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开创中国航空发动机事业新局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30 00:36:22
2004/06/04 </P>
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成立以来的五年,正是航空工业面对新世纪的历史机遇,迎接挑战、不断前进的五年,也是航空发动机行业调整、整合、发展、收获的五年。这五年里,我国航空发动机事业稳步发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P>
回顾中航一集团成立以来的五年,航空发动机行业科研、生产、质量形势基本稳定;航空发动机重点型号研制、生产任务按节点完成;燃气轮机产品研制、生产进展顺利,产品发展初见成效,形成了轻型、中型、重型燃气轮机共同开发的良好局面;转包生产发展势头强劲,从品种、技术含量到创汇额大幅度增长,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前景。</P>
五年来,航空发动机行业在研制、生产、管理体系方面不断改革、调整,取得重大成果,在中航一集团实现大集团战略过程中率先试点,完成行业整合,中航一集团发动机事业部于2003年12月17日在北京正式挂牌成立。</P>
<P> </P></P>
中航一集团成立五年来,发动机行业年产值、销售收入、利润逐年增长,大幅度上升。五年累计,共实现销售收入258.3亿元,年平均增长20.1%;完成利润4.6亿元,年平均增长62.9%;发动机行业转包生产创汇额五年累计27970万美元,年平均增长23.7%。</P>
2003年,航空发动机行业经济指标大幅度增长,全年完成销售收入70亿元,同比增长20.0%;实现利润2.47亿元,同比增长131.1%,占集团公司总利润额的20%。</P>
2003年转包生产创汇额突破7000万美元,超过集团公司转包生产交付总额的50%。</P>
<P> </P></P>
1999年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成立,这是我国国防工业体制改革迈出的重大一步,是航空工业完全摆脱计划经济影响、全面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大变革。航空发动机行业在这场重大的体制改革中也走过了不同的发展阶段。</P>
新中国航空工业建立时,基本上是以飞机生产为中心,建立相应的配套体系,航空发动机生产也是这样服务于飞机生产;那时在飞机厂附近一定有一家相应的发动机厂,生产飞机所需的发动机。新中国航空发动机事业也是从修理起步,从仿制开始,通过不断改进、改型,摸索航空发动机研制、生产的规律,逐步走上自行研制的道路。但是由于历史原因和原来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航空发动机行业总体布局不尽合理,结构性矛盾突出,科研管理模式落后,自主研究与发展的能力不足,企业产品更新换代缓慢,以至于中国制造的飞机长期以来缺少一颗健康、强劲的“中国心”。</P>
中航一集团成立时,按照集中统一的原则,产品、科研相对集中,航空发动机的型号管理和批生产管理工作由集团公司航空产品部负责,发动机预研的管理工作由集团公司科技发展部负责,集团公司负责组织航空发动机重点型号研制工作、发动机大修生产线建设以及涡喷6、涡喷7、涡喷8、涡喷13系列发动机的批生产和修理任务。这种调整突出了行业管理,但是还没有把航空发动机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来考虑。</P>
2001年7月25日,中航一集团为加强航空产品专业化管理,决定成立发动机部,作为集团公司航空发动机研制和生产的管理部门,把发动机型号及技术延伸产品研制、生产作为系统工程,由发动机部负责组织、实施。这次调整,突出了系统工程思想,从集团公司管理的层面上把发动机作为一个完整的动力系统,有利于按照航空产品研制、生产的规律推动航空发动机事业发展。</P>
2003年12月17日,中航一集团在实施“整合、凝聚、创新、卓越”大集团战略过程中,对发动机研制、生产厂所进行整合,把分布在东北、西北、西南、华东等地区的17家相关单位及集团公司发动机部整合,成立集团公司发动机事业部,将航空发动机管理部门、研究单位、生产厂家聚合成一个团队,形成航空发动机行业,以此承担起发展中国航空发动机事业的重任,推动中国航空发动机走向世界。</P>
中航一集团总经理刘高倬在发动机事业部成立大会上说“发动机事业部成立标志着我们整个改革调整、实施大集团战略又迈出了新的一步。”他阐述了组建发动机事业部的思路是通过“同类项”整合,解决过去形成的“大而全”、“小而全”问题,合理调配资源,减少内部摩擦,形成竞争合力,这样才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行业整合,才能以中国航空发动机行业的实力参与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国际化的合作与竞争。</P>
刘高倬总经理特别强调发动机事业部成立既不同于此前集团公司发动机部的管理,也不同于过去曾经有过的发动机公司的管理;他说,这是一个新的概念,发动机事业部非常重要的一个职能就是要按照航空发动机专业化发展的规律做强做大,形成专业化的强力优势,解放生产力。</P>
今年2月15日发动机事业部召开了第一次工作会议。会议工作报告中指出:“航空要发展,动力须先行”的理念越来越多地为业内外人士认同;发动机行业全体干部、职工在集团公司党组坚强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团结奋进,克服重重困难,实行了科研生产和行业整顿两不误,各项工作取得了较大进展。</P>
<P> </P></P>
航空发动机行业干部职工奋力攻坚,奠定发展基础。2003年航空发动机研制生产方面,“秦岭”发动机通过技术鉴定、涡喷13B发动机通过设计定型、进口发动机修理通过考核,这三个项目当年获得效益。两种配装新型飞机的发动机通过立项,高推重比发动机研制完成核心机工程图设计并发图,第一套上天试飞的发动机全权限数字控制系统演示验证通过验收。制订了发动机行业信息技术应用“十五”规划,开始实施制造数字化工程建设和重点型号项目协同管理平台建设。QD128和QD70燃气轮机成功并网发电,重型燃机R0110项目通过国家科技部一期验收,全面转入研制阶段;QC70燃气轮机通过用户立项审查。</P>
<P> </P></P>
改革调整取得一定突破,结构调整稳步推进。黎明公司、西航公司、黎阳公司、远东公司4个单位制订的军品科研生产能力调整方案通过评审。“精化主业,分离辅业”工作继续深化,黎明公司、六一四所、红湖机械厂等单位在剥离辅业并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突出主业等方面取得了成果;其他单位也完成了相关工作,为进一步改制创造了条件。</P>
发动机行业在2003年贯彻中航一集团《集团文化建设纲要》,围绕发动机事业部整合的思路与发展开展宣讲活动,宣讲航空发动机行业发展的愿景。发动机行业统一的发展思路逐步形成,一个新的团队文化悄然兴起,有力地促进了发动机行业各项工作健康发展。发动机行业一流环境建设和质量文化建设也在不断推进,继黎明公司获得“一流环境”建设铜牌,红林机械厂和新艺机械厂也在2003年获得“一流环境”建设铜牌。在近年来6“西格玛”培训中,发动机行业在集团公司组织的培训中有30人取得“绿带”资格、20人获得“黑带”资格;黎明公司、西航公司通过自己培训也有67人取得“绿带”资格。发动机行业成为中航一集团“绿带”和“黑带”人数最多的行业。</P>
<P> </P></P>
中航一集团成立5年来,航空发动机行业取得了明显的成绩与变化。发动机事业部整合成立,是中航一集团在航空工业结构调整中实施大集团战略的重大步骤。发动机事业部从整合成立的那一刻起,就直面多年积淀的深层次问题和行业结构性矛盾。面对航空工业50多年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航空发动机行业总体布局不尽合理、结构性矛盾突出、总体水平较为落后、缺乏自主发展能力的局面,发动机事业部的领导清醒地认识到,要解决上述问题,必须尽快深入进行改革调整,实现行业布局及企业结构向合理、正确的模式转变,这是发动机事业部成立后的头等重要的工作。</P>
发动机事业部领导毫不掩饰面临的巨大困难:科研管理模式落后,自主研发、创新能力不足;企业产品更新换代缓慢,还不能完全满足用户需要。发动机事业部常务副主任杨锐明确指出:当前面临的最紧迫的形势就是研制和交付的发动机不能满足用户需求,发动机生产中存在的配套能力不足、发动机研制中陆续暴露出的一些技术问题、发动机使用中出现的一些质量问题,都反映出我们在技术、质量和管理上还存在的不足。</P>
杨锐指出:要激活生产力,发动机行业必须打破原有的思维模式,立足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在后续产品研制中通过科学的项目工程管理和信息化手段,形成预研、型号研制、产品生产及可靠性持续增长各环节不断反馈、持续改进的格局,加速推动航空发动机行业健康、持续地发展。</P>
人才匮乏使得行业发展缺乏动力,这是发动机行业面临的一个极大的难题。发动机事业部整合成立为解决这个难题创造了条件。发动机事业部凝聚了发动机行业科研、生产资源,可以打破单位间的界限,综合利用全行业的人才资源,建立发动机专业多领域专家系统,集中全行业的智慧和经验,发挥发动机行业团队的整体作用,实现无缝连接的一体化作战,为整个发动机行业的研制、生产提供有力的支撑,提高整个发动机行业的生存能力和核心竞争力。</P>
发动机事业部常务副主任杨锐阐述了发动机事业部进行科研、生产、经营一体化运作的目标,就是把现有分散且各自为战的发动机科研、生产力量凝聚成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发动机团队,最终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产业。</P>2004/06/04 </P>
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成立以来的五年,正是航空工业面对新世纪的历史机遇,迎接挑战、不断前进的五年,也是航空发动机行业调整、整合、发展、收获的五年。这五年里,我国航空发动机事业稳步发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P>
回顾中航一集团成立以来的五年,航空发动机行业科研、生产、质量形势基本稳定;航空发动机重点型号研制、生产任务按节点完成;燃气轮机产品研制、生产进展顺利,产品发展初见成效,形成了轻型、中型、重型燃气轮机共同开发的良好局面;转包生产发展势头强劲,从品种、技术含量到创汇额大幅度增长,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前景。</P>
五年来,航空发动机行业在研制、生产、管理体系方面不断改革、调整,取得重大成果,在中航一集团实现大集团战略过程中率先试点,完成行业整合,中航一集团发动机事业部于2003年12月17日在北京正式挂牌成立。</P>
<P> </P></P>
中航一集团成立五年来,发动机行业年产值、销售收入、利润逐年增长,大幅度上升。五年累计,共实现销售收入258.3亿元,年平均增长20.1%;完成利润4.6亿元,年平均增长62.9%;发动机行业转包生产创汇额五年累计27970万美元,年平均增长23.7%。</P>
2003年,航空发动机行业经济指标大幅度增长,全年完成销售收入70亿元,同比增长20.0%;实现利润2.47亿元,同比增长131.1%,占集团公司总利润额的20%。</P>
2003年转包生产创汇额突破7000万美元,超过集团公司转包生产交付总额的50%。</P>
<P> </P></P>
1999年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成立,这是我国国防工业体制改革迈出的重大一步,是航空工业完全摆脱计划经济影响、全面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大变革。航空发动机行业在这场重大的体制改革中也走过了不同的发展阶段。</P>
新中国航空工业建立时,基本上是以飞机生产为中心,建立相应的配套体系,航空发动机生产也是这样服务于飞机生产;那时在飞机厂附近一定有一家相应的发动机厂,生产飞机所需的发动机。新中国航空发动机事业也是从修理起步,从仿制开始,通过不断改进、改型,摸索航空发动机研制、生产的规律,逐步走上自行研制的道路。但是由于历史原因和原来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航空发动机行业总体布局不尽合理,结构性矛盾突出,科研管理模式落后,自主研究与发展的能力不足,企业产品更新换代缓慢,以至于中国制造的飞机长期以来缺少一颗健康、强劲的“中国心”。</P>
中航一集团成立时,按照集中统一的原则,产品、科研相对集中,航空发动机的型号管理和批生产管理工作由集团公司航空产品部负责,发动机预研的管理工作由集团公司科技发展部负责,集团公司负责组织航空发动机重点型号研制工作、发动机大修生产线建设以及涡喷6、涡喷7、涡喷8、涡喷13系列发动机的批生产和修理任务。这种调整突出了行业管理,但是还没有把航空发动机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来考虑。</P>
2001年7月25日,中航一集团为加强航空产品专业化管理,决定成立发动机部,作为集团公司航空发动机研制和生产的管理部门,把发动机型号及技术延伸产品研制、生产作为系统工程,由发动机部负责组织、实施。这次调整,突出了系统工程思想,从集团公司管理的层面上把发动机作为一个完整的动力系统,有利于按照航空产品研制、生产的规律推动航空发动机事业发展。</P>
2003年12月17日,中航一集团在实施“整合、凝聚、创新、卓越”大集团战略过程中,对发动机研制、生产厂所进行整合,把分布在东北、西北、西南、华东等地区的17家相关单位及集团公司发动机部整合,成立集团公司发动机事业部,将航空发动机管理部门、研究单位、生产厂家聚合成一个团队,形成航空发动机行业,以此承担起发展中国航空发动机事业的重任,推动中国航空发动机走向世界。</P>
中航一集团总经理刘高倬在发动机事业部成立大会上说“发动机事业部成立标志着我们整个改革调整、实施大集团战略又迈出了新的一步。”他阐述了组建发动机事业部的思路是通过“同类项”整合,解决过去形成的“大而全”、“小而全”问题,合理调配资源,减少内部摩擦,形成竞争合力,这样才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行业整合,才能以中国航空发动机行业的实力参与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国际化的合作与竞争。</P>
刘高倬总经理特别强调发动机事业部成立既不同于此前集团公司发动机部的管理,也不同于过去曾经有过的发动机公司的管理;他说,这是一个新的概念,发动机事业部非常重要的一个职能就是要按照航空发动机专业化发展的规律做强做大,形成专业化的强力优势,解放生产力。</P>
今年2月15日发动机事业部召开了第一次工作会议。会议工作报告中指出:“航空要发展,动力须先行”的理念越来越多地为业内外人士认同;发动机行业全体干部、职工在集团公司党组坚强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团结奋进,克服重重困难,实行了科研生产和行业整顿两不误,各项工作取得了较大进展。</P>
<P> </P></P>
航空发动机行业干部职工奋力攻坚,奠定发展基础。2003年航空发动机研制生产方面,“秦岭”发动机通过技术鉴定、涡喷13B发动机通过设计定型、进口发动机修理通过考核,这三个项目当年获得效益。两种配装新型飞机的发动机通过立项,高推重比发动机研制完成核心机工程图设计并发图,第一套上天试飞的发动机全权限数字控制系统演示验证通过验收。制订了发动机行业信息技术应用“十五”规划,开始实施制造数字化工程建设和重点型号项目协同管理平台建设。QD128和QD70燃气轮机成功并网发电,重型燃机R0110项目通过国家科技部一期验收,全面转入研制阶段;QC70燃气轮机通过用户立项审查。</P>
<P> </P></P>
改革调整取得一定突破,结构调整稳步推进。黎明公司、西航公司、黎阳公司、远东公司4个单位制订的军品科研生产能力调整方案通过评审。“精化主业,分离辅业”工作继续深化,黎明公司、六一四所、红湖机械厂等单位在剥离辅业并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突出主业等方面取得了成果;其他单位也完成了相关工作,为进一步改制创造了条件。</P>
发动机行业在2003年贯彻中航一集团《集团文化建设纲要》,围绕发动机事业部整合的思路与发展开展宣讲活动,宣讲航空发动机行业发展的愿景。发动机行业统一的发展思路逐步形成,一个新的团队文化悄然兴起,有力地促进了发动机行业各项工作健康发展。发动机行业一流环境建设和质量文化建设也在不断推进,继黎明公司获得“一流环境”建设铜牌,红林机械厂和新艺机械厂也在2003年获得“一流环境”建设铜牌。在近年来6“西格玛”培训中,发动机行业在集团公司组织的培训中有30人取得“绿带”资格、20人获得“黑带”资格;黎明公司、西航公司通过自己培训也有67人取得“绿带”资格。发动机行业成为中航一集团“绿带”和“黑带”人数最多的行业。</P>
<P> </P></P>
中航一集团成立5年来,航空发动机行业取得了明显的成绩与变化。发动机事业部整合成立,是中航一集团在航空工业结构调整中实施大集团战略的重大步骤。发动机事业部从整合成立的那一刻起,就直面多年积淀的深层次问题和行业结构性矛盾。面对航空工业50多年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航空发动机行业总体布局不尽合理、结构性矛盾突出、总体水平较为落后、缺乏自主发展能力的局面,发动机事业部的领导清醒地认识到,要解决上述问题,必须尽快深入进行改革调整,实现行业布局及企业结构向合理、正确的模式转变,这是发动机事业部成立后的头等重要的工作。</P>
发动机事业部领导毫不掩饰面临的巨大困难:科研管理模式落后,自主研发、创新能力不足;企业产品更新换代缓慢,还不能完全满足用户需要。发动机事业部常务副主任杨锐明确指出:当前面临的最紧迫的形势就是研制和交付的发动机不能满足用户需求,发动机生产中存在的配套能力不足、发动机研制中陆续暴露出的一些技术问题、发动机使用中出现的一些质量问题,都反映出我们在技术、质量和管理上还存在的不足。</P>
杨锐指出:要激活生产力,发动机行业必须打破原有的思维模式,立足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在后续产品研制中通过科学的项目工程管理和信息化手段,形成预研、型号研制、产品生产及可靠性持续增长各环节不断反馈、持续改进的格局,加速推动航空发动机行业健康、持续地发展。</P>
人才匮乏使得行业发展缺乏动力,这是发动机行业面临的一个极大的难题。发动机事业部整合成立为解决这个难题创造了条件。发动机事业部凝聚了发动机行业科研、生产资源,可以打破单位间的界限,综合利用全行业的人才资源,建立发动机专业多领域专家系统,集中全行业的智慧和经验,发挥发动机行业团队的整体作用,实现无缝连接的一体化作战,为整个发动机行业的研制、生产提供有力的支撑,提高整个发动机行业的生存能力和核心竞争力。</P>
发动机事业部常务副主任杨锐阐述了发动机事业部进行科研、生产、经营一体化运作的目标,就是把现有分散且各自为战的发动机科研、生产力量凝聚成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发动机团队,最终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产业。</P>
<P>进口发动机修理通过考核</P><P>-黎明/606总算能修AL-31F啦。</P>
<P>好消息,小飞猪大侠的分析更妙</P>
什么时候才能造呢?
<P>能修AL-31就不用把发动机送过严寒的西伯利亚,更不用被毛子勒索去N多的美刀。</P><P>要造就造F119和AL-41这个级别的,再不济EJ2000也成。</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6-8 9:46:52编辑过]
<P>话没有错呀,歼十装备的是AL-31FN,那东东西80年代就搞定了呀,</P><P>这个东东么,当然是给另外的机机用的。</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6-8 14:52:16编辑过]
<B>以下是引用<I>aliasmaya</I>在2004-6-8 10:42:00的发言:</B>

<P>高推比/推比十的核心机离台架试车还有段时间,我最乐观的估计(研制其间若没有发生重大反复)原型机问世起码是要花上十年左右的时间!核心机/验证机—〉原型机试车—〉试飞定型 ,这个过程一般要经过15年~20年的</P>
<P>我们的四代机看来还是要用老毛子的AL41,当然那也是2015年的事了!</P>
<P>如果606争口气,发展涡扇十改型(参考F110-GE-129IPE的方案),改为整体叶盘风扇,复合材料丝缠绕的风扇机匣、改进提高涡轮性能(不知能否实现单晶合金取代DZ125定向凝固高温合金),改用全权限数字式电子控制系统(FADEC)以取代原有的模拟式加机械备份的控制系统等等,将10的推比提高至8.5~9左右,加力推力超过150kN,那么我们的四代机也可以有颗“临时心脏”进行首飞。</P>


WS10能达到这么高的水平?
<B>以下是引用<I>aliasmaya</I>在2004-6-8 9:41:00的发言:</B>

<P>高推比核心机完成发图,是否说明推比十航发已正式上马,处在工程研制而不是预研阶段?一般而言核心机/验证机是将预研成果同型号设计研制相衔接的一关键桥梁,是全面验证、发展和应用预研成果并使之迅速向型号转移的重要阶段。</P>
<P>6月4日航空报增刊中有一句话令人影响深刻:“关于航空发动机专家有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当一架飞机在起飞线上即将首飞的时候,推动它上天的是一台已经定型的发动机!”</P>
<P>而我们的新机都定型了,配套的自产航发还处于试飞阶段[em03]</P>

<P>
<P>那句话不尽准确!举个例子:苏27是69年开始研制的,当时根本就没有发动机AL31N的研制,开始时用的是P33发动机。AL31N是从75年才开始的,85年设计定型,这时的苏27已经定型一年多了。可见其发动机研制是滞后的。而且首飞的发动机(1977年5月20日首飞成功)当时根本就没有定型!!</P>
<P>所以WS10没有定型也不是什么例外。反正我们还有一个可以替代的发动机。</P>
WS-10A差不多的F110已经达到145千牛级.应该没有问题.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6-8 14:05:11编辑过]
昆仑的推力大约8T,那么新涡扇不过12。5T。
就别吹了,我们发动机的起点这么低,现在就是拼了命发展又能高到哪儿去?老老实实把发动机搞上去才是正理!
无锡614所2002年AL31大修线建成.
<P>ws10.1997年转入型号研制,</P><P>2001.7原型机成功(在27上首飞)</P><P>2002.12转入定型试飞</P><P>2004。5报道410厂发图,招聘项目经理。</P><P>2005小批量生产</P><P>最大推力:132kn  推比:7。5    涡轮前:1747k</P>
<P>发动机研究:</P>
<P>1总体方案</P>
<P>23大高压部件研制及匹配试验</P>
<P>3核心机研制</P>
<P>4技术验证机研制</P>
<P>5原型机研制</P>
<P>6科研试飞</P>
<P>7定型试飞</P>
<P>8量产</P>
<B>以下是引用<I>ddeerr1234</I>在2004-6-8 17:28:00的发言:</B>

<P>ws10.1997年转入型号研制,</P>
<P>2001.7原型机成功(在27上首飞)</P>
<P>2002.12转入定型试飞</P>
<P>2004。5报道410厂发图,招聘项目经理。</P>
<P>2005小批量生产</P>
<P>最大推力:132kn  推比:7。5    涡轮前:1747k</P>


涡轮前温度1747k? 有那么高么?
<P>是!第四代发动机中最差的M88-2是1850K,</P><P>F119:1970K.         </P><P>WP13B:1180K</P><P>WS9:1440K</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