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三峡库区消落带湿地的保护与利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15:04:43
http://www.shidi.org/sf_202B0DB6 ... 55F27_151_cqsd.html

作者:周恺 (重庆市湿地办副主任)

摘要 三峡库区消落带湿地具有特殊的生态功能,对其进行有效的保护和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阐述了有效保护重庆三峡库区消落带湿地的方法,并讨论了科学合理利用消落带湿地的方式,为使三峡库区消落带湿地更好地造福库区人民进行了粗浅的理论探讨。

关键词 三峡库区 消落带湿地 保护 利用

三峡工程的竣工后,在重庆范围内将形成1000多平方公里的狭长水库。由于防洪和发电的需要,在库区两岸,145-175米的涨落区内,形成与天然河流涨落季节相反、涨落幅度达30米、面积达300多平方公里的消落带湿地。重庆三峡库区消落带湿地的保护与利用,将影响长江三峡水库的长期稳定运行和长江中游的生态安全,正成为各方面关注的焦点。

1 重庆三峡库区消落带湿地概况

三峡库区80%以上在重庆境内,乌江、嘉陵江为库区内南北两大支流,流域面积大于 100平方公里的河流有200多条。重庆三峡库区消落带湿地位于海拔145-175m的三峡水库两岸,地处青藏高原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的过渡地带,地形走势由西向东逐步升高,从南北向长江河谷倾斜,山脉起伏连绵,河流纵横交织,高山峡谷交错,河叉浅滩密布,岛屿、半岛众多。

重庆三峡库区消落带湿地属于亚热带温湿气候区,具有冬暖夏热、四季分明、无霜期长、日照充足、降雨丰沛等气候特征。春季常出现低温阴雨及寒潮;夏季长,气温高,降水多而集中,常有暴雨,间有洪涝,且多伏旱;秋季气温下降快,常阴雨连绵;冬季短,气候温和而少霜雨雪。库区消落带湿地水平地带植被类型以常绿阔叶林为主。由于地域辽阔,相对高差大,因而境内植物资源丰富,组成复杂,植被类型呈垂直带结构,野生动植物种类繁多。

2 重庆三峡库区消落带湿地的生态功能

2.1 蓄洪、泄水、输水功能

重庆三峡水库消落带是三峡水库蓄洪、泄水调度运行所形成的水位消涨区域,亦是我国中线南水北调工程重要的补水输移区。三峡水库蓄洪泄水对保障长江中下游流域防洪、三峡工程发电、长江上游航运和南水北调取水具有重要作用,三峡工程主要经济社会效益功能依托消落带蓄洪泄水保障,是三峡水库消落带首位生态服务功能。

2.2 生态缓冲,保护三峡水库生态安全功能

长江上游是长江流域的生态屏障,三峡库区是生态屏障的咽喉;21世纪是清洁水资源逐渐成为主导的世纪,三峡水库蓄水达393亿m3,将成为我国和世界最大最重要的清洁淡水资源宝库。三峡库区流失的水土和排放的污染物相当部份通过水厍干支流消落带而进入水厍,人类其它活动对水厍的干扰影响亦主要通过消落带进行。消落带是三峡库区水陆生态系统之间衔接过渡的重要子系统,是水陆生态系统间物质能量传输与转换最主要、最活跃的地带。水库消落带及其湿地生态系统具有截堵沉积厍岸流失泥沙、防治消落带水土流失、保护库岸稳定、滞留过滤与降解净化有害物质等的具大作用,缓冲陆岸带人类活动对水库的污染和直接干扰、具有保障三峡水库生态与环境安全的功能,是水库防御陆域干扰破坏的最重要一道生态屏障。

2.3 生态景观功能

三峡工程是举世瞩目的宏伟工程,三峡是国际黄金旅游带,三峡库区生态景观对中国及中华民族的世界形象和声誉至关重要。重庆三峡水库消落带是三峡库区陆地生态景观与水库水生生态景观的交错过渡带,最吸引眼球的重要景观;具有衔接和促进水陆生态景观稳定与发展的功能,对库区生态景观整体及格局、三峡黄金旅游带整体及主要景区景点旅游景观的发展建设具有重要作用。

2.4 库岸带城乡居民生产生活环境和保护人群健康功能

重庆三峡水库消落带湿地紧邻的库岸带,分布着重庆主城特大城市、10余座大中小城市、 200余个集镇和广大农村,人口、产业密集,是库区和长江上游地区经济发展的核心带。消落带是库岸带城乡居民及库区移民重要的生产生活环境,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消落带应具有为库岸带城乡提供良好生产生活环境并保障人群健康的生态功能。

2.5 生物多样性及栖息地功能

重庆三峡水库消落带面积大,175m库岸线蜿蜒长达数千公里,具有水体、陆地、水陆交互和库湾、“湖盆”、河口、岛屿等不同的生态环境,水陆生态系统物质能量传输与转换频繁强烈,为水、陆、两栖生物提供了多种多样的生存条件,是候鸟、留鸟、鱼类及珍稀濒危水禽与水生生物良好的生存繁衍场所与迁徒通道,是物种生命活动活跃的区域。保护、培育好消落带湿地生态系统,具有保护和丰富库区生物多样化的功能。

3 重庆三峡库区消落带湿地的保护

3.1充分尊重自然

早在上世纪60年代,英国学者J.E.拉弗洛克就提出了地球生命体理论—Gaia Theory.该理论认为:地球是一个生命体,这个生命体是一个可以自我控制的系统,对于外在或人为的干扰具有稳定性。我们还远未弄清地球生态系统变化的规律和原因,我们许多看似聪明的治理工作,对于自然界来说可能是愚笨和可笑的。因此,对于长江三峡库区消落带的保护、治理工作中,要充分相信大自然的自我设计、自我修复功能。

3.2 大规模保护工作应建立在科学考察和长期观察的基础上

在三峡库区湿地生态系统初期,不要作大规模的人工处理,让沙石、泥土、水道、植物、动物等自我设计,对各种生态系统进行多年观察后,根据它们的变化规律再进行人工设计。

湿地面积的扩大,鸟类自然会增多。30米消落带的变化很难预测,先锋树种(湿地植物)将会很多,泥滩、浅水区就像海岸系统一样,在夏季将会是鸟类和水生动植物的乐园。如此庞大而特殊的湿地生态系统,在人类史上是没有参照、对照和借鉴的,只有通过长期的科学观测,根据其自身变化规律制定相应的保护规划。

3.3 在支流和河口盲目筑坝将破坏湿地生态

由于库区消落带湿地水位是和季节相反的涨落,冬季蓄水,水位升高;夏季泻洪,水位降低。如果在支流和河口盲目筑坝、修建人工工程,就会形成大坝套小坝,小坝上面再建小小坝的局面,这样将会改变河流固有的功能,也会对水生动植物的生长繁殖造成破坏,也可能造成新的污染。对于这样一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生态系统,消落带的存在不一定是坏事,我们为什么要去干预呢?人为干预可能会适得其反。

3.4 建立湿地保护区、湿地公园以保护和修复消落带湿地

解决三峡库区水质,只有依靠消落带湿地,如果消落带湿地受到破坏,整个库区的生态安全将得不到保证。库区消落带湿地涉及重庆市15个区县,各区县消落带湿地情况又千差万别,只有根据具体情况,建立相应的湿地保护区或湿地公园,采取不同的保护措施,对消落带湿地进行因地制宜的保护。

3.5 严格控制库区消落带湿地范围内的污染物排放

库区消落带湿地内有15个区县城区,必须严格控制工业、生活污染物的排放,制定严格的排放标准,严禁在消落带湿地区域内修建纸厂、小化工厂等污染企业,对已有的污染企业由政府出资实行关停并转,以确保消落带湿地的污染控制在最小范围。

3.6 提高公众对库区消落带湿地的保护意识

只有公众广泛参与,才能实现湿地保护的目标。在三峡库区两岸居住着近千万人口,他们是湿地保护的主力军。加强湿地特别是库区消落带湿地保护的宣传,提高公众的保护意识,要让他们知道保护消落带湿地就是保护自身的生存环境,是造福子孙的大事,让库区内每一个人都积极参与湿地保护。

3.7 建立库区消落带湿地试验区

库区消落带湿地经过一定时期的演进后,针对条件较好的区域,建立小面积的试验区,作一些深度不同的科学试验,使其较快地适应自然演替,缩短消落带湿地自然设计的周期,成功后大面积推广。

3.8 建立跨部门的协商合作机制和稳定的投入渠道

库区消落带湿地范围内的区县、乡镇都应建立相应的湿地保护机构,落实专人负责本区域内消落带湿地的监测、保护和管理。联合水利、环保、发改委、国土、财政等相关部门,制定湿地保护的优惠政策,申请人大制定相关的湿地保护法规。

确立中央、市、区县财政稳定的投入渠道,三峡库区区县财力普遍薄弱,消落带湿地的保护又是一项惠及子孙后代的公益性事业,必须根据中央和地方的事权划分,加大中央财政的投入,并将其纳入各级政府年度财政预算,确保库区消落带湿地保护的正常进行。

3.9 加强库区消落带湿地的法规建设

尽快出台重庆三峡库区消落带湿地保护的法规,做到库区消落带湿地保护有法可依。这是库区消落带湿地保护和管理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4 科学合理地利用重庆三峡库区消落带湿地

数百平方公里的库区消落带湿地,其具有的和天然河流涨落季节相反的特性,将为各种生物生存提供全新的生境。应科学合理地利用库区消落带湿地,使其成为一条富饶的宝带。

4.1 建立消落带湿地资源数据库

重庆三峡库区消落带湿地为湿地科学研究提供了新的平台,政府应委托相关部门组建专家组,对库区消落带湿地进行科学考察、研究,建立消落带湿地资源数据库,找出威胁消落带湿地的主要因子,及时准确地掌握消落带湿地的动态变化,定期提供动态监测数据,对其变化的原因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为利用库区消落带湿地制定科学合理规划。

4.2 发展湿地生态经济和反传统农业

消落带湿地与天然河流涨落季节相反的特点,处于漫长而湿热的夏季,正是水位消落的季节,更是发展农业的好时光,可以在条件较好的消落带选择生长期短的农作物,发展湿地农业;充分利用丰富的湿地资源,发展反传统农业,如种植水生花卉、湿地苗木、开辟梯级鱼塘等生态种养殖业。

4.3 发展生态旅游

美丽神奇的三峡风光和历史文化遗迹吸引了大量的中外游客。三峡库区蓄水后,大量的浅滩、沼泽、河口三角洲,星罗棋布的岛屿、半岛,与自然河流涨落季节相反的消落带湿地景观,在建和拟建湿地保护区、湿地公园等区域,都适合发展生态旅游。

4.4 正确处理好消落带湿地保护与利用的关系

正确处理好保护与利用的关系。保护是前提,只有在保护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地利用,才是可持续发展的利用。要树立科学合理地利用就是保护,盲目地保护也是破坏的观点。

5 结论

重庆三峡库区消落带湿地的保护与利用要顺应自然,以自然为母,时间为父,让消落带湿地在无尽的岁月里自然衍生,使三峡库区消落带湿地永远造福于库区人民。

参考文献

1. 重庆市林业局等. 2006. 重庆市湿地保护规划(2006-2030年).

2. 甘宇平, 谭栖伟等. 当惊世界殊—重庆三峡移民纪实. 重庆: 重庆出版社http://www.shidi.org/sf_202B0DB6 ... 55F27_151_cqsd.html

作者:周恺 (重庆市湿地办副主任)

摘要 三峡库区消落带湿地具有特殊的生态功能,对其进行有效的保护和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阐述了有效保护重庆三峡库区消落带湿地的方法,并讨论了科学合理利用消落带湿地的方式,为使三峡库区消落带湿地更好地造福库区人民进行了粗浅的理论探讨。

关键词 三峡库区 消落带湿地 保护 利用

三峡工程的竣工后,在重庆范围内将形成1000多平方公里的狭长水库。由于防洪和发电的需要,在库区两岸,145-175米的涨落区内,形成与天然河流涨落季节相反、涨落幅度达30米、面积达300多平方公里的消落带湿地。重庆三峡库区消落带湿地的保护与利用,将影响长江三峡水库的长期稳定运行和长江中游的生态安全,正成为各方面关注的焦点。

1 重庆三峡库区消落带湿地概况

三峡库区80%以上在重庆境内,乌江、嘉陵江为库区内南北两大支流,流域面积大于 100平方公里的河流有200多条。重庆三峡库区消落带湿地位于海拔145-175m的三峡水库两岸,地处青藏高原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的过渡地带,地形走势由西向东逐步升高,从南北向长江河谷倾斜,山脉起伏连绵,河流纵横交织,高山峡谷交错,河叉浅滩密布,岛屿、半岛众多。

重庆三峡库区消落带湿地属于亚热带温湿气候区,具有冬暖夏热、四季分明、无霜期长、日照充足、降雨丰沛等气候特征。春季常出现低温阴雨及寒潮;夏季长,气温高,降水多而集中,常有暴雨,间有洪涝,且多伏旱;秋季气温下降快,常阴雨连绵;冬季短,气候温和而少霜雨雪。库区消落带湿地水平地带植被类型以常绿阔叶林为主。由于地域辽阔,相对高差大,因而境内植物资源丰富,组成复杂,植被类型呈垂直带结构,野生动植物种类繁多。

2 重庆三峡库区消落带湿地的生态功能

2.1 蓄洪、泄水、输水功能

重庆三峡水库消落带是三峡水库蓄洪、泄水调度运行所形成的水位消涨区域,亦是我国中线南水北调工程重要的补水输移区。三峡水库蓄洪泄水对保障长江中下游流域防洪、三峡工程发电、长江上游航运和南水北调取水具有重要作用,三峡工程主要经济社会效益功能依托消落带蓄洪泄水保障,是三峡水库消落带首位生态服务功能。

2.2 生态缓冲,保护三峡水库生态安全功能

长江上游是长江流域的生态屏障,三峡库区是生态屏障的咽喉;21世纪是清洁水资源逐渐成为主导的世纪,三峡水库蓄水达393亿m3,将成为我国和世界最大最重要的清洁淡水资源宝库。三峡库区流失的水土和排放的污染物相当部份通过水厍干支流消落带而进入水厍,人类其它活动对水厍的干扰影响亦主要通过消落带进行。消落带是三峡库区水陆生态系统之间衔接过渡的重要子系统,是水陆生态系统间物质能量传输与转换最主要、最活跃的地带。水库消落带及其湿地生态系统具有截堵沉积厍岸流失泥沙、防治消落带水土流失、保护库岸稳定、滞留过滤与降解净化有害物质等的具大作用,缓冲陆岸带人类活动对水库的污染和直接干扰、具有保障三峡水库生态与环境安全的功能,是水库防御陆域干扰破坏的最重要一道生态屏障。

2.3 生态景观功能

三峡工程是举世瞩目的宏伟工程,三峡是国际黄金旅游带,三峡库区生态景观对中国及中华民族的世界形象和声誉至关重要。重庆三峡水库消落带是三峡库区陆地生态景观与水库水生生态景观的交错过渡带,最吸引眼球的重要景观;具有衔接和促进水陆生态景观稳定与发展的功能,对库区生态景观整体及格局、三峡黄金旅游带整体及主要景区景点旅游景观的发展建设具有重要作用。

2.4 库岸带城乡居民生产生活环境和保护人群健康功能

重庆三峡水库消落带湿地紧邻的库岸带,分布着重庆主城特大城市、10余座大中小城市、 200余个集镇和广大农村,人口、产业密集,是库区和长江上游地区经济发展的核心带。消落带是库岸带城乡居民及库区移民重要的生产生活环境,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消落带应具有为库岸带城乡提供良好生产生活环境并保障人群健康的生态功能。

2.5 生物多样性及栖息地功能

重庆三峡水库消落带面积大,175m库岸线蜿蜒长达数千公里,具有水体、陆地、水陆交互和库湾、“湖盆”、河口、岛屿等不同的生态环境,水陆生态系统物质能量传输与转换频繁强烈,为水、陆、两栖生物提供了多种多样的生存条件,是候鸟、留鸟、鱼类及珍稀濒危水禽与水生生物良好的生存繁衍场所与迁徒通道,是物种生命活动活跃的区域。保护、培育好消落带湿地生态系统,具有保护和丰富库区生物多样化的功能。

3 重庆三峡库区消落带湿地的保护

3.1充分尊重自然

早在上世纪60年代,英国学者J.E.拉弗洛克就提出了地球生命体理论—Gaia Theory.该理论认为:地球是一个生命体,这个生命体是一个可以自我控制的系统,对于外在或人为的干扰具有稳定性。我们还远未弄清地球生态系统变化的规律和原因,我们许多看似聪明的治理工作,对于自然界来说可能是愚笨和可笑的。因此,对于长江三峡库区消落带的保护、治理工作中,要充分相信大自然的自我设计、自我修复功能。

3.2 大规模保护工作应建立在科学考察和长期观察的基础上

在三峡库区湿地生态系统初期,不要作大规模的人工处理,让沙石、泥土、水道、植物、动物等自我设计,对各种生态系统进行多年观察后,根据它们的变化规律再进行人工设计。

湿地面积的扩大,鸟类自然会增多。30米消落带的变化很难预测,先锋树种(湿地植物)将会很多,泥滩、浅水区就像海岸系统一样,在夏季将会是鸟类和水生动植物的乐园。如此庞大而特殊的湿地生态系统,在人类史上是没有参照、对照和借鉴的,只有通过长期的科学观测,根据其自身变化规律制定相应的保护规划。

3.3 在支流和河口盲目筑坝将破坏湿地生态

由于库区消落带湿地水位是和季节相反的涨落,冬季蓄水,水位升高;夏季泻洪,水位降低。如果在支流和河口盲目筑坝、修建人工工程,就会形成大坝套小坝,小坝上面再建小小坝的局面,这样将会改变河流固有的功能,也会对水生动植物的生长繁殖造成破坏,也可能造成新的污染。对于这样一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生态系统,消落带的存在不一定是坏事,我们为什么要去干预呢?人为干预可能会适得其反。

3.4 建立湿地保护区、湿地公园以保护和修复消落带湿地

解决三峡库区水质,只有依靠消落带湿地,如果消落带湿地受到破坏,整个库区的生态安全将得不到保证。库区消落带湿地涉及重庆市15个区县,各区县消落带湿地情况又千差万别,只有根据具体情况,建立相应的湿地保护区或湿地公园,采取不同的保护措施,对消落带湿地进行因地制宜的保护。

3.5 严格控制库区消落带湿地范围内的污染物排放

库区消落带湿地内有15个区县城区,必须严格控制工业、生活污染物的排放,制定严格的排放标准,严禁在消落带湿地区域内修建纸厂、小化工厂等污染企业,对已有的污染企业由政府出资实行关停并转,以确保消落带湿地的污染控制在最小范围。

3.6 提高公众对库区消落带湿地的保护意识

只有公众广泛参与,才能实现湿地保护的目标。在三峡库区两岸居住着近千万人口,他们是湿地保护的主力军。加强湿地特别是库区消落带湿地保护的宣传,提高公众的保护意识,要让他们知道保护消落带湿地就是保护自身的生存环境,是造福子孙的大事,让库区内每一个人都积极参与湿地保护。

3.7 建立库区消落带湿地试验区

库区消落带湿地经过一定时期的演进后,针对条件较好的区域,建立小面积的试验区,作一些深度不同的科学试验,使其较快地适应自然演替,缩短消落带湿地自然设计的周期,成功后大面积推广。

3.8 建立跨部门的协商合作机制和稳定的投入渠道

库区消落带湿地范围内的区县、乡镇都应建立相应的湿地保护机构,落实专人负责本区域内消落带湿地的监测、保护和管理。联合水利、环保、发改委、国土、财政等相关部门,制定湿地保护的优惠政策,申请人大制定相关的湿地保护法规。

确立中央、市、区县财政稳定的投入渠道,三峡库区区县财力普遍薄弱,消落带湿地的保护又是一项惠及子孙后代的公益性事业,必须根据中央和地方的事权划分,加大中央财政的投入,并将其纳入各级政府年度财政预算,确保库区消落带湿地保护的正常进行。

3.9 加强库区消落带湿地的法规建设

尽快出台重庆三峡库区消落带湿地保护的法规,做到库区消落带湿地保护有法可依。这是库区消落带湿地保护和管理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4 科学合理地利用重庆三峡库区消落带湿地

数百平方公里的库区消落带湿地,其具有的和天然河流涨落季节相反的特性,将为各种生物生存提供全新的生境。应科学合理地利用库区消落带湿地,使其成为一条富饶的宝带。

4.1 建立消落带湿地资源数据库

重庆三峡库区消落带湿地为湿地科学研究提供了新的平台,政府应委托相关部门组建专家组,对库区消落带湿地进行科学考察、研究,建立消落带湿地资源数据库,找出威胁消落带湿地的主要因子,及时准确地掌握消落带湿地的动态变化,定期提供动态监测数据,对其变化的原因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为利用库区消落带湿地制定科学合理规划。

4.2 发展湿地生态经济和反传统农业

消落带湿地与天然河流涨落季节相反的特点,处于漫长而湿热的夏季,正是水位消落的季节,更是发展农业的好时光,可以在条件较好的消落带选择生长期短的农作物,发展湿地农业;充分利用丰富的湿地资源,发展反传统农业,如种植水生花卉、湿地苗木、开辟梯级鱼塘等生态种养殖业。

4.3 发展生态旅游

美丽神奇的三峡风光和历史文化遗迹吸引了大量的中外游客。三峡库区蓄水后,大量的浅滩、沼泽、河口三角洲,星罗棋布的岛屿、半岛,与自然河流涨落季节相反的消落带湿地景观,在建和拟建湿地保护区、湿地公园等区域,都适合发展生态旅游。

4.4 正确处理好消落带湿地保护与利用的关系

正确处理好保护与利用的关系。保护是前提,只有在保护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地利用,才是可持续发展的利用。要树立科学合理地利用就是保护,盲目地保护也是破坏的观点。

5 结论

重庆三峡库区消落带湿地的保护与利用要顺应自然,以自然为母,时间为父,让消落带湿地在无尽的岁月里自然衍生,使三峡库区消落带湿地永远造福于库区人民。

参考文献

1. 重庆市林业局等. 2006. 重庆市湿地保护规划(2006-2030年).

2. 甘宇平, 谭栖伟等. 当惊世界殊—重庆三峡移民纪实. 重庆: 重庆出版社
从今以后,三峡每年秋季蓄水至175米高程以通航发电,夏初汛期到来前放水至145米高程以防洪。三峡库区将会出现一个30米落差,350平方公里面积的消落带。

实际上现在消落带面临的问题一大堆,相关的科研正在加紧进行。
三峡库区消落带 脆弱的生态环境

http://www.shidi.org/sf_2C7396FA ... 2B715_151_cqsd.html

2008-9-3 11:00:14 发布:重庆湿地   作者:郭剑峰

    水库的水位涨落带,又称为消落带,是指由于季节性水位涨落而使水库周边被淹没土地出露水面的一段特殊区域。根据三峡工程方案,为了使三峡水库长期保持绝大部分有效库容,水库将采取“蓄清排浊”的运行方案,即,在每年汛期(6月~9月),长江上游来沙量最大之前,将水库水位降至最低的145米,并开闸放水排沙,而在汛期后(10月)开始蓄水,将水位升至最高的175米,以拦蓄清水发挥水库效益。所以,三峡水库建成后,将在库区两岸形成垂直落差达30米的消落带。

一、三峡库区消落带生态环境的特点

    三峡消落带生态环境由其地貌形态、组成物质与土壤、地下水、气候与植被等要素组成。由于消落带是水位反复周期变化的干湿交替区,它不仅与库区水域系统进行着物质、能量交换,同时,还与库区两岸坡地系统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因此,三峡库区消落带是库区水域与周边陆地环境的过渡地带,同肘具有水、陆两个环境的特点。

二、三峡库区消落带可能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

    据专家统计,三峡水库消落带在5月底至9月底间出露的面积达437平方千米~446平方千米,可季节性利用的土地面积为300平方千米~400平方千米。由于此时正是该地区光热雨资源相对集中期,因此,水库消落带的土地资源具有较高的生产潜力和多种利用功能,这对于三峡库区人多地少、人地矛盾突出的状况来说,是一种宝贵的土地资源。在水库开始蓄水及全部建成后的运行过程中,消落带将极可能被当地农民或有关部门季节性地利用。由于库区消落带生态环境的特殊性、人地矛盾的尖锐性和土地季节性整理的复杂性,因此,消落带将可能出现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加重环境污染

    消落带作为水域与陆地环境的过渡地带,其生态系统将受到来自水陆两个界面的交叉污染:①水域中的一些污染物由于风浪和库中水体的运动,将向两岸消落带移动,水中的部分垃圾将进入消落带;同时,水中的一些营养物质也将进入消落带的下部土壤中富营养化。②三峡库区人口密集,水库两岸人类活动频繁,人类生产、生活产生的大量废物和垃圾、工业废水生活污水都将经过消落带进入水库,造成水体污染。

    2.加大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

    三峡水库两岸沟壑纵横.地形陡峻(坡度15度以上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74%),相对高差大。库区蓄水后,在降水和库水位周期性地涨落的作用下,消落带坡面上的植被和土壤结构将被破坏,水土流失量将加大。到目前为止,库区水土流失面积已占土地总面积的58.2%。

    3.破坏植物多样性及生态系统

    三峡水库蓄水后,消落带由原来的陆生生态系统演变为季节性湿地生态系统,一方面会出现一些新的物种或发生物种变异;另一方面使原来适应陆生环境生长的物种,尤其是植物物种将逐步消亡,而适应水生环境生长的物种又因消落带的季节性出露水面(陆地环境)使成活率降低。因此,整个消落带的植物种类将较以前的陆生环境大为减少,造成生态系统稳定性降低,脆弱性增强。

    4.诱发地质灾害

    在整个三峡水库消落带中,大部分区域地形陡峻,河岸地层稳定性差,加上库区沿岸人多地少、人类活动频繁,是我国环境地质灾害的多发区。三峡水库蓄水后,由于库岸两侧岩石周期性地浸泡在水中,库岸山体吃水比重加大,使两岸坡地稳定性减弱,从而诱发滑坡、崩塌和泥石流,严重威胁库岸人民的生命财产和库区的安全。

    5.爆发流行性病情、疫情

    消落带受水陆交叉污梁。低水位时,垃圾、杂草等污染物直接留滞在消落带上;高水位时,水流速度慢,污染物不易扩散。这两种环境都易滋生各种相关的病原体、致病菌,特别是在夏季高温高湿的环境条件下,污染严重的消落带将成为各种相关病菌、寄生虫的滋生源,以及异味和恶臭的散发地,并很可能导致大规模疫情的发生和流行。

三、三峡库区消落带生态环境保护与防治对策

    消落带的生态与环境问题不仅影响三峡水库的安全运行,而目还将直接影响库区周边20多个县(市、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友展,以及人民身体健康。因此,应采取一定的对策加以治理。

    1.合理规划治理

    三峡库区消落带分布广,应首先对库区消落带做一次全面详细的调查研究,然后根据不同地域消落带的自然地理特征、生态环境问题和三峡水利工程安全运行的要求,制定消落带生态环境保护与利用规划,划分不同的功能区,如水质保护区、河湾段的生态渔业区、开阔河滩段的季节性种植区、陡峭消落带地段的禁垦区等,并以此作为三峡库区消落带土地资源利用、生态与环境保护和治理的指导依据。

    2.调整库区两岸的衣村产业结构

    通过加强小城镇建设,大力发展生态旅游、生态农业及其加工业等取代传统的耕种业,以减少滞留在消落带或经过消落带入库的污染物。例如,在海拔160米以上的消落带地区,建立生态农业示范区,种植季节性绿色蔬菜。但在种植过程中,应严格管理,禁止使用有污染的农药或化肥,以保证库区水质的清洁。

    3.大力建设植被生态工程

    植物群落具有过滤有毒、有害物质,净化水源,保持水土,减少水土流失等功能。因此,三峡库区消落带应大力进行生物工程建设。应以草先行,选择一些适合本地区气候及环境的草本植物,同时栽种灌木及乔木等木本植物。通过多层配置的植树种草,保护水库、水库消落带的环境。

    4.修建护岸、护坡工程

    在库区某些地质灾害发生频率高的地段,应采取适当的工程措施来加以避免。比如,在古滑坡体上修建排水工程,避免淹水后复活;在坡度较大的陡坡岸,适当护坡以防止淹水后形成新的滑坡或崩塌。

    5.建立生态环境监测、预警和综合管理等系统

    就库区消落带可能出现的重大环境污染、主要地质灾害、重点流行性疫病、病害物种的入侵等生态环境问题,建立预测预警与调控管理系统。如,消落带地质灾害的监测、预警系统;重点流行性疫病的监测、预报和应急系统;消落带生态系统评价、监测、预警及调控系统;消落带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等。

    三峡工程所面临的消落带问题是世界水利史上罕见的,因此,治理的措施应逐步去摸索。总之,对库区消落带的环境治理,必须根据消落带的基本特点,因地制宜地加以实施。
建议巧用三峡消落带

http://old.jfdaily.com/photo/guonei/200812/t20081209_471811.htm

  “消落带,又称消落区,是水库特有的一种现象,指水库季节性水位涨落,使库区被淹没土地周期性露出于水面的区域。

  三峡工程在2009年完全建成后,冬季蓄水发电水位为175米,夏季防洪水位降至145米,其间30米水位落差暴露出的土地就是消落带。

  据统计,三峡库区消落带面积达300—400多平方公里,分布在湖北省、重庆市所有库区区县。”

□晨报记者 韩小妮

  夏天防洪使水位降低,露出光秃秃的土地;冬天蓄水使水位上升,又将沉淀在土地上的污染物带入水中污染水质……三峡水库因季节性水位涨落而形成的消落带,曾被一些学者看作是“生态难题”。然而经过实地调查与科学研究,华东师范大学陆健健教授、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的威廉·米奇教授等专家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通过在消落带湿地上种庄稼、放牧、养鱼,可以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他们的研究论文被发表在世界顶级科学杂志《科学》上。陆健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库区建设确实对某些生物的多样性有一定的负面影响,但随着大自然和三峡工程生态系统的逐渐磨合,将产生新的生态平衡。

消落带曾被看作生态难题

  按照三峡库区的蓄水计划安排,每年长江汛期前,三峡水库应逐步降低水位以腾库防洪。此时,水位下落裸露出的大片土地,使得“消落带”问题赫然浮出水面。“如此大的水位落差在世界范围内都是罕见的。亚马逊河在雨季和旱季的水位落差也仅在20米左右。”陆健健说。消落带形成后,原来的陆生环境改变为冬水夏陆交替的湿地环境。一些学者指出,“每年水位大幅消涨,陡坡土层流失而基岩裸露,消落带范围内原来的植物将大多难以成活。更重要的是,三峡水库年年冬、夏两季蓄退水位,头一年沉淀在消落带内的污染物,又将成为第二年水质污染源,周而复始,对环境的影响较大。”

重庆开县消落带面积最大

  经过实地调查与科学研究,陆健健等专家发现,其实消落带并没有那么可怕。消落带的淹水环境可以使水中的微生物分解污染物质而使营养物质积累在土壤中,落水后给一年生植物生长带来了机会,在这类湿地上可以种庄稼、养鱼或放牧,不仅会有经济价值,还可以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

  陆健健告诉记者,早在3年前,他便开始关注库区的水环境问题,曾数次前往当地考察。在三峡库区消落带中,重庆开县的消落带面积最大,占总面积的 13.79%,达42.78平方公里,分布在澎溪河流域。去年三峡工程调度试运行,冬天蓄水至158米,今年夏天降至136米,消落带第一次“展示”出来。趁此机会,他们收集了与澎溪河自然保护区湿地及其源头雪宝山生态系统相关的数据。今年6月,陆健健邀请了国际著名的湿地专家、2004年国际水科学大奖得主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的威廉·米奇教授一同前往开县进行科学考察,并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外界认为,夏天消落带露出白茫茫的一片荒漠很不好。但我们为何不能将此看作是一种生态机遇,加以优化利用呢?沙漠地区有‘短命’植物,长江流域的农作物一般一季只有4—5个月,澎溪河的湿地也不妨趁夏天土地裸露时种些庄稼。”陆健健指出:“我并不否认三峡库区所带来的一些负面效应。但与此同时,我主张乐观看待,积极出招加以应对。”威廉·米奇也在美国接受记者谈此论文时指出:“每个人都必须跳出原有的思维框框。”

夏天可种植农作物、养鱼

专家为此建议,夏天可以在消落带原农田上种植几个月便能生长成熟的农作物。在蓄水前收割,到来年水位下降再继续种。农作物都不用施任何肥料,能够做到不仅没有农业污染,还可进一步消解库区污染物。“因为在蓄水期,将有许多经微生物分解的营养物质会沉淀下来,特别是氮磷,使这里的土地很肥。通过农作物真正实现了污染物的资源化转换。”陆健健说。

  专家们还设想,水浅的地方可以养鱼,鱼能够吃掉一些一年生的水草。在发展消落带湿地的自然农业、牧业和渔业后,还可利用库区水的涨落情况安排食物加工业,发展生态经济。库岸滩涂,还将成为许多珍稀水、涉禽的理想栖息地。

  “通过这些手段,可以缓解三峡库区的水质污染问题。”陆健健表示:“库区建设对于洄游鱼类确实有负面影响,阻隔了它们的洄游通道。但消落带湿地可以引来很多鸟类,从生物种类的角度来讲,经过一段时间后,生物多样性也将产生新的平衡。”

  陆健健、威廉·米奇等人的研究论文《乐观看待中国的生态系统服务》已发表在《科学》杂志上。不过陆健健强调说,通过农作等方式来净化水质,发展生态经济,优化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主要适用于过去是农田的消落带。三峡库区内还有10%的消落带原先是城镇,表层土里累积的污染物较多,还要辅之以其它方法来管理。
  我觉得消落带种植是非常合适的办法。只要给政策,农民愿意利用荒地。
新侨联委员 发表于 2009-9-20 20:04
已经被紧急叫停了,因为担心这样会加剧水土流失。
我坚持认为三峡工程弊大于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