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军报:中国首台新型自走式两栖海缆机器人投入使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30 18:08:57
中国首台新型自走式两栖海缆机器人投入使用

    据解放军报报道,由我国某自动化研究所研制的首台新型自走式两栖海缆机器人正式投入使用。该两栖“神兵”,填补了我国海缆史上的多项空白。

  这天,笔者随“北缆765”船来到黄海某试验区,目睹了这位两栖“神兵”海缆埋设和故障缆修复埋设试验的全部过程。

  上午9点,各专业人员准备就绪,对两栖机器人的试验工作也随之展开。伴随指挥员“开始吊放机器人”口令的发出,操纵手启动手中的吊放按钮。此时船尾的A形架门吊慢慢升起,并外摆至最大,一台重达8.5吨、外形酷似大脚怪物的机器人被提离甲板,送到船舷外约4米的海面上。操纵手在打开锁栓的瞬间,机器人好似一名泳坛跳水健将,一个“猛子”扎入水中,顿时海面上溅起朵朵美丽的浪花。

  “报告,机器人已安全到达海底。”

  操纵室内,两名操纵手密切地注视着控制台上多个显示屏中数字和图像的变化,不停判断着机器人的位置、动态和工作状况,并通过对讲机及时将各种测试情况向指挥员报告。

  “机器人液压系统已启动,运行情况正常!”

  “海缆探测器、机械导引臂、自动跟踪系统工作正常!”

  “机械手、挖掘机运行状态正常!”……

  据参加试验的科研人员介绍,这台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两栖机器人主要由海缆埋设机载体、动力控制以及辅助收放等系统组成。安装有先进的水下动力单元、机械臂、喷水和链式挖掘工具,配备有海缆跟踪、探测与监视、照明、录像以及航向、航速传感器等高精尖设备,能“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根据海底与滩涂、深水与浅滩、硬底质与软底质等作业条件的不同,以及埋设与检测的各异,只要对机器人更换不同的作业器具,就能完成其它机器人所不能完成的海缆埋设与故障点的检测等大难度工作。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随着一项项检测数据“正常”的报告声,逆流而行的两栖机器人开始匍匐前进。它不时停停走走,就像一个老练的查线员在海底寻找着海缆的故障点。

  试验能否成功,所有参加试验人员都为这位两栖“兵”捏了一把汗。就在人们翘首等待之时,控制台报告:“在离工作船100米远的地方机器人已锁定目标”。控制台的屏幕显示:随着机器人启动喷水挖掘机,不一会儿,在海底便掘出一条深1.5米的沟,受损海缆静静地躺在其中。机器人伸出机械臂将海缆牢牢地抓住,把它送到水面。待技术人员对受损部分快速修理后,机器人又重新潜入水中将海缆埋到海底。

  试验成功!甲板上顿时一片欢呼。

  一名科研人员告诉笔者,此项试验的成功预示着我国以往寻找故障点依靠锚拖、潜水员下水打捞以及维修段海缆无法埋设的历史即将结束。海缆故障检测与埋设技术又向着国际化目标迈进了一步。

  水线业务长代士东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这项试验的成功将使以往视为畏途的浅水区和滩涂施工成为坦途,依靠人工作业的历史也将从此翻过。”

   (索德胜张刚)中国首台新型自走式两栖海缆机器人投入使用

    据解放军报报道,由我国某自动化研究所研制的首台新型自走式两栖海缆机器人正式投入使用。该两栖“神兵”,填补了我国海缆史上的多项空白。

  这天,笔者随“北缆765”船来到黄海某试验区,目睹了这位两栖“神兵”海缆埋设和故障缆修复埋设试验的全部过程。

  上午9点,各专业人员准备就绪,对两栖机器人的试验工作也随之展开。伴随指挥员“开始吊放机器人”口令的发出,操纵手启动手中的吊放按钮。此时船尾的A形架门吊慢慢升起,并外摆至最大,一台重达8.5吨、外形酷似大脚怪物的机器人被提离甲板,送到船舷外约4米的海面上。操纵手在打开锁栓的瞬间,机器人好似一名泳坛跳水健将,一个“猛子”扎入水中,顿时海面上溅起朵朵美丽的浪花。

  “报告,机器人已安全到达海底。”

  操纵室内,两名操纵手密切地注视着控制台上多个显示屏中数字和图像的变化,不停判断着机器人的位置、动态和工作状况,并通过对讲机及时将各种测试情况向指挥员报告。

  “机器人液压系统已启动,运行情况正常!”

  “海缆探测器、机械导引臂、自动跟踪系统工作正常!”

  “机械手、挖掘机运行状态正常!”……

  据参加试验的科研人员介绍,这台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两栖机器人主要由海缆埋设机载体、动力控制以及辅助收放等系统组成。安装有先进的水下动力单元、机械臂、喷水和链式挖掘工具,配备有海缆跟踪、探测与监视、照明、录像以及航向、航速传感器等高精尖设备,能“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根据海底与滩涂、深水与浅滩、硬底质与软底质等作业条件的不同,以及埋设与检测的各异,只要对机器人更换不同的作业器具,就能完成其它机器人所不能完成的海缆埋设与故障点的检测等大难度工作。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随着一项项检测数据“正常”的报告声,逆流而行的两栖机器人开始匍匐前进。它不时停停走走,就像一个老练的查线员在海底寻找着海缆的故障点。

  试验能否成功,所有参加试验人员都为这位两栖“兵”捏了一把汗。就在人们翘首等待之时,控制台报告:“在离工作船100米远的地方机器人已锁定目标”。控制台的屏幕显示:随着机器人启动喷水挖掘机,不一会儿,在海底便掘出一条深1.5米的沟,受损海缆静静地躺在其中。机器人伸出机械臂将海缆牢牢地抓住,把它送到水面。待技术人员对受损部分快速修理后,机器人又重新潜入水中将海缆埋到海底。

  试验成功!甲板上顿时一片欢呼。

  一名科研人员告诉笔者,此项试验的成功预示着我国以往寻找故障点依靠锚拖、潜水员下水打捞以及维修段海缆无法埋设的历史即将结束。海缆故障检测与埋设技术又向着国际化目标迈进了一步。

  水线业务长代士东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这项试验的成功将使以往视为畏途的浅水区和滩涂施工成为坦途,依靠人工作业的历史也将从此翻过。”

   (索德胜张刚)
好现象,感谢科技工作者
好消息
<P>呵呵,应用深远的好技术平台啊!~</P>
找海底光缆上的窃听装置好象不错
<P></P><P>你多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