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台商许文龙风波揭下台湾政商勾结“画皮”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23:59:06
<P>  曾遭《人民日报》痛批的绿皮台商许文龙继辞去奇美董事长后,于6月中旬又辞去奇美电子董事长。虽然新任奇美董事长廖锦祥6月15日宣称许文龙一退再退与政治无关,但明眼人都知道斯言实属“此地无银三百两”。许文龙辞职风波再度引起人们对“绿皮台商”的关注,而绿皮台湾的确走过了头,该是遭报应的时候了。</P>
<P>  乐为良(台湾)</P>
  1. &lt;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1.1" SRC="http://sina.allyes.com/main/adfshow?user=AFP6_for_SINA|news|newschinapip&db=sina&local=yes&js=on"&gt;

  2. &lt;script&gt;
复制代码

第39届世界广告大会  NEC百万象素手机1元拍  美女啦啦队招募中  2004车展大饱眼福
<P>  台湾有名黄姓商人20多年前开始做阿拉伯人的生意,经多年惨淡经营,终于在其他台商纷纷退出难做的阿拉伯市场后,在10年前开始赚钱。这些年来,这个商人从没想过要到大陆投资,最近他也开始到上海买房子。为什么?因为岛内替他生产汽车零件的最后一家工厂也搬到了长江三角洲。</P>
<P>  这是台湾经济与大陆经济密不可分的一个实例,到不到大陆投资已不是个人的选择问题,而是一个既成事实。许多独派台商就是在这种万般无奈下进入大陆市场。而这类台商在大陆的言行往往不改他们在台湾的德行,既不承认是炎黄子孙,还以中国人为敌。他们聚在一起,把一些在内地看到的普遍存在于人性中的弱点,扩大、渲染、嘲弄;有时还借机欺负内地员工,甚至把一些凭关系弄到手的内部文件,偷交给台湾媒体或有关单位,让大陆官方难堪。前阵子还很流行大陆经商失败的书,千篇一律都是别人的错。</P>
<P>  不久前,上海一位台商太太在外吃饭时听到女服务员叫她“台巴子”(上海粗话),她就在餐厅内大吵大闹,最后竟然让那名女服务员下跪道歉。这种人根本就没资格到中国做生意。她在美国若被白人歧视,保证连气都不敢吭一声,还敢泼妇骂街?</P>
<P>  另有位林姓台商,七八年前开始到福建一带投资,赚少赔多,几年下来,资本所剩无几;目前在上海做点小生意清苦度日。他曾经在一次招商会上被安徽几个不良商人以下订单为名骗去合肥请了一桌酒席,之后他便四处警告新到的台商,要小心这种骗局。如果就事论事也罢了,但这名“偏绿”的台商把这趟不愉快的经历,扩大解释为当地政府和商人合力诓骗台商的阴谋。不仅如此,这名台商还相信,大陆许多城市有计划地联手进行这桩勾当。一个人如果不是自己心态不正,很难会对单一诈骗案做如此广泛的联想,却还坚信不疑自己的推测。</P>
<P>  如果这是大陆官方有计划的做法,那么台商就真的那么容易上当?而我们又如何解释数十万名台商在中国大陆获利丰厚,以及台商前仆后继前来的事实呢?鸿海集团2003年投资大陆获利192亿元新台币(约合48亿元人民币);2003年底时,到大陆投资的台资企业家数已超过6万,合同台资金额达700多亿美元,实际到位金额超过300亿美元,占全岛对外投资40%以上。有关方面抽样调查显示,这些台资企业大多数经营状况良好,如广东省和江苏省进入产出期的台资企业分别已有近9成和8成实现盈利。近20年,台湾对大陆的贸易顺差累计超过1500亿美元,占同期台湾对外贸易顺差的80%以上。据台湾外汇部门统计,从1993起到2002年底,自大陆间接汇到台湾的外汇总额高达5572.3亿美元。</P>
<P>  这些官方的数字都在说明,台商整体上是在大陆经商的获利者,不是受害者也不是被骗者,抑或有个别案件,也是个别人所为。但到了那些心态不正、内心以大陆为敌的台商脑袋中,就全成了别人对自己的阴谋。就像在台湾,以李登辉为首的出卖中国利益的集团,会把所有认同中国历史、文化、血缘的台胞,视为卖台集团一样可恶;自己心术不正,却疑神疑鬼、含血喷人。</P>
<P>  独派商人在台湾因为有李登辉、陈水扁连续执政作为后台,不但方便取得公共工程,甚至与官方联手打击非独派的企业。长期支持民进党现又被陈水扁聘为所谓“国策顾问”的义美食品总经理高志明,两年多前就出面组成“台湾广告主协会”,表面上此协会是要联手抵制不当节目,实际上就是甘为民进党政府控制媒体的工具,对于不支持台独立场的媒体,动辄威胁抽回广告。</P>
<P>  在“3·20”选举前陈水扁遭枪击事件上,高志明竟然好意思跳出来说,中天电视台和年代电视台对国民党的报道过多,要抽广告。他不去看看全面“绿化”的电台和报纸每天在报道些什么,从来就不遵守客观公正的立场,却把黑手伸向在市场经得起考验的媒体。反正这种独派企业家,所作所为就是假借企业之名,掩盖其充当民进党打手之实。而民进党政府对这些配合的企业,则大开方便之门。台湾有两家大媒体皆因借贷过重,营运出现危机,最后都是靠最高当局施援,才得以续向银行融资,当然,之后的报道立场就开始明显偏“绿”。这种做法的后果是让台湾可贵的新闻自由环境付出极大的代价。</P>
<P>  “中华航空”还把机舱内的滚动新闻改由“民视”(也就是民进党的电视台)提供,强迫旅客收看那几张搞台独人的嘴脸,叫人好不生厌。而原本十分受宠于李登辉和陈水扁的长荣航空,因为集团总裁张荣发在选前怒斥陈水扁“头脑痴呆”,每日只想着拼选举,不但造成台湾海运萎缩,还威胁台湾的安全;之后便失宠于当道,从此陈水扁和其它独派大员出国便不再搭乘长荣而改搭向其效忠的华航。</P>
<P>  张荣发与挨《人民日报》痛批的奇美董事长许文龙,曾是岛内支持台独的两大商人,经常配合李登辉口无遮拦地鄙视中华文化,早就该有人教训他们。岛内的有识之士根本拒绝购买二人经营的产品。张荣发一方面被中国经济强大之现实所迫,另一方面看到“李陈毁中集团”胡作非为过头,自我做了修正,但许文龙依然故我。</P>
<P>  台湾原有的政商分界,在李陈两人十几年胡整下来,早已溃散。一些企业家投效新主,但同时想做好大陆的生意;另些商人则天天在两岸之间撒谎,想左右逢源;最恶劣的就是一手狠赚大陆的钱,一手诋毁祖国;如果大陆继续容忍这类商人,又如何让一心改善两岸关系的台胞服气?</P>
<P>  台湾的台独分子,表面对抗大陆,其实内心十分胆怯。在声嘶力竭的背后,他们暗中派人游说大陆有关单位,说他们这么做是为了清除国民党旧势力,并且要大陆多从台湾人民想当家做主的角度思考台湾问题。有时就因此而出现纵容反华商人横行中国这种亲者痛仇者快的结果。</P>
<P>  其实,对于独派人士早应该批就批,该说重话就该说重话,该采取立场就采取严正的立场,对于这帮人绝不可再视而不见,要正面还击。纵容这些人,只会加速扩大两岸的距离。独派言论绝不是台湾的主流,所有的民调都如此显示,现在陈水扁之所以能继续霸占领导人之位,是通过包含“3·19”枪击事件等不正当手段,他那一伙人绝非台湾主流。内地网络上一些流着民族主义热血的网友们,常把台独与台湾划等号,又把台胞当做台独分子;其实这真的是大错特错,正中他们下怀,我们比你们更厌恶那些人的嘴脸,几十万人就是这么出走到大陆。他们才是民族罪人。</P>
<P>  因此对于国务院正式表态不欢迎“绿色”台商,必然会让多数台商拊额庆幸、鼓掌叫好,至少600万蓝色选票肯定这么认为,就像岛内一家出版社发行人说:“太好了,总算有人采取行动了,早该这么做了。” </P><P>  曾遭《人民日报》痛批的绿皮台商许文龙继辞去奇美董事长后,于6月中旬又辞去奇美电子董事长。虽然新任奇美董事长廖锦祥6月15日宣称许文龙一退再退与政治无关,但明眼人都知道斯言实属“此地无银三百两”。许文龙辞职风波再度引起人们对“绿皮台商”的关注,而绿皮台湾的确走过了头,该是遭报应的时候了。</P>
<P>  乐为良(台湾)</P>
  1. &lt;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1.1" SRC="http://sina.allyes.com/main/adfshow?user=AFP6_for_SINA|news|newschinapip&db=sina&local=yes&js=on"&gt;

  2. &lt;script&gt;
复制代码
第39届世界广告大会  NEC百万象素手机1元拍  美女啦啦队招募中  2004车展大饱眼福
<P>  台湾有名黄姓商人20多年前开始做阿拉伯人的生意,经多年惨淡经营,终于在其他台商纷纷退出难做的阿拉伯市场后,在10年前开始赚钱。这些年来,这个商人从没想过要到大陆投资,最近他也开始到上海买房子。为什么?因为岛内替他生产汽车零件的最后一家工厂也搬到了长江三角洲。</P>
<P>  这是台湾经济与大陆经济密不可分的一个实例,到不到大陆投资已不是个人的选择问题,而是一个既成事实。许多独派台商就是在这种万般无奈下进入大陆市场。而这类台商在大陆的言行往往不改他们在台湾的德行,既不承认是炎黄子孙,还以中国人为敌。他们聚在一起,把一些在内地看到的普遍存在于人性中的弱点,扩大、渲染、嘲弄;有时还借机欺负内地员工,甚至把一些凭关系弄到手的内部文件,偷交给台湾媒体或有关单位,让大陆官方难堪。前阵子还很流行大陆经商失败的书,千篇一律都是别人的错。</P>
<P>  不久前,上海一位台商太太在外吃饭时听到女服务员叫她“台巴子”(上海粗话),她就在餐厅内大吵大闹,最后竟然让那名女服务员下跪道歉。这种人根本就没资格到中国做生意。她在美国若被白人歧视,保证连气都不敢吭一声,还敢泼妇骂街?</P>
<P>  另有位林姓台商,七八年前开始到福建一带投资,赚少赔多,几年下来,资本所剩无几;目前在上海做点小生意清苦度日。他曾经在一次招商会上被安徽几个不良商人以下订单为名骗去合肥请了一桌酒席,之后他便四处警告新到的台商,要小心这种骗局。如果就事论事也罢了,但这名“偏绿”的台商把这趟不愉快的经历,扩大解释为当地政府和商人合力诓骗台商的阴谋。不仅如此,这名台商还相信,大陆许多城市有计划地联手进行这桩勾当。一个人如果不是自己心态不正,很难会对单一诈骗案做如此广泛的联想,却还坚信不疑自己的推测。</P>
<P>  如果这是大陆官方有计划的做法,那么台商就真的那么容易上当?而我们又如何解释数十万名台商在中国大陆获利丰厚,以及台商前仆后继前来的事实呢?鸿海集团2003年投资大陆获利192亿元新台币(约合48亿元人民币);2003年底时,到大陆投资的台资企业家数已超过6万,合同台资金额达700多亿美元,实际到位金额超过300亿美元,占全岛对外投资40%以上。有关方面抽样调查显示,这些台资企业大多数经营状况良好,如广东省和江苏省进入产出期的台资企业分别已有近9成和8成实现盈利。近20年,台湾对大陆的贸易顺差累计超过1500亿美元,占同期台湾对外贸易顺差的80%以上。据台湾外汇部门统计,从1993起到2002年底,自大陆间接汇到台湾的外汇总额高达5572.3亿美元。</P>
<P>  这些官方的数字都在说明,台商整体上是在大陆经商的获利者,不是受害者也不是被骗者,抑或有个别案件,也是个别人所为。但到了那些心态不正、内心以大陆为敌的台商脑袋中,就全成了别人对自己的阴谋。就像在台湾,以李登辉为首的出卖中国利益的集团,会把所有认同中国历史、文化、血缘的台胞,视为卖台集团一样可恶;自己心术不正,却疑神疑鬼、含血喷人。</P>
<P>  独派商人在台湾因为有李登辉、陈水扁连续执政作为后台,不但方便取得公共工程,甚至与官方联手打击非独派的企业。长期支持民进党现又被陈水扁聘为所谓“国策顾问”的义美食品总经理高志明,两年多前就出面组成“台湾广告主协会”,表面上此协会是要联手抵制不当节目,实际上就是甘为民进党政府控制媒体的工具,对于不支持台独立场的媒体,动辄威胁抽回广告。</P>
<P>  在“3·20”选举前陈水扁遭枪击事件上,高志明竟然好意思跳出来说,中天电视台和年代电视台对国民党的报道过多,要抽广告。他不去看看全面“绿化”的电台和报纸每天在报道些什么,从来就不遵守客观公正的立场,却把黑手伸向在市场经得起考验的媒体。反正这种独派企业家,所作所为就是假借企业之名,掩盖其充当民进党打手之实。而民进党政府对这些配合的企业,则大开方便之门。台湾有两家大媒体皆因借贷过重,营运出现危机,最后都是靠最高当局施援,才得以续向银行融资,当然,之后的报道立场就开始明显偏“绿”。这种做法的后果是让台湾可贵的新闻自由环境付出极大的代价。</P>
<P>  “中华航空”还把机舱内的滚动新闻改由“民视”(也就是民进党的电视台)提供,强迫旅客收看那几张搞台独人的嘴脸,叫人好不生厌。而原本十分受宠于李登辉和陈水扁的长荣航空,因为集团总裁张荣发在选前怒斥陈水扁“头脑痴呆”,每日只想着拼选举,不但造成台湾海运萎缩,还威胁台湾的安全;之后便失宠于当道,从此陈水扁和其它独派大员出国便不再搭乘长荣而改搭向其效忠的华航。</P>
<P>  张荣发与挨《人民日报》痛批的奇美董事长许文龙,曾是岛内支持台独的两大商人,经常配合李登辉口无遮拦地鄙视中华文化,早就该有人教训他们。岛内的有识之士根本拒绝购买二人经营的产品。张荣发一方面被中国经济强大之现实所迫,另一方面看到“李陈毁中集团”胡作非为过头,自我做了修正,但许文龙依然故我。</P>
<P>  台湾原有的政商分界,在李陈两人十几年胡整下来,早已溃散。一些企业家投效新主,但同时想做好大陆的生意;另些商人则天天在两岸之间撒谎,想左右逢源;最恶劣的就是一手狠赚大陆的钱,一手诋毁祖国;如果大陆继续容忍这类商人,又如何让一心改善两岸关系的台胞服气?</P>
<P>  台湾的台独分子,表面对抗大陆,其实内心十分胆怯。在声嘶力竭的背后,他们暗中派人游说大陆有关单位,说他们这么做是为了清除国民党旧势力,并且要大陆多从台湾人民想当家做主的角度思考台湾问题。有时就因此而出现纵容反华商人横行中国这种亲者痛仇者快的结果。</P>
<P>  其实,对于独派人士早应该批就批,该说重话就该说重话,该采取立场就采取严正的立场,对于这帮人绝不可再视而不见,要正面还击。纵容这些人,只会加速扩大两岸的距离。独派言论绝不是台湾的主流,所有的民调都如此显示,现在陈水扁之所以能继续霸占领导人之位,是通过包含“3·19”枪击事件等不正当手段,他那一伙人绝非台湾主流。内地网络上一些流着民族主义热血的网友们,常把台独与台湾划等号,又把台胞当做台独分子;其实这真的是大错特错,正中他们下怀,我们比你们更厌恶那些人的嘴脸,几十万人就是这么出走到大陆。他们才是民族罪人。</P>
<P>  因此对于国务院正式表态不欢迎“绿色”台商,必然会让多数台商拊额庆幸、鼓掌叫好,至少600万蓝色选票肯定这么认为,就像岛内一家出版社发行人说:“太好了,总算有人采取行动了,早该这么做了。”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