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士兵:《建国大业》后,我们该怎样讲爷爷的故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1 00:10:26
作者:单士兵

“一个人不知道自己的爷爷是谁是可悲的事。”这是唐国强的感叹。这个在《建国大业》中扮演毛泽东的著名演员,其实是在说,破除历史迷雾,真正了解那些久远的人和事,对现实的人们来说,那是很重要的事。

怎样讲述爷爷的故事,才是这个时代接近历史真实的最好选择呢?《建国大业》当然是一种很好的选择,那明星阵容、技术手法、恢弘场面,带来非常震撼的感觉,很切合今天人们的欣赏习惯,也带着无数观众再次走向历史幽微的深处。

当然,在我看来,除了这样的历史叙事之外,还有更多还原历史的方式和途径。历史不应该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那些真正深谙历史幽微细节的人们,或许更明白时间深处到底在诠释着怎样的价值。也就是说,历史叙事,除了现代大开大阖的艺术展示,还需要去触摸历史在每个人身上留下的印记。

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时间节点上,各大媒体也都为表述历史提供各种渠道与空间。看得多了,我越来越感觉到,每个人与每个家庭,其实都在延续着历史的血脉。我在想,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去清晰触摸历史在我们身上留下的印记,然后把这些印记真实展示出来,织成的历史图景,一定气势恢弘,而且细节动人。

我原先也是一个不了解自己爷爷的人。在我出生的时候,爷爷已去世多年。不过,直到现在,我奶奶还活着,尽管已经93岁了,却耳聪目明,表达清晰。许多年来,她给我讲述太多她经历的陈年旧事。战争、逃亡、饥荒,这些在奶奶的口述历史中,起承转合得特别清晰。我奶奶的历史表述,或许没有电影《红高粱》中那位“我奶奶”展示的那样强烈冲击。但是,唯有细节真实最动人。有时候,我奶奶亲口说的那些朴素细致的往事,比那种“历史艺术化表达”更能让我拥有清晰的历史价值体验。

或许每个人都有为自己讲述“我爷爷”故事的人。在历史表达上,我绝不简单认同所谓的“艺术真实高于生活真实”。就像对于《建国大业》,很多人给予好评,就是基于对大人物的刻画越来越告别脸谱化了。比如,不少观众都感叹,蒋介石终于不“骂娘”了,甚至展示蒋氏父子之间的情感交流时,竟然也让泪水来浮现亲情与人性。导演黄建新也感叹,正是“创作环境宽松”带来的新鲜与真实。

我想,这种“创作环境”没有“最宽松”,只有“更宽松”。而对于每一个人的历史体验来说,或许只有在温暖的房间里,一起喝着茶,听着“我奶奶”讲述着历史故事,那才是“最宽松”的表达环境。我们无法左右历史,是历史在左右我们。所以,我们都需要更接近真实的历史。特别是在公民独立自醒意识越来越勃发的今天,热爱历史,就是要热爱有血有肉有情有恨的真实。这其实也就是为什么观众会认同更加接近真实的《建国大业》的原因。

历史,仍在延续;往事,并不如烟。不必讳言,在历史的现实表达上,现实仍有太多遗憾。龙应台曾说,“前朝史永远是后朝人在写,后朝人永远在否定前朝,他的后朝又来否定它,但是负负不一定得正,只是累积渐进的扭曲变形移位,使真相永远掩盖,无法复原。”今天的人们要想“不容青史尽成灰”,其实应该学会俯下身子,沉下心思,去聆听“我奶奶”讲述爷爷的故事。当每个人心中有了真实而笃定的历史,并且获得充分的展示空间,那样的历史才不会变成谁都可以任意打扮的小姑娘。作者:单士兵

“一个人不知道自己的爷爷是谁是可悲的事。”这是唐国强的感叹。这个在《建国大业》中扮演毛泽东的著名演员,其实是在说,破除历史迷雾,真正了解那些久远的人和事,对现实的人们来说,那是很重要的事。

怎样讲述爷爷的故事,才是这个时代接近历史真实的最好选择呢?《建国大业》当然是一种很好的选择,那明星阵容、技术手法、恢弘场面,带来非常震撼的感觉,很切合今天人们的欣赏习惯,也带着无数观众再次走向历史幽微的深处。

当然,在我看来,除了这样的历史叙事之外,还有更多还原历史的方式和途径。历史不应该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那些真正深谙历史幽微细节的人们,或许更明白时间深处到底在诠释着怎样的价值。也就是说,历史叙事,除了现代大开大阖的艺术展示,还需要去触摸历史在每个人身上留下的印记。

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时间节点上,各大媒体也都为表述历史提供各种渠道与空间。看得多了,我越来越感觉到,每个人与每个家庭,其实都在延续着历史的血脉。我在想,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去清晰触摸历史在我们身上留下的印记,然后把这些印记真实展示出来,织成的历史图景,一定气势恢弘,而且细节动人。

我原先也是一个不了解自己爷爷的人。在我出生的时候,爷爷已去世多年。不过,直到现在,我奶奶还活着,尽管已经93岁了,却耳聪目明,表达清晰。许多年来,她给我讲述太多她经历的陈年旧事。战争、逃亡、饥荒,这些在奶奶的口述历史中,起承转合得特别清晰。我奶奶的历史表述,或许没有电影《红高粱》中那位“我奶奶”展示的那样强烈冲击。但是,唯有细节真实最动人。有时候,我奶奶亲口说的那些朴素细致的往事,比那种“历史艺术化表达”更能让我拥有清晰的历史价值体验。

或许每个人都有为自己讲述“我爷爷”故事的人。在历史表达上,我绝不简单认同所谓的“艺术真实高于生活真实”。就像对于《建国大业》,很多人给予好评,就是基于对大人物的刻画越来越告别脸谱化了。比如,不少观众都感叹,蒋介石终于不“骂娘”了,甚至展示蒋氏父子之间的情感交流时,竟然也让泪水来浮现亲情与人性。导演黄建新也感叹,正是“创作环境宽松”带来的新鲜与真实。

我想,这种“创作环境”没有“最宽松”,只有“更宽松”。而对于每一个人的历史体验来说,或许只有在温暖的房间里,一起喝着茶,听着“我奶奶”讲述着历史故事,那才是“最宽松”的表达环境。我们无法左右历史,是历史在左右我们。所以,我们都需要更接近真实的历史。特别是在公民独立自醒意识越来越勃发的今天,热爱历史,就是要热爱有血有肉有情有恨的真实。这其实也就是为什么观众会认同更加接近真实的《建国大业》的原因。

历史,仍在延续;往事,并不如烟。不必讳言,在历史的现实表达上,现实仍有太多遗憾。龙应台曾说,“前朝史永远是后朝人在写,后朝人永远在否定前朝,他的后朝又来否定它,但是负负不一定得正,只是累积渐进的扭曲变形移位,使真相永远掩盖,无法复原。”今天的人们要想“不容青史尽成灰”,其实应该学会俯下身子,沉下心思,去聆听“我奶奶”讲述爷爷的故事。当每个人心中有了真实而笃定的历史,并且获得充分的展示空间,那样的历史才不会变成谁都可以任意打扮的小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