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热络交流背后 隐藏诡异与凶险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15:47:09


http://gb.chinareviewnews.com/do ... mp;mdate=0102111535

  中评社台北1月2日电/佛光大学文学系主任、两岸统合学会秘书长谢大宁1日在旺报发表文章说,毫无疑问的,这一年多来的两岸关系,的确可以用一日千里来形容。从某种角度来说,两岸的频繁交往乃是全面性的,它广及了政治、经济、文化乃至社会所有层面,触角也伸入了各个不同阶层。无论如何,这当然都意味着两岸来到了一个重大的历史变局之前。

      但是如果更细致些来看,这变局在各个层面也并不是同步的,甚至我们也许应该说,它在不同层面甚至有背道而驰的地方。比如说一年来两岸经济关系之密切发展,简直可以用一泄千里来形容;但是两岸的政治关系却又在骨子里透着许多诡异与凶险。而因为这些关系的不同步,遂使两岸关系的分析与预测存在着高度的困难。这状况即使对两岸这一年来文化关系发展这个单一层面的分析,也是适用的。

  文章说,以我来看两岸这一年来的文化关系,我觉得可以用三个个别的事件来作代表,一是台湾文史课纲之修订,二是国共的长沙会谈,三则是两岸的学历承认与开放陆生。这三个层面某种意义上正可以做为一种缩影,反映着两岸关系的机会与凶险。怎么说呢?

  如果我们还是借用过去、现在与未来三个轴线来分析的话,在文化上两岸都共同承认的是彼此的同文同种与文化传统,由于这点双方并没有争执,所以很可以表现出水乳交融的一面。但是这纯是就着过去这一轴线而说的。在这一面向上,我们看到了国共在长沙以文化为主轴的会谈,其中许多文化表演的节目就很有点这种味道。

      换言之,两岸只要跳脱开这几十年的历史,其它的历史记忆几乎是一致的。就这一面向而言,彼此共同享有着中华民族尚未衰弱前的往日荣光,而台湾的代表也可以自然地把民族感情挂在嘴边,说些大陆代表会感到温馨舒适、心花怒放的话。

      然而若是大陆朋友要因此以为这就表示两岸的统一已经近在咫尺,那恐怕就是一个不太美丽的错误了。

     这主要是因为对台湾朋友的思维而言,他的历史记忆是过渡不到现在的语境里的,传统与现代对台湾而言,某种程度上早已经断裂了。


  上述这点事实上也表现在长沙会谈中。据一些参加了此一会谈的朋友事后转述说,长沙会谈里一个最奇特的现象,就是台湾代表感兴趣的只是文化创意产业,换句话说,台湾在乎于文化的,只是它能转化为多少钱,至于民族情感云者,只是一种可以用来赚钱的“修辞”而以。

     这和大陆朋友想要用文化做为一个纽带,来在政治上系住台湾,两者之间便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换个方式说,两岸各自表述着民族情感、血缘纽带,但它们一个是“经济的修辞”,另一个则是“政治的修辞”,这仍是一个鸡同鸭讲的无法聚焦的对话;表面上有了共同的语言,骨子里却是另外一个有些荒谬的场景。

  如果说长沙会谈代表的是两岸文化发展的过去轴线,那马政府在文史课纲修正上的迟疑瞻顾,就代表着两岸文化发展的现在轴线。
      
      马政府上台已经一年多了,但是杜正胜的同心圆史观依然屹立不摇,还是目前历史教科书的主轴,而且迄今依然没有修改的意向与可能,这也就是说在国家文化意识形态的塑造工作上,马政府并无意在两岸之间“求同存异”。

      原则上说,同心圆史观代表的是台湾现在的文化与传统中国文化,已经断裂为两种文化,而非同一个文化的两个具有连续与发展关系的阶段;此一区别当然是有重要意义的。

  因此,我曾在另外的文章中,将同心圆史观的提出,视为是一个国族建构的过程。而马政府之所以迄今仍看不出修改此一史观的迹象,代表的究竟只是因为害怕引起争议,还是见不及此,或者根本已经认同了这样的史观,也许还不能遽下定论,

    但无论如何,这都已然对敏感的人送出了一个重要讯息,特别是当这个讯息与长沙会谈的讯息具有着某种一致性时,我们很难说它不代表着某种走向,
重要的是,此一走向将可能为两岸未来的发展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呢?坦白说,我是捏着一把冷汗的!

  至于未来的轴线,我以承认大陆学历与开放陆生这件事来做代表。原则上说,台湾实在没有不承认大陆学历的理由,以前因为政治因素挡着,现在当然只能朝开放的路子走,所以开放乃是迟早的事。

     开放陆生更该是今天任何高等教育都该做的事,这些都没有什么可以讨论的。但是我注意的是整个台湾社会在讨论这个议题,特别是讨论是否该开放陆生时,所流露的心态。

  简单说,赞成者大概多从陆生可以填补台湾大专院校因少子化所面临的缺员压力立论,反对者则根本就是拒绝和大陆做任何交往。而无论怎么谈,就是几乎没有人提到这可以是台湾展现自己文化力量的机会。

      其实台湾以往每每在谈及和大陆的对比时,不都常自豪于自己的社会制度与文化力量,并且自许为这是为台湾开创未来,向大陆进取的本钱吗?何以我们今天居然不敢藉由陆生的来台学习,而发挥我们改变大陆下一代之文化品质的优势呢?然则,我们将会由这件事中看到了什么?

  以上,我尝试以三件牵涉到文化的个别而不相关的事,简单描绘了一个具有相当交集的图像,那就是在热络的交流与开放之中,骨子里所流露的冷漠与疏离。

     我觉得这个图像是有概括性的,因为它和我们从其它比如政治等面向上所看到的图像,是很一致的。呈显这样一个图像,主要是为了表明这一年来两岸关系的真实面貌,并提醒大家,我们不能只在交流中看到机会,也要随时注意那藏在交流背后的疏离感,以及从这疏离感所可能为两岸带来的凶险。

     坦白说,我以为如果我们找不到正确的途径来化解这种疏离感,如果两岸不能先寻求共同的文化认同的话,那两岸的未来恐怕仍会是凶险大于机会的。但愿这只是我的杞人忧天。

http://gb.chinareviewnews.com/do ... mp;mdate=0102111535

  中评社台北1月2日电/佛光大学文学系主任、两岸统合学会秘书长谢大宁1日在旺报发表文章说,毫无疑问的,这一年多来的两岸关系,的确可以用一日千里来形容。从某种角度来说,两岸的频繁交往乃是全面性的,它广及了政治、经济、文化乃至社会所有层面,触角也伸入了各个不同阶层。无论如何,这当然都意味着两岸来到了一个重大的历史变局之前。

      但是如果更细致些来看,这变局在各个层面也并不是同步的,甚至我们也许应该说,它在不同层面甚至有背道而驰的地方。比如说一年来两岸经济关系之密切发展,简直可以用一泄千里来形容;但是两岸的政治关系却又在骨子里透着许多诡异与凶险。而因为这些关系的不同步,遂使两岸关系的分析与预测存在着高度的困难。这状况即使对两岸这一年来文化关系发展这个单一层面的分析,也是适用的。

  文章说,以我来看两岸这一年来的文化关系,我觉得可以用三个个别的事件来作代表,一是台湾文史课纲之修订,二是国共的长沙会谈,三则是两岸的学历承认与开放陆生。这三个层面某种意义上正可以做为一种缩影,反映着两岸关系的机会与凶险。怎么说呢?

  如果我们还是借用过去、现在与未来三个轴线来分析的话,在文化上两岸都共同承认的是彼此的同文同种与文化传统,由于这点双方并没有争执,所以很可以表现出水乳交融的一面。但是这纯是就着过去这一轴线而说的。在这一面向上,我们看到了国共在长沙以文化为主轴的会谈,其中许多文化表演的节目就很有点这种味道。

      换言之,两岸只要跳脱开这几十年的历史,其它的历史记忆几乎是一致的。就这一面向而言,彼此共同享有着中华民族尚未衰弱前的往日荣光,而台湾的代表也可以自然地把民族感情挂在嘴边,说些大陆代表会感到温馨舒适、心花怒放的话。

      然而若是大陆朋友要因此以为这就表示两岸的统一已经近在咫尺,那恐怕就是一个不太美丽的错误了。

     这主要是因为对台湾朋友的思维而言,他的历史记忆是过渡不到现在的语境里的,传统与现代对台湾而言,某种程度上早已经断裂了。


  上述这点事实上也表现在长沙会谈中。据一些参加了此一会谈的朋友事后转述说,长沙会谈里一个最奇特的现象,就是台湾代表感兴趣的只是文化创意产业,换句话说,台湾在乎于文化的,只是它能转化为多少钱,至于民族情感云者,只是一种可以用来赚钱的“修辞”而以。

     这和大陆朋友想要用文化做为一个纽带,来在政治上系住台湾,两者之间便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换个方式说,两岸各自表述着民族情感、血缘纽带,但它们一个是“经济的修辞”,另一个则是“政治的修辞”,这仍是一个鸡同鸭讲的无法聚焦的对话;表面上有了共同的语言,骨子里却是另外一个有些荒谬的场景。

  如果说长沙会谈代表的是两岸文化发展的过去轴线,那马政府在文史课纲修正上的迟疑瞻顾,就代表着两岸文化发展的现在轴线。
      
      马政府上台已经一年多了,但是杜正胜的同心圆史观依然屹立不摇,还是目前历史教科书的主轴,而且迄今依然没有修改的意向与可能,这也就是说在国家文化意识形态的塑造工作上,马政府并无意在两岸之间“求同存异”。

      原则上说,同心圆史观代表的是台湾现在的文化与传统中国文化,已经断裂为两种文化,而非同一个文化的两个具有连续与发展关系的阶段;此一区别当然是有重要意义的。

  因此,我曾在另外的文章中,将同心圆史观的提出,视为是一个国族建构的过程。而马政府之所以迄今仍看不出修改此一史观的迹象,代表的究竟只是因为害怕引起争议,还是见不及此,或者根本已经认同了这样的史观,也许还不能遽下定论,

    但无论如何,这都已然对敏感的人送出了一个重要讯息,特别是当这个讯息与长沙会谈的讯息具有着某种一致性时,我们很难说它不代表着某种走向,
重要的是,此一走向将可能为两岸未来的发展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呢?坦白说,我是捏着一把冷汗的!

  至于未来的轴线,我以承认大陆学历与开放陆生这件事来做代表。原则上说,台湾实在没有不承认大陆学历的理由,以前因为政治因素挡着,现在当然只能朝开放的路子走,所以开放乃是迟早的事。

     开放陆生更该是今天任何高等教育都该做的事,这些都没有什么可以讨论的。但是我注意的是整个台湾社会在讨论这个议题,特别是讨论是否该开放陆生时,所流露的心态。

  简单说,赞成者大概多从陆生可以填补台湾大专院校因少子化所面临的缺员压力立论,反对者则根本就是拒绝和大陆做任何交往。而无论怎么谈,就是几乎没有人提到这可以是台湾展现自己文化力量的机会。

      其实台湾以往每每在谈及和大陆的对比时,不都常自豪于自己的社会制度与文化力量,并且自许为这是为台湾开创未来,向大陆进取的本钱吗?何以我们今天居然不敢藉由陆生的来台学习,而发挥我们改变大陆下一代之文化品质的优势呢?然则,我们将会由这件事中看到了什么?

  以上,我尝试以三件牵涉到文化的个别而不相关的事,简单描绘了一个具有相当交集的图像,那就是在热络的交流与开放之中,骨子里所流露的冷漠与疏离。

     我觉得这个图像是有概括性的,因为它和我们从其它比如政治等面向上所看到的图像,是很一致的。呈显这样一个图像,主要是为了表明这一年来两岸关系的真实面貌,并提醒大家,我们不能只在交流中看到机会,也要随时注意那藏在交流背后的疏离感,以及从这疏离感所可能为两岸带来的凶险。

     坦白说,我以为如果我们找不到正确的途径来化解这种疏离感,如果两岸不能先寻求共同的文化认同的话,那两岸的未来恐怕仍会是凶险大于机会的。但愿这只是我的杞人忧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