坛子里有学中医的没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7 19:36:02
出来给我解释一下“感冒”这个词的历史和现在的渊源。
我现在怀疑“流行性感冒”这个词有误导之嫌。出来给我解释一下“感冒”这个词的历史和现在的渊源。
我现在怀疑“流行性感冒”这个词有误导之嫌。
另外,心肝脾肺这些东西当初到底是怎么中西对照翻译的?我以前看过一篇纪念中华医学会的文章,好像讲过清末民初的一帮人翻译定义医学名词的事情。学中医的人应该更清楚这个过程吧?给点资料。
高似兰:医学名词翻译标准化的推动者
2006-10-23 10:18 【大 中 小】
高似兰:医学名词翻译标准化的推动者

  摘要:西医名词和术语的翻译是我国近代西医教育和中西医学交流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英国传教士医生高似兰在医学名词汉译的标准化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他编撰的《医学辞汇》是中国近代西医学最主要的医学工具书,在他的参与和推动下,成立了医学名词审查会,为医学名词汉译的标准化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高似兰;医学名词;翻译;标准化;近代西医传播

  西方医学在中国早期传播的进程中,作为与传统的中医学不同的医学体系,西医名词和术语的翻译成为医学教育以及中西医学交流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一方面,许多西医学的名词和术语是中医学里没有的,如大量的解剖学、组织学、生理学、病理学词汇,即使在中医学里可找到相应的名词术语,但它们在含义上却可能并不相同,例如中医里“肾”的概念与西医并不完全等同。另一方面,翻译者各自为阵,翻译既无规范,又缺乏沟通,造成了一病多名的混乱局面。为了解决医学名词汉译的标准化问题,传教士医生做了大量工作,尤其是高似兰(P.B.Cousland,1860~1930)在这一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他编撰的英汉《医学辞汇》是中国近代西医学最主要的医学工具书;在他的参与和推动下,成立了医学名词审查会,为医学名词汉译的标准化奠定了基础。

  一、来华行医

  高似兰出生于苏格兰的工业重镇格拉斯哥(Glasgow),父亲是建筑工程师。12岁时父亲因病去世后随母迁居爱丁堡,入乔治?沃森(George Watson)学院学习。由于父亲因染病而早夭,高似兰立志学医,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拯救那些遭受病痛折磨的人们,于是转入爱丁堡大学医学院学习,于1882年以优异的成绩毕业,获得医学学士学位。

  1883年,高似兰奉苏格兰长老会之命,来到中国广东省潮州教会医院布道行医。19世纪以后,随着西方国家殖民活动的扩大,热带病和营养缺乏性疾病成为医学界关注的主要问题,在亚非各国的许多传教士医生都十分热心于搜集这方面的病例。1887年,高似兰在新创刊的《博医会报》(China Missionary Medical Journal)上首次详细报道了在广东汕头地区中学生中流行一种疾病,患病者下肢皮肤发麻,麻木区肌肉发硬,伴有疼痛,继而在数日内出现肌肉无力,严重者难以站立及行走,有的学校因发病人数多而无法开课。高似兰认为此病即“干性脚气病”(beri-beri),推断该病的流行可能与拥挤和食物有关,并提出了预防措施 , .虽然当时尚未发现维生素,不知道“干性脚气病”与维生素B1缺乏之间的关系,但高似兰已注意到“干性脚气病”的发生与特殊人群以及特殊食物存在着某种联系。

  高似兰是最早在中国呼吁重视医学统计学工作的学者。西方国家从17世纪开始重视疾病与死亡的统计学研究,为了解疾病的流行状况、危害程度以及对社会的影响积累了丰富的资料。19世纪中期以后,由英国出版的《中国海关医报》(Chinese Custom‘s Medical Reports)上刊登有关于中国疾病的信息。高似兰注意到这些资料对临床医生了解疾病的流行情况十分重要,1896年他在《博医会报》介绍了《中国海关医报》上搜集的疾病信息,指出博医会的医生很少了解这方面的情况,很少有人认真地研究中国的疾病状况。因此他提出每个医院都应当公布疾病表,至少每3~4年公布一次,并建议最好设立专门委员会,定期连续出版。提出不仅各种病例的数目重要,百分率更重要,它对流行病和传染病有更大的价值,可了解中国的发病率、疾病分布,以判断流行病的发病趋势 .在他的呼吁下,《博医会报》开设了“医院报道”专栏,为了解各地的疾病情况提供了参考。1891年高似兰利用回国休假的机会,在伦敦举行的医学大会上介绍了中国麻风病流行和防治的概况。1892年,高似兰返回潮州教会医院,出任医院医务主管。1893年与在新加坡传教的女教士哈琳顿(Harrington)结婚,生有二子一女。

  19世纪的开业西医大多属于“全科”医生,必须应付各科疾病的诊疗。作为当时西方最好医学院之一——爱丁堡大学医学院的高才生,高似兰凭借其精湛的医疗技术赢得了众多的病人。从1888年的医疗报告中,可看到他繁忙的工作:年治疗病人5372人次,其中门诊病人3242人次,住院病人2130人次。手术863次,其中眼科手术488次。此外还为117人次拔牙。 在施医诊病的过程中,高似兰感到患病求治者多,少数医生远不能满足其需要,因此认识到西医教育的重要性。1888年他开始招收中国学生教授西医知识,是早期从事医学教育的传教士医生之一。他第一批共招收了7人,其中3位是在医院工作的助手,3位是普通学生,所有费用由他们的家庭负担,此外还有一位编外学生。

  在教学过程中,他感到中国人学医用本国课本更宜领会,而当时所有的西医书籍为数很少,且内容简陋,不适合于西医教育,于是他着手编译医学书籍,开始了翻译医学书籍的生涯,后经教会允许专门致力于医学书籍的翻译事业,成为中国博医会编译部创始人之一。

  二、名词工作

  随着我国西医教育的发展和西医书籍翻译增多,医学名词翻译的统一问题日益引起医学界的关注。在中国博医会(China Missionary Medical Associations)成立之前,已有学者开始注意医学名词问题。从1847年德万(T. T. Devan)在《中国语启蒙》中收录英汉对照的解剖学、药物学和疾病名词,到1890年惠特尼(H. Whitney)出版《英汉解剖生理词汇》,已出版了10余种医学名词汇编,然而,由于作者都是各自为阵,名词的翻译也是五花八门,一个名词往往有多个译名。这种译名混乱的情况对西医的教学和传播极为不利。

  高似兰是最早呼吁统一医学名词翻译的学者之一。1890年,在中国博医会第一届大会上,在他和嘉约翰(J. Kerr)等人的倡导下,成立了以嘉约翰为主任的名词委员会( Terminology Committee),负责起草中文标准医学词汇,开始了医学名词统一的进程。高似兰因在医学名词翻译方面的出色工作,被任命为名词委员会委员,从此他开始了长达40年的医学名词翻译及其标准化的工作。然而,从1890至1900的十年间,博医会的名词委员会实际上是个空架子,因为在委员会成立不久,嘉约翰和另一位委员就因病去世,除高似兰外,其他几位委员不是离开了中国,就是健康不佳,或是对工作不甚关心,因此名词委员会的主要工作实际上几乎由高似兰一人承担。尽管如此,名词委员会还是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如1894年出版了《疾病名词》,1898年出版了《眼科名词》、《解剖学词汇》和《生理学名词》等。

  1896年,高似兰在《博医会报》上刊登了博医会提出的“医学名词表”草案,该草案是在嘉约翰《疾病词汇》的基础上,参考了合信(B. Hobson)、亨特(S.Hunter)等出版的医学词汇以及《英日医学词汇》而形成的。在同一期上,他还提出了确定博医会“医学名词表”草案的6种方案,即(1)采用已有的本土名词;(2)根据英文名词的含义翻译;(3)音译;(4)按照合成法造新名词;(5)造新字;(6)采用一个已不用的旧词汇。他认为,选用中文中原有的意义相同的医学名词是最好不过的,但应当避免那些太口语话或太通俗的词汇。根据英文名词的含义翻译主要是那些合成词或短语,缺点是有可能太长,显得文体臃肿,因此应当注意简明。应当尽可能避免音译,不得已而用之。中国人最反对造新字这种方法,应少用。在有些情况下,选用一个已不用的旧词汇也是可以考虑的方案 .博医会提出的“医学名词表”标志着统一医学名词翻译工作的开始。

  1900年,高似兰被委任为名词委员会秘书,负责名词委员会的日常工作。1901年,名词委员会在上海举行了第一次会议,高似兰等以英文医学词典和《康熙字典》为依据,从中寻找适合的对应词汇。经过为期6周的艰巨工作,确定了一批名词的草案。会后名词委员会在《博医会报》上公布了所通过的名词草案,广泛征求意见,同时开始按照已审定的名词重新翻译医学教科书。在高氏的领导下,1901—1905年期间,名词委员会在上海举行了一系列会议,陆续讨论通过了解剖学、组织学、生理学、药理学、病理学、内科、外科、妇产科、细菌学和药物学名词。与此同时,高似兰等人还不断写信给向海内外各教会,为医学名词翻译和医学教科书的出版寻求资金支持。

  1905年,高似兰在《博医会报》上发表题为“中国的医学名词”的文章,回顾了自西医传入以来医学名词翻译发展的过程,并对已出版的各种医学词汇进行了评价,总结了博医会名词委员会成立以来所开展的工作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尚需完成的任务 .在同年举行的博医会第二届大会上,名词委员会的工作受到称赞。高似兰在会上呼吁成立翻译出版委员会,并希望博医会能提供专项基金支持医学教科书出版。在高似兰等人的促成下,博医会成立了出版委员会,出版依据标准名词编译的教材。1906年,首次依据博医会名词委员会统一的名词翻译出版了《哈氏生理学》( Halliburton‘s Physiology,高似兰译)《格氏解剖学》( Gray’s Anatomy,惠特尼译)《化学详要》(Luff‘s Chemistry,纪立生译)等一批教科书。在1907年举行的博医会大会上,高似兰介绍了名词委员会的工作,提出在名词委员会已对医学各学科名词统一的基础上,现已能编辑出版一部较完整的、能适应于医学教学的医学辞典了 .1908年5月,高似兰编辑的《医学辞汇》作为博医会名词委员会通过的标准名词正式出版,标志着医学名词翻译初步有了统一的标准。尽管《医学辞汇》获得了博医会的认可,但高似兰仍感到这仅是局部,而不是全国的意见。于是他开始寻求更大范围的医学和科学名词的统一。他代表博医会名词委员会与中国教育会(Education Association of China)和广学会(The Diffusion Society)磋商,要求他们在出版物中凡涉及医学的名词,应采用博医会名词委员会审定的名词,而博医会也采用教育会和广学会制定的物理学名词 ,以期藉此推动各学科的名词统一。在统一医学名词翻译的工作中,高似兰认识到医学名词翻译的标准化问题最终需要中国医学家的参与和认同,所以他积极与中国学者联系。1913年,博医会在北京举行两年一次的大会,在高似兰的呼吁下,成立了与中国政府商议医学教育事宜的委员会,联合中国医学界,共同研究医学名词的翻译问题。

  名词审查是一项繁重的任务,不仅需要学者具备较高的中英文水平,而且还必须熟悉近代医学知识,此外还需投入大量的精力和时间。然而,由于医学名词审查是一项纯学术性活动,尽管有高似兰等人的不断努力,但总体上看,博医会对这类工作实质上并不太重视,在博医会里真正热心这项工作的也仅是高似兰、聂会东(J.B. Neal)、纪立生(T. Gillison)等少数学者。1910年,博医会的名词和出版委员会因经费拮据而合并,至少也从一方面说明了这种情况。 1914年1月,在博医会名词和出版委员会举行的会议上,高似兰抱怨名词审查工作任务繁重,又得不到博医会的重视,并藉身体不适而辞去了名词委员会秘书的职务。尽管如此,高似兰仍倾心于名词工作。1915年,他将博医会所名词研究已出版了30多本名词书籍、编译4种名词草案,搜集解剖、生理、组织胚胎诸名词,分订成册,寄至江苏省教育会,请中国医学家加以评议和讨论,并希望藉此推动医学名词工作。与此同时,高氏积极与中国学者联系,呼吁加快医学名词翻译标准化的进程。从1913年至1915年期间,他与江苏省教育会会长黄炎培共同发起了医学名词谈话会,商讨医学名词翻译的标准化问题,并终于促成了医学名词审查会的成立 .1916年医学名词审查会举行了第一次会议,高氏因回国休假而未出席。1917年,高似兰出席了第二次医学名词审查会。审查会对高氏多年来潜心医学名词工作及其所取得的成就表示敬意,高氏也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希望医学名词审查会不负众望,完成医学名词统一的工作。医学名词审查会的工作在全国学术界引起了巨大的反响,不久就发展扩充为科学名词审查会,吸引了当时几乎所有的科学团体和重要的大学的参与,成为中国近代科学史上的一件大事 .

  三、主要成就和影响

  1910年,在汉口举行的三年一度的博医会大会上,高似兰被选为中国博医会会长,任职3年。高似兰对博医会的信任表示感谢,但他提出自己对组织工作不感兴趣,加上因工作的需要,经常居住在日本横滨负责《博医会报》和医学教科书的出版,以及考虑到健康状况不佳,需要休假等,都会有碍任职期间正常履行会长职务,因此而推辞之,但在大会代表的再三恳求下,高氏最终还是接受了这个职务。任职的三年期间,他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推动博医会与中国医学界合作,加速医学名词的统一。1925年,在香港举行的中国博医会大会上,香港大学授予高似兰名誉博士学位。1927年,高氏因中国政局动荡而返回加拿大维多利亚,但仍潜心从事医学翻译工作。1930年7月7日高似兰因病去世,享年70岁。

  除了早年关注传染病和营养缺乏性疾病之外,高氏一生的主要精力都放在了医学教科书的翻译和医学名词的统一工作上。他翻译的医学教科书为我国早期西医教育奠定了基础,其中最著名的有《体学图谱》(Cunningham‘s Atlas of Anatomy,附有中英词汇对照表,432幅图,240幅彩图。)、《哈氏生理学》(Hallibuton’s Physiology)以及《欧氏内科学》(Osler‘s Principle and Practice of Medicine)。这些教材出版后风靡一时,数次再版。

  至1912年,高似兰领导的博医会名词和出版委员会编译了多部医学教科书:如1907年出版了《妇科学》、《皮肤证治》;1908出版了《医学辞汇》;1909年出版了《嘉氏内科学》、《剖腹理法》、《护病要术》;1910年出版了《体学全旨》(Gray‘s Essentials of Anatomy的缩译本)、《体学新编》、《禾雀学新编》、《眼科证治》、《欧氏内科学》、《护理新编》;1911年出版了《体学图谱》、《解剖学讲义》、《傅氏眼科》、《哈氏体功学》(1919年更名为《哈氏生理学》)、《贺氏疗学》;1912年出版了《伊氏产科学》、《外科便览》等。这些教科书在我国近代早期的西医教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国人比较全面、系统地了解西医的提供了便利。

  在教材的选择上,高似兰考虑到既要适应教学需要,又要与医学的迅速发展保持一致,因此他大多选择当时最著名的英文版教科书作为蓝本,因为这种教科书能重复出版,并不断更新修订,这样,中文版的翻译一方面保持了稳定性,同时又能按新的版本修订再版,与之能基本保持同步。例如,高氏选择的《哈氏生理学》为英国著名生理学家、伦敦国王大学生理学教授哈利伯顿(W. D. Hallibuton 1860~1931)所著,是当时英美两国医学校通用的教科书。《欧氏内科学》为著名医学家、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内科学教授奥斯勒(W. Osler 1849~1919,当时译为欧斯勒)所著,是当时西方最好内科学教科书。

  在教科书的翻译中,高似兰可能是出于考虑到当时中国学生一般知识有限或在当时的中文医学教育中暂不需要,他主持的翻译教材大多不是全译,而是节译。高似兰认为,“凡过于玄奥与医科上关系不甚接近者及非有奥机不能窥察者,例如胚胎学及实验生理学等,仅择要译述,以适医科学生应用之范围。” 因此,他把一些涉及复杂器官的问题,如心脏和神经系统的大体解剖和生理省略了 .高氏的这种做法与当时的各类西学著作的翻译大致相同,当然,这种节译不利于对西医学的全面深入了解,但作为教科书大体上保持了与西方生理学教学的同步,尤其是能随同英文版的修订而修订中文译本,对医学教学还是有积极意义的。

  毋庸赘言,高似兰最重要的贡献是他编撰的《高氏医学辞汇》(Cousland‘s English-Chinese Medical Lexicon)。《高氏医学辞汇》是我国近代最重要的医学工具书,是20世纪50年代以前的标准中英医学辞典。《高氏医学辞汇》由中国博医会出版委员会出版,1923年中国博医会出版委员会与中华医学会出版委员会合并后,《高氏医学辞汇》由中华医学会出版委员会出版。从1908到1949年间,《高氏医学辞汇》共出版10版,具体情况如下:

  1908年第一版;1915年第二版;1917年第三版(1918、1920、1921重印);1923年第四版;1924年第五版;1926年重印第五版并增补附录;1930年第六版;1931年第七版;1933年修订第七版并增补附录;1934年第八版;1937年修订第八版并增补附录;1939年第九版;1949年第十版。

  《高氏医学辞汇》的主要贡献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它是我国近代医学史上出版时间最长、影响最广泛的医学辞典。虽然,在近代医学史上曾有合信编的《英汉医学词汇》、汤姆逊编辑的《中英病名词汇》和《英华医学名词》、丁福保的《汉译临床医典》、刘汝刚编的《汉英医学辞典》以及赵师震编的《赵氏英汉医学辞典》等,但这些词典大多是昙花一现,有的因为随时间的迁移,未加修订而不合适宜,有的是因为不便查阅而影响不大,只有《高氏医学辞汇》自1908年出版后不断修订再版,一直沿用到1949年以后。其次,《高氏医学辞汇》能与医学的进展保持同步。19世纪以后,西方医学的发展突飞猛进十分,随着新发现、新学科和新技术的涌现,新名词也层出不穷,《高氏医学辞汇》的编者十分重视搜集新出现的医学名词,如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当时译为心动电流图),维生素vitamin(当时译为维生素,生活素,维他命),青霉素(penicillin),电离子疗法(iontophoresis当时译为电游子疗法),三磷酸腺苷(adenosine triphosphate),核苷酸(nucleotid)等新词汇在出现不久,就被词典所收录。《高氏医学辞汇》自第一版后,平均4年修订再版一次,每次再版都花费数月时间增补新出现的名词,即使未经修订的重印本,高氏也将新名词作为附录列在末尾以资参考。再次,《高氏医学辞汇》并非高似兰一人的作品,而是作为博医会名词委员会制定的标准工具书。1916年中国博医会与刚成立不久的中华医学会组成了医学名词和出版联合委员会,负责修订再版《高氏医学辞汇》,《高氏医学辞汇》实际上成为了当时医学界最具权威性的医学词典,并且曾由教育部颁布作为暂行标准。

  1930年高氏去世后,《高氏医学辞汇》从第七版开始由医学名词和出版委员会的鲁德馨和孟合理(P. L. McAll)继续编辑再版。1955年鲁德馨编的《中英医学辞汇》是《高氏医学辞汇》第十版的修订本。1957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医学名词汇编》由《中英医学辞汇》、《赵氏英汉医学辞典》以及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学术名词统一工作委员会医药卫生组审定的《医学名词》三者综合而成。由此可见,《高氏医学辞汇》对中国的西医名词翻译的具有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高似兰将其一生的主要精力奉献于中国的医学名词翻译统一事业,《高氏医学辞汇》在几乎半个世纪里一直作为最重要英汉医学字典,为我国西医的引入和传播作出了重要贡献,并为以后的医学辞典的编辑和医学名词统一奠定了基础。

  P.B.Cousland: A Promtoter for the Standardization of the Medical Nomenclature

  ZHANG Daqing(Center for History of Medicine, Peki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3, China)

  Abstract Its a very important work to standardize the translation of medical nomenclature in transmitting the western medicine into China. In the early period of the western medicine into China, a British missionary and doctors, Dr. P. B. Cousland made a greater contribution to the subject. His Medical Lexicon became the most famous medical dictionary of English-Chinese and had great effect on medical education and publications in China. Owing to the joint efforts of Cousland and his colleagues, the Medical Terminology Committee was founded in 1915 and laid a foundation for the standardization of medical terms. Key words P. B. Cousland, medical nomenclature, translation, standardization, the spread of modern western medicine.
第三节 医学名词统一活动
  Ⅰ、早期的医学名词统一工作
  西方医学传入后,医学名词的统一和标准化是早期西医传播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传教士医生在早期的医学名词统一和标准化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并取得了定的成绩,促进了西方医学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
  1、医学名词统一问题的提出
  19世纪中叶以后,教会在中国开办的医院和医学院校迅速增多,试图通过行医进一步扩大其影响。由于传播西医药知识的需要,西医药书籍的译述迅速增多,据不完全统计,1890年以前翻译出的西医书籍约50余种。早期医书译述者多为来华的传教士如合信、嘉约翰、德贞、傅兰雅等,通常是由传教士口译,中国人笔述成书。
  由于西方医学与中国传统医学是两种不同的医学体系,所以在译述西医书籍时有很多名词和术语难以找到恰当的、与其相对应的中医词汇,并且还有大量中医学没有的名词。因此如何准确、简明地用中文表达出西医名词的意义,是译述者十分棘手的一个问题,加上当时译述者多各自为阵,缺少交流,以致造成医学名词的翻译相当混乱。
  名词的混乱既不利于西医在中国的传播,也不利于传教士医生的交流,更主要的是影响西医教学:各种医书采用不同的医学名词,令学习者无所适从,不仅影响了教学质量,也影响了学习者的兴趣和热情。早期诸译述者也注意到了名词翻译的问题,为了克服译名不一致给读者造成误解,有些译述者在译著后附有英汉名词对照表以便读者参考比较,如美国浸礼会医生德万(Devan TT.)1847年在香港出版的《中国语启蒙》(The Beginner's First Book)中就收录了英汉对照的解剖学、药物和疾病的名词和术语,该书在1858年和1861年进行过两次修订和增补,影响较大,是翻译中国医学术语的第一次尝试。1864年罗存德(Lobscheid W.)在香港出版的《英华行箧便鉴》(TheTourists' Guide and Merchant's Manual)中也包括有药物学名词术语。嘉约翰翻译的《药物学》(1871)、柯为良编译的《格氏解剖学》(1878)等书后也附有英汉对照的名词术语表。不久,专门编印的英汉医学名词和术语著作也陆续问世,如合信把他译述医书的名词、术语分类编排,辑成《英汉医学词汇》,由上海传教会刊行;汤姆逊(Thomson J.)在嘉约翰的指导下编译了《中英病名词汇》(1887)和《英华医学名词》(1889);惠特尼出版了《英汉解剖生理词汇》(1890)等。
  德贞在翻译西医书籍的同时,也十分注意名词的翻译,在他编著的《医学词汇》中,不仅收录有他自己翻译的解剖、生理学等名词,而且附有合信、柯为良及日本翻译的医学名词作对照。此外作者搜集了中医学著作和《康熙字典》中涉及人体解剖的所有名词,并认为有些名词可直接采用中医学中原有的词汇,国人中较早注意医学名词的人是温天谋医生,他参与了惠特尼整理、修订嘉约翰编的《医学词汇》的工作。尽管已有许多人致力于医学名词工作,但因缺乏权威性,医学名词翻译依然各行其是。这种情况下,传教士医生于1887年10月在香港医学院举办了一个专题讨论会,会议主题之一就是探访医学名词翻译的标准化问题。与会者强调了医学名词翻译在西医传播中的重要作用,认为没有准确的名词体系,很难将西方医学知识准确地介绍给中国人,希望有关方面给予重视。然而,这次会议仅仅起了呼吁作用,由于缺乏必要的组织和物质条件,医学名词统一工作并未开展起来。
  2、博医会名词委员会的成立
  1886年,传教士医生在上海成立中国教会医学联合会 (China Medical Missionary Association,中文简称博医会), 并于1887年出版发行《博医会报》 (China Medical Missionary Journal)。于是,传教士医生希望博医会承担起统一医学名词的责任,提出博医会应采取果断措施,召集有关人士开会讨论医学名词统一和标谁化的问题,能在不久的将来出版一部能为医界同仁都承认的标准词汇。
  1890年5月,傅医会在上海举行第一届会员大会,医学名词统一问题是会议的中心议题之一。在一些传教士医生的呼吁下,这次大会决定成立一个名词委员会负责统一医学名词的工作,由嘉约翰任主席。名词委员会的成立标志着医学名词统一工作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但遗憾的是,名词委员会成立后相当一段时期内工作进展十分缓慢,主要原因有二,其一是博医会大多数会员对统一医学名词的工作并不重视,因为他们的主要目标是通过行医传教,而不是学术,以致高似兰曾多次抱怨发出的征求名词的意见书得不到积极的响应。另一个原因是名词委员会本身就不是一个健全的机构,实际上仅有高似兰一人在坚持工作。
  尽管如此,名词委员会还是取得了一些成绩:1894年出版了《疾病名词词汇》、1898年出版了《眼科名词》和温天谋编辑的《疾病词汇》、此外还有惠特尼的《解剖学词汇》和波特的《生理学名词》等。名词委员会检查了从1890年至1900年10年间的工作,感到成效甚微,因此希望在1901年能推出一个比较完善、有权威性并切实可行的名词表,否则将是非常遗憾的事情。
  3、医学名词统一工作的推进
  为了推动医学名词的统一工作,在有关人士的呼吁下,博医会对名词委员会作了调整,由惠特尼任委员会主席,高似兰为秘书。委员会在1901年正式举行了首次会议,经过六周的讨论、商议,颁布了经名词委员会审定通过了的解剖学、组织学、生理学、药理学和药物名词,并将这些名词编印成册,送发博医会的各会员,要求在工作和翻译中采用审定的名词,同时也希望提出进一步的修改意见。
  名词委员会在推进医学名词统一的同时,也注意到医学名词与其它相关学科名词之间的有机联系。博医会名词委员会参与了科技术语委员会审定元素和化学名词的工作,并曾致函中国教育会(Education Association of China),要求加快物理学名词的审定,由于物理学名词不统一也将直接影响到医学教育,如教育会提不出标准的物理学名词,博医会将编制自已的物理学词汇,使之能与医学科书相统一。同时博医会也要求教育会和广学会(The Diffusion Society)在它们的出版物中,凡涉及医学的名词,都应采用博医会审定的标准名词。
  在名词委员会的努力下,医学名词统一的工作有了较大的进展:初步审定通过了医学各学科的名词;依据审定的名词翻译出版了一批教科书,如格氏解剖学、哈氏治疗学、欧氏内科学等,并着手编译一套新的医学教科书。为了进一步推动翻译出版工作,高似兰在1905年2月召开的博医会大会上呼吁成立翻译出版委员会,希望博医会提供专项基金保证教科书的出版。是年,出版委员会成立,由聂会东任主席。于是,名词委员会与出版委员会携手合作,出版发行依据名词委员会审定的新名词翻译的医学教科书。1908年5月,名词委员会在统一了医学各科名词的基础上,编辑出版了《英汉医学词典》和中文的《医学字典》,并提呈北京教育部,希望能够得到中国官方的认可。至1913年,博医会出版了322种医学书籍共38200册,对西方医学的传播和统一医学译名起到了推动作用。
  4、博医会对医学名词统一的影响
  医学名词统一和标准化涉及专业众多,必须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权威性,因此是一项相当艰巨、复杂的任务。由于历史的原因,传教士医生首先注意到了医学名词译名统一的问题,还成立了专门机构来审定、推广标准化的译名,对西方医学在我国的传播是有积极意义的。一些传教士医生就如何准确、简明地翻译医学名词做过较深入的探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他们提出的一些翻译原则和方法也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博医会对日本医学名词在中国的影响也给予了充分注意,并采纳了一些较确切的译名,如博医会原将gland译为“核”,显然没有表达出原义,特别是用于胃肠的gland和mammary gland时,“核”更不恰当,而日本把gland译为“腺”由肉旁加泉水构成,因此该字无论用于分泌还是排泄器官,均能较准确表达出这些器官的功能。“细胞”一词也是取自日本译名。
  《医学词典》的出版是名词委员会取得的最重要的成果之一,曾多次再版,有着广泛的影响。1913年名词委员会对《医学词典》又做了较大的修改和增补,词汇由13000条括至20000余条,收入了医学各科的名词术语。名词委员会还在新名词基础上编译了一套医学教科书,促进了西医教育工作。

  Ⅱ、医学名词审查会的诞生和发展
  1、背景
  虽然博医会在医学名词标准化方面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但是中国政府和医学界并未完全承认博医会提出的医学名词,原因之一是许多名词翻译生硬,不符合中国人的习惯,此外,他们编造的一些新字,也是中国人不能接受的。博医会也意识到与中国医学界合作的必要性,高似兰领导的博医会名词委员会曾多次与中国医学界、教育界和出版界商议医学名词统一和标准化问题。
  随着近代科学在中国的发展,许多赴欧美、日本学习的中国学者和留学生加入到翻译介绍西方科学技术知识的行列中来。各种科学社团的成立则为医学名词统一工作提供了组织保证。1915年,伍连德等在上海发起成立中华医学会。同年,北京成立了中华民国医药学会。于是,医学名词统一工作立即成为新建立的医学团体的一项主要工作。
  2、沿革
  1915年2月,博医会医学名词委员会在上海举行医学名词审查会时,就商江苏省教育会,望中国专家和热心研究科学及科学书籍翻译者共同商榷此事。中国学术界亦感中央教育行政当局对于统一名词之事尚未见诸施行,因此学术界理应承担起这一责任。1915年2月11日,江苏省教育会副会长黄炎培在省教育会召开审查医学名词谈话会,邀请有关人士参加。与会者一致认为只有医学家和科学家共同研究,发表意见,名词统一方能成功。
  1916年2月,乘中华医学会在上海举行大会医家云集之际,江苏省教育会再次邀请专家讨论审定名词之方法。出席会议的有中华医学会、博医会、中华民国医药学会、江苏省教育会、江苏医学专门学校、浙江医学专门学校、浙江病院、福州陆军医院、杭州医药学会的代表。与会代表一致认为统一医学名词须医务界共同努力,经磋商后全体赞成成立医学名词审查会,以推进名词审查工作。
  1916年8月7日至14日,医学名词审查会在江苏省教育会所在地上海华美书馆举行第一次会议。中华医学会、中国医药学会、博医会、江苏省教育会以及教育部代表共23人出席。会议审查了中国医药学会提出的名词草案,范围为解剖学通用和骨胳名词,经过一周的审议,通过名词1200条。
  1917年1月,医学名词审查会举行第二次会议,除发起四团体外,理科教授研究会加入名词审查工作。此次审查会分为二组,分别审查解剖学的韧带、肌肉和内脏以及化学名词。此次会议决议设医学名词审查会执行部于上海,负责处理日常事务。同年7月,执行部开会起草了医学名词审查会章程,规定了经费分摊办法,决定以上海西区方斜路江苏省教育会为会务机关。会后执行部呈报教育部恳祈准予组织医学名词审查会并呈送了第一次解剖学名词审查本,望予批准。不久,医学名词审查会得到教育部批准备案并给予一千元补助金。
  1917年8月,医学名词审查会举行第三次会议,审定解剖学和化学术语,会议还审查通过了医学名词审查会章程。在审查医学和化学名词过程中,与会者深感各学科名词均有相互关联,必须将各学科名词一一审查,方能满足学术发展之需要。于是,提议将医学名词审查会更名为科学名词审查会,以每年7月为审查会期,呈报教育部准核备案。鉴于有更多团体要求参加名词审查工作,名词审查会决定扩大团体成员,并欢迎非团体成员临时参加。
  1918年7月,医学名词审查会召开第四次会议,审查解剖学、细菌学和化学名词。同年,医学名词审查会正式更名为科学名词审查会并得到教育部的批准。
  1919年7月,科学名词审查会在上海举行第五次会议,大会讨论并通过了科学名词审查会章程。与会学者为五年来经过努力已审查名词近万条的成绩所鼓舞,并且期望以此促进我国科学事业的发达。
  至1926年,科学名词审查会共举行了十二次会议,科学名词审查会的基本组成科学团体由最初的四个增至十一个。科学名词审查会原订于1927年夏在武昌召开第十三次会议,然而,因时局关系会议暂停,但执行部仍将审查草案寄送各团体并征求召开下次会议时间、地点的意见。
  1927年12月,科学名词审查会鉴于南京国民政府所设立中华民国大学院已筹备成立译名统一委员会,统一名词工作理应中央教育行政机关直接负责办理,认为科学名词审查会作为辅助中央教育行政机关组织的任务可以完结,于是决定一旦译名统一委员会正式成立,科学名词审查会的工作将自动移交,执行部将决议寄送各团体征求意见,并就移交会务之事与中华民国大学院商议。执行部提出科学名词审查会会务于1927年底结束。
  3、科学名词审查会的贡献
  科学名词审查作为中国近代科学史上的一项重要工作,成为当时新成立的科学社团所关注的中心之一。科学名词审查工作于1915至1926年,历时12年,共举行审查会议十二次,已审查并按学科编辑成册的名词有医学17册,化学、植物学各6册,物理学、动物和算学各4册,共41册,其中已经审定出版的有11册。由于科学名词审查是一项基础性的学科建设工作,涉及到所有学科,故当时几乎主要的科学社团和大学都参加了这一工作。科学名词审查会由最初的四个基本团体发展到十一个(中华医学会、中华民国医药学会、中国博医会、江苏省教育会、理科研究会、中华博物学会、中国科学社、中华农学会、华东教育会、北京协和医科大学、中国工程学会),此外还有临时邀请参加的团体。因此,科学名词审查是中国近代科学史上历时最长、参加人数最多的一项重要的科学活动,是中国科学史上第一个科学界的共同行动纲领。科学名词审查工作的另特点是以非官方的科学社团为主,它反映出科学社团已成为中国近代史上一支独立的、具有影响力的社会力量。
  北洋政府统治时期,尚无全国性的科学研究机构,更谈不上科研经费的预算,因此科学名词审查工作的经费主要由各团体分担。由于会务扩大,印刷、开会费用浩大,各团体无力增加负担。1918年,科学名词审查会以其事业实为辅助中央教育行政机关,故要求北京教育部予以补助。同年12月,教育部批推自1918年11月起,每月补助四百元,然而,不久教育部就因经费困难而搭拔公债票及兑换券,接着连公债票和兑换券也无所着落。1921年12月,教育部停止拔款,为期仅三年且并未足拨。科学名词审查会致函教育部,强调科学名词关系到全国学术之发达,不可与一般学校和学术团体等视,教育部应继续予以经费补助,但无济于事,由此可见北洋政府统治下科学事业发展的艰难。
  科学名词审查的目的是确定统一和标准化的科学名词,故应具有权威性和很高的学术水准。这是一项艰巨、复杂的工作。为此,科学名词审查会制订了严格的审查程序:首先委托专家提出名词草案,于会前印出分发各团体代表先行研究。开会时分学科逐一提出讨论决定,闭会后再委托专家整理并印成审查本分发全国有关的学校、团体及中外专家征集意见,为期4个月,分发的审查本应不少于1千册,同时在中国科学社主办的《科学》杂志上刊登并征集意见。最后再次修订,呈报教育部批准后印出审定本,推广使用。
  科学名词审查会还发起了译音统一会,审查国音,填制音表,平衡南北发音,并致函研究译音有素的学者,如蔡元培、陈独秀、钱玄同等征求意见,经多次修改于第十一届科学名词审查会上,提出还原译音表。然而,关于译音表仍然存在不同意见,于是建议待日再着讨论。由此可见科学名词审查会的严谨精神。
  科学名词审查会经过十三年的努力,开会十二次,为我国科学名词的统一和标准化做了大量基础性的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除出版了科学名词的审定本和审查本外,还出版了《医学辞汇》,《汉英医学字典》(中华医学会出版)、《医学名词汇编》、《动植物名词汇编》(科学名词审查会出版)等,促进了我国近代科学事业的发展。
坐看科普。
这坛子上就没有一个学中医的?好歹还有几个学西医的在那里吵架,怎么一个中医的都没有?
yaoyuan7310 发表于 2009-8-30 00:30
那些所谓保中医根本就不懂中医~~~~~连大蒜的药物功效都不知道~~~~~~
王婆卖瓜听过算过
茶馆本来就没到学术之争的程度
呵呵患者的认可才是最最重要的~~~
大蒜有什么药物功效啊


前前前GF学中西医结合
前GF学中药
学过一点点中医和中药
感冒这个词我学中医的时候还真没见过 大约相当于外感风寒?
从现代医学说 感冒属于一种症状而不是一种疾病 多种疾病都可以诱发感冒症状 相应有对症治疗和对因治疗
中医没有这个区分 中医有标本之分 风邪侵入是本 望闻问切之诸多表征为标
心肝脾胃属于脏腑学说 指的是人体脏器的相互关系 是抽象的说法 对应五行相生相克
中医对人体形态和机能的解释 靠脏腑辨证 气血辨证 经络等学说
要是翻译成英语 就直接音译算了

前前前GF学中西医结合
前GF学中药
学过一点点中医和中药
感冒这个词我学中医的时候还真没见过 大约相当于外感风寒?
从现代医学说 感冒属于一种症状而不是一种疾病 多种疾病都可以诱发感冒症状 相应有对症治疗和对因治疗
中医没有这个区分 中医有标本之分 风邪侵入是本 望闻问切之诸多表征为标
心肝脾胃属于脏腑学说 指的是人体脏器的相互关系 是抽象的说法 对应五行相生相克
中医对人体形态和机能的解释 靠脏腑辨证 气血辨证 经络等学说
要是翻译成英语 就直接音译算了
轩辕苹果 发表于 2009-8-30 01:51
我只知道可以杀菌
但凡含有挥发油的药物和食物
比如葱姜蒜 薄荷 藿香 桂皮 茴香 基本都可以杀菌杀毒
说到这个大蒜 据说西班牙人感冒的时候就挂一串大蒜在脖子上 说可以治感冒
近现代以来,我观察所得,反什么和保什么似乎都发展到依靠青年,这本身就是我们文化的悲哀!

感谢楼主科普!李药师的帖子也比较有营养!
roro121212 发表于 2009-8-30 02:25
注意反方学医的很少---包括方舟子,是学生物的。
保方学医的倒不少----而且主要是学西医的,系统性学中医的人确实少而又少。注意学西医的和学中医的是有一定矛盾存在的-----保留中医势不可免要分一些资源给中医。

不过中西医之争不如说是中西药之争。中医在学术与教育上投入只是西医的零头,但是中药验方实际用量却大得惊人。比如最近我家人有点暑热感冒,首先想到的就是藿香正气丸。这才是中西医之争的实质利害冲突。

顺便说一下,我QQ上某好友前一阵大骂方舟子,说在网上发很多贴子宣传方舟子反对中医,却没收到钱。----他是不是被某些人冒方舟子的名骗了不得而知,但利益链条是否存在我就不必再说了吧?
顺便说一下,我QQ上某好友前一阵大骂方舟子,说在网上发很多贴子宣传方舟子反对中医,却没收到钱。----他是不是被某些人冒方舟子的名骗了不得而知,但利益链条是否存在我就不必再说了吧?
-------------------------------------------------------------------------------
嘿嘿,偶素学中医的,不过偶现在管医政

中医的脏腑学说“心肝脾肺肾”,在现代医学成形前,就已经存在了,不能说是翻译过来的。而且,两家的“心肝脾肺肾”说的完全不是一回事,根本无法类比。

反对中医的人,大都要求中医用现代科学来解释自己,这个就无解了,根本不是一个层面的东西。

还有就是现在医院里的中医师,偶个人的看法是大部分都是西医师。
轩辕苹果 发表于 2009-8-30 01:51

最重要的是可以避邪,不是开玩笑哈,真的~~~还可以排毒,治疗炎症~~~
轩辕苹果 发表于 2009-8-30 01:51
:D 大蒜素,可以让人发大财的东西啊!
女孩子不喜欢吃大蒜 觉得口臭
倒是挺老年人要吃大蒜
huss 发表于 2009-8-30 10:35

中医没有现代人体解剖,因此它的概念大都是建立YY的东西。跟人体具体组织确实完全不是一回事。
轩辕苹果 发表于 2009-8-30 11:02
防中暑, 森林探险抹在脚上防蛇虫~~~~~~~
huss 发表于 2009-8-30 10:35
我不是说“心肝脾肺”是翻译过来的,而是问当初把heart,liver,lung等等翻译成“心肝肺”是为什么?这里面有误导啊。
另外,有人说“感冒”一词不是中医的词汇,好像不对吧。“感冒”应该就是中国自己原有的词汇。
DDJSWS 发表于 2009-8-30 11:11
:D 兄弟,你的说法一定是错误的!
人体解剖记得洗冤录里就有吧
轩辕苹果 发表于 2009-8-30 01:51
大蒜和酸牛奶混合吃可以产生活佛
game05 发表于 2009-8-30 10:20
真是汗……我主张废除中医,纯粹是出于正义和为病人着想。
梦想去飞翔 发表于 2009-8-30 18:27
俺回复教主纯粹是出于骗分和升级——因为教主科学从来没有正经的时候:D
xxxhlp 发表于 2009-8-30 16:41


翘辫子吗?
各位,别跑题。到底有没有人能回答我的问题啊?
为什么要学中医的来解释,MS这个不是中医翻译的吧,至于流感,误导啥了?
gemzar 发表于 2009-8-30 23:03

管他谁翻译的,“感冒”这个词中西医各自指的是不是一个东西?把flu翻译成“流行性感冒”,都放在“感冒”的名头下面是不是合适?

管他谁翻译的,“感冒”这个词中西医各自指的是不是一个东西?把flu翻译成“流行性感冒”,都放在“感冒”的名头下面是不是合适?
yaoyuan7310 发表于 2009-8-30 23:23

字面上传统上中医大概没感冒这个词(发烧大概也没有),但是有与感冒症状相似症状的描述,因而中医中治疗这种症状的药物,在归纳适应症时可能被归入感冒、而传统上认为组方辩证有对抗瘟疫作用的,可能被归入流感。不过,俺想这应该是被不知哪年的哪些人翻译之后很久的事了。
重申,俺没学过中医。
俺也想知道"PK"这个词是不是湖南台引进的啊:D
管他谁翻译的,“感冒”这个词中西医各自指的是不是一个东西?把flu翻译成“流行性感冒”,都放在“感冒”的名头下面是不是合适?
yaoyuan7310 发表于 2009-8-30 23:23

字面上传统上中医大概没感冒这个词(发烧大概也没有),但是有与感冒症状相似症状的描述,因而中医中治疗这种症状的药物,在归纳适应症时可能被归入感冒、而传统上认为组方辩证有对抗瘟疫作用的,可能被归入流感。不过,俺想这应该是被不知哪年的哪些人翻译之后很久的事了。
重申,俺没学过中医。
俺也想知道"PK"这个词是不是湖南台引进的啊:D
清代官员发明的词,“感染伤风已发病”的意思
gemzar 发表于 2009-8-30 23:38

PK绝对是湖南台引进的

湖南台就一山寨集中营
看来还是我自己去网上找找看吧。


http://www.zysj.com.cn/lilunshuji/neikexue/76-2-1.html
《中医内科学》 >
第一节 感冒
感冒是感受触冒风邪或时行病毒,引起肺卫功能失调,出现鼻塞,流涕,喷嚏,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等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外感疾病。感冒又有伤风、冒风、伤寒、冒寒、重伤风等名称。

感冒为常见多发病,其发病之广,个体重复发病率之高,是其它任何疾病都无法与之相比的。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以冬春季为多。轻型感冒虽可不药而愈,重症感冒却能影响工作和生活,甚至可危及小儿、老年体弱者的生命,尤其是时行感冒暴发时,迅速流行,感染者众多,症状严重,甚至导致死亡,造成严重后果。而且,感冒也是咳嗽、心悸、水肿、痹病等多种疾病发生和加重的因素。故感冒不是小病,须积极防治。中医药对普通感冒和时行感冒均有良好疗效,对已有流行趋势或流行可能的地区、单位,选用相应中药进行预防和治疗,可以收到显著的效果。

早在《内经》已经认识到感冒主要是外感风邪所致。《素问·骨空论》说:“风从外人,令人振寒,汗出,头痛,身重,恶寒。”汉《伤寒论》已经论述了寒邪所致感冒的证治,所列桂枝汤、麻黄汤为感冒风寒轻重两类证候的治疗作了示范。隋《诸病源候论·风热候》指出;“风热之气,先从皮毛人于肺也。……其状使人恶风寒战,目欲脱,涕唾出,……有青黄脓涕”,已经认识到风热病邪可引起感冒并较准确地描述其临床证候。《诸病源候论》所指的“时气病”之类,应包含有“时行感冒”。至于感冒之病名,则首见于北宋《仁斋直指方,诸风》篇,兹后历代医家沿用此名,并将感冒与伤风互称。元《丹溪心法,伤风》明确指出本病病位在肺,治疗“宜辛温或辛凉之剂散之”。明《万病回春·伤寒附伤风》说:“四时感冒风寒者宜解表也”。清代不少医家已认识到本病与感受时行病毒有关,《类证治裁·伤风》就有“时行感冒”之名。《证治汇补·伤风》等对虚人感冒有了进一步认识,提出扶正祛邪的治疗原则。

感冒有普通感冒与时行感冒之分,中医感冒与西医学感冒基本相同,普通感冒相当于西医学的普通感冒、上呼吸道感染,时行感冒相当于西医学的流行性感冒,故西医感冒可参考本节辨证论治。

http://www.zysj.com.cn/lilunshuji/neikexue/76-2-1.html
《中医内科学》 >
第一节 感冒
感冒是感受触冒风邪或时行病毒,引起肺卫功能失调,出现鼻塞,流涕,喷嚏,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等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外感疾病。感冒又有伤风、冒风、伤寒、冒寒、重伤风等名称。

感冒为常见多发病,其发病之广,个体重复发病率之高,是其它任何疾病都无法与之相比的。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以冬春季为多。轻型感冒虽可不药而愈,重症感冒却能影响工作和生活,甚至可危及小儿、老年体弱者的生命,尤其是时行感冒暴发时,迅速流行,感染者众多,症状严重,甚至导致死亡,造成严重后果。而且,感冒也是咳嗽、心悸、水肿、痹病等多种疾病发生和加重的因素。故感冒不是小病,须积极防治。中医药对普通感冒和时行感冒均有良好疗效,对已有流行趋势或流行可能的地区、单位,选用相应中药进行预防和治疗,可以收到显著的效果。

早在《内经》已经认识到感冒主要是外感风邪所致。《素问·骨空论》说:“风从外人,令人振寒,汗出,头痛,身重,恶寒。”汉《伤寒论》已经论述了寒邪所致感冒的证治,所列桂枝汤、麻黄汤为感冒风寒轻重两类证候的治疗作了示范。隋《诸病源候论·风热候》指出;“风热之气,先从皮毛人于肺也。……其状使人恶风寒战,目欲脱,涕唾出,……有青黄脓涕”,已经认识到风热病邪可引起感冒并较准确地描述其临床证候。《诸病源候论》所指的“时气病”之类,应包含有“时行感冒”。至于感冒之病名,则首见于北宋《仁斋直指方,诸风》篇,兹后历代医家沿用此名,并将感冒与伤风互称。元《丹溪心法,伤风》明确指出本病病位在肺,治疗“宜辛温或辛凉之剂散之”。明《万病回春·伤寒附伤风》说:“四时感冒风寒者宜解表也”。清代不少医家已认识到本病与感受时行病毒有关,《类证治裁·伤风》就有“时行感冒”之名。《证治汇补·伤风》等对虚人感冒有了进一步认识,提出扶正祛邪的治疗原则。

感冒有普通感冒与时行感冒之分,中医感冒与西医学感冒基本相同,普通感冒相当于西医学的普通感冒、上呼吸道感染,时行感冒相当于西医学的流行性感冒,故西医感冒可参考本节辨证论治。
从这不知道水平如何的《中医内科学》的节选看,首先,“感冒”的确是中医的名词;其次,“感冒”一词自北宋就有了;第三,所谓“时行病毒”一词,说明“病毒”一词早已有之,但是那时的意思绝对不是现在的概念;第四,中医的感冒症状和西医的基本相同,但是这背后让我疑惑的东西更多。具体有时间再写。
我也是学中医的,对当年把heart,liver,lung翻译成心肝肺的人,我是恨之入骨,心肝肺是中医固有的,而西医应该用音译。对中医的误会,首先就是用西医概念来理解中医名词。


中医按摩治感冒的基本操作方法,可能已经很少人知道,小时候俺感冒发烧老爹经常涂万金油捏按俺的太阳印堂凤池肩井,百度上有更详细的纪录。
  风寒型按揉印堂、太阳、迎香,分抹前额,拿按合谷、外关,以 人体出汗为度,然后用力拿捏风池、肩井,依次按揉中府、风门、风 池、肺俞(每穴操作时间为1~2分钟),接着再按揉上背部1~2分钟, 最后拿捏手太阴肺经和手阳明大肠经1~2遍。
  化热型按揉印堂、太阳、迎香,分抹前额,然后从肩部沿手阳明 大肠经和手太阴肺经向手指末端拿揉1~2遍,重点按揉曲池、尺泽、 外关、合谷、鱼际,拿揉风池,再着力按揉中府、天突、膻中,拿捏 肩井,按摩上背部1~2分钟,并点按大椎、肺俞(每穴操作时间为1 ~2分钟),拍打上背至两肩5遍,并沿督脉和膀胱经从上背部向腰部拍打5遍。
  治疗原理如下:
  风寒型按摩印堂、迎香,分推前额,能止头痛、通鼻窍;按肺俞 与中府(肺募穴、手、足太阴经交会穴),乃俞募相配,能宣肺解表, 止咳嗽,除鼻塞;按风门(足太阳经与督脉交会穴),可散风止咳, 除热,止头痛、项强;按揉拿捏风门、风池(足少阳、阳维之会)、 肩井(足少阳、阳维之会),可解表散寒止头项疼痛;按揉合谷(手阳明经之原穴)、外关(八脉交会穴),可疏风清热、舒筋活络,能 加强解表之力。
  化热型点按大椎(诸阳之会)能宣通三阳经气,具有良好的解热 作用;按风池可疏风散热解表;按曲池(手阳明经之合穴)、合谷能 泻肺热,除咳嗽并消除咽喉肿痛;按膻中(手、足阳明经交会穴)、 天突(阴维、任脉之会)可止咳,消除咽喉肿痛。
  中医推拿按摩治疗上述普通感冒,轻证3~4次即可痊愈。在操作时应避风寒。同时,患者也要在饮食起居上注意防寒保暖,多饮开水, 避免过度劳累。由于按摩治疗一般无不良反应,所以这种方法尤其适合小孩、老人和准备孕育者。对于孕妇,在医生的指导下可减除合谷 等穴。

中医按摩治感冒的基本操作方法,可能已经很少人知道,小时候俺感冒发烧老爹经常涂万金油捏按俺的太阳印堂凤池肩井,百度上有更详细的纪录。
  风寒型按揉印堂、太阳、迎香,分抹前额,拿按合谷、外关,以 人体出汗为度,然后用力拿捏风池、肩井,依次按揉中府、风门、风 池、肺俞(每穴操作时间为1~2分钟),接着再按揉上背部1~2分钟, 最后拿捏手太阴肺经和手阳明大肠经1~2遍。
  化热型按揉印堂、太阳、迎香,分抹前额,然后从肩部沿手阳明 大肠经和手太阴肺经向手指末端拿揉1~2遍,重点按揉曲池、尺泽、 外关、合谷、鱼际,拿揉风池,再着力按揉中府、天突、膻中,拿捏 肩井,按摩上背部1~2分钟,并点按大椎、肺俞(每穴操作时间为1 ~2分钟),拍打上背至两肩5遍,并沿督脉和膀胱经从上背部向腰部拍打5遍。
  治疗原理如下:
  风寒型按摩印堂、迎香,分推前额,能止头痛、通鼻窍;按肺俞 与中府(肺募穴、手、足太阴经交会穴),乃俞募相配,能宣肺解表, 止咳嗽,除鼻塞;按风门(足太阳经与督脉交会穴),可散风止咳, 除热,止头痛、项强;按揉拿捏风门、风池(足少阳、阳维之会)、 肩井(足少阳、阳维之会),可解表散寒止头项疼痛;按揉合谷(手阳明经之原穴)、外关(八脉交会穴),可疏风清热、舒筋活络,能 加强解表之力。
  化热型点按大椎(诸阳之会)能宣通三阳经气,具有良好的解热 作用;按风池可疏风散热解表;按曲池(手阳明经之合穴)、合谷能 泻肺热,除咳嗽并消除咽喉肿痛;按膻中(手、足阳明经交会穴)、 天突(阴维、任脉之会)可止咳,消除咽喉肿痛。
  中医推拿按摩治疗上述普通感冒,轻证3~4次即可痊愈。在操作时应避风寒。同时,患者也要在饮食起居上注意防寒保暖,多饮开水, 避免过度劳累。由于按摩治疗一般无不良反应,所以这种方法尤其适合小孩、老人和准备孕育者。对于孕妇,在医生的指导下可减除合谷 等穴。
wwww130 发表于 2009-8-31 09:46
这个治疗的疗程是多久?1天、2天还是3天?从我上面的那个链接里面看,普通感冒的病程大概在3-5天,重者7-8天。

【临床表现】

感冒起病较急,骤然发病,无潜伏期(或潜伏期极短)。病程短,少者3-5天,多者7-8天。以肺卫症状为主症,如鼻塞、流涕、喷嚏、咳嗽、恶寒、发热、全身不适等。症状表现呈多样化,以鼻咽部痒、干燥、不适为早期症状,继则喷嚏、鼻塞、鼻涕或疲乏、全身不适等,轻则上犯肺窍,症状不重,易于痊愈;重则高热、咳嗽、胸痛,呈现肺卫证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