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从运动性上比较二战德军和美军的战役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30 10:39:24
战役学可以看作是战术和战略之间的中间环节,它要解决的是围绕着贯彻战区战略,打蠃战役而实施机动的问题。因此,战役学的核心是机动、实施机动的计划以及所需要的指挥。实施大部队机动本身并不是目的,而是为大规模战斗或战役的决定性结局创造条件。

战术学则要求指挥官身先士卒,并当机立断,适时定下战术部队实施机动的决心,以使小部队进入能对敌人发扬杀伤火力的阵地。而战役学却不止是要求作出战术上的判断,它要求指挥官的眼光超出战术范围,在理解战区战略的基础上,计划和实施旨在达成战区战略目的的战役计划。

战术作战和战役作战都要求有灵活的指挥,但是战役学尤其强调这一点。因此,培训战役指挥官不同于培训战术指挥官。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军在战役上强调机动,而美军在战役上(除少数例外)则强调运用火力消耗敌军。从历史上看,德国地处欧洲中央,从腓特烈大帝时代就不可避免地卷入许多大陆战争。无论这些战争是为了维持力量均势还是为了统一德意志民族,德国从历史上就处在敌对环境的包围之中,为战胜周边对手,德国传统上强调逐次转移军事力量重心,各个击破对手。

德国的普鲁士军事文化遗产和总参谋部的传统,使德国建立并维持了一支训练有素、装备精良的常备军和预备役部队。根据凡尔赛和约的规定,德军总参谋部被解散,德国常备军的人数被限定在10万人以内。这些条款和国家经济现实,迫使德国的军事思想家制订出一种能使数量上处于劣势的德军迅速夺取决定性战果的理论。由于当时德国既没有经过训练的预备役部队,又缺乏雄厚的经济实力,不能打持久消耗战,他们便发展了闪击战的作战理论。

闪击战理论要求将装甲和机械化部队集中使用,快速插入敌军战役纵深,彻底打乱敌人的战役布势,使敌指挥与控制系统陷于瘫痪,瓦解敌军士气,使已方的伤亡小于敌军。德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战役行动贯彻了这种理论。

1939年的波兰战役,1940年的法国战役和1941年的巴巴罗萨战役,说明德军的战役学强调机动甚于火力。但这并不意味着德军在实施战役时对火力不感兴趣,事实上,德军很注意加强机动与火力的关系。德军认为,对关键地点运用火力有助于突破敌军防御,尔后使用高度机动的装甲部队快速插入敌战役纵深。这些部队可能对敌防御配系中的薄弱环节(指挥与控制中心,补给设施)发扬火力。大部队插入敌军后方所产生的心理震憾,将有助于加速敌军抵抗意志的崩溃。

这正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军最初三次重大战役的情况。波兰和法国在几周内便溃败了,这证实闪击战理论是行之有效的。尽管在东线对数量上占据优势的苏军实施的闪击战在战区战略上是失败的,但它在战役层面上是成功的。

例如,在苏联战局的最初阶段,古德里安将军指挥的编有9个师(其中有4个坦克师和2个摩托化师)的第2装甲集群,7天内便攻入苏联境内440公里。他们沿别列津纳河抵达博布鲁伊斯克城,从而形成对明斯克箝形攻势的南翼。明斯克包围圈北面被霍特将军的第3装甲集群、南面被古德里安的第2装甲集群封闭,包围圈里网住了苏军32个步兵师和8个坦克师。到了战局第25天时,古德里安的装甲集群已深入到苏联境内660公里,在斯摩棱斯克包围圈内俘获了185000名战俘,缴获了2030辆坦克2000门火炮。

美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实施战役学的方法与德军形成鲜明的对照。美军战役学主要强调运用火力挫败敌军,而不是机动大部队到敌军后方作战。这也是有其军事传统方面的原因的。

美国的地理位置与德国不同,它可以象一个岛国那样享受海洋的屏护。东、西两侧是大洋,南、北两侧是军事弱国,因此从不需要维持庞大的、训练有素的常备军。从文化和政治角度上讲,美国更倾向于依赖民兵。

另一个原因是,美国往往喜欢依靠它真正的力量源泉(经济系统)来解决问题。美国经济有能力生产出在数量上占压倒优势的武器装备,源源不断地供应给部队打消耗战并最终夺取胜利。美国在南北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打的都是消耗战。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得到了民主国家兵工厂的称号。

美国陆军在北非战场上没有采用德军的作战方法。弗雷德纳尔指挥的第2军1943年2月卡塞林的作战行动,造成了美军的重大失败,这说明当时的美军对战役机动思想基本上是门外汉。相反,美军试图用战术上撤退,以强大的火力来阻止隆美尔的部队。

这种战法成为诺曼底登陆之后美军在欧洲大陆作战行动的特点。艾森豪威尔的宽正面进攻战略基本上反映了美军直接在压倒优势的火力后面跟进的战役作战特点。眼镜蛇战役、市场—花园战役和巴顿将军的阿登反攻,可看作是例外。

市场—花园战役计划是蒙哥马利提出的,而不是美国人的主意。其战役意图是夺取海峡诸港口,缩短供应线,以便将来直接进入鲁尔区作战。其次,阿登反攻和眼镜蛇战役(突破圣洛,以及尔后的快速机动作战)主要是由巴顿实施的,而他是美军少数几个能象德军那样运用战役学的将军之一。眼镜蛇战役中巴顿在西西里岛实施的作战行动,以及他所指挥的阿登战役,都反映出他自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在初具规模的装甲部队中所受到的培养。但是,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实施的战役机动并不反映美国陆军战役法的主流。

在眼镜蛇战役和阿登反攻中,尽管英军同美军协同作战,但美军却并没有将机动理解为战役学的组成部分。巴顿对108个野战炮兵营(其中35个营用于支援美军第3军的进攻,以救援巴斯托尼)密集火力的依赖,证明哪怕是巴顿也比较强调火力。作战上的失误并不说明德军擅长于从包围圈中逃脱,而说明美军对战役机动缺乏理解。

有这样一种说法: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时,美军既没有战役实践,也没有战役理论,而只有战略思想和战术。这种说法有其一定道理,但是从巴顿、麦克阿瑟、科林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作战行动中真正看到了美军处于发展中的战役学的萌芽。美军战役学当时只含糊地认为火力与机动的关系如同一枚硬币的正反两面。但它仍然坚持美军的传统战法,运用压倒优势的火力,而忽视机动。


如果说美国陆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运用了什么还能算得上是战役学的理论,那么这种理论所强调的是火力而不是机动。它与德军的战役学是完全不同的。

比较德军和美军实施战役的方法,可以看到两个显著的不同之处:一是两国军队战役理论的成熟程度有很大差别,二是它们各自的军官队伍根据战役理论进行培养和训练的程度也大不相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德军虽然受到凡尔赛和约的限制,仍然培训了一批既懂战术又懂战役的高级军官。这批高度职业化的军官研究了战史和本国军队的教训。他们制订了新的战役理论并付诸实践,使德军为下一场不可避免的战争做好了准备。因此,到了1939年,德军不仅有了成熟的战役理论,而且还有一支掌握这种理论的战役指挥官队伍。

美国陆军的情况却并非如此。它不仅没有系统的战役理论,而且只有极少数军官学过大兵团作战理论。其原因是,二战前美国的文化、政治传统和地理条件并不要求美军作好在欧洲大陆实施机动战的准备。

机动作战中一名少将远不如下面的少校和上尉作用大。没有大批有经验的中下级军官和军士,只能按部就班的打传统的一线平推。美军当时高级军官还普遍是职业军人出生,有完整的军事经验,大部分上过战场。下级军官却绝大多数是由短训班培养出来,根本没有完整的军旅生涯,更不要说战场经验,看一下兄弟连,就基本是当时美军基层军官、军士的写照。在一支部队里,士兵是菜鸟没事,如果军官、军士都是菜鸟,这支部队就是菜鸟部队了。所以,诺曼第登陆就想玩机动作战,没门!因为还都是菜鸟。后期,美军随着作战经验的积累,机动作战水平也不断提高。

    反观德军,装甲师向维也纳摩托化进军,也是洋相百出 。经过波兰、法国等一系列战役的磨练,才有了苏联境内的大纵深机动。如果拿进军维也纳的德军装甲部队水平,和诺曼第的美军比,也强不了多少。

从另一个层面来讲是两国对战争资源的不同运用方式。 随便乱说 2009-04-24 15:17:47
战争资源--人力(单位数目,人员训练,战斗意志等),物力(物质资源),生产力(科技力量,武器装备的生产能力,战斗人员的生成能力),战争就是国家间这几种资源的比拼,流行的说法就是综合国力的比拼。

在全面战争中,战争资源的多寡;如何运用手中资源有效地消耗,消灭对方的战争资源;能否对对方形成资源优势,决定了战争的最终成败。将对方的以上几种资源任何一种消耗到一定极限,胜券即可在握。所谓战略,战役,战术不过是对这几种资源在不同层次,不同时间跨度上的运用罢了。

德军的机动战法,实际上是一种强调人力的资源运用方式,目的在于在局部形成人力资源优势,以多打少,以突出的单位数目消灭掉对方相对较少的战争资源。

美军一贯的做法则是以高生产力,高物力优势消灭对方的战争资源,尤其是对方的人力资源,具体的表现就是火力强大而不强调机动性。

这其实也是有历史原因的。老欧洲互相掐了几百年,在工业革命以前,资源开发跟利用尚不充分,生产力低下的情况下,国家比较能够利用的资源就是人力(单位数目),战术的重点就在于如何调配人力资源形成局部优势。

而美国在诞生的时候工业革命正好起步,使得它对物力,生产力能做更好的利用,也就造成了其更依赖这两个资源的传统。

德军作战理论在41年前就可以获得一系列重大突破, 包括闪电战, 装甲先锋, 集团军群, 特点是部队组织度极高, 战斗中容易达成突破/包围,
擅长打击敌军的组织度. 组织度不够的敌军部队, 即使有足够兵力, 也会立刻开始溃退, 若处于包围之中则化为乌有.
于是德国的战争进程往往由一个接一个或大或小的包围圈所组成

美军则绝对信奉火力集中, 代价是在整个二战的前中期一直处于下风, 直到44年以后才体现出优势. 游戏中的美军还几乎不造步兵师, 而是清一色装甲部队/机械化部队,
以及大量的空军. 这样的配置后勤压力巨大, 除了美国也没有一个国家能养得起..

二战中美军的战役学理论确实很落后,其实不只是美国,除了德国和苏联以外的国家在战役理论上的造诣都不算高,但是这不完全是战役学落后造成的,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美国强大的战争生产力保证了其火力,战术上,美军从北非到诺曼底再到深入欧洲腹地,除了巴顿的几次穿插以外基本都乏善可陈,除了战役学的落后以外,诺曼底以后的法国战役中,补给线问题也是制约美军实施大规模穿插机动的一个无法忽视的客观因素,从巴顿为了发动进攻被逼的没办法了自己开吉普车到司令部加油这点可以看出,补给线的制约也是美军不敢贸然突进的一个重要原因,而从另外一个意义上,有强大物质保障的美军实在犯不着实施大范围的穿插机动,虽然这种重锤夯实的做法有些笨拙,但是对已经深陷困境中的德军来说,这种被抽丝剥茧榨干战争潜力的做法,打击更甚。

除了上面所说的几点,美国空军的前身——陆军航空队奉行战略空军打击理论,也使得美国陆军对俯冲轰炸机和强击机的兴趣不大,而对为数不多的俯冲轰炸机和强击机的运用也在德军之下,换句话说,陆军航空队给美国陆军直接的支援,也远不及德国空军运用的纯熟,私下认为,这也是造成美国陆军在战术上保守的一个客观因素。

还有一点,美国当时未必没有不想借德国之手消耗苏联的力量的意图,美军的急进一方面会使苏联面对的压力减轻,另一方面也会使自己承受更大的损失,政治上的算计,也使得美军缺乏大规模纵深突击的意愿。战役学可以看作是战术和战略之间的中间环节,它要解决的是围绕着贯彻战区战略,打蠃战役而实施机动的问题。因此,战役学的核心是机动、实施机动的计划以及所需要的指挥。实施大部队机动本身并不是目的,而是为大规模战斗或战役的决定性结局创造条件。

战术学则要求指挥官身先士卒,并当机立断,适时定下战术部队实施机动的决心,以使小部队进入能对敌人发扬杀伤火力的阵地。而战役学却不止是要求作出战术上的判断,它要求指挥官的眼光超出战术范围,在理解战区战略的基础上,计划和实施旨在达成战区战略目的的战役计划。

战术作战和战役作战都要求有灵活的指挥,但是战役学尤其强调这一点。因此,培训战役指挥官不同于培训战术指挥官。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军在战役上强调机动,而美军在战役上(除少数例外)则强调运用火力消耗敌军。从历史上看,德国地处欧洲中央,从腓特烈大帝时代就不可避免地卷入许多大陆战争。无论这些战争是为了维持力量均势还是为了统一德意志民族,德国从历史上就处在敌对环境的包围之中,为战胜周边对手,德国传统上强调逐次转移军事力量重心,各个击破对手。

德国的普鲁士军事文化遗产和总参谋部的传统,使德国建立并维持了一支训练有素、装备精良的常备军和预备役部队。根据凡尔赛和约的规定,德军总参谋部被解散,德国常备军的人数被限定在10万人以内。这些条款和国家经济现实,迫使德国的军事思想家制订出一种能使数量上处于劣势的德军迅速夺取决定性战果的理论。由于当时德国既没有经过训练的预备役部队,又缺乏雄厚的经济实力,不能打持久消耗战,他们便发展了闪击战的作战理论。

闪击战理论要求将装甲和机械化部队集中使用,快速插入敌军战役纵深,彻底打乱敌人的战役布势,使敌指挥与控制系统陷于瘫痪,瓦解敌军士气,使已方的伤亡小于敌军。德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战役行动贯彻了这种理论。

1939年的波兰战役,1940年的法国战役和1941年的巴巴罗萨战役,说明德军的战役学强调机动甚于火力。但这并不意味着德军在实施战役时对火力不感兴趣,事实上,德军很注意加强机动与火力的关系。德军认为,对关键地点运用火力有助于突破敌军防御,尔后使用高度机动的装甲部队快速插入敌战役纵深。这些部队可能对敌防御配系中的薄弱环节(指挥与控制中心,补给设施)发扬火力。大部队插入敌军后方所产生的心理震憾,将有助于加速敌军抵抗意志的崩溃。

这正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军最初三次重大战役的情况。波兰和法国在几周内便溃败了,这证实闪击战理论是行之有效的。尽管在东线对数量上占据优势的苏军实施的闪击战在战区战略上是失败的,但它在战役层面上是成功的。

例如,在苏联战局的最初阶段,古德里安将军指挥的编有9个师(其中有4个坦克师和2个摩托化师)的第2装甲集群,7天内便攻入苏联境内440公里。他们沿别列津纳河抵达博布鲁伊斯克城,从而形成对明斯克箝形攻势的南翼。明斯克包围圈北面被霍特将军的第3装甲集群、南面被古德里安的第2装甲集群封闭,包围圈里网住了苏军32个步兵师和8个坦克师。到了战局第25天时,古德里安的装甲集群已深入到苏联境内660公里,在斯摩棱斯克包围圈内俘获了185000名战俘,缴获了2030辆坦克2000门火炮。

美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实施战役学的方法与德军形成鲜明的对照。美军战役学主要强调运用火力挫败敌军,而不是机动大部队到敌军后方作战。这也是有其军事传统方面的原因的。

美国的地理位置与德国不同,它可以象一个岛国那样享受海洋的屏护。东、西两侧是大洋,南、北两侧是军事弱国,因此从不需要维持庞大的、训练有素的常备军。从文化和政治角度上讲,美国更倾向于依赖民兵。

另一个原因是,美国往往喜欢依靠它真正的力量源泉(经济系统)来解决问题。美国经济有能力生产出在数量上占压倒优势的武器装备,源源不断地供应给部队打消耗战并最终夺取胜利。美国在南北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打的都是消耗战。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得到了民主国家兵工厂的称号。

美国陆军在北非战场上没有采用德军的作战方法。弗雷德纳尔指挥的第2军1943年2月卡塞林的作战行动,造成了美军的重大失败,这说明当时的美军对战役机动思想基本上是门外汉。相反,美军试图用战术上撤退,以强大的火力来阻止隆美尔的部队。

这种战法成为诺曼底登陆之后美军在欧洲大陆作战行动的特点。艾森豪威尔的宽正面进攻战略基本上反映了美军直接在压倒优势的火力后面跟进的战役作战特点。眼镜蛇战役、市场—花园战役和巴顿将军的阿登反攻,可看作是例外。

市场—花园战役计划是蒙哥马利提出的,而不是美国人的主意。其战役意图是夺取海峡诸港口,缩短供应线,以便将来直接进入鲁尔区作战。其次,阿登反攻和眼镜蛇战役(突破圣洛,以及尔后的快速机动作战)主要是由巴顿实施的,而他是美军少数几个能象德军那样运用战役学的将军之一。眼镜蛇战役中巴顿在西西里岛实施的作战行动,以及他所指挥的阿登战役,都反映出他自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在初具规模的装甲部队中所受到的培养。但是,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实施的战役机动并不反映美国陆军战役法的主流。

在眼镜蛇战役和阿登反攻中,尽管英军同美军协同作战,但美军却并没有将机动理解为战役学的组成部分。巴顿对108个野战炮兵营(其中35个营用于支援美军第3军的进攻,以救援巴斯托尼)密集火力的依赖,证明哪怕是巴顿也比较强调火力。作战上的失误并不说明德军擅长于从包围圈中逃脱,而说明美军对战役机动缺乏理解。

有这样一种说法: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时,美军既没有战役实践,也没有战役理论,而只有战略思想和战术。这种说法有其一定道理,但是从巴顿、麦克阿瑟、科林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作战行动中真正看到了美军处于发展中的战役学的萌芽。美军战役学当时只含糊地认为火力与机动的关系如同一枚硬币的正反两面。但它仍然坚持美军的传统战法,运用压倒优势的火力,而忽视机动。


如果说美国陆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运用了什么还能算得上是战役学的理论,那么这种理论所强调的是火力而不是机动。它与德军的战役学是完全不同的。

比较德军和美军实施战役的方法,可以看到两个显著的不同之处:一是两国军队战役理论的成熟程度有很大差别,二是它们各自的军官队伍根据战役理论进行培养和训练的程度也大不相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德军虽然受到凡尔赛和约的限制,仍然培训了一批既懂战术又懂战役的高级军官。这批高度职业化的军官研究了战史和本国军队的教训。他们制订了新的战役理论并付诸实践,使德军为下一场不可避免的战争做好了准备。因此,到了1939年,德军不仅有了成熟的战役理论,而且还有一支掌握这种理论的战役指挥官队伍。

美国陆军的情况却并非如此。它不仅没有系统的战役理论,而且只有极少数军官学过大兵团作战理论。其原因是,二战前美国的文化、政治传统和地理条件并不要求美军作好在欧洲大陆实施机动战的准备。

机动作战中一名少将远不如下面的少校和上尉作用大。没有大批有经验的中下级军官和军士,只能按部就班的打传统的一线平推。美军当时高级军官还普遍是职业军人出生,有完整的军事经验,大部分上过战场。下级军官却绝大多数是由短训班培养出来,根本没有完整的军旅生涯,更不要说战场经验,看一下兄弟连,就基本是当时美军基层军官、军士的写照。在一支部队里,士兵是菜鸟没事,如果军官、军士都是菜鸟,这支部队就是菜鸟部队了。所以,诺曼第登陆就想玩机动作战,没门!因为还都是菜鸟。后期,美军随着作战经验的积累,机动作战水平也不断提高。

    反观德军,装甲师向维也纳摩托化进军,也是洋相百出 。经过波兰、法国等一系列战役的磨练,才有了苏联境内的大纵深机动。如果拿进军维也纳的德军装甲部队水平,和诺曼第的美军比,也强不了多少。

从另一个层面来讲是两国对战争资源的不同运用方式。 随便乱说 2009-04-24 15:17:47
战争资源--人力(单位数目,人员训练,战斗意志等),物力(物质资源),生产力(科技力量,武器装备的生产能力,战斗人员的生成能力),战争就是国家间这几种资源的比拼,流行的说法就是综合国力的比拼。

在全面战争中,战争资源的多寡;如何运用手中资源有效地消耗,消灭对方的战争资源;能否对对方形成资源优势,决定了战争的最终成败。将对方的以上几种资源任何一种消耗到一定极限,胜券即可在握。所谓战略,战役,战术不过是对这几种资源在不同层次,不同时间跨度上的运用罢了。

德军的机动战法,实际上是一种强调人力的资源运用方式,目的在于在局部形成人力资源优势,以多打少,以突出的单位数目消灭掉对方相对较少的战争资源。

美军一贯的做法则是以高生产力,高物力优势消灭对方的战争资源,尤其是对方的人力资源,具体的表现就是火力强大而不强调机动性。

这其实也是有历史原因的。老欧洲互相掐了几百年,在工业革命以前,资源开发跟利用尚不充分,生产力低下的情况下,国家比较能够利用的资源就是人力(单位数目),战术的重点就在于如何调配人力资源形成局部优势。

而美国在诞生的时候工业革命正好起步,使得它对物力,生产力能做更好的利用,也就造成了其更依赖这两个资源的传统。

德军作战理论在41年前就可以获得一系列重大突破, 包括闪电战, 装甲先锋, 集团军群, 特点是部队组织度极高, 战斗中容易达成突破/包围,
擅长打击敌军的组织度. 组织度不够的敌军部队, 即使有足够兵力, 也会立刻开始溃退, 若处于包围之中则化为乌有.
于是德国的战争进程往往由一个接一个或大或小的包围圈所组成

美军则绝对信奉火力集中, 代价是在整个二战的前中期一直处于下风, 直到44年以后才体现出优势. 游戏中的美军还几乎不造步兵师, 而是清一色装甲部队/机械化部队,
以及大量的空军. 这样的配置后勤压力巨大, 除了美国也没有一个国家能养得起..

二战中美军的战役学理论确实很落后,其实不只是美国,除了德国和苏联以外的国家在战役理论上的造诣都不算高,但是这不完全是战役学落后造成的,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美国强大的战争生产力保证了其火力,战术上,美军从北非到诺曼底再到深入欧洲腹地,除了巴顿的几次穿插以外基本都乏善可陈,除了战役学的落后以外,诺曼底以后的法国战役中,补给线问题也是制约美军实施大规模穿插机动的一个无法忽视的客观因素,从巴顿为了发动进攻被逼的没办法了自己开吉普车到司令部加油这点可以看出,补给线的制约也是美军不敢贸然突进的一个重要原因,而从另外一个意义上,有强大物质保障的美军实在犯不着实施大范围的穿插机动,虽然这种重锤夯实的做法有些笨拙,但是对已经深陷困境中的德军来说,这种被抽丝剥茧榨干战争潜力的做法,打击更甚。

除了上面所说的几点,美国空军的前身——陆军航空队奉行战略空军打击理论,也使得美国陆军对俯冲轰炸机和强击机的兴趣不大,而对为数不多的俯冲轰炸机和强击机的运用也在德军之下,换句话说,陆军航空队给美国陆军直接的支援,也远不及德国空军运用的纯熟,私下认为,这也是造成美国陆军在战术上保守的一个客观因素。

还有一点,美国当时未必没有不想借德国之手消耗苏联的力量的意图,美军的急进一方面会使苏联面对的压力减轻,另一方面也会使自己承受更大的损失,政治上的算计,也使得美军缺乏大规模纵深突击的意愿。
对于美军来说,战略机动比战役机动和战术机动要重要得多,战略机动才能实现将军力投送到欧洲的设想,所以美军在两栖作战方面下的精力n多。希特勒恐惧的也无外乎美军的战略投送,他和总参谋部都有一战情节。
MD实际上还是比较崇尚机动战的,特别是骑兵机动战,毕竟是反叛民兵组织出身。但由于美军过于强调火力,以二战装备水平必然重装化,从而丧失机动性,而且在欧陆作战,政治上要求必须平推,显不出美军根深蒂固的战术思想。越战及其以后,由于直升机的大量使用,美军又回到了当年反叛女王陛下和清剿印第安人部落的情景,即以基地为依托,骑兵机动清剿的战法上来。美军重装部队只是相当于十字军重骑兵,用于冷战时填堵苏军突破口的,够用就行。而美军更青睐于飞机和直升机这样的强机动部队,战法也是围绕着空中力量来展开的。
二战中美军的战役学理论确实很落后,其实不只是美国,除了德国和苏联以外的国家在战役理论上的造诣都不算高,

换句话说,陆军航空队给美国陆军直接的支援,也远不及德国空军运用的纯熟,



随便翻了下,看完这2句,我觉得此帖没必要看了
我觉得美国在二战基本上就没啥指挥艺术,基本上是火海加一线平推
khui1984 发表于 2009-9-19 10:38
问题是,你就破不了人家的这个火海加一线平推。

其实,美国陆军军官的指挥艺术一直以来就没什么口碑,军官特别是高级军官的战役组织和指挥基本上就是中规中距而已,所以91年海湾来个左勾拳就大吹特吹。其实在中国看来根本算不上什么,不就是个穿插包围吗!!!

个人认为,美国陆军中的军士、士兵才是真正好的。
在伊拉克,就是美军负责训练士兵,英军负责训练军士,法军训练军官吗!这个信息不知道是真的还是假的,因为我个人认为让法国训练军官不太靠谱。不过好象一战中,英法就普遍认为美军的士兵是交战国中最好的,身体素质好,枪械运用能力强,而且思维比较灵活不呆板。
这是在玩HOI2吧= =
整个就是HOI2的名词啊。
{:3_82:}   楼主~~美军的战役学是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才正式确立的吧.......
{:3_82:}   之前米军一直没有战役学这个学科和概念,上来就是战术和战略~~
{:3_95:}   侬这个立题把点子定在“二战”这个时间点上,似乎不妥咧~~
{:3_89:}   依稀记得在毛子上世纪80年代滴“大纵深”战役理论面前,米军在战役学未确立之前,其指导思想和学说都是建立在战术上的~~
{:3_89:}   另外,美军在上世纪80年代确立的的战役学很大的一个特点就是“火力机动”,这也就是“大纵深打击”的精髓所在,在一线部队抗击苏军的第一梯队的同时,运用火力对苏军的后续梯队进行火力打击,同时实施一定程度上的穿插。之所以是“一定程度上的”,是因为美军在穿插不像土鳖和毛子的穿插,以围歼敌大兵团和夺占战略要点为目的,而是利用苏军在实施战役突破过程中各个方向上出现的空隙(一般也就5~10公里),事先安排了一定的部队在这个空隙里躲着(苏军在实施战役突破的过程中,因为强调快速突击,在一定时间内是无法完全控制这些空隙的出现的),等一线防御部队顶住苏军的第一板斧之后,马上用后方集团发起反冲击,而这个过程和前提,是北约的部队已经利用火力将苏军的后续梯队打残或者打乱了苏军的战斗队形等等~~,部队发起反击后,那些原先躲着的部队与反击部队一起配合歼灭苏军。
{:3_90:}   这个过程中,部队不可能不实施机动,但很少会出现土鳖和苏军那样的大范围机动,而是以配合反击集团歼灭苏军进攻部队为主。
{:3_89:}   所以,米军的的机动是以“火力机动”为主的机动~~,而非土鳖和毛子还有啤酒国那样的战役兵团的大机动~~
{:3_89:}   所以,从“运动性”上来比较战役学,有点牵强~~~。
{:3_89:}   如果非要美军那样的大象去实施“机动”,不被补给线拖死才怪,美军也没想过.......
{:3_89:}   运用火力破坏对方的战役行动,然后再在战术上去K对方~~
{:3_83:}   要不美军怎么在80年代强调在苏军的主要突破方向上(战术和战役上)集中优势防御兵力捏,这个和土鳖与毛子有点点滴不同~~我们一直在讲“防御是1抗3”~~美军不是......
{:3_95:}   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里的机动,并没有暗示未来的火力机动,因为那个时候就是法国矮子的部队的机动,很大程度也是为了更大范围的集中火力和兵力,木办法,那时候火炮就是最强大滴火力,但是射程....大家都知道的......所以,当米军依靠钢铁来建立其战役理论的时候,普鲁士军事思想为代表的那一派影响下滴啤酒和毛子自然是强调“兵团”而非火力了~~~
{:3_89:}   米军应该感谢他生在北美大陆,而不是欧洲大陆,因此比那些在欧洲大陆上打了几千年仗的老油条们单纯~~
{:3_89:}   单纯的结果就是,米帝发现,火力素一种很好很强大滴东西......
在经济上面压倒优势的时候,强调装备优势MS没什么问题。火力有了压倒优势以后,其实防护和机动都变得不那么重要了。对于md来说,这个火力就是空军的火力优势。制空权是md攻击的核心。
{:3_90:}   发现不该讨论战役学这个东西~~本兔退散~~~
lynxliu2008 发表于 2009-9-20 14:51

    {:3_89:}    同学~~侬这是变相滴“唯火力制胜”观点~~~
    {:3_89:}    火力永远要集中才能发挥效能......拳头,砸不到点上,或者砸不到敌人,火力,就等于没力......
    {:3_89:}    “唯火力制胜论”滴观点,很多时候都素不自觉的已经设好了先决条件。比如“火力优势”~~可以理解成局部的火力优势,或者全面的火力优势,但是而这之间的数量问题,就是一个先决条件...........而战役学是不会去给自己设立先决条件的.......

    {:3_95:}    对事不对人~~本兔退散~~
pla2003 发表于 2009-9-20 15:00


就算拳头砸不到敌人,但你有了强大的活力敌人在所谓的大穿插时都要掂量掂量敢不敢穿插,就如同志愿军包围了不少但就是啃不动,反而差点被人打残!所以就有了后来的零敲牛皮糖的无奈!


这需要一个前提:能充分发扬火力.......既不集中也不能充分发扬的火力,共军也不怕.......

{:3_97:}  另外~~面对机动滴对手~~火力不能灵活机动,也是白费......
{:3_89:}  表说:即使机动,也难逃火力打击。  在提出这个观点的时候,先自己想想什么样的情况下才回出现这样的情况~~~

这需要一个前提:能充分发扬火力.......既不集中也不能充分发扬的火力,共军也不怕.......

{:3_97:}  另外~~面对机动滴对手~~火力不能灵活机动,也是白费......
{:3_89:}  表说:即使机动,也难逃火力打击。  在提出这个观点的时候,先自己想想什么样的情况下才回出现这样的情况~~~
现在都是精确打击时代拉 还能靠机动来躲避???
               没制空权 想机动都没有法动。
{:3_83:}{:3_97:}   本兔退散~~~坚决不在此贴就任何战役学发言.......额认输~~额投降~~楼主~~知道讨论战役学会遇到虾米问题了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