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买不起”----“经济适用房遭弃购”再现昆明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04:40:37
2009-08-24 08:40作者:陈昌云来源:工人日报 http://biz.xinmin.cn/rehouse/2009/08/24/2424772.html
    案例——

  首位申购者的尴尬困境

  8月14日,昆明子君村经适房一期销售正式结束。自4月7日销售以来,历时4个多月,昆明市房管局共安排了5287户低收入家庭购房。然而,截至销售的最后一日,子君村一期共5300套经适房,仅售出2510余户。除少数想购蒜村经适房的申购者外,仍有近半数低收入家庭放弃购房。

  申请购房者洪泽,是5287户申购群体的首位申购者,由于放弃购房,他成为媒体争相采访的“热点人物”。

  洪泽排在首位,代表着两层意思:他数在5287户申购者中,家庭条件最为困难,最需要房子;他拥有最优先的选择权,可挑选自己最为中意的房子。

 然而,最终他还是放弃了。

  “为了获得购买经适房的资格,我从2006年起就开始申请。在此期间,我在昆阳父母家和昆明间已往返奔波过了无数次。在得知自己有购经适房资格的那一刻,我高兴得简直要跳了起来。但是在了解到子君村经适房的售价和付款方式后,我的心情又跌到了谷底。”

  洪泽很沮丧:“我的放弃是无奈之举,但也是理性的,以我的经济状况,首付还能想办法解决,但明年竣工交房时要一次性付清40%的尾款,实在是有心无力了。”

  2006年10月31日,昆明经济适用房第一次面向社会开始申购。这个时候的洪泽,迫不及待地冲到昆明,在当时只是搭起来的一个棚子下,拿到了他的经济适用房购买申请表。

  洪泽年轻时被单位开除,后来每月只能靠低保度日。他一家四口和年事已高的二老6个人挤在昆阳老家20多平方米的房子里。洪泽本来已经申请了廉租房,然而就在快批下来时,原单位恢复了洪泽的正式职工身份。洪泽按月领取1000多元的退休金,一下子失去了低保身份,廉租房申请无望。听说昆明要建经济适用房后,洪泽觉得天无绝人之路,自己还是有希望买得起房子。

  两年间,洪泽在昆阳、昆明之间来来回回地盖章、交表、看公示不下20次,每一次夫妻俩都要花48元的路费,妻子为了取得低收入证明三下寻甸盖章,车票花了500多元。洪泽说,几年下来,光是路费就已经花掉了上千元。

  为了解经适房最新政策,洪泽还坚持看报。然而,去年11月,洪泽最后一次到昆明查看购房名单是否公示时,听说经适房不能贷款的消息,这让他彻底丧失了信心——对之前几乎没有积蓄的他来说,一次性付清十几万的房款是不可能的。之后他再不关注经适房的消息,就连自己是所有购房者中的第一个,也是别人告诉他的。

  售房那天,洪泽虽然知道正式售房时间,却没打算来,后来是售房处的工作人员打电话给他说,“即便不买也可以来看看,凑凑热闹。”于是洪泽和妻子7点半从家出发,10点到了售房处。他告诉销售人员自己期望的房型是2室2厅,却并没有像别人一样签字交下1万元保证金。因为洪泽看中的65平方米的房子,需要约13.6万元,“第一期的8万多元我东拼西凑、砸锅卖铁还有可能凑得够,距交房只有一年时间,后面的那40%我是绝对凑不出来的。”洪泽说,他之所以到现场,是还抱着一点点的希望,“万一政府有新的优惠政策出台”。

  “买不起,就是买不起。”一句多少有些牢骚的话成为不少弃购者的心声。

  分析——

  症结与对策

  事实上,为了解决经适房的销路问题,让更多低收入家庭有房可住,昆明市政府也作了不少努力。

  一方面,申购门槛在逐步放宽。子君村项目的申购条件是家庭人均月收入低于425元,人均居住面积在12平方米以下;到蒜村项目时已放宽为:家庭人均年收入低于9666.78元,月均805.5元。

  另一方面,经适房的最终销售价格也在不断下调。去年11月,市发改委核定子君村项目预售价格为2556元/平方米;到正式销售时,价格已下调为2100元/平方米。

  但弃购现象仍然还是出现。

  不仅昆明,全国不少城市都出现了同类现象,2007年7月,济南204套经适房过半被弃购。2008年8月杭州第一期经适房两成遭弃购。2008年12月广州首批经适房1170套被弃购。2008年该年度深圳市388套经济适用房遭弃购……

  针对昆明经适房大量弃购现象,记者采访了对昆明房地产市场颇有研究的昆明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副教授、房地产经营管理教研室主任邓晓盈。

  邓晓盈说:“经济适用住房市场和廉租房市场一样,是不完全市场和保障性市场。现在的政策是只售不租,销售价高于成本价又低于商品房价,要求购买者较短时间一次性付清房款,银行不愿放贷。这些直接导致目前经济适用住房的尴尬困境。”

  按照邓晓盈的观点,导致弃购的原因具体分析有以下几个,首先,只售不租供应模式,迫使部分收入水平低、居住面积不足、又无外援的家庭只有一种选择——放弃购买,转而承租单位房或农房;而没有根据家庭经济发展状况,先承租,而后收入增加再购买的过渡机会。

  其次,经济适用房又不是完全意义上的解决“居者有其屋”的公共产品,因为它的售价高于成本却又低于商品房,即经济适用房建设成本构成也包括土地成本、建设成本、各类税费、开发企业基本规定利润,它甚至高于一些“普通商品房”售价,这为购买者带来了不少困惑。

  再次,低收入住房群体不仅仅面临住房困难,还同时面临医药费用高、子女教育成本沉重、就业压力增大等一系列问题,各方面负担沉重。

  第四,购买普通商品房是完全产权,并无明显性价比的经济适用房却是限制性产权房。

  第五,由于经济适用房是为了解决城市低收入群体的住房问题,而这一群体的最大特征就是收入水平低,还贷能力弱,银行放贷风险大,因此,迟迟得不到银行的贷款支持,从而陷入连锁效应:买不起—需要贷款而无贷款支持—仍然买不起—供应模式只有出售没有出租—放弃购买。

  最终带来的结果就是:经济适用住房叫好不叫座,低收入群体住房仍然困难。

  她建议:其一,建立出租型经济适用住房模式,作为经济适用房制度的完善补充,政府在出租型经济适用住房供应模式中起关键作用。其二,引进开发商投资模式,既解决经济适用住房建设资金问题,又有效地对经济适用住房实施有效管理;探索出租型经济适用房出租周转管理方法,以发挥经济适用住房的最大效用。其三,作为保障性住房,严格保障群体和保障产品的确定,真正把它运作成政府解决“居者有其屋”的公共产品。在供应群体、产品类型和面积、户型上作为既区别于廉租房,又是廉租房的延伸和补充。其四,在以上建议都不可行的情况下,建议取消经济适用房,以保证商品房市场的有序健康发展,也确实体现商品房作为政府解决“居者有其屋”的公共产品的属性。(陈昌云)2009-08-24 08:40作者:陈昌云来源:工人日报 http://biz.xinmin.cn/rehouse/2009/08/24/2424772.html
    案例——

  首位申购者的尴尬困境

  8月14日,昆明子君村经适房一期销售正式结束。自4月7日销售以来,历时4个多月,昆明市房管局共安排了5287户低收入家庭购房。然而,截至销售的最后一日,子君村一期共5300套经适房,仅售出2510余户。除少数想购蒜村经适房的申购者外,仍有近半数低收入家庭放弃购房。

  申请购房者洪泽,是5287户申购群体的首位申购者,由于放弃购房,他成为媒体争相采访的“热点人物”。

  洪泽排在首位,代表着两层意思:他数在5287户申购者中,家庭条件最为困难,最需要房子;他拥有最优先的选择权,可挑选自己最为中意的房子。

 然而,最终他还是放弃了。

  “为了获得购买经适房的资格,我从2006年起就开始申请。在此期间,我在昆阳父母家和昆明间已往返奔波过了无数次。在得知自己有购经适房资格的那一刻,我高兴得简直要跳了起来。但是在了解到子君村经适房的售价和付款方式后,我的心情又跌到了谷底。”

  洪泽很沮丧:“我的放弃是无奈之举,但也是理性的,以我的经济状况,首付还能想办法解决,但明年竣工交房时要一次性付清40%的尾款,实在是有心无力了。”

  2006年10月31日,昆明经济适用房第一次面向社会开始申购。这个时候的洪泽,迫不及待地冲到昆明,在当时只是搭起来的一个棚子下,拿到了他的经济适用房购买申请表。

  洪泽年轻时被单位开除,后来每月只能靠低保度日。他一家四口和年事已高的二老6个人挤在昆阳老家20多平方米的房子里。洪泽本来已经申请了廉租房,然而就在快批下来时,原单位恢复了洪泽的正式职工身份。洪泽按月领取1000多元的退休金,一下子失去了低保身份,廉租房申请无望。听说昆明要建经济适用房后,洪泽觉得天无绝人之路,自己还是有希望买得起房子。

  两年间,洪泽在昆阳、昆明之间来来回回地盖章、交表、看公示不下20次,每一次夫妻俩都要花48元的路费,妻子为了取得低收入证明三下寻甸盖章,车票花了500多元。洪泽说,几年下来,光是路费就已经花掉了上千元。

  为了解经适房最新政策,洪泽还坚持看报。然而,去年11月,洪泽最后一次到昆明查看购房名单是否公示时,听说经适房不能贷款的消息,这让他彻底丧失了信心——对之前几乎没有积蓄的他来说,一次性付清十几万的房款是不可能的。之后他再不关注经适房的消息,就连自己是所有购房者中的第一个,也是别人告诉他的。

  售房那天,洪泽虽然知道正式售房时间,却没打算来,后来是售房处的工作人员打电话给他说,“即便不买也可以来看看,凑凑热闹。”于是洪泽和妻子7点半从家出发,10点到了售房处。他告诉销售人员自己期望的房型是2室2厅,却并没有像别人一样签字交下1万元保证金。因为洪泽看中的65平方米的房子,需要约13.6万元,“第一期的8万多元我东拼西凑、砸锅卖铁还有可能凑得够,距交房只有一年时间,后面的那40%我是绝对凑不出来的。”洪泽说,他之所以到现场,是还抱着一点点的希望,“万一政府有新的优惠政策出台”。

  “买不起,就是买不起。”一句多少有些牢骚的话成为不少弃购者的心声。

  分析——

  症结与对策

  事实上,为了解决经适房的销路问题,让更多低收入家庭有房可住,昆明市政府也作了不少努力。

  一方面,申购门槛在逐步放宽。子君村项目的申购条件是家庭人均月收入低于425元,人均居住面积在12平方米以下;到蒜村项目时已放宽为:家庭人均年收入低于9666.78元,月均805.5元。

  另一方面,经适房的最终销售价格也在不断下调。去年11月,市发改委核定子君村项目预售价格为2556元/平方米;到正式销售时,价格已下调为2100元/平方米。

  但弃购现象仍然还是出现。

  不仅昆明,全国不少城市都出现了同类现象,2007年7月,济南204套经适房过半被弃购。2008年8月杭州第一期经适房两成遭弃购。2008年12月广州首批经适房1170套被弃购。2008年该年度深圳市388套经济适用房遭弃购……

  针对昆明经适房大量弃购现象,记者采访了对昆明房地产市场颇有研究的昆明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副教授、房地产经营管理教研室主任邓晓盈。

  邓晓盈说:“经济适用住房市场和廉租房市场一样,是不完全市场和保障性市场。现在的政策是只售不租,销售价高于成本价又低于商品房价,要求购买者较短时间一次性付清房款,银行不愿放贷。这些直接导致目前经济适用住房的尴尬困境。”

  按照邓晓盈的观点,导致弃购的原因具体分析有以下几个,首先,只售不租供应模式,迫使部分收入水平低、居住面积不足、又无外援的家庭只有一种选择——放弃购买,转而承租单位房或农房;而没有根据家庭经济发展状况,先承租,而后收入增加再购买的过渡机会。

  其次,经济适用房又不是完全意义上的解决“居者有其屋”的公共产品,因为它的售价高于成本却又低于商品房,即经济适用房建设成本构成也包括土地成本、建设成本、各类税费、开发企业基本规定利润,它甚至高于一些“普通商品房”售价,这为购买者带来了不少困惑。

  再次,低收入住房群体不仅仅面临住房困难,还同时面临医药费用高、子女教育成本沉重、就业压力增大等一系列问题,各方面负担沉重。

  第四,购买普通商品房是完全产权,并无明显性价比的经济适用房却是限制性产权房。

  第五,由于经济适用房是为了解决城市低收入群体的住房问题,而这一群体的最大特征就是收入水平低,还贷能力弱,银行放贷风险大,因此,迟迟得不到银行的贷款支持,从而陷入连锁效应:买不起—需要贷款而无贷款支持—仍然买不起—供应模式只有出售没有出租—放弃购买。

  最终带来的结果就是:经济适用住房叫好不叫座,低收入群体住房仍然困难。

  她建议:其一,建立出租型经济适用住房模式,作为经济适用房制度的完善补充,政府在出租型经济适用住房供应模式中起关键作用。其二,引进开发商投资模式,既解决经济适用住房建设资金问题,又有效地对经济适用住房实施有效管理;探索出租型经济适用房出租周转管理方法,以发挥经济适用住房的最大效用。其三,作为保障性住房,严格保障群体和保障产品的确定,真正把它运作成政府解决“居者有其屋”的公共产品。在供应群体、产品类型和面积、户型上作为既区别于廉租房,又是廉租房的延伸和补充。其四,在以上建议都不可行的情况下,建议取消经济适用房,以保证商品房市场的有序健康发展,也确实体现商品房作为政府解决“居者有其屋”的公共产品的属性。(陈昌云)
还是租房吧!
告别上海:80后小夫妻放弃“上海寻梦”
2009-08-17 16:01记者:王晓庆来源:新民网
http://biz.xinmin.cn/rehouse/2009/08/17/2392075.html
【新民网·独家报道】8月17日,K537,上海—南宁,广西籍的小军带着最后一点行李踏上了回家的列车,在铁轨另一头等着他的,是早他一个月回去打点事务的老婆小李。

  上海,这个他们曾经意气风发欲打拼事业的城市,被他们留在了背影里,四年多的生活记忆里,房子问题一直是他们心头萦绕的“朱砂痣”。

  名校毕业 欲在“金融中心”打拼

  2005年6月,中国人民大学金融系毕业的小军顺利被上海一家事业单位录用,从事期货交易工作,刚毕业即月薪5000元的收入让他欣喜了一阵子,随即把在广州工作的女朋友接到了身边。

  刚大学毕业,买房显然不切实际,租房的成本也不菲。为了节省开销,二人在杨浦区扬州路租了一间“老公房”,四层楼房的顶层阁楼,楼梯是随时吱吱呀呀作响的木梯,8平方米左右,月租金800元。

  “女朋友也很体谅,没有抱怨过这么差的住宿环境,我的想法是先苦一段时间,攒钱将来买房子”,小军是这么规划未来生活的蓝图,先把工作稳定了,逐步升值加薪,然后在上海置房成家。

  为什么会选择来上海发展?小军的想法和很多新上海人如出一辙,国际化大都市、优质的工作平台、广阔的发展空间……让成千上万的高校毕业生希望能在上海打拼出一番天地。

  而小军也有自己的小算盘,名校金融系出身的他看中的是上海在国内金融领域的翘楚地位,上海获批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后,小军也希望能够抓住这难得的机遇,成就自己的事业梦想。

  2007年底,小军从原先的单位离职,入职太平洋证券公司,从事上市公司发行前期分析工作,月薪涨至8000元以上。但是,新工作长期在外地出差,女朋友小李独自在上海工作,于是和别人在控江路合租了一个两室户,小军回上海时就在这里落脚。

  房子问题搁置婚事 放弃梦想选择妥协

  “没有房子,是我们一直没有结婚的最重要原因”,谈了7年的恋爱,二人迟迟没有结婚,小军当初的承诺是,“一有房子就结婚”。可是,女友的年纪越来越大,家人催得紧,今年年初,二人还是在老家领了结婚证。

  虽然老婆还比较善解人意,但是婚后无房的状况还是让小两口起过不少争执,与人合租的不便更加剧了矛盾爆发的频率。

  眼瞅着上海房价噌噌地往上跳,小军算了算账,按照控江路附近2万元的均价计算,一套90平方米的房子要180万元,首付两成的话,月供4000多元。“按照我现在的工资水平,月供也勉强可以承担,但是首付这30多万怎么办?老家的父母指望不上,我的存款又不够”。

  “这样总不是办法,结婚后还过这样的日子太受罪了”,小军在记者面前掐掉了最后一支香烟,说道,“我们决定回家乡发展。南宁5000块的房子就非常好了,我这些年攒的钱够付首付,凭借在上海的工作经验也可以在南宁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

  “回去,日子可以过得很滋润。上海,就留给我的儿子来打拼吧。” 小军把租住屋的钥匙留在了桌子上,回头看了一眼曾经“上海的家”,转身大步迈向回老家的列车。(新民网记者 王晓庆)
越够格者越买不起 经适房是否已步入暴利时代?
2009-08-24 08:33作者:吴杭民来源:中国青年报
http://biz.xinmin.cn/rehouse/2009/08/24/2424733.html
据8月23日《广州日报》报道,周末的经适房申购现场,依旧人头攒动。人来人往之间,是中低收入者对于家的期待,这其中,为房款发愁的不在少数。而面对这个低收入群体来说,银行也不敢贸然批准两成首付贷款,这就给申请者带来更大压力。这样的矛盾,要如何解决?

作为我国住房保障机制重要一环的经济适用房,近一两年似乎“利空”不断:前不久,石家庄出现大量经济适用房遭弃购的现象;2008年8月,杭州第一期经适房两成遭弃购;2008年12月,广州首批经适房1170套被弃购;2008年,深圳市388套经济适用房遭弃购……据媒体报道,经适房弃购是因为部分家庭买不起。而如今,广州的经适房申购现场,也出现了同样的矛盾:越够格者,越买不起。

  政府推出经适房,是为了让买不起商品房的低收入者能通过申购经适房实现“居者有其屋”。可现在的现状却是:家庭越困难,越有资格申购,越担心买不起。这足以说明,现行的经适房定价机制、成本控制存在重大问题,已经脱离了经适房的本来“面目”。

  前不久的石家庄大量经济适用房遭弃购就是一个很明显的例子:开发商享受大量优惠政策而建造的经适房的均价,为何竟然只比附近的商业性开发的楼盘每平方米低200元?石家庄市民刘赤元(化名)说,他申请到了安苑二期一套80平方米的房子,但是,他一点也高兴不起来:“价格太高,我9楼的房子价格是每平方米2737元,而且不是完全产权,附近商品房开盘价格不过3000元左右,而且团购还可以打折。”他说,正是这个原因,安苑的房子才被大规模弃购。而在昆明,8月14日,昆明子君村经济适房一期销售正式结束。共5300套经济适用房,仅售出2510余套。近3000套经适房遭弃购,主要原因还是价格太高。

  经适房的价格为何与附近商品房的价格不相上下?这实在是个令人费解的问题。因为,经适房与商品房获得土地的方式是截然不同的:经济适用房建设用地实行行政划拨,免缴土地出让金;而商品房采用出让方式须缴纳土地出让金,这一笔费用就能极大地影响到房价的高低。如果按照国土资源部曾公布的“目前中国地价占房价平均为23.2%”的调查数据,经济适用房的价格,显然应大大低于商品房房价。而现在经济适用房的价格接近附近商品房价格的现实,不得不让我们拷问经济适用房是否也已步入暴利时代?否则,两者价格怎么会几近相等?高得会让很多的低收入群体望经适房发愁?

  房价成本公开,人们企盼已久,经济适用房是否能率先公开成本呢?比如,征地折迁费是多少?配套费是多少?利润又是多少?经适房的建设成本惟有透明、公开,接受监督和制约,才能房价更合理、更经济,才能进一步完善经济适用住房的定价机制。否则,没有成本核算的透明度,何来定价机制的合理性?(吴杭民)
我们这里经济适用房价格跟商品房差不多而且都是很远的地方!:L
其实这个事正常的社会现象。LZ贴的那个房价不算贵了
房子本来就是贵的,经济适用房本来就是扯蛋的政策,经济适用房本来就面对城市里收入不算最低,但是又买不起商品房的阶层。

当然了如果明白的说这种政策,大家都看出来扯蛋的地方,为啥他们买不起房就该政府补助呢????说不过去。

所以购房标准治好一压再压。最后就出现很荒谬的情况,符合规定的买不起,买得起的不符合规定。

经济适用房政策,不过是社会转型阶段,不了解市场规律,不了解土地价值的过度政策而已现在应该废除了。
飘缈神龙 发表于 2009-8-24 13:05
对了,正好遇见你了,请教你一个题外话,南北建筑成本有多大差异,这个能否说一下?
APM179 发表于 2009-8-24 14:22
印象建筑建安成本的主要有下面几个因素
1、抗震设防烈度对主体结构成本影响比较大
2、装修标准对建安成本影响也比较大
3、北方也就比南方多个采暖和保温,不过南方要考虑防热

所以南北方不是影响造价的主要因素。

房子的成本并没有固定的,标准不一样,成本就不一样,就想汽车夏利和奔驰的成本显然不应该一样吧。

要看成本,看下当地的公务员小区内部价格,就基本清楚了。那个真是成本价了,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