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法俄联合研制战斗机初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7 23:30:36
今年6月,俄罗斯总理卡西亚诺夫在圣彼得堡与法国总理拉法兰会见后,公开宣布俄法同意联合研制两国共同使用的新一代战斗机。卡西亚诺夫表示,俄罗斯和法国的关系目前处于历史最高点,双方将进行广泛的合作。而俄罗斯和法国在2002年秋天签署的保护信息协议,奠定了两国的飞机开发机构、企业之间的合作基础。这种由西方传统大国和前苏联最大的继承者联合研制的新型战斗机,会是什么样子,这一合作又蕴含着哪些深层的含义,非常值得进行分析和探讨。

研制背景

在二战结束后,法国、苏联两国摆脱了战争阴影,重新成为了世界强国。在战后的半个世纪里,法苏均研制出了多种优秀的战斗机,但冷战结束后两国航空工业的发展很不顺利。俄罗斯航空工业受苏联解体拖累,战斗机研制工作一无资金,二受工业体系不完善影响,战斗机性能与美国的差距越来越大。此外传统的军援、军贸体系严重受创,俄军用航空机构和企业内外交困,处境艰难。法国的状况要好一些,“阵风”战斗机研制顺利,但“阵风”始终是一种三代半战斗机,与美国在研的F/A-22、F-35差距明显,甚至在韩国竞争战斗机采购合同时败给了美国F-15K。更重要的是,进入21世纪后,法国、俄罗斯处处受制于美国,政治分歧愈发明显。在伊拉克战争期间,法国公开反对美英发起战争,法美关系跌入谷底。窘这种情况下,法俄两个大国自然走得更近,最新的动作就是联合研制新一代战斗机。西方传媒将上述举动形容为“法俄轴心的征兆”。

美国早已启动了研制了世界第四代战斗机(俄罗斯称为第五代战斗机)――F/A-22和F-35的工作,技术难度极高、耗资巨大。即便是美国这个超级大国,也不得不推出难度降低、性能打折的JSF(F-35),并吸引了英国等多个合作伙伴分担经费和风险。法俄任何一方的经济、技术都不足以与美国匹敌(实际上两者联合起来也难以与美国并驾齐驱),合作显然是非常必要的。此前苏霍伊公司早已大张旗鼓的邀请中国、印度参与俄第五代战斗机的研制,并已获得了印度的积极回应。

法俄联合研制战斗机,将使得双方军用航空企业在政府的允许和鼓励下,实现资源共享、互信互利。经费压力也可以疏缓,要知道美国仅研制F/A-22的F119发动机就已经耗资约30亿美元,法俄通过资源整合可以省下大量经费。同时两个大国的联合推销,有助于扩大法俄新战斗机未来的销路。我们不妨算一笔帐,预计10年内世界各国最少需要购买3000架战斗机,总价值近1500亿美元,哪怕法俄只能夺得其中1/10的份额,也已经非常客观了。假如再进一步引入无法购买美国战斗机的合作伙伴,经费压力将降到更低。


新战斗机概貌


法俄两国以往的战斗机可以说大不相同,因此联合研制的战斗机会是什么样子,令众多媒体和读者很感兴趣。俄罗斯第五代战斗机项目几经周折,经历了米格1.42、S-47“金雕”等机型的炒作,最终于2002年正式启动。根据2002年4月俄罗斯副总理伊利亚·克列巴诺夫的报告,俄第五代战斗机主要由近年保持良好发展势头的苏霍伊设计局负责,米格航空公司和雅科夫列夫设计局参与配合。原定2010年批量生产并逐步装备俄空军,与法国的合作可能会令这一进度有所延缓,因为双方的沟通、协调不可避免的要耗费更多时间。

双方对新战斗机的需求基本一致:一、强化夺取制空权的能力。新战斗机必须是真正的第四代战斗机,而不是“阵风”那样的三代半,必须能与F/A-22、F-35抗衡,以确保己方在未来的制空权。二、具有优秀的战术空地打击能力,必须能在更加凶猛的防空火力中生存下来并消灭敌地面目标。三、力争外国战斗机订单。通过新战斗机的研制,确保两国在国际战斗机市场中的地位,促使自身航空工业良性发展,提高国家的国际影响力。


根据上述需求,法俄的新一代战斗机毫无疑问必须具有隐身、超音速巡航、超机动能力和垂直/短距离起降能力,这些项目是第四代战斗机的标志性指标。全机大致重20吨左右,这一重量较为符合现有发动机、气动、航电等技术的状况,也有利于发展为舰载型号。


细节推测


法俄新一代战斗机的外形将具有隐身战斗机的典型特征,例如翼身融合、S形进气道、相互平行的边缘线条、倾斜垂尾、内部武器舱等等。对于第四代战斗机来说,外形是决定隐身性能的最主要因素,其次是涂料和细节工艺。同时超机动能力、超音速巡航也对气动外形有着严格的要求。笔者认为,未来各国的第四代战斗机的外形将会十分相近。在超机动方面,俄罗斯有着三翼面的苏-37、前掠翼的S-47等,但出于隐身等方面的考虑,三翼面、前掠翼等技术不太可能被法俄双方沿用到新机上。为适应新的需要,新战斗机的材料将加大复合材料、钛合金的比例,减少铝合金和钢的比例。


在动力方面,法俄新一代战斗机将采用推重比达到10的先进航空发动机。比较“就手”的发动机就是俄罗斯的AL-41及其发展型号。这是已经已研究多年的一种先进发动机,仅从俄方公开资料分析,该发动机能令新战斗机实现超音速巡航,即不进入极为耗油的加力状态,即可以1.4~1.6马赫的速度长时间巡航。该发动机推力几乎达到了20吨,同时简化了自身结构,降低了重量,达到尽量大的推重比,这使得采用它的战斗机的推重比能提高到满足超音速巡航需要的水平。为保障超常规机动和短距起降能力,俄罗斯已掌握了相当成熟的推力矢量控制手段,配合上先进的气动设计,能令战斗机做出超乎寻常的机动动作,还可以彻底改进飞机的起降性能,甚至实现垂直起降。



但俄罗斯航空发动机一直有寿命短等缺陷。法国航空发动机则存在着推力不足等问题,但在发动机数字控制技术等方面也有相当高的造诣,双方合作能够取长补短,研制出更优秀的发动机。新发动机配合全新气动外形,可保证法俄新战斗机完成70°以上的可控大迎角飞行,滚转率应达每秒100°以上,转弯半径进一步缩小,起降距离缩短到500m以下,甚至具备垂直起降能力。该发动机还必须有低的红外特征,保证红外隐身性能,这需要通过在尾喷口部位采用遮蔽、冷却等措施,甚至可能采用隔热的新型材料结构和主动红外对抗措施。同时也不排除为新机的具体型号配装不同型号的法、俄发动机,以提高出口等各个层面的灵活性。



法俄新一代战斗机必须采用搜索、发现、跟踪、攻击距离更远的火控设备和武器。在火控系统中,火控雷达是最关键的子系统。俄罗斯曾研制过米格-31的大功率无源相控阵雷达等优秀型号,但限于电子技术水平长期落后于西方国家,恐怕新战斗机的雷达得交由法国负责。目前英、法、德三国已投入10亿美元,开发代号AMSAR的机载多功能固态有源阵列雷达,预计2010年开始服役。AMSAR雷达的收发组件数超过2000个,具有高度自适应能力的多波束系统,能在同一时间内以目标截获、地图测绘、地形跟踪、动目标指示、合成孔径方式等多种模式工作。笔者认为,由于英、德不太可能同意法俄新战斗机直接采用AMSAR,法国可能将掌握的AMSAR核心技术转化成另一型号的火控雷达,装备在新战斗机上。预计新雷达对典型战斗机目标的探测距离可望达到200千米,至少能同时跟踪20个空中目标或16个地面目标,具有全新的被动辐射定位工作模式,并具有合成孔径成像技术。



法俄新战斗机火控系统将高度综合各个相关的独立设备,以强大的核心处理设备完成繁重的计算、处理、控制和管理功能,从而将传感器信息处理、数据融合、任务计算、导航、外挂管理、电子战、通信、系统控制和故障管理等多种功能完美的结合在一个处理系统上。此外,还将加入目标机动预测、精度分配、数据融合和智能控制等新技术。新火控和新武器还必须具有良好的可靠性和可维护性,并且人机交互性能要更高,令飞行员更迅速的做出正确决定。法俄两国都研制过多种优秀的战斗机火控和操纵系统,但法国在电子系统可靠性、可维护性方面、人机工程方面更为出色,整个火控和操纵系统可以由法国包办。高速数据链也是第四代战斗机必备的信息化设备。其他关键性的电子设备项目包括:高度一体化、模块化的航空电子系统;多传感器综合技术;传输速度、保密性能优秀的通信系统;座舱显示与控制系统,以多功能液晶显示器和具有良好人机工程的操纵系统为核心;具有多种手段的高精度导航系统;数字式地图及显示技术;拥有高速数据总线的新型机载计算机。相信法国在这一方面有着比俄罗斯优胜的实践经验和技术。此外法俄都拥有头盔显示器、红外搜索跟踪设备、语音控制等先进技术,进一步改进后可用于新一代战斗机。



法俄两国雄厚的航空工业基础,应当能够确保上述各个指标的顺利实现。两国的航空设计和制造实力雄厚,科研、生产、实验设施完善,例如俄罗斯的航空仿真实验技术,其仿真结果和空中试飞结果基本一致,确保了航空电子综合系统的性能。



法俄新战斗机将配备全新研制的机载武器,笔者认为法俄双方很可能采用不同的武器配置,主要以本国武器为主。对空武器包括以冲压喷气技术、主动雷达制导为标志的新型远程空空导弹(例如R-77的改进型号),和以高机动、红外热成像制导为标志的新型近距空空导弹,还有可能采用机载激光炮。空地武器以防区外发射、精确制导、发射后不管的空地导弹为主,包括法国的“暴风影子”撒布器及其发展型号等等。如能研制成功以俄Glonass、欧洲伽利略等卫星定位技术为主要制导手段的新型空地武器,将有效提高新机的空地打击能力。但Glonass系统已有多年处于半闲置的状态,伽利略系统离实用阶段尚早,两者的现状都难以与美国GPS系统相比。法俄均有先进的空舰导弹,新一代战斗机的反舰能力应该不成问题,法国的超音速反舰导弹还在纸面上,可以考虑引进俄超音速空舰导弹的发展型号。应指出的是,上述武器必须尽可能考虑装入新战斗机的内部弹舱的要求。




小节



法国目前尚未披露其第四代战斗机的研制方案。在俄罗斯方面,除了试验性的米格1.42和苏霍伊S-47外,还出现过米格LFI中小型战斗机方案。该方案早在80年代已经提出,属于一种三代半战斗机,如果对设计进行重大改进,有望达到第四代战斗机的水平。LFI计划使用RD33发动机的改型,曾考虑过单发和双发两种方案,最终推重比可能达到1.3的水平。苏霍伊也提出过S-54方案,这是一种真正的第四代战斗机,最大起飞重量为17.5吨,隐身外形设计,武器全部内挂;采用具有完善的对空、对地、对海工作模式的火控系统,具有同时锁定8个重要目标,并同时攻击4个目标的能力;采用各种全新设计的空空、空地、空舰武器。这一方案和F/A-22也不在一个重量级上。中小型战斗机的研制难度要低一些,对于法俄来说也许是最佳的选择,待发展成熟后再研制第四代大型战斗机。今年6月,俄罗斯总理卡西亚诺夫在圣彼得堡与法国总理拉法兰会见后,公开宣布俄法同意联合研制两国共同使用的新一代战斗机。卡西亚诺夫表示,俄罗斯和法国的关系目前处于历史最高点,双方将进行广泛的合作。而俄罗斯和法国在2002年秋天签署的保护信息协议,奠定了两国的飞机开发机构、企业之间的合作基础。这种由西方传统大国和前苏联最大的继承者联合研制的新型战斗机,会是什么样子,这一合作又蕴含着哪些深层的含义,非常值得进行分析和探讨。

研制背景

在二战结束后,法国、苏联两国摆脱了战争阴影,重新成为了世界强国。在战后的半个世纪里,法苏均研制出了多种优秀的战斗机,但冷战结束后两国航空工业的发展很不顺利。俄罗斯航空工业受苏联解体拖累,战斗机研制工作一无资金,二受工业体系不完善影响,战斗机性能与美国的差距越来越大。此外传统的军援、军贸体系严重受创,俄军用航空机构和企业内外交困,处境艰难。法国的状况要好一些,“阵风”战斗机研制顺利,但“阵风”始终是一种三代半战斗机,与美国在研的F/A-22、F-35差距明显,甚至在韩国竞争战斗机采购合同时败给了美国F-15K。更重要的是,进入21世纪后,法国、俄罗斯处处受制于美国,政治分歧愈发明显。在伊拉克战争期间,法国公开反对美英发起战争,法美关系跌入谷底。窘这种情况下,法俄两个大国自然走得更近,最新的动作就是联合研制新一代战斗机。西方传媒将上述举动形容为“法俄轴心的征兆”。

美国早已启动了研制了世界第四代战斗机(俄罗斯称为第五代战斗机)――F/A-22和F-35的工作,技术难度极高、耗资巨大。即便是美国这个超级大国,也不得不推出难度降低、性能打折的JSF(F-35),并吸引了英国等多个合作伙伴分担经费和风险。法俄任何一方的经济、技术都不足以与美国匹敌(实际上两者联合起来也难以与美国并驾齐驱),合作显然是非常必要的。此前苏霍伊公司早已大张旗鼓的邀请中国、印度参与俄第五代战斗机的研制,并已获得了印度的积极回应。

法俄联合研制战斗机,将使得双方军用航空企业在政府的允许和鼓励下,实现资源共享、互信互利。经费压力也可以疏缓,要知道美国仅研制F/A-22的F119发动机就已经耗资约30亿美元,法俄通过资源整合可以省下大量经费。同时两个大国的联合推销,有助于扩大法俄新战斗机未来的销路。我们不妨算一笔帐,预计10年内世界各国最少需要购买3000架战斗机,总价值近1500亿美元,哪怕法俄只能夺得其中1/10的份额,也已经非常客观了。假如再进一步引入无法购买美国战斗机的合作伙伴,经费压力将降到更低。


新战斗机概貌


法俄两国以往的战斗机可以说大不相同,因此联合研制的战斗机会是什么样子,令众多媒体和读者很感兴趣。俄罗斯第五代战斗机项目几经周折,经历了米格1.42、S-47“金雕”等机型的炒作,最终于2002年正式启动。根据2002年4月俄罗斯副总理伊利亚·克列巴诺夫的报告,俄第五代战斗机主要由近年保持良好发展势头的苏霍伊设计局负责,米格航空公司和雅科夫列夫设计局参与配合。原定2010年批量生产并逐步装备俄空军,与法国的合作可能会令这一进度有所延缓,因为双方的沟通、协调不可避免的要耗费更多时间。

双方对新战斗机的需求基本一致:一、强化夺取制空权的能力。新战斗机必须是真正的第四代战斗机,而不是“阵风”那样的三代半,必须能与F/A-22、F-35抗衡,以确保己方在未来的制空权。二、具有优秀的战术空地打击能力,必须能在更加凶猛的防空火力中生存下来并消灭敌地面目标。三、力争外国战斗机订单。通过新战斗机的研制,确保两国在国际战斗机市场中的地位,促使自身航空工业良性发展,提高国家的国际影响力。


根据上述需求,法俄的新一代战斗机毫无疑问必须具有隐身、超音速巡航、超机动能力和垂直/短距离起降能力,这些项目是第四代战斗机的标志性指标。全机大致重20吨左右,这一重量较为符合现有发动机、气动、航电等技术的状况,也有利于发展为舰载型号。


细节推测


法俄新一代战斗机的外形将具有隐身战斗机的典型特征,例如翼身融合、S形进气道、相互平行的边缘线条、倾斜垂尾、内部武器舱等等。对于第四代战斗机来说,外形是决定隐身性能的最主要因素,其次是涂料和细节工艺。同时超机动能力、超音速巡航也对气动外形有着严格的要求。笔者认为,未来各国的第四代战斗机的外形将会十分相近。在超机动方面,俄罗斯有着三翼面的苏-37、前掠翼的S-47等,但出于隐身等方面的考虑,三翼面、前掠翼等技术不太可能被法俄双方沿用到新机上。为适应新的需要,新战斗机的材料将加大复合材料、钛合金的比例,减少铝合金和钢的比例。


在动力方面,法俄新一代战斗机将采用推重比达到10的先进航空发动机。比较“就手”的发动机就是俄罗斯的AL-41及其发展型号。这是已经已研究多年的一种先进发动机,仅从俄方公开资料分析,该发动机能令新战斗机实现超音速巡航,即不进入极为耗油的加力状态,即可以1.4~1.6马赫的速度长时间巡航。该发动机推力几乎达到了20吨,同时简化了自身结构,降低了重量,达到尽量大的推重比,这使得采用它的战斗机的推重比能提高到满足超音速巡航需要的水平。为保障超常规机动和短距起降能力,俄罗斯已掌握了相当成熟的推力矢量控制手段,配合上先进的气动设计,能令战斗机做出超乎寻常的机动动作,还可以彻底改进飞机的起降性能,甚至实现垂直起降。



但俄罗斯航空发动机一直有寿命短等缺陷。法国航空发动机则存在着推力不足等问题,但在发动机数字控制技术等方面也有相当高的造诣,双方合作能够取长补短,研制出更优秀的发动机。新发动机配合全新气动外形,可保证法俄新战斗机完成70°以上的可控大迎角飞行,滚转率应达每秒100°以上,转弯半径进一步缩小,起降距离缩短到500m以下,甚至具备垂直起降能力。该发动机还必须有低的红外特征,保证红外隐身性能,这需要通过在尾喷口部位采用遮蔽、冷却等措施,甚至可能采用隔热的新型材料结构和主动红外对抗措施。同时也不排除为新机的具体型号配装不同型号的法、俄发动机,以提高出口等各个层面的灵活性。



法俄新一代战斗机必须采用搜索、发现、跟踪、攻击距离更远的火控设备和武器。在火控系统中,火控雷达是最关键的子系统。俄罗斯曾研制过米格-31的大功率无源相控阵雷达等优秀型号,但限于电子技术水平长期落后于西方国家,恐怕新战斗机的雷达得交由法国负责。目前英、法、德三国已投入10亿美元,开发代号AMSAR的机载多功能固态有源阵列雷达,预计2010年开始服役。AMSAR雷达的收发组件数超过2000个,具有高度自适应能力的多波束系统,能在同一时间内以目标截获、地图测绘、地形跟踪、动目标指示、合成孔径方式等多种模式工作。笔者认为,由于英、德不太可能同意法俄新战斗机直接采用AMSAR,法国可能将掌握的AMSAR核心技术转化成另一型号的火控雷达,装备在新战斗机上。预计新雷达对典型战斗机目标的探测距离可望达到200千米,至少能同时跟踪20个空中目标或16个地面目标,具有全新的被动辐射定位工作模式,并具有合成孔径成像技术。



法俄新战斗机火控系统将高度综合各个相关的独立设备,以强大的核心处理设备完成繁重的计算、处理、控制和管理功能,从而将传感器信息处理、数据融合、任务计算、导航、外挂管理、电子战、通信、系统控制和故障管理等多种功能完美的结合在一个处理系统上。此外,还将加入目标机动预测、精度分配、数据融合和智能控制等新技术。新火控和新武器还必须具有良好的可靠性和可维护性,并且人机交互性能要更高,令飞行员更迅速的做出正确决定。法俄两国都研制过多种优秀的战斗机火控和操纵系统,但法国在电子系统可靠性、可维护性方面、人机工程方面更为出色,整个火控和操纵系统可以由法国包办。高速数据链也是第四代战斗机必备的信息化设备。其他关键性的电子设备项目包括:高度一体化、模块化的航空电子系统;多传感器综合技术;传输速度、保密性能优秀的通信系统;座舱显示与控制系统,以多功能液晶显示器和具有良好人机工程的操纵系统为核心;具有多种手段的高精度导航系统;数字式地图及显示技术;拥有高速数据总线的新型机载计算机。相信法国在这一方面有着比俄罗斯优胜的实践经验和技术。此外法俄都拥有头盔显示器、红外搜索跟踪设备、语音控制等先进技术,进一步改进后可用于新一代战斗机。



法俄两国雄厚的航空工业基础,应当能够确保上述各个指标的顺利实现。两国的航空设计和制造实力雄厚,科研、生产、实验设施完善,例如俄罗斯的航空仿真实验技术,其仿真结果和空中试飞结果基本一致,确保了航空电子综合系统的性能。



法俄新战斗机将配备全新研制的机载武器,笔者认为法俄双方很可能采用不同的武器配置,主要以本国武器为主。对空武器包括以冲压喷气技术、主动雷达制导为标志的新型远程空空导弹(例如R-77的改进型号),和以高机动、红外热成像制导为标志的新型近距空空导弹,还有可能采用机载激光炮。空地武器以防区外发射、精确制导、发射后不管的空地导弹为主,包括法国的“暴风影子”撒布器及其发展型号等等。如能研制成功以俄Glonass、欧洲伽利略等卫星定位技术为主要制导手段的新型空地武器,将有效提高新机的空地打击能力。但Glonass系统已有多年处于半闲置的状态,伽利略系统离实用阶段尚早,两者的现状都难以与美国GPS系统相比。法俄均有先进的空舰导弹,新一代战斗机的反舰能力应该不成问题,法国的超音速反舰导弹还在纸面上,可以考虑引进俄超音速空舰导弹的发展型号。应指出的是,上述武器必须尽可能考虑装入新战斗机的内部弹舱的要求。




小节



法国目前尚未披露其第四代战斗机的研制方案。在俄罗斯方面,除了试验性的米格1.42和苏霍伊S-47外,还出现过米格LFI中小型战斗机方案。该方案早在80年代已经提出,属于一种三代半战斗机,如果对设计进行重大改进,有望达到第四代战斗机的水平。LFI计划使用RD33发动机的改型,曾考虑过单发和双发两种方案,最终推重比可能达到1.3的水平。苏霍伊也提出过S-54方案,这是一种真正的第四代战斗机,最大起飞重量为17.5吨,隐身外形设计,武器全部内挂;采用具有完善的对空、对地、对海工作模式的火控系统,具有同时锁定8个重要目标,并同时攻击4个目标的能力;采用各种全新设计的空空、空地、空舰武器。这一方案和F/A-22也不在一个重量级上。中小型战斗机的研制难度要低一些,对于法俄来说也许是最佳的选择,待发展成熟后再研制第四代大型战斗机。
不会有什麽好结果地[em01]
老毛子一会儿找印度,一会儿又炒作法国,就没干正经事。两国的设计规范就不一样,这样复杂的系统,怎么协调?同意楼上,没好结果
同意楼上,没好结果[em06]
看样子是纯外贸用机嘛!
<P>这样能行吗?多国合作下场一般不太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