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细解“绿色台商”危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30 00:52:09
5月24日,在国台办发言人张铭清在记者会上表示“对于在大陆赚钱又回到台湾支持‘台独’的人,我们是不欢迎的。”首次定义了“不受大陆欢迎台商”的概念。其后几天,《环球时报》、《?望周刊》、《南方都市报》等国内媒体纷纷撰文,炮轰“绿色台商”矛头直指台湾商界大佬、台独份子许文龙。5月30日,中共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海外版,头版刊出署名文章,直接点名批评许文龙是民进党的“幕后金主”与陈水扁“沆瀣一气”。6月1日,《新华网》等国内多家媒体刊出中国社科院台湾研究员彭维学的一篇文章《台商许文龙其人其事:“媚日资政、独派大佬”》,再次揭露许文龙的发迹史,并强力谴责其“媚日”、污蔑慰安妇等“民族败类”行径。6月3日,社科院台湾研究所研究员王建民,在国务院新闻办主办的《中国网》上发表专论,称“不排除大陆会对台湾采取经济制裁”。随着制裁“绿色台商”的传闻日益加强,在互联网上甚至有人列出“绿色艺人”、并有大陆鹰派学者随后提出“各个层面支持台独的人都该受到大陆制裁”,似乎一场以整肃“绿色台商”为中心的“绞杀”势将展开。

  其实,在大陆的大多数台商,都不轻易表露自己的政治立场,但“挺扁”的人也大有人在,在这一点上,大陆方面在“320大选”前就有警觉。在台湾大选前,民进党经过秘密组织和精心策画在上海举办了一次“挺扁大会”,当时出席的台商之多、规模之大令事后才知情的大陆官方颇感吃惊,以至于逐一给参会台商打电话表示“非常关注”。在众多在大陆投资但又“挺扁”的台商中,许文龙无疑是最具代表性的“旗手”。

  现年76岁的许文龙在台湾富豪榜上排名第六,旗下产业跨电子、石化、医疗、商贸、通讯等十几个领域,最知名的是以电子和石化为主打的奇美集团。奇美的ABS(生产计算机外壳的材料)产量居世界第一,PS产量居世界第四,因此许文龙被称为“世界ABS大王”。奇美90年代初就进军大陆,在广东省和江苏镇江都建有化工厂,可以说奇美之所以能有现在的规模,是与其大陆政策分不开的。但许文龙又是死硬台独份子,其先后为李登辉的“国策顾问”和陈水扁的“总统府资政”,陈水扁的竞选金库“财团法人台湾智库”的基金会成立会,许文龙还是主要捐助人。正是因为这些特殊关系,319枪击案时,陈水扁才舍近求远,直奔奇美医院,成就了台湾历史上的“百年奇案”。许文龙与李登辉一样,还是个媚日“皇民”,曾称台籍慰安妇是自愿的等等。大陆要对奇美下手,其实早有预兆,在320前,大陆税务部门就曾到奇美的镇江生产基地“查帐”,后又传出该厂要关闭的消息,因此,5月12日,许文龙辞去奇美集团董事长一职,转任集团总裁,5月15日又辞去了奇美电子董事长的职务,以便减少大陆方面对奇美的“敌意”。但明眼人一看就知,这不过是许文龙的一招“移花接木”罢了。

  大陆方面一连串的组合拳,引起台湾岛内轩然大波。奇美股价连续数日暴跌,甚至两天出现跌停,并脱累其它股票。6月3日当王建民提出了“可能对台经济制裁论”后,引起台湾工商界一片恐慌,当日台湾加权指数再次狂跌200点,以至台政府基金出场护盘。奇美副董事长和发言人也连忙出来申辨“许文龙感到愕然,因为2004年大选他没有明确表示立场”、“许文龙已辞任”、“不要将奇美与许文龙划上等号”。。。台湾民进党、国亲联盟、也纷纷表达立场,并对大陆的作法表达了不同程度的不满和关注。台陆委会主委吴钊燮也呼吁“大陆不应让两岸渐行渐远,要政经分开,希望绿色台商一事到此为止。”而台联党更是发出“支持爱国龙(许文龙)”的口号,并有台主委提出让台当局要给受打压的台商以补偿的动议。而作为当事人的许文龙在其后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对大陆的作法不理解”并说“台商为大陆经济的贡献有目共睹,但投资的事情不能勉强,如果大陆不欢迎,奇美考虑转向人力成本更便宜的菲律宾、马来西来甚至印度。”民进党也呼吁台商,把眼光放在大陆以外的地区。而一些台湾工商界大佬也都发出“制裁对两岸都没好处,希望大陆慎重”的声音。而美国《华盛顿邮报》也批判中国大陆“不文明的对待台商,是专制政府”。

  如果真的要整肃“绿色台商”,那对台湾岛内的影响力绝对更强于517时国台办发表的对台声明。但大陆方面却迟迟未有后续动作,多少令人费解。但笔者认为这种态度似乎才是大陆官方的真意体现。

  首先,5月24日国台办发言中并未提到许文龙以及要制裁“绿色台商”的内容,其实口风很软是“不欢迎”,而这种表态早在2001年时大陆也曾使用过,并不足以代表大陆就要对许文龙等绿色台商下手。而真正引起反响的是《人民日报》的点名报导,虽然很多台港媒体认为其为中共机关报,并以此认定它的权威性,但事实上,近年来《人民日报》及其网络版,非但不能代表大陆官方态度,而且似乎还是政府的“政治麻烦制造者”。人民日报资深评论员马立诚提出“对日新思维”就曾一石激起千层浪,挑起国内反日高潮,而骂的最凶的竟也是人民日报的编辑林治波。而后林治波为了表达“反日观点”甚至表示“胡锦涛没有说过对日要有新思维的话”,当时就曾引发几位大陆智库人员的明确指责“希望学者不要妄自揣测,林治波作为学者不能代表胡锦涛说话”。而在京沪高速铁路的问题上,《人民日报》网络版也是站在“以民族利益出发,反对引进日本新干线”的排头位置,但其说法再次受到国务委员吴仪的暗批“经济问题要用经济的角度去考虑,对于这一点,希望有些媒体要注意。”由此可见,以其为“中共机关报”就来推测大陆要制裁“绿色台商”的判断,未必有些牵强。

  而社科院彭维学的那篇《许文龙其人其事》,其实是一篇写于2002年的老文章,并不具备任何象征意义。而作为社科院台湾问题研究员的王建民所发的专稿,内容也只是提到“不排出这种可能”,而且也非发表于权威的平面媒体,作为一篇“网文”就算具备相应的象征性,但也并不足以说明整肃“绿色台商”已成大陆官方的一项既有政策。事实也是如此,6月3日,台湾媒体电话采访了奇美生产基地所在的江苏镇江台办,得到证实“尚未接到上级国台办的相关指示”。6月4日国台办发言人李铭清说“大陆并没有制裁台商的政策,那只是一些学者的个人意见”。

  大陆这次“临阵脚软”其实也有难言之隐。虽然近20年台湾对大陆的贸易顺差累计超过一万两千亿人民币,占台湾对外贸易顺差的80%以上,但大陆也的确是台商投资的最大受益方之一。不仅每年台资企业为大陆政府创造了巨额财政收入,而且也增加了上千万个就业机会,这对于中国大陆的社会稳定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台商投资的企业还在不断增加。在大陆的“绿色台商”为数不少,至少比大陆以前估计的要多得多,如果大陆冒然进行整肃,势必造成这部分台商要转移阵地,台商可以在东南亚和南亚再找到新的落脚点,但大陆的相应损失就不会那么快弥补。而且一旦整肃台商的消息传开,又势必造成台资继续踊跃登陆的势头,加上民进党在岛内的负面宣传,大陆的损失确实不小。

  但笔者认为,不管大陆是否真有心“绞杀”许文龙,依目前的情况看已经是箭在弦上。2000年大陆政府曾封杀为台独高歌的张惠妹,极有成效,以至于陈水扁就职典礼时竟为找不出知名艺人唱“国歌”而大伤脑筋,对许文龙之流也是一样,有必要杀一儆百的告诫一下这些“泛绿”台商。与其在利害权衡之间再患得患失,最后还让对手有恃无恐,不如抓住一个,并把它捏得粉碎,更有震捍力。就算使用冻结许文龙及奇美集团在大陆的资金和资产的强力手段令这个石化巨人轰然倒下,可能引起一段时间的台资减少,但商人都是唯利是图,不会放弃大陆市场,而且斩断“台独金主”对台独势力的打击巨大,也令台商不敢明目张胆的响应台独,这样大陆在战略层面就可以蠃回一招。台湾岛内看似高调,其实最害怕的还是台湾民进党政府。依大陆政府的办事作风,相信对“绿色台商”的整治也绝对不会是“光打雷不下雨”,估计对一些上了“黑名单”台商,也会以用拒绝入境和查税查帐这些手段以示“警告”,但也不会做得太过显眼,对两岸经济可能受到的影响也不会很大。5月24日,在国台办发言人张铭清在记者会上表示“对于在大陆赚钱又回到台湾支持‘台独’的人,我们是不欢迎的。”首次定义了“不受大陆欢迎台商”的概念。其后几天,《环球时报》、《?望周刊》、《南方都市报》等国内媒体纷纷撰文,炮轰“绿色台商”矛头直指台湾商界大佬、台独份子许文龙。5月30日,中共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海外版,头版刊出署名文章,直接点名批评许文龙是民进党的“幕后金主”与陈水扁“沆瀣一气”。6月1日,《新华网》等国内多家媒体刊出中国社科院台湾研究员彭维学的一篇文章《台商许文龙其人其事:“媚日资政、独派大佬”》,再次揭露许文龙的发迹史,并强力谴责其“媚日”、污蔑慰安妇等“民族败类”行径。6月3日,社科院台湾研究所研究员王建民,在国务院新闻办主办的《中国网》上发表专论,称“不排除大陆会对台湾采取经济制裁”。随着制裁“绿色台商”的传闻日益加强,在互联网上甚至有人列出“绿色艺人”、并有大陆鹰派学者随后提出“各个层面支持台独的人都该受到大陆制裁”,似乎一场以整肃“绿色台商”为中心的“绞杀”势将展开。

  其实,在大陆的大多数台商,都不轻易表露自己的政治立场,但“挺扁”的人也大有人在,在这一点上,大陆方面在“320大选”前就有警觉。在台湾大选前,民进党经过秘密组织和精心策画在上海举办了一次“挺扁大会”,当时出席的台商之多、规模之大令事后才知情的大陆官方颇感吃惊,以至于逐一给参会台商打电话表示“非常关注”。在众多在大陆投资但又“挺扁”的台商中,许文龙无疑是最具代表性的“旗手”。

  现年76岁的许文龙在台湾富豪榜上排名第六,旗下产业跨电子、石化、医疗、商贸、通讯等十几个领域,最知名的是以电子和石化为主打的奇美集团。奇美的ABS(生产计算机外壳的材料)产量居世界第一,PS产量居世界第四,因此许文龙被称为“世界ABS大王”。奇美90年代初就进军大陆,在广东省和江苏镇江都建有化工厂,可以说奇美之所以能有现在的规模,是与其大陆政策分不开的。但许文龙又是死硬台独份子,其先后为李登辉的“国策顾问”和陈水扁的“总统府资政”,陈水扁的竞选金库“财团法人台湾智库”的基金会成立会,许文龙还是主要捐助人。正是因为这些特殊关系,319枪击案时,陈水扁才舍近求远,直奔奇美医院,成就了台湾历史上的“百年奇案”。许文龙与李登辉一样,还是个媚日“皇民”,曾称台籍慰安妇是自愿的等等。大陆要对奇美下手,其实早有预兆,在320前,大陆税务部门就曾到奇美的镇江生产基地“查帐”,后又传出该厂要关闭的消息,因此,5月12日,许文龙辞去奇美集团董事长一职,转任集团总裁,5月15日又辞去了奇美电子董事长的职务,以便减少大陆方面对奇美的“敌意”。但明眼人一看就知,这不过是许文龙的一招“移花接木”罢了。

  大陆方面一连串的组合拳,引起台湾岛内轩然大波。奇美股价连续数日暴跌,甚至两天出现跌停,并脱累其它股票。6月3日当王建民提出了“可能对台经济制裁论”后,引起台湾工商界一片恐慌,当日台湾加权指数再次狂跌200点,以至台政府基金出场护盘。奇美副董事长和发言人也连忙出来申辨“许文龙感到愕然,因为2004年大选他没有明确表示立场”、“许文龙已辞任”、“不要将奇美与许文龙划上等号”。。。台湾民进党、国亲联盟、也纷纷表达立场,并对大陆的作法表达了不同程度的不满和关注。台陆委会主委吴钊燮也呼吁“大陆不应让两岸渐行渐远,要政经分开,希望绿色台商一事到此为止。”而台联党更是发出“支持爱国龙(许文龙)”的口号,并有台主委提出让台当局要给受打压的台商以补偿的动议。而作为当事人的许文龙在其后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对大陆的作法不理解”并说“台商为大陆经济的贡献有目共睹,但投资的事情不能勉强,如果大陆不欢迎,奇美考虑转向人力成本更便宜的菲律宾、马来西来甚至印度。”民进党也呼吁台商,把眼光放在大陆以外的地区。而一些台湾工商界大佬也都发出“制裁对两岸都没好处,希望大陆慎重”的声音。而美国《华盛顿邮报》也批判中国大陆“不文明的对待台商,是专制政府”。

  如果真的要整肃“绿色台商”,那对台湾岛内的影响力绝对更强于517时国台办发表的对台声明。但大陆方面却迟迟未有后续动作,多少令人费解。但笔者认为这种态度似乎才是大陆官方的真意体现。

  首先,5月24日国台办发言中并未提到许文龙以及要制裁“绿色台商”的内容,其实口风很软是“不欢迎”,而这种表态早在2001年时大陆也曾使用过,并不足以代表大陆就要对许文龙等绿色台商下手。而真正引起反响的是《人民日报》的点名报导,虽然很多台港媒体认为其为中共机关报,并以此认定它的权威性,但事实上,近年来《人民日报》及其网络版,非但不能代表大陆官方态度,而且似乎还是政府的“政治麻烦制造者”。人民日报资深评论员马立诚提出“对日新思维”就曾一石激起千层浪,挑起国内反日高潮,而骂的最凶的竟也是人民日报的编辑林治波。而后林治波为了表达“反日观点”甚至表示“胡锦涛没有说过对日要有新思维的话”,当时就曾引发几位大陆智库人员的明确指责“希望学者不要妄自揣测,林治波作为学者不能代表胡锦涛说话”。而在京沪高速铁路的问题上,《人民日报》网络版也是站在“以民族利益出发,反对引进日本新干线”的排头位置,但其说法再次受到国务委员吴仪的暗批“经济问题要用经济的角度去考虑,对于这一点,希望有些媒体要注意。”由此可见,以其为“中共机关报”就来推测大陆要制裁“绿色台商”的判断,未必有些牵强。

  而社科院彭维学的那篇《许文龙其人其事》,其实是一篇写于2002年的老文章,并不具备任何象征意义。而作为社科院台湾问题研究员的王建民所发的专稿,内容也只是提到“不排出这种可能”,而且也非发表于权威的平面媒体,作为一篇“网文”就算具备相应的象征性,但也并不足以说明整肃“绿色台商”已成大陆官方的一项既有政策。事实也是如此,6月3日,台湾媒体电话采访了奇美生产基地所在的江苏镇江台办,得到证实“尚未接到上级国台办的相关指示”。6月4日国台办发言人李铭清说“大陆并没有制裁台商的政策,那只是一些学者的个人意见”。

  大陆这次“临阵脚软”其实也有难言之隐。虽然近20年台湾对大陆的贸易顺差累计超过一万两千亿人民币,占台湾对外贸易顺差的80%以上,但大陆也的确是台商投资的最大受益方之一。不仅每年台资企业为大陆政府创造了巨额财政收入,而且也增加了上千万个就业机会,这对于中国大陆的社会稳定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台商投资的企业还在不断增加。在大陆的“绿色台商”为数不少,至少比大陆以前估计的要多得多,如果大陆冒然进行整肃,势必造成这部分台商要转移阵地,台商可以在东南亚和南亚再找到新的落脚点,但大陆的相应损失就不会那么快弥补。而且一旦整肃台商的消息传开,又势必造成台资继续踊跃登陆的势头,加上民进党在岛内的负面宣传,大陆的损失确实不小。

  但笔者认为,不管大陆是否真有心“绞杀”许文龙,依目前的情况看已经是箭在弦上。2000年大陆政府曾封杀为台独高歌的张惠妹,极有成效,以至于陈水扁就职典礼时竟为找不出知名艺人唱“国歌”而大伤脑筋,对许文龙之流也是一样,有必要杀一儆百的告诫一下这些“泛绿”台商。与其在利害权衡之间再患得患失,最后还让对手有恃无恐,不如抓住一个,并把它捏得粉碎,更有震捍力。就算使用冻结许文龙及奇美集团在大陆的资金和资产的强力手段令这个石化巨人轰然倒下,可能引起一段时间的台资减少,但商人都是唯利是图,不会放弃大陆市场,而且斩断“台独金主”对台独势力的打击巨大,也令台商不敢明目张胆的响应台独,这样大陆在战略层面就可以蠃回一招。台湾岛内看似高调,其实最害怕的还是台湾民进党政府。依大陆政府的办事作风,相信对“绿色台商”的整治也绝对不会是“光打雷不下雨”,估计对一些上了“黑名单”台商,也会以用拒绝入境和查税查帐这些手段以示“警告”,但也不会做得太过显眼,对两岸经济可能受到的影响也不会很大。
其实很多台资企业在这边都是用的劳动密集型的发展方法,有的甚至给这边造成了大量的污染和农田的占用,这种企业,我们不要也罢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6-7 19:01:10编辑过]
<P>那是一群笨蛋!还不如清王朝聪明!</P><P>  另,这里的斑竹要反省!不要自以为大权在握就乱删。先要理解了褒贬词义以后再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