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苏联扩张争霸 今朝中国和平崛起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06:54:49
中国和平崛起是当今世界的热门话题。去年11月3日,中央党校原常务副校长郑必坚在博鳌亚洲论坛发表讲演,首次提出"中国和平崛起"的论题。12月10日,温家宝总理在美国哈佛大学发表讲演,精辟地论述了中国和平崛起的"要义"。12月26日,胡锦涛主席在纪念毛泽东诞辰110周年座谈会发表讲话,强调中国要"坚持走和平崛起的发展道路"。这说明"和平崛起"已经成为中国的国家战略。今年4月24日,美国前总统布什在博鳌论坛表示,他已"注意到"中国的和平崛起,并认为这"对亚洲的整个面貌非常重要"。学者们近来也发表许多文章,从各个方面论述中国的"和平崛起"。笔者认为,理论界的研究还应紧密联系当年苏联的扩张争霸以及随后的败亡,以说明中国"和平崛起"的发展道路同原苏联有根本的区别。
一、中国正在"和平崛起"

<P>  中国正在崛起,这是举世公认的事实。其首要表现,就是中国的经济发展突飞猛进。从1978年到2003年的25年间,中国经济年均增长9.4%,年国内生产总值从1473亿美元提高到14000多亿美元,年进出口贸易总额从206亿美元上升到8512亿美元,外汇储备则从1.67亿美元增加到4033亿美元。到2003年,中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首次突破了1000美元。目前,中国的经济总量位居世界第六,进出口贸易总额位居世界第四,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大大增强。与此同时,25年来,中国利用外资由几乎为零累计达到6796亿美元,高速公路由零公里发展到29800公里,电话用户由192万户增加到2.6亿户,移动电话也达到2.6亿户。伴随着国力的增强,中国人民的生活大有改善,国际地位大为提高,国际影响与日俱增。所有这些,都说明中国正在崛起。按照这个速度发展下去,到2020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将比2000年翻两番,达到4万亿美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000美元。

<P>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的崛起和过去任何一个大国的崛起有着明显的不同。在世界历史上,大国的崛起无不通过战争、扩张、掠夺和奴役来实现,整个过程充满血腥气味和野蛮色彩。而中国的崛起是在总体和平的国际环境中,完全以和平的方式实现的,是真正的"和平崛起"。中国在崛起过程中没有做任何损人利己的事情,中国在强大以后也决不威胁他人,坚持"永不称霸"。中国的崛起对世界来说,意味着和平、合作和发展,意味着互助、共享和双赢。所以,中国和平崛起的结果,也更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 尽管中国只是刚刚开始崛起,但"和平崛起"既是中国发展道路的特点,也是世界发展史上的创新。中国之所以能够"和平崛起",关键的原因是始终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改革开放,参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并同世界各国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和平相处和进行合作。
二、昔日苏联"扩张争霸"

<P>  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和平崛起"完全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但联系当年的苏联,它虽然也是社会主义国家,却在这方面犯了错误。主要是,苏联长期忽视时代特征的发展变化,始终坚持"世界革命"理论,而且把它转化为"扩张争霸"战略,从而导致一系列严重后果。

<P>  众所周知,列宁在十月革命后强调"世界革命"。但当时具有特定的历史条件,世界处在"战争与革命时代",列宁的目的是为了保卫苏维埃政权,他主张的"世界革命"主要是"唤起革命",而不是武力"输出革命"。后来,列宁及时调整对外战略,主动与西方国家进行接触,奉行和平的外交政策,而把重点放在国内建设和恢复经济方面。

<P>  斯大林继承了列宁的发展战略。前期,苏联集中力量在国内进行革命和建设,高速地发展国民经济,力争"一国建成"社会主义。同时采取务实态度,同资本主义国家建立正常外交关系,实行"和平共处"。但斯大林仍然坚持"世界革命"的目标,强调要"发展和援助其他国家内的革命"。后期,斯大林犯了"对外扩张"的错误。在二战前夕,为了应对希特勒德国的战争威胁,苏联强行改变外部边界,力求将防御阵地大幅度外移,相继占领了波兰、罗马尼亚和芬兰的一部分领土,并将立陶宛、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三个波罗的海国家纳入苏联版图。二战结束前后,苏联又同美英等国一起安排战后世界秩序,划分势力范围,构建"雅尔塔体制"。随后,世界形成美苏对抗的两极格局。

<P>  赫鲁晓夫执政以后,苏联强调缓和国际紧张局势,"世界革命"理论有所淡化。但赫鲁晓夫的内心深处并未放弃"世界革命"。他曾面对西方公开宣称,苏联要"埋葬资本主义"。同时,他固守苏美争霸的老套路,把导弹偷偷运往古巴,企图威胁美国。

<P>  勃列日涅夫在苏联实力大增的情况下,进一步强化"世界革命"理论,并形成一种进攻性的"扩张争霸"战略。其主要内容,一是宣称社会主义"处在历史的进攻阶段",因而加紧同美国争夺世界霸权;二是强调世界任何地区的局势都与苏联的利益息息相关,因而广泛插手第三世界事务,甚至直接出兵占领阿富汗;三是鼓吹"有限主权"论,严密控制中东欧国家,以致在1968年出兵镇压"布拉格之春";四是采取强暴措施,压制兄弟党和兄弟国家,其中包括在靠近中国边界地区"陈兵百万",并在1969年派军队入侵中国东北的珍宝岛和新疆的铁列克提地区,挑起武装冲突。

<P>  苏联推行"扩张争霸"战略的结果,一是败坏了社会主义的声誉,损害了苏联的国际形象;二是导致国际共运和社会主义阵营的分裂,引起国际形势和世界格局发生不利于社会主义的变化;三是妨碍国内经济的发展,走上军备竞赛的邪路,导致农轻重比例严重失调,从而影响人民生活的提高;四是延误改革开放,使苏联多次错过利用世界科技革命最新成果的时机,并始终徘徊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大门之外,从而使国内经济逐步陷入"停滞"状态。这正是导致苏联最后败亡的深层原因之一。 </P>
<P>三、今朝中国与昔日苏联的五个不同 </P>
<P>  今朝中国的和平崛起与昔日苏联的扩张争霸,

显示了两个社会主义大国完全不同的发展道路。同发展道路密切相关,今朝中国与昔日苏联有五个明显的不同。

<P>  第一,时代条件不同。苏联前期,世界处在"战争和革命时代"。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充分暴露了世界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和严重危机,导致各国革命运动蓬勃发展。因此,苏联强调"世界革命"事出有因。后来,时代特征发生了变化,和平与发展越来越成为时代的"主题"。但苏联固守传统的理论思想,坚持推行"世界革命",甚至把它转化为"扩张争霸"战略。所以,苏联犯了错误。

<P>  新中国建立以后,起初也信奉"世界革命","文革"时期甚至提出要"把一切帝修反统统送进坟墓"的口号。但后来经过拨乱反正,中国摸准时代的脉搏,确认和平与发展已成为时代的"主题",同时坚持改革开放,利用总体和平的国际环境加紧国内建设,找到了一条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

<P>  第二,历史传统不同。俄罗斯地处东欧平原,周围无高山大川和雄关要隘,因此把领土扩张作为维护国家安全的主要手段。俄罗斯认为,"国土越大越安全",所以自建国伊始就东征西讨,不断向外扩张。据美国学者亨利·赫坦巴哈在《俄罗斯帝国主义――从伊凡大帝到革命前》一书中说:"从15世纪中叶到19世纪末的400年间,沙皇俄国约以每天50英里的速度向外扩张"。又据苏联通史记载:18世纪40年代,俄罗斯探险队到达白令海峡,看到了对岸的阿拉斯加并作了记述,随后俄罗斯就把阿拉斯加作为殖民地纳入自己版图,直到1867年把它卖给美国。还要指出,俄罗斯人信奉的东正教,其强烈的"救世主义"也成为对外侵略扩张的思想支柱。甚至在苏联解体以后,被称为"狂人"的日里诺夫斯基还说:"世界应对俄罗斯过去和将来作为救世主的作用感恩戴德"。

<P>  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传统与此不同。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以和为贵",自古以来讲求"亲仁善邻",强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中国历史上虽有各种边界战争,但历代王朝的疆域大体上是固定的,很少有对外扩张的记录。成吉思汗的征战和扩张不能记在中国帐上,当时中国也是被征服者,而且是在先征服俄罗斯以后才征服中国的。明代的郑和七下西洋,五次驻留马六甲,给当地带去的是中国的文化和特产,而不是占领和战乱。中国历来酷爱和平,反对扩张和霸权,主张在世界多样化的发展中实现人类的共同繁荣。

<P>  第三,社会发展水平定位不同。苏联始终过高估计本国的发展水平,急于向共产主义过渡。勃列日涅夫当年宣称,苏联已建成"发达的社会主义社会",具有"高度发达的社会生产力",具有"强大的物质技术基础",具有"成熟的社会关系"。因此,苏联念念不忘要同美国争夺世界霸权。

<P>  中国对自己的国情和国力有清醒的认识,强调目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即使经过20多年的快速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大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中国依然谦虚谨慎,实事求是,强调自己人口多、底子薄、发展不平衡,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要赶上发达国家还需经过几代人、十几代人的努力。中国虽然重视国防建设,但决不是要同美国进行军备竞赛,也不是要压倒和控制其他国家。

<P>  第四,改革思路不同。社会主义不能一成不变,需要不断进行改革。改革既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也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但苏联过去一直强调生产关系与生产力"完全适合",不愿进行改革。赫鲁晓夫执政以后开始进行改革,但苏联始终把计划和市场对立起来,把计划经济当作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一直畏避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场机制的利用,导致多次改革均告失败。勃列日涅夫则更是只讲"完善",讳言"改革",导致国内经济日益陷于"停滞"。

<P>  中国的改革与苏联不同。中国强调计划和市场都是发展经济的方法,资本主义可以利用,社会主义也可以利用,决不能把市场经济等同于资本主义,而把计划经济等同于社会主义。中国的改革以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目标,并以此推动生产力的不断发展。这无疑是一条正确的改革之路。

<P>  第五,对外战略不同。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只有大胆吸收人类社会创造的全部文明成果,并结合本国的实践进行新的创造,才能加快发展。但苏联一直坚持资本主义"总危机"的理论,过低估计资本主义的生命力,拒绝实行对外开放,搞自我封闭,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过程相脱离。斯大林提出"两个平行市场"的论点,也使苏联的对外经济合作仅仅局限在东欧地区。苏联长期以来只看到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有对立的一面,看不到还有向资本主义学习、同它进行合作的一面。苏联企图根本改造现有世界秩序,埋葬世界资本主义,为此极力扩大势力范围,并同美国进行争夺和对抗。

<P>  中国则坚持对外开放,大胆利用国外的资金、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强调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同世界各国发展关系,进行合作。中国在坚持独立自主进行建设的同时,力求参与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过程,积极参加各种国际组织和国际机制,从中获得发展的机遇。中国力求在当今的国际秩序中起建设者和改革者的作用,而不是起反对者和破坏者的作用。中国坚持"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外交思维,不与超级大国美国对抗,不向现存国际机制提出挑战,也不急于改变现有世界格局。中国积极推行和平外交,强调"与邻为伴、与人为善",同各国发展友好合作关系。中国力求在现有的国际环境、国际秩序和世界格局中进行发展,并以自身的发展来推进世界的和平、稳定与发展,做一个建设性的"负责任的大国"。中国过去饱受列强欺凌的痛苦,因此一再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国就是发展了、强大了,也"永不扩张!"、"永不称霸!"。(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6-16 5:02:56编辑过]
中国和平崛起是当今世界的热门话题。去年11月3日,中央党校原常务副校长郑必坚在博鳌亚洲论坛发表讲演,首次提出"中国和平崛起"的论题。12月10日,温家宝总理在美国哈佛大学发表讲演,精辟地论述了中国和平崛起的"要义"。12月26日,胡锦涛主席在纪念毛泽东诞辰110周年座谈会发表讲话,强调中国要"坚持走和平崛起的发展道路"。这说明"和平崛起"已经成为中国的国家战略。今年4月24日,美国前总统布什在博鳌论坛表示,他已"注意到"中国的和平崛起,并认为这"对亚洲的整个面貌非常重要"。学者们近来也发表许多文章,从各个方面论述中国的"和平崛起"。笔者认为,理论界的研究还应紧密联系当年苏联的扩张争霸以及随后的败亡,以说明中国"和平崛起"的发展道路同原苏联有根本的区别。
一、中国正在"和平崛起"

<P>  中国正在崛起,这是举世公认的事实。其首要表现,就是中国的经济发展突飞猛进。从1978年到2003年的25年间,中国经济年均增长9.4%,年国内生产总值从1473亿美元提高到14000多亿美元,年进出口贸易总额从206亿美元上升到8512亿美元,外汇储备则从1.67亿美元增加到4033亿美元。到2003年,中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首次突破了1000美元。目前,中国的经济总量位居世界第六,进出口贸易总额位居世界第四,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大大增强。与此同时,25年来,中国利用外资由几乎为零累计达到6796亿美元,高速公路由零公里发展到29800公里,电话用户由192万户增加到2.6亿户,移动电话也达到2.6亿户。伴随着国力的增强,中国人民的生活大有改善,国际地位大为提高,国际影响与日俱增。所有这些,都说明中国正在崛起。按照这个速度发展下去,到2020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将比2000年翻两番,达到4万亿美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000美元。

<P>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的崛起和过去任何一个大国的崛起有着明显的不同。在世界历史上,大国的崛起无不通过战争、扩张、掠夺和奴役来实现,整个过程充满血腥气味和野蛮色彩。而中国的崛起是在总体和平的国际环境中,完全以和平的方式实现的,是真正的"和平崛起"。中国在崛起过程中没有做任何损人利己的事情,中国在强大以后也决不威胁他人,坚持"永不称霸"。中国的崛起对世界来说,意味着和平、合作和发展,意味着互助、共享和双赢。所以,中国和平崛起的结果,也更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 尽管中国只是刚刚开始崛起,但"和平崛起"既是中国发展道路的特点,也是世界发展史上的创新。中国之所以能够"和平崛起",关键的原因是始终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改革开放,参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并同世界各国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和平相处和进行合作。
二、昔日苏联"扩张争霸"

<P>  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和平崛起"完全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但联系当年的苏联,它虽然也是社会主义国家,却在这方面犯了错误。主要是,苏联长期忽视时代特征的发展变化,始终坚持"世界革命"理论,而且把它转化为"扩张争霸"战略,从而导致一系列严重后果。

<P>  众所周知,列宁在十月革命后强调"世界革命"。但当时具有特定的历史条件,世界处在"战争与革命时代",列宁的目的是为了保卫苏维埃政权,他主张的"世界革命"主要是"唤起革命",而不是武力"输出革命"。后来,列宁及时调整对外战略,主动与西方国家进行接触,奉行和平的外交政策,而把重点放在国内建设和恢复经济方面。

<P>  斯大林继承了列宁的发展战略。前期,苏联集中力量在国内进行革命和建设,高速地发展国民经济,力争"一国建成"社会主义。同时采取务实态度,同资本主义国家建立正常外交关系,实行"和平共处"。但斯大林仍然坚持"世界革命"的目标,强调要"发展和援助其他国家内的革命"。后期,斯大林犯了"对外扩张"的错误。在二战前夕,为了应对希特勒德国的战争威胁,苏联强行改变外部边界,力求将防御阵地大幅度外移,相继占领了波兰、罗马尼亚和芬兰的一部分领土,并将立陶宛、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三个波罗的海国家纳入苏联版图。二战结束前后,苏联又同美英等国一起安排战后世界秩序,划分势力范围,构建"雅尔塔体制"。随后,世界形成美苏对抗的两极格局。

<P>  赫鲁晓夫执政以后,苏联强调缓和国际紧张局势,"世界革命"理论有所淡化。但赫鲁晓夫的内心深处并未放弃"世界革命"。他曾面对西方公开宣称,苏联要"埋葬资本主义"。同时,他固守苏美争霸的老套路,把导弹偷偷运往古巴,企图威胁美国。

<P>  勃列日涅夫在苏联实力大增的情况下,进一步强化"世界革命"理论,并形成一种进攻性的"扩张争霸"战略。其主要内容,一是宣称社会主义"处在历史的进攻阶段",因而加紧同美国争夺世界霸权;二是强调世界任何地区的局势都与苏联的利益息息相关,因而广泛插手第三世界事务,甚至直接出兵占领阿富汗;三是鼓吹"有限主权"论,严密控制中东欧国家,以致在1968年出兵镇压"布拉格之春";四是采取强暴措施,压制兄弟党和兄弟国家,其中包括在靠近中国边界地区"陈兵百万",并在1969年派军队入侵中国东北的珍宝岛和新疆的铁列克提地区,挑起武装冲突。

<P>  苏联推行"扩张争霸"战略的结果,一是败坏了社会主义的声誉,损害了苏联的国际形象;二是导致国际共运和社会主义阵营的分裂,引起国际形势和世界格局发生不利于社会主义的变化;三是妨碍国内经济的发展,走上军备竞赛的邪路,导致农轻重比例严重失调,从而影响人民生活的提高;四是延误改革开放,使苏联多次错过利用世界科技革命最新成果的时机,并始终徘徊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大门之外,从而使国内经济逐步陷入"停滞"状态。这正是导致苏联最后败亡的深层原因之一。 </P>
<P>三、今朝中国与昔日苏联的五个不同 </P>
<P>  今朝中国的和平崛起与昔日苏联的扩张争霸,

显示了两个社会主义大国完全不同的发展道路。同发展道路密切相关,今朝中国与昔日苏联有五个明显的不同。

<P>  第一,时代条件不同。苏联前期,世界处在"战争和革命时代"。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充分暴露了世界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和严重危机,导致各国革命运动蓬勃发展。因此,苏联强调"世界革命"事出有因。后来,时代特征发生了变化,和平与发展越来越成为时代的"主题"。但苏联固守传统的理论思想,坚持推行"世界革命",甚至把它转化为"扩张争霸"战略。所以,苏联犯了错误。

<P>  新中国建立以后,起初也信奉"世界革命","文革"时期甚至提出要"把一切帝修反统统送进坟墓"的口号。但后来经过拨乱反正,中国摸准时代的脉搏,确认和平与发展已成为时代的"主题",同时坚持改革开放,利用总体和平的国际环境加紧国内建设,找到了一条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

<P>  第二,历史传统不同。俄罗斯地处东欧平原,周围无高山大川和雄关要隘,因此把领土扩张作为维护国家安全的主要手段。俄罗斯认为,"国土越大越安全",所以自建国伊始就东征西讨,不断向外扩张。据美国学者亨利·赫坦巴哈在《俄罗斯帝国主义――从伊凡大帝到革命前》一书中说:"从15世纪中叶到19世纪末的400年间,沙皇俄国约以每天50英里的速度向外扩张"。又据苏联通史记载:18世纪40年代,俄罗斯探险队到达白令海峡,看到了对岸的阿拉斯加并作了记述,随后俄罗斯就把阿拉斯加作为殖民地纳入自己版图,直到1867年把它卖给美国。还要指出,俄罗斯人信奉的东正教,其强烈的"救世主义"也成为对外侵略扩张的思想支柱。甚至在苏联解体以后,被称为"狂人"的日里诺夫斯基还说:"世界应对俄罗斯过去和将来作为救世主的作用感恩戴德"。

<P>  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传统与此不同。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以和为贵",自古以来讲求"亲仁善邻",强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中国历史上虽有各种边界战争,但历代王朝的疆域大体上是固定的,很少有对外扩张的记录。成吉思汗的征战和扩张不能记在中国帐上,当时中国也是被征服者,而且是在先征服俄罗斯以后才征服中国的。明代的郑和七下西洋,五次驻留马六甲,给当地带去的是中国的文化和特产,而不是占领和战乱。中国历来酷爱和平,反对扩张和霸权,主张在世界多样化的发展中实现人类的共同繁荣。

<P>  第三,社会发展水平定位不同。苏联始终过高估计本国的发展水平,急于向共产主义过渡。勃列日涅夫当年宣称,苏联已建成"发达的社会主义社会",具有"高度发达的社会生产力",具有"强大的物质技术基础",具有"成熟的社会关系"。因此,苏联念念不忘要同美国争夺世界霸权。

<P>  中国对自己的国情和国力有清醒的认识,强调目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即使经过20多年的快速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大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中国依然谦虚谨慎,实事求是,强调自己人口多、底子薄、发展不平衡,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要赶上发达国家还需经过几代人、十几代人的努力。中国虽然重视国防建设,但决不是要同美国进行军备竞赛,也不是要压倒和控制其他国家。

<P>  第四,改革思路不同。社会主义不能一成不变,需要不断进行改革。改革既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也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但苏联过去一直强调生产关系与生产力"完全适合",不愿进行改革。赫鲁晓夫执政以后开始进行改革,但苏联始终把计划和市场对立起来,把计划经济当作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一直畏避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场机制的利用,导致多次改革均告失败。勃列日涅夫则更是只讲"完善",讳言"改革",导致国内经济日益陷于"停滞"。

<P>  中国的改革与苏联不同。中国强调计划和市场都是发展经济的方法,资本主义可以利用,社会主义也可以利用,决不能把市场经济等同于资本主义,而把计划经济等同于社会主义。中国的改革以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目标,并以此推动生产力的不断发展。这无疑是一条正确的改革之路。

<P>  第五,对外战略不同。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只有大胆吸收人类社会创造的全部文明成果,并结合本国的实践进行新的创造,才能加快发展。但苏联一直坚持资本主义"总危机"的理论,过低估计资本主义的生命力,拒绝实行对外开放,搞自我封闭,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过程相脱离。斯大林提出"两个平行市场"的论点,也使苏联的对外经济合作仅仅局限在东欧地区。苏联长期以来只看到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有对立的一面,看不到还有向资本主义学习、同它进行合作的一面。苏联企图根本改造现有世界秩序,埋葬世界资本主义,为此极力扩大势力范围,并同美国进行争夺和对抗。

<P>  中国则坚持对外开放,大胆利用国外的资金、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强调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同世界各国发展关系,进行合作。中国在坚持独立自主进行建设的同时,力求参与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过程,积极参加各种国际组织和国际机制,从中获得发展的机遇。中国力求在当今的国际秩序中起建设者和改革者的作用,而不是起反对者和破坏者的作用。中国坚持"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外交思维,不与超级大国美国对抗,不向现存国际机制提出挑战,也不急于改变现有世界格局。中国积极推行和平外交,强调"与邻为伴、与人为善",同各国发展友好合作关系。中国力求在现有的国际环境、国际秩序和世界格局中进行发展,并以自身的发展来推进世界的和平、稳定与发展,做一个建设性的"负责任的大国"。中国过去饱受列强欺凌的痛苦,因此一再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国就是发展了、强大了,也"永不扩张!"、"永不称霸!"。(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6-16 5:02:56编辑过]
苏联猪算什么东西?
“和平崛起”我们是应该大力宣传的,特别是对欧洲等拒绝卖武器给我们的国家[em01]
<P>恩,不错。的确要“和平崛起”,也"永不扩张!"、"永不称霸!"</P><P>这是我们的国策!!!</P>
<P>你可以和平崛起,人家让不让就是另外回事了。</P>
<P>希望是听者无意言者有心,哈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