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青之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20:27:23
狄青之死</P>宋代猜忌武臣的悲剧</P>
五代的君主,如后唐明宗,后唐废帝从珂,和后周太祖,都是军队拥立的。在当时,军队拥立皇帝,差不多形成习惯。推溯这种习惯的来源,远在唐代。唐代自安史之乱以后,军队拥立节度使的事,真是数见不鲜,到五代,军队便进一步拥立皇帝了。五代军队拥立皇帝,和唐代拥立节度使,可说没有很大的区别,因为五代的君主,名为皇帝,实际不过是势力较大的节度使而已。</P>
宋太祖上结五代的残局,下开北宋的新局,不愧是出的政治家。他的取得君位,虽还是由军队拥立,但他在即位之后,便努力扫除多年来纪纲废弛威柄下移的弊病。他最大的成功为收回军权,使私人武力成为国家武力。经他整顿的结果,将领再也不能专兵自恣,兵士也不敢像以前的骄横不法,军队拥立皇帝的恶习,从此就被消灭了。</P>
可惜宋太祖矫枉未免过正,太宗以后,更变本加厉,猜忌武臣,传为宋朝的家法,重文轻武,流为社会的习俗。这种情形之下,怎能产生优秀的将才?太祖太宗时,还有几个后周留下来的旧将可用,太祖太宗全靠他们统一中国,防御异族,以后便很少能够继起的。偶尔出一个两个绝伦轶群的将领,也禁不起君主的猜忌,文臣的压迫,和世人的轻视或疑谤,而难免不幸的结局。无怪宋代对外不竞,累遭外患,终於亡国了。</P>
通观两宋,除北宋开国诸将外,能够称为名将的,北宋首推狄青,南宋首推岳飞。二人的结局,都很悲惨,他们可说是被时代和环境,屈死了。岳飞之死因,笔者将另为文分析,这且略谈狄青之死。</P>
狄青的,出身和面上的黥文</P>
狄青出身行伍,他脸上是剌得有字的。宋代兵士和犯人都照例剌字,犯人剌在脸上,兵士有时剌在手背上,有时剌在脸上。剌字同时涂墨,墨痕深入皮肉,水洗不去,历久格外明显,所剌的字称为黥文,正是他出身行伍的表记。他由小兵累立战功,做到枢密使,自己看来,这脸上的表记,是很光荣的,但旁人却常借此取笑他或骂他。据王★默记,狄青在定州做副总管时,一天赴知州兼安抚使和都总管韩琦的宴会,有个侍宴的妓女名曰牡丹的向狄青劝酒说:“劝斑儿一★”。意在讥笑他脸上的黥文。第二天他把白牡丹打了一顿板子出气。一个妓女居然敢当面讥笑总管,可见出身兵士的人如何被人轻视了。又据孔平仲谈苑引魏公别录,狄青在定州,有一天宴请韩琦,邀布衣刘易作陪。席间“优人以儒为戏”,刘易以为狄授意,勃然大怒说:“黥卒敢尔!”把他骂个不歇,连杯盘都摔掉了。他一点不动气,次日还首向刘易谢步。这又是旁人以他脸上的黥文为话柄骂他的例子。后来他由延州知州入为枢密副使,枢密院派人迎接他,等了几天,他还没有来。迎接的人骂说:“迎一赤老,屡日不来!”原来开封一带俗称兵士为赤老,因此许多文人都称他为“赤枢”。(★几杂)这也可见兵士,出身的人,就是做到与宰相同等地位的高官,仍不免要被人瞧不起的。及至他做到枢密使,科第出身的王尧臣方为枢密副使。尧臣笑他脸上的涅文说:“愈更鲜明”。他不客气地回答说:“莫爱否?奉赠一行”(孔平仲谈苑),然则他的同僚也讥笑他了。不仅同僚讥笑他,皇帝也看不惯他脸上的黥文。据吴曾能改斋漫录,宋仁宗曾命王尧臣传谕狄青把脸上的黥文用药除去,狄不肯奉诏,对王尧臣说:“青若无此两行字,何由致身於此?断不敢去,要使天下贱儿知国家有此名位待之也。”他;这几句话,真足为当时的武臣吐气,可是不免忤旨了。</P>
狄青的战功,在当时是无与伦比的。他在西北抵御赵元昊,很著功绩,他在广南平定侬智高之乱,尤其是有不可磨灭的劳。而且他当年接受~范仲淹的告,折节读书,熟悉兵法,与一般有勇无谋的粗人不同。讨侬智高时,关一役充分表现出他的谋略过人。这样一个能谋善战的国家干城,大家是应该钦敬的。那知当时自天子以至於庶人,都囿於成见,对他的出身和脸上的黥文总有点轻篾或歧视,这当然在精神方面予他以很重的打击。他脸上的黥文,本极易用药除去,譬如真宗时杨妃的兄弟杨景宗,原曾以罪隶军,黥黑,至无见肤”。“既贵,遂用药去其黥痕,无芥粟存者,而肥皙如玉。”(魏泰东轩笔录。)便是前例。但他宁肯违背皇帝的意旨,却不愿这样做。一方面可以看出他个性坚强,不徇流俗,同时也可想见他内心是很痛苦的。</P>
关於狄青的谣言和狄青的忧惧</P>
当时一般人,不仅瞧不起狄青,而且时常造谣说狄青有做皇帝的企图。狄青对这类谣言很忧虑,生怕因此得祸。当他在陕西时,本打算把擅筑水洛城的董士廉杀掉。那知董士廉受了姚嗣宗的教唆,向他大叫说:“狄青!你这回做也!只是董士廉碍著你,你今日杀了我,这回做也!”他因为“出身卒伍而贵”,本来“常有嫌疑之谤”,一听此言大恐,连忙把董士廉从槛车放出来交给别的机关裁判,自己不敢用军法杀掉董士廉了。(王★默记)彼时他尚未做高官已致疑谤,弄得遇事不敢悉如己意,可见他处境的困难。及至他做到枢密使,谣言就更多了。因为他不肯奉诏去掉脸上的黥文,有人歌道:“汉似胡儿胡似汉,改头换面总一般,只在汾川河子畔。”这首歌便是歌来讥剌他陷害他的。“汉似胡儿胡似汉”指他姓狄而为汉人,“改头换面总一般”指他不肯去掉黥文,“只在汾川河子畔”指他的藉贯汾州西河(东斋纪事),这首歌幸喜没有上达天听,否则唐太宗杀李君羡的故事难免重见,对他是很危险的。这是谣言的一起,又有次开封大水,他搬家到大相国寺殿上避水。一天穿件浅黄色的袄子坐在殿上指挥士卒,开封的人便盛传黄衣登殿了。(王★默记)其实浅黄色的袄子并不能看作黄袍。不过以前曹利用的儿曹★,就是因为空浅黄色的袄子被人陷害下油锅烹死的,连累曹利用也贬谪房陵,在路上被迫自杀了。(默记归田录邻几杂志)所以他这次穿浅黄色袄子,本人是无心,旁人却很注意。穿黄衣的谣言以前,人们又曾谣传他家面夜间有光怪照耀天空。原来当时开封的火禁很严,快到半夜的时候,家家要把灯灭掉。如果打醮,必须先向厢使报告,以免夜间焚化纸钱的时候滋人疑惑。碰巧他家打醮,经管的人忘记报告厢使。探者在那夜看见他家火光聚天,连忙报厢主,又报开封知府。等到厢主和开封府判赶至他家,火早已熄了。第二天便传遍开封,说:“狄枢密家夜有光怪烛天”。知制诰刘敞听见这话,竟郑重其事地对权开封府王素说:“昔朱全忠居午沟,夜多光怪出屋,邻里谓失火而往救之。今日之异,得无类乎?”刘敞此语“於缙绅间”,当然使他心不自安了。(东轩笔录)还有宋史狄青传说:“青家狗生角”,也是关於他的谣言的一起。光怪烛天和狗生角这类谣言,是说他家有祥异,则无论他是否有做皇帝的企图,他是有做皇帝的可能的。有做皇帝的可能,自危险分子。一般人如此看法,怎教他不忧惧呢?</P>
他因以很忧惧,所以遇事非常谨慎。有一次,一个狄仁的后裔把仁的画像和十几通告身送给他,说仁是他的远祖。他谢却此人说:“一时遭际,安敢自比梁公?”(~沈括梦溪笔谈)从此点看来,他是决无非分之想的。不然,他为狄仁的后人,岂不抬高他自己的身分和门第?可惜他管遇事谨慎,并不能减轻举国上下对他的疑谤。时代环境如斯,千载而下的我们,亦不禁以他太息了。</P>狄青之死</P>宋代猜忌武臣的悲剧</P>
五代的君主,如后唐明宗,后唐废帝从珂,和后周太祖,都是军队拥立的。在当时,军队拥立皇帝,差不多形成习惯。推溯这种习惯的来源,远在唐代。唐代自安史之乱以后,军队拥立节度使的事,真是数见不鲜,到五代,军队便进一步拥立皇帝了。五代军队拥立皇帝,和唐代拥立节度使,可说没有很大的区别,因为五代的君主,名为皇帝,实际不过是势力较大的节度使而已。</P>
宋太祖上结五代的残局,下开北宋的新局,不愧是出的政治家。他的取得君位,虽还是由军队拥立,但他在即位之后,便努力扫除多年来纪纲废弛威柄下移的弊病。他最大的成功为收回军权,使私人武力成为国家武力。经他整顿的结果,将领再也不能专兵自恣,兵士也不敢像以前的骄横不法,军队拥立皇帝的恶习,从此就被消灭了。</P>
可惜宋太祖矫枉未免过正,太宗以后,更变本加厉,猜忌武臣,传为宋朝的家法,重文轻武,流为社会的习俗。这种情形之下,怎能产生优秀的将才?太祖太宗时,还有几个后周留下来的旧将可用,太祖太宗全靠他们统一中国,防御异族,以后便很少能够继起的。偶尔出一个两个绝伦轶群的将领,也禁不起君主的猜忌,文臣的压迫,和世人的轻视或疑谤,而难免不幸的结局。无怪宋代对外不竞,累遭外患,终於亡国了。</P>
通观两宋,除北宋开国诸将外,能够称为名将的,北宋首推狄青,南宋首推岳飞。二人的结局,都很悲惨,他们可说是被时代和环境,屈死了。岳飞之死因,笔者将另为文分析,这且略谈狄青之死。</P>
狄青的,出身和面上的黥文</P>
狄青出身行伍,他脸上是剌得有字的。宋代兵士和犯人都照例剌字,犯人剌在脸上,兵士有时剌在手背上,有时剌在脸上。剌字同时涂墨,墨痕深入皮肉,水洗不去,历久格外明显,所剌的字称为黥文,正是他出身行伍的表记。他由小兵累立战功,做到枢密使,自己看来,这脸上的表记,是很光荣的,但旁人却常借此取笑他或骂他。据王★默记,狄青在定州做副总管时,一天赴知州兼安抚使和都总管韩琦的宴会,有个侍宴的妓女名曰牡丹的向狄青劝酒说:“劝斑儿一★”。意在讥笑他脸上的黥文。第二天他把白牡丹打了一顿板子出气。一个妓女居然敢当面讥笑总管,可见出身兵士的人如何被人轻视了。又据孔平仲谈苑引魏公别录,狄青在定州,有一天宴请韩琦,邀布衣刘易作陪。席间“优人以儒为戏”,刘易以为狄授意,勃然大怒说:“黥卒敢尔!”把他骂个不歇,连杯盘都摔掉了。他一点不动气,次日还首向刘易谢步。这又是旁人以他脸上的黥文为话柄骂他的例子。后来他由延州知州入为枢密副使,枢密院派人迎接他,等了几天,他还没有来。迎接的人骂说:“迎一赤老,屡日不来!”原来开封一带俗称兵士为赤老,因此许多文人都称他为“赤枢”。(★几杂)这也可见兵士,出身的人,就是做到与宰相同等地位的高官,仍不免要被人瞧不起的。及至他做到枢密使,科第出身的王尧臣方为枢密副使。尧臣笑他脸上的涅文说:“愈更鲜明”。他不客气地回答说:“莫爱否?奉赠一行”(孔平仲谈苑),然则他的同僚也讥笑他了。不仅同僚讥笑他,皇帝也看不惯他脸上的黥文。据吴曾能改斋漫录,宋仁宗曾命王尧臣传谕狄青把脸上的黥文用药除去,狄不肯奉诏,对王尧臣说:“青若无此两行字,何由致身於此?断不敢去,要使天下贱儿知国家有此名位待之也。”他;这几句话,真足为当时的武臣吐气,可是不免忤旨了。</P>
狄青的战功,在当时是无与伦比的。他在西北抵御赵元昊,很著功绩,他在广南平定侬智高之乱,尤其是有不可磨灭的劳。而且他当年接受~范仲淹的告,折节读书,熟悉兵法,与一般有勇无谋的粗人不同。讨侬智高时,关一役充分表现出他的谋略过人。这样一个能谋善战的国家干城,大家是应该钦敬的。那知当时自天子以至於庶人,都囿於成见,对他的出身和脸上的黥文总有点轻篾或歧视,这当然在精神方面予他以很重的打击。他脸上的黥文,本极易用药除去,譬如真宗时杨妃的兄弟杨景宗,原曾以罪隶军,黥黑,至无见肤”。“既贵,遂用药去其黥痕,无芥粟存者,而肥皙如玉。”(魏泰东轩笔录。)便是前例。但他宁肯违背皇帝的意旨,却不愿这样做。一方面可以看出他个性坚强,不徇流俗,同时也可想见他内心是很痛苦的。</P>
关於狄青的谣言和狄青的忧惧</P>
当时一般人,不仅瞧不起狄青,而且时常造谣说狄青有做皇帝的企图。狄青对这类谣言很忧虑,生怕因此得祸。当他在陕西时,本打算把擅筑水洛城的董士廉杀掉。那知董士廉受了姚嗣宗的教唆,向他大叫说:“狄青!你这回做也!只是董士廉碍著你,你今日杀了我,这回做也!”他因为“出身卒伍而贵”,本来“常有嫌疑之谤”,一听此言大恐,连忙把董士廉从槛车放出来交给别的机关裁判,自己不敢用军法杀掉董士廉了。(王★默记)彼时他尚未做高官已致疑谤,弄得遇事不敢悉如己意,可见他处境的困难。及至他做到枢密使,谣言就更多了。因为他不肯奉诏去掉脸上的黥文,有人歌道:“汉似胡儿胡似汉,改头换面总一般,只在汾川河子畔。”这首歌便是歌来讥剌他陷害他的。“汉似胡儿胡似汉”指他姓狄而为汉人,“改头换面总一般”指他不肯去掉黥文,“只在汾川河子畔”指他的藉贯汾州西河(东斋纪事),这首歌幸喜没有上达天听,否则唐太宗杀李君羡的故事难免重见,对他是很危险的。这是谣言的一起,又有次开封大水,他搬家到大相国寺殿上避水。一天穿件浅黄色的袄子坐在殿上指挥士卒,开封的人便盛传黄衣登殿了。(王★默记)其实浅黄色的袄子并不能看作黄袍。不过以前曹利用的儿曹★,就是因为空浅黄色的袄子被人陷害下油锅烹死的,连累曹利用也贬谪房陵,在路上被迫自杀了。(默记归田录邻几杂志)所以他这次穿浅黄色袄子,本人是无心,旁人却很注意。穿黄衣的谣言以前,人们又曾谣传他家面夜间有光怪照耀天空。原来当时开封的火禁很严,快到半夜的时候,家家要把灯灭掉。如果打醮,必须先向厢使报告,以免夜间焚化纸钱的时候滋人疑惑。碰巧他家打醮,经管的人忘记报告厢使。探者在那夜看见他家火光聚天,连忙报厢主,又报开封知府。等到厢主和开封府判赶至他家,火早已熄了。第二天便传遍开封,说:“狄枢密家夜有光怪烛天”。知制诰刘敞听见这话,竟郑重其事地对权开封府王素说:“昔朱全忠居午沟,夜多光怪出屋,邻里谓失火而往救之。今日之异,得无类乎?”刘敞此语“於缙绅间”,当然使他心不自安了。(东轩笔录)还有宋史狄青传说:“青家狗生角”,也是关於他的谣言的一起。光怪烛天和狗生角这类谣言,是说他家有祥异,则无论他是否有做皇帝的企图,他是有做皇帝的可能的。有做皇帝的可能,自危险分子。一般人如此看法,怎教他不忧惧呢?</P>
他因以很忧惧,所以遇事非常谨慎。有一次,一个狄仁的后裔把仁的画像和十几通告身送给他,说仁是他的远祖。他谢却此人说:“一时遭际,安敢自比梁公?”(~沈括梦溪笔谈)从此点看来,他是决无非分之想的。不然,他为狄仁的后人,岂不抬高他自己的身分和门第?可惜他管遇事谨慎,并不能减轻举国上下对他的疑谤。时代环境如斯,千载而下的我们,亦不禁以他太息了。</P>
韩琦文彦博对狄青的压迫和宋仁宗对狄青的猜忌</P>在宋代重文轻武的积习之下,文臣是很瞧不起武臣的。宋真宗时,善弓矢美仪彩的词臣陈尧咨,曾打算应真宗之命,改授武职和契丹的使者比射。尧咨的母亲知道了,大为生气,用棍子打尧咨说:“汝策名第一,父子以文章立朝为名臣,汝欲叨窃厚禄,贻羞阀阅,忍乎!?”尧咨也就不敢应命了。(渑水燕谈录)改授武职,就算有辱门第,这种家庭教育,在宋代大概是很普遍的。国家社会家庭都重文轻武,文臣如何不气焰万丈呢?</P>狄青在定州做副总管时,便很受知州兼安抚使和都总管韩琦的气。有次韩琦要杀狄青的旧部焦用,他立在阶下为焦用求情说:“焦用有军功,好儿。”韩琦说:“东华门外以状元唱出者乃好儿,此岂得为好儿耶!”就在他面前把焦用杀了。(默记)这简直是给他下不去。其实状元又算什麽!他不堪韩琦的欺负,每说:“韩枢;密功业官职与我一般,我少一进士及第耳。”(默记)在我们看来,狄青的功业远过韩琦,少一进士及第不算什麽。但在当时,少一进士及第,硬不得不低头受气了。</P>狄青做枢密使时,文彦博同平章事,两人的地位是平等的。文彦博的为人,远不如韩琦,而加给狄的压迫,则比韩琦更厉害。文彦博借口民间的流言和兵士们对狄青的爱戴,劝宋仁宗免掉他的枢密使的职务,命他出典外藩。这和贬逐差不多,他不愿出去。宋仁宗也觉得他的功高,不忍这样处置,对文彦博说:“狄青是个忠臣。”文彦博说:“太祖岂非周世宗忠臣?”这一句话说得宋仁宗哑口无言,心也信不过他了。他还不知就,仍向文彦博询问命他出外的原故。文彦博直着眼对他说:“无他,朝廷疑尔。”吓得他倒退几步。(野老记闻)他无奈何,只得接受检校太尉同平章事护国军节度使的名义出判陈州,这是嘉元年(一○五六)的事。次年他便在陈州病死了。全赴陈州时曾说:“陈州出”梨子,号青沙烂,今去本州,青必烂死。”(周★清波杂志)不意果应了他的谶语。</P>狄青之死</P>狄青之死,据宋史狄青传所记,是因为“疽发髭”。这不过是近因。依我们看来,狄青之死是多年愤忧虑惊恐的结果。他为国家血战立功,而一般人却讥笑他轻视他,侮辱他,以科第自负的文臣,更随时欺负他,压迫他,怎教他不愤?他是很忠於国家忠於朝廷的,而一般人却要进他的谣言,与他不合的文臣,便摭拾关於他的谣言想陷害他,怎教他不忧虑,不惊恐?他若不是遇事谨慎,恐怕早已遭祸了。谣言愈来愈多,以致皇帝也怀疑猜忌他,将他罢免,使他格外惊恐。他抱着颓丧的心情走向陈州,已自知不久久世。假使在陈州的生活稍为安静一点,也许可以多活几年。那知宋仁宗和文彦博还是不放他,每月两次遣使探视他的近况。他一听有使者来,即“惊疑终日”不久他便“病作而卒”了。这样恐吓他,是文彦博的设计(野老纪闻),但一定得到宋仁宗的同意,如果宋仁宗要保全他,决不会有如此的结局。</P>中国过去的名人,往往因愤怒忧虑而“疽发背死”,如~范增,刘表,都是很显著的例子。狄青的发疽,与狄青的心境是很有关的。不过他疽发於髭,不像~范增刘表疽发於背罢了。</P>狄青之死,可说是不明显的被杀,他被时代和环境杀死了。不明显的被杀,比明显的被杀还惨。提到岳飞的死,大家同声致慨,提到狄青的死,有几个知道为他抱屈的?狄青死时,不过五十岁,他若不死,必有更大的贡献,可惜他毕竟屈死了。笔者写成这篇短文,目的不仅在悼念狄青,希望能借此说明狄青的时代。</P>附识 宋史对狄青之死,记得太简单太含混了,所以这尽量利用宋史以外的材料。</P>中国青年月刊第六卷第三四期合刊 1942.4.1</P>
<P>没人顶,我顶。狄青确实是和岳飞齐名的帅才,只不过被人淡忘了。</P>
文武之道一张一弛,宋的皇帝们多数驾御能力有限,自己作不了名将也不让名将生存,结果被敌国的名将给灭了。
矫枉过正
<P>过去有狄青是武曲星下凡之说</P>
<P>长见识,谢谢</P>
现在的中国是否也重文轻武?
<P>中国人爱猜忌,尤其位高权重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