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鲁格曼为什么总与中国过不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30 18:32:06
原题:克鲁格曼要当政客吗

图为克鲁格曼2000年8月29日在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参加会议的资料照片。 新华社/路透

2010年开始没几天,有关中美摩擦的问题就被传得风声很紧,这是近些年来罕见的。美国《华尔街日报》1月5日刊出题为《克鲁格曼:和中国打一场贸易战吧》的文章,称在美国如何应对中国贸易顺差的讨论中出现一种越来越怨愤的情绪。曾获得过诺贝尔奖的经济学家克鲁格曼近日不顾主流经济学界普遍认同的自由贸易,在《纽约时报》上发表文章,赞成用保护主义来解决美国就业不足的问题。(1月7日《环球时报》)

上面提到的是克鲁格曼2009年12月31日发表在《纽约时报》题为《中国如果抛售美元,我们应该寄上感谢信》的文章。他在文章中称,“我预测 2010年是中国的天下,但场面恐怕不是很好看。与中国相关的最大问题,其实是气候变迁,但这里我想把焦点放在汇率政策上。中国已成为金融和贸易强权,在举世都不景气的今日,这个政策讲白一点就是种掠夺的行为。”

人们注意到,自克鲁格曼2009年5月中国之行后,总是与中国过不去,他不断发表文章对中国进行指责,其语气一次比一次猛烈。2009年10月25 日,克鲁格曼在《纽约时报》发表题为《中国人的不合作》的文章,毫不客气地指责中国的货币政策。他称,“中国恶劣的行为正在对世界其他地区构成越来越大的威胁。”

从这些文章中,我们不难看出,克鲁格曼显然是在为美国政府说话,充当政府的代言人。其实,他的观点在西方国家,特别是在美国不算新鲜,很多贸易保护主义者一直就人民币问题苛责中国。在金融危机爆发前后,人民币汇率一直被欧美发达国家政府作为向中国政府施压的重要工具,中国与这些国家历次关于贸易问题的双边会谈,都会涉及到汇率问题。

有人说,这是克鲁格曼一贯的作风。其实不然。与克鲁格曼同时期的不少经济学家和他的好友都在政府担任顾问的角色,甚至握有经济大权,但是克鲁格曼一直“在野”。虽然他人“在野”,然而,他的心却没有“在野”。克鲁格曼以美官方的口气,指责中国操纵人民币汇率,甚至把经济危机的责任推给中国,就是一个例证。因为指责中国操纵人民币汇率是美国一些政客们经常打的一张牌。

实际上,即使是被国际经济学界誉为“伟大的预言家”的克鲁格曼,也并不可能永远保持着神奇与聪明的“天才”一面。2009年5月,克鲁格曼在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的演讲中,他对听众说,“我当然会犯傻,而且犯过很多次傻。我对那些持乐观态度的人感到非常不信任。但事实是,后来的美国生产力确实复苏了,你可以想象,当时的我非常的悲观,一度怀疑自己的判断能力。”

不过,克鲁格曼在指责中国的时候并没有犯傻。克鲁格曼为什么要与中国过不去呢?说到底,克鲁格曼对中国的指责,代表了美国政府的声音。近月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加大了对中国的贸易保护力度,动辄就对中国进行贸易制裁。同时,他们在放任美元贬值的同时,又要求中国的人民币升值,无非是为了减少对中国的贸易逆差,摆脱当前的金融危机。美国目前正在利用其超级大国的地位,以及美元作为国际贸易计价货币的便利,执行“弱势美元”政策。

克鲁格曼等西方学界或政界人士热衷于人民币升值,甚至称要与中国打一场贸易战,是有其自身目的的。如果西方国家成功地迫使人民币升值,打压中国产品进入欧美市场,进而阻止中国崛起,即便自己毫无收获,甚至有所损失,但只要能够重创中国经济,遏止中国经济高速发展,这也是符合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利益,因为一个贫困落后的中国是西方国家所期望的。

克鲁格曼多次标榜自己为独立经济学家,但他一举一动,却与之相反。《华尔街日报》认为,新年伊始,美国最受推崇、影响力最大的经济学家之一实质上在喊着要和中国打一场贸易战,这令人吃惊。克鲁格曼称中国的汇率政策是“掠夺性的”,语调之尖锐,比得上任何一位反华派议员。这话说到点子上了。克鲁格曼对中国发飚的行为表明,他并非受人尊敬的经济学家,而是一个十足的美国政客。(邱林)http://news.ifeng.com/opinion/wo ... _6440_1503056.shtml原题:克鲁格曼要当政客吗

图为克鲁格曼2000年8月29日在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参加会议的资料照片。 新华社/路透

2010年开始没几天,有关中美摩擦的问题就被传得风声很紧,这是近些年来罕见的。美国《华尔街日报》1月5日刊出题为《克鲁格曼:和中国打一场贸易战吧》的文章,称在美国如何应对中国贸易顺差的讨论中出现一种越来越怨愤的情绪。曾获得过诺贝尔奖的经济学家克鲁格曼近日不顾主流经济学界普遍认同的自由贸易,在《纽约时报》上发表文章,赞成用保护主义来解决美国就业不足的问题。(1月7日《环球时报》)

上面提到的是克鲁格曼2009年12月31日发表在《纽约时报》题为《中国如果抛售美元,我们应该寄上感谢信》的文章。他在文章中称,“我预测 2010年是中国的天下,但场面恐怕不是很好看。与中国相关的最大问题,其实是气候变迁,但这里我想把焦点放在汇率政策上。中国已成为金融和贸易强权,在举世都不景气的今日,这个政策讲白一点就是种掠夺的行为。”

人们注意到,自克鲁格曼2009年5月中国之行后,总是与中国过不去,他不断发表文章对中国进行指责,其语气一次比一次猛烈。2009年10月25 日,克鲁格曼在《纽约时报》发表题为《中国人的不合作》的文章,毫不客气地指责中国的货币政策。他称,“中国恶劣的行为正在对世界其他地区构成越来越大的威胁。”

从这些文章中,我们不难看出,克鲁格曼显然是在为美国政府说话,充当政府的代言人。其实,他的观点在西方国家,特别是在美国不算新鲜,很多贸易保护主义者一直就人民币问题苛责中国。在金融危机爆发前后,人民币汇率一直被欧美发达国家政府作为向中国政府施压的重要工具,中国与这些国家历次关于贸易问题的双边会谈,都会涉及到汇率问题。

有人说,这是克鲁格曼一贯的作风。其实不然。与克鲁格曼同时期的不少经济学家和他的好友都在政府担任顾问的角色,甚至握有经济大权,但是克鲁格曼一直“在野”。虽然他人“在野”,然而,他的心却没有“在野”。克鲁格曼以美官方的口气,指责中国操纵人民币汇率,甚至把经济危机的责任推给中国,就是一个例证。因为指责中国操纵人民币汇率是美国一些政客们经常打的一张牌。

实际上,即使是被国际经济学界誉为“伟大的预言家”的克鲁格曼,也并不可能永远保持着神奇与聪明的“天才”一面。2009年5月,克鲁格曼在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的演讲中,他对听众说,“我当然会犯傻,而且犯过很多次傻。我对那些持乐观态度的人感到非常不信任。但事实是,后来的美国生产力确实复苏了,你可以想象,当时的我非常的悲观,一度怀疑自己的判断能力。”

不过,克鲁格曼在指责中国的时候并没有犯傻。克鲁格曼为什么要与中国过不去呢?说到底,克鲁格曼对中国的指责,代表了美国政府的声音。近月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加大了对中国的贸易保护力度,动辄就对中国进行贸易制裁。同时,他们在放任美元贬值的同时,又要求中国的人民币升值,无非是为了减少对中国的贸易逆差,摆脱当前的金融危机。美国目前正在利用其超级大国的地位,以及美元作为国际贸易计价货币的便利,执行“弱势美元”政策。

克鲁格曼等西方学界或政界人士热衷于人民币升值,甚至称要与中国打一场贸易战,是有其自身目的的。如果西方国家成功地迫使人民币升值,打压中国产品进入欧美市场,进而阻止中国崛起,即便自己毫无收获,甚至有所损失,但只要能够重创中国经济,遏止中国经济高速发展,这也是符合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利益,因为一个贫困落后的中国是西方国家所期望的。

克鲁格曼多次标榜自己为独立经济学家,但他一举一动,却与之相反。《华尔街日报》认为,新年伊始,美国最受推崇、影响力最大的经济学家之一实质上在喊着要和中国打一场贸易战,这令人吃惊。克鲁格曼称中国的汇率政策是“掠夺性的”,语调之尖锐,比得上任何一位反华派议员。这话说到点子上了。克鲁格曼对中国发飚的行为表明,他并非受人尊敬的经济学家,而是一个十足的美国政客。(邱林)http://news.ifeng.com/opinion/wo ... _6440_1503056.shtml
经济学人驳克鲁曼:中国对世界贡献多

克鲁曼鼓动外国“跟中国打贸易战”,遭《经济学人》反驳。
中评社香港1月9日电(记者 黄晓南编译报道)诺奖经济学家克鲁曼(Paul Krugman)日前在《纽约时报》撰文,指斥“中国重商主义(mercantilism)重伤世界经济”,并呼吁其他国家“和中国打一场贸易战”,在西方思想界引起激荡。

  最新一期《经济学人》发表专文,反驳克鲁曼的论点,认为与美国相比,中国在金融海啸中对全球经济贡献良多,但批评者对此往往视而不见。与此同时,该刊认为中国出口货物占全球的份额在可见的将来会持续提升,难免进一步加剧西方针对中国的保护主义情绪,2010年将会是多事的一年。

  克鲁曼在该篇题为《中国的新年》(Chinese New Year)的文章中开宗明义说:“我预测2010年将是属于中国的--但这并非一件好事。”他说,中国现已成为经济大国,却没有大国风范,一味采取重商主义,把汇率人为压低、保持高的贸易顺差,无异于对世界其他国家的经济掠夺,这些受害者们应该“和中国打一场贸易战”。

  “重商主义”是一种经济政策思想,重视对外贸易,认为政府应采取主动角色,使用补贴和关税等手段,刺激出口并遏止进口,以达到促进国家富强的目的。

  《经济学人》发表题为《龙之恐惧》(Fear of the Dragon)的文章,驳斥克鲁曼的论点。该文指出,许多批评中国的人都只看到钱币的一面(one side of the coin),而忽略了另一面。例如,中国外贸占GDP的比重,事实上由2007年的36%下降至去年的24%;贸易顺差占GDP的比重,亦由11%降至 6%。三年前,外贸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达3%,而在去年,则是负贡献(即拖累)3%。与此同时,外国人亦往往忽略了,中国的进口趋势其实比出口更加强劲。据最新数据,去年11月中国进口总额同比增长高达27%,而出口则仍然未止跌势。此外,以克鲁曼最关心的美国经济为例,去年截至十月,美国对加拿大和墨西哥这两个最大市场的出口剧跌了14%,对中国这个第三大市场的出口,却大增了 13%。 换句话说,与克鲁曼所讲的中国“抽乾了疲弱的国际货物需求”、“对其他国家进行经济掠夺”相反,在去年这一段金融海啸后的艰难日子当中,中国对于支撑世界经济渡过难关是贡献良多。

  文章引述里昂证券(CLSA)分析员Chris Wood指出,对于重新平衡(rebalancing)环球经济而言,中国的贡献远比美国为大。因为世界经济现在最需要的是两件事--中国人多花一点,美国人多储蓄一点。在这方面,中国已经透过买车补贴、家电下乡和医疗改革等措施,取得很大的成果。相反,美国政府仍继续印钞票、发债券救市,国民储蓄率现仅为GDP的10%,是十年前的一半,这对于环球经济的平衡弊多于利。

  目前中国的出口货额占全球约10%,已取代德国成为世界第一,亦接近日本在上世纪80年代巅峰期的历史高位。不幸的是,日本出口此后无复当年勇,占全球的份额一路跌至今天的5%。那么,同样面对贸易保护主义和货币升值压力等威胁,中国会否重蹈日本当年的覆辙?该刊认为,答案为“否”,有三大原因。首先,中国目前的出口主力多为低技术、低增值的廉价货品,有很大的升级空间,现在中国厂商大举投资于电脑晶片和汽车等项目,将会对于出口的增长有很大贡献,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在廉价货品市场的饱和。第二,与当年的日本相比,中国今天的优势是对资本管制(capital control)的态度更加审慎,不会像日本般鲁莽,在1985~1988年间让日圆暴升了逾100%。

  第三,中国的优势亦在于幅员辽阔、人口庞大。可以说,在中国国境之内,存在着几个成熟度差别很大的经济体,包括非常发达的沿海地区和仍很落后的一些内陆地区。日本当年进军高增值制造业时,无可避免大幅拉高工资水平,导致纺织等本来很有优势的旧制造业丧失竞争力,中国的处境则好得多,因为内陆的工资水准仍然很低,沿海的纺织厂、鞋厂西迁后,仍可以保持很强的竞争力。

  文章最后说,现时的情况是这样的:中国的进口在大幅增加,中国的本土消费正急速提升,中国的出口仍会持续增长。然而,对于这三个事实,正处于经济困境的外国往往只会着眼于最后一项,而这将导致保护主义情绪进一步升温,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呼声也难免愈趋高涨,2010年很可能是新仇旧恨交集的一年。http://cn.chinareviewnews.com/do ... mp;mdate=0109004402
环球时报这种评论真是脑残~~~
评论别人的言论偏偏就喜欢那种抓典型立靶子的腔调。。。环球真是火车站前的大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