取得政权,其中,印度共产党和印度共产党(马)已经取得邦一级的政权并长期执政,在对付印共(毛)的问题上,同时共产党系列的印共和印共(马),对围剿印共(毛)甚至比国大党、人民党等其他政党还积极和不遗余力,特别是印共(马),也信奉mzd思想,也基于农民为自己的执政根基,所以,比其他政党更了解印共(毛),因此,印共(马)围剿印共(毛)的成果比其他任何政党的战果都大得多。
  
  
  六是印共(毛)只注重了武装斗争的一面,只注重了广大农村的一面,而mzd思想中最重要的一个思想----统一战线,在印共(毛)的政治纲领里和实际行动中却没有土壤,几乎完全舍弃了统一战线这个法宝,实际上,印度各个阶层同情和支持印共(毛)的大有人在,并有相当大的力量,但印共(毛)基于自己的政治纲领,对于这些同情和支持的力量没有加于运用,更遑论去争取更多阶层的更大的支持力量了,完全靠自己,不建立自己的政治同盟军,未来取得政权的道路将更加漫长。
  
  
  现在,印共(毛)在坚持武装斗争的同时,上至最高层领导人,下至基层党员甚至同情者,都是一寄希望于国际形势出现有利于共运的变化,二寄希望于有个mzd这样的天才领袖出现,带领他们“长征”走向最后胜利。
  
  (完)
很厉害啊!无语![:a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