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战争军事行动保障探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08:01:55
军事论坛:非战争军事行动保障探要

■冯志超 马培敏
2009-08-13  来源:解放军报

    无论是硝烟弥漫的战场,还是应对非传统安全威胁的现场,“兵马未动,粮草先行”都是对后勤保障要求的形象概括。随着非战争军事行动日趋增多,快捷、高效、机动、精确的野战后勤保障能力,对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节点在哪里?
    有没有预警能力。快速反应的关键在于尽早掌握情况,在第一时间迅速采取行动。军队后勤与公安、交通、卫生、气象、环境监测等政府职能部门之间,要密切沟通联络,明确情况通报的职能部门、时限、范围和方法、程序,形成制度,确保后勤系统能够在第一时间全面掌握重大疫情、灾情和公共安全危机等突发事件的预警信息,牢牢把握非战争军事行动后勤工作的主动权。
    有没有多种应急方案。非战争军事行动后勤工作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无论是反恐、维稳、处突,具体行动样式千变万化。单是抢险救灾,就可能包含应对地震、台风、洪涝、雪灾等多种样式,后勤任务需求头绪多、内容杂。必须深入分析各类非战争军事行动后勤工作的具体特点,研究制定实在管用的保障措施。特别是参加涉外军事行动时,应尽可能地多预想几种困难情况、多准备几手应对措施,切实提高后勤的独立保障和应变能力。要结合部队演习、抢险救灾等行动后勤保障暴露的问题,完善行动预案。
    有没有与执行任务相匹配的专业技能。如果没有专业知识和技能,不仅不能完成任务,还有可能造成自身的损失。要把非战争军事行动相关知识技能融入到部队的日常教育训练中去,解决好官兵现有专业知识和技能与遂行非战争军事行动任务要求衔接不紧的问题,促进知识技能向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能力的转变。此外,还要搞好专业力量的专业知识技能培训,有效解决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传帮带问题。
    “软肋”在哪里?
    指挥关系不顺。应急指挥不畅,突出的是机构末端不健全,平时缺乏沟通协调;保障方案细化不够,上下衔接不紧,专业保障不配套;对指挥关系、处置程序不熟悉。对此,应健全指挥机构,完善末端机构建设,理顺指挥关系,明确职责分工。应熟悉指挥程序,掌握处置突发事件的基本程序、职责分工、行动任务和政策规定;建立军地联系制度,加强沟通协调,熟悉任务分工、机构编组和联络方式。应细化保障方案,健全专业保障计划,形成配套方案体系。
    军地融合难。突出的是防疫防护和“三防”力量编制少,专业人员缺;针对性训练及保障研究不够,处置新发传染病能力弱;力量建设与应急使用有差距。对此,应加大建设力度,在抓好基本力量建设的同时,继续狠抓应急力量建设,在装备、物资、设施、队伍建设上给予倾斜,确保与作战力量建设相同步。应拓展保障功能,积极适应非战争军事行动保障需要,优化后勤力量编组,确立经费、装备和物资保障标准,逐步将应急力量建设实体化。应深化针对性军地联合训练,把处置突发事件保障纳入训练计划,重点组织紧急救援、救护、抢修等训练,主动参与地方救援行动和实兵演练。
    装备短缺。后勤装备整体建设水平还不高,编配装备未到位,缺少救援装备;处置突发事件物资器材储备数量有限,缺少调整补充的标准。对此,应配齐必备装备物资器材,严格按编配发后勤装备物资器材,尤其要配齐配好后勤应急分队骨干装备,切实达到编制设计保障能力。应编配急需装备物资器材,科学编配遂行非战争军事行动任务后勤装备,对处置突发事件急需专业装备,应调整编制及时补充。应储备专用装备物资器材,把保障需求纳入国防动员计划,军地协调建立储备。战役后勤重点储备大型骨干装备,以及应急保障消耗大、专业技术高的装备器材;战术后勤重点储备日常消耗多、品种单一、便于筹措的装备器材。
    着力点在哪里?
    强化实案化训练。非战争军事行动情况特殊,如保障方式繁多,对协同配合要求很高,只有平时多训练才能运用自如。应适当增加非战争军事行动后勤保障的训练内容,特别应强化专业训练,解决好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普及问题,使专业力量真正成为非战争军事行动的突击力量;应强化军警民联合保障训练以及与外军的联合训练,提高联合保障能力。
    发挥新装备效能。随着现代后勤的发展,后勤装备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大批技术含量较高的二代后勤装备成建制配备部队。应大力加强后勤装备人才队伍建设,采取一专多能、一兵多用的办法,解决好后勤装备操作和维修技术人员缺编问题。应积极创造条件,解决后勤训练中新装备数量少与训练需求量大的矛盾。应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制定切实可行的后勤新装备训练规划,在已经装备较为先进系统的部队,可重点探索整体实施后勤一体化训练的路子。应搞好后勤装备配套建设,改善装备库房和训练场条件,推动后勤装备尽快成建制、成系统形成保障能力。
    更新训练内容。后勤保障训练必须按照训用一致的原则,从提高部队的整体保障效益和优化官兵的知识能力结构入手,不断更新训练内容。应依据新的使命将抢险救灾、出境维和、反恐维稳、安置难民等后勤保障内容纳入训练体系,并结合部队可能担负的任务,突出紧急出动、联合指挥、军地一体练保障。应将后勤保障训练内容纳入训练计划,形成长效机制,定期安排适度规模的非战争行动综合演练,对部队后勤保障能力进行综合检验。
军事论坛:非战争军事行动保障探要

■冯志超 马培敏
2009-08-13  来源:解放军报
    无论是硝烟弥漫的战场,还是应对非传统安全威胁的现场,“兵马未动,粮草先行”都是对后勤保障要求的形象概括。随着非战争军事行动日趋增多,快捷、高效、机动、精确的野战后勤保障能力,对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节点在哪里?
    有没有预警能力。快速反应的关键在于尽早掌握情况,在第一时间迅速采取行动。军队后勤与公安、交通、卫生、气象、环境监测等政府职能部门之间,要密切沟通联络,明确情况通报的职能部门、时限、范围和方法、程序,形成制度,确保后勤系统能够在第一时间全面掌握重大疫情、灾情和公共安全危机等突发事件的预警信息,牢牢把握非战争军事行动后勤工作的主动权。
    有没有多种应急方案。非战争军事行动后勤工作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无论是反恐、维稳、处突,具体行动样式千变万化。单是抢险救灾,就可能包含应对地震、台风、洪涝、雪灾等多种样式,后勤任务需求头绪多、内容杂。必须深入分析各类非战争军事行动后勤工作的具体特点,研究制定实在管用的保障措施。特别是参加涉外军事行动时,应尽可能地多预想几种困难情况、多准备几手应对措施,切实提高后勤的独立保障和应变能力。要结合部队演习、抢险救灾等行动后勤保障暴露的问题,完善行动预案。
    有没有与执行任务相匹配的专业技能。如果没有专业知识和技能,不仅不能完成任务,还有可能造成自身的损失。要把非战争军事行动相关知识技能融入到部队的日常教育训练中去,解决好官兵现有专业知识和技能与遂行非战争军事行动任务要求衔接不紧的问题,促进知识技能向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能力的转变。此外,还要搞好专业力量的专业知识技能培训,有效解决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传帮带问题。
    “软肋”在哪里?
    指挥关系不顺。应急指挥不畅,突出的是机构末端不健全,平时缺乏沟通协调;保障方案细化不够,上下衔接不紧,专业保障不配套;对指挥关系、处置程序不熟悉。对此,应健全指挥机构,完善末端机构建设,理顺指挥关系,明确职责分工。应熟悉指挥程序,掌握处置突发事件的基本程序、职责分工、行动任务和政策规定;建立军地联系制度,加强沟通协调,熟悉任务分工、机构编组和联络方式。应细化保障方案,健全专业保障计划,形成配套方案体系。
    军地融合难。突出的是防疫防护和“三防”力量编制少,专业人员缺;针对性训练及保障研究不够,处置新发传染病能力弱;力量建设与应急使用有差距。对此,应加大建设力度,在抓好基本力量建设的同时,继续狠抓应急力量建设,在装备、物资、设施、队伍建设上给予倾斜,确保与作战力量建设相同步。应拓展保障功能,积极适应非战争军事行动保障需要,优化后勤力量编组,确立经费、装备和物资保障标准,逐步将应急力量建设实体化。应深化针对性军地联合训练,把处置突发事件保障纳入训练计划,重点组织紧急救援、救护、抢修等训练,主动参与地方救援行动和实兵演练。
    装备短缺。后勤装备整体建设水平还不高,编配装备未到位,缺少救援装备;处置突发事件物资器材储备数量有限,缺少调整补充的标准。对此,应配齐必备装备物资器材,严格按编配发后勤装备物资器材,尤其要配齐配好后勤应急分队骨干装备,切实达到编制设计保障能力。应编配急需装备物资器材,科学编配遂行非战争军事行动任务后勤装备,对处置突发事件急需专业装备,应调整编制及时补充。应储备专用装备物资器材,把保障需求纳入国防动员计划,军地协调建立储备。战役后勤重点储备大型骨干装备,以及应急保障消耗大、专业技术高的装备器材;战术后勤重点储备日常消耗多、品种单一、便于筹措的装备器材。
    着力点在哪里?
    强化实案化训练。非战争军事行动情况特殊,如保障方式繁多,对协同配合要求很高,只有平时多训练才能运用自如。应适当增加非战争军事行动后勤保障的训练内容,特别应强化专业训练,解决好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普及问题,使专业力量真正成为非战争军事行动的突击力量;应强化军警民联合保障训练以及与外军的联合训练,提高联合保障能力。
    发挥新装备效能。随着现代后勤的发展,后勤装备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大批技术含量较高的二代后勤装备成建制配备部队。应大力加强后勤装备人才队伍建设,采取一专多能、一兵多用的办法,解决好后勤装备操作和维修技术人员缺编问题。应积极创造条件,解决后勤训练中新装备数量少与训练需求量大的矛盾。应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制定切实可行的后勤新装备训练规划,在已经装备较为先进系统的部队,可重点探索整体实施后勤一体化训练的路子。应搞好后勤装备配套建设,改善装备库房和训练场条件,推动后勤装备尽快成建制、成系统形成保障能力。
    更新训练内容。后勤保障训练必须按照训用一致的原则,从提高部队的整体保障效益和优化官兵的知识能力结构入手,不断更新训练内容。应依据新的使命将抢险救灾、出境维和、反恐维稳、安置难民等后勤保障内容纳入训练体系,并结合部队可能担负的任务,突出紧急出动、联合指挥、军地一体练保障。应将后勤保障训练内容纳入训练计划,形成长效机制,定期安排适度规模的非战争行动综合演练,对部队后勤保障能力进行综合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