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个话题!看看这个老战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03:27:43
以下是引用QBQ.cn老班长“步兵1953”在2005-7-29 13:01:00的发言:

这是一个沉重的话题,是连长含泪讲给我听的.至今我还记得他当时的神情:


1959年,西藏发生武装叛乱.我们连长随部队进藏参加了平叛作战.当时他在连部当文书兼军械员.战时文书的一项职责是统计伤亡人数和配合司务长作善后工作连队.进藏半个月了,只和叛匪有过远距离交火,打死过几个叛匪,我方只有2名轻伤.整个气氛很轻松.算算时间,再过十几天,为期一个月的清扫残敌任务即可完成,上下都很乐观:看来叛匪跑得差不多了...

一天,他的一个当步兵班长的老乡来找他,把迁移后的家庭地址给他,并看着他更改了花名册的项目.我们连长开玩笑的说,你家又没搬远,还怕我回济南找不到你喝酒?战友嘿嘿一笑:跟着我们排长,难说会不会撂在这儿!我们连长知道他和军校出身的排长不合,也就没再说啥.

几天后,连队接到指令,以排为单位,对周边15公里地区实施所所搜索巡逻.要求晨出昏归.到了傍晚,2排3排先后归队,独1排未归.我们连长的老乡就是1排的1班长.全连上下急成一锅粥.经请示营,团两级,上级答复:据空中侦察,方圆100公里范围内,没有发现除我军以外的任何超过10人的群体.因此不存在被叛匪消灭一个排的可能.该排迷路的可能很大,可等至明日再定.上级讲得有理:一个步兵排,虽不满员也正经30个人呢,何况还有机枪!大伙也就睡下了.

次日.到了快8点还是没有动静.这下营团也沉不住气了,要求立即出动寻找.我们连长当即报名参加.

搜索分队搜寻到距驻地约10公里的一座不高的山包旁的一个树林边时,发现了身负重伤的1班长和另一名战士.在树林里,散布着28名我军和5名叛匪的尸体.我军一具戴肩章的尸体没有了眼睛....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当1排搜索前进登上这座山包时,意外地发现大约6-7名武装分子正开始登山!1班长当即命令全班占领阵地,并命令配属的机枪手准备射击!

就在这时,传来了排长的口令:各班长向我来!排长看了看大家,开始下达战斗命令:战斗类型--遭遇战.当面之敌为约一个班的叛匪....当他布置到联络信号和代理人时,代理人1班长打断了他的话:敌人钻树林了!

钻树林了?排长没慌:情况发生变化,由遭遇战斗变为搜索战斗...在排长的指挥下,29名士兵从三个方向进入了树林,和长于此道的叛匪们展开了一场残酷的战斗...

1班长只能讲述他所经历的情形:进入树林刚几分钟,我的一个兵就被叛匪用刀捅了,机枪手接着被两个方向发射的子弹打死,我们只有听见动静就射击才算稳定了一会儿.我想聚在一起目标太大,就叫大家分散行动,可散开后的情况就更无法掌握了...不管怎么说,我至少干掉了2个....

这个战例在军区引起了极大震动.适值不久庐山会议召开,彭德怀下台.在1960年召开的军委扩大会议上,又把本来给刘伯承的教条主义的帽子扣在彭的头上,这个战例也成为当时我们军批彭的教材了...

"我的老乡算糟践了.伤好了他坚决不上军校,也不要给他的三等功[他救了一个被掐住脖子的兵],回家了.他说,当兵就想打仗,可没想打这种窝囊仗..."我们连长扔掉烟头,结束了他的故事
以下是引用QBQ.cn老班长“步兵1953”在2005-7-29 13:01:00的发言:

这是一个沉重的话题,是连长含泪讲给我听的.至今我还记得他当时的神情:


1959年,西藏发生武装叛乱.我们连长随部队进藏参加了平叛作战.当时他在连部当文书兼军械员.战时文书的一项职责是统计伤亡人数和配合司务长作善后工作连队.进藏半个月了,只和叛匪有过远距离交火,打死过几个叛匪,我方只有2名轻伤.整个气氛很轻松.算算时间,再过十几天,为期一个月的清扫残敌任务即可完成,上下都很乐观:看来叛匪跑得差不多了...

一天,他的一个当步兵班长的老乡来找他,把迁移后的家庭地址给他,并看着他更改了花名册的项目.我们连长开玩笑的说,你家又没搬远,还怕我回济南找不到你喝酒?战友嘿嘿一笑:跟着我们排长,难说会不会撂在这儿!我们连长知道他和军校出身的排长不合,也就没再说啥.

几天后,连队接到指令,以排为单位,对周边15公里地区实施所所搜索巡逻.要求晨出昏归.到了傍晚,2排3排先后归队,独1排未归.我们连长的老乡就是1排的1班长.全连上下急成一锅粥.经请示营,团两级,上级答复:据空中侦察,方圆100公里范围内,没有发现除我军以外的任何超过10人的群体.因此不存在被叛匪消灭一个排的可能.该排迷路的可能很大,可等至明日再定.上级讲得有理:一个步兵排,虽不满员也正经30个人呢,何况还有机枪!大伙也就睡下了.

次日.到了快8点还是没有动静.这下营团也沉不住气了,要求立即出动寻找.我们连长当即报名参加.

搜索分队搜寻到距驻地约10公里的一座不高的山包旁的一个树林边时,发现了身负重伤的1班长和另一名战士.在树林里,散布着28名我军和5名叛匪的尸体.我军一具戴肩章的尸体没有了眼睛....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当1排搜索前进登上这座山包时,意外地发现大约6-7名武装分子正开始登山!1班长当即命令全班占领阵地,并命令配属的机枪手准备射击!

就在这时,传来了排长的口令:各班长向我来!排长看了看大家,开始下达战斗命令:战斗类型--遭遇战.当面之敌为约一个班的叛匪....当他布置到联络信号和代理人时,代理人1班长打断了他的话:敌人钻树林了!

钻树林了?排长没慌:情况发生变化,由遭遇战斗变为搜索战斗...在排长的指挥下,29名士兵从三个方向进入了树林,和长于此道的叛匪们展开了一场残酷的战斗...

1班长只能讲述他所经历的情形:进入树林刚几分钟,我的一个兵就被叛匪用刀捅了,机枪手接着被两个方向发射的子弹打死,我们只有听见动静就射击才算稳定了一会儿.我想聚在一起目标太大,就叫大家分散行动,可散开后的情况就更无法掌握了...不管怎么说,我至少干掉了2个....

这个战例在军区引起了极大震动.适值不久庐山会议召开,彭德怀下台.在1960年召开的军委扩大会议上,又把本来给刘伯承的教条主义的帽子扣在彭的头上,这个战例也成为当时我们军批彭的教材了...

"我的老乡算糟践了.伤好了他坚决不上军校,也不要给他的三等功[他救了一个被掐住脖子的兵],回家了.他说,当兵就想打仗,可没想打这种窝囊仗..."我们连长扔掉烟头,结束了他的故事


地图

地图
我建议,大家别发牢骚,也别再检讨历史,来做个题吧,如果你是排长,你怎么处理?我做了个简单地图,大家凑或看!

地图

地图
我建议,大家别发牢骚,也别再检讨历史,来做个题吧,如果你是排长,你怎么处理?我做了个简单地图,大家凑或看!
这贴可以捞分吧..
最好别那样。实打实的探讨一下技术战术。
我是外行,不过感觉至少要派一个机枪组到一个班的兵力占领树林上边的高地,再留一个班分作两个小组在外潜伏拦截,剩下的一个班分作两个小组配合进树林慢慢把人赶出来,对方只有6、7人,一个班的兵力和火力都超过地方了,把人赶出来比较好些,关键看树林大不大,旁边的高地视野如何,居高临下,通过点射在打不到人的情况下也会给对方施加压力的!
当年讨论过这个事情,都认为当时的教条做法害了大家……
1班长的做法是对的,当时如果开火,把匪徒挡在树林外头就好收拾了。
军官的眼睛被匪徒挖走领赏去了……
不知道是不是错觉,这伙匪的战斗力快赶上sf了。


当时开火好像也栏不住吧,钻进树林是敌人必然的做法
一个半的班上山包,剩下一半人马接触战斗,能拦住就拦住,不能拦住敌人去钻树林就,就从敌人后路方向,在外面慢慢赶羊,看谁时间多,就不信敌人时间多的过我,那么点大的树林,能放火就放火,能吓唬就吓唬,敌人迟早要出来,咱不急
个人愚见,轻点拍砖

当时开火好像也栏不住吧,钻进树林是敌人必然的做法
一个半的班上山包,剩下一半人马接触战斗,能拦住就拦住,不能拦住敌人去钻树林就,就从敌人后路方向,在外面慢慢赶羊,看谁时间多,就不信敌人时间多的过我,那么点大的树林,能放火就放火,能吓唬就吓唬,敌人迟早要出来,咱不急
个人愚见,轻点拍砖
上课的话,这样的简单情况要在一分钟以内说出自己的决心。
不清楚树林内的情况,当时应该很多是新兵吧!对方在战斗意志上来说强于我方!感觉火力覆盖时最好的方法!
在遇到地方的第一时间应该就进入射击位置然后实施火力打击


当时的火力.一个排的兵力怕是达不到覆盖的地步吧?

当时的火力.一个排的兵力怕是达不到覆盖的地步吧?
战例里没敢提有多少是己方的误击误伤。。。:L
alex182 发表于 2009-11-12 19:23

是啊,所以说分3路进入树林搜索是最大的败笔!太轻敌了!
说不定人家树林里藏了一个连[:a9:]
在无法阻止对方进入小树林的情况下,不要轻易进入,特别是没有丛林作战经验的部队,在江湖上混“逢林莫入”都忘了,把部队分成三部分分别携带机枪分三面对树林形成夹击之势,从部队中挑选神枪手对缝隙进行监视,并派出精选的老兵携带冲锋枪或二十响之类的自动火器进入树林侦察骚扰对方,如果附近有友邻部队,可派人联络增援,形成重兵包围之势。
ghos 发表于 2009-11-12 21:17

如果有条件的话~~~~呼唤火力覆盖也不错~~~阿富汗同样情况记得有A-10的支援~
这个战例看似“麻痹大意”,其实我认为藏匪的丛林战能力才是根本,没有出色的隐蔽、快速行动能力和强悍的战斗作风,他们也不可能占这么大便宜。
每场战争,敌对双方都会得到很多经验,并用于改进自己的作战,经验就是血换来的。我不觉得这个战例有多丢人,因为关于这次战斗的客观描述实在太少。
1959年,西藏。
当年汽车都是人抬着过河,运不过去呀,现在就好了,如果再现当年的话,呵呵。
PRSOV 发表于 2009-11-12 21:47

关键是国内~~一般都会认为这是丢脸的事~~~还有当年的政治斗争情况下更难说总结经验了~~~
“29名士兵从三个方向进入了树林”“机枪手接着被两个方向发射的子弹打死,我们只有听见动静就射击才算稳定了一会儿.我想聚在一起目标太大,就叫大家分散行动,可散开后的情况就更无法掌握了”
说实话,我是不太相信土匪的丛林战水平,这些伤亡更多的可能是自己人的“误击”“误伤”!
zxxd 发表于 2009-11-12 21:59


    可这是事实

“29名士兵从三个方向进入了树林”“机枪手接着被两个方向发射的子弹打死,我们只有听见动静就射击才算稳定了 ...
zxxd 发表于 2009-11-12 21:59



~~就是在伊拉克和阿富汗类似的战例不少~~~~~主要是对方对环境熟悉~~~~扬长避短~~
“29名士兵从三个方向进入了树林”“机枪手接着被两个方向发射的子弹打死,我们只有听见动静就射击才算稳定了 ...
zxxd 发表于 2009-11-12 21:59



~~就是在伊拉克和阿富汗类似的战例不少~~~~~主要是对方对环境熟悉~~~~扬长避短~~
机枪架在高处,直接放火烧林
丛林战非常难打...只要预先进入丛林埋伏准备...以少胜多是绝对有可能的事情....
我觉得还是分成一组人带机枪占领制高点,压制观察敌人,副排长带队
连长带剩余的人慢慢突入树林
再让两个人回去报信,召集其余班排
迷途者 发表于 2009-11-12 22:14

没有经验的情况下人多反而徒增伤亡~~~
啥都信啊
一个排在树林中搜索一个班(按照文中所述,应该是战斗经验很丰富的悍匪),基本上无法歼灭。这种情况,应该先以一个5-8人的巡逻队诱敌至我方伏击圈内进行歼灭。如果敌人还是钻树林,就保持制高点火力进行压制,另一个班在树林外机动围堵,力争将敌人围困在树林中,同时派人回去叫大部队。(巡逻范围是晨出昏归,也就是距离大部队不超过半天距离,应该来得及叫大部队增援)

大部队来了以后,这6-7个悍匪就只有等死的份儿了。
现在可以找架飞机扔燃烧弹
当时的话,我觉得派几个人根据地形放火,其他人架着机枪在外面等着比较好
始终认为在丛林、青纱帐里持枪战斗非常不利于群体作战,机枪手进树林更是无稽~~
有条件的用燃烧弹、地雷,没条件的发刀吧,机枪手、狙击手占领制高点监视树林周边。
汗!!!!
版主也不来清理一下,这样的贴都捞分。。
当年藏匪的战斗力是相当强悍的,绝不是乌合之众。
尾流直射 发表于 2009-11-13 13:43


    可某些书上描写的当年的藏匪就是乌合之众,结果这一排的解放军也把对面的这几个人当作乌合之众了,轻敌导致了这次失败!
我方人数、火力占优势,地形上应该也不差,关键一点,绝对不能让匪钻树林!一班大概是尖刀班,班长的处置非常正确,先敌展开火力,把敌人钉在原地。但随后的书呆子排长坏了大事又把敌军放跑了。
LS的大哥,你图上敌我距离,树林面积,敌人被发现时离树林距离,什么都没有说明,能真经讨论出什么东东啊,分析得失是不是有点自娱自乐之嫌么...
PS:又捞一分,闪


能不能把字体改一下,字体太大看起很吃力!

不知道那是不是等高线图
以当时的装备59年,应该都是全苏式制式化装备,莫辛纳干或者56系列为主力,在火力上应该是有优势的,人数也是占优,但是丛林战交战距离很短,敌人熟悉地理情况,所以装备优势和人数优势在丛林里都算不上优势。

既然是我方先敌发现敌人,应该在第一时间命令机枪手占据有利位置进行开火并压制,同时派出一名人员跑回连部传达消息,请求增援,因为不知道小树林里还有没有敌人,命令一个班以最快速度进行登顶,其中一人要全轻装快速登山,以第一时间侦查山顶情况,查看情况后该班驻守山顶,另外一个班在我方进行火力压制的情况下向敌方靠拢,这样就可以围歼敌人!

排长发布命令应该为:遭遇敌人,机枪开火,1班马上登顶,XX返回连部报告,2班掩护射击,3班向敌人靠拢

能不能把字体改一下,字体太大看起很吃力!

不知道那是不是等高线图
以当时的装备59年,应该都是全苏式制式化装备,莫辛纳干或者56系列为主力,在火力上应该是有优势的,人数也是占优,但是丛林战交战距离很短,敌人熟悉地理情况,所以装备优势和人数优势在丛林里都算不上优势。

既然是我方先敌发现敌人,应该在第一时间命令机枪手占据有利位置进行开火并压制,同时派出一名人员跑回连部传达消息,请求增援,因为不知道小树林里还有没有敌人,命令一个班以最快速度进行登顶,其中一人要全轻装快速登山,以第一时间侦查山顶情况,查看情况后该班驻守山顶,另外一个班在我方进行火力压制的情况下向敌方靠拢,这样就可以围歼敌人!

排长发布命令应该为:遭遇敌人,机枪开火,1班马上登顶,XX返回连部报告,2班掩护射击,3班向敌人靠拢
丛林之心2005 发表于 2009-11-13 15:55


    仔细读一下原文,这个态势基本上不需要什么比例尺。况且,再增加信息的话,弟兄们思考的会更加发散。
根据描述“散布着28名我军和5名叛匪的尸体”判断,敌方人数不至5-6人,而且先前看见的5-6人队伍进入树林,明显是敌方诱敌深入的饵,所以我判断这不是一次所谓的“遭遇战”而是一场地地道道的伏击战!
    我推断敌方的部署应该是这样的
   1。首先以大部兵力埋伏于树林中,枪手占据有利地形,形成交叉火力,无枪者以刀具为武器,潜伏不动,侍机杀伤我方人员。
   2。以一部兵力,出现于我方人员面前,保持距离,引诱我方人员进入树林。
   3。在判断完成战斗目标后,迅速撤离。
所以排长在这种情况下,不是该不该进入树林的问题,而是进入树林怎么办的问题。(总不能发现有5-6个人进树林,你怕有埋伏,就打报告上级要求支援吧)进入树林后,应该以班为作战单位形成前三角 搜索攻击阵形,并且各作战单位应该保持于视线内掩护前进。
胡诌几句。
跟楼上各位看法一样,排长主要失误是丧失战绩,又贸然进入不熟悉的树林。

剿匪作战,兵力兵器优势都在我。但不熟悉地形,又是遭遇战。因此要注意侦查,扬长避短。
应该先敌开火,充分发扬火力,首先压制住林外小股匪徒。然后迅速指派最有经验的班长带领少量精干,组成突击组,沿捷径向树林方向运动。突击组的目:1、试探树林中是否有埋伏。2、如果成功进入树林,沿树林边际继续向林外匪徒迂回。
如果匪徒进入树林,立刻召回突击组,不使追击。全排分成两组,排长带人数较多的组占领山头,争取主动。另一组就近掩蔽,对树林观察射击。同时请求友邻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