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和同学关于国学的辩论,大家给点意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20:54:41
《国学的悲哀》
    星期六上课时候和老师谈起了郝铭鉴,有此引申到东方大讲坛和百家讲坛。在回家的路上我忽然冒出个想法:从表面看,现在很多人都在关注这两个节目,好像是一件好事,关注国学的人多了。但我们反过来想想其实这并不是好的现象,而是国人的悲哀。或许有人要问悲在何处?那我想反问句,为什么现在的人偏偏要通过这几个讲坛中的讲演者去了解国学呢?是不是国人都患了阅读综合症啊?其次,讲演者的内容我们姑且不论对否,但至少都存在他们的主观意识。国人的思维和对国学的认识都被几个讲演者框死,而没有每个读者自己不同的见解。战国春秋的百家争鸣何在啊!!!

我同学的回复:
    初步的看,你的观点是正确的。但是深入来看,并不尽然啊。
    国学的衰落,是由于种种历史人文原因造成的——
最先可追述到满清编撰四库全书,用删节版替代原文,造成文化财富的遗失,
中有五四运动“打倒孔家店”的偏激
    最后在经历了“文化大革命”的“大革文化命”之后。国学的不显,可想而知了。
而紧跟在后的改革开放又是一场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学习西方的运动。因此国学的复兴依然无人过问。
    一种学问长期无人关注的结果必定是衰退和淘汰。好在现在在温饱之后,中国人开始想起老祖宗的文化遗产来了,又有学习和整理的想法。但是由于经历了前后近四百年的缺失,要想一朝拿起,谈何容易。所以,有师傅领进门还是必要的。不是一定要去听这样的讲座,而是你不听的话,就不能系统地进行国学的入门。(若是自己看书,你能自己看懂所有古文么?如果是看古文的翻译版,那么你不还是被作者的观点误导么?)至于学成之后,要自成一家,那是你自己融会贯通以后的事。还没学会走,就想快步跑,会死得很难看的。
    总结一下:国学的衰落是由于中国在历史上的相对衰弱造成的,经济基础的衰弱必定引起文化上层建筑的式微;而中国经济的复兴则是中国人对自身文化重视自信的本钱。随着中国在复兴路上走得越来越远,在通过各种媒介补习了国学的基础之后,用不了太久,百家争鸣的学术氛围会重新兴起的

我对某人关于我的《国学的悲哀》回复的看法
    首先申明,本人对事不对人,仅仅是不同观点的阐述
    兄台不亏为复旦博士,分析透彻且全面。但兄有否察觉,如今的读者并没有因此得到了国学的启发,而是变成了平日谈资或卖弄自我的资本。有多少人真正的有此开始研究国学呢?再有,百家讲坛等节目的初衷已经被商业气氛所笼罩,易中天、于丹等讲师已经不是国学研究的先驱者,而变成了文化老板,因此而发财、出名。
     既然的中国文化是多元化了,这也是你所承认的,西方的文明和国学是冲击还是补充呢,谁也说不清楚,或许我们以后能看到我们的孩子喝着可乐背着《论语》,但国学毕竟是一种学术,不容商业与虚伪去践踏与侮辱。

我同学的回复
     补充一下,第三条里提到的问题,兄的回复中没有提到,所以不是指着仁兄说的,而是指着一批闭关自守的老朽说的。国学与西学两者之间确乎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又相互竞争。光看到负面影响和光看到正面借鉴,两者都是不完整的。把我上一篇关于改革开放西学对国学复兴的抑制作用和本篇中西学对未来国学发展的借鉴作用相互结合起来,才是一个比较完整的观点。
     关于国学知识被商业化,我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回应谭兄所言:
     其一,师傅领进门,修行在自身。无论这个师傅讲这个课是出于什么目的,客观上是为全民普及国学常识提供了一个学习的平台。至于某甲学了上述知识以后,是要以此来进一步治学、研究,还是作为茶余饭后卖弄“风骚”(取古意)的资本,那是他自己的事情。当然社会上的大多数人不可能像陈寅恪、鲁迅那样去做国学大师,只能把它作为一种业余爱好,也就是你所说的卖弄而已。但是正是有千千万万人的“卖弄”,国学才能借此生根发芽,发扬光大。只有几个人研究的学问,无论多么高深,都是成不了显学的。你说是不是?
    其二:对于“西学东渐”和“商业化”对国学的发展到底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我想用一个例子类比的方法来解释。比方说:古今中外很多的罪恶——几乎是绝大多数,都与金钱、财富的争夺有关。于是乎,有人就认为:金钱是罪恶的。我在这里替金钱摇头叹息。桔生淮南则为桔,桔生淮北则为枳。与金钱相关的罪恶哪里是金钱本身的罪恶,那只不过是掌握这些金钱的人的罪恶而已。如果金钱掌握在善人手中,那就是治病救人的良药了。所以金钱不是本质与关键,金钱只是手段。最终还是要看掌握这种手段的人他的目的与最终产生的效果是否是良好的。无论是西方文明的影响还是商业化的操作手段,与金钱相同,都不是问题的本质,都只是手段而已。这个问题的本质是什么呢?是是否传承了国学!而无论是利用了商业化的手段,或者是利用了西方文明的成果(比如电视媒体和互联网络),只要让更多对国学一无所知的人能够入门,能对它产生兴趣,从而一代代学习研究,争取把我们祖先光辉灿烂的文明继承发展下去。这个目的就达到了。至少国学的问题热起来了,引起了更多人的关注。摆在书店里满是积灰的国学经典,短期内被热情的人们争抢一空,这不就是功德无量么?要不是这样,那些课堂里吃不着葡萄怪葡萄酸的酸“叫兽”们,也不会找这种种借口来抨击那些用商业化手段来发扬国学的人们了。
     其三,我想说明一下国学或者说中华文明的本质是什么。真正的中华文明的本质:应当是以一种开放、豁达和包容的心态直面人生的处世哲学。正因为有这样的心态,所以中华文明是人类历史上最善于学习,最善于修正错误,因而也是唯一没有中断过的文明。如果有这种“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精神,就算是曾经的国学经典《论语》《中庸》《礼记》《大学》《诗》《书》《礼》《乐》《春秋》《周易》《道德经》《庄子》《韩非子》《鬼谷子》《孙子十三篇》等等全部被销毁殆尽,只字不存于世,我们也依然能够重新建立起自己的文明。而如果我们抱持着一种狭隘自闭的心态来面对与其他文明之间的交流,那么纵使上述经典“蜀中三岁孩童皆可成诵”,也不过是又一种八股臭文,再一次走回到因循守旧的老路上去而已。所以,喝着可乐读《论语》,有何不可?只要不考虑喝可乐带来的健康问题,喝喝也无妨。其实,你不也正用着西方人发明的电脑和互联网,来和我讨论国学的严肃问题么?如果喝可乐看《论语》者是有辱斯文,那么尊驾同样用着洋货讨论国学,岂不是其心可诛?^_^ 所以,对于西方文明的影响,我觉得首先,其存在无伤大雅;其次,可以兼收并蓄,为我所用,成为将来新国学的一部分;最后,作为中国人,要对中华文明的先进和强大有自信,中华文明从青铜器上的金文算起屹立至少四千年了,从来也没有中断过,烧杀抢掠不能,文化桎梏也不能。没有理由认为,西方的文明就能够简单地把它取而代之。
其四。其实,与西方学院派的哲学不同,中国的国学更大程度上是修身养性学,它不重视对客观世界的解释,而更重视对个人修养的引导。所以把它当成学院派的学术,那就与古圣先贤的目的南辕北辙了。最好的学习和传承国学的方法是:融会贯通,身体力行;取其精华,剃其糟粕!所以不要盲目拔高国学,这样干的话,孔夫子可能会从孔陵里爬出来,深夜拜访你这不肖的学生。^_^《国学的悲哀》
    星期六上课时候和老师谈起了郝铭鉴,有此引申到东方大讲坛和百家讲坛。在回家的路上我忽然冒出个想法:从表面看,现在很多人都在关注这两个节目,好像是一件好事,关注国学的人多了。但我们反过来想想其实这并不是好的现象,而是国人的悲哀。或许有人要问悲在何处?那我想反问句,为什么现在的人偏偏要通过这几个讲坛中的讲演者去了解国学呢?是不是国人都患了阅读综合症啊?其次,讲演者的内容我们姑且不论对否,但至少都存在他们的主观意识。国人的思维和对国学的认识都被几个讲演者框死,而没有每个读者自己不同的见解。战国春秋的百家争鸣何在啊!!!

我同学的回复:
    初步的看,你的观点是正确的。但是深入来看,并不尽然啊。
    国学的衰落,是由于种种历史人文原因造成的——
最先可追述到满清编撰四库全书,用删节版替代原文,造成文化财富的遗失,
中有五四运动“打倒孔家店”的偏激
    最后在经历了“文化大革命”的“大革文化命”之后。国学的不显,可想而知了。
而紧跟在后的改革开放又是一场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学习西方的运动。因此国学的复兴依然无人过问。
    一种学问长期无人关注的结果必定是衰退和淘汰。好在现在在温饱之后,中国人开始想起老祖宗的文化遗产来了,又有学习和整理的想法。但是由于经历了前后近四百年的缺失,要想一朝拿起,谈何容易。所以,有师傅领进门还是必要的。不是一定要去听这样的讲座,而是你不听的话,就不能系统地进行国学的入门。(若是自己看书,你能自己看懂所有古文么?如果是看古文的翻译版,那么你不还是被作者的观点误导么?)至于学成之后,要自成一家,那是你自己融会贯通以后的事。还没学会走,就想快步跑,会死得很难看的。
    总结一下:国学的衰落是由于中国在历史上的相对衰弱造成的,经济基础的衰弱必定引起文化上层建筑的式微;而中国经济的复兴则是中国人对自身文化重视自信的本钱。随着中国在复兴路上走得越来越远,在通过各种媒介补习了国学的基础之后,用不了太久,百家争鸣的学术氛围会重新兴起的

我对某人关于我的《国学的悲哀》回复的看法
    首先申明,本人对事不对人,仅仅是不同观点的阐述
    兄台不亏为复旦博士,分析透彻且全面。但兄有否察觉,如今的读者并没有因此得到了国学的启发,而是变成了平日谈资或卖弄自我的资本。有多少人真正的有此开始研究国学呢?再有,百家讲坛等节目的初衷已经被商业气氛所笼罩,易中天、于丹等讲师已经不是国学研究的先驱者,而变成了文化老板,因此而发财、出名。
     既然的中国文化是多元化了,这也是你所承认的,西方的文明和国学是冲击还是补充呢,谁也说不清楚,或许我们以后能看到我们的孩子喝着可乐背着《论语》,但国学毕竟是一种学术,不容商业与虚伪去践踏与侮辱。

我同学的回复
     补充一下,第三条里提到的问题,兄的回复中没有提到,所以不是指着仁兄说的,而是指着一批闭关自守的老朽说的。国学与西学两者之间确乎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又相互竞争。光看到负面影响和光看到正面借鉴,两者都是不完整的。把我上一篇关于改革开放西学对国学复兴的抑制作用和本篇中西学对未来国学发展的借鉴作用相互结合起来,才是一个比较完整的观点。
     关于国学知识被商业化,我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回应谭兄所言:
     其一,师傅领进门,修行在自身。无论这个师傅讲这个课是出于什么目的,客观上是为全民普及国学常识提供了一个学习的平台。至于某甲学了上述知识以后,是要以此来进一步治学、研究,还是作为茶余饭后卖弄“风骚”(取古意)的资本,那是他自己的事情。当然社会上的大多数人不可能像陈寅恪、鲁迅那样去做国学大师,只能把它作为一种业余爱好,也就是你所说的卖弄而已。但是正是有千千万万人的“卖弄”,国学才能借此生根发芽,发扬光大。只有几个人研究的学问,无论多么高深,都是成不了显学的。你说是不是?
    其二:对于“西学东渐”和“商业化”对国学的发展到底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我想用一个例子类比的方法来解释。比方说:古今中外很多的罪恶——几乎是绝大多数,都与金钱、财富的争夺有关。于是乎,有人就认为:金钱是罪恶的。我在这里替金钱摇头叹息。桔生淮南则为桔,桔生淮北则为枳。与金钱相关的罪恶哪里是金钱本身的罪恶,那只不过是掌握这些金钱的人的罪恶而已。如果金钱掌握在善人手中,那就是治病救人的良药了。所以金钱不是本质与关键,金钱只是手段。最终还是要看掌握这种手段的人他的目的与最终产生的效果是否是良好的。无论是西方文明的影响还是商业化的操作手段,与金钱相同,都不是问题的本质,都只是手段而已。这个问题的本质是什么呢?是是否传承了国学!而无论是利用了商业化的手段,或者是利用了西方文明的成果(比如电视媒体和互联网络),只要让更多对国学一无所知的人能够入门,能对它产生兴趣,从而一代代学习研究,争取把我们祖先光辉灿烂的文明继承发展下去。这个目的就达到了。至少国学的问题热起来了,引起了更多人的关注。摆在书店里满是积灰的国学经典,短期内被热情的人们争抢一空,这不就是功德无量么?要不是这样,那些课堂里吃不着葡萄怪葡萄酸的酸“叫兽”们,也不会找这种种借口来抨击那些用商业化手段来发扬国学的人们了。
     其三,我想说明一下国学或者说中华文明的本质是什么。真正的中华文明的本质:应当是以一种开放、豁达和包容的心态直面人生的处世哲学。正因为有这样的心态,所以中华文明是人类历史上最善于学习,最善于修正错误,因而也是唯一没有中断过的文明。如果有这种“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精神,就算是曾经的国学经典《论语》《中庸》《礼记》《大学》《诗》《书》《礼》《乐》《春秋》《周易》《道德经》《庄子》《韩非子》《鬼谷子》《孙子十三篇》等等全部被销毁殆尽,只字不存于世,我们也依然能够重新建立起自己的文明。而如果我们抱持着一种狭隘自闭的心态来面对与其他文明之间的交流,那么纵使上述经典“蜀中三岁孩童皆可成诵”,也不过是又一种八股臭文,再一次走回到因循守旧的老路上去而已。所以,喝着可乐读《论语》,有何不可?只要不考虑喝可乐带来的健康问题,喝喝也无妨。其实,你不也正用着西方人发明的电脑和互联网,来和我讨论国学的严肃问题么?如果喝可乐看《论语》者是有辱斯文,那么尊驾同样用着洋货讨论国学,岂不是其心可诛?^_^ 所以,对于西方文明的影响,我觉得首先,其存在无伤大雅;其次,可以兼收并蓄,为我所用,成为将来新国学的一部分;最后,作为中国人,要对中华文明的先进和强大有自信,中华文明从青铜器上的金文算起屹立至少四千年了,从来也没有中断过,烧杀抢掠不能,文化桎梏也不能。没有理由认为,西方的文明就能够简单地把它取而代之。
其四。其实,与西方学院派的哲学不同,中国的国学更大程度上是修身养性学,它不重视对客观世界的解释,而更重视对个人修养的引导。所以把它当成学院派的学术,那就与古圣先贤的目的南辕北辙了。最好的学习和传承国学的方法是:融会贯通,身体力行;取其精华,剃其糟粕!所以不要盲目拔高国学,这样干的话,孔夫子可能会从孔陵里爬出来,深夜拜访你这不肖的学生。^_^
学习国学,最关键的在于学习原初的国学,而不是什么二手的,翻译的国学。尽量避免庸俗化,至少延缓庸俗化的进程。
国人的思维和对国学的认识都被几个讲演者框死,而没有每个读者自己不同的见解。战国春秋的百家争鸣何在啊!!!


晕,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也只是极少数知识分子在“争鸣”,和普通老百姓又没有关系。那时候有多少人认识字? :D
正因为国学已经经典化了,所以才没有发展而被边缘化。
看问题不能太机械啊.
国学里的 周易术数那是世界顶级的技术,可惜现在的人没几个学好的
一个国家和民族的靠的是人,靠的是与时俱进,跟什么古董国学是没有什么关系的。欧洲,美国也没有弄出一个欧洲学,美国学之类的让国民学习,也只有我们这些落后国家和地区去学习欧洲古典,美国经典等等。

国学,除了保护文化遗产外,没有价值。
把道德经搞明白,你就是中国人。
何者为国学?四书五经?先秦经典?亦或是一切古代优秀作品?
尽信书,不如无书。。。
知识永远是属于少数人的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只要有一些基本常识就可以了,就像风俗一样,未必有什么意义!
缥渺神龙 发表于 2009-10-27 11:17
是因为大多数人比较穷,买不起,
还是因为你比较有钱,给买完了!

知识永远是属于少数人的
缥渺神龙 发表于 2009-10-27 11:17


基本是这么回事.

有一次,cctv-4海峡两岸节目里国民党的一个立委就很坦白的说,选举一定要弄个最最简单的目标,说大道理没有用。

你看去年奥巴马的选举核心就一个词,change。

至于为什么要change, 怎么change,能不能chang成功, 不是老百姓能弄懂的,他们也弄不懂。 ;P

MD这么发达的国家,选民也只能被忽悠,也乐意被忽悠,其它地方还能怎么样呢。:D
知识永远是属于少数人的
缥渺神龙 发表于 2009-10-27 11:17


基本是这么回事.

有一次,cctv-4海峡两岸节目里国民党的一个立委就很坦白的说,选举一定要弄个最最简单的目标,说大道理没有用。

你看去年奥巴马的选举核心就一个词,change。

至于为什么要change, 怎么change,能不能chang成功, 不是老百姓能弄懂的,他们也弄不懂。 ;P

MD这么发达的国家,选民也只能被忽悠,也乐意被忽悠,其它地方还能怎么样呢。:D
什么是国学?不能沾国就算啊!
dzhiqiong 发表于 2009-10-27 13:58

“国学”是相对于“西学”而言的,是在中国人“开眼看世界”后,才形成的概念。

是因为大多数人比较穷,买不起,
还是因为你比较有钱,给买完了!
旋转水星 发表于 2009-10-27 11:52

你的观点正好证实了我说的:知识属于少数人。

这和钱什么的根本没有关系…………教育可以让你知道,但是不能让你有知识。只有把知道的东西变成自己的知识,知识才是你的。而这个过程是漫长、艰辛、需要持之以恒付出努力。有多少人可以做到??

多少人从学校出来,就从来没有看过书,思考过???在大部分人看来,物质享受,鸡毛蒜皮的琐事比思考重要多了。
是因为大多数人比较穷,买不起,
还是因为你比较有钱,给买完了!
旋转水星 发表于 2009-10-27 11:52

你的观点正好证实了我说的:知识属于少数人。

这和钱什么的根本没有关系…………教育可以让你知道,但是不能让你有知识。只有把知道的东西变成自己的知识,知识才是你的。而这个过程是漫长、艰辛、需要持之以恒付出努力。有多少人可以做到??

多少人从学校出来,就从来没有看过书,思考过???在大部分人看来,物质享受,鸡毛蒜皮的琐事比思考重要多了。
超级49 发表于 2009-10-27 12:53

这无非说明,不管肤色、血统…………下层民众基本都是一样的。不愿意思考,更不想思考…………
灰常灰常有道理,神龙不愧是大右派啊!顶一个.


除了文化和艺术,可以保留。其他还是要科学化。。。。。;[:a2:]

国学中,只有文化和艺术可以保留,哲学类看看就得了,扯淡太多,不可当真。。。。。

除了文化和艺术,可以保留。其他还是要科学化。。。。。;[:a2:]

国学中,只有文化和艺术可以保留,哲学类看看就得了,扯淡太多,不可当真。。。。。
缥渺神龙 发表于 2009-10-29 18:47
没错。
国学的价值就在于他是一件收藏在文化博物馆中的历史展品而已,就像恐龙蛋化石一样。
缥渺神龙 发表于 2009-10-29 18:47
你的观点正好证实了我说的
我的观点?你该不会以为我是在夸你吧!
知识属于少数人
什么是知识,什么是能力,分得清吗?
这和钱什么的根本没有关系(很高兴你能明白知识和钱没有关系)教育可以让你知道,但是不能让你有知识(教育不能让你有知识,这观点就很变态了)只有把知道的东西变成自己的知识,知识才是你的(怎么变,像刘谦那样吗)而这个过程是漫长、艰辛、需要持之以恒 ...(是练习九阳神功吧)
多少人从学校出来,就从来没有看过书,思考过???(没有看书就罢了还没有思考过)在大部分人看来,物质享受,鸡毛蒜皮的琐事比思考重要多了(正常人都会这样吧!毕竟活着,吃饱是第一位的)
超级49 发表于 2009-10-27 12:53
这不就是挂在外面的红布大幅标语吗?不就是口号吗?中国人玩烂了的东西,有必要搬出个黑人来?

你的观点正好证实了我说的
我的观点?你该不会以为我是在夸你吧!
知识属于少数人
什么是知识,什么是能力,分得清吗?
这和钱什么的根本没有关系(很高兴你能明白知识和钱没有关系)教育可以让你知道,但是不 ...
旋转水星 发表于 2009-10-29 23:43

切…………认识两个字,考过试…………就以为自己是掌握知识的文化人了???搞笑。

是否掌握某一个门知识,我可以说个标准。大家可以讨论。

我也不提那些虚的标准,我就说个实在的。你能不能拿你掌握的知识买个不错的价钱???

你用你掌握知识买的钱越多,就说明你掌握的程度越深。
你的观点正好证实了我说的
我的观点?你该不会以为我是在夸你吧!
知识属于少数人
什么是知识,什么是能力,分得清吗?
这和钱什么的根本没有关系(很高兴你能明白知识和钱没有关系)教育可以让你知道,但是不 ...
旋转水星 发表于 2009-10-29 23:43

切…………认识两个字,考过试…………就以为自己是掌握知识的文化人了???搞笑。

是否掌握某一个门知识,我可以说个标准。大家可以讨论。

我也不提那些虚的标准,我就说个实在的。你能不能拿你掌握的知识买个不错的价钱???

你用你掌握知识买的钱越多,就说明你掌握的程度越深。


尽信书不如无书,是相对于认真读过书的人而言的。一个不读书或者没用心读过书的人也学人家不信书的话,他是无法得到积极意义上的收获的。
知识属于少数人,这句话是很不靠谱的。注册ID上CD叽歪也是需要知识的。能够在地球上生存下去的人都拥有知识,只是多少不一而已。
说国学是历史展品的人需要认真读点书。连国学是什么都不清楚的人在搞清楚什么是国学之前,实在不应该跑来扯淡国学。
至于说要保护国学,愚以为,国学不需要保护,只要国家不刻意打压国学的发展就行了。因为国学早就已经融入国人的思想、言行、生活习惯里面,除了香蕉人,在中华文化氛围下长大的人,他本身已经与国学分不开了。国学里面一些不合时宜的东西,则不需要刻意去保存,因为只有优秀的东西才更有资格流传千古。

尽信书不如无书,是相对于认真读过书的人而言的。一个不读书或者没用心读过书的人也学人家不信书的话,他是无法得到积极意义上的收获的。
知识属于少数人,这句话是很不靠谱的。注册ID上CD叽歪也是需要知识的。能够在地球上生存下去的人都拥有知识,只是多少不一而已。
说国学是历史展品的人需要认真读点书。连国学是什么都不清楚的人在搞清楚什么是国学之前,实在不应该跑来扯淡国学。
至于说要保护国学,愚以为,国学不需要保护,只要国家不刻意打压国学的发展就行了。因为国学早就已经融入国人的思想、言行、生活习惯里面,除了香蕉人,在中华文化氛围下长大的人,他本身已经与国学分不开了。国学里面一些不合时宜的东西,则不需要刻意去保存,因为只有优秀的东西才更有资格流传千古。
现在意义上所说的国学,大多不是所谓的知识,而是智慧。

知识是认识客观的世界,而智慧是认识人与世界的关系的。
有些一样的东西在中国叫迷信,在外国叫文化:D
国学大多是糟粕    学他何用???
fromhell1979 发表于 2009-10-30 14:05
学他何用?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句话从哪里来的知道不?
十七郎 发表于 2009-10-30 10:47
学习别人的知识,不等于是你知识。
未来戦士 发表于 2009-10-27 08:42

:lol 口袋里经常揣着《道德经》在地铁上阅读的人飘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