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军突破外国封锁造出世界领先高原山地防寒服(组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30 00:58:52
我军突破外国封锁造出世界领先高原山地防寒服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2月11日   解放军报
科研人员深入寒区体验新军服御寒情况

身着07式迷彩作训服的特种兵

单兵负荷量试验


  本报记者 夏洪平 柴永忠 通讯员 阚 星
  国庆60周年阅兵,天安门广场上,一列列雄师劲旅身穿的征衣,均出自他们的精心设计;
  “跨越-2009”军演,千军疾行,万车奔流中,官兵们携行的一盒盒餐谱化、热食化野战自加热食品,无不饱蘸他们的心血;
  汶川抗震救灾,一辆辆野战炊事车、被服洗涤车,在天塌地陷中为人们送去温暖,被灾民们称作“及时雨”……
  这是共和国的一支特殊部队。50载如歌岁月中,总后军需装备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心头,时时关注着的是军队的衣食住行,该所先后完成国家和军队重大科研课题465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二等奖8项,军队科技进步一、二等奖72项。
  战场:催生课题的不竭源泉
  现代战场,快速机动、长途奔袭已演化为战争常态,对遂行后勤保障提出了近乎苛刻的要求。如何让官兵在高强度的战斗中吃饱吃好,攸关战斗力建设大问题。
  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战士一把炒面一把雪的“礼拜攻势”早已成为历史。围绕现代战争保障需求,今天的军需所科技人员广泛采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成功研制出野战炊事挂车、野战主食加工车、自行炊事车、野战面包加工方舱等大型骨干装备,以及班排连野战炊具、热食前送器具等便携式装备,构建起集饮食加工、制作、贮存和前送一体化的饮食保障系统,彻底结束了我军“埋锅造饭”的历史。
  2008年,在雨雪冰冻灾害现场,在四川特大地震灾区,新型野战炊事装备来去如风,几十分钟就能提供数百人份的热饭热菜,展示出巨大的饮食保障力。
  解决了温饱难题,如何提高单兵防护生存能力?军需所的科技人员瞄准未来战场,成功突破了防弹机理、防弹材料等一系列技术难关,先后研制成功了防弹头盔、防弹背心和军用救生衣等系列产品,使我军单兵防护装备跻身世界前列。
  这是一场真枪实弹的技术鉴定。试验现场,身着各型防弹背心的“假人”,接受轻武器近距离直接射击。“啪!啪!”两声枪响,在军需所提供的“护神”防弹背心保护下,“假人”毫发未损。该款防弹背心很快成为武警、公安、银行等行业的抢手货。军需所相继研制的特种防弹头盔也陆续装备驻港、驻澳部队和特种部队。
  原创:问鼎“塔尖”的不二法门
  穿上又轻又暖的防寒服装执勤巡逻,曾是高原、寒区部队官兵多年的梦想。但是,透湿、透气、保暖性能好的防寒材料,是世界材料科学的前沿技术,发达国家对我国长期封锁。
  军需所科技人员决定啃下这块“硬骨头”。他们从零起步,一步一个脚印地实现了从制膜、层压、复合到服装加工技术的全面突破,并且自行设计、建造了继美国之后世界上第二条层压织物生产线。运用这种被称作“全天候人造皮肤”的新型防寒材料,他们研制出新型高原山地作战防寒服装,全套重量仅6.5公斤,与传统皮制服装相比,重量减轻了3公斤,厚度减少了3厘米,防风透湿、卫生保暖性能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西藏军区一位领导动容地对他们说:“你们为部队办了一件功德无量的大好事啊!”该项目也一路绿灯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
  军需所政委赵桂林深有感触地说:“国外的关键技术、核心技术,出再多的钱人家也不会给你。只有坚持自主创新,才能攀上高新技术的塔尖。”
  寻求环保、优质的新型纤维资源,是世界纺织业关注的前沿课题。军需所张建春副所长带领课题组潜心研究10余年,终于寻找到理想的新型纤维——汉麻,他们先后完成了汉麻改良、种植、加工的专项技术,研制成功了机械脱胶软麻设备、闪爆加工设备、生物脱胶、高温蒸煮设备、分纤漂洗、液氨整理设备和纤维分级梳理设备及相关的工艺技术,不仅为军用被服材料研究开辟了新领域,也为国家构建新型产业链提供了强劲支持。
  挺括俊美的07式军服,刚一亮相,就赢得世人瞩目。然而,鲜为人知的是,07式军服要攻克的是世界性难题——化纤纺毛织物不透气、易静电、起毛起球。军需所科技人员经过上万次织造、染整,终于成功研制出性能优异的“多异多重复合化纤长丝织物”。这一成果,创国内服装面料先河,确立了我国在国际同行业领域的领先地位,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我军每年发新收旧和退役收旧的军服数以万吨。研究废旧军服回收再利用,既有助于贯彻新军服管理法规,又能为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做出贡献。军需所联合军地科研力量,先后突破了服装自动化分拆、连续化清洗消毒等多个技术“瓶颈”。目前,已初步形成一套回收利用技术方案,并建成两条模拟生产线,此举为我国废旧纺织品的再利用闯出了一片新天地。
  同频:用脚走出来的成果
  2009年上半年,军需所科研人员基层调研行程,可以连成一个纵贯中国地图的“V”字。
  春节前夕,北疆边关滴水成冰。所长金友发率领调研组一行7人,直奔冰天雪地的黑龙江,调研07式军服在寒区部队的使用效果。几天里,调研组实地查看了边防连队和执勤点,并与200多名官兵座谈。为切实掌握冬装的保暖情况,金友发带领科研人员连续两夜身着07式冬作训服,与执勤战士同站一班岗,乘坐雪地摩托车巡逻,体验收集冬装保暖性能数据。
  4月下旬,南国早已热浪袭人。调研组又远赴三亚、海口等驻热区的部队,调研新军服使用情况。金友发厚厚的笔记本记录了大半本,收集到的近百条建议为新军服下一步改进提供了重要依据。
  “五一”刚过,西藏高原还没送走严冬。科研人员驾驶着新型野战炊事车,行程上万公里,登上“生命禁区”进行炊事车试验。科研人员不顾剧烈的高原反应和路险坑深,深入最基层的一线驻防连队倾听高原官兵对高原饮食装备的意见。
  用脚印踏出来的“V”字,折射的正是军需所科技人员紧靠前沿、为兵服务的扎实作风。研制某型压缩干粮,科研人员全程跟随部队野外驻训,连续19天坚持试吃该型干粮,亲身体验野战条件下超越生理极限的挑战;研制07式冬装,科研人员穿着试制的样品,在零下数十度的低温实验室一坐就是大半天……
  与战场同期声,同未来相携行。军需所有一项坚持多年的“军规”:科研选题,部队不急需的不立项,部队未应用的不报奖,官兵不满意的不结题。抗击“非典”疫情,他们仅用短短一个月,就率先研制出抗病毒率达99.9%、透湿透气性好、具有国际水准的系列防护服装,为战斗在一线的医务人员筑起安全屏障。
  融合:构筑“大科研”的深厚基石
  仅这两年,军需所就获得1项国家发明二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一个仅百来人的研究所,何以屡创佳绩呢?
  这一切,源于新一届所党委开放建所,实施的“大科研”战略。
  “三借”——创新科研资源利用机制。本着“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军需所制定了《借人才、借平台、借资源工作实施方案》,设立重点学科专业特聘岗位,聘请16位知名院士为科研顾问,直接参与军需科研工作;与多个高校和研究所签订合作协议,共享情报资源;与20多家国家重点试验室、工程技术中心进行科研合作,借用先进平台开展多样式的联合攻关。
  “三重”——创新科研平台建设机制。他们以加强重点学科建设、重点试验室建设、重点项目建设为着力点,构建新型科研平台。军需所先后设立了15个专业学科,聘请了8名学科带头人。通过多方筹资,先后建成了单兵装备人机工程实验室等多个设施配套、技术先进的现代化实验室,并把原有的服装功能检测试验中心升级为国家特种防护服装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黄金累千,不抵一贤”。所党委走出小我,广纳群贤,全力推进人才强所战略。他们坚持“用事业凝聚人才、用实践造就人才、用机制激励人才、用制度保障人才”,对引进人才给项目、给经费、给空间,选送年轻科研骨干出国深造,为特招人才建立优秀人才科研工作站和博士后工作站……
  东风吹来满眼春。如今,军需所崛起一个学历高、能力强、后劲足的高素质人才方阵:1人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被评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0人获得总后科技金星、银星和新星,一个产、学、研一体的军需科研基地渐具雏形。栉风沐雨织征衣,殚精竭虑谋创新,一个全新的军需所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扬帆起航。




http://mil.news.sina.com.cn/2010-02-11/0636583967.html我军突破外国封锁造出世界领先高原山地防寒服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2月11日   解放军报
科研人员深入寒区体验新军服御寒情况
身着07式迷彩作训服的特种兵
单兵负荷量试验

  本报记者 夏洪平 柴永忠 通讯员 阚 星
  国庆60周年阅兵,天安门广场上,一列列雄师劲旅身穿的征衣,均出自他们的精心设计;
  “跨越-2009”军演,千军疾行,万车奔流中,官兵们携行的一盒盒餐谱化、热食化野战自加热食品,无不饱蘸他们的心血;
  汶川抗震救灾,一辆辆野战炊事车、被服洗涤车,在天塌地陷中为人们送去温暖,被灾民们称作“及时雨”……
  这是共和国的一支特殊部队。50载如歌岁月中,总后军需装备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心头,时时关注着的是军队的衣食住行,该所先后完成国家和军队重大科研课题465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二等奖8项,军队科技进步一、二等奖72项。
  战场:催生课题的不竭源泉
  现代战场,快速机动、长途奔袭已演化为战争常态,对遂行后勤保障提出了近乎苛刻的要求。如何让官兵在高强度的战斗中吃饱吃好,攸关战斗力建设大问题。
  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战士一把炒面一把雪的“礼拜攻势”早已成为历史。围绕现代战争保障需求,今天的军需所科技人员广泛采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成功研制出野战炊事挂车、野战主食加工车、自行炊事车、野战面包加工方舱等大型骨干装备,以及班排连野战炊具、热食前送器具等便携式装备,构建起集饮食加工、制作、贮存和前送一体化的饮食保障系统,彻底结束了我军“埋锅造饭”的历史。
  2008年,在雨雪冰冻灾害现场,在四川特大地震灾区,新型野战炊事装备来去如风,几十分钟就能提供数百人份的热饭热菜,展示出巨大的饮食保障力。
  解决了温饱难题,如何提高单兵防护生存能力?军需所的科技人员瞄准未来战场,成功突破了防弹机理、防弹材料等一系列技术难关,先后研制成功了防弹头盔、防弹背心和军用救生衣等系列产品,使我军单兵防护装备跻身世界前列。
  这是一场真枪实弹的技术鉴定。试验现场,身着各型防弹背心的“假人”,接受轻武器近距离直接射击。“啪!啪!”两声枪响,在军需所提供的“护神”防弹背心保护下,“假人”毫发未损。该款防弹背心很快成为武警、公安、银行等行业的抢手货。军需所相继研制的特种防弹头盔也陆续装备驻港、驻澳部队和特种部队。
  原创:问鼎“塔尖”的不二法门
  穿上又轻又暖的防寒服装执勤巡逻,曾是高原、寒区部队官兵多年的梦想。但是,透湿、透气、保暖性能好的防寒材料,是世界材料科学的前沿技术,发达国家对我国长期封锁。
  军需所科技人员决定啃下这块“硬骨头”。他们从零起步,一步一个脚印地实现了从制膜、层压、复合到服装加工技术的全面突破,并且自行设计、建造了继美国之后世界上第二条层压织物生产线。运用这种被称作“全天候人造皮肤”的新型防寒材料,他们研制出新型高原山地作战防寒服装,全套重量仅6.5公斤,与传统皮制服装相比,重量减轻了3公斤,厚度减少了3厘米,防风透湿、卫生保暖性能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西藏军区一位领导动容地对他们说:“你们为部队办了一件功德无量的大好事啊!”该项目也一路绿灯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
  军需所政委赵桂林深有感触地说:“国外的关键技术、核心技术,出再多的钱人家也不会给你。只有坚持自主创新,才能攀上高新技术的塔尖。”
  寻求环保、优质的新型纤维资源,是世界纺织业关注的前沿课题。军需所张建春副所长带领课题组潜心研究10余年,终于寻找到理想的新型纤维——汉麻,他们先后完成了汉麻改良、种植、加工的专项技术,研制成功了机械脱胶软麻设备、闪爆加工设备、生物脱胶、高温蒸煮设备、分纤漂洗、液氨整理设备和纤维分级梳理设备及相关的工艺技术,不仅为军用被服材料研究开辟了新领域,也为国家构建新型产业链提供了强劲支持。
  挺括俊美的07式军服,刚一亮相,就赢得世人瞩目。然而,鲜为人知的是,07式军服要攻克的是世界性难题——化纤纺毛织物不透气、易静电、起毛起球。军需所科技人员经过上万次织造、染整,终于成功研制出性能优异的“多异多重复合化纤长丝织物”。这一成果,创国内服装面料先河,确立了我国在国际同行业领域的领先地位,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我军每年发新收旧和退役收旧的军服数以万吨。研究废旧军服回收再利用,既有助于贯彻新军服管理法规,又能为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做出贡献。军需所联合军地科研力量,先后突破了服装自动化分拆、连续化清洗消毒等多个技术“瓶颈”。目前,已初步形成一套回收利用技术方案,并建成两条模拟生产线,此举为我国废旧纺织品的再利用闯出了一片新天地。
  同频:用脚走出来的成果
  2009年上半年,军需所科研人员基层调研行程,可以连成一个纵贯中国地图的“V”字。
  春节前夕,北疆边关滴水成冰。所长金友发率领调研组一行7人,直奔冰天雪地的黑龙江,调研07式军服在寒区部队的使用效果。几天里,调研组实地查看了边防连队和执勤点,并与200多名官兵座谈。为切实掌握冬装的保暖情况,金友发带领科研人员连续两夜身着07式冬作训服,与执勤战士同站一班岗,乘坐雪地摩托车巡逻,体验收集冬装保暖性能数据。
  4月下旬,南国早已热浪袭人。调研组又远赴三亚、海口等驻热区的部队,调研新军服使用情况。金友发厚厚的笔记本记录了大半本,收集到的近百条建议为新军服下一步改进提供了重要依据。
  “五一”刚过,西藏高原还没送走严冬。科研人员驾驶着新型野战炊事车,行程上万公里,登上“生命禁区”进行炊事车试验。科研人员不顾剧烈的高原反应和路险坑深,深入最基层的一线驻防连队倾听高原官兵对高原饮食装备的意见。
  用脚印踏出来的“V”字,折射的正是军需所科技人员紧靠前沿、为兵服务的扎实作风。研制某型压缩干粮,科研人员全程跟随部队野外驻训,连续19天坚持试吃该型干粮,亲身体验野战条件下超越生理极限的挑战;研制07式冬装,科研人员穿着试制的样品,在零下数十度的低温实验室一坐就是大半天……
  与战场同期声,同未来相携行。军需所有一项坚持多年的“军规”:科研选题,部队不急需的不立项,部队未应用的不报奖,官兵不满意的不结题。抗击“非典”疫情,他们仅用短短一个月,就率先研制出抗病毒率达99.9%、透湿透气性好、具有国际水准的系列防护服装,为战斗在一线的医务人员筑起安全屏障。
  融合:构筑“大科研”的深厚基石
  仅这两年,军需所就获得1项国家发明二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一个仅百来人的研究所,何以屡创佳绩呢?
  这一切,源于新一届所党委开放建所,实施的“大科研”战略。
  “三借”——创新科研资源利用机制。本着“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军需所制定了《借人才、借平台、借资源工作实施方案》,设立重点学科专业特聘岗位,聘请16位知名院士为科研顾问,直接参与军需科研工作;与多个高校和研究所签订合作协议,共享情报资源;与20多家国家重点试验室、工程技术中心进行科研合作,借用先进平台开展多样式的联合攻关。
  “三重”——创新科研平台建设机制。他们以加强重点学科建设、重点试验室建设、重点项目建设为着力点,构建新型科研平台。军需所先后设立了15个专业学科,聘请了8名学科带头人。通过多方筹资,先后建成了单兵装备人机工程实验室等多个设施配套、技术先进的现代化实验室,并把原有的服装功能检测试验中心升级为国家特种防护服装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黄金累千,不抵一贤”。所党委走出小我,广纳群贤,全力推进人才强所战略。他们坚持“用事业凝聚人才、用实践造就人才、用机制激励人才、用制度保障人才”,对引进人才给项目、给经费、给空间,选送年轻科研骨干出国深造,为特招人才建立优秀人才科研工作站和博士后工作站……
  东风吹来满眼春。如今,军需所崛起一个学历高、能力强、后劲足的高素质人才方阵:1人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被评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0人获得总后科技金星、银星和新星,一个产、学、研一体的军需科研基地渐具雏形。栉风沐雨织征衣,殚精竭虑谋创新,一个全新的军需所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扬帆起航。




http://mil.news.sina.com.cn/2010-02-11/0636583967.html
最后一张图少见哦!
截图党变成文字党: 一片谎言!!!!
越来越不要face了~~~~~
愣是没发觉。。。
怎么现在的贴子配图都是黑白的啊?是不是受到那个“超酷解放军特种部队黑白训练照”贴子的影响啊?
第2张图的 PLA 的 夜视仪很科幻
{:3_80:}貌似很久前说过一次了
第二张图夜视镜佩戴方法很有意思
不要动不动就取“突破封锁”、“世界领先”这种哗众取宠的标题,虚心点没坏处
跟MD比起来还差的远,脚踏实地一步步来吧
防寒服这玩意 贵啊···真他娘的贵···
这个算是官方的八股文
衣服这东西,TG要是出得起钱,找个纺织品企业也能搞出来。
图2中是夜视仪?记得一般都是向上折叠在头盔上吧,图中这个样子太影响视线了吧。
这个行文风格是纯找抽。。
钟离牧 发表于 2010-2-11 16:02


    兄台,这可是正宗官方八股呀,想混机关必须这样写的:L
陈刀仔 发表于 2010-2-11 15:43


    这还真难说
这个。。。这个夜视仪太。。。。。太恶搞了,本来有点犯困的,一下子看到这图直接被喷精神了,他们都看不到下面的。。。。。。谁说Tg没有幽默的:D
军八股
大象~~大象~~~~

{:wuyu:}
GORE-TEX……
夜视仪好牛啊。晚上没电了,离近点还能吓唬人的。
夜视仪是那样戴!第一次看到哦!
自制GORE-TEX么?
美制军用冲锋衣笑了
yylt 发表于 2010-2-12 12:42
民用冲锋衣是上不了战场的。
freiheit 发表于 2010-2-12 17:25


    始祖鸟给美军生产过好多款防寒服,用的还不都是gore ,polartec之类的材料。
brigham 发表于 2010-2-12 18:24

民用冲锋衣在防风、保暖和防水性能上出色,但是在防火和耐洗耐磨上还是不行。估计也就MD这样的用得起。
brigham 发表于 2010-2-12 18:24


    始祖鸟可是户外品牌中的旗舰啊,美帝真是有米。
咱们有没有雪地迷彩啊
谁给发个
总看见披被单子的
brigham 发表于 2010-2-12 18:24
之类二字用得好......
这个之类文章可就大了。
鸟的原版的东西那么贵(所谓日版原单就免谈了),可是穿到身上感觉绝对跟北脸之流不同,真正能做到防水防风加透气。
而普通GTX的透气性实在是不敢恭维啊。
我是谁啊 发表于 2010-2-12 21:13
大炮一响黄金万两,真不差这几个钱的说。
第二张图装具挺酷,就那个叉腰动作真够TG{:3_79:}
那个夜视仪摆的可真够奇怪的
我有goretex的帽子衣服和裤子,没怎么舒服,就是防水可以当雨衣用。从来不穿。还是棉的衣服最舒服
有钱的说,现在军费总算好多了
GTX的卖点是低温下防水透气能力的稳定性……想透气好用event,想防水好用雨衣……
MD的衣服是商业采购……恩,体制问题,腐败问题啊,嘿嘿
德军是一水的GTX,那个羡慕啊……
要是TG也商业采购,某非去买探路者?那个做工,唉……
以前在8264论坛上看了个防寒靴的帖子,好像也是用PTFE膜,透气性估计比gtx差些,但也差的不多
但是200块钱去买双GTX鞋,还是有难度吧……200万双呢……
--------------------------------转载开始----------------------------------------------
  军用登山鞋(PLA03式防寒鞋)该鞋采用特殊的材料和特殊工艺制成。帮面材料采用皮布结合,保暖材料采用羽绒絮毡。鞋里布复合有弹性PTFE膜,成鞋工艺为模压工艺。具有优异的综合性能:  
  防风保暖  
  保暖材料采用独立开发的羽绒絮毡,利用天然的羽绒资源制成,克服了以往的羽绒絮片臃肿,易钻绒的缺点,并具有优异的保暖性。与羊毛毡相比保暖性更优,同等保暖量的情况下重量只需羊毛毡的1/3。厚度只有羊毛毡的2/3左右。由于鞋里复合了一层采用了PTFE膜。具有良好的防风效果,即使在大风天气也能够阻挡寒气的侵袭,因而在这样的天气里保暖性不会明显降低。  
  防水透湿:  
  该鞋采用的弹性PTFE膜与GORE公司PTFE膜属于同类产品,采用特殊的加工方式制成的无数微孔,这些孔的直径远小于最小水滴而大于气分子,因此能够防止水从外界渗入鞋内同时又可以将产生的汗气散发,保持脚的干爽。  
  抗菌防臭,鞋里布和鞋垫面布进行了抗菌处理。
  特殊的外底花纹设计使之在前后和左右两个方向上都具有优异的防滑性。即使在冰雪路上也不容易摔倒,而且不会夹泥。
自己开发最大的好处就是不用交专利费的……
有个问题,目前是不是只有荒漠迷彩的冬装?
没啥说的 发表于 2010-2-11 12:13


    why这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