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来一个牛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09:18:45
<B>我校航天国防特色之新体制雷达</B> 发布时间:2002-9-23 20:34:55


<P>    近年来,我校承担的微小卫星、新体制雷达、载人飞船大型真空试验容器等重大标志性项目为学校赢得了荣誉。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刘永坦教授是我国新体制雷达研究领域的创始人之一,研制第一部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新体制雷达。1979年刘永坦院士作为我国改革开放后第一批出国访问学者到英国伯明翰大学从事学术访问,在那里他完成了具有国际水平的高频脉冲多卜勒雷达信号多路实时处理机和用信号处理方法提高高频雷达角鉴别方式的研究。他从理论和工程上解决了在强杂波环境下检测弱信号问题,并带领课题组完成了新体制雷达11项关键技术的攻关工作。成功地完成了海上超视距目标的探测实验,为我国国防现代化建设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他现任哈工大研究生院院长、电子工程技术研究所所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电子与信息学科组招集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宇航学会理事、IEEE高级会员等职。
    刘永坦教授长期致力于电子工程的教学与研究工作,特别是对新体制雷达系统,新体制航天雷达研究:新体制超视距雷达,微波SAR;强干扰背景下极弱信号的获取、检测和处理技术;信号处理算法和并行信号处理器硬件技术;制导与信号处理技术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他于1982年至1985年期间主持航天部预研项目“新体制雷达关键技术及方案论证”,其关键技术突破为我国新体制雷达研制成功打下了基础。
    1986年至1990年,刘永坦同志主持了国防科工委国防科技应用与基础研究项目“新体制雷达研究”。他综合关键技术成果,研制成完整的雷达系统,并于1990年建成了我国第一个高频地波超视距雷达站,成功地探测和跟踪了超视距舰船和飞机目标,其技术指标达到了90年代国际先进水平。该项目于1991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现在,海军已决定将新体制雷达列入部队装备。
    1987至1995年他主持全国12家863计划中“逆合成孔径实验雷达”(即ISAR)重大项目的研究工作。他领导的课题组和航天工业总公司的有关研究所合作,历经五年攻关,研制成我国第一台实验“逆合成孔径实验雷达”(即ISAR),通过进行大量外场实验,录取了大量珍贵的数据,为我国ISAR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并成功的完成对飞机目标的雷达成像,达到国际90年代先进水平,1997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由于其出色的成绩,于1990年被国家人事部批准为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后改称院士)。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首届院士。成为我国为数不多的双院士之一。
    随着新体制雷达在海军列入装备提上日程,刘永坦院士在哈尔滨、威海、上海、北京等地奔波,越来越忙。在几十年的科研生涯中,雷达已在他的生命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刘永坦与雷达结下了不解之缘。</P>
<P>    [相关人物]:中国工程院院士贲德校友,1938年出生,1957年考入哈工大电机系,1958年调入新建立的无线电系学习, 1962年毕业后被分配到电子部南京14所,我国雷达系统工程的著名专家。
    “20世纪60年代,所领导责成我研究、设计巨型预警相控阵雷达,担任总设计师。当时,这种雷达只有美、苏两国拥有,经过多年的拼搏,终于设计、制造出了相控阵雷达,填补了国内空白,获得了部的科技进步特等奖。”
 “80年代,根据国防建设的需要,所领导让我研究、设计机载雷达。这种新体制雷达装备在战斗机上,要克服空间狭小、震动大、速度温度变化大、地杂波干扰厉害等多种复杂因素,是高新技术密集的先进产品,当时只有少数几个发达国家拥有。我担任该雷达的总设计师,当时,个别发达国家制裁我们国家,即使是每台以一千万美元的价格也不卖。但是经过几年的努力,我们终于自己研制成功了这一雷达,于80年代末通过了鉴定,为国防建设作出了贡献。江泽民总书记高兴地称它为‘争气雷达’。这个项目后来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光华基金特等奖。”</P>
<P>    [背景资料]:视力越来越好的"千里眼" ——新体制雷达:雷达从一诞生起就显示出巨大的军事价值,它与导弹、原子弹被称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三大新武器。二十世纪先后发展了动目标显示雷达、三坐标雷达、频率捷变雷达、相控阵雷达、机载脉冲多普勒雷达、机载合成孔径雷达、超视距雷达等多种新体制雷达。其应用领域也不断扩展,未来雷达将朝着小型化、自动化方向发展,增强对目标识别的能力,提高反侦察、反干扰、反隐身和对付反辐射武器的能力,并发展多基地雷达、成像雷达、低截获率雷达等新体制的雷达。
    超视距雷达利用电磁波在电离层与地面之间的反射或电磁波在地球表面的绕射,可以对地平线以下的隐形飞机实施超视距探测和跟踪。相控阵 雷达不用转动天线就可以在所要观察的范围内实现波束的电扫描,利用功率合成技术和大压缩比脉冲压缩技术,来增大发射功率,提高雷达作用距离。激光雷达充分发挥神奇之光--激光的优长,波长短,光束质量高,定向性强,分辨力佳,对隐形飞机具有识别、姿态显示和轨道记录等功能。多频信号雷达能产生多种不同频率的信号,用不同频率的多个连续信号同时照射隐形飞机,而每个频率的反射信号由独立的通道进行接收和处理,使隐形飞机顾此失彼,应接不暇。谐波雷达根据人造金属受到雷达波照射时会产生谐波的原理,利用这微量的谐波,见微知著,来发现隐形飞机。而米波雷达和毫米波雷达也不甘落后。由于现役隐形飞机采用的吸波涂料和隐形结构主要是针对厘米波 的,对米波、毫米波等,效果大大下降。因此他很难躲过毫米波雷达特别是米波雷达的"巨眼"。</P><B></B>
<P>发布者:郑学军</P>
<P>哈尔滨工业大学主页</P><B>我校航天国防特色之新体制雷达</B> 发布时间:2002-9-23 20:34:55


<P>    近年来,我校承担的微小卫星、新体制雷达、载人飞船大型真空试验容器等重大标志性项目为学校赢得了荣誉。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刘永坦教授是我国新体制雷达研究领域的创始人之一,研制第一部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新体制雷达。1979年刘永坦院士作为我国改革开放后第一批出国访问学者到英国伯明翰大学从事学术访问,在那里他完成了具有国际水平的高频脉冲多卜勒雷达信号多路实时处理机和用信号处理方法提高高频雷达角鉴别方式的研究。他从理论和工程上解决了在强杂波环境下检测弱信号问题,并带领课题组完成了新体制雷达11项关键技术的攻关工作。成功地完成了海上超视距目标的探测实验,为我国国防现代化建设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他现任哈工大研究生院院长、电子工程技术研究所所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电子与信息学科组招集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宇航学会理事、IEEE高级会员等职。
    刘永坦教授长期致力于电子工程的教学与研究工作,特别是对新体制雷达系统,新体制航天雷达研究:新体制超视距雷达,微波SAR;强干扰背景下极弱信号的获取、检测和处理技术;信号处理算法和并行信号处理器硬件技术;制导与信号处理技术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他于1982年至1985年期间主持航天部预研项目“新体制雷达关键技术及方案论证”,其关键技术突破为我国新体制雷达研制成功打下了基础。
    1986年至1990年,刘永坦同志主持了国防科工委国防科技应用与基础研究项目“新体制雷达研究”。他综合关键技术成果,研制成完整的雷达系统,并于1990年建成了我国第一个高频地波超视距雷达站,成功地探测和跟踪了超视距舰船和飞机目标,其技术指标达到了90年代国际先进水平。该项目于1991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现在,海军已决定将新体制雷达列入部队装备。
    1987至1995年他主持全国12家863计划中“逆合成孔径实验雷达”(即ISAR)重大项目的研究工作。他领导的课题组和航天工业总公司的有关研究所合作,历经五年攻关,研制成我国第一台实验“逆合成孔径实验雷达”(即ISAR),通过进行大量外场实验,录取了大量珍贵的数据,为我国ISAR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并成功的完成对飞机目标的雷达成像,达到国际90年代先进水平,1997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由于其出色的成绩,于1990年被国家人事部批准为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后改称院士)。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首届院士。成为我国为数不多的双院士之一。
    随着新体制雷达在海军列入装备提上日程,刘永坦院士在哈尔滨、威海、上海、北京等地奔波,越来越忙。在几十年的科研生涯中,雷达已在他的生命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刘永坦与雷达结下了不解之缘。</P>
<P>    [相关人物]:中国工程院院士贲德校友,1938年出生,1957年考入哈工大电机系,1958年调入新建立的无线电系学习, 1962年毕业后被分配到电子部南京14所,我国雷达系统工程的著名专家。
    “20世纪60年代,所领导责成我研究、设计巨型预警相控阵雷达,担任总设计师。当时,这种雷达只有美、苏两国拥有,经过多年的拼搏,终于设计、制造出了相控阵雷达,填补了国内空白,获得了部的科技进步特等奖。”
 “80年代,根据国防建设的需要,所领导让我研究、设计机载雷达。这种新体制雷达装备在战斗机上,要克服空间狭小、震动大、速度温度变化大、地杂波干扰厉害等多种复杂因素,是高新技术密集的先进产品,当时只有少数几个发达国家拥有。我担任该雷达的总设计师,当时,个别发达国家制裁我们国家,即使是每台以一千万美元的价格也不卖。但是经过几年的努力,我们终于自己研制成功了这一雷达,于80年代末通过了鉴定,为国防建设作出了贡献。江泽民总书记高兴地称它为‘争气雷达’。这个项目后来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光华基金特等奖。”</P>
<P>    [背景资料]:视力越来越好的"千里眼" ——新体制雷达:雷达从一诞生起就显示出巨大的军事价值,它与导弹、原子弹被称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三大新武器。二十世纪先后发展了动目标显示雷达、三坐标雷达、频率捷变雷达、相控阵雷达、机载脉冲多普勒雷达、机载合成孔径雷达、超视距雷达等多种新体制雷达。其应用领域也不断扩展,未来雷达将朝着小型化、自动化方向发展,增强对目标识别的能力,提高反侦察、反干扰、反隐身和对付反辐射武器的能力,并发展多基地雷达、成像雷达、低截获率雷达等新体制的雷达。
    超视距雷达利用电磁波在电离层与地面之间的反射或电磁波在地球表面的绕射,可以对地平线以下的隐形飞机实施超视距探测和跟踪。相控阵 雷达不用转动天线就可以在所要观察的范围内实现波束的电扫描,利用功率合成技术和大压缩比脉冲压缩技术,来增大发射功率,提高雷达作用距离。激光雷达充分发挥神奇之光--激光的优长,波长短,光束质量高,定向性强,分辨力佳,对隐形飞机具有识别、姿态显示和轨道记录等功能。多频信号雷达能产生多种不同频率的信号,用不同频率的多个连续信号同时照射隐形飞机,而每个频率的反射信号由独立的通道进行接收和处理,使隐形飞机顾此失彼,应接不暇。谐波雷达根据人造金属受到雷达波照射时会产生谐波的原理,利用这微量的谐波,见微知著,来发现隐形飞机。而米波雷达和毫米波雷达也不甘落后。由于现役隐形飞机采用的吸波涂料和隐形结构主要是针对厘米波 的,对米波、毫米波等,效果大大下降。因此他很难躲过毫米波雷达特别是米波雷达的"巨眼"。</P><B></B>
<P>发布者:郑学军</P>
<P>哈尔滨工业大学主页</P>
又牛一个。
今天看航空知识里面有关于这个的
好,顶一下。
<B>以下是引用<I>cqs228</I>在2004-6-10 10:56:00的发言:</B>
好,顶一下。
[em05]
这种人物多多益善!
可以看到很多东西,就看你怎么看了。好了多得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