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86期NAAS上的波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05:53:08
这次NAAS上用毛子的解密资料写的波兰在20-30年代干的蠢事,烂事,破事。
大体有1.支持伪满,不仅在口头上还在行动上。
         2.1920屠杀毛子战俘。
         3.汉斯退出波兰后地下军还和毛子对着干,还随意屠杀。
         4.还有关于密码破译方面的突出成就(这个倒不奇怪,恩呢格码就是波兰最先开始破译)
           只是在33年后还找不到自己的首要敌人,那就脑残了
以前说波波是欧洲的棒子,现在看来波波似乎是棒子+鬼子的结合体,一些细节上做得极好(譬如对苏情报收集),而在战略上的判断极差这次NAAS上用毛子的解密资料写的波兰在20-30年代干的蠢事,烂事,破事。
大体有1.支持伪满,不仅在口头上还在行动上。
         2.1920屠杀毛子战俘。
         3.汉斯退出波兰后地下军还和毛子对着干,还随意屠杀。
         4.还有关于密码破译方面的突出成就(这个倒不奇怪,恩呢格码就是波兰最先开始破译)
           只是在33年后还找不到自己的首要敌人,那就脑残了
以前说波波是欧洲的棒子,现在看来波波似乎是棒子+鬼子的结合体,一些细节上做得极好(譬如对苏情报收集),而在战略上的判断极差
NAAS是什么?
汗,见杂志版。
为什么放在这里?NAAS不是有自己的地盘吗?
在这儿,波兰可是显学
看来也不过就是拾网络口水的余惠而已嘛
老大的看法很鲜明吗!!
啥时候写近世的波兰与战争呢
想当年沙皇都被波兰人扶植过呢


其实这1234都没有打中要害

也难怪,从毛子的视角出发,当然看不到

波兰人战前做的最傻的事情是为了恢复1772年前的疆域不光同毛子大打出手,还和抢了小兄弟立陶宛的维尔纽斯

自己占了汉斯的地盘把汉斯一分为二,坐在火炉上还不消停,还伙同德国分了捷克一杯羹

关于近世波兰的悲剧,建议阅读这篇文章

东方的悲剧:华沙—莫斯科—卡廷

作者笑笑 《较量》 2005年第06期

如果你在无需流血就能轻易获胜的时候不愿为正义而战;如果你在稳操胜券不必花太大代价的时候不愿战斗,那么有一天你就只好在极其不利的形势下,在只有一线希望的时候被迫战斗,甚至还可能有更糟糕的情况:你可能在毫无取胜希望的时候不得不奋起而战,因为战死沙场总比活着当奴隶强。
——温斯顿·邱吉尔
欧洲政治与地缘版图的重构,开始于1919年。从协约国集团利用一战的胜利,把20世纪最有生命力的国家排除在欧洲主流之外那一天起,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的种子就已经埋下了。在旧列强们主导的凡尔赛框架内,欧洲的1919年到1939年虽然没有太多硝烟,但新工业化国家以各种方式突破旧时代列强主导欧洲秩序、版图的“冷战”,却从来没有停息过。
也许没有希特勒这个罪恶的撒旦,以综合国力消长为根本的角逐,未必会把整个欧洲带入大战的门槛。但希特勒,这个继承了亚历山大、菲特烈、拿破伦衣钵的武力冒险家(当然,他是其中最残忍的一位),虽然疯狂,但在政治斗争中并不缺少理智和手腕。
是谁给了他胆量和机会去侮辱整个欧洲呢?西方旧列强面对讹诈时的笨拙和怯懦(尽管本文的重点不在于此)当然是一个原因。但来自东方的纵容、姑息和短视,无疑也是纳粹能够以武力开始扩张的必要条件——这样的后果是,在奥德河以东最有实力的两个国家,波兰和苏联,在对自己最不利的情况下开始了战争,并且在后来的战争中,承担了极为惨重的损失。

毕苏斯基(1867.12.5-1935.5.12)

波兰外交部长贝克

正在检阅部队的波兰军队总司令斯米格里·雷兹

华沙—莫斯科—柏林1919-1938:翻云覆雨的年代

与20世纪50年代以后以意识形态来掩盖地缘利益的冷战不同,20—30年代的欧洲地缘利益的争夺,始终掩藏在民族问题的大幕之下;在这个动荡的舞台上,政治家们对民族恩怨的挑唆和煽动,使得整个欧洲的各个国家间,根本无法形成几个稳定阵营。
1918年之后,由于布列斯特和约给苏维埃政权带来的割地之辱,在沙皇俄国版图上崛起的苏联与德国可谓是不共戴天的仇人——列宁为了这个武力挟制下的条约,甚至要承担自己是德国间谍的流言。
但是,德国和苏联之间的这种仇恨,很快就改变了。改变这种格局的首先是因为一个国家的诞生。狂热的民族主义者毕苏斯基元帅,利用协约国集团的胜利,成功地使波兰在被瓜分123年之后得到了复兴。毫无疑问,毕苏斯基被尊为波兰的国父是当之无愧的。但他的国家,却因为夹在德国和苏联两个大国之间,注定会在20世纪中遭受更多磨难的考验。
对于毕苏斯基和其它波兰民族主义者来说,他们对沙俄—苏联的仇恨是刻骨的。因为莫斯科历史上三次以武力灭亡了波兰,而且毕苏斯基本人在一战爆发后不久就组织波兰兵团参加了对沙皇俄国的军事行动。1919年到1922年,利用苏维埃政权初创时的混乱,波兰军队又主动挑起了与苏联的战争,并且一度深入苏联腹地,这当然不会让克里姆林宫对这个新兴的国家有多少好感;而苏联红军后来的反攻和在波兰境内的放纵,无疑又加剧了波兰人对苏联的仇恨。
在波兰的西面,因为德国的“土地”在协约国的主导下成为了波兰领土,德国人对这个新兴国家的仇恨自然也是刻骨铭心。但泽成为了“自由市”,波兰走廊则割断了东普鲁士与德国本土的联系,更使得德国人把波兰国家的存在作为一种耻辱。
在魏玛共和国成立后,德国国防军的首脑和外交政策的决定者冯·西克特大将,在1922年就告诉政府:“波兰的存在是不可容忍的,与德国生存的基本条件不能并存。波兰必须消灭,而且一定是会消灭的。”而即使是德国的共和制新政权,对西克特的这一思想也是十分认同的:消灭波兰“必须是德国政策的基本动力之一”。
至于波兰的缔造者毕苏斯基,在1917年时因为拒绝宣誓效忠于德国皇帝,被德国人一度关入马格德堡监狱。这自然也不会使他主动致力于同德国的和解。通过1926年戏剧性的政变实现军事独裁之后,为了在两个敌意甚浓的大国之间赢得生存空间,毕苏斯基为波兰建立了联合法国来与德国、苏联抗衡的外交路线。

就这样,因为领土积怨甚深的德国和苏联,在被凡尔赛和约排除在欧洲主流之外后,以波兰问题为切入点,在重新划分欧洲势力范围这个问题上很快找到了共识。虽然俄国军队1915年被西克特在波兰的哥特宁重创过,但在动荡的1920年代以后(这期间苏联人曾怂恿德国共产党夺取政权),柏林的魏玛共和国一直把苏联当成最可靠的伙伴。而西克特将军重建德国武装力量的努力,也在苏联广袤的平原上找到了试验场。
不过,这种默契正像欧洲20—30年代国与国关系一样变幻无常。1926年以后,迅速增长的工业资本支持着的右翼力量逐步控制(最初的代表应该算是兴登堡元帅而不是希特勒)德国政权之后,苏德两国的关系又开始疏远了;国力同样迅速增长的苏联,则试图通过德国共产党,再一次开始了颠覆魏玛共和国体制的努力——这一次,他们的目标与初登政治舞台的希特勒,颇有相似之处。
在随后的政治斗争中,德国共产党和纳粹党在表面上始终是一对死敌。双方的街头力量斯巴达克团和冲锋队在政治斗殴中死了很多人。但有意思的是,由于在瓦解柏林现政权方面的默契,在纳粹党以和平方法获得政权的道路上,德国共产党总是在关键时候成为了一支被纳粹党利用的政治力量——最后一次是纳粹党以共产党组织“国会纵火案”阴谋叛乱为名,通过了“保护人民和国家法令”,开始了纳粹在德国的专制时代。
对此,战前长期在德国生活过的威廉·夏伊勒在谈到希特勒崛起的时候,曾无可奈何地评论说:以莫斯科“法西斯主义是垂死的资本主义的最后阶段”。理论为指导的德国共产党,居然还在期待着法西斯在夺权后迅速自我崩溃、从而实现无产阶级专政。当然,对德国共产党的挑战,也就意味着对莫斯科的亵渎,随后在西班牙内战中的直接交锋,波兰东西两侧的这两个大国,仇恨又渐渐地加深了——苏联对德国政权的简称变成了“法西斯野兽”;而德国则开始与法西斯兄弟们去建立“反共产主义”协定。
在毕苏斯基的独裁下,波兰外交政策的基石是与法国的亲密关系。苏联与德国交恶,原本为这个国家创造了更好的生存环境。但是在希特勒准备从法国开始清算凡尔赛和约而需要赢得在东部获得安宁时,1934年1月,老迈的毕苏斯基在希特勒的建议下,波兰与德国签定了友好条约。这不但使对德国充满敌意的苏联感到了威胁,也让波兰的保护人法国体会到了背叛的感觉。1935年波兰人以20万人的送葬队伍告别开国元勋毕苏斯基元帅后,这个国家开始自己更加盲目的年代。

与20世纪50年代以后以意识形态来掩盖地缘利益的冷战不同,20-30年代的欧洲地缘利益的争夺,始终掩藏在民族问题的大幕之下;在这个动荡的舞台上,政治家们对民族恩怨的挑唆和煽动,使得整个欧洲的各个国家间,根本无法形成几个稳定阵营。1918年之后,由于布勒斯特和约给苏维埃政权带来的割地之辱,在沙皇俄国版图上崛起的苏联与德国可谓是不共戴天的仇人——列宁为了这个武力挟制下的条约,甚至要承担自己是德国间谍的流言。

但是,德国和苏联之间的这种仇恨,很快就改变了,改变这种格局的首先是因为一个国家的诞生。狂热的民族主义者毕苏斯基元帅,利用协约国集团的胜利,成功的使波兰在被瓜分123年之后得到了复兴。毫无疑问,毕苏斯基被尊为波兰的国父是当之无愧的,但他的国家,却因为夹在德国和苏联两个大国之间,注定会在20世纪中遭受更多磨难的考验。对于毕苏斯基和其它波兰民族主义者来说,他们对沙俄—苏联的仇恨是刻骨的,因为莫斯科历史上三次以武力灭亡了波兰,而且毕苏斯基本人在一战爆发后不久就组织波兰兵团参加了对沙皇俄国的军事行动。1919年到1922年,利用苏维埃政权初创时的混乱,波兰军队又主动挑起了与苏联的战争,并且一度深入苏联腹地,这当然不会让克里姆林宫对这个新兴的国家有多少好感;而苏联红军后来的反攻和在波兰境内的放纵,无疑又加剧波兰人对苏联的仇恨。

在波兰的西面,因为德国的“土地”在协约国的主导下成为了波兰领土,德国人对这个新兴国家的仇恨自然也是刻骨铭心,但泽成为了“自由市”、波兰走廊则割断了东普鲁士与德国本土的联系,更使得德国人把波兰国家的存在作为一种耻辱。在魏玛共和国成立后,德国国防军的首脑和外交政策的决定者冯·西克特大将,在1922 年就告诉政府,“波兰的存在是不可容忍的,与德国生存的基本条件不能并存。波兰必须消灭,而且一定是会消灭的。”而即使是德国的共和制新政权,对西克特的这一思想也是十分认同的:消灭波兰“必须是德国政策的基本动力之一”。至于波兰的缔造者毕苏斯基,在1917年时因为拒绝宣誓效忠于德国皇帝,被德国人一度关入马格德堡监狱 ,这自然也不会使他主动致力于德国的和解。通过1926年戏剧性的政变实现军事独裁之后,为了在两个敌意甚浓的大国之间赢得生存空间,毕苏斯基为波兰建立了联合法国来与德国、苏联抗衡的外交路线。

就这样,因为领土积怨甚深的德国和苏联,在被凡尔赛和约排除在欧洲主流之外后,以波兰问题为切入点,在重新划分欧洲势力范围这个问题上很快找到了共识。虽然俄国军队1915年被西克特在波兰的哥特宁重创过,但在动荡的1920年代初以后(这期间苏联人曾怂恿德国共产党夺取政权),柏林的魏玛共和国一直把苏联当成最可靠的伙伴,而西克特将军重建德国武装力量的努力,也在苏联广袤的平原上找到了试验场。不过,这种默契正象欧洲20-30年代国与国关系一样变幻无常。1926年以后,迅速增长的工业资本支持着的右翼力量逐步控制(最初的代表应该算是兴登堡元帅而不是希特勒)德国政权之后,苏德两国的关系又开始疏远了;国力同样迅速增长的苏联,则试图通过德国共产党,再一次开始了颠覆魏玛共和国体制的努力——这一次,他们的目标与初登政治舞台的希特勒,颇有相似之处。

在随后的政治斗争中,德国共产党和纳粹党在表象上始终是一对死敌,双方的街头力量斯巴达克团和冲锋队在政治斗殴中死了很多人。但有意思的是,由于在瓦解柏林现政权方面的默契,在纳粹党以和平方法获得政权的道路上,德国共产党总是在关键时候成为了一支被纳粹党利用的政治力量——最后一次是纳粹党以共产党组织“国会纵火案”、阴谋叛乱为名,通过了“保护人民和国家法令”,开始了纳粹在德国的专制时代。对此,战前长期在德国生活过的威廉.夏伊勒在谈到希特勒崛起的时候,曾无可奈何的评论说:以莫斯科“法西斯主义是垂死的资本主义的最后阶段”理论为指导的德国共产党,居然还在期待着法西斯在夺权后迅速自我崩溃、从而实现无产阶级专政。当然,对德国共产党的挑战,也就意味着对莫斯科的亵渎,随后在西班牙内战中的直接交锋,波兰东西两侧的这两个大国,仇恨又渐渐的加深了——苏联对德国政权的简称变成了“法西斯野兽”;而德国则开始与法西斯兄弟们去建立“反共产主义”协定。

在毕苏斯基的独裁下,波兰外交政策的基石是与法国的亲密关系,苏联与德国德交恶,原本为这个国家创造了更好的生存环境。但是在希特勒准备从法国开始清算凡尔赛和约而需要赢得在东部获得安宁时,1934年1月,老迈的毕苏斯基在希特勒的建议下,波兰与德国签定了友好条约,这不但使对德国充满敌意的苏联感到了威胁,也让波兰的保护人法国体会到了背叛的感觉。1935年波兰人以20万人的送葬队伍告别开国元勋毕苏斯基元帅后,这个国家开始自己更加盲目的年代:由于没有谁的威望能够使独裁体制得到延续,一群把持政府各个部门、曾在波兰军团中参加过对俄战争的军官们开始各自为政,事实上成为了自己管辖范围内的“小独裁者”——非常遗憾的是,这群头脑迟钝的上校们既贪婪、又短视。如果不把军事观念陈旧作为缺点的话,波兰军队总司令和理论上的政府首脑爱德华·雷茨一斯米格里元帅应该算是个合格的军人,但决不能被算个政治家。把持外交政策的约瑟夫.贝克上校,尽管有“最狡狯莫测的政治家”的“美誉”,但其思路却从来没有什么前瞻性。他与大多数波兰人一样是激烈反俄的,但他的另一个特点是也非常不喜欢法国人:在1923年在巴黎任波兰大使馆武官时,他曾经被法国当局以间谍行为的罪名驱逐出境。

在这个年代里,波兰同法国关系的削弱,除了波兰人的背叛,当然也还有更深的理由。尽管法国还是欧洲秩序名义上的主导者,但在20-30年代欧洲经济的高速成长中,法国已经被德国、苏联这样的国家越来越远的抛在了后面(按照保罗.肯尼迪的计算,到1937年时,德国的综合战争潜力是14.4、苏联是14.0,而法国仅有4.2),而且法国连边境附近的莱茵兰非军事区都无法保护,又如何能维护千里之外波兰国家的安全?因此约瑟夫.贝克两面三刀的外交政策,看上去也有其合乎情理之处,更何况波兰还希望能在希特勒的战车后面,从欧洲的版图的重新划分中分一勺羹: 20年代波兰以战争未能夺取的捷克斯洛伐克煤炭丰富的特青地区(约650平方公里),在慕尼黑会议后,被德国元首大度的赐予了波兰。

不过,贝克上校左右逢源的外交游戏并没有成功的很久。1938年10月24日,慕尼黑会议之后不到一个月,里宾特洛甫 “在非常友好的气氛中”宴请了波兰驻柏林大使约瑟夫·利普斯基。餐桌上,纳粹外交部长建议在捷克斯洛伐克解体后,波兰和德国应该全面解决以前的历史问题,德国人的条件是但泽市必须“归还”德国、德国将用享有治外法权的公路和铁路经波兰走廊把德国本土与但泽和东普鲁士连接起来,同时德国还希望波兰参加反共公约对付苏联;作为回报,德国情愿把波德条约从10年延长到20年,并且担保波兰的边界完整。

在觥筹交错中,利普斯基很客气的谢绝了德国人的“盛情”。在1920-1938这段反复无常的年代将要终结的时候,波兰政客们视线终于清醒了起来,现在轮到柏林与自己摊牌了。尽管在希特勒的赌桌前,波兰人面前没有太多的筹码,但他们的勇气还是另人钦佩的(尤其是与罗马尼亚的安东内斯库、匈牙利的霍尔蒂等人相比)。

柏林—莫斯科1939:蜜月是这样开始的

在1939年春天到来的时候,莫斯科对希特勒和第三帝国在中欧的扩张是充满疑虑的。斯大林深信,如果不及时开始遏止,希特勒的欲望早晚会淹没俄罗斯的平原——这一幕不但是斯大林根据现实做出的判断,而且希特勒的这个梦想在《我的奋斗》中早已进行过阐述。为了防止纳粹的进一步扩张,在亲西方的外交人民委员李维诺夫努力下,苏联一边痛斥“法西斯野兽”,一边与法国和捷克斯洛伐克建立了军事同盟,即使是曾经入侵过他们的波兰,在1938年苏联也与之签订了友好条约。但是,斯大林很快就认识到了西方列强对待盟约的态度:英国首相在导演慕尼黑协议、出卖捷克斯洛伐克的时候,最后的谈判中直接把捷克斯洛伐克代表拒之门外,而法国人则根本未考虑到这种出卖即使出于礼貌,也应该向克里姆林宫通报一下。因此,在慕尼黑会议结束的第4天,德国驻莫斯科大使馆,即发现了“斯大林将重新考虑它的外交政策”的迹象。

在苏联人试图建立反德同盟德这个春天,希特勒则在忙着说服波兰人接受他“十分公道”的条件,但华沙人却不象布拉格和维也纳那样怯懦,而且里宾特洛甫的外交手腕即使在戈林等德国人看来,又十分的拙劣。在波兰问题上耿耿于怀的希特勒,到1939年3月25日与陆军总司令冯·勃劳希契长谈时,却还是没想出什么办法能让波兰人就范——此时他既“不想用武力解决但泽问题”,又不想“因此把波兰人推入英国人的怀抱之中”。事实上,有了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的前车之鉴,勇敢的波兰人已经知道自己可能不得不面对什么了。3月下旬,波兰军队开始征召预备队,而这种自卫的准备,在希特勒看来,是不可容忍的,这随即成为希特勒准备武力解决波兰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其次,在德国政府的煽动下,波兰境内日耳曼人的骚乱如同一年前在苏台德区一样,开始逐步升温了——但华沙要比布拉格强硬的多,政府的镇压行动和波兰族居民自发的冲突也逐渐多了起来,这无疑又给了希特勒动武的借口(现在有西方资料说在1939年波兰政府和民族主义者的行动,大约造成5000名日耳曼族人的死亡)。面对第三帝国的威胁,贝克的外交部不得不又开始向英法两个国家紧急求助。这一次,英国和法国终于鼓起了勇气,3 月31日,英国首相张伯伦在下院宣布:如果波兰受到进攻并且进行抵抗的话,英国和法国“将给予波兰政府全力支持”。当然,贝克这样做的第二个结果是,4月3日,希特勒开始决心用武力解决波兰问题了。

此时,希特勒的面前,最艰难的问题不是波兰那支欧洲排名第五的武装力量,而是站在这个国家身后的那些保护人。从出兵莱茵兰到吞并捷克斯洛伐克,希特勒在他的赌桌上根本不再考虑英国、法国这两个暮气沉沉的国家,但是上一年与波兰签定了友好条约的苏联,对他来说却是个不可捉摸然而又非常强悍的对手。按照当事人的记录,希特勒尽管对社会主义极端仇视,但对斯大林的个人成就却是敬畏有加的。纳粹宣传部长约瑟夫·戈培尔在日记中写道:“元首在一部影片中见到了斯大林,立即对他产生了好感。德俄同盟实际上就是在那个时候开始的。” 而希特勒在波兰战役开始前,也对自己的将军们说:“实际上全世界只有3个伟大的国务活动家——斯大林、我和墨索里尼。斯大林和我是仅有的能看到未来的人。因此,几周后我将在德俄共同边界上向斯大林伸出友谊之手,与他一起瓜分世界。”

在1939年5月,已经明确要以武力解决波兰问题的第三帝国,外交的重点从“和平解决”波兰问题转向了如何防止在未来的战争中不再出现两线作战的局面。此时的斯大林,虽然对伦敦和巴黎的政治家们开始失去信心,但苏联与试图与英国、法国共建多边安全机制的外交努力仍然在按惯性向前发展。尽管在1939年3月的莫斯科第18次党代表大会上,斯大林对西方国家的谴责已经多过德国,但是直到4月16日,苏联还向英法提交了缔结反德军事同盟的建议,但是,5月9日,英国人首先冷淡的拒绝了这个计划。对此,在野的邱吉尔的评论是:英国政府至少应“给脑袋里装上点儿残酷的现实”!

就性格而言,斯大林无疑是多疑的且敏感的。由于与西方的外交活动一直没有什么实际成果,5月,亲西方的苏联外交人民委员李维诺夫的职位被莫洛托夫取代了,令人恐惧的内务人民委员会(NKVD)主席贝利亚则干脆以叛国罪的名义处决了李维诺夫的主要助手们,莫斯科的外交政策开始无可奈何地滑向一条灾难深重的道路,5月17日,进行贸易洽谈苏联大使开始向德国人抛出了橄榄枝。急于稳定东方战线的纳粹德国,自然不会疏忽莫斯科的这个暧昧眼神。当然,希特勒对是否能获得斯大林德友谊还没有太大信心,此时他仍然担心对苏联的示好也许会在莫斯科引起“一阵鞑靼人的大笑”。6月到8月间,苏联在与西方盟国的谈判中仍然看不出对方有多少诚意,这给了低能的德国外交部长里宾特洛甫一个很好的立功机会——因为负气之下的克里姆林宫,已经决意同纳粹德国暗通款曲了。

经过一系列的大使级沟通,8月15日晚,里宾特洛甫就急不可奈的通过驻莫斯科大使提出了访问苏联的要求(因为德国入侵波兰的最后期限是9月1日)。为了使访问能够成行,柏林不得不首先答应了苏联人一堆条件,从调解苏—日关系到默许苏联人对波罗的海各国采取行动,但这还没有满足莫斯科得胃口,苏联人还要在商务方面有些利润丰厚的协定。为了确保在波兰的行动自由,最后关头,希特勒不得不用亲自以千字长电向斯大林本人表达了苏德亲善的强烈意愿,24小时之后,他收到了斯大林的回复:“……苏联政府命我通知你,他们同意冯.里宾特洛甫先生在8月23日到达莫斯科。”有意思的是,在纳粹极力拉拢莫斯科的时候,英法代表仍然还在莫斯科与无休无止的漫谈;至于危机迫在眉睫的波兰,表现更是匪夷所思——他们不但拒绝在英-法-苏框架内接受苏联的援助,而且波兰外交部长说:苏联“在军事上没有什么价值”,而波兰总参谋长斯塔契维奇将军也宣称,他“看不出让红军在波兰领土上作战有什么价值”。即使是西方的历史学家,在评说这段历史时,除了要给斯大林戴上“翻云覆雨、鲜廉寡耻”的帽子外,也不得不承认西方国家的首脑,在最后一次联合遏制第三帝国的机会面前,“其愚蠢简直不能令人置信”。

到1939年8月底的时候,波兰军队最高统帅部,已经完成了代号为“西方计划”的对德作战计划,该计划规定:如果德国进攻波兰,乘德军主力尚未东调之机,波军应首先向北进攻,夺取德国的东普鲁士,以消出北方威胁,在西部和西南边境采取守势,阻止德军的进攻,等待英法在西线发起攻击,在东西夹击中打败德国。客观的说,如果说把胜利的希望寄托在英法两国身上是无可奈何的话,那么在这个计划中,对于来自东方的入侵没有任何考虑,则再一次证明波兰政府在对国际局势的判断上有多么颟酐。到战争爆发的1939年9月1日,进行初步动员后的波兰军队共有39个步兵师,又11个骑兵旅,3个山地旅和3个装甲旅,870辆坦克(但其中只有132辆波兰7TP坦克、38辆英国维克斯E型坦克能对德国和苏联的装甲部队构成真正威胁,还有50辆相对现代化的法国雷诺R-35坦克仍在到货中),824架飞机和4300门火炮,共编成波莫瑞、莫德林、波兹南、罗兹、克拉可夫、喀尔巴阡、纳雷夫7个集团军。在德国的入侵行动开始以后,在维斯瓦河以东地区的地区,只剩下作为波军统帅部预备队的1个集团军和东波兰边境守备部队。

按照与纳粹德国的约定,9月初,苏联红军在与波兰接壤的基辅军区和白俄罗斯军区就开始了战备动员,然而,德军的进展却是他们始料未及的。此时,斯大林和莫洛托夫最大的苦恼是,如何找到一个出兵波兰的借口去履行与纳粹的肮脏的协议,又能维护自己的“正义”的形象。9 月5 日,莫洛托夫以书面形式正式答复德国请苏联尽快出兵的要求时说:苏联将在“适当的时机”出兵,但“这一时机现在尚未到来”;他认为“操之过急”会有损苏联的“事业”。不过他郑重提出,即使德国人先到了那里,他们也必须严守德苏条约秘密条款中一致同意的瓜分波兰的“分界线”。9月8日,德国坦克刚刚到达华沙外围,苏联外交人民委员会祝贺德军进抵华沙的电报就飞到了柏林。但是到了9月10日,苏联却又开始抱怨德军的进展过于“迅速”,以至于莫斯科实在找不到借口。到了9月16日,波兰政府机构撤出华沙的时候,莫洛托夫终于找到了理由,苏联副外交人民委员弗拉基米尔·彼得罗维奇·波将金向波兰驻莫斯科大使递交了苏联政府的事先经德国驻苏联大使修改过的照会:“波德战争显示出波兰国是根本站不住脚的。华沙作为波兰的首都不复存在了。波兰政府垮台了,并且没有表现出生存的迹象。这意味着,波兰国及其政府实际上已不复存在…为了拯救原波兰境内的乌克兰和白俄罗斯同胞,苏联必须出兵。”尽管波兰大使有若干条理由去批驳这个荒谬的文件,第二天早晨6点,苏联入侵波兰的行动开始了。苏联入侵波兰的兵力战斗序列(1939年9月17日)

其实这1234都没有打中要害

也难怪,从毛子的视角出发,当然看不到

波兰人战前做的最傻的事情是为了恢复1772年前的疆域不光同毛子大打出手,还和抢了小兄弟立陶宛的维尔纽斯

自己占了汉斯的地盘把汉斯一分为二,坐在火炉上还不消停,还伙同德国分了捷克一杯羹

关于近世波兰的悲剧,建议阅读这篇文章

东方的悲剧:华沙—莫斯科—卡廷

作者笑笑 《较量》 2005年第06期

如果你在无需流血就能轻易获胜的时候不愿为正义而战;如果你在稳操胜券不必花太大代价的时候不愿战斗,那么有一天你就只好在极其不利的形势下,在只有一线希望的时候被迫战斗,甚至还可能有更糟糕的情况:你可能在毫无取胜希望的时候不得不奋起而战,因为战死沙场总比活着当奴隶强。
——温斯顿·邱吉尔
欧洲政治与地缘版图的重构,开始于1919年。从协约国集团利用一战的胜利,把20世纪最有生命力的国家排除在欧洲主流之外那一天起,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的种子就已经埋下了。在旧列强们主导的凡尔赛框架内,欧洲的1919年到1939年虽然没有太多硝烟,但新工业化国家以各种方式突破旧时代列强主导欧洲秩序、版图的“冷战”,却从来没有停息过。
也许没有希特勒这个罪恶的撒旦,以综合国力消长为根本的角逐,未必会把整个欧洲带入大战的门槛。但希特勒,这个继承了亚历山大、菲特烈、拿破伦衣钵的武力冒险家(当然,他是其中最残忍的一位),虽然疯狂,但在政治斗争中并不缺少理智和手腕。
是谁给了他胆量和机会去侮辱整个欧洲呢?西方旧列强面对讹诈时的笨拙和怯懦(尽管本文的重点不在于此)当然是一个原因。但来自东方的纵容、姑息和短视,无疑也是纳粹能够以武力开始扩张的必要条件——这样的后果是,在奥德河以东最有实力的两个国家,波兰和苏联,在对自己最不利的情况下开始了战争,并且在后来的战争中,承担了极为惨重的损失。

毕苏斯基(1867.12.5-1935.5.12)

波兰外交部长贝克

正在检阅部队的波兰军队总司令斯米格里·雷兹

华沙—莫斯科—柏林1919-1938:翻云覆雨的年代

与20世纪50年代以后以意识形态来掩盖地缘利益的冷战不同,20—30年代的欧洲地缘利益的争夺,始终掩藏在民族问题的大幕之下;在这个动荡的舞台上,政治家们对民族恩怨的挑唆和煽动,使得整个欧洲的各个国家间,根本无法形成几个稳定阵营。
1918年之后,由于布列斯特和约给苏维埃政权带来的割地之辱,在沙皇俄国版图上崛起的苏联与德国可谓是不共戴天的仇人——列宁为了这个武力挟制下的条约,甚至要承担自己是德国间谍的流言。
但是,德国和苏联之间的这种仇恨,很快就改变了。改变这种格局的首先是因为一个国家的诞生。狂热的民族主义者毕苏斯基元帅,利用协约国集团的胜利,成功地使波兰在被瓜分123年之后得到了复兴。毫无疑问,毕苏斯基被尊为波兰的国父是当之无愧的。但他的国家,却因为夹在德国和苏联两个大国之间,注定会在20世纪中遭受更多磨难的考验。
对于毕苏斯基和其它波兰民族主义者来说,他们对沙俄—苏联的仇恨是刻骨的。因为莫斯科历史上三次以武力灭亡了波兰,而且毕苏斯基本人在一战爆发后不久就组织波兰兵团参加了对沙皇俄国的军事行动。1919年到1922年,利用苏维埃政权初创时的混乱,波兰军队又主动挑起了与苏联的战争,并且一度深入苏联腹地,这当然不会让克里姆林宫对这个新兴的国家有多少好感;而苏联红军后来的反攻和在波兰境内的放纵,无疑又加剧了波兰人对苏联的仇恨。
在波兰的西面,因为德国的“土地”在协约国的主导下成为了波兰领土,德国人对这个新兴国家的仇恨自然也是刻骨铭心。但泽成为了“自由市”,波兰走廊则割断了东普鲁士与德国本土的联系,更使得德国人把波兰国家的存在作为一种耻辱。
在魏玛共和国成立后,德国国防军的首脑和外交政策的决定者冯·西克特大将,在1922年就告诉政府:“波兰的存在是不可容忍的,与德国生存的基本条件不能并存。波兰必须消灭,而且一定是会消灭的。”而即使是德国的共和制新政权,对西克特的这一思想也是十分认同的:消灭波兰“必须是德国政策的基本动力之一”。
至于波兰的缔造者毕苏斯基,在1917年时因为拒绝宣誓效忠于德国皇帝,被德国人一度关入马格德堡监狱。这自然也不会使他主动致力于同德国的和解。通过1926年戏剧性的政变实现军事独裁之后,为了在两个敌意甚浓的大国之间赢得生存空间,毕苏斯基为波兰建立了联合法国来与德国、苏联抗衡的外交路线。

就这样,因为领土积怨甚深的德国和苏联,在被凡尔赛和约排除在欧洲主流之外后,以波兰问题为切入点,在重新划分欧洲势力范围这个问题上很快找到了共识。虽然俄国军队1915年被西克特在波兰的哥特宁重创过,但在动荡的1920年代以后(这期间苏联人曾怂恿德国共产党夺取政权),柏林的魏玛共和国一直把苏联当成最可靠的伙伴。而西克特将军重建德国武装力量的努力,也在苏联广袤的平原上找到了试验场。
不过,这种默契正像欧洲20—30年代国与国关系一样变幻无常。1926年以后,迅速增长的工业资本支持着的右翼力量逐步控制(最初的代表应该算是兴登堡元帅而不是希特勒)德国政权之后,苏德两国的关系又开始疏远了;国力同样迅速增长的苏联,则试图通过德国共产党,再一次开始了颠覆魏玛共和国体制的努力——这一次,他们的目标与初登政治舞台的希特勒,颇有相似之处。
在随后的政治斗争中,德国共产党和纳粹党在表面上始终是一对死敌。双方的街头力量斯巴达克团和冲锋队在政治斗殴中死了很多人。但有意思的是,由于在瓦解柏林现政权方面的默契,在纳粹党以和平方法获得政权的道路上,德国共产党总是在关键时候成为了一支被纳粹党利用的政治力量——最后一次是纳粹党以共产党组织“国会纵火案”阴谋叛乱为名,通过了“保护人民和国家法令”,开始了纳粹在德国的专制时代。
对此,战前长期在德国生活过的威廉·夏伊勒在谈到希特勒崛起的时候,曾无可奈何地评论说:以莫斯科“法西斯主义是垂死的资本主义的最后阶段”。理论为指导的德国共产党,居然还在期待着法西斯在夺权后迅速自我崩溃、从而实现无产阶级专政。当然,对德国共产党的挑战,也就意味着对莫斯科的亵渎,随后在西班牙内战中的直接交锋,波兰东西两侧的这两个大国,仇恨又渐渐地加深了——苏联对德国政权的简称变成了“法西斯野兽”;而德国则开始与法西斯兄弟们去建立“反共产主义”协定。
在毕苏斯基的独裁下,波兰外交政策的基石是与法国的亲密关系。苏联与德国交恶,原本为这个国家创造了更好的生存环境。但是在希特勒准备从法国开始清算凡尔赛和约而需要赢得在东部获得安宁时,1934年1月,老迈的毕苏斯基在希特勒的建议下,波兰与德国签定了友好条约。这不但使对德国充满敌意的苏联感到了威胁,也让波兰的保护人法国体会到了背叛的感觉。1935年波兰人以20万人的送葬队伍告别开国元勋毕苏斯基元帅后,这个国家开始自己更加盲目的年代。

与20世纪50年代以后以意识形态来掩盖地缘利益的冷战不同,20-30年代的欧洲地缘利益的争夺,始终掩藏在民族问题的大幕之下;在这个动荡的舞台上,政治家们对民族恩怨的挑唆和煽动,使得整个欧洲的各个国家间,根本无法形成几个稳定阵营。1918年之后,由于布勒斯特和约给苏维埃政权带来的割地之辱,在沙皇俄国版图上崛起的苏联与德国可谓是不共戴天的仇人——列宁为了这个武力挟制下的条约,甚至要承担自己是德国间谍的流言。

但是,德国和苏联之间的这种仇恨,很快就改变了,改变这种格局的首先是因为一个国家的诞生。狂热的民族主义者毕苏斯基元帅,利用协约国集团的胜利,成功的使波兰在被瓜分123年之后得到了复兴。毫无疑问,毕苏斯基被尊为波兰的国父是当之无愧的,但他的国家,却因为夹在德国和苏联两个大国之间,注定会在20世纪中遭受更多磨难的考验。对于毕苏斯基和其它波兰民族主义者来说,他们对沙俄—苏联的仇恨是刻骨的,因为莫斯科历史上三次以武力灭亡了波兰,而且毕苏斯基本人在一战爆发后不久就组织波兰兵团参加了对沙皇俄国的军事行动。1919年到1922年,利用苏维埃政权初创时的混乱,波兰军队又主动挑起了与苏联的战争,并且一度深入苏联腹地,这当然不会让克里姆林宫对这个新兴的国家有多少好感;而苏联红军后来的反攻和在波兰境内的放纵,无疑又加剧波兰人对苏联的仇恨。

在波兰的西面,因为德国的“土地”在协约国的主导下成为了波兰领土,德国人对这个新兴国家的仇恨自然也是刻骨铭心,但泽成为了“自由市”、波兰走廊则割断了东普鲁士与德国本土的联系,更使得德国人把波兰国家的存在作为一种耻辱。在魏玛共和国成立后,德国国防军的首脑和外交政策的决定者冯·西克特大将,在1922 年就告诉政府,“波兰的存在是不可容忍的,与德国生存的基本条件不能并存。波兰必须消灭,而且一定是会消灭的。”而即使是德国的共和制新政权,对西克特的这一思想也是十分认同的:消灭波兰“必须是德国政策的基本动力之一”。至于波兰的缔造者毕苏斯基,在1917年时因为拒绝宣誓效忠于德国皇帝,被德国人一度关入马格德堡监狱 ,这自然也不会使他主动致力于德国的和解。通过1926年戏剧性的政变实现军事独裁之后,为了在两个敌意甚浓的大国之间赢得生存空间,毕苏斯基为波兰建立了联合法国来与德国、苏联抗衡的外交路线。

就这样,因为领土积怨甚深的德国和苏联,在被凡尔赛和约排除在欧洲主流之外后,以波兰问题为切入点,在重新划分欧洲势力范围这个问题上很快找到了共识。虽然俄国军队1915年被西克特在波兰的哥特宁重创过,但在动荡的1920年代初以后(这期间苏联人曾怂恿德国共产党夺取政权),柏林的魏玛共和国一直把苏联当成最可靠的伙伴,而西克特将军重建德国武装力量的努力,也在苏联广袤的平原上找到了试验场。不过,这种默契正象欧洲20-30年代国与国关系一样变幻无常。1926年以后,迅速增长的工业资本支持着的右翼力量逐步控制(最初的代表应该算是兴登堡元帅而不是希特勒)德国政权之后,苏德两国的关系又开始疏远了;国力同样迅速增长的苏联,则试图通过德国共产党,再一次开始了颠覆魏玛共和国体制的努力——这一次,他们的目标与初登政治舞台的希特勒,颇有相似之处。

在随后的政治斗争中,德国共产党和纳粹党在表象上始终是一对死敌,双方的街头力量斯巴达克团和冲锋队在政治斗殴中死了很多人。但有意思的是,由于在瓦解柏林现政权方面的默契,在纳粹党以和平方法获得政权的道路上,德国共产党总是在关键时候成为了一支被纳粹党利用的政治力量——最后一次是纳粹党以共产党组织“国会纵火案”、阴谋叛乱为名,通过了“保护人民和国家法令”,开始了纳粹在德国的专制时代。对此,战前长期在德国生活过的威廉.夏伊勒在谈到希特勒崛起的时候,曾无可奈何的评论说:以莫斯科“法西斯主义是垂死的资本主义的最后阶段”理论为指导的德国共产党,居然还在期待着法西斯在夺权后迅速自我崩溃、从而实现无产阶级专政。当然,对德国共产党的挑战,也就意味着对莫斯科的亵渎,随后在西班牙内战中的直接交锋,波兰东西两侧的这两个大国,仇恨又渐渐的加深了——苏联对德国政权的简称变成了“法西斯野兽”;而德国则开始与法西斯兄弟们去建立“反共产主义”协定。

在毕苏斯基的独裁下,波兰外交政策的基石是与法国的亲密关系,苏联与德国德交恶,原本为这个国家创造了更好的生存环境。但是在希特勒准备从法国开始清算凡尔赛和约而需要赢得在东部获得安宁时,1934年1月,老迈的毕苏斯基在希特勒的建议下,波兰与德国签定了友好条约,这不但使对德国充满敌意的苏联感到了威胁,也让波兰的保护人法国体会到了背叛的感觉。1935年波兰人以20万人的送葬队伍告别开国元勋毕苏斯基元帅后,这个国家开始自己更加盲目的年代:由于没有谁的威望能够使独裁体制得到延续,一群把持政府各个部门、曾在波兰军团中参加过对俄战争的军官们开始各自为政,事实上成为了自己管辖范围内的“小独裁者”——非常遗憾的是,这群头脑迟钝的上校们既贪婪、又短视。如果不把军事观念陈旧作为缺点的话,波兰军队总司令和理论上的政府首脑爱德华·雷茨一斯米格里元帅应该算是个合格的军人,但决不能被算个政治家。把持外交政策的约瑟夫.贝克上校,尽管有“最狡狯莫测的政治家”的“美誉”,但其思路却从来没有什么前瞻性。他与大多数波兰人一样是激烈反俄的,但他的另一个特点是也非常不喜欢法国人:在1923年在巴黎任波兰大使馆武官时,他曾经被法国当局以间谍行为的罪名驱逐出境。

在这个年代里,波兰同法国关系的削弱,除了波兰人的背叛,当然也还有更深的理由。尽管法国还是欧洲秩序名义上的主导者,但在20-30年代欧洲经济的高速成长中,法国已经被德国、苏联这样的国家越来越远的抛在了后面(按照保罗.肯尼迪的计算,到1937年时,德国的综合战争潜力是14.4、苏联是14.0,而法国仅有4.2),而且法国连边境附近的莱茵兰非军事区都无法保护,又如何能维护千里之外波兰国家的安全?因此约瑟夫.贝克两面三刀的外交政策,看上去也有其合乎情理之处,更何况波兰还希望能在希特勒的战车后面,从欧洲的版图的重新划分中分一勺羹: 20年代波兰以战争未能夺取的捷克斯洛伐克煤炭丰富的特青地区(约650平方公里),在慕尼黑会议后,被德国元首大度的赐予了波兰。

不过,贝克上校左右逢源的外交游戏并没有成功的很久。1938年10月24日,慕尼黑会议之后不到一个月,里宾特洛甫 “在非常友好的气氛中”宴请了波兰驻柏林大使约瑟夫·利普斯基。餐桌上,纳粹外交部长建议在捷克斯洛伐克解体后,波兰和德国应该全面解决以前的历史问题,德国人的条件是但泽市必须“归还”德国、德国将用享有治外法权的公路和铁路经波兰走廊把德国本土与但泽和东普鲁士连接起来,同时德国还希望波兰参加反共公约对付苏联;作为回报,德国情愿把波德条约从10年延长到20年,并且担保波兰的边界完整。

在觥筹交错中,利普斯基很客气的谢绝了德国人的“盛情”。在1920-1938这段反复无常的年代将要终结的时候,波兰政客们视线终于清醒了起来,现在轮到柏林与自己摊牌了。尽管在希特勒的赌桌前,波兰人面前没有太多的筹码,但他们的勇气还是另人钦佩的(尤其是与罗马尼亚的安东内斯库、匈牙利的霍尔蒂等人相比)。

柏林—莫斯科1939:蜜月是这样开始的

在1939年春天到来的时候,莫斯科对希特勒和第三帝国在中欧的扩张是充满疑虑的。斯大林深信,如果不及时开始遏止,希特勒的欲望早晚会淹没俄罗斯的平原——这一幕不但是斯大林根据现实做出的判断,而且希特勒的这个梦想在《我的奋斗》中早已进行过阐述。为了防止纳粹的进一步扩张,在亲西方的外交人民委员李维诺夫努力下,苏联一边痛斥“法西斯野兽”,一边与法国和捷克斯洛伐克建立了军事同盟,即使是曾经入侵过他们的波兰,在1938年苏联也与之签订了友好条约。但是,斯大林很快就认识到了西方列强对待盟约的态度:英国首相在导演慕尼黑协议、出卖捷克斯洛伐克的时候,最后的谈判中直接把捷克斯洛伐克代表拒之门外,而法国人则根本未考虑到这种出卖即使出于礼貌,也应该向克里姆林宫通报一下。因此,在慕尼黑会议结束的第4天,德国驻莫斯科大使馆,即发现了“斯大林将重新考虑它的外交政策”的迹象。

在苏联人试图建立反德同盟德这个春天,希特勒则在忙着说服波兰人接受他“十分公道”的条件,但华沙人却不象布拉格和维也纳那样怯懦,而且里宾特洛甫的外交手腕即使在戈林等德国人看来,又十分的拙劣。在波兰问题上耿耿于怀的希特勒,到1939年3月25日与陆军总司令冯·勃劳希契长谈时,却还是没想出什么办法能让波兰人就范——此时他既“不想用武力解决但泽问题”,又不想“因此把波兰人推入英国人的怀抱之中”。事实上,有了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的前车之鉴,勇敢的波兰人已经知道自己可能不得不面对什么了。3月下旬,波兰军队开始征召预备队,而这种自卫的准备,在希特勒看来,是不可容忍的,这随即成为希特勒准备武力解决波兰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其次,在德国政府的煽动下,波兰境内日耳曼人的骚乱如同一年前在苏台德区一样,开始逐步升温了——但华沙要比布拉格强硬的多,政府的镇压行动和波兰族居民自发的冲突也逐渐多了起来,这无疑又给了希特勒动武的借口(现在有西方资料说在1939年波兰政府和民族主义者的行动,大约造成5000名日耳曼族人的死亡)。面对第三帝国的威胁,贝克的外交部不得不又开始向英法两个国家紧急求助。这一次,英国和法国终于鼓起了勇气,3 月31日,英国首相张伯伦在下院宣布:如果波兰受到进攻并且进行抵抗的话,英国和法国“将给予波兰政府全力支持”。当然,贝克这样做的第二个结果是,4月3日,希特勒开始决心用武力解决波兰问题了。

此时,希特勒的面前,最艰难的问题不是波兰那支欧洲排名第五的武装力量,而是站在这个国家身后的那些保护人。从出兵莱茵兰到吞并捷克斯洛伐克,希特勒在他的赌桌上根本不再考虑英国、法国这两个暮气沉沉的国家,但是上一年与波兰签定了友好条约的苏联,对他来说却是个不可捉摸然而又非常强悍的对手。按照当事人的记录,希特勒尽管对社会主义极端仇视,但对斯大林的个人成就却是敬畏有加的。纳粹宣传部长约瑟夫·戈培尔在日记中写道:“元首在一部影片中见到了斯大林,立即对他产生了好感。德俄同盟实际上就是在那个时候开始的。” 而希特勒在波兰战役开始前,也对自己的将军们说:“实际上全世界只有3个伟大的国务活动家——斯大林、我和墨索里尼。斯大林和我是仅有的能看到未来的人。因此,几周后我将在德俄共同边界上向斯大林伸出友谊之手,与他一起瓜分世界。”

在1939年5月,已经明确要以武力解决波兰问题的第三帝国,外交的重点从“和平解决”波兰问题转向了如何防止在未来的战争中不再出现两线作战的局面。此时的斯大林,虽然对伦敦和巴黎的政治家们开始失去信心,但苏联与试图与英国、法国共建多边安全机制的外交努力仍然在按惯性向前发展。尽管在1939年3月的莫斯科第18次党代表大会上,斯大林对西方国家的谴责已经多过德国,但是直到4月16日,苏联还向英法提交了缔结反德军事同盟的建议,但是,5月9日,英国人首先冷淡的拒绝了这个计划。对此,在野的邱吉尔的评论是:英国政府至少应“给脑袋里装上点儿残酷的现实”!

就性格而言,斯大林无疑是多疑的且敏感的。由于与西方的外交活动一直没有什么实际成果,5月,亲西方的苏联外交人民委员李维诺夫的职位被莫洛托夫取代了,令人恐惧的内务人民委员会(NKVD)主席贝利亚则干脆以叛国罪的名义处决了李维诺夫的主要助手们,莫斯科的外交政策开始无可奈何地滑向一条灾难深重的道路,5月17日,进行贸易洽谈苏联大使开始向德国人抛出了橄榄枝。急于稳定东方战线的纳粹德国,自然不会疏忽莫斯科的这个暧昧眼神。当然,希特勒对是否能获得斯大林德友谊还没有太大信心,此时他仍然担心对苏联的示好也许会在莫斯科引起“一阵鞑靼人的大笑”。6月到8月间,苏联在与西方盟国的谈判中仍然看不出对方有多少诚意,这给了低能的德国外交部长里宾特洛甫一个很好的立功机会——因为负气之下的克里姆林宫,已经决意同纳粹德国暗通款曲了。

经过一系列的大使级沟通,8月15日晚,里宾特洛甫就急不可奈的通过驻莫斯科大使提出了访问苏联的要求(因为德国入侵波兰的最后期限是9月1日)。为了使访问能够成行,柏林不得不首先答应了苏联人一堆条件,从调解苏—日关系到默许苏联人对波罗的海各国采取行动,但这还没有满足莫斯科得胃口,苏联人还要在商务方面有些利润丰厚的协定。为了确保在波兰的行动自由,最后关头,希特勒不得不用亲自以千字长电向斯大林本人表达了苏德亲善的强烈意愿,24小时之后,他收到了斯大林的回复:“……苏联政府命我通知你,他们同意冯.里宾特洛甫先生在8月23日到达莫斯科。”有意思的是,在纳粹极力拉拢莫斯科的时候,英法代表仍然还在莫斯科与无休无止的漫谈;至于危机迫在眉睫的波兰,表现更是匪夷所思——他们不但拒绝在英-法-苏框架内接受苏联的援助,而且波兰外交部长说:苏联“在军事上没有什么价值”,而波兰总参谋长斯塔契维奇将军也宣称,他“看不出让红军在波兰领土上作战有什么价值”。即使是西方的历史学家,在评说这段历史时,除了要给斯大林戴上“翻云覆雨、鲜廉寡耻”的帽子外,也不得不承认西方国家的首脑,在最后一次联合遏制第三帝国的机会面前,“其愚蠢简直不能令人置信”。

到1939年8月底的时候,波兰军队最高统帅部,已经完成了代号为“西方计划”的对德作战计划,该计划规定:如果德国进攻波兰,乘德军主力尚未东调之机,波军应首先向北进攻,夺取德国的东普鲁士,以消出北方威胁,在西部和西南边境采取守势,阻止德军的进攻,等待英法在西线发起攻击,在东西夹击中打败德国。客观的说,如果说把胜利的希望寄托在英法两国身上是无可奈何的话,那么在这个计划中,对于来自东方的入侵没有任何考虑,则再一次证明波兰政府在对国际局势的判断上有多么颟酐。到战争爆发的1939年9月1日,进行初步动员后的波兰军队共有39个步兵师,又11个骑兵旅,3个山地旅和3个装甲旅,870辆坦克(但其中只有132辆波兰7TP坦克、38辆英国维克斯E型坦克能对德国和苏联的装甲部队构成真正威胁,还有50辆相对现代化的法国雷诺R-35坦克仍在到货中),824架飞机和4300门火炮,共编成波莫瑞、莫德林、波兹南、罗兹、克拉可夫、喀尔巴阡、纳雷夫7个集团军。在德国的入侵行动开始以后,在维斯瓦河以东地区的地区,只剩下作为波军统帅部预备队的1个集团军和东波兰边境守备部队。

按照与纳粹德国的约定,9月初,苏联红军在与波兰接壤的基辅军区和白俄罗斯军区就开始了战备动员,然而,德军的进展却是他们始料未及的。此时,斯大林和莫洛托夫最大的苦恼是,如何找到一个出兵波兰的借口去履行与纳粹的肮脏的协议,又能维护自己的“正义”的形象。9 月5 日,莫洛托夫以书面形式正式答复德国请苏联尽快出兵的要求时说:苏联将在“适当的时机”出兵,但“这一时机现在尚未到来”;他认为“操之过急”会有损苏联的“事业”。不过他郑重提出,即使德国人先到了那里,他们也必须严守德苏条约秘密条款中一致同意的瓜分波兰的“分界线”。9月8日,德国坦克刚刚到达华沙外围,苏联外交人民委员会祝贺德军进抵华沙的电报就飞到了柏林。但是到了9月10日,苏联却又开始抱怨德军的进展过于“迅速”,以至于莫斯科实在找不到借口。到了9月16日,波兰政府机构撤出华沙的时候,莫洛托夫终于找到了理由,苏联副外交人民委员弗拉基米尔·彼得罗维奇·波将金向波兰驻莫斯科大使递交了苏联政府的事先经德国驻苏联大使修改过的照会:“波德战争显示出波兰国是根本站不住脚的。华沙作为波兰的首都不复存在了。波兰政府垮台了,并且没有表现出生存的迹象。这意味着,波兰国及其政府实际上已不复存在…为了拯救原波兰境内的乌克兰和白俄罗斯同胞,苏联必须出兵。”尽管波兰大使有若干条理由去批驳这个荒谬的文件,第二天早晨6点,苏联入侵波兰的行动开始了。苏联入侵波兰的兵力战斗序列(1939年9月17日)
偶也来一篇吧
这次毛子的解密文件不过是要告诉世人,大波波也不是啥好鸟,无论是杀战俘,还是各种敌对活动,双方都是你作初一,我做十五。一点都不纯洁

在美英两国发动伊拉克战争之前之后,波兰毫不在乎法、德、俄三个欧洲大陆大国反对这场战争的态度,紧紧跟随美英两国的节拍在全球外交舞台上大出风头。一时间,波兰似乎成为美国全力扶植的对象,作为“新欧洲”的代表用以取代以法德两国为首的“老欧洲”。对美国的刻意栽培,波兰也知恩图报,在伊拉克战争结束后,最先派遣维和部队跟随美英联军进入伊拉克。对于波兰的两肋插刀,美国也投桃报李。不仅将战后的伊拉克划出四分之一让波兰来管理,而且美国总统小布什在参加八国峰会之前,先到波兰进行访问以示谢意。根据媒体综合报道,美国计划将驻德国的美国军队移至波兰,而且在美国的支持下,某位波兰外交官可能会出任北约副秘书长。

波兰决策者这一系列的举动和目标表面上看来并没有什么大可指责的地方,他们这样做似乎符合本国国家利益最大化的要求。但是波兰是一个处在以法德为首西欧世界和以俄国为首的东欧世界之间的欧洲大陆地缘政治轴心国家,一方面急切希望加入欧盟的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另一方面也是魏玛战略三角(法德波三国)的组成部分,却这样无视法、德、俄三个欧洲大国的国家利益,对于波兰来说,这是极不明智的。没有任何一个国家会忘记本国所受到的羞辱与损害,既然波兰人跟犹太人一样,对于本国所遭受的损害一贯耿耿于怀,念念不忘,那么可以更加合理地认为,法、德、俄这三个大国对波兰的背叛和捣乱会更加刻骨铭心,永志不忘。在亲美情绪的作用下,波兰似乎忘记了本国仅仅是一个欧洲中等国家,自信心极度膨胀,不自量力地充当美国单极霸权的驯服工具。《管子》云,“德不胜,义不尊,而好加名于人;人不众,兵不强,而好以其国造难生患;恃与国,幸名利;如此者,人之所制也。”波兰正是中国春秋时代齐国大政治家管仲所说的这种为人所制,被人利用的国家。

至于美国人为什么要利用波兰,原因并不复杂。因为波兰人在美国院外政治活动中有一定的影响;波兰有四千万人口和一定规模的国民经济和军事实力,有可能对国势衰微的俄国形成一定程度的制约;在其他外围大国的支援下,也有可能对过分强大的德国形成某种程度的平衡。在《大棋局》一书中,美国策士布热津斯基曾经设想法国、德国和波兰三国可以形成某种决策中心,在最有利的情况下,甚至可以把乌克兰也包括进去,从而同时达到排斥俄国和制约德国的目的。从目前的局势演变来看,这样的设想正在美国决策者的干预和修正下逐步变为现实。美国正在利用东欧各国的渴望融入西方世界和寻求美国保护的心理,以波兰作为美国的欧洲地缘政治外交的战略支轴,作为美国控制俄国战略边疆地区乌克兰和东南欧国家的基地,同时制约俄国的复兴和法德的背叛。

可是根据不久以前的经验,美国并非对波兰情有独钟,呵护备至。在苏东剧变后,波兰走向了市场经济国家的道路。据当时波兰政府估算,在开始改革的前三年里,它需要数百亿美元的援助。按照当时的以美国总统老布什为首的美国政府的一贯宣传和许诺,在前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中,波兰最有资格获得援助。事实上,美国也是波兰寄予期待的最大的援助者,但是老奸巨猾的老布什在他的自传性回忆录中披露道,自身也处于经济困境的美国“来不及准备好详细的援助方案,意即难以形成一个新的马歇尔计划。”他带着一项只有不到5亿美元的一揽子方案来到华沙。波兰人只能“不太满意地接受了”这个计划,他们无可奈何地“承认没有人会替代他们来做那种艰苦的工作”,同时又一厢情愿地认为“布什总统所表明的政治支援比多一点的美元援助有着更为根本和长远的价值。”波兰的国会议员们给予老布什以戴高乐、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都未曾享受过的礼遇——祝他长命两百岁。此后在波兰发生的各种悲惨故事就从美国总统的书里以及美国各类媒体的宣传报道中消失了,包括后来波兰人民勒紧裤腰带进行资本主义大跃进,以至于连“骨头都露了出来”的故事。

发生这样被玩弄和被抛弃的悲剧,在波兰的历史上并不是第一次。波兰人一贯“被愚蠢的幻想所蒙蔽,被致命的弱点所驱使。有些历史学家已经在这个勇敢的干劲十足的人民的民族性格中看到了这些。就是这些幻想和弱点促使他们自我毁灭,使他们成为自己最坏的敌人。”“把背叛和破坏当作光荣,把肮脏和羞耻当作胜利”,丘吉尔就曾经这样评价过波兰人。从波兰人的历史纪录来看,他们一贯好高骛远兼志大才疏,胡作非为却自以为得计,受自身利益和狭隘眼光的束缚,掉进了自己挖掘的深渊而不自知。

波兰民族定居和立国的东欧大平原的西部地带,在历史上是斯拉夫人与德意志人长期种族斗争的中心,也是东正教和天主教反复争夺的地带。波兰人是西斯拉夫人的一支,却皈依了天主教而非东正教,使用拉丁字母而非斯拉夫(西里尔)字母,在政治文化上深受法国的影响。这样的双重属性,最适宜充当两大文明宗教集团的桥梁和缓冲国,而最不宜幻想在两大集团之间独树一帜,左右开弓,与其他势力勾勾搭搭。在这种地缘政治环境和历史文化传统的制约下,波兰最为明智的选择就是立足中立,面向全欧。至于欧洲以外的国际事务,不是波兰这样的欧洲三流国家可以插手的,它没有这样的历史经验,更没有这样的国家能力。

波兰王国曾经是东欧大国,在东北欧地区与瑞典和俄国长期争霸。波兰王室与法国的波旁王室有着亲密的联系,波兰王国长期以来一直是法国波旁王室东北欧政策的战略支柱,作为阻挡野蛮帝国俄国向西扩张的防疫线(这个政策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又如法炮制,波兰与其他东欧新兴民主国家一道被法国当作防止布尔什维克瘟疫的防疫线)。普鲁士、奥地利与俄罗斯三大帝国前两次瓜分波兰的时候,就选择了法国在“七年战争”中与英国争夺世界霸权失败后无力干预东欧局势的关键时刻。但是流亡在法国的波兰革命者和生活在法国的波兰人后裔却时刻在策划复兴波兰,法国大革命的爆发和拿破仑战争在全欧的展开使波兰民族获得了迅速复国的天赐良机。

当年拿破仑希望恢复波兰来对俄国进行强有力的打击与遏制,但是波兰人尤其是当时的波兰贵族并不愿意全力配合。大历史学家汤因比认为,波兰人只希望等到拿破仑大获全胜,彻底打垮沙皇俄国以后再大声疾呼波兰民族的权利。其实最为深层的原因就是波兰贵族对拿破仑在波兰推行包括解放犹太人、扶植城市资产阶级以及在农村中推行土地革命等的一系列进步政策损害他们的既得利益而深为不满,以至于宁愿在沙皇俄国旧制度的庇护下苟延残喘。拿破仑大帝不愧是雄才大略,一贯坚持按劳付酬的先进原则。既然波兰贵族不肯服从法国的外交战略和全盘接受法国的新制度,不肯尽全力反对沙皇俄国以减轻法国所受的战略压力,那么拿破仑就仅仅在普占波兰的基础上建立了华沙大公国,而且还是由极度忠实于拿破仑的萨克森国王兼任大公。当拿破仑帝国彻底覆亡后,象征着波兰民族最低限度独立的华沙大公国也被沙皇俄国一口吞掉了。

波兰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复国是在法国的大力援助下进行的。红军兵临华沙的时候,刚刚成立的波兰共和国差一点就覆灭了,法国将军魏刚率领法国军事援助团紧急援助波兰,组织防御体系将红军击退。在凡尔赛会议上,波兰代表在和会上要求将西部的波兹南、上西里西亚、东波莫瑞、瓦尔米亚和马祖尔地区归还波兰(大致相当于波兰在二战后得到的西部边界地区)。这个提议虽然得到了法国的支持,却遭到了英美的反对。因为两国极力主张维护欧洲的势力均衡,为了制约法国的欧洲大陆霸权,以及保留德国反对苏联,反对过分削弱德国。这实质上就是以德国来制约法国以及将波兰当作德国向东扩张的牺牲品,波兰被德苏两国瓜分的命运早在二十年前就已经由美英两国共同决定了。可是波兰人把波兰裔美国人所拥有的大量选票在美国总统选举和美国外交决策过程中的影响力当作王牌,竟然还幻想美国可以成为波兰最大的靠山!

人们都谴责法国在面对希特勒德国扩张主义的软弱,却忘记了法国的欧洲安全体系是如何被美英两国以各种手段暗中破坏的。至于波兰则是公开背叛,波兰一贯无视它的保护者法国的东欧战略的完整有效,与希特勒德国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以抵消履行法波军事同盟条约的义务。捷克斯洛伐克是法国策划的遏制德国的东南欧三国小协约的支柱,而波兰却对捷克斯洛伐克无限鄙视,公开告诉法国政府波兰决不会在法国为保卫捷克斯洛伐克这样的三流国家而与德国发生战争的时候参与对德作战。不仅如此,波兰政府还在德国入侵捷克的时候,为虎作伥,趁火打劫,对捷克提出最后通牒,要求其割让藏煤丰富的特申地区。波兰人与捷克人、斯洛伐克人同属于西斯拉夫民族,都皈依了天主教,使用拉丁字母,在政治文化上深受法国的影响,并且当时都是法国的盟国。既属于同一种族,又有相同的地缘政治处境和外交利害关系,波兰对捷克斯洛伐克相煎何太急?

波兰在一战后复国的时候,趁苏维埃俄国国势虚弱侵占了西白俄罗斯和西乌克兰的大片领土,因此为防止苏联收复失地,始终将苏联当做主要敌人,自不量力地试图联合芬兰和波罗的海三国组织反苏同盟。同时波兰获得波罗的海的出海口也损害德国的疆土完整,在地缘政治上极大地威胁了德国。波兰同为德苏两国不共戴天的敌人,却不愿意尊重自己实质上最大的保护人法国的意见和利益(法国当年希望与苏联合作抗衡希特勒德国),反而试图以共同反苏反共来靠拢德国。全然不顾在希特勒眼中,波兰人作为斯拉夫民族与俄罗斯人、乌克兰人一样,都是劣等民族,只配给德意志民族来当奴隶。在被希特勒德国彻底打败后,波兰参加了对苏联的战争,但是这丝毫无助于挽救波兰的命运。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快要结束后,在伦敦的波兰流亡政府又狂妄地认为由于德国被打败,苏联被削弱,波兰有可能成为中东欧地区最强大的国家,完全无视苏联红军已经占领了波兰全境以及德国东部的客观现实。最终战后波兰的版图与社会制度全部都是由苏联安排的,波兰人完全没有挑选和反抗的余地。这样的结局完全验证了均势外交创始人,法国红衣主教黎塞留的那句名言——“有权力者方有权利,弱者只能勉力顺应强者之见。”

波兰作为地处欧州大陆地缘政治中心的一个中等国家,受到大国的包围不能发挥与本国的国力和抱负相应的影响,就应该明智现实地按照客观条件,因势利导,在势力平衡中保证本国的独立与安全。作为前苏东共产主义国家集团的成员,波兰不能够以变革后的意识形态来决定外交政策,奉行一边倒的亲西方尤其是亲美的外交政策,而应该利用历史、文化与地理纽带继续与这个集团的其他前成员国保持良好关系。波兰最为明智的生存策略就是:波兰应该向东开放,以斯拉夫人的一支自居,与其他斯拉夫国家保持密切联系,支持以俄国为首的斯拉夫—东正教诸民族国家联合体的复兴。波兰不要指望与乌克兰形成某种反对俄国的地缘政治轴心,一是力不从心,二是没有法德两国的参与和支持,任何反俄统一战线都将是纸上谈兵。波兰应该向西开放,积极参与法德两国主导的西欧联合自强和对美独立。作为天主教国家与传统盟友法国保持密切联系,同时与德国这个强大富裕的邻国实现友好睦邻关系。波兰应该向北开放,联合波罗的海周边国家——瑞典、芬兰、波罗的海三国甚至白俄罗斯形成东北欧国家地区中立集团,以获得缓冲地带来使波兰免于单独应付俄国复兴与俄德联合的压力;波兰应该向南开放,联合东南欧其他弱小国家争取在大欧洲联盟的框架内公平发展的政治经济权利。只有这样全方位地开放与合作,而不是仅仅是对美国依赖性地一边倒,尤其是自不量力地单独挑战俄国的权威,波兰才能够承前启后,左右逢源,才不至于成为引发战争的导火索或者成为大国争霸战争的牺牲品。

波兰人可以无限亲美爱美,可就是没有办法把自己的国家领土搬到大西洋去,以便离美国更近一点,离俄德两国更远一点。因此来自大洋彼岸美国的帮助和友谊,对于波兰来说那是意外之喜,不应该当作国家长期外交战略的基础。何况美国人对盎格鲁萨克逊种族国家集团以外的国家一向就是以利用压榨为主,决不会改变这种历史模式,对波兰另眼相看。法国是美国的救命恩人和第一个盟友,可是在两次大战的时候,第一次是在法国快要亡国的时候,美国人才赶来帮忙,另一次干脆就坐视法国亡国。对自己的救命恩人和最老的盟友都是如此,波兰又有什么资格可以永久地获得美国政治与外交最惠国的待遇?在精明势利、刻薄寡恩的盎格鲁萨克逊白人新教徒统治集团看来,波兰以及其他“新欧洲”国家仅仅是美国推行遏制法、德、俄三国的外交工具,用完了就会扔掉。

性格即是命运,地理决定外交。这个世界上似乎什么都事在人为,可是大地山河是由天父上主皇上帝安排的,由不得人们自作主张。上帝已经把外交牌局摆好,等着全世界各民族国家体察天意,按理出牌。外交战略的决策者必须坚持政治现实主义的态度,深刻领会本国地缘政治处境来判定本国的国家利益,不得根据某些想入非非的梦幻和不切实际的承诺而轻举妄动。必须从人性、利害关系与权力结构的角度出发并且借鉴历史经验,而不是以任性胡为的方式来制定本国的外交政策。“折节事强(邻)以避罪,小国之形也。自古以至今,未尝有能先作难,违时易形,以立功名者。”只有奉行正确的地缘政治战略,波兰才能够做到见利而不惑,行险而不惧,处危而不亡。

在伊拉克战争中,波兰人为他人做嫁衣裳,不远万里去趟浑水,如此利令智昏,不知其可。谋大而智小,任重而力微,如果波兰这样一意孤行,历史将再一次重复,命运将再一次轮回。“任何磨难也改变不了人的秉性,任何危机也改变不了国家的品质。”经历了数百年的国破家亡和颠沛流离,波兰民族还是没有学会外交上的精明圆滑和冷静自制,其他民族给予本民族的伤害是牢记不忘,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却推得一干二净。波兰人就像法国的波旁王室一样,什么都没有学会,什么都没有忘记,因此总是在重复悲惨的命运。伟大的黑格尔说过,“人类从历史中得到的教训就是,人类的确没有从历史中得到什么教训。”用这句话来描述波兰人,是再恰当不过的。
续上

苏联

白俄罗斯方面军
乌克兰方面军
第3集团军
第4集团军
第11集团军
第10集团军
第5集团军
第6集团军
第12集团军
第4步兵军
·第5、50步兵师
·第18坦克旅
Lepelska集群
·第24骑兵师
·第27步兵师
第6骑兵军
·第6、11骑兵师
·第4骑兵师一部
第16军
·第4骑兵师一部
·第13、33骑兵师
·第21坦克旅
(不详)
第24步兵军
·第29、139、145步兵师
第3骑兵军
·第7、27步兵师
·第3坦克旅
第8步兵军
·第44、46、89步兵师
第2骑兵军
·第3、4、14骑兵师
·第24坦克旅
第4骑兵军
·第10、12、13骑兵师
第5骑兵军
·第16、25、30骑兵师
第15步兵军
·第7、45、60步兵师
第25坦克军
·第5、23、26坦克旅
·第1机械化旅

波兰军队战斗序列(1939年9月16日,未包括在西线作战中败退至东波兰的部队)
利沃夫地区
格罗德诺地区
其它边境要塞
第5步兵师
·第4、5、6步兵旅
·第5重机枪营
·第4、6炮兵团
·第5反坦克团
·第5高射炮团
·第76、81步兵团
·第7装甲营
东部边境保护部队(KOP)
·共19个步兵营
苏军总参谋部对在波兰东部的行动,制定了一个骑兵协同坦克进行大规模快速突击的作战计划,整个战役行动由副国防人民委员格里戈里·伊万诺维奇·库利克大将负责协调,计划集结的兵力包括100万部队、6191辆坦克、1800架飞机和9141门火炮。当然,德军的迅猛进攻和苏联西部交通状况的制约,使这些部队并没有按期展开,最终直接参加波兰战役的苏军约50万人——不过,这相对于波兰在东部地区屈指可数的守备部队和大批从西线败退下来的残兵来说,也占据了压倒性的优势。由于在苏联、波兰边界的中部是不利于机械化部队行动的沼泽,因此苏军计划从边境的北段和南段由白俄罗斯方面军(司令员为二级集团军司令米哈伊尔·普罗科菲耶维奇·科瓦廖夫)和乌克兰方面军(司令员为谢苗·康斯坦丁诺维奇·铁木辛哥)实施大纵深钳形攻势,第聂伯河舰队的浅水炮艇也将进入了波兰内河为乌克兰方面军提供火力支援。为了显示这次进攻的“正义性”,除了传单,苏军还为前线部队发3个月的军饷,由这些部队在进入波兰境内时向居民慷慨发放。9月16日,苏军总参谋部下达给前线各集团军最终的任务是:歼灭波兰武装力量,夺取重要的战略设施,不让波兰军队撤向匈牙利和罗马尼亚,俘虏投降的人。在部队传达的秘密文件中则对进攻行动要领做则有进一步解释:“红军必须坚决镇压波兰白匪的任何抵抗……前锋部队,本着与德国新关系的精神,将与德军部队在相应的战地地图上所表示的界线,以战友的会师方式来对待双方的相遇。”

  9月17日凌晨,从乌克兰境内起飞的SB轰炸机群开始了对东波兰指挥中心利沃夫进行轰炸。在122毫米榴弹炮、76毫米加农炮摧毁了为数不多的波兰边境防御工事后,苏联军队的骑兵和快速坦克很快沿公路进入了波兰。在边境的大多数地段,在苏军的突然一击下,波兰军队,很快就被击溃了。苏联进攻的消息使得已经濒临崩溃的波兰军队十分震惊,无可奈何中,波军总司令爱德华·雷茨一斯米格里元帅9月18日下令不要抵抗红军,他的理由是:斯拉夫人也许会来帮助我们的斯拉夫人!事实上,苏联军队的进攻,使得波兰军队的撤退过桑河之后, 依托罗马尼亚边境进行抵抗的“罗马尼亚桥头堡”计划还没有实施就破产了。英国和法国原指望那波兰军队应该能保卫那个区域2-3 个月, 而波兰人则他们在那里至少能坚持6个月,等待英法联军的反攻。

对于苏军的进攻,绝大多数德国将领也是吃惊的。冯·隆将军在其回忆录中写道:九月十六日接到了德国驻莫斯科武官苏军即将进入波兰通知后,他立刻打电话给最高统帅部的约德尔将军,而约德尔将军在震惊之余立即反问:“是对着谁来的?”其声音颤抖无比,简直不象他本人了。 尽管波军总司令对苏军的进攻采取了放弃抵抗的态度,但在20年代初战争中遗留下来的仇恨,并没有让苏军的进攻完全变成一场“和平进军”(战后苏联的历史书千篇一律是这样描述的)。白俄罗斯方面军的行动相对纪律较好,一些部队通过与村民分享自己的口粮,让波兰人见到了“今后在俄罗斯怀抱中的美好生活”。但是沿南线进攻乌克兰方面军的部队,则因为充斥着为1920年战争复仇的情绪,在行军沿线留下更多暴行。按照事后波兰人的说法:在数以万计波兰平民死于苏联红军“和平进军”。在Karczowka镇,苏军把 24个身份可疑的人绑在铁丝网上枪决了; 在Luboml 县, 乌克兰方面军在3天时间内枪杀了约500 个波兰人;在Brzezany 县,一位受伤的“资产阶级传教士”,被苏军放在路边当成了射击的靶子,临死之前中了十二枪!

在另一方面,尽管波兰政府下达了不抵抗的命令,而且南部利沃夫据守的东波兰波军总指挥兰格内尔将军在10个小时的谈判之后,接受了苏军的条件并于9月22日投降,但是在北部白俄罗斯方面军的进攻路线上,有一些顽强的波兰军队却没有放弃他们的职责。未服从总司令部命令的波兰军队,以伏击和据垒固守的方式进行了抵抗,其中最著名的一次狙击发生在卡德兹瓦茨,苏军的快速纵队遭到了波兰守军用37毫米Bofors wz.36(600米30度穿深26毫米)反坦克炮的攻击,有20辆BT7轻型坦克在守军的近距离直射中象火柴盒一样燃烧了起来(波兰人的数字)。波军在防御战中最著名的据点,则还有格罗德诺和维尔诺,特别是格罗德诺,困守家园的波兰第81“格罗德诺”团在苏军一个骑兵师又一个坦克旅的围攻下坚持了9月21、22日两天,并且毙伤苏军800人,击毁坦克10辆。为了报复抵抗行动,白俄罗斯方面军在攻取该城之后,马上在就地枪决了300名波兰人。

相对于部分据点守军的顽抗,另一部分波兰军队既不想违抗最高统帅部不抵抗的命令,又对落入苏联红军之后的命运感到担忧,他们在苏军与德军会师并彻底封闭南下道路之前,选择了向罗马尼亚、匈牙利、立陶宛等国的流亡(共约14万人),这包括9月份组建波兰的唯一一个雷诺R35坦克营。总体说来,尽管苏军的大进军中暴露出通讯联络不畅、步坦协同不力等种种问题,但这一切又都掩盖在波兰军队迅速崩溃后的大捷中了,9月18日,乌克兰方面军的先头部队就在布勒斯特要塞与德军会师,双方以联合阅兵庆祝了这一相遇。25日,苏军全线进抵秘密协定中规定的分界线,并开始了与德军共同围剿参与波兰抵抗者的行动。 苏军在整个的入侵行动中阵亡737人,负伤1859人,损失坦克42辆:然而,他们在这半个月不到的时间里,一共占领了200,000平方公里的波兰领土,控制了1200万人口。

以如此小的代价取得了如此大的成功,远在莫斯科的联共(布)中央自然有理由为斯大林同志英明的决策感到喜悦。尽管德国的军事力量在1939年秋初已经十分强大,但他们远没有强大到能同时打败法国、英国和苏联再加上波兰的地步。但是,在这个以较小的代价就能彻底制止纳粹暴行的时候,法国和英国躲在工事后面观望,而苏联人却为了能分点赃,选择了在自己邻居的背后再插上一把刀(9月25日,斯大林亲自与里宾特洛甫进行如何瓜分波兰的谈判)——苏联从波兰的灭亡中获得如此丰硕的战果,是要付出足够的代价的,这个代价就是:苏联领土将因此直接与第三帝国接壤,形容这样的情势,中国人有一个成语:唇亡齿寒,但此时的斯大林,却还陶醉在与纳粹的讨价还价中——最初德国还建议在德、苏分界线上成立一个小小的波兰作为两国之间的缓冲,但9月28日的谈判中,斯大林干脆建议把这个小小的缓冲国也一分为二,双方以布格河直接作为自己势力的边界。斯大林认为从波兰开始蔓延的这场战火,与他和苏维埃政权是没有多少关系的。他在1939年9月7日对共产国际执委会总书记格奥尔基·季米特洛夫说:“两个资本主义国家集团正在进行一场重新瓜分世界和争夺世界霸主地位的战争。我们不反对它们大战一场并互相削弱。”至于被灭亡的波兰,斯大林的看法是这样的:“消灭这个国家在目前情况下意味着又少了一个资产阶级的法西斯国家。如果我们通过消灭波兰把社会主义制度推广到新的地区及其人民那里,那又有什么不好呢?”

无论如何,斯大林是想曾经想与西方合作的,但历史的偏见和恩怨,使得西方国家一次又一次放弃这些机会,于是斯大林就选择另一条容易通行但却有不测深渊的道路。1939年8月23日,2架FW200运输机把里宾特洛甫和他的德国代表团带到了莫斯科。在与斯大林和莫洛托夫进行了3个小时的密谈之后,他的第一封电报回到了柏林:莫斯科希望与柏林在一个秘密协定里,把如何瓜分东欧各个国家写进去;而在明确了各自的特殊利益和行动自由权之后,双方基于在未来可能的军事冲突中互相帮助,还应该正大光明的签定一个《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希特勒首先要解决的是波兰问题,因此在牺牲其它国家的领土时自然毫不吝惜——两个统治者只用了1封电报,就在“生存空间”问题上达成了默契。

在里宾特洛甫随后访问旅途中,除了例行公事按希特勒的指令签定《苏德互不侵犯协议》外,肉麻的与苏联首脑互相恭维和祝贺,成了工作的主要内容。说到德国-意大利-日本的反共公约,他说,在德国人看来,“斯大林自己早晚都会参加反共公约的”;斯大林则不失幽默的插话:“这个公约倒是吓坏了伦敦的金融家和大亨们。”根据战后发现的德国记录,在以酒宴庆贺双方合作的远大前景时,“斯大林先生自动地提议为元首干一杯:‘我知道德国民族多么爱他们的元首,我因此要为他的健康喝一杯。’”纳粹德国与苏联的蜜月,就这样在西方的偏见和莫斯科的负气中开始了。

血腥的卡廷1940:波兰政权的殉葬者






在1939年剩下的日子里,完成了波兰攻掠的德国军队,陆续向西方的德—法边境开拔了,他们在等待着在第二年春暖花开之后,去消灭对波兰见死不救的法兰西。而以轻微代价完成了获得了小半个波兰的苏联红军,则开始按与法西斯德国的秘密协定,忙着用武力把立陶宛、拉托维亚等国家拉入“社会主义大家庭”。但是在克里姆林宫看来,波兰还有一些遗留问题需要解决:在苏军的进攻行动中,一共收容大约130242名波兰军队战俘,以及数万名NKVD认为可疑的波兰知识分子、警察和官员——红军不知道拿这么多俘虏怎么办,因为既没有押送部队来看管他们,也没有食品给他们吃。国防人民委员伏罗希洛夫和总参谋长沙波什尼科夫主张,至少可以把波兰军队的普通士兵全部,不过斯大林却不想这么做,他把处理俘虏德任务交给了他的宠儿贝利亚。1939年9月19日,内务人民委员贝利亚根据政治局的授权,开始在白俄罗斯和乌克兰陆续建立了138个战俘转运站和8个集中营,被苏军以“保证人身自由”的条件诱降的波兰俘虏,统统被关进了集中营。在乌克兰负责这项工作的是共和国内务人民委员、三级国家安全委员、后来当上首任KGB主席的伊万·亚历山德罗维奇·谢罗夫,在白俄罗斯负责这项工作的是共和国内务人民委员拉夫连季·福米奇·察纳瓦。



根据与德国方面协商的结果,苏联10月中旬向德国移交了42492名出生在德占区的波军战俘,德方则移交了13757名苏占区波兰人。在一些的军官的呼吁下(据说包括铁木辛哥大将),4400战俘波兰白俄罗斯人和乌克兰人(按苏联出兵时的宣告,他们属于急需保护的同胞)被送到了劳动营,虽然生活条件极其恶劣,但这些幸运儿至少保住了性命。其余的波兰俘虏们则在NVKD官员的枪口下,开始了修路、采矿和砍伐森林等重体力劳动。但嗜血成性的贝利亚对这样的处理并不放心,他命令NKVD将波兰俘虏中的“危险分子”向几个集中营集中,以便于进一步处理。到1939年12月1日这一任务完成时,在科泽尔集中营关押了波兰军官、宪兵、文职官员、警察、著名知识分子、神甫、法官、工业家4727人,斯塔罗别尔和奥斯塔什科夫集中营关押则分别关押了5963名和3964名波兰军官和警官。在这近15000人中,以科泽尔集中的囚徒为最重要,其中包括将军4名,上校24名,中校79名,少校654名。根据贝利亚的汇报和所谓反革命组织调查的结果,而斯大林也认为,这些人是苏联人民的敌人,不能释放他们,而无休止地把他们关押在战俘营里代价又太高……1940年3月5日,苏共政治局斯大林 、莫洛托夫、卡冈诺维奇、伏罗希洛夫、贝利亚等成员,共同签署了处决波兰 “民族主义者和反革命活动家”的命令。

根据NKVD甄别的结果,科泽尔、斯塔罗别尔和奥斯塔什科夫这三个集中营里的全部波兰人,以及在NVKD官员在波兰零星搜捕并投入白俄罗斯和乌克兰监狱中7000名的高级知识分子、官员和资本家被列入了波兰国家殉葬者的名单——当然,在处决令上的22000人是按照苏联的“司法程序”作出死刑判决的:不过审判者只有贝利亚的副手梅尔库洛夫和科布洛夫、巴什塔科夫这三名内务部官员,而且“处理案件无需传唤被捕者和提出指控”!

1940年4月3日夜,各个集中营和监狱开始了屠杀。为了不留下痕迹,各个集中营统一收到了莫斯科发来的德国手枪和子弹;深夜处决时的枪声,各个集中营则各有各的方法:科泽尔的枪决是在四壁都蒙着羊毛毡的牢房里进行的;而在奥斯塔什科夫则使用了噪音很大的排气扇。到4月4日凌晨,NKVD的刽子手在科泽尔集中营就处决了390人,尸体则直接装上牢门外的卡车,送往NKVD的秘密营地进行集中掩埋。卡廷森林,则是科泽尔集中营的墓地,因为1943年被德国人发现而声名大噪;斯塔罗别尔和奥斯塔什科夫集中营的尸体,则分别在迈德罗基和皮亚提卡基。

尽管处决过程只需要用手铐或者绳子捆起来,然后把战俘带进牢房,向头部开上一枪,但NKVD的定额标准仍然让刽子手们仍然觉得工作强度有点太大,后来每夜“处理”犯人的数量降低到了250人,而且刽子手们五一节可以享受休假。从后来发掘出的尸体上看,一些波兰人曾经试图反抗,但这只能使他们的尸体上多上一两个四棱刺刀的伤口而已。连续的屠杀直到5月19日才告一段落,此时三个集中营的囚犯只剩下了395人。至于在明斯克和哈尔科夫等地监狱里的的波兰政治犯,处决则是由当地驻军进行的。根据1959年3月年KGB主席主席亚历山大·尼古拉耶维奇·谢列平给赫鲁晓夫的亲笔信,死于屠杀的波兰人一共为21857人。如果没有后来的事情,也许滞留在苏联的波兰官兵的命运会更加悲惨,但1941年6月22日德国入侵后,有2.5万人在弗拉齐斯拉夫·安德尔将军(从卢比扬卡监狱获释)的带领下,重新参加了反对的德国的战争。

1939年秋天来临的时候,波兰作为一个独立的国家,在欧洲的版图上再一次消失了,英法联军此时却在西线的壁垒里无所事事的等待着德军的进攻。而克里姆林宫主人,还在忙着用100万吨谷物、50万吨小麦、90万吨石油和10万吨棉花,从第三帝国手中交换30余架ME109、ME110、JU88战机和俾斯麦号战列舰的图纸以及吕佐夫号巡洋舰船体,斯大林对这笔划算的易货贸易颇为得意。希特勒则在专心准备他的西线战役。这一年的圣诞节,希特勒发给斯大林的贺电是:



祝您个人幸福,祝友好的苏联各族人民繁荣富强。



斯大林的复电是:德苏两国人民用鲜血凝成的友谊有一切理由万古长青。

第二次世界大战就这样以东方的悲剧为开端,开始向整个欧洲蔓延了。
当年拿破仑希望恢复波兰来对俄国进行强有力的打击与遏制,但是波兰人尤其是当时的波兰贵族并不愿意全力配合。大历史学家汤因比认为,波兰人只希望等到拿破仑大获全胜,彻底打垮沙皇俄国以后再大声疾呼波兰民族的权利。其实最为深层的原因就是波兰贵族对拿破仑在波兰推行包括解放犹太人、扶植城市资产阶级以及在农村中推行土地革命等的一系列进步政策损害他们的既得利益而深为不满,以至于宁愿在沙皇俄国旧制度的庇护下苟延残喘。拿破仑大帝不愧是雄才大略,一贯坚持按劳付酬的先进原则。既然波兰贵族不肯服从法国的外交战略和全盘接受法国的新制度,不肯尽全力反对沙皇俄国以减轻法国所受的战略压力,那么拿破仑就仅仅在普占波兰的基础上建立了华沙大公国,而且还是由极度忠实于拿破仑的萨克森国王兼任大公。当拿破仑帝国彻底覆亡后,象征着波兰民族最低限度独立的华沙大公国也被沙皇俄国一口吞掉了。


这个就胡说了

拿破仑恰恰愿意与亚历山大合作而不是和波兰人
法国在东欧的战略基石既是波兰,和奥斯曼,用来构建包围德意志国家的包围圈那是从黎赛留开始的,拿破仑法典损害了波兰大贵族的利益。
不过波兰的贵族要是争气的话,也不用被瓜分了
与亚历山大合作是为了组建大陆体系,对英国展开贸易战,要是成功的话,也不用跨过布格河远征了
NAAS不是有自己的地盘吗?
回复 9# ccewei

好像不是楼上这位自己写得吧?应该是06版的国际展望的一篇。
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