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刊转企 中华新闻报成首个倒闭中央级报纸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14:48:59
8月28日,《中国新闻出版报》发布了《中华新闻报》停刊清算公告,此前该报曾多次试图引进战略资本,但都未能如愿。这是迄今第一家中央级新闻报纸倒闭。

  8月14日,中央在南京召开了全国文化体制改革交流会,为了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已经通过了非时政类报刊改革实施细则,将于近期颁布。《中华新闻报》此时倒闭,似乎给报刊体制改革发出了紧迫信号。

  从2003年中国启动第一批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单位以来,报刊改制已经历了6年。总署有关部门负责人说,全国报刊包括中央一级的大部分报刊转企改制已是大势所趋,现在考虑的是怎么改的问题。

  2009年,国家部委出版社改制先行一步,一声令下,在2010年底之前不改的单位将自动给予注销。下一步,报刊转企改制已经雷声渐近。报刊改制比出版社改制难度大,这是报刊社和主管部门的共识。

  舆论监管 转企后同样能保证导向正确

  报刊是具有意识形态属性的特殊商品,所以报刊的转企较为敏感。《中国证券报》是我国最早完成转企改制的财经类报刊之一。1992年,中国证券市场刚刚兴起,新华社旗下的《瞭望》周刊经济采编室的几个编辑开始筹备一份证券市场信息的报纸,当时只是一张小报。1993年,恰逢中央搞改革试点单位,《中国证券报》、《计算机报》、《电脑报》等有幸成为第一批改革试点,1993年《中国证券报》成立时便注册成为企业。中国证券报社社长林晨说,“我们属于文化性、专业性较强的报纸,也就是意识形态属性较弱,风险可控性较强的报纸。”

  专业类报刊完成改制的不只《中国证券报》。2005年12月底,《国家电网报》在工商管理部门进行了企业法人登记,2008年7月改为公司制,2008年8月,国家电网报社和中国电力出版社整合成立了英大传媒集团;2007年6月26日,《机电商报》实现整体转制,成立了北京卓众出版有限公司。

  对于新闻主管部门来说,转企之后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对意识形态的把控。总署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越是市场化的企业越是会对自己的报道负责,我国报刊执行的是事后追惩,除了涉及历史和政治问题的重要报道,现在报刊媒体的报道都是无需提前送审的,靠报社总编辑或主编把关。即便转制为企业后对舆论的把控也没有太大变化,所以《机电商报》等转企后的报刊没出现舆论导向问题。”

  如果说《中国证券报》、《机电商报》、《国家电网报》是属于意识形态较弱的报刊媒体,那么《京华时报》是典型的综合新闻类都市报,在2001年成立时便注册为企业法人,成为新闻时事报刊中第一个吃螃蟹的报纸。

  《京华时报》前身是外国专家局创办的《中国引进时报》,是一家拥有74个编制的事业单位,2000年1月划给人民日报社。2001年5月28日,《京华时报》创刊,并成立京华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国有控股企业北京北大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北大青鸟控股子公司)入资京华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与京华时报社各占50%股份。一出生,京华时报社便是国有独资的全民所有制企业。

  《京华时报》在8年运作中一直较为平稳,京华时报社社长吴海民说,“媒体市场化很高就更'听话’,如果导向不行,一票否决,企业就倒掉了。”

  总署相关部门负责人认为,在意识形态上需要转变观念,企业并非比事业单位难管;另一方面配套的管理和法律法规要跟得上,用行政和法律手段来完善报刊监管,在意识形态上就不会存在什么问题。

  转制难题 原事业编制人员成本负担重

  对原事业单位编制人员的养老金、住房以及离岗人员的安置成为当前报刊转企改制中最大的难题。

  记者从国家新闻出版总署获悉,《中国汽车报》向总署递交的转企申请已获通过。转企后面临着解决员工身份转换带来的成本问题。《中国汽车报》管理中心主任王天剑介绍,目前报社有66个事业编制,40多个在编人员,事业编制的员工一般参加工作的比较早,继续工作的时间不会太长。如果按企业员工身份退休,养老金要低很多,如何保证这些员工转企后的退休金能与原事业单位达到平衡,是一个难点。

  中国汽车报社副社长李春雷做了一个测算:如果按照一个事业单位编制员工未来5-10年退休,1个月5000元的养老金来计算,一个转制员工一年就需要预备6万元的养老金费用,领取20年就是120万的成本,如果按照该报40个在编人员来算,需要4800万元的养老金。2008年,中国汽车报社年销售收入1.4018亿元,利润约2000多万,虽然报社收益每年都呈两位数增长,但养老金成本很大。

  人员身份的转换也成为北京青年报社社长、北青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延平最头疼的事。《北京青年报》编辑部现在事业编制500人,尽管没有行政级别,一切待遇都按照企业管理,但要将这500人妥为安置颇为不易,就连换岗都很难,更不要说淘汰了。在北青传媒上市后,张延平决定,让北青报编辑部的一些人到上市公司工作,但这些人说什么都不去,他们担心失去事业身份,后来报社承诺,出去的人退休后收入不及事业单位水平的,报社补齐。

  已经完成转制的《中国证券报》、《国家电网报》、《机电商报》、《京华时报》是如何突破改制中人员身份转变带来的难题的?

  《中国证券报》最初的十几位员工是从《瞭望》周刊和新华社经济信息部抽调过来的,在1993年划定企业身份时,报社明确规定:愿意到《中国证券报》做企业员工的就过来,否则留在原单位,过来的员工一律按照企业员工缴纳社保。

  《国家电网报》是国家电网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主管单位是企业身份,直接进行的是企业法人注册,薪酬待遇和社保都是按照企业标准在执行。

  《京华时报》原有编制内的老员工已分流,部分转到了外国专家局等单位,留在报社只有十几个人,后来发展起来的1900名员工都是企业员工,因而没有太大负担

http://news.hexun.com/2009-09-15/121088485.html8月28日,《中国新闻出版报》发布了《中华新闻报》停刊清算公告,此前该报曾多次试图引进战略资本,但都未能如愿。这是迄今第一家中央级新闻报纸倒闭。

  8月14日,中央在南京召开了全国文化体制改革交流会,为了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已经通过了非时政类报刊改革实施细则,将于近期颁布。《中华新闻报》此时倒闭,似乎给报刊体制改革发出了紧迫信号。

  从2003年中国启动第一批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单位以来,报刊改制已经历了6年。总署有关部门负责人说,全国报刊包括中央一级的大部分报刊转企改制已是大势所趋,现在考虑的是怎么改的问题。

  2009年,国家部委出版社改制先行一步,一声令下,在2010年底之前不改的单位将自动给予注销。下一步,报刊转企改制已经雷声渐近。报刊改制比出版社改制难度大,这是报刊社和主管部门的共识。

  舆论监管 转企后同样能保证导向正确

  报刊是具有意识形态属性的特殊商品,所以报刊的转企较为敏感。《中国证券报》是我国最早完成转企改制的财经类报刊之一。1992年,中国证券市场刚刚兴起,新华社旗下的《瞭望》周刊经济采编室的几个编辑开始筹备一份证券市场信息的报纸,当时只是一张小报。1993年,恰逢中央搞改革试点单位,《中国证券报》、《计算机报》、《电脑报》等有幸成为第一批改革试点,1993年《中国证券报》成立时便注册成为企业。中国证券报社社长林晨说,“我们属于文化性、专业性较强的报纸,也就是意识形态属性较弱,风险可控性较强的报纸。”

  专业类报刊完成改制的不只《中国证券报》。2005年12月底,《国家电网报》在工商管理部门进行了企业法人登记,2008年7月改为公司制,2008年8月,国家电网报社和中国电力出版社整合成立了英大传媒集团;2007年6月26日,《机电商报》实现整体转制,成立了北京卓众出版有限公司。

  对于新闻主管部门来说,转企之后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对意识形态的把控。总署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越是市场化的企业越是会对自己的报道负责,我国报刊执行的是事后追惩,除了涉及历史和政治问题的重要报道,现在报刊媒体的报道都是无需提前送审的,靠报社总编辑或主编把关。即便转制为企业后对舆论的把控也没有太大变化,所以《机电商报》等转企后的报刊没出现舆论导向问题。”

  如果说《中国证券报》、《机电商报》、《国家电网报》是属于意识形态较弱的报刊媒体,那么《京华时报》是典型的综合新闻类都市报,在2001年成立时便注册为企业法人,成为新闻时事报刊中第一个吃螃蟹的报纸。

  《京华时报》前身是外国专家局创办的《中国引进时报》,是一家拥有74个编制的事业单位,2000年1月划给人民日报社。2001年5月28日,《京华时报》创刊,并成立京华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国有控股企业北京北大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北大青鸟控股子公司)入资京华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与京华时报社各占50%股份。一出生,京华时报社便是国有独资的全民所有制企业。

  《京华时报》在8年运作中一直较为平稳,京华时报社社长吴海民说,“媒体市场化很高就更'听话’,如果导向不行,一票否决,企业就倒掉了。”

  总署相关部门负责人认为,在意识形态上需要转变观念,企业并非比事业单位难管;另一方面配套的管理和法律法规要跟得上,用行政和法律手段来完善报刊监管,在意识形态上就不会存在什么问题。

  转制难题 原事业编制人员成本负担重

  对原事业单位编制人员的养老金、住房以及离岗人员的安置成为当前报刊转企改制中最大的难题。

  记者从国家新闻出版总署获悉,《中国汽车报》向总署递交的转企申请已获通过。转企后面临着解决员工身份转换带来的成本问题。《中国汽车报》管理中心主任王天剑介绍,目前报社有66个事业编制,40多个在编人员,事业编制的员工一般参加工作的比较早,继续工作的时间不会太长。如果按企业员工身份退休,养老金要低很多,如何保证这些员工转企后的退休金能与原事业单位达到平衡,是一个难点。

  中国汽车报社副社长李春雷做了一个测算:如果按照一个事业单位编制员工未来5-10年退休,1个月5000元的养老金来计算,一个转制员工一年就需要预备6万元的养老金费用,领取20年就是120万的成本,如果按照该报40个在编人员来算,需要4800万元的养老金。2008年,中国汽车报社年销售收入1.4018亿元,利润约2000多万,虽然报社收益每年都呈两位数增长,但养老金成本很大。

  人员身份的转换也成为北京青年报社社长、北青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延平最头疼的事。《北京青年报》编辑部现在事业编制500人,尽管没有行政级别,一切待遇都按照企业管理,但要将这500人妥为安置颇为不易,就连换岗都很难,更不要说淘汰了。在北青传媒上市后,张延平决定,让北青报编辑部的一些人到上市公司工作,但这些人说什么都不去,他们担心失去事业身份,后来报社承诺,出去的人退休后收入不及事业单位水平的,报社补齐。

  已经完成转制的《中国证券报》、《国家电网报》、《机电商报》、《京华时报》是如何突破改制中人员身份转变带来的难题的?

  《中国证券报》最初的十几位员工是从《瞭望》周刊和新华社经济信息部抽调过来的,在1993年划定企业身份时,报社明确规定:愿意到《中国证券报》做企业员工的就过来,否则留在原单位,过来的员工一律按照企业员工缴纳社保。

  《国家电网报》是国家电网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主管单位是企业身份,直接进行的是企业法人注册,薪酬待遇和社保都是按照企业标准在执行。

  《京华时报》原有编制内的老员工已分流,部分转到了外国专家局等单位,留在报社只有十几个人,后来发展起来的1900名员工都是企业员工,因而没有太大负担

http://news.hexun.com/2009-09-15/121088485.html
这报只在图书馆看到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