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拒绝俄罗斯参与:歼11承载中国大量核心机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02:01:51
近期,俄罗斯希望参与中国的四代战机研制计划被中国推辞,究其原因,除了因为俄罗斯已经决定和印度合作研制其五代战机以外,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中央已经在近期明确表示,尖端军事科技领域要走"自主创新"的道路。

    近来,关于中国"四代重歼"研制进程的争论不绝入耳,悲观的有之,乐观的有之,就是少了点客观。  

     首先不否认各方观点,争论的目的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众所周知,我国发展尖端武器,尤其是发展先进战机方面的一贯方针是分"三步走":列装一代、研制一代、预研一代,在此方面,世界各国也都大同小异。与此同时还有一个惯例就是,在即将研制的一代没有充分的技术储备和制造基础之前,中国从不对外透露相关信息,那充其量还是停留在"预研"的层面上,仅在技术层面上作前瞻性研究,也就是说还是个"概念",距离"研制"阶段尚有一个从纸上变成现实的跨越。首先说 "列装"。  

  顾名思义,所谓列装就是已经投入现役。在经过长期空试定型后,充分解决制造、使用、维护以及有关性能参数等各个环节存在的问题或隐患,量产进入现役并形成战斗力。以歼-8II和歼-10为例,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歼8-II及其系列改进型列装时歼-10原型机就已经存在了,国家亦即宣布将歼-10的" 研制"作为"九五"、"十五"的重点工程。那时我们根本没有提到第四代战机,因为四代战机在那时还只是个概念,在预研的范畴。  

  现在,标准的三代战机歼-10已经列装,同时提出了研制四代战机的问题,序列型号尚未确定。既然已经提到"研制"的层面上,那么是不是就有充足的理由相信已经存在原型机,而不仅仅还是停留在"概念"上呢?  

  在这里有必要提到歼-11B 。中国从俄罗斯引进苏-27生产线,按照合同原计划生产200架,中方命名为歼-11。在生产了95架之后,中国又与俄罗斯签约制造国产化的苏- 30MKK,中方命名歼-11B。按照知识产权的有关规定,必须国产化达到70%方有资格自行命名。在前期,中国沿用的是俄罗斯发动机,随着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太行'、‘昆仑'、‘泰山'等新一代涡扇发动机的相继研制成功,歼-11B已经实现了100%的国产化,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升级改造,使歼- 11B具备了以对地(海)攻击为主,兼顾争夺空中优势的作战性能,而这些性能也正是四代机必须具备的性能之一。

        所以,歼-11B虽然称之为三代半战机,但是在歼-11B身上,已经或多或少的看见了四代机的影子,有许多四代机的技术在歼-11B身上应用并得到验证。比如超视距作战,三代机歼-10 就已具备,所不同的是体现在四代机上要考虑红外和雷达隐身等问题;再如超音速巡航,有消息称歼-11B的某款空试机型已经实现了持续约20分钟的超音速巡航,而非歼-10在进行超音速巡航时只能是短暂的阶段性;再有的就是超机动性,歼-11B沿袭和继承了苏霍伊战机卓越的机动性能,并在原有基础上从气动布局等多方面进行了革新创造,使歼-11B较之原型苏-30MKK有了长足发展,相信这些机动性能会在四代机上得到进一步发展;至于隐身性能,在歼-10身上就已开始验证。尤其是我国在反隐身技术领域已经处于领先地位,自F-22问世以后,我国着重加强了这方面的研究,既然短期内拿不出能与之相抗衡的锋利的矛,就必须要有坚韧的盾。用先进的"盾"来反证"矛",相得益彰。  

  近期,俄罗斯专家希望了解歼-11B与苏-30MKK的异同被中方婉拒,主要原因,就是因为歼-11承载了大量核心机密。与此同时,俄罗斯希望参与中国的四代战机研制计划,也被中国推辞,究其原因,除了因为俄罗斯已经决定和印度合作研制其五代战机以外,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中央已经在近期明确表示,尖端军事科技领域,走"自主创新"的道路。"自主创新",分量太重,相信中央没有十分的自信,不会说没有把握的话。  
再说"研制"。  

  "研制"一词由"研"和"制"两个字组成。"研"代表的是技术层面,"制"代表的是操作层面。只有技术而不具备可操作性,只能停留在理论上,没有现实意义;只会操作而不具备研发能力,只能停留在仿制的水平上,不能称之为自主创新。中国在这方面的状况如何呢?  

  技术层面。近日,发表了一篇文章--《美专家称:中国尖端军事科技的确利害,但很可悲》。文章中说"中国军事科技在很多领域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但总体水平离美俄还有很大差距,主要集中在生产环节上。但是在一些高端领域,我国却起步很早,所以在未来高技术军事领域我国不会吃亏,这也就是美国为什么认为我国在未来10-20年内将成为其主要竞争对手的原因。"文章中还说" 曾经一个专家在采访报道中讲到,中国科技水平不存在问题,要设计以目前科技水平世界上已经实现实用化的东西都设计得出来,......"文章还提到"只要肯投入资金,中国在高级实验室里搞出一架F-22水平的战斗机是可以的,但工业水平的限制会使其根本无法投入生产......"。姑且抛开其他,但就技术领域,这篇文章所反应的关于我国当前尖端军事科技的水平和现状,本人在其他有关资料中也得到了一定佐证。  

  还有前不久,有关媒体记者采访来自军方的专家代表--我国航空科技领域的一位著名专家自信表示 "真正的核心技术,不可能来自国外,只有通过自力更生、自主创新才能确保武器装备研制、生产、使用上的独立性,防止陷入受制于人的窘境";"国内外无数事实都说明,没有军事装备技术上的自主创新,就不会有未来战场上的主动权!"。这位专家代表还表示,当前,我国正不断加大武器装备研制的自主创新力度,加紧开发新型武器装备,努力变"我军制造"为"我军创造",为部队提供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作战效能优异的武器装备。  

  在这里不妨先说一说"我军制造"和"我军创造"。我军制造了什么了?就当前航空领域而言,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沈飞"引进了俄罗斯战机的生产线,把苏- 27"制造"成了歼-11B ;那么今后我军又要通过"加大武器装备研制的自主创新力度,加紧开发新型武器装备""创造"什么?为部队提供那些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作战效能优异的武器装备呢?作为我军航空科技领域的专家肯定不会抛开第四代战机而言它吧。更有就在本月前不久,我国本着增强军事透明度的原则,主动向联合国报告:我国在尖端军事科技领域取得重大突破。突破的又是什么?首先是"二炮",似乎没有更上一层楼的发现;陆军方面没有什么值得报告的尖端领域;海军方面,171等已经在海试,建造航母技术早在去年军方就已宣布已经具备建造能力,建与不建、何时建造是中国自己的事情;那就只有航空航天领域,"嫦娥一号"不是什么秘密了,没必要报告,剩下来值得向联合国报告的只有空军了。斗胆断言:那就是四代战机的研制取得了重大突破,之所以没有报导细节,肯定有所规定,不过能报导到这种程度也就够了。  

  综上所述,一切都可以表明,关于四代机的技术已经不是问题的问题,剩下的问题就是制造。前面已经提到原型机的问题,现在看来,它的存在已经是不争的事实,至少已经处在制造阶段。关于制造,在这里不需要作过多的表述。世界公认,中国"制造"闻名于世。我们敢于向大飞机制造领域发起挑战,正所谓"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我国近几年着重强调的就是"工业化",再往前推,就是中央高度重视老工业基地,尤其是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和新型工业的发展,没有理由相信会把国防工业拒之门外。也就是说,"制造"已经不再是,也不应该是阻碍我国发展四代机的"瓶颈",这个问题也许在十年以前还存在,但是现在不应该这么悲观。  

  我国的军备历来秉承的是质优价廉,我们即将制造的四代机肯定不会有F-22那样的昂贵,也不会承受这样的价码,这就是选材的问题了。  

  至于我国是否需要四代机,我想,没有哪个中国人愿意看到有朝一日,在东海、台海上空,或者其他我国空域,竟然没有一架能够与F-22或者是印度的五代机相抗衡的战机升空迎战。  

  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不久后的数年间,哪怕是10年,我们会听到权威媒体这样的报导:我国某新型战斗机研制工程取得重要成果。近期,俄罗斯希望参与中国的四代战机研制计划被中国推辞,究其原因,除了因为俄罗斯已经决定和印度合作研制其五代战机以外,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中央已经在近期明确表示,尖端军事科技领域要走"自主创新"的道路。

    近来,关于中国"四代重歼"研制进程的争论不绝入耳,悲观的有之,乐观的有之,就是少了点客观。  

     首先不否认各方观点,争论的目的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众所周知,我国发展尖端武器,尤其是发展先进战机方面的一贯方针是分"三步走":列装一代、研制一代、预研一代,在此方面,世界各国也都大同小异。与此同时还有一个惯例就是,在即将研制的一代没有充分的技术储备和制造基础之前,中国从不对外透露相关信息,那充其量还是停留在"预研"的层面上,仅在技术层面上作前瞻性研究,也就是说还是个"概念",距离"研制"阶段尚有一个从纸上变成现实的跨越。首先说 "列装"。  

  顾名思义,所谓列装就是已经投入现役。在经过长期空试定型后,充分解决制造、使用、维护以及有关性能参数等各个环节存在的问题或隐患,量产进入现役并形成战斗力。以歼-8II和歼-10为例,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歼8-II及其系列改进型列装时歼-10原型机就已经存在了,国家亦即宣布将歼-10的" 研制"作为"九五"、"十五"的重点工程。那时我们根本没有提到第四代战机,因为四代战机在那时还只是个概念,在预研的范畴。  

  现在,标准的三代战机歼-10已经列装,同时提出了研制四代战机的问题,序列型号尚未确定。既然已经提到"研制"的层面上,那么是不是就有充足的理由相信已经存在原型机,而不仅仅还是停留在"概念"上呢?  

  在这里有必要提到歼-11B 。中国从俄罗斯引进苏-27生产线,按照合同原计划生产200架,中方命名为歼-11。在生产了95架之后,中国又与俄罗斯签约制造国产化的苏- 30MKK,中方命名歼-11B。按照知识产权的有关规定,必须国产化达到70%方有资格自行命名。在前期,中国沿用的是俄罗斯发动机,随着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太行'、‘昆仑'、‘泰山'等新一代涡扇发动机的相继研制成功,歼-11B已经实现了100%的国产化,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升级改造,使歼- 11B具备了以对地(海)攻击为主,兼顾争夺空中优势的作战性能,而这些性能也正是四代机必须具备的性能之一。

        所以,歼-11B虽然称之为三代半战机,但是在歼-11B身上,已经或多或少的看见了四代机的影子,有许多四代机的技术在歼-11B身上应用并得到验证。比如超视距作战,三代机歼-10 就已具备,所不同的是体现在四代机上要考虑红外和雷达隐身等问题;再如超音速巡航,有消息称歼-11B的某款空试机型已经实现了持续约20分钟的超音速巡航,而非歼-10在进行超音速巡航时只能是短暂的阶段性;再有的就是超机动性,歼-11B沿袭和继承了苏霍伊战机卓越的机动性能,并在原有基础上从气动布局等多方面进行了革新创造,使歼-11B较之原型苏-30MKK有了长足发展,相信这些机动性能会在四代机上得到进一步发展;至于隐身性能,在歼-10身上就已开始验证。尤其是我国在反隐身技术领域已经处于领先地位,自F-22问世以后,我国着重加强了这方面的研究,既然短期内拿不出能与之相抗衡的锋利的矛,就必须要有坚韧的盾。用先进的"盾"来反证"矛",相得益彰。  

  近期,俄罗斯专家希望了解歼-11B与苏-30MKK的异同被中方婉拒,主要原因,就是因为歼-11承载了大量核心机密。与此同时,俄罗斯希望参与中国的四代战机研制计划,也被中国推辞,究其原因,除了因为俄罗斯已经决定和印度合作研制其五代战机以外,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中央已经在近期明确表示,尖端军事科技领域,走"自主创新"的道路。"自主创新",分量太重,相信中央没有十分的自信,不会说没有把握的话。  
再说"研制"。  

  "研制"一词由"研"和"制"两个字组成。"研"代表的是技术层面,"制"代表的是操作层面。只有技术而不具备可操作性,只能停留在理论上,没有现实意义;只会操作而不具备研发能力,只能停留在仿制的水平上,不能称之为自主创新。中国在这方面的状况如何呢?  

  技术层面。近日,发表了一篇文章--《美专家称:中国尖端军事科技的确利害,但很可悲》。文章中说"中国军事科技在很多领域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但总体水平离美俄还有很大差距,主要集中在生产环节上。但是在一些高端领域,我国却起步很早,所以在未来高技术军事领域我国不会吃亏,这也就是美国为什么认为我国在未来10-20年内将成为其主要竞争对手的原因。"文章中还说" 曾经一个专家在采访报道中讲到,中国科技水平不存在问题,要设计以目前科技水平世界上已经实现实用化的东西都设计得出来,......"文章还提到"只要肯投入资金,中国在高级实验室里搞出一架F-22水平的战斗机是可以的,但工业水平的限制会使其根本无法投入生产......"。姑且抛开其他,但就技术领域,这篇文章所反应的关于我国当前尖端军事科技的水平和现状,本人在其他有关资料中也得到了一定佐证。  

  还有前不久,有关媒体记者采访来自军方的专家代表--我国航空科技领域的一位著名专家自信表示 "真正的核心技术,不可能来自国外,只有通过自力更生、自主创新才能确保武器装备研制、生产、使用上的独立性,防止陷入受制于人的窘境";"国内外无数事实都说明,没有军事装备技术上的自主创新,就不会有未来战场上的主动权!"。这位专家代表还表示,当前,我国正不断加大武器装备研制的自主创新力度,加紧开发新型武器装备,努力变"我军制造"为"我军创造",为部队提供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作战效能优异的武器装备。  

  在这里不妨先说一说"我军制造"和"我军创造"。我军制造了什么了?就当前航空领域而言,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沈飞"引进了俄罗斯战机的生产线,把苏- 27"制造"成了歼-11B ;那么今后我军又要通过"加大武器装备研制的自主创新力度,加紧开发新型武器装备""创造"什么?为部队提供那些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作战效能优异的武器装备呢?作为我军航空科技领域的专家肯定不会抛开第四代战机而言它吧。更有就在本月前不久,我国本着增强军事透明度的原则,主动向联合国报告:我国在尖端军事科技领域取得重大突破。突破的又是什么?首先是"二炮",似乎没有更上一层楼的发现;陆军方面没有什么值得报告的尖端领域;海军方面,171等已经在海试,建造航母技术早在去年军方就已宣布已经具备建造能力,建与不建、何时建造是中国自己的事情;那就只有航空航天领域,"嫦娥一号"不是什么秘密了,没必要报告,剩下来值得向联合国报告的只有空军了。斗胆断言:那就是四代战机的研制取得了重大突破,之所以没有报导细节,肯定有所规定,不过能报导到这种程度也就够了。  

  综上所述,一切都可以表明,关于四代机的技术已经不是问题的问题,剩下的问题就是制造。前面已经提到原型机的问题,现在看来,它的存在已经是不争的事实,至少已经处在制造阶段。关于制造,在这里不需要作过多的表述。世界公认,中国"制造"闻名于世。我们敢于向大飞机制造领域发起挑战,正所谓"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我国近几年着重强调的就是"工业化",再往前推,就是中央高度重视老工业基地,尤其是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和新型工业的发展,没有理由相信会把国防工业拒之门外。也就是说,"制造"已经不再是,也不应该是阻碍我国发展四代机的"瓶颈",这个问题也许在十年以前还存在,但是现在不应该这么悲观。  

  我国的军备历来秉承的是质优价廉,我们即将制造的四代机肯定不会有F-22那样的昂贵,也不会承受这样的价码,这就是选材的问题了。  

  至于我国是否需要四代机,我想,没有哪个中国人愿意看到有朝一日,在东海、台海上空,或者其他我国空域,竟然没有一架能够与F-22或者是印度的五代机相抗衡的战机升空迎战。  

  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不久后的数年间,哪怕是10年,我们会听到权威媒体这样的报导:我国某新型战斗机研制工程取得重要成果。
歼11B续写8爷传奇ZZZZZZZZZZZZZZZ
3代发动机我们都还没有吃透。还是踏踏实实回回味吧
筷子B给老毛子了解,就是把自己SZ的证据交出去了。

A3和老毛子搭伙5代机,类似小鬼子的F-2,小鬼子出钱给MD搞科研,成熟后的成果都用到F-35或F-22了,小鬼子得到的只有昂贵无比的面子工程机。
怎么看怎么像晚上躲在被子里xx···{:3_91:}
一看就是yy文
(中国又与俄罗斯签约制造国产化的苏- 30MKK,中方命名歼-11B。)

不明真相,自愿围观。
yy文
不论沈飞在11系列上增加多少新技术、新设备,11是典型的3代机体这一点无法改变,再加上气动设计不是自己搞得,要改进也很费力,这些都注定了11系列不会是中长期的重点型号。
有泰山了吗?那不是四代机的发动机吗?
sf高潮了,你们这些坏人想要人家憋回去?
筷子能有人家F15Cblock50那个水平的话我从嵩山山脚一步一跪的上少林寺
苏30MKK啥时候成11B了
天啊..........................
realhotner 发表于 2009-10-15 13:23

;P 有那水平,我就在阳台挂2米大红旗一面,上写“中共威武”
两字——————扯淡
唉,如果是真的就好了,唉
J-11的事情……最近看媒体上的文章……已经越来越觉得不要脸了……唉……
17# volcano-et


主要是成飞太牛了 J-10  J-10B  FC-1 04架型

沈飞没面子
8 爷有后了。。内牛满面啊。
进来围观下
中国又与俄罗斯签约制造国产化的苏- 30MKK,中方命名歼-11B:D
三哥并没参与毛子的五代研制
1# nonsingular


歼11B要续写8爷传奇? 不会
TG要是把稀土控制好 F22估计 又要涨价 ~
干脆停止出售稀土 ~把F35的价格也拉高~
咱自己用的便宜 卖给他们死贵
我们的发动机不是只有100H寿命么?国外的发动机有3000-4000H寿命,唉,当时那个帖子还是在铁血上看的,真是郁闷到了极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