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一篇关于试验卫星一号的报道(篇幅较长)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2 06:13:52
<B>最是一年春好处,金星腾空正当时——“试验卫星一号”西昌发射纪实</B> 发布时间:2004-4-26 18:12:06


<P>    哈工大报讯(记者刘裴湘)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从立项到飞天,“试验卫星一号”的研制走过了一段艰难的历程。多少不眠之夜,多少不寻常的心情,只有走过的人才能深深体会,只有经历的人才能真正理解。也许这些画面无法一一记录“试验卫星一号”研制的日日夜夜,但这些真实的片断将成为我们永恒而美好的记忆,再现我们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与“试验卫星一号”共同走过的日子……</P>
烟花三月赴西昌</P>
<P>    3月20日,北京的空气中洋溢着盎然的春意。剪剪的春风,暖暖的朝阳,让人的心里不知不觉中有了一丝轻松而舒畅的感觉。 “试验卫星一号”试验队的成员,怀着庄严而神圣的心情,把他们心血的结晶——卫星及地面测试设备、工装等,装上即将西行的“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专列。烂漫的春光里,一路跋山涉水,一路日夜兼程,我们的专列满载着全校师生的关注,满载着我们多年奋战的酸甜苦辣,向西南行驶……
    一路风景无心赏,押车的罗文波老师和空间技术研究院的几位老师傅作为“护星使者”,丝毫不敢懈怠,全身心地时刻观察着卫星的状态。随着外部压力、温度等环境的变化,他们必须随时进行调整,以保证卫星在运输过程中始终保持理想的气压和温度环境中。尤其是翻山越岭的夜晚,气压骤升骤降,他们不停地放气减压、充气增压,反反复复,几乎折腾得一整夜无法入睡。
    专列从北京出发后的第三天,3月22日上午,试验队大队人马浩浩荡荡地从空间中心的招待所出发,踏上西行的K117次列车。
    列车驶出华北平原,历经牡丹之城洛阳,六朝古都西安,翻过连绵逶迤的秦岭,进入天府之国成都,一路映入眼帘的悬崖峭壁,让人领略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上千个隧道,让人感叹人类改造自然、创造生活的力量;看不尽的绿草黄花,又让人的心提前感受到了春天的美丽。川西的高原和盆地,带来了丰富的物质资源,同时也带给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带来一种闲适、悠然的生活方式。有人说,成都是最适合人生活的城市。这里缓慢的生活节奏,带点慵懒的生活气息,使得成都的小吃享誉大江南北,也使得川妹子的风情独具一格。
    遗憾的是,尽管列车经过无限风景,我们却只能透过车窗走马观花地领略一下崇山峻岭的气势和西南春日的色彩;只能从每一个站名里想象这个城市的风土人情,在每一个站台上吹吹这个城市的春风,呼吸一下这个城市的空气,感觉西南与东北截然不同的味道。在川妹子一波三折的乡音里,在川味小吃飘出的香味里,笑着告诉自己曾经“到此一游”。因为我们的脚步,不能在这里停留;我们的心,早已飞向西昌卫星发射中心。</P>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P>
<P>    41个小时之后,3月24日凌晨4时30分,列车终于徐徐驶进我们期待已久的目的地——西昌。
    看到站台上的前来迎接的先遣部队,大家笑言:总算见到亲人了!
    在静悄悄的黎明中,我们进入了群山环绕的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窗外的天空中,群星闪烁,明亮的北斗七星;微微透出的一丝晨曦,带给人一种遥远的安宁与祥和。静谧的晨光,让许多天紧张疲惫纷乱的心,有了片刻小憩的机会。在城市里,如何能看得到这般美丽的星空,如何能感受这般清新的气息?清脆的鸟鸣和久违的犬吠,让人疑惑是否来到了世外桃源。迎面一尊后羿射日的雕像,在朦胧的晨光和路灯灯光里体现着一种力与美的和谐,给人以心灵的震撼。
    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先锋的责任就是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我们这样的大部队第一次在数千里外安营扎寨,不累坏了“先锋”才怪。以航天学院王军书记为首的后勤保障组,提前开车从哈尔滨出发,经过四天多的长途奔波,来到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为试验队落实各项具体工作,准备各种生活用品。说起翻山越岭的惊险,曲成刚有着刻骨铭心的感受,笑言有满肚子的话要说:“我们4个人就带了5个烧饼,听说有时遇上天气不好,会在山上困住好几天,所以即使饿了,谁也不敢吃,互相谦让了半天,决定4个人先分吃两个烧饼,剩下的留着备用。”富有开长途车经验的闫洪义师傅对这次翻越秦岭的经历仍心有余悸,因为雪后的山路非常危险,前面只有几米的可视距离,一边是峭壁,一边是悬崖,随时都有粉身碎骨的可能。所以他们格外小心,8只眼睛一刻也不敢闲着,密切关注前后左右的路况,一停下来就检查防滑链是否脱落,看看车胎有没有问题。而且还要防备当地的车匪路霸。张颖则说自己在一天当中就经历了一年四季的变化,从繁花似锦,到大雪纷飞,可惜风景再好都没有心情欣赏了,并坚决地说“打死也不开车回去了”。为了克服水土不服,这里吃的米、面等等都是通过专列从北京运过来的,甚至咸菜也是北京的“六必居”。进入协作楼招待所,发现后勤保障组为每个人准备了齐全的生活用品,想得还真周到。为了保证大家吃好睡好,先遣部队“累弯了腰,跑细了腿”,个个满脸倦容。
    晚上,全体试验队员召开了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的第一次全体会议。看着大家严肃的面孔,我的思绪回到了3月11日的出征动员会上。
    就是在那次动员会上,我更深刻地了解了这个项目的艰难,了解了卫星研制人员们巨大的心理压力。作为我国第一颗有明确应用目标的新技术演示验证微小卫星,作为哈工大历史上最具有标志性的项目,它的意义已经超出了卫星研制与发射本身,“我们惟恐辜负了哈工大师生多年来的热切期望,影响了学校的声誉;惟恐辜负了航天专家们多年来的支持和校友们的关注……怕我们这么多年来的心血付之东流,没有办法给学校、给大家一个交代……”
    因此,自从加入卫星研制的队伍,他们的生活中就没有了节假日、休息日的概念。他们花在办公室和实验室的时间比在家里多,在外地出差的时间比在哈尔滨的时间多,陪伴卫星的日子比陪伴孩子的时间多。也许上午还在为学生上课,中午拎起皮箱就走了。火车上睡一夜,到了北京继续工作,坐火车反倒成了一种休息。而且,一个集体,一出差就是一两个月,一年有大半年的时间在出差。北京的同行常常开玩笑说:你这是没走,还是又回来了?到底哈尔滨是家还是北京是家啊?
    何处是家?对他们来说已经不再重要。重要的是,终于迎来了这一天——我们来到了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我们的卫星就要在这里飞上太空了!
    为了这一天,我们等了太久。为了学校几万双眼睛多年的注视,为了我们国家2004年发射的第一颗卫星所担负的使命,我们——只能成功,不能失败。</P>
初识卫星真面目</P>
<P>    阳春三月明媚的阳光里,极目远眺,层峦叠嶂的牦牛山,浅唱低吟的小河流;青松翠柏,梯田错落;依山傍水的农家,炊烟袅袅……西昌的天蓝得温柔舒展,蓝得心旷神怡,蓝得像玉一样透明,湖水一样清澈,让人忍不住想伸出手去触摸这春日的万里晴空;而那如轻纱如薄雾如初雪一样的云,不停地变幻着姿态,把群山轻轻拥抱,又让人忍不住想沐着这和煦的春风,梦飞九霄。
    白色的测试大厅,掩映在青松翠柏之中。通往卫星测试厅的路上彩旗飘扬。
    大家早早地来到专列停靠点等待卸车。8:30,随着专列的车厢缓缓打开,广场上站满了人。指挥官、安全官,试验队成员、学校领导等,立刻进入了紧张的“战斗”状态。
    “慢点慢点!”“小心点小心点!”
    整个卸车场如同战场一样,紧张而有序地忙碌着。全场的人都小心翼翼,唯恐碰坏了跋山涉水而来的小卫星。
    由于很多人是第一次参与,没有经验,所以除了格外小心还是格外小心。卸二轴转台时大家简直有点战战兢兢的感觉。
    试验队队长、校党委副书记李绍滨以及付强、王军等老师,全部忙得不亦乐乎,甚至亲自钻进车厢里坐阵。
    当载着小卫星的合力叉车稳稳地、徐徐地开向厂房时,大家总算松了一口气。
    厂房外,搬运地面测试设备和生活用品的人们同样忙得热火朝天。
    中午,我们忙里偷闲地走进由爱国人士捐赠、胡世祥校友主持修建的“科技公园”。跳跃的阳光,洒在这一片公园里。汉白玉的航天壁雕,从“嫦娥奔月”、“火药”发明、“天下第一箭”诞生,到“飞空沙筒”、“神火飞鸦”、“万户飞天”, 构思精巧、寓意深厚,充分展现了我国古代的航天发展史,缅怀着先驱,激励着后人。整个公园中,当今世界最先进的全方位雷达模型、二级火箭的先祖“火龙出水”、“从天外归来”的整流罩等巧妙地分布开来,构成“夸父逐日”的神话造型。公园的设计思想中,还采用了八卦的思想,从远山向下眺望,可以看出,公园内所有的流水都是息息相通的,寓意四通八达。再加上“后羿射日”的雕塑和人们想象中太空人的衬托,演绎出一个美丽悠远的逐日飞天梦。
    下午,主要工作在卫星测试厅里进行。
    测试间里,一台台电脑、仪器等地面测试设备井然有序地一字排开,参试人员身着工作装各就各位。紧张的气氛已经初现端倪。
    还有人在为了某一些细节在进行激烈的讨论。
    “分一步做!”“分两步做!”
    真正一丝不苟,精益求精。
    当意见达成一致,大家露出了会心的微笑。
    到了下午4点多钟,终于到了要为卫星拆箱的时候了。对于我们这些一直只闻星名、未见星颜的人来说,是期待已久了。我们被禁止在测试大厅外,只能透过玻璃窗等待大厅内小卫星“掀起盖头”的一瞬间。
    操作员小心而谨慎地控制着粗大而沉重的吊钩,现场检验员既像球场的裁判,又像是合唱团的指挥,挥动着各种手势。当卫星包装箱箱体被缓缓地吊起,全场的人都屏住呼吸,全神贯注地注视着。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小卫星终于为我们揭开了她神秘的面纱。
    在支架车上经过仔细的“体检”,确认卫星在运输过程中未发生碰撞损伤;太阳翼及其展开支架、二轴转台等工装设备也没有发现损伤情况。全面测试拉开序幕……
    等一切安排妥当,已经是月上柳梢头。此刻的发射中心,笼罩在一片幽静的夜色中。远山在厚厚的云层中勾勒出朦胧的轮廓,变化的云如写意的水墨画。偶尔知了的歌声打破夜的沉静,颇有“鸟鸣山更幽”的意境。
    月亮的清辉,洒在这一片神秘的土地上。前来探亲的家属们,带着他们的小宝贝散步。小小的孩子,穿一身帅气的迷彩,走在林阴路上,仿佛可爱的小精灵,为这场区增添了几分生气。就连发射场的“明星狗”黑豹,也和“她”的老公、儿子、女儿一起,沐着这温柔的月色嬉戏。
    西昌因其一年几乎有360天可以看见美丽的月色而被誉为“月城”,今夜终于有了切身的体会。也许这美丽的月色,是上天对这片土地的眷顾吧。让长年奋战在航天第一线的航天人,在流汗流泪流血的同时,享受城市人灯红酒绿的物欲奢华中无法享受的心灵体验,感受钢筋水泥的高楼大厦中的人无法感受的生命的美丽。在与这里的校友、这里的航天人聊天时,我们有了更深刻的感受。的确,生活的单调与寂寞,也曾让他们困惑与苦恼,但是当火箭一次次地携着卫星飞上太空,当欢庆胜利的焰火一次次点燃欢乐的音符,当亲人朋友的深情祝福一次次传递到他们的耳畔,这种感动,这种神圣,又让他们的心变得充实而丰盈。所以他们愿意和这大山相守,愿意和这月色相伴。“生活就是这样的,我们必须自己创造快乐……”是啊,这就是生活,得失之间,谁能说得清?</P><B>最是一年春好处,金星腾空正当时——“试验卫星一号”西昌发射纪实</B> 发布时间:2004-4-26 18:12:06


<P>    哈工大报讯(记者刘裴湘)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从立项到飞天,“试验卫星一号”的研制走过了一段艰难的历程。多少不眠之夜,多少不寻常的心情,只有走过的人才能深深体会,只有经历的人才能真正理解。也许这些画面无法一一记录“试验卫星一号”研制的日日夜夜,但这些真实的片断将成为我们永恒而美好的记忆,再现我们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与“试验卫星一号”共同走过的日子……</P>
烟花三月赴西昌</P>
<P>    3月20日,北京的空气中洋溢着盎然的春意。剪剪的春风,暖暖的朝阳,让人的心里不知不觉中有了一丝轻松而舒畅的感觉。 “试验卫星一号”试验队的成员,怀着庄严而神圣的心情,把他们心血的结晶——卫星及地面测试设备、工装等,装上即将西行的“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专列。烂漫的春光里,一路跋山涉水,一路日夜兼程,我们的专列满载着全校师生的关注,满载着我们多年奋战的酸甜苦辣,向西南行驶……
    一路风景无心赏,押车的罗文波老师和空间技术研究院的几位老师傅作为“护星使者”,丝毫不敢懈怠,全身心地时刻观察着卫星的状态。随着外部压力、温度等环境的变化,他们必须随时进行调整,以保证卫星在运输过程中始终保持理想的气压和温度环境中。尤其是翻山越岭的夜晚,气压骤升骤降,他们不停地放气减压、充气增压,反反复复,几乎折腾得一整夜无法入睡。
    专列从北京出发后的第三天,3月22日上午,试验队大队人马浩浩荡荡地从空间中心的招待所出发,踏上西行的K117次列车。
    列车驶出华北平原,历经牡丹之城洛阳,六朝古都西安,翻过连绵逶迤的秦岭,进入天府之国成都,一路映入眼帘的悬崖峭壁,让人领略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上千个隧道,让人感叹人类改造自然、创造生活的力量;看不尽的绿草黄花,又让人的心提前感受到了春天的美丽。川西的高原和盆地,带来了丰富的物质资源,同时也带给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带来一种闲适、悠然的生活方式。有人说,成都是最适合人生活的城市。这里缓慢的生活节奏,带点慵懒的生活气息,使得成都的小吃享誉大江南北,也使得川妹子的风情独具一格。
    遗憾的是,尽管列车经过无限风景,我们却只能透过车窗走马观花地领略一下崇山峻岭的气势和西南春日的色彩;只能从每一个站名里想象这个城市的风土人情,在每一个站台上吹吹这个城市的春风,呼吸一下这个城市的空气,感觉西南与东北截然不同的味道。在川妹子一波三折的乡音里,在川味小吃飘出的香味里,笑着告诉自己曾经“到此一游”。因为我们的脚步,不能在这里停留;我们的心,早已飞向西昌卫星发射中心。</P>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P>
<P>    41个小时之后,3月24日凌晨4时30分,列车终于徐徐驶进我们期待已久的目的地——西昌。
    看到站台上的前来迎接的先遣部队,大家笑言:总算见到亲人了!
    在静悄悄的黎明中,我们进入了群山环绕的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窗外的天空中,群星闪烁,明亮的北斗七星;微微透出的一丝晨曦,带给人一种遥远的安宁与祥和。静谧的晨光,让许多天紧张疲惫纷乱的心,有了片刻小憩的机会。在城市里,如何能看得到这般美丽的星空,如何能感受这般清新的气息?清脆的鸟鸣和久违的犬吠,让人疑惑是否来到了世外桃源。迎面一尊后羿射日的雕像,在朦胧的晨光和路灯灯光里体现着一种力与美的和谐,给人以心灵的震撼。
    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先锋的责任就是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我们这样的大部队第一次在数千里外安营扎寨,不累坏了“先锋”才怪。以航天学院王军书记为首的后勤保障组,提前开车从哈尔滨出发,经过四天多的长途奔波,来到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为试验队落实各项具体工作,准备各种生活用品。说起翻山越岭的惊险,曲成刚有着刻骨铭心的感受,笑言有满肚子的话要说:“我们4个人就带了5个烧饼,听说有时遇上天气不好,会在山上困住好几天,所以即使饿了,谁也不敢吃,互相谦让了半天,决定4个人先分吃两个烧饼,剩下的留着备用。”富有开长途车经验的闫洪义师傅对这次翻越秦岭的经历仍心有余悸,因为雪后的山路非常危险,前面只有几米的可视距离,一边是峭壁,一边是悬崖,随时都有粉身碎骨的可能。所以他们格外小心,8只眼睛一刻也不敢闲着,密切关注前后左右的路况,一停下来就检查防滑链是否脱落,看看车胎有没有问题。而且还要防备当地的车匪路霸。张颖则说自己在一天当中就经历了一年四季的变化,从繁花似锦,到大雪纷飞,可惜风景再好都没有心情欣赏了,并坚决地说“打死也不开车回去了”。为了克服水土不服,这里吃的米、面等等都是通过专列从北京运过来的,甚至咸菜也是北京的“六必居”。进入协作楼招待所,发现后勤保障组为每个人准备了齐全的生活用品,想得还真周到。为了保证大家吃好睡好,先遣部队“累弯了腰,跑细了腿”,个个满脸倦容。
    晚上,全体试验队员召开了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的第一次全体会议。看着大家严肃的面孔,我的思绪回到了3月11日的出征动员会上。
    就是在那次动员会上,我更深刻地了解了这个项目的艰难,了解了卫星研制人员们巨大的心理压力。作为我国第一颗有明确应用目标的新技术演示验证微小卫星,作为哈工大历史上最具有标志性的项目,它的意义已经超出了卫星研制与发射本身,“我们惟恐辜负了哈工大师生多年来的热切期望,影响了学校的声誉;惟恐辜负了航天专家们多年来的支持和校友们的关注……怕我们这么多年来的心血付之东流,没有办法给学校、给大家一个交代……”
    因此,自从加入卫星研制的队伍,他们的生活中就没有了节假日、休息日的概念。他们花在办公室和实验室的时间比在家里多,在外地出差的时间比在哈尔滨的时间多,陪伴卫星的日子比陪伴孩子的时间多。也许上午还在为学生上课,中午拎起皮箱就走了。火车上睡一夜,到了北京继续工作,坐火车反倒成了一种休息。而且,一个集体,一出差就是一两个月,一年有大半年的时间在出差。北京的同行常常开玩笑说:你这是没走,还是又回来了?到底哈尔滨是家还是北京是家啊?
    何处是家?对他们来说已经不再重要。重要的是,终于迎来了这一天——我们来到了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我们的卫星就要在这里飞上太空了!
    为了这一天,我们等了太久。为了学校几万双眼睛多年的注视,为了我们国家2004年发射的第一颗卫星所担负的使命,我们——只能成功,不能失败。</P>
初识卫星真面目</P>
<P>    阳春三月明媚的阳光里,极目远眺,层峦叠嶂的牦牛山,浅唱低吟的小河流;青松翠柏,梯田错落;依山傍水的农家,炊烟袅袅……西昌的天蓝得温柔舒展,蓝得心旷神怡,蓝得像玉一样透明,湖水一样清澈,让人忍不住想伸出手去触摸这春日的万里晴空;而那如轻纱如薄雾如初雪一样的云,不停地变幻着姿态,把群山轻轻拥抱,又让人忍不住想沐着这和煦的春风,梦飞九霄。
    白色的测试大厅,掩映在青松翠柏之中。通往卫星测试厅的路上彩旗飘扬。
    大家早早地来到专列停靠点等待卸车。8:30,随着专列的车厢缓缓打开,广场上站满了人。指挥官、安全官,试验队成员、学校领导等,立刻进入了紧张的“战斗”状态。
    “慢点慢点!”“小心点小心点!”
    整个卸车场如同战场一样,紧张而有序地忙碌着。全场的人都小心翼翼,唯恐碰坏了跋山涉水而来的小卫星。
    由于很多人是第一次参与,没有经验,所以除了格外小心还是格外小心。卸二轴转台时大家简直有点战战兢兢的感觉。
    试验队队长、校党委副书记李绍滨以及付强、王军等老师,全部忙得不亦乐乎,甚至亲自钻进车厢里坐阵。
    当载着小卫星的合力叉车稳稳地、徐徐地开向厂房时,大家总算松了一口气。
    厂房外,搬运地面测试设备和生活用品的人们同样忙得热火朝天。
    中午,我们忙里偷闲地走进由爱国人士捐赠、胡世祥校友主持修建的“科技公园”。跳跃的阳光,洒在这一片公园里。汉白玉的航天壁雕,从“嫦娥奔月”、“火药”发明、“天下第一箭”诞生,到“飞空沙筒”、“神火飞鸦”、“万户飞天”, 构思精巧、寓意深厚,充分展现了我国古代的航天发展史,缅怀着先驱,激励着后人。整个公园中,当今世界最先进的全方位雷达模型、二级火箭的先祖“火龙出水”、“从天外归来”的整流罩等巧妙地分布开来,构成“夸父逐日”的神话造型。公园的设计思想中,还采用了八卦的思想,从远山向下眺望,可以看出,公园内所有的流水都是息息相通的,寓意四通八达。再加上“后羿射日”的雕塑和人们想象中太空人的衬托,演绎出一个美丽悠远的逐日飞天梦。
    下午,主要工作在卫星测试厅里进行。
    测试间里,一台台电脑、仪器等地面测试设备井然有序地一字排开,参试人员身着工作装各就各位。紧张的气氛已经初现端倪。
    还有人在为了某一些细节在进行激烈的讨论。
    “分一步做!”“分两步做!”
    真正一丝不苟,精益求精。
    当意见达成一致,大家露出了会心的微笑。
    到了下午4点多钟,终于到了要为卫星拆箱的时候了。对于我们这些一直只闻星名、未见星颜的人来说,是期待已久了。我们被禁止在测试大厅外,只能透过玻璃窗等待大厅内小卫星“掀起盖头”的一瞬间。
    操作员小心而谨慎地控制着粗大而沉重的吊钩,现场检验员既像球场的裁判,又像是合唱团的指挥,挥动着各种手势。当卫星包装箱箱体被缓缓地吊起,全场的人都屏住呼吸,全神贯注地注视着。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小卫星终于为我们揭开了她神秘的面纱。
    在支架车上经过仔细的“体检”,确认卫星在运输过程中未发生碰撞损伤;太阳翼及其展开支架、二轴转台等工装设备也没有发现损伤情况。全面测试拉开序幕……
    等一切安排妥当,已经是月上柳梢头。此刻的发射中心,笼罩在一片幽静的夜色中。远山在厚厚的云层中勾勒出朦胧的轮廓,变化的云如写意的水墨画。偶尔知了的歌声打破夜的沉静,颇有“鸟鸣山更幽”的意境。
    月亮的清辉,洒在这一片神秘的土地上。前来探亲的家属们,带着他们的小宝贝散步。小小的孩子,穿一身帅气的迷彩,走在林阴路上,仿佛可爱的小精灵,为这场区增添了几分生气。就连发射场的“明星狗”黑豹,也和“她”的老公、儿子、女儿一起,沐着这温柔的月色嬉戏。
    西昌因其一年几乎有360天可以看见美丽的月色而被誉为“月城”,今夜终于有了切身的体会。也许这美丽的月色,是上天对这片土地的眷顾吧。让长年奋战在航天第一线的航天人,在流汗流泪流血的同时,享受城市人灯红酒绿的物欲奢华中无法享受的心灵体验,感受钢筋水泥的高楼大厦中的人无法感受的生命的美丽。在与这里的校友、这里的航天人聊天时,我们有了更深刻的感受。的确,生活的单调与寂寞,也曾让他们困惑与苦恼,但是当火箭一次次地携着卫星飞上太空,当欢庆胜利的焰火一次次点燃欢乐的音符,当亲人朋友的深情祝福一次次传递到他们的耳畔,这种感动,这种神圣,又让他们的心变得充实而丰盈。所以他们愿意和这大山相守,愿意和这月色相伴。“生活就是这样的,我们必须自己创造快乐……”是啊,这就是生活,得失之间,谁能说得清?</P>
午夜狂奔</P><P>    这两天的气氛非常紧张,因为加电测试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在没有明确的结论之前,每个人的心都紧张地悬着。我们也不敢随便去采访“捣乱”,就做一些秘书的工作,白天“客串”安全检查员,晚上帮他们打文件,顺便从聊天过程中了解一些试验队员情况。
    别小看了这小小安全员的工作,还真是不简单。尽管我们对每一个人都三令五申地讲钥匙、手机、手表、门卡等凡带有金属的物品一律不得带进测试厅,但百密总有一疏。不久,“铁将军”冷允激和“铁包公”包锦忠分别走出来,说在测试厅内发现有人戴着手表和戒指,还有人没有穿专用鞋套,要我们严格把关。质量是航天的生命,我吓了一跳,这可是非同小可。赶紧核查,终于找到了“犯罪分子”。开始他还解释说自己不上星操作,不必摘下手表和戒指,经过两位老同志反复做思想工作,才说服了他。此后,我便瞪大一双近视的“火眼金睛”,警觉地“扫描”着每一个进入大厅的人员,真恨不能生就一双电子眼。一天下来,居然腰酸背痛,口干舌燥,对这个岗位也有了真实的体会。
    吃过晚饭,大家开始紧张有序地打印装订电测细则。深夜12点,不堪重负的打印机和复印机终于得了疲劳综合症,罢工了。此时,西昌市里没有一家商场或者是复印社还在工作。
    怎么办?如果测试细则不出来,今天的电测工作就不能正常进行。大家开始绞尽脑汁,出谋划策。最后想出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去宾馆。于是立刻打电话联系宾馆。经过一番忙碌,终于有一家宾馆同意去复印:“我们的工作人员已经下班了,打印机和复印机可以使用,但你们只能自己动手,并交付使用费!”明知对方在“宰”我们,但此刻,时间就是一切!
    劳累了一天的王军和曲成刚在子夜时分,在沉沉的夜色里,火速开车去西昌市里。由于心里惦记工作,心急如焚中他们把车开到了时速150。到达宾馆后,曲成刚由于车速太快而导致剧烈呕吐,几乎吐了1个小时。
    一直忙到凌晨5点钟,所有的材料都打印复印完,两个人在朦胧的晨曦中回到发射中心。当大家还在睡梦中的时候,他们抱着材料悄然走进了招待所。在鸟鸣犬吠中,新的一天开始了。</P>衣带渐宽终不悔,为星消得人憔悴</P><P>    从测试人员脸上春风般的笑容里,我们已经读到了测试结果。果然,一切超乎寻常的顺利,我也终于有了一点与卫星功臣们近距离接触的机会。
    “初到卫星所报到,曹老师就打开一个文件柜给我看,我一瞧,天哪,3000多份文件!”春节前刚刚加入卫星队伍中的叶水驰,说他当时几乎惊呆了。
    晚上一边打印材料,一边断断续续地了解到试验队一些老师的故事,这些故事对他们来说,也许已经是家常便饭,然而,却让从未涉足过这个领域的我深深感动。
    2001年,总师曹喜滨老师的爱人生病入院,在动手术的前夕他才从北京匆匆赶回,爱人出院后又匆匆赶回北京,投入了紧张的飞行星研制工作。
    年龄最大的王本利老师,自己的身体不好,爱人又生病住院,然而负责整个试验队技术指挥和协调工作的他,仍然不辞劳苦地奔波于京哈两地,以至于卫星所的年轻人说他是60岁的年龄30岁的心。
    最年轻的耿云海老师,孩子刚刚出生,还没有时间体会为人之父的幸福,也无暇照顾体弱的妻子,就投身于繁重的科研任务。
    “特别能攻关”的徐国栋老师,多次临危受命,在最困难的时候接下棘手的任务,通宵达旦地工作,有时甚至一晚上只睡1个小时。然而只要一说起卫星,他就眉飞色舞,以致于同事们都说他是“真正以挑战、以攻关为快乐的人”。
    身体状况一向不太好的张迎春老师,2002年在北京测试期间,胃出血住进了医院,但出院以后,他没有休息就继续工作。春节前他的腿部受了伤,但他仍然一瘸一拐地到北京出差,夜以继日地工作,直到这次到西昌前,他的腿还没有完全好。
    “多面手”林晓辉老师家住闽江小区,是所里最远的,然而每天来得最早,一个人做了两个人的工作,父亲脑萎缩长期需要人照顾,在来西昌前母亲又突然脑梗塞住院,为了小卫星,他不得不让两个姐姐照顾老人,自己仍然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来。
    性格开朗的罗文波老师,孩子小的时候,由于他常常连续几个月出差在外,以至于回家后儿子都不认识爸爸了。孩子上幼儿园以后,每天放学时,其他的孩子都已被父母接回家,只剩下他的孩子还在孤零零等着他。
    孙兆伟老师既要照顾生病的妻子,还要照顾上小学的孩子,无法到北京参加飞行星研制工作,便留在学校做起了“后勤”工作,负责教学、科研、研究生培养,成了卫星所里最忙的人。
    孔宪仁老师在与合作单位的协调过程中千头万绪,事无巨细,但总是把各方面事情处理得井井有条。而且谈起自己的工作,他总是谦虚地说:“我的工作很简单……”
    年轻的吴翔虎老师,说起他参加卫星研制的历程,感慨颇多,“因为自己的想法可以通过软件程序来实现而快乐过,也因为软件评测期间的种种问题而苦恼过,这段经历是我一生中最难忘的。”
    话语不多的刘晓锋老师,做起事情来却一丝不苟。无论多忙苦多累,他都能坚持战斗在第一线……
    还有许多这里无法一一提及的老师,他们都为了这颗卫星付出了艰辛的努力。他们是“试验卫星一号”的创造者,也是哈工大人的骄傲。
    这不是故事,它就真实地发生在我身边这些看起来普普通通的老师身上。从他们平静淡然的面孔上,从他们从容不迫的神情里,从他们谈笑风生的举止中,我看到了一种精神的力量。这种力量,支撑着一个队伍,风雨同舟地走到了今天。
    “这个集体最可贵的是合作精神,我们这个工作缺了哪一个人都不成,每个人都克服了很多困难,在自己的岗位上付出了很多。”曹老师每次说起这支队伍,都有一种由衷的骄傲。而对这个队伍中的每一个成员来说,“只要卫星能上天,能成功,再苦再累心里也高兴。”</P>巧合的背后</P><P>    也许是巧合,也许是必然。没有想到,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竟然遇到这么多校友。
    巧合一:全国最大的星与最小的星同时在西昌;“鑫诺二号”是新一代大容量、长寿命通信卫星,也是我国最大的一颗卫星,“试验卫星一号”是最小的演示验证卫星,“纳星一号”是最小的试验卫星。
    巧合二:除了哈工大自主研制的“试验卫星一号”,另外两颗星的负责人中都有哈工大人的身影。“鑫诺二号”的副总指挥张宝是哈工大校友,与于登云是系友;清华“纳星一号”试验队长姚建廷也是哈工大人,而且还是王军老师的学生,这一次师生见面格外亲切。
    巧合三:运载火箭设计师、发射场系统也有哈工大人。“金牌火箭”长二丙的副总设计师范瑞祥是哈工大校友,且与卫星设计总师曹喜滨老师是同学;卫星发射中心星箭测试发射系统、气象系统中也有哈工大校友。
    巧合四:空间技术研究院、十八所也有许多哈工大校友。空间技术研究院的孙京、李旭丽等都是哈工大毕业生,合作起来自然多了一层默契,闲来也多了许多共同的话题。十八所前任所长是哈工大校友,现任所长高自明也是哈工大78级的学生,1982年毕业。因为对母校的感情,所以他对整个工程非常关心,常常打电话过来寻问卫星测试是不是很顺利。
    “‘试验卫星一号’是哈工大的形象工程!”张宝校友十分关注母校的小卫星。为了不影响小卫星的测试与发射,他带领“鑫诺二号”合练试验队,提出了“无缝隙工作联接”的理念,加班加点,于3月15日提前完成(原计划20日完成)了合练工作。
    “在这里发射我们自己的卫星和母校的卫星,我感到‘双重的幸福’。”姚建廷校友的心情不只是激动。
    这么多的机缘巧合,不是正说明了,哈工大与中国航天,与中国卫星事业发展的密不可分吗?
    所以,李绍滨副书记说:哈工大今天小卫星的研制成功,哈工大航天特色的形成,是航天多年培养与支持的结果。今后我们在立足航天、服务航天上有4个‘不变’:学习航天精神、为航天服务的理念不会变;发展航天学科,发展航天特色的目标不会变;为航天事业培养和输送人才的使命不会变;发展航天关系、密切航天联系的宗旨不会变。我们要继续在发展通用学科的基础上,在为航天服务的过程中,寻找新的学科增长点,为我国航天事业提供人力和智力的支持……”</P>
巍巍发射塔</P><P>    我们终于来到了神秘的发射塔。
    高耸的发射塔架和300多米高的避雷塔,在群山环抱中巍然屹立于峡谷的底端。3号发射塔76米,由11层工作平台组成,塔身上写有“中国航天”4个大字;2号发射塔96米,由14层工作平台组成,塔身上写着“西昌卫星发射中心”8个大字。1号发射塔在远山之外,是当初为“曙光一号”修建的。后来由于项目的下马,这座半途而废的发射塔也便成了历史的见证。那条穿过山洞的蜿蜒的铁轨,也是专门为1号发射塔修建的,现在成了这片场区内一道特殊的风景线。
    发射场内,七彩的旗帜和标语,随风招展;远处“扎根山沟、矢志航天”的大字,非常醒目;在蓝白相间的小房子上,写有一条比较特殊的标语:“颗颗锣钉连着航天事业,小小按扭维系民族尊严”。在这里,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离不开航天,离不开民族,哪怕一颗小小的锣钉和按扭。
    登上米黄色的瞄准间,远眺发射塔架两侧的山体内,是与场区相匹配的指挥,测试,控制以及供应水,电,气的设施。卫星发射测试、指挥控制、跟踪测量、通信、气象、勤务保障六大系统的相应场区,分散在峡谷之中的不同区域,遥相呼应,构成了一幅自然风光与现代设施相得益彰的美丽图画。
    我们去参观的时候,正赶上西昌市中心小学等几所学校的学生,在老师的组织下进行参观。老师们介绍说,要向孩子们介绍我国航天发展的历史,培养他们热爱科学、热爱航天的意识。也许他们还太小,不能完全理解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艰难与伟大,但从他们好奇的眼神和全神贯注的表情里,依然可以看到他们对航天的向往。
    据介绍,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已经创下3个第一:成功发射我国第一颗地球同步轨道卫星、第一颗实用广播通信卫星和第一颗国外商务卫星。
    我想,明年,当讲解员们再次向前来参观的人们介绍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创造的“第一”时,就要变成4个了:
    2004年4月18日,成功发射我国第一颗由高校(哈工大)牵头自主研制的“试验卫星一号”微小卫星。
    “试验卫星一号”不但要写进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的历史,也将写进中国小卫星发展的历史。</P>卫星多少事,将士起三更</P><P>    太阳帆板装完以后,我们再也看不到卫星的真实面貌了,只能想象小卫星在天上张开翅膀的那一刻。
    整个测试大厅的气氛是非常肃穆的。白色的工作服加上白色的口罩,只剩下一双双布满血丝的丝毫不敢懈怠的眼睛。
    这些天的测试,大家都加班到很晚。屋子里的灯光,一直亮到深夜甚至凌晨;走廊里的脚步,总是带着小跑;说话的速度,像口令一样简短急促。
    “李继耐部长说:你们的工作无可挑剔,无懈可击!”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主任李尚福和党委书记刘克仁等一行来到招待所慰问试验队员们。
    “我们这些年,真是坎坎坷坷,一波三折,实在走得太艰辛了。好在大家一起努力,挺了过来。现在回想这些年的过程,真的可以写一本书了。”在介绍“试验卫星一号”的时候,曹老师的语气中有一种无法言说的感觉。
“在航天领域,我们佩服哈工大,你们有着我们不可比拟的优势。”兄弟试验队的老师说。
    这种优势,缘于我们多年来与航天的同呼吸共命运,缘于我们广大的校友为航天事业写下的重要一页,缘于我们为了航天无私奉献的精神,缘于我们源源不断地为航天输送的人才。
    为了这颗星,有多少不眠之夜,有多少痛苦煎熬?
    在时间紧、技术难度大和经费紧张的条件下,大家同舟共济完成了卫星的方案论证与技术设计、关键技术攻关、桌面系统联试、原型样机和飞行星研制与大型试验等工作。在4次评审会上,与会的各位专家都对卫星研制的工作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认为哈工大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的超负荷工作量是惊人的,哈工大人的拼博精神和奉献精神表现了中国的航天精神。
    航天是一项高风险的事业,每一个人都会存最好的希望,做最坏的打算。没有一定的心理承受能力,恐怕是无法面对这个严峻挑战的。
    就像胡世祥校友所说:每一次发射,我都是一只口袋里装着成功的发言稿,一只口袋里装着失败的发言稿。
    就像试验队的老师所说:航天就是一项以成败论英雄的事业。虽然不公平,但,你选择这项事业的神圣,也同时选择了它的风险。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13天的团结奋战,试验队已经完成了卫星在技术场区的全部工作内容和卫星转入发射场区的全部准备工作。转场评审非常顺利,评审组认为卫星已经满足了转场条件,同意转入发射场区。
    “到目前为止,你们的工作做得非常不错,基本实现了设备零故障、操作零差错和指挥零失误,在这个良好的基础上,我们一定要把工作做得更细,确保万无一失!”
    “在新的情况下,各协作单位之间各自的工作方式、工作风格和工作经验都存在很大的差异,需要一个磨合的过程。但是大家能够团结协作、互相配合、互相支持,以协作的精神和严谨的作风,顺利地走到今天。下一步的工作,标准会更高,要求会更严,我们思想上要更重视,作风上要更严谨,操作上要更细致,协调上要更认真。希望大家通力合作,同舟共济,宁愿多说两句话,宁肯多掉两斤肉,也要把事情交待清楚,确保今年第一次发射、确保一箭双星发射圆满成功!”
    评审组的专家们对“试验卫星一号”寄予了多少关注与期望!我们又怎么能不慎之又慎、细之又细?
    所以,我国航天领域首席科学家闵桂荣曾经这样评价:“高方案论证评审会有内容、有深度,是国内少有的。”
    所以,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的领导们这样评价:“这是我们合作得最好的一次,也是测试工作最顺利的一次!”</P>送卫星,踏征程</P><P>    当你把一个自己经历千辛万苦培养长大的孩子送上远征的旅途,你的心情会是怎样?
    我想,当整流罩缓缓合上,当小卫星一点一点地被整流罩包围,一点一点地消失人们的视线中,你就会理解这种心情。
    真的好想再看一眼,真的好想再抚摸一下,这颗无数不眠之夜造就的小卫星,这个全体参研人员整装待发的孩子……
    因为从这一刻起,小卫星真正进入了待命的状态。而我们,也不再有机会这样近距离地与“试验卫星一号”进行对视了。
    总师曹喜滨老师的眼圈红了,亲手组装的操作人员沉默了。这一刻,只有心,在无声地交流。
    合罩以后,大家开始等待第二天的转场。谁知傍晚,天空飘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大家的心开始沉重起来。
    然而,仿佛连上天也知道我们的“试验卫星一号”要转场,下了一夜的雨,在凌晨时分停止了。雨后的发射中心,空气异常清爽。没有风,只有浓重的云层拥抱着巍巍青山,雾一般地氤氲出一种庄严肃穆的气氛和诗一样激荡的心情。
    卫星转场需要较低的温度。连续几天的高温后,突如其来的一场雨,使温度降低到了最低点。真可谓天时、地利、人和。
    “你们这一次送自己的卫星上天,心情一定不一样!”发射中心的领导们笑着问。
    用原副校长强文义教授的话说,大家像是嫁女儿一样,激动难眠。有一种兴奋,有一种不舍,有一种失落,有一种期待。人们早早地来到了测试大厅,抓紧最后一刻与星箭组合体合影留念。
    “曹总,合罩的时候,我看到您的眼圈都红了。”有人问。
    “没有的事,那是因为没有睡好。”曹老师辩解道。
    “曹总,您就别掩饰了。‘女儿’要出嫁了,心情能平静嘛!”旁边的人笑着打趣。
    “其实我难过,不是因为再也看不到卫星了,而是担心星箭对接以后,真要是发现什么问题,可真是无力回天了。”作为总师,重要的时刻最关心的还是技术问题。
    专用运输车载着“试验卫星一号”、卫星支架、过渡支架组合体,缓缓驶向发射场区,一路牵引着人们的目光和脚步。看着星箭组合体被徐徐吊起,稳稳地与矗立在三号发射塔中的“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对接,为小卫星倾注了无数心血的强文义教授无限感慨:“这次测试和转场都这么顺利,说明我们平时工作做得非常细致非常到位。”
在大家提醒王本利老师离开时,王老师不甘心地说:“(工作平台)还没有完全合上呢。”语气中透着一种不舍。似乎想多看一眼,看一眼自己亲手培养大、相伴了许多年的“女儿”。
    “做这颗卫星这么多年,看了多少个日日夜夜,它不仅是我们的一项事业,更是一种情感,就像我们自己的孩子一样。那种感情,真的是特别复杂,特别难以用语言描述。”试验队的老师说。
    “因为以前总是出差,所以现在要是一段时间不出差呆在家里,我儿子都会感觉非常奇怪。”曹老师笑言。
    “因为过去总是周末都呆在办公室,卫星封存以后,有那么一小段时间周末可以有一天休息,结果呆在家里反而会觉得特别没有着落,不由自主地想到办公室去。”这是大家共同的感受。
    所以当小卫星终于“嫁”出去的时候,他们的心里,突然有了一种空荡荡的感觉。</P>
心相连,风雨并肩</P><P>    “哈工大的老师有种玩命的精神!小卫星能做到今天这种状态,是我们当初无论如何都没有想到的。”兄弟单位的人这样评价。
    “哈工大人能不能干大事,从他们的眼睛里就能看出来。(因为经常熬夜,他们的眼睛总是红红的)”评审组的专家这样说。
    “有时遇到问题解决不了,晚上做梦都在紧张,醒来时发现满头大汗,枕巾都湿了。”哈工大参与研制的老师说。
    “以前一直以为学校的老师生活比较悠闲,这一次合作让我对高校、对哈工大刮目相看。”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的领导如是说。
    “现在想起来,非典时和王本利老师等在北京的遭遇,真是很难忘。当时我们住在北京的空间中心,大街上空空荡荡,心里也空空荡荡没有着落,一方面担心疫情的蔓延,一方面担心卫星的进度,真是备感煎熬。因为那时计划2003年秋季发射,当时如果不能赶在计划时间内完成,有可能我们这颗星永远都无法发射了。可是突然非典就来了,后来由于合作单位不能进入北京进行联合测试,本来想在五一前完成的任务也完成不了。回哈的飞机上,心里特别难受,真担心这么多年心血白费了。所以非典还没有结束,我们就赶回北京,继续工作。”试验队的老师说最难忘的就是大家共同奋斗的日子,因为一年当中大家总是有很多个月吃住都在一起,就像一家人一样,和王老师之间有一种父子之间的感觉,和其他同事之间有一种兄弟般的感情。
    十八所的徐寿岩,谈起与哈工大老师的合作,滔滔不绝:“我经常看到他们在北京一住就是好几个月,家也回不去,每天就是寂寞地不停地工作,但是他们好像从来也没有抱怨过。看他们工作的劲头,我就理解了什么是载人航天精神,我觉得这种敬业精神真的值得我敬佩。而且大家在一起,共同经历了这么多年的风风雨雨,一直合作得非常愉快,在各个方面可以互相切磋互相协调互相商量。哈工大的老师们,责任心强,理论水平高,待人处世也非常好。这样一路走过来,我觉得十八所和哈工大之间已经建立了一种非常紧密的联系,两个单位具体工作的同志们之间,也建立起深厚的友谊,成为很好的朋友。这样为以后的进一步合作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础。”</P>情无限,祝福永远</P><P>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校友座谈会上,我们见到了那些可爱的西昌校友们。1992年来到这里的黄舟雷,亲历了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几次挫败的低谷期和连战连捷的高峰期。2003年刚刚来到这里的3位校友,则非常幸运地在参加工作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就迎来了母校的卫星发射。     
    “见到娘家人,真是太高兴了!”他们的表情中透着难以掩饰的兴奋和激动。
    这些来自五湖四海的哈工大学子,他们曾经参加过各种各样的发射,但这一次来参加母校的发射,自然是万般滋味在心头。
    “听说要发射母校的卫星,我们简直太高兴了,还听说过几天母校的老师和学生代表要来,我们一定要去看一看。”
    “我觉得这么多年,也没有做出什么成绩,没有什么可以向母校汇报的。只是去年,我托人给母校的老师带去了我的结婚照,我想这是唯一可以向母校的老师汇报的事了。”现任试验技术部一室副主任的黄舟雷幽默地说。工作12年间所有成功的幸福和失败的痛苦,都在他的心里留下了深刻的记忆。
    “我是听了胡世祥校友在母校的一场报告,才决定来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的。”性格率真的王联明毫不掩饰对胡世祥的崇拜。“前几年在书店里看到《走近哈工大》,我立刻买了一本,在这里,很难得到母校的消息,特别想念母校。”
    “我经常偷偷溜出去上网,到班级同学录上看看大家的消息,感觉心里很温暖……”作为发射测试站气象台台长赵志民,第一次在领导面前揭自己的老底。大家笑言:你们可得把天气预测得准一点,别影响了母校卫星的发射啊!
    “哈工大桃李满天,哈工大人才辈出,哈工大前景广阔,哈工大万岁!为哈工大干杯,预祝我们的小卫星发射取得圆满成功!祝哈工大明天会更好!”让我们记住,这深情的一刻……</P>怎一个激动了得?</P><P>    第三次总检查,全过程模拟发射当天的真实情景。
    连绵的细雨停住了她的脚步,温暖的阳光洒在巍然屹立的塔架上。
发射场周围站满了人,匆忙的脚步,期待的眼神,闪烁的聚光灯,兴奋的交流,像流动的音符,跳跃在四月的发射场上。连大墙外,也站满了翘首以盼的参观人员。
    “01”指挥员李本琪的声音宏亮地穿透地堡,回荡在发射场上。
    “3小时准备!”
    “2小时准备!”
    “90分钟准备!”
    拥抱星箭的工作平台,一层一层地打开,白色的火箭雄姿英发地展现在人们的眼前。
    “10,9,……1!点火!”
    “和发射中心领导照一张!”
    “和院士照一张!”
    “和总师照一张!”
    这一刻,除了闪光灯,不知道还有什么方式可以表达人们喜悦的心情。
    刘永坦院士携夫人来到了现场:“我非常能够理解小卫星这支队伍的不容易,也能够体会今天大家的心情。小卫星的成功,对我们大家来说也是一个鼓舞,因为这个队伍中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航天科技集团科技委副主任曾庆来也亲临现场,因为他始终关注着“试验卫星一号”的研制,为这颗小卫星投入的精力比大卫星还要多。
西昌发射中心主任李尚福由衷地说:以前只知道哈工大是一所很好的学校,通过小卫星这个工程,又认真看了你们的《哈工大人》,对你们哈工大有了重新的认识,哈工大真的了不起!
    因为18号有会不能亲自参加发射的杜善义院士,一直坚持到总检查结束,才和大家一一握手告别:“看到这个场面,没有遗憾了!”
    这时,第三次成为“护星使者”的罗文波老师气喘吁吁地从发射塔上撤下来,满面绯红,神采奕奕。
    “什么感觉?”
    “说不紧张是假的,不过时间上肯定是很充分的。”罗老师笑咪咪地说。
    “原来以为我是离火箭最近的(电源间),现在小罗成了离火箭最近的人,    因为发射前他就站在火箭的旁边,成为最后一个从塔架上撤离的人。”林晓辉老师说。
    “地下室的同志,赶紧照张相,到真发射时你们就看不到这个场面了,奋战了这么多年,一定要和星箭合个影留个纪念,别留下遗憾……”
    “要是顾学迈、徐国栋、吴翔虎、耿云海他们也在就好了!”不知谁的一句感叹,提醒了大家。此时,他们正远在西安连夜作战,无法和大家共同分享这个欢乐的时刻了。
    唯有默默祈祷,默默祝福。</P>卫星惊醒桃花源,一步跨千年</P><P>    有人说:“一颗星救活了一个西昌。”到了卫星发射的前夕,我们终于有了切身的感受。
    平静的西昌突然变得热闹起来了。250元一张参观票,炙手可热;西昌市各大宾馆几乎全部住满;回程的机票、车票销售一空。一颗小小的卫星,使得小小的西昌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也打破了彝胞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山间的水牛和成群的山羊,路边休闲的老人和游戏的孩童,甚至于彝胞们别具一格的服装和他们的神秘的家,都吸引着参观旅游者好奇的目光。
    彝族是世界上最后一个奴隶制民族,直到20世纪50年代才解放,并且实现了一步跨千年的飞跃——直接从奴隶社会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在这里,你可以聆听到远古的声音,触摸彝族的文化,也可以感受凉山的风情。刘伯承和小叶丹誓血结盟的故事,泸沽湖的带有强烈母系氏族色彩的摩梭族阿注走婚制,更为这个城市平添了几分传奇的色彩。可惜时间仓促,我们无法真正深入彝族同胞的家里,去体会他们真实的生活。
    在西昌近一个月的时间里,看到不少当地的彝胞,黑色的民族服装,黑色的宽沿大帽子,背着大背篓,背篓里或者背着山野菜,或者背着他们的小孩子,背篓里的孩子和他们的父母一样,有着被这海拔1800米高原上的阳光充分照射的黑黑的皮肤。偶尔驶过的马车,赶车的男人得意的甩着马鞭,坐车的妇人逗弄着怀中的孩子,活脱脱一幅“回娘家”的画面。而在乡间的小路上,当我们停下车想与几个孩子聊聊天时,那些孩子竟惊恐得扔下牵着的水牛,落荒而逃,仿佛见到了外星人;当我们举起相机要给当地的老人照相时,他们立刻不满地摆手:“不能照不能照……”便匆忙离开。原来他们以为照相会摄走灵魂。以前这些只能在书中、电视里见到的镜头,竟真实地出现在我们的面前,我们自己竟有些不知“今夕何夕”了,难道我们真的到了无论魏晋的世外桃源了么?
    据了解,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扩建之前,他们多数人就住在发射场区内。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没有惨烈的竞争,没有灯红酒绿的诱惑,他们守护着一份未被尘俗所污染的心灵,也守住一份平静如水的生活。我常常在想,当他们身置在艳阳微风之中,沐着春光享受生命的温暖时,他们的目光投向何处?是大山的那一端,还是眼前的这一片青山翠田;他们的心里到底在想些什么,是满足于生活的安逸,还是叹息生活的贫乏?
    在与当地几位彝族人聊天过程中,我们得知,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的建设,使全封闭的山寨逐渐开放起来,他们不再完全地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不再像过去一样,抱着一只鸡,走两天的时间(中间在山上睡一个晚上)到集市上卖掉,喝一顿酒,再走两天回去。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的快速发展,已经带动了周边经济、贸易、旅游、交通运输、餐饮、购物甚至通信行业的发展,全封闭的山寨逐渐开放起来了,一部分家庭中的孩子开始接受教育,一些年轻人开始走出山寨出去打工。我们的餐厅服务员中就有几位当地彝族和藏族的女孩子,其中的一位叫冬梅的女孩,还在镇子里开了一家酥油茶馆,经营得还不错。希望卫星事业的发展,能够带给这里的人们一个具有彝族传统特色的美丽文明吧。</P>最后总动员:成功才是硬道理</P><P>    “平时下雨,关键时刻就晴天,我们这颗星真是太幸运了!”在参观卫星指挥控制大厅时,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副主任李晓箭笑着说。
    “我们不相信运气,只相信实力。”今天的顺利,缘于我们已经付出的努力。有谁能忘记近百个问题一一归零的夜晚?有谁能忘记“捉迷藏”、“抓特务”一般的连续72小时故障复现?有谁能忘记为解决一个丢失的数据两三个月的埋头苦干?又有谁能忘记欢乐假日里远离亲人的异乡奋战?
    什么叫天道酬勤?什么叫感天动地?小卫星走到今天,其中的甘苦,有谁能体味?
    为了小卫星,参研人员付出了怎样的心血,已经有目共睹。同时不能忘记的还有许许多多牵挂着小卫星的老师们,他们或许不能亲自参加研制和发射,但他们用自己的心,用自己一点一滴的行动,默默关注着。杜善义院士把自己的司机、一级厨师王安和都派到了西昌,专门负责大家的饮食,自己却走路上班;出差从来不带行李的航天学院韩杰才院长,为了给大家带来哈尔滨的红肠,把皮包都撑破了;科技处的于光,弯着扭伤的腰,东奔西跑;还有许多老师、同学,他们都在用自己的行动,无声地表达着自己真挚而热切的情感……
    “我们大家共同奋斗了这么多年,就为了这一天的到来……”
    “这些年,我们头脑中的弦一直紧紧地绷着,在紧张中度过了无数的不眠之夜,今天,这份辛勤的劳动即将得到检验……”
    昔日的感慨犹在耳畔,今天的发射就在眼前。我们就像一个参加高考的学生,答卷已经提交了,然而成绩怎么样,是否会被录取,还要依赖于小卫星在太空中的运行,还要耐心地等待。这个等待的过程,也是一个考验的过程。
    卫星发射动员会后,被我们誉为“铁将军”师傅的冷允激老师突然对我说:“我可以给你提个要求吗?”我吓了一跳,以为又哪里做得不对了。
    “我要跟你们哈工大的人合个影,你们工作太认真负责,太出色了。”
    赶紧请来李老师,让闪光灯记下这宝贵的瞬间——“希望我们下次还可以合作!”</P>璀璨的夜空里,有我们母校的一颗星</P><P>    一颗星,牵动多少颗心?
    黄文虎院士、张乃通院士来了,校领导李生、王树国、崔国兰来了,原校领导杨士勤、刘家琦、王祖温来了,校友代表们来了,教师和学生代表们也来了,来到西昌见证历史……
    “参加了这么多次发射,这一次来参加母校的卫星发射,真是太高兴、太激动了,我为母校感到骄傲……”
    “母校发射小卫星,我一定要来,为大家助威……”
    总装备部部长李继耐校友、副部长胡世祥校友也了,见到母校的师生,格外高兴,并表示,有机会一定要再回母校看一看。
    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副总经理马兴瑞校友,一直十分关注母校这颗小卫星的研制和发射情况,这一次来到西昌,要亲历小卫星飞向太空的神圣时刻。
    当介绍到长二丙副总师范瑞祥也是哈工大毕业时,有人开玩笑地说:“这么多哈工大校友啊,看来发射成功以后,你们可以开一个校友庆功会了!”还有人打趣:“你看,火箭是你们的人设计的,卫星是你们的人研制的,负责星箭测试发射的也是你们哈工大的人,这卫星发射岂有不成功的道理?”
    没有想到今天还是试验队员李旭丽校友和学生参观团代表李磊的生日。晚上大家在食堂里唱起生日歌,素不相识的两位举杯同庆。鲜花、美酒、生日蛋糕、清亮的藏族民歌……为这发射前的夜晚增添了欢乐的气氛。
    “每一位老师,每一位学生,都应该爱自己的学校。这颗小卫星,在某种程度上,极大地激发了师生员工热爱学校、热爱航天的情感,这种情感既是一种民族情结,又是一种母校情结。我们学校能够在我们国家的航天事业领域占有一个重要的席位,能够为中华民族承担起这样一个重大的责任,是我们每一位师生应该引以为骄傲和自豪的事情,并应该全力以赴做好它。我代表吉林省两千多名校友,衷心预祝我们的小卫星发射圆满成功,把我们的情感带到太空去,并祝愿小卫星在太空中一切都好。这样,我们就可以骄傲地说:在璀璨的夜空里,有我们母校哈工大一颗闪亮的星!”吉林校友会秘书长迟长生深情地说。</P>今夜无眠</P><P>    整个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洋溢着节日的欢乐气氛。近60辆车排起长龙,行驶在林荫路上,形成一道壮观的风景线。人影穿梭,来来往往,一边欣赏这别具一格的景色,一边和熟悉的人打着招呼。闪光灯不停地闪烁,记录下这发射前神圣的一刻。
    洒满阳光的科技公园里,笑容可掬的胡世祥副部长成了真正的明星,人们抓住千载难逢的好机会,纷纷和部长合影留念,而胡部长也是有求必应,耐心地一次次面对镜头,展示出一派儒雅、潇洒的大将风度。
    吃过晚饭,工作人员已经先期进入工作状态,进入了发射塔架、电源间和发射场区指挥控制中心,严阵以待。其他静待撤离的人们也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扳着手指一分一秒地计算着时间。
    “我要去淋浴更衣,庄严地为我们的小卫星送行!”有人开着诙谐的玩笑。
王若维老师扛着摄像机,冲向距离发射塔800米的山头。那是最佳的拍摄角度,但也存在一定的风险。然而,为了记录这神圣的历史时刻,留下那精彩的一瞬间,所有的危险都已置之度外,。
    发射场区的指挥控制中心,王本利老师不停地清点在岗人数。有人则紧盯着电视监控屏幕,一层一层地数着发射塔架打开的工作平台。
    距发射场6公里的指挥控制大厅里,灯火辉煌。正前方一面20余平方米的彩色电视屏幕已经进入工作状态,开始显示卫星发射前的准备状态和倒计时。数十台电脑、控制台、记录仪和显示器,各色显示灯不停地闪着神秘的眼睛……控制大厅后方的参观厅里,人们透过前方巨大的玻璃窗,翘首以盼地盯着彩色大屏幕。
    当汽车沿着盘山道开往各观测地点时,车上的人既兴奋,又紧张。透过车窗,远远地看见灯火通明的三号发射塔,静静地屹立在群山环抱中。这一刻,它已经成为所有人的心之所系,情之所牵。
    “曹老师今天穿了西装,打了一条红色的领带,特帅!”五院的一位老师说,观察得还真仔细。
    “书记今天好像也穿了新衣服,真像过节啊!”有人回应。
    “还要等1个多小时才能,真急人!”有人已经迫不及待。“急什么呀,我们都等了这么多年了,还差这1个多小时吗?”王钢老师笑着说。
    说说笑笑中,感叹最多的还是这一刻,来之不易!
    可是,可是怎么就下起雨来了?气象预报明明说是晴见多云,可没说下雨啊?大家的心立刻揪了起来。
    曹老师不停地冲出指挥控制中心,查看雨情。
    李继耐部长、胡世祥副部长等紧急召集气象站负责人开会,研究对策。
    王本利老师一边紧张注意着天气的变化,一边安慰大家:“没事,没事,不会影响发射。”
    大家都故作镇静,然而心,已经提到嗓子眼。
    小卫星走过了这么多风风雨雨,难道还要在最后一刻经历一次生死考验?
    而且,进入30分钟准备时,雨越下越大。发射塔顶层已经打开的平台又缓缓关闭。
    “怎么关上了,快打开呀!”田日才老师看着电视监控屏幕,半开玩笑地调节着紧张的气氛。
    远在牛头山观测点的人们,不知道发射场区正在下雨,还在乐观地进行着倒计时。发现发射塔的异常动向,人们开始不安起来。
    发射窗口时间是23时51分到24时06分,15分钟的选择空间。最初选择的23:51分,已经一分一秒地走近。
    发,还是不发?
    指挥控制中心的人们心急如焚。
    “再等等看。”
    等待着,等待着……
    就在大家带着几乎要绝望的心情进入15分钟准备的时候,奇迹出现了,雨突然停了。没有人相信,这个老天开的大玩笑。然而,也终于相信了“我们的小卫星福大命大”的说法。
    23时59分,当时钟就要走向新的一天时,一团火焰腾空而起,随后的轰鸣声响彻云霄。火箭的尾焰照亮了云层,小卫星在人们望穿秋水的目光中向着北方飞去……
    指挥控制大厅,人们目不转睛地注视着大屏幕上数据的每一次变化;牛头山上,人们纷纷拨通手机,向家人和朋友“直播”发射实况,共享今宵的欢乐;发射场区内,王本利老师双眼吃力地盯着电视屏幕中指挥控制大厅内的大屏幕,林晓辉老师认真地帮他念着大屏幕上的数字……
    “小曹呢?”
    “张迎春呢?”
    “孙兆伟呢?这不是他的笔记本吗?”
    王老师急切地通过电视屏幕,寻找着自己熟悉的面孔。
    当发射中心主任李尚福宣布“试验卫星一号”发射圆满成功时,人们才如梦方醒,掌声雷动,欢呼雀跃;热情相拥,泪落两行……
    餐厅里,先期撤离的人们,已经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一边诉说着自己的所见所闻,一边静待最后归来的曹喜滨老师、张迎春老师等人。当他们的车缓缓地驶来,来宾们点燃焰火,鞭炮齐鸣,欢迎他们的凯旋归来……
    曹老师和他的同事们紧紧拥抱,一切尽在不言中;校长王树国和老校长杨士勤携手走上讲台,悄悄抹去眼角的泪水;相识或不相识的人们,都相互击掌致意,表达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感动;还有人早早地准备好了首日封,请自己心中的英雄们签字留念……
    春华秋实航天路。我们的小卫星,在这里飞上了九霄;我们的梦想,在这里变成了美丽的现实……
    今夜无眠,当欢乐穿越时空,激荡豪情无限……
    来吧,亲爱的朋友,来吧,亲爱的伙伴,让我们为相约举杯祝愿……
    今夜欢乐无限,今夜礼花满天……
</P>
好文。好像研制过程有不少波折。有谁知道详情?还有为什么卫星名称会改掉?
<P>偶猜想波折可能和卫星质量增重有关。</P><P>4月18日夜我和几个网友一直守在电脑旁等消息,看到新华社的新闻后都大吃一惊,204kg,此前一直说是150kg啊。</P><P>高校作卫星,确实不容易。</P>
我要是间谍,你们就完了,这么机密的资料竟然会想到去宾馆复印。脑筋有问题啊,如果那个宾馆正好是一个间谍的黑店,嘿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