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弘范是什么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08:35:33
率领元朝大军灭了南宋的,张弘范同志,死于元世祖至元十六年,即公元1280年。

    十三年,浙东台州一带人民继续进行抗元斗争,张弘范奉命绥靖其地。他用恩威并济的手段,诛其为首者而宽大其余,很快就平定了局势。
         
    十四年,平宋元军大部北调。张弘范被任命为江东宣慰使,负责维持南方新附地区的安定。次年,宋将张世杰等拥立益王赵昰、广王赵昺兄弟,复辟宋室于南方沿海。闽、广一带群起响应,“诸州应者十五郡县”。元廷正式授张弘范以蒙古汉军都元帅之职,命其前往征讨。陛辞之际,他请求“以蒙古信臣为首帅”,因为他深知此前无汉人统蒙古军的先例,顾虑难以指挥,无法保证成功。但世祖鉴于以往安丰之战中,“委任不专”,张弘范之父张柔与蒙古主将察罕捍格龃龉,以至“进退失据”的教训,断然决定把这次行动的指挥大权完全交付给他。为示信任还专门赐以尚方宝剑,并当面交代,“剑,汝之副也。不用命者,以此处之”。
         
     张弘范衔命至扬州选调水陆兵将两万人,分道南征。他以李恒为副手由江西南下广东,以其弟张弘正为先锋直趋闽、广。行前张弘范特意告诫其弟要勇敢作战,谨慎从事,表示自己不会因私情稍假宽纵。进军途中,连拔三江寨、漳州、鲍浦寨等几座防守坚固的城堡,致使其余“濒海郡邑皆望风降附”。宋丞相文天祥、礼部侍郎邓光荐也在五坡岭(在今海丰)被俘获。张弘范慑于文天祥的浩然正气,将其礼送大都。
         
  十六年正月,张弘范由广东潮阳发船下海,搜寻宋室踪迹,在甲子石林获两名宋谍,从他们口中探知宋帝君臣的藏身之地在崖山(今广东新会县南80里)。张弘范随率舟师追踪而至。
         
  崖山系东西对崎的近岸小岛。宋人建宫室于岛上山麓。岛下“结巨舰千艘下碇海中。中舻而外舳(即船头向内,船尾向外),大索贯之为栅”。为防火攻,“舰皆涂泥,缚长木以拒火舟,火不能炙”(《宋史·瀛国公纪》),隐然一座海上坚城。因崖山之北水浅“舟胶”(易搁浅),张弘范指挥元军船队由崖山之东转入大洋,尔后由南面逼近宋人的水上基地。正式接手交战前,张弘范“潜舟载骑兵登陆焚其宫,命乐总管立寨断其汲路”,使宋人失去了陆上的基地和淡水供应,在心理和生理上遭受沉重打击而困顿不堪。
         
  二月,张弘范发起总攻(参见厓山海战)。他分军为四,指挥诸将从东南北三面接近敌船,自将一军居西南,担当最难的一面。元军每艘船上均构造成楼于舟尾,外覆布阵,内藏甲士。张弘范命令各船以他船上的乐声和锣声为号令。乐作,宋人闻之,以为元军摆宴而放松了警觉。

待元军舟师直犯其前,宋军才放箭拒敌。元军按照命令皆伏盾不动,直至舟将接,突然“鸣金撤阵,弓弩火石交作,顷刻并破七舟”。元军“诸将乘乱皆殊死战,自己至申,声震天海,斩获几尽”。宋丞相陆秀夫在绝境中背负幼主赵昺投海自尽,宋朝最终灭亡。宋将张世杰率残余舟船败走交趾,遇风坏舟,死于海陵港,“岭海悉平”。张弘范勒石纪功于崖山之阳而还。
         
  十月,张弘范班师回朝,受到忽必烈接见,慰劳甚厚。不久竟染疾身死,年四十三岁。
      
南宋灭亡后,民间一直有一个传说,说是宋朝降将张弘范统帅元军在崖山击溃南宋舰队,逼得南宋丞相陆秀夫抱着宋少帝跳海自沉,代表着汉人正朔的南宋政权就此彻底灭亡。尔后,张弘范命人在石崖上刻上“张弘范灭宋于此”七个大字以标榜自己灭掉南宋的所谓千秋功业。这种行径为世人所不齿,没过多久,有一位秀才在石崖刻字前面又加了一个“宋”字,变成了“宋张弘范灭宋于此”。藉以对叛宋投元的张弘范表示出极大的羞辱和轻蔑。
   在广东崖山当地,还有一种说法,认为在石崖刻字前面又加了一个“宋”字的故事发生在张弘范灭宋之后,过了二百多年的明代,当地出了个著名的理学家名陈献章。陈献章因为家住江门白沙乡,所以又称白沙先生。是白沙先生在石刻上加了个“宋”字,以一字之威,教训乱臣贼子。
   历史小说家二月河著的《乾隆皇帝》一书中:也有类似的叙述如下:灭大宋的不是蒙古人,是文恬武嬉的文武百官。乾隆知道母亲已经被说动,继续循着自己的思路款款陈说道:“蒙古大军将宋代最后一个皇帝赶到琼崖大海,宋代最后一个皇帝还在孩提之间,宰相陆秀夫在船上还在给他讲《中庸》。船被围了,把自己妻儿老小的船先沉了,抱着小皇帝投海自尽……额娘,你知道指挥这一战的蒙古主将是谁?”太后摇了摇头,她的眼中已经迸出泪花。“叫张弘范。”乾隆想到宋朝末代皇帝途穷惨状,也觉心中凄惶,哽着嗓子道:“他是大宋的一员战将,投了元,又来打自己主子。灭了宋,还磨崖铸字,写了几个字说‘张弘范灭宋于此’!后人鄙薄他,在前头仿他笔迹又添了个字,‘宋张弘范灭宋于此’——这不是文人刻薄,是的的真真的史实!儿子想争一口气,别叫后世我们大清也出张弘范那样的贼子。”
   乾隆皇帝口中所说的史实,想来二月河先生已经考证过了。《乾隆皇帝》一书影响甚大,因此“宋张弘范灭宋”的故事更为人熟识。
   有学者对这类说法持不同看法,据一些地方志记载,当时张弘范在崖门的巨石上刻下的是"镇国大将军张弘范灭宋于此"十二个大字,如这样的话,在“张弘范”三字上面很难再加上“宋”字。到了明代,张弘范所镌刻的字迹已被地方官派人全部被铲去,以消除元代的民族矛盾给百姓心灵上留下的阴影。
  据史书记载,张弘范是汉族人,但他不是宋朝人,更没有在南宋时期当过将领,他父亲张柔,是河北定兴人,农民出身,原为金国人(其祖先可能为北宋遗民)。金国衰亡期间,张柔发展地方武装,成为军阀。1218年,张柔与蒙古军交战被擒,投降了蒙人。后来在连年征战中,积功累进,成为蒙古军中的头号汉人大将。 1238年,就是张柔投降蒙古人20年后,张弘范才出生,此时已是元太宗窝阔台汗十年,金已经亡国四年了,所以张弘范”既不是金人,也不是宋人,而是蒙古汉人。这个“蒙古张弘范”是在蒙古军中打拼出来的优秀将领,自始至终都是元帝国的臣民。元廷对委派张弘范充任征宋统帅是绝对放心的,据史载, 张弘范出征前,元帝赐以锦衣、玉带,张弘范辞曰:“奉命远征,无所事于衣带也。苟以剑甲为赐,则臣得仗国威灵,率不听者,臣得其职矣。” 元帝壮之,出上方剑以赐,曰:“剑,汝副也,有不用命者,以此处之。”
   在宋元战争中,作为元军中的汉人将领,张弘范在军事上立有卓越功勋:他曾筑“一字城”分割襄樊,随后攻下樊城,逼使驻守襄阳城的宋军出降。襄阳一失,南宋抗元的防线顿时门户大开;在后来的焦山之战中他又击溃了宋将张世杰率领的宋军主力;1278年,张弘范被元世祖忽必烈封为“蒙古汉军都元帅”,率军攻打闽广两地南宋的残余势力,在潮州五坡岭捉住了南宋宰相文天祥;1279年,他指挥水军,在广东崖山击溃南宋舰队,元军乘潮冲入宋军舟阵,偷袭宋将左大的战船,掳去左大。跟着又夺去宋军的七艘战船,宋军军心动摇。宋将翟国秀、刘俊等率兵船降敌,军中大乱。张世杰欲闯入中军救帝,但时已近黄昏,阴霾四布,咫尺莫辨,遂率16艘战船冲出崖门。丞相陆秀夫见大势已去,先驱妻子赴海死,登帝舟奏道:"国事至此,陛下当为国死,不宜再辱。"遂背帝昺蹈海殉国。从官及宫人多随之投海死。事后,杨太后闻帝已投海殉国,亦赴海而死。代表着汉人正朔的南宋政权彻底灭亡。中国自此全部被蒙古人建立的元朝统治,长达近百年之久。
   张弘范从小受过很好的儒学教育,对汉文中的儒家典籍,纲常伦理也颇为熟悉。他曾作诗《述怀》曰:“磨剑剑石石鼎裂,饮马长江江水竭。我军百万战袍红,尽是江南儿女血”。这首诗流露出他对战争破坏行为的憎恶和内心的矛盾、痛苦、内疚。张弘范是一个汉人,但他又是元军的大将,诗中的“我军”指的是元帝国的军队,而被“我军”屠戮的“江南儿女”则是指与张弘范身属同一种族的南宋子民。作为一名汉人,在助蒙古人杀戮同族,破汉人军,灭汉人国,在记述民族战争的历史上,无论如何不会是一个光彩的角色。想来张弘范当时的心情肯定是十分复杂的。据史载,张弘范在被元廷委以南下攻宋的主帅时,思想中就产生过顾虑,“帝以弘范为蒙古汉军都元帅。陛辞,奏曰:“国制,无汉人典蒙古军者。臣汉人,恐乖节度,猝难成功。愿得亲信蒙古大臣与俱。”
   与张弘范一直作战到最后的宋将张世杰,原来在金国是张弘范之父张柔的部下。后来张柔降了蒙古,张世杰南下投奔了南宋。两人都姓张,又都是小同乡,所以有记载说他们血统上是同宗族,但走的道路却完全不一样。张世杰坚决抗元,最后以身殉宋,死得十分壮烈。而张柔父子却封侯拜相,成了元初的显贵。《宋史》中说张世杰:“少从张柔戍杞,有罪,遂奔宋。隶淮兵中,无所知名。”最后在崖山海面上,宋元两国间的最后一战,变成了张世杰、张弘范这对同门叔侄(兄弟)的较量。张世杰虽然战败,后来却彪炳青史,而张弘范死后虽然在元朝备极哀荣,元廷追赠他为银青荣禄大夫,平章政事,谥武烈。三十二年之后,即元武宗至大四年(1311年),元朝又给他加赠“推忠效节翊运功臣、太师、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齐国公。”改谥忠武。八年之后,(元仁宗延佑六年,1319年)元朝政府再一次加赐他“保大功臣”。加封淮阳王,改谥献武。对他的评价一直在上升。但是他在民间却落得了个骂名。
   人们为什么更喜欢看作为“宋朝降将”的张弘范被后世人羞辱和轻蔑的故事,这是因为从民族角度上看,人们同情、叹息南宋朝廷的灭亡,而对为敌作伥的汉奸的切齿痛恨,金兀术打北宋,可以,伯颜攻南宋,也无异议,因为他们代表了自己的民族。而张弘范作为汉人却来攻打、杀戮同族,这就是大逆不道。很多人并不了解张弘范的身世,只因他是汉人,取了汉名,就断定他是汉奸,给他安上个投降敌人的罪名,指责他在“忠义”上有了缺失,将他羞辱贬损,骂得狗血淋头,人们心里痛快。 尽管张弘范诞生、成长在异族的国土上,但因为他是一个汉人,他的身体里流着的是汉人的血。他没有像张世杰一样,投南宋抵御元军的进攻,而是一心一意地替蒙古人来打汉人的江山,这在很多人的心理上是难以接受的。所以后人会编造这类石崖刻字的故事来鄙薄他、贬损他。
   当然历史上也有一些人对张弘范作出了比较公正的评价,明代的广东提学赵瑶曾作诗曰:“忍夺中华与外夷,乾坤回首重堪悲,镌功奇石张弘范,不是胡儿是汉儿。”从胡汉民族相争的角度出发,对崖山之战作了评论,没有硬给张弘范套上一个“宋朝降将”的帽子,这种评论是比较公道的。率领元朝大军灭了南宋的,张弘范同志,死于元世祖至元十六年,即公元1280年。

    十三年,浙东台州一带人民继续进行抗元斗争,张弘范奉命绥靖其地。他用恩威并济的手段,诛其为首者而宽大其余,很快就平定了局势。
         
    十四年,平宋元军大部北调。张弘范被任命为江东宣慰使,负责维持南方新附地区的安定。次年,宋将张世杰等拥立益王赵昰、广王赵昺兄弟,复辟宋室于南方沿海。闽、广一带群起响应,“诸州应者十五郡县”。元廷正式授张弘范以蒙古汉军都元帅之职,命其前往征讨。陛辞之际,他请求“以蒙古信臣为首帅”,因为他深知此前无汉人统蒙古军的先例,顾虑难以指挥,无法保证成功。但世祖鉴于以往安丰之战中,“委任不专”,张弘范之父张柔与蒙古主将察罕捍格龃龉,以至“进退失据”的教训,断然决定把这次行动的指挥大权完全交付给他。为示信任还专门赐以尚方宝剑,并当面交代,“剑,汝之副也。不用命者,以此处之”。
         
     张弘范衔命至扬州选调水陆兵将两万人,分道南征。他以李恒为副手由江西南下广东,以其弟张弘正为先锋直趋闽、广。行前张弘范特意告诫其弟要勇敢作战,谨慎从事,表示自己不会因私情稍假宽纵。进军途中,连拔三江寨、漳州、鲍浦寨等几座防守坚固的城堡,致使其余“濒海郡邑皆望风降附”。宋丞相文天祥、礼部侍郎邓光荐也在五坡岭(在今海丰)被俘获。张弘范慑于文天祥的浩然正气,将其礼送大都。
         
  十六年正月,张弘范由广东潮阳发船下海,搜寻宋室踪迹,在甲子石林获两名宋谍,从他们口中探知宋帝君臣的藏身之地在崖山(今广东新会县南80里)。张弘范随率舟师追踪而至。
         
  崖山系东西对崎的近岸小岛。宋人建宫室于岛上山麓。岛下“结巨舰千艘下碇海中。中舻而外舳(即船头向内,船尾向外),大索贯之为栅”。为防火攻,“舰皆涂泥,缚长木以拒火舟,火不能炙”(《宋史·瀛国公纪》),隐然一座海上坚城。因崖山之北水浅“舟胶”(易搁浅),张弘范指挥元军船队由崖山之东转入大洋,尔后由南面逼近宋人的水上基地。正式接手交战前,张弘范“潜舟载骑兵登陆焚其宫,命乐总管立寨断其汲路”,使宋人失去了陆上的基地和淡水供应,在心理和生理上遭受沉重打击而困顿不堪。
         
  二月,张弘范发起总攻(参见厓山海战)。他分军为四,指挥诸将从东南北三面接近敌船,自将一军居西南,担当最难的一面。元军每艘船上均构造成楼于舟尾,外覆布阵,内藏甲士。张弘范命令各船以他船上的乐声和锣声为号令。乐作,宋人闻之,以为元军摆宴而放松了警觉。

待元军舟师直犯其前,宋军才放箭拒敌。元军按照命令皆伏盾不动,直至舟将接,突然“鸣金撤阵,弓弩火石交作,顷刻并破七舟”。元军“诸将乘乱皆殊死战,自己至申,声震天海,斩获几尽”。宋丞相陆秀夫在绝境中背负幼主赵昺投海自尽,宋朝最终灭亡。宋将张世杰率残余舟船败走交趾,遇风坏舟,死于海陵港,“岭海悉平”。张弘范勒石纪功于崖山之阳而还。
         
  十月,张弘范班师回朝,受到忽必烈接见,慰劳甚厚。不久竟染疾身死,年四十三岁。
      
南宋灭亡后,民间一直有一个传说,说是宋朝降将张弘范统帅元军在崖山击溃南宋舰队,逼得南宋丞相陆秀夫抱着宋少帝跳海自沉,代表着汉人正朔的南宋政权就此彻底灭亡。尔后,张弘范命人在石崖上刻上“张弘范灭宋于此”七个大字以标榜自己灭掉南宋的所谓千秋功业。这种行径为世人所不齿,没过多久,有一位秀才在石崖刻字前面又加了一个“宋”字,变成了“宋张弘范灭宋于此”。藉以对叛宋投元的张弘范表示出极大的羞辱和轻蔑。
   在广东崖山当地,还有一种说法,认为在石崖刻字前面又加了一个“宋”字的故事发生在张弘范灭宋之后,过了二百多年的明代,当地出了个著名的理学家名陈献章。陈献章因为家住江门白沙乡,所以又称白沙先生。是白沙先生在石刻上加了个“宋”字,以一字之威,教训乱臣贼子。
   历史小说家二月河著的《乾隆皇帝》一书中:也有类似的叙述如下:灭大宋的不是蒙古人,是文恬武嬉的文武百官。乾隆知道母亲已经被说动,继续循着自己的思路款款陈说道:“蒙古大军将宋代最后一个皇帝赶到琼崖大海,宋代最后一个皇帝还在孩提之间,宰相陆秀夫在船上还在给他讲《中庸》。船被围了,把自己妻儿老小的船先沉了,抱着小皇帝投海自尽……额娘,你知道指挥这一战的蒙古主将是谁?”太后摇了摇头,她的眼中已经迸出泪花。“叫张弘范。”乾隆想到宋朝末代皇帝途穷惨状,也觉心中凄惶,哽着嗓子道:“他是大宋的一员战将,投了元,又来打自己主子。灭了宋,还磨崖铸字,写了几个字说‘张弘范灭宋于此’!后人鄙薄他,在前头仿他笔迹又添了个字,‘宋张弘范灭宋于此’——这不是文人刻薄,是的的真真的史实!儿子想争一口气,别叫后世我们大清也出张弘范那样的贼子。”
   乾隆皇帝口中所说的史实,想来二月河先生已经考证过了。《乾隆皇帝》一书影响甚大,因此“宋张弘范灭宋”的故事更为人熟识。
   有学者对这类说法持不同看法,据一些地方志记载,当时张弘范在崖门的巨石上刻下的是"镇国大将军张弘范灭宋于此"十二个大字,如这样的话,在“张弘范”三字上面很难再加上“宋”字。到了明代,张弘范所镌刻的字迹已被地方官派人全部被铲去,以消除元代的民族矛盾给百姓心灵上留下的阴影。
  据史书记载,张弘范是汉族人,但他不是宋朝人,更没有在南宋时期当过将领,他父亲张柔,是河北定兴人,农民出身,原为金国人(其祖先可能为北宋遗民)。金国衰亡期间,张柔发展地方武装,成为军阀。1218年,张柔与蒙古军交战被擒,投降了蒙人。后来在连年征战中,积功累进,成为蒙古军中的头号汉人大将。 1238年,就是张柔投降蒙古人20年后,张弘范才出生,此时已是元太宗窝阔台汗十年,金已经亡国四年了,所以张弘范”既不是金人,也不是宋人,而是蒙古汉人。这个“蒙古张弘范”是在蒙古军中打拼出来的优秀将领,自始至终都是元帝国的臣民。元廷对委派张弘范充任征宋统帅是绝对放心的,据史载, 张弘范出征前,元帝赐以锦衣、玉带,张弘范辞曰:“奉命远征,无所事于衣带也。苟以剑甲为赐,则臣得仗国威灵,率不听者,臣得其职矣。” 元帝壮之,出上方剑以赐,曰:“剑,汝副也,有不用命者,以此处之。”
   在宋元战争中,作为元军中的汉人将领,张弘范在军事上立有卓越功勋:他曾筑“一字城”分割襄樊,随后攻下樊城,逼使驻守襄阳城的宋军出降。襄阳一失,南宋抗元的防线顿时门户大开;在后来的焦山之战中他又击溃了宋将张世杰率领的宋军主力;1278年,张弘范被元世祖忽必烈封为“蒙古汉军都元帅”,率军攻打闽广两地南宋的残余势力,在潮州五坡岭捉住了南宋宰相文天祥;1279年,他指挥水军,在广东崖山击溃南宋舰队,元军乘潮冲入宋军舟阵,偷袭宋将左大的战船,掳去左大。跟着又夺去宋军的七艘战船,宋军军心动摇。宋将翟国秀、刘俊等率兵船降敌,军中大乱。张世杰欲闯入中军救帝,但时已近黄昏,阴霾四布,咫尺莫辨,遂率16艘战船冲出崖门。丞相陆秀夫见大势已去,先驱妻子赴海死,登帝舟奏道:"国事至此,陛下当为国死,不宜再辱。"遂背帝昺蹈海殉国。从官及宫人多随之投海死。事后,杨太后闻帝已投海殉国,亦赴海而死。代表着汉人正朔的南宋政权彻底灭亡。中国自此全部被蒙古人建立的元朝统治,长达近百年之久。
   张弘范从小受过很好的儒学教育,对汉文中的儒家典籍,纲常伦理也颇为熟悉。他曾作诗《述怀》曰:“磨剑剑石石鼎裂,饮马长江江水竭。我军百万战袍红,尽是江南儿女血”。这首诗流露出他对战争破坏行为的憎恶和内心的矛盾、痛苦、内疚。张弘范是一个汉人,但他又是元军的大将,诗中的“我军”指的是元帝国的军队,而被“我军”屠戮的“江南儿女”则是指与张弘范身属同一种族的南宋子民。作为一名汉人,在助蒙古人杀戮同族,破汉人军,灭汉人国,在记述民族战争的历史上,无论如何不会是一个光彩的角色。想来张弘范当时的心情肯定是十分复杂的。据史载,张弘范在被元廷委以南下攻宋的主帅时,思想中就产生过顾虑,“帝以弘范为蒙古汉军都元帅。陛辞,奏曰:“国制,无汉人典蒙古军者。臣汉人,恐乖节度,猝难成功。愿得亲信蒙古大臣与俱。”
   与张弘范一直作战到最后的宋将张世杰,原来在金国是张弘范之父张柔的部下。后来张柔降了蒙古,张世杰南下投奔了南宋。两人都姓张,又都是小同乡,所以有记载说他们血统上是同宗族,但走的道路却完全不一样。张世杰坚决抗元,最后以身殉宋,死得十分壮烈。而张柔父子却封侯拜相,成了元初的显贵。《宋史》中说张世杰:“少从张柔戍杞,有罪,遂奔宋。隶淮兵中,无所知名。”最后在崖山海面上,宋元两国间的最后一战,变成了张世杰、张弘范这对同门叔侄(兄弟)的较量。张世杰虽然战败,后来却彪炳青史,而张弘范死后虽然在元朝备极哀荣,元廷追赠他为银青荣禄大夫,平章政事,谥武烈。三十二年之后,即元武宗至大四年(1311年),元朝又给他加赠“推忠效节翊运功臣、太师、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齐国公。”改谥忠武。八年之后,(元仁宗延佑六年,1319年)元朝政府再一次加赐他“保大功臣”。加封淮阳王,改谥献武。对他的评价一直在上升。但是他在民间却落得了个骂名。
   人们为什么更喜欢看作为“宋朝降将”的张弘范被后世人羞辱和轻蔑的故事,这是因为从民族角度上看,人们同情、叹息南宋朝廷的灭亡,而对为敌作伥的汉奸的切齿痛恨,金兀术打北宋,可以,伯颜攻南宋,也无异议,因为他们代表了自己的民族。而张弘范作为汉人却来攻打、杀戮同族,这就是大逆不道。很多人并不了解张弘范的身世,只因他是汉人,取了汉名,就断定他是汉奸,给他安上个投降敌人的罪名,指责他在“忠义”上有了缺失,将他羞辱贬损,骂得狗血淋头,人们心里痛快。 尽管张弘范诞生、成长在异族的国土上,但因为他是一个汉人,他的身体里流着的是汉人的血。他没有像张世杰一样,投南宋抵御元军的进攻,而是一心一意地替蒙古人来打汉人的江山,这在很多人的心理上是难以接受的。所以后人会编造这类石崖刻字的故事来鄙薄他、贬损他。
   当然历史上也有一些人对张弘范作出了比较公正的评价,明代的广东提学赵瑶曾作诗曰:“忍夺中华与外夷,乾坤回首重堪悲,镌功奇石张弘范,不是胡儿是汉儿。”从胡汉民族相争的角度出发,对崖山之战作了评论,没有硬给张弘范套上一个“宋朝降将”的帽子,这种评论是比较公道的。
杀才


是被宋廷抛弃的北方汉人。

正是南宋朝廷培养了自己的掘墓人。

是被宋廷抛弃的北方汉人。

正是南宋朝廷培养了自己的掘墓人。
张弘范此人能力还行
不过能取胜还是得益于元朝强大的战争机器
张弘范此人能力还行
不过能取胜还是得益于元朝强大的战争机器
他老爹是被孟珙救下来的。看见自己救下之人的儿子灭了自己的祖国,不知道孟将军九泉之下作何感想。
天下者,有德者居之。南宋小朝廷,拿什么和忽必烈比。
张弘范一天宋朝臣民都没有当过,怎么就被编排成了宋朝降将了。
五德循环嘛,历史上的这些个墙头草哪一个不是理直气壮地回过头来屠杀自己的同胞。
7楼的,小鬼子打中国,你也要有德者居之?
张载 发表于 2009-8-17 12:37
7楼的是个反汉专业户
对汉族有着刻骨的仇恨


河湟有感 -司空图(唐朝)
                     

    “一自萧关起战尘,河湟隔断异乡春。

          汉儿学得胡儿语,却向城头骂汉人。”

河湟有感 -司空图(唐朝)
                     

    “一自萧关起战尘,河湟隔断异乡春。

          汉儿学得胡儿语,却向城头骂汉人。”
12# ami197699


楼上的你 这句话什么意思?

明明是 胡儿学得汉人语,却向城头骂汉人
有种宋朝收了幽云十六州啊,这个张弘范就是宋朝人了,张弘范虽然是汉人,但是跟宋朝一点关系都没有,人家祖上是辽国,金国的汉人
宋朝这个怂朝代,活该被轮,有种像汉朝似的把周边国家整个揍一遍,

还什么崖山之后再无中华,扯淡,就你这个破烂宋朝也有连来代表中华,人家大理西夏金国就不能说自己是中华?

人家唐朝要是论起血缘来好歹也是鲜卑贵族,不照样是中华民族历史很牛逼得朝代?

要按有些人的说法,南朝陈国完蛋之后中华也就算是完蛋了
7# 大老虎
蒙元有德?;P
一笑方圆 发表于 2009-8-20 09:08
原诗就是如此啊,
青铜剑 发表于 2009-8-20 12:18

中国人只论父系血缘,不论母系
所以李唐是汉人的王朝
要不然大明还是苗人的......
青铜剑 发表于 2009-8-20 12:12


所以只说他是汉奸,没说他是宋奸啊,嘿嘿
ami197699 发表于 2009-8-20 23:26
淮河以北的汉人也不少吧?
可笑所以哈哈 发表于 2009-8-20 22:54


"世祖度量弘广,知人善任使,信用儒术,用能以夏变夷,立经陈纪,所以为一代之制者,规模宏远矣。"--------元史 本纪第十七 世祖十四

所以只说他是汉奸,没说他是宋奸啊,嘿嘿
ami197699 发表于 2009-8-20 23:26

何谓汉奸阿,人家不是宋国人阿, 为自己的皇帝征服宋国,建立功勋,无可非议阿。按你这么说当年对越战争中中国的京族战士们都算什么了??
所以只说他是汉奸,没说他是宋奸啊,嘿嘿
ami197699 发表于 2009-8-20 23:26

何谓汉奸阿,人家不是宋国人阿, 为自己的皇帝征服宋国,建立功勋,无可非议阿。按你这么说当年对越战争中中国的京族战士们都算什么了??
这样的人,即便是不宋朝人,但是身上流的是大汉民族的血,却甘心为外族服务,充作鹰犬,像吴三桂之辈,只能落下骂名。名将而无节气,活该!
stu_osa 发表于 2009-8-22 11:28

所以他不是宋奸,是汉奸

至于杀越南猴子的皆是我中国大好人民,你以越南对比汉人,莫非你是越南人么
宋朝好歹也是中国的代表,怎么能因为它的孱弱而否认呢?
古代国家民族体系怎么和现在比!
两码事吗!
一码事,所有为历史翻案的人,目的都是为现在而服务!对历史的研究,出发点是为现实!


本来不想把这帖顶上来 忍不住说两句

一个生在元朝 长在元朝 受了元朝恩惠的人 认同自己元朝人身份的人怎么就是汉奸了??要是按照这个理论 艾森豪威尔就是德奸 华盛顿就是英奸

本来不想把这帖顶上来 忍不住说两句

一个生在元朝 长在元朝 受了元朝恩惠的人 认同自己元朝人身份的人怎么就是汉奸了??要是按照这个理论 艾森豪威尔就是德奸 华盛顿就是英奸
xuanzhe 发表于 2010-8-18 22:07


    是啊,我要是入了美国籍,以后要是干出了什么损害中国利益的事情,也算不上汉奸了不是
金世宗史称“小尧舜”,比南宋任一位都只好不差,在抵抗蒙古入侵的行列里,汉人是主力。
元修前朝史,宋、金、夏并列皆为正朔。
宋张弘范灭宋于此

是啊,我要是入了美国籍,以后要是干出了什么损害中国利益的事情,也算不上汉奸了不是
灯塔看守 发表于 2010-8-18 23:01


说话不要那么阴阳怪气的 美籍ABC效忠美国是太天经地义的事情了 就如中国出生的朝鲜族战士在朝鲜战争中痛打南棒军 你敢说这些战士不爱国?是朝奸?
是啊,我要是入了美国籍,以后要是干出了什么损害中国利益的事情,也算不上汉奸了不是
灯塔看守 发表于 2010-8-18 23:01


说话不要那么阴阳怪气的 美籍ABC效忠美国是太天经地义的事情了 就如中国出生的朝鲜族战士在朝鲜战争中痛打南棒军 你敢说这些战士不爱国?是朝奸?
xuanzhe 发表于 2010-8-19 00:55


    有何不敢
偏激者确实没什么不敢的。

有何不敢
灯塔看守 发表于 2010-8-19 08:12


你这理论真是莫名其妙。

民族是民族,国家是国家,何况像美国这样的移民国家,国家和族裔更是没有直接联系。

而且就古代而言,也不能拿现代民族国家来类比。
有何不敢
灯塔看守 发表于 2010-8-19 08:12


你这理论真是莫名其妙。

民族是民族,国家是国家,何况像美国这样的移民国家,国家和族裔更是没有直接联系。

而且就古代而言,也不能拿现代民族国家来类比。
按照灯塔这样的逻辑,跨境少数民族在价值观上不该忠诚于自己的祖国,而应该心向以本民族为主体的国家?
春申硕鼠 发表于 2010-8-19 11:59

别的民族的思想是什么样的我不知道

中国,或者更准确地说,汉族的道德观念中,为他族做走狗是可耻的
宋张弘范灭宋于此确实有点意思
wxever 发表于 2010-8-19 14:40 张弘范又不是宋人,是金国人。
灯塔看守 发表于 2010-8-19 12:56

可惜除了皇帝 其他人都是走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