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战略原创)从“望尘莫及”到“望其项背”之歼10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23:47:49
从“望尘莫及”到“望其项背”之歼10
——建国60周年阅兵观后感之八                                           作者:张  凌


  毫无疑问,在国庆60周年大阅兵的受阅空中梯队中,最为吸引人们目光的战机,除了预警机就是歼10了。吸引了人们目光的不仅是它的外型,还因为它是中国真正自主研制的第一种歼击机。望着阅兵式上呼啸而过的歼10,笔者心中在激动、骄傲之余,总有一个挥之不去的想法:“如果十年前的阅兵式上,歼10就能以现在的阵容出现,那该多好。”
  在上个世纪的90年代之初和之末,各自发生了两件让中国人记忆忧新的事情。第一件是1991年的海湾战争,拥有强大地面战力的伊拉克军队,在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长达38天的空中打击之下,战力被极大削弱。海湾战争的地面战争仅持续了100小时即以多国部队胜利而告结束。现代战争中制空权的重要性给中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第二件则是1999年的科索沃战争中,我驻南联盟使馆遭到空袭,三名中国公民遇难。这件事情让中国人刻骨铭心。悲痛、屈辱之余,我们的目光更多地投向了天空。因为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上,从来没有哪一个年代让广大中国民众如此真切地认识到,未来对中国本土可能发生的侵略将从空中发起。
  在上个世纪的90年代,中国还面临着极为严峻的台独势力妄图分裂祖国的局面。在当时国内国际形势都极其错综复杂的情况下,为了打击分裂势力的嚣张气焰,为了宣示武力保卫祖国统一的决心,我军在1995年、1996年和1999年都举行了多次大规模三军联合作战演习。但要在台湾海峡及台湾本岛上空取得制空权,一定数量的高质量歼击机是急需的。当时我空军航空兵和海军航空兵,主力战机为歼7和歼8歼击机。这些歼击机航程、作战半径和续航时间都较短,载弹量少。这给夺取台海上空的制空权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当时我空军采购的苏27战机,数量较少,从而导致了其在军事斗争中的实际战力要打上很大一个折扣。可以说,面对当时台海周边的F14、F15、F16等美制战机,我国非常需要一种质量上能与之高效抗衡,并有一定数量优势的歼击机。
  从官方媒体披露的情况来看,歼10战机是2004年成建制形成战斗力的,而在这之前经历了18年的研制过程。如果歼10在1986年开始研制的10年之后即能定型成功并开始装备部队,那么20世纪90年代的国际安全形势这架天平,将因我们增加一个分量较大的砝码而更多地倾向于我国。
  历史是不能假设的。1995年后到2000年这6年,当国家的天空最需要歼10的时候,歼10还在研制、试飞、形成战斗力的过程中。而当2004年歼10形成团建制战斗力之时,美国的第四代战机F22已经形成了战斗力。部署于冲绳、关岛基地的美军F22,倚仗其大作战半径、超音速巡航、隐身突防能力和大载弹量,对我国的防空体系依旧保持着巨大的压力。我国经济最为发达的整个东南沿海地区的防空形势在今天依然极为严峻。
中国空军在90年代开始调整战略方针为攻防兼备,这就要求作战飞机必须拥有一定的航程以到达指定空域实施攻势作战。然而以歼10约1000公里的作战半径,环顾中国周边各个存在安全隐患的地区,惟有在台海上空歼10能实现“覆盖任务纵深”。而作战半径达1500公里的苏27战机,则自其加入中国空军作战序列之日起,就在战略天平上为中国投下了一颗分量极重的安全砝码。当然,前已述及,由于苏27数量的不足,使得这颗砝码的分量打了个折扣。
  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我国最需要歼10也是最能发挥歼10军事价值的时间是整个90年代中后期。然而我国航空工业薄弱的基础,使得歼10错过了这个时间。
歼10某总师曾经对歼10做过中肯的评价:歼10出现之前,我们与发达国家空中力量对抗是“望尘莫及”,歼10出现之后我们则能够“望其项背”了。这个评价既是对歼10在我航空武器发展史上的地位和作用的一个肯定,也是清醒认识到了我们目前仍然存在的差距。
风起云涌的20世纪90年代已经成为了历史,中国已经安然度过并昂首迈入了新的世纪。相信以歼10为新的起点,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将由歼10的“望其项背”变为“并驾齐驱”。
(作者张凌QQ:369451031,大战略QQ群:76645393,原文在大战略地址:http://g-strategy.5d6d.com/viewthread.php?tid=2344&extra=
从“望尘莫及”到“望其项背”之歼10
——建国60周年阅兵观后感之八                                           作者:张  凌


  毫无疑问,在国庆60周年大阅兵的受阅空中梯队中,最为吸引人们目光的战机,除了预警机就是歼10了。吸引了人们目光的不仅是它的外型,还因为它是中国真正自主研制的第一种歼击机。望着阅兵式上呼啸而过的歼10,笔者心中在激动、骄傲之余,总有一个挥之不去的想法:“如果十年前的阅兵式上,歼10就能以现在的阵容出现,那该多好。”
  在上个世纪的90年代之初和之末,各自发生了两件让中国人记忆忧新的事情。第一件是1991年的海湾战争,拥有强大地面战力的伊拉克军队,在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长达38天的空中打击之下,战力被极大削弱。海湾战争的地面战争仅持续了100小时即以多国部队胜利而告结束。现代战争中制空权的重要性给中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第二件则是1999年的科索沃战争中,我驻南联盟使馆遭到空袭,三名中国公民遇难。这件事情让中国人刻骨铭心。悲痛、屈辱之余,我们的目光更多地投向了天空。因为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上,从来没有哪一个年代让广大中国民众如此真切地认识到,未来对中国本土可能发生的侵略将从空中发起。
  在上个世纪的90年代,中国还面临着极为严峻的台独势力妄图分裂祖国的局面。在当时国内国际形势都极其错综复杂的情况下,为了打击分裂势力的嚣张气焰,为了宣示武力保卫祖国统一的决心,我军在1995年、1996年和1999年都举行了多次大规模三军联合作战演习。但要在台湾海峡及台湾本岛上空取得制空权,一定数量的高质量歼击机是急需的。当时我空军航空兵和海军航空兵,主力战机为歼7和歼8歼击机。这些歼击机航程、作战半径和续航时间都较短,载弹量少。这给夺取台海上空的制空权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当时我空军采购的苏27战机,数量较少,从而导致了其在军事斗争中的实际战力要打上很大一个折扣。可以说,面对当时台海周边的F14、F15、F16等美制战机,我国非常需要一种质量上能与之高效抗衡,并有一定数量优势的歼击机。
  从官方媒体披露的情况来看,歼10战机是2004年成建制形成战斗力的,而在这之前经历了18年的研制过程。如果歼10在1986年开始研制的10年之后即能定型成功并开始装备部队,那么20世纪90年代的国际安全形势这架天平,将因我们增加一个分量较大的砝码而更多地倾向于我国。
  历史是不能假设的。1995年后到2000年这6年,当国家的天空最需要歼10的时候,歼10还在研制、试飞、形成战斗力的过程中。而当2004年歼10形成团建制战斗力之时,美国的第四代战机F22已经形成了战斗力。部署于冲绳、关岛基地的美军F22,倚仗其大作战半径、超音速巡航、隐身突防能力和大载弹量,对我国的防空体系依旧保持着巨大的压力。我国经济最为发达的整个东南沿海地区的防空形势在今天依然极为严峻。
中国空军在90年代开始调整战略方针为攻防兼备,这就要求作战飞机必须拥有一定的航程以到达指定空域实施攻势作战。然而以歼10约1000公里的作战半径,环顾中国周边各个存在安全隐患的地区,惟有在台海上空歼10能实现“覆盖任务纵深”。而作战半径达1500公里的苏27战机,则自其加入中国空军作战序列之日起,就在战略天平上为中国投下了一颗分量极重的安全砝码。当然,前已述及,由于苏27数量的不足,使得这颗砝码的分量打了个折扣。
  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我国最需要歼10也是最能发挥歼10军事价值的时间是整个90年代中后期。然而我国航空工业薄弱的基础,使得歼10错过了这个时间。
歼10某总师曾经对歼10做过中肯的评价:歼10出现之前,我们与发达国家空中力量对抗是“望尘莫及”,歼10出现之后我们则能够“望其项背”了。这个评价既是对歼10在我航空武器发展史上的地位和作用的一个肯定,也是清醒认识到了我们目前仍然存在的差距。
风起云涌的20世纪90年代已经成为了历史,中国已经安然度过并昂首迈入了新的世纪。相信以歼10为新的起点,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将由歼10的“望其项背”变为“并驾齐驱”。
(作者张凌QQ:369451031,大战略QQ群:76645393,原文在大战略地址:http://g-strategy.5d6d.com/viewthread.php?tid=2344&ext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