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上帝一起流浪——犹太人哈尔滨避难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30 05:50:19
很多人知道犹太人曾是一个四处流浪没有家园的民族,也有不少人知道宋朝时就有犹太人来中国定居,他们最后悄无声息地融入了这片善于包容的土地,再也无从分辨。更有人知道二战时期上海的犹太人虽无生命之忧却命运惨淡。但是,恐怕少有人知道,二战时期中国最寒冷的边城——哈尔滨,却被犹太人认为是最温暖的地方。在这本历史随笔中,犹太人在19世纪末期的到来,爱情与放荡,宅邸和公墓,东方和西方,肤色和文化……这些元素,统统被糅合在一起。阿成的语言,简洁而凝练,作家始终表现了对犹太文化的一种敬畏和认同。

  老擦鞋匠的爱情

  哈尔滨,说它寒冷也好,曾是沼泽地也好,但毕竟那里是一个相对祥和、安全,同时又颇为富庶的土地。所以,二战期间,到哈尔滨居住的并不全是来自欧洲的流亡者,以及他们在这里“创造”出来的漂亮的、妙不可言的混血儿,其中还有不少来自长城以南的中国同胞。
  在流亡者社区涅克拉索夫大街上擦皮鞋的老头儿,是从山东青岛过来的。
  青岛地势起伏跌宕,濒临大海。这种海洋性气候和自然景观,成了许多德国人流连忘返的地方。德国风格的建筑也四处开花,不少德国女孩在日记中写道:在这里生活几乎跟在德国一样……德国人最喜欢穿长筒皮靴。有位洋作家在一篇小说中写过这样的话:“德国人的到来,使街头充满了浓厚的皮鞋油味。”这句话,特别适用于二战期间的青岛。
  擦鞋匠从山东农村流亡到青岛后,立刻选择了擦皮鞋这个行业,而且一干就是二十年。他几乎把自己一生中最美好的青春全都扑在擦皮鞋上了。对皮靴的认识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在他主动和那些洋顾客聊天当中,了解了不少世界各地的皮鞋知识及趣闻,而且不知不觉地还学会了一些德语的日常对话。这对他提高皮鞋的鉴别能力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无论哪国的皮鞋,只要他瞟上一眼,就立刻能分辨出那是什么牌子的皮鞋,哪个厂家,是第几代产品。并且,他还能说出这双皮鞋出自哪国的哪位设计师之手。用的是什么面料,是什么品种的牛皮,是中年、少年,还是老年牛的牛皮,这牛是哪儿产的,在哪个国家的哪个牧区,以及这头牛是冬天杀的还是秋天杀的,等等。你只要在他那儿擦皮鞋,你就等于免费获得了一次有关皮鞋方面的有趣知识。

  在一个暮春时节的好天里,老擦皮鞋匠给流亡社区里的基兰德医生擦皮鞋。他干得非常认真,仿佛他面对的是一件了不起的艺术品似的。于是,基兰德医生多付给了他几个钱,但却遭到了老擦皮鞋匠的拒绝。
  老擦皮鞋匠非常诚恳地说:“先生,不要您的钱,能亲手擦这双不平凡的皮靴是我的荣幸。记得,我在青岛的时候,曾为一个德国人擦过一双同样牌子的皮靴。当时我并不懂得这双皮靴是怎样的高贵,只觉得它不同寻常。后来,是那个德国人告诉我,这个牌子的皮鞋在全世界只有六双……”说着,老皮鞋匠激动得眼睛都潮湿了:“先生,您真幸运,您知道,这双皮鞋是出自谁的手艺吗?是伯尔,他是一个伟大的鞋匠。”说完,老皮鞋匠伏下身子,轻轻地吻了这双不同寻常的皮鞋。
  这一切,都被在一旁等候擦皮鞋的犹太女人看在眼里。基兰德医生离开老擦鞋匠之后,由于异常兴奋,两条腿僵硬得几乎不会走路了。犹太女人鄙夷地看着他醉汉似的背影远去。
  这个从德国流亡来的女人有四十多岁了,是个助产士,长得居然有点像乌克兰人,黑头发,脸色苍白,两只眼睛像圣母一样充满了忧郁的神色。她是一个寡妇。在战争年代,犹太寡妇真是多如牛毛啊。
  那天,德国助产士也穿着一双很不错的靴子。当这双靴子踏在擦鞋匠的箱子上的时候,擦鞋匠彻底惊呆了,他抬头尊敬地看着靴子的主人,显得异常激动:“夫人,您这是一双德国靴子。”
  “您说得很对!擦吧。”
  “而且是战前货。”
  “是的。现在部分地区的战争还没有结束呢。”
  “它产在德国的慕尼黑。”
  “是的。您去过……”
  “是一九××年十月慕尼黑啤酒节上奖励给啤酒小姐的奖品之一。”
  “是的……”
  “它是全德国最好的手艺人做的,只有一双。它的妙处在于赛前就已知道了啤酒小姐脚的尺码……”
  德国女人终于吃惊了,她问道:“您怎么知道?”
  擦皮鞋匠抬起头,一脸诚恳地说:“我虽然厌恶纳粹,但我热爱德国,热爱德国的皮鞋。”
  这种突如其来的爱,很容易让身处异乡的德国女人动情……
  在一个优美的哈尔滨之夜,擦皮鞋匠来到了这个犹太女人的住所。他们在一起彬彬有礼地喝茶。后来又喝了酒,畅谈了德国,这是这个德国犹太女人流亡到哈尔滨之后讲话最多的一个夜晚……
  这的确是一个适合谈情说爱的美妙之夜。

  老胡木匠和犹太女人

  混血儿小胡木匠,是犹太流亡者社区最具艺术眼光的木匠了。坦率地说,在哈尔滨干木匠活儿,没有点艺术眼光是不行的。
  小胡木匠是一个非常自负的年轻人。他干活儿的时候,处处喜欢挑剔,对材料、染料、零七八碎的小五金等等,要求得都很严格。他几乎无处不在地表现自己的聪明。干活的过程中,对别人的建议,他理都不理。有时候还会挖苦对方几句,让对方自讨没趣。但不管怎么说,你必须得承认,小胡木匠的手艺在哈尔滨的确是最好的。他的住宅也是犹太流亡者社区中最优美的建筑之一。
  小胡木匠的母亲是犹太人。她的老家在莫斯科,出身贵族,有很好的教养,会美术,会演奏一些乐器,歌也唱得不错,并且她坚持每天写日记。她会拉丁文和法文。她是一个亡命哈尔滨的寡妇。到哈尔滨之后,她很快嫁给了一个姓胡的中国木匠。
  在小胡木匠长到十岁的时候,老胡木匠突然不辞而别。不久,哈尔滨的流亡者们知道,老胡木匠在他的山东老家还有一个老婆和两个儿子,而且他的两个儿子都很大了。从关里闯关东的男人在关东找一个女人“结婚”,组成一个临时的家庭,并不是什么新鲜事。要知道,闯荡江湖的人生命意识是很强的。对他们“规定”一生中应当有几个女人的做法是很蠢的。世界上总会有一些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生活的人。
  老胡木匠突然不辞而别以后,小胡木匠的母亲几乎每天的清晨和傍晚,都要去哈尔滨那条通往外地的大路口张望。这个犹太贵族女人希望那个老实的中国人还能回来。而且她坚信,他一定能够回来的!无论下大雪,刮大风,她都一如既往。如果下大雨,她还会另外带上一件雨衣。她对小胡木匠说,万一他的父亲就在这一天回来呢?难道让爸爸妈妈共同穿一件雨衣吗?
  小胡木匠笑着摇头,表现出一副无可奈何的样子。他想起了那个英国绅士说的话:女人如果被爱情俘虏了,就没有理性可言了。他的母亲也是女人啊。
  家里用餐的时候,她总要给老胡木匠留一个座位,摆上刀叉,斟上一小杯葡萄酒,说:“吃吧,老爷子。我爱你!”
  小胡木匠都听习惯了,脸上一点表情都没有了。
  小胡木匠的母亲非常爱这个中国老人。这个中国老人从不酗酒,也不吸烟,她对他提出的任何要求,他都会默默无声地去做,而且没有一点怨言。她觉得自己在这个中国老人面前特别充实。而且,这个中国老人非常体贴她。这样的好男人在全俄罗斯也找不出一个来。每当犹太人和俄国混血儿到她这里来聚会的时候,这个中国老人就会默默地躲在厨房里,为他们煮茶,做点心,或者默不作声地给壁炉添柴火,像一个忠实的老仆人。
  她也常想,这个厚道的中国老人回自己的老家去看望原配,就说明他是一个值得信赖的人,一个有情有义的人。她就更加坚信,那个中国老人也一定会这样对待自己的。当然,这需要时间。只要人活着,时间总是够用的,她想。
  哈尔滨的冬天很快又来了。夜里下过一场大雪,足有半米厚。清晨伊始,犹太流亡者社区里人声鼎沸,每家每户都出来扫雪了,这是一个令人愉快的早晨。
  扫雪的人们发现,小胡木匠的母亲正挽着一个老人,从大路口那儿向这边走来,这些扫雪的流亡者,都停止了手中的活儿看着。几个年岁大的人,终于认出来了,那个老人就是小胡木匠的父亲。当他们夫妻从流亡者当中走过的时候,人们鼓起掌来。每一个人都过去亲吻这个老人和他的女人。
  “谢谢,谢谢。”他们夫妻这样说着……
  小胡木匠也正在清除自家栅栏院外的积雪。他看见母亲搀扶着一个老人向自己走来时,不由得呆住了。内心的一个真实的声音在告诉他:“这是父亲!”小胡木匠在这一刻,第一次清醒地意识到自己是中国人!这个老人由母亲搀扶着来到他的面前,小胡木匠按着中国人的风俗,扑通一声跪在了雪地上。
  老人扶起了儿子说:“孩子,你受苦啦……”
  小胡木匠的母亲,这个高贵的犹太女人,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考布切夫

  早期的哈尔滨,是一座洋文化味道很浓的城市。
  在辛亥革命之后,哈尔滨光电影院就有好几家,像杰克坦斯影院,像建于1908年的敖连特电影院(现在的和平电影院,它是我国最早的电影院),像“巨人”电影院、“水都”电影院、托尔斯泰电影院、马迭尔电影院等。而且,当时哈尔滨的铁路俱乐部还经常举办露天音乐会。早在1925年,哈尔滨就有了格位诺夫高等音乐学校,1930年时就有了犹太人安德列耶娃的芭蕾舞学校,以及犹太人的艺术沙龙“荷花”画室等等。除此之外,还有无线电广播、报纸刊物、冰上运动、选美活动、帆船竞赛等等。纯中国味的有京剧、评戏、武术、书法、国画,包括走街串巷的民间乐队等等。中西杂处,各得其乐。
  俄国的随军记者、摄影师考布切夫(犹太人)随着军队到哈尔滨来之后不久,干了一件让他一举成名的大事。1909年11月26日,作为摄影记者,考布切夫随着俄国财政大臣戈果甫佐夫,去哈尔滨火车站迎接日本枢密院议长、前首相伊藤博文。但他无论如何也没想到,他竟“意外”地拍摄下了朝鲜志士安重根击毙伊藤博文的全过程。
  事后,考布切夫把它制成一部纪录影片《伊藤博文在哈遇刺身亡》,在全世界公映,从而使他一举成名。
  巨大的成功使考布切夫备受鼓舞,他立即着手创办了“考布切夫”电影院。在他的电影院里播放的,全部是他亲自拍摄的纪录片,如《1901年哈尔滨自行车比赛》、《1911年哈尔滨飞行表演》、《1911年哈尔滨流行鼠疫》、《1932年哈尔滨特大洪水纪实》等等。他的影院播放《伊藤博文在哈遇刺身亡》时,电影院几乎场场爆满。
  考布切夫几乎生来就酷爱摄影。他经常说,他是神派来的摄影使者,是神让他把人间的一切拍摄下来,让神的子民弃恶扬善。
  然而,考布切夫却不是一个能经营电影院的人,就像一个小说家、画家不大可能是一个精明的商人或者成熟的首长一样。加上他的电影院只播放他本人拍的片子,再加上他本人又患有肺结核病,身体十分虚弱,再加上许多军队的工作让他无法脱身,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嘛。他的电影院终于倒闭了。
  在倒闭之前,他的影院连续放映了三天免费电影。当时的场面热闹空前。考布切夫把这一切也都拍摄下来留作纪念。要知道,时光是不能倒流的,只有胶片才会记录下这一切。而且,人们永远活在胶片上。

  (《和上帝一起流浪》阿成/著,重庆出版社2008年12月版)很多人知道犹太人曾是一个四处流浪没有家园的民族,也有不少人知道宋朝时就有犹太人来中国定居,他们最后悄无声息地融入了这片善于包容的土地,再也无从分辨。更有人知道二战时期上海的犹太人虽无生命之忧却命运惨淡。但是,恐怕少有人知道,二战时期中国最寒冷的边城——哈尔滨,却被犹太人认为是最温暖的地方。在这本历史随笔中,犹太人在19世纪末期的到来,爱情与放荡,宅邸和公墓,东方和西方,肤色和文化……这些元素,统统被糅合在一起。阿成的语言,简洁而凝练,作家始终表现了对犹太文化的一种敬畏和认同。

  老擦鞋匠的爱情

  哈尔滨,说它寒冷也好,曾是沼泽地也好,但毕竟那里是一个相对祥和、安全,同时又颇为富庶的土地。所以,二战期间,到哈尔滨居住的并不全是来自欧洲的流亡者,以及他们在这里“创造”出来的漂亮的、妙不可言的混血儿,其中还有不少来自长城以南的中国同胞。
  在流亡者社区涅克拉索夫大街上擦皮鞋的老头儿,是从山东青岛过来的。
  青岛地势起伏跌宕,濒临大海。这种海洋性气候和自然景观,成了许多德国人流连忘返的地方。德国风格的建筑也四处开花,不少德国女孩在日记中写道:在这里生活几乎跟在德国一样……德国人最喜欢穿长筒皮靴。有位洋作家在一篇小说中写过这样的话:“德国人的到来,使街头充满了浓厚的皮鞋油味。”这句话,特别适用于二战期间的青岛。
  擦鞋匠从山东农村流亡到青岛后,立刻选择了擦皮鞋这个行业,而且一干就是二十年。他几乎把自己一生中最美好的青春全都扑在擦皮鞋上了。对皮靴的认识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在他主动和那些洋顾客聊天当中,了解了不少世界各地的皮鞋知识及趣闻,而且不知不觉地还学会了一些德语的日常对话。这对他提高皮鞋的鉴别能力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无论哪国的皮鞋,只要他瞟上一眼,就立刻能分辨出那是什么牌子的皮鞋,哪个厂家,是第几代产品。并且,他还能说出这双皮鞋出自哪国的哪位设计师之手。用的是什么面料,是什么品种的牛皮,是中年、少年,还是老年牛的牛皮,这牛是哪儿产的,在哪个国家的哪个牧区,以及这头牛是冬天杀的还是秋天杀的,等等。你只要在他那儿擦皮鞋,你就等于免费获得了一次有关皮鞋方面的有趣知识。

  在一个暮春时节的好天里,老擦皮鞋匠给流亡社区里的基兰德医生擦皮鞋。他干得非常认真,仿佛他面对的是一件了不起的艺术品似的。于是,基兰德医生多付给了他几个钱,但却遭到了老擦皮鞋匠的拒绝。
  老擦皮鞋匠非常诚恳地说:“先生,不要您的钱,能亲手擦这双不平凡的皮靴是我的荣幸。记得,我在青岛的时候,曾为一个德国人擦过一双同样牌子的皮靴。当时我并不懂得这双皮靴是怎样的高贵,只觉得它不同寻常。后来,是那个德国人告诉我,这个牌子的皮鞋在全世界只有六双……”说着,老皮鞋匠激动得眼睛都潮湿了:“先生,您真幸运,您知道,这双皮鞋是出自谁的手艺吗?是伯尔,他是一个伟大的鞋匠。”说完,老皮鞋匠伏下身子,轻轻地吻了这双不同寻常的皮鞋。
  这一切,都被在一旁等候擦皮鞋的犹太女人看在眼里。基兰德医生离开老擦鞋匠之后,由于异常兴奋,两条腿僵硬得几乎不会走路了。犹太女人鄙夷地看着他醉汉似的背影远去。
  这个从德国流亡来的女人有四十多岁了,是个助产士,长得居然有点像乌克兰人,黑头发,脸色苍白,两只眼睛像圣母一样充满了忧郁的神色。她是一个寡妇。在战争年代,犹太寡妇真是多如牛毛啊。
  那天,德国助产士也穿着一双很不错的靴子。当这双靴子踏在擦鞋匠的箱子上的时候,擦鞋匠彻底惊呆了,他抬头尊敬地看着靴子的主人,显得异常激动:“夫人,您这是一双德国靴子。”
  “您说得很对!擦吧。”
  “而且是战前货。”
  “是的。现在部分地区的战争还没有结束呢。”
  “它产在德国的慕尼黑。”
  “是的。您去过……”
  “是一九××年十月慕尼黑啤酒节上奖励给啤酒小姐的奖品之一。”
  “是的……”
  “它是全德国最好的手艺人做的,只有一双。它的妙处在于赛前就已知道了啤酒小姐脚的尺码……”
  德国女人终于吃惊了,她问道:“您怎么知道?”
  擦皮鞋匠抬起头,一脸诚恳地说:“我虽然厌恶纳粹,但我热爱德国,热爱德国的皮鞋。”
  这种突如其来的爱,很容易让身处异乡的德国女人动情……
  在一个优美的哈尔滨之夜,擦皮鞋匠来到了这个犹太女人的住所。他们在一起彬彬有礼地喝茶。后来又喝了酒,畅谈了德国,这是这个德国犹太女人流亡到哈尔滨之后讲话最多的一个夜晚……
  这的确是一个适合谈情说爱的美妙之夜。

  老胡木匠和犹太女人

  混血儿小胡木匠,是犹太流亡者社区最具艺术眼光的木匠了。坦率地说,在哈尔滨干木匠活儿,没有点艺术眼光是不行的。
  小胡木匠是一个非常自负的年轻人。他干活儿的时候,处处喜欢挑剔,对材料、染料、零七八碎的小五金等等,要求得都很严格。他几乎无处不在地表现自己的聪明。干活的过程中,对别人的建议,他理都不理。有时候还会挖苦对方几句,让对方自讨没趣。但不管怎么说,你必须得承认,小胡木匠的手艺在哈尔滨的确是最好的。他的住宅也是犹太流亡者社区中最优美的建筑之一。
  小胡木匠的母亲是犹太人。她的老家在莫斯科,出身贵族,有很好的教养,会美术,会演奏一些乐器,歌也唱得不错,并且她坚持每天写日记。她会拉丁文和法文。她是一个亡命哈尔滨的寡妇。到哈尔滨之后,她很快嫁给了一个姓胡的中国木匠。
  在小胡木匠长到十岁的时候,老胡木匠突然不辞而别。不久,哈尔滨的流亡者们知道,老胡木匠在他的山东老家还有一个老婆和两个儿子,而且他的两个儿子都很大了。从关里闯关东的男人在关东找一个女人“结婚”,组成一个临时的家庭,并不是什么新鲜事。要知道,闯荡江湖的人生命意识是很强的。对他们“规定”一生中应当有几个女人的做法是很蠢的。世界上总会有一些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生活的人。
  老胡木匠突然不辞而别以后,小胡木匠的母亲几乎每天的清晨和傍晚,都要去哈尔滨那条通往外地的大路口张望。这个犹太贵族女人希望那个老实的中国人还能回来。而且她坚信,他一定能够回来的!无论下大雪,刮大风,她都一如既往。如果下大雨,她还会另外带上一件雨衣。她对小胡木匠说,万一他的父亲就在这一天回来呢?难道让爸爸妈妈共同穿一件雨衣吗?
  小胡木匠笑着摇头,表现出一副无可奈何的样子。他想起了那个英国绅士说的话:女人如果被爱情俘虏了,就没有理性可言了。他的母亲也是女人啊。
  家里用餐的时候,她总要给老胡木匠留一个座位,摆上刀叉,斟上一小杯葡萄酒,说:“吃吧,老爷子。我爱你!”
  小胡木匠都听习惯了,脸上一点表情都没有了。
  小胡木匠的母亲非常爱这个中国老人。这个中国老人从不酗酒,也不吸烟,她对他提出的任何要求,他都会默默无声地去做,而且没有一点怨言。她觉得自己在这个中国老人面前特别充实。而且,这个中国老人非常体贴她。这样的好男人在全俄罗斯也找不出一个来。每当犹太人和俄国混血儿到她这里来聚会的时候,这个中国老人就会默默地躲在厨房里,为他们煮茶,做点心,或者默不作声地给壁炉添柴火,像一个忠实的老仆人。
  她也常想,这个厚道的中国老人回自己的老家去看望原配,就说明他是一个值得信赖的人,一个有情有义的人。她就更加坚信,那个中国老人也一定会这样对待自己的。当然,这需要时间。只要人活着,时间总是够用的,她想。
  哈尔滨的冬天很快又来了。夜里下过一场大雪,足有半米厚。清晨伊始,犹太流亡者社区里人声鼎沸,每家每户都出来扫雪了,这是一个令人愉快的早晨。
  扫雪的人们发现,小胡木匠的母亲正挽着一个老人,从大路口那儿向这边走来,这些扫雪的流亡者,都停止了手中的活儿看着。几个年岁大的人,终于认出来了,那个老人就是小胡木匠的父亲。当他们夫妻从流亡者当中走过的时候,人们鼓起掌来。每一个人都过去亲吻这个老人和他的女人。
  “谢谢,谢谢。”他们夫妻这样说着……
  小胡木匠也正在清除自家栅栏院外的积雪。他看见母亲搀扶着一个老人向自己走来时,不由得呆住了。内心的一个真实的声音在告诉他:“这是父亲!”小胡木匠在这一刻,第一次清醒地意识到自己是中国人!这个老人由母亲搀扶着来到他的面前,小胡木匠按着中国人的风俗,扑通一声跪在了雪地上。
  老人扶起了儿子说:“孩子,你受苦啦……”
  小胡木匠的母亲,这个高贵的犹太女人,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考布切夫

  早期的哈尔滨,是一座洋文化味道很浓的城市。
  在辛亥革命之后,哈尔滨光电影院就有好几家,像杰克坦斯影院,像建于1908年的敖连特电影院(现在的和平电影院,它是我国最早的电影院),像“巨人”电影院、“水都”电影院、托尔斯泰电影院、马迭尔电影院等。而且,当时哈尔滨的铁路俱乐部还经常举办露天音乐会。早在1925年,哈尔滨就有了格位诺夫高等音乐学校,1930年时就有了犹太人安德列耶娃的芭蕾舞学校,以及犹太人的艺术沙龙“荷花”画室等等。除此之外,还有无线电广播、报纸刊物、冰上运动、选美活动、帆船竞赛等等。纯中国味的有京剧、评戏、武术、书法、国画,包括走街串巷的民间乐队等等。中西杂处,各得其乐。
  俄国的随军记者、摄影师考布切夫(犹太人)随着军队到哈尔滨来之后不久,干了一件让他一举成名的大事。1909年11月26日,作为摄影记者,考布切夫随着俄国财政大臣戈果甫佐夫,去哈尔滨火车站迎接日本枢密院议长、前首相伊藤博文。但他无论如何也没想到,他竟“意外”地拍摄下了朝鲜志士安重根击毙伊藤博文的全过程。
  事后,考布切夫把它制成一部纪录影片《伊藤博文在哈遇刺身亡》,在全世界公映,从而使他一举成名。
  巨大的成功使考布切夫备受鼓舞,他立即着手创办了“考布切夫”电影院。在他的电影院里播放的,全部是他亲自拍摄的纪录片,如《1901年哈尔滨自行车比赛》、《1911年哈尔滨飞行表演》、《1911年哈尔滨流行鼠疫》、《1932年哈尔滨特大洪水纪实》等等。他的影院播放《伊藤博文在哈遇刺身亡》时,电影院几乎场场爆满。
  考布切夫几乎生来就酷爱摄影。他经常说,他是神派来的摄影使者,是神让他把人间的一切拍摄下来,让神的子民弃恶扬善。
  然而,考布切夫却不是一个能经营电影院的人,就像一个小说家、画家不大可能是一个精明的商人或者成熟的首长一样。加上他的电影院只播放他本人拍的片子,再加上他本人又患有肺结核病,身体十分虚弱,再加上许多军队的工作让他无法脱身,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嘛。他的电影院终于倒闭了。
  在倒闭之前,他的影院连续放映了三天免费电影。当时的场面热闹空前。考布切夫把这一切也都拍摄下来留作纪念。要知道,时光是不能倒流的,只有胶片才会记录下这一切。而且,人们永远活在胶片上。

  (《和上帝一起流浪》阿成/著,重庆出版社2008年12月版)
非要搞的那么浪漫主义
应发在 读者 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