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潜地导弹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30 13:21:06
有数据么?
巨浪-1,DF-21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6-5 19:31:48编辑过]
<B>潜地导弹水下发射试验</B> <P>潜地导弹在潜艇上进行水下发射试验分3步进行:在常规动力潜艇上进行潜地导弹水下发射试验;在导弹核潜艇上进行潜地导弹水下发射试验;在导弹核潜艇上进行潜地导弹定型试验。 </P><P>一,先期准备 </P><P>六十年代末,为适应导弹核潜艇发射潜地导弹试验的需要,中央军委决定,由海军试验基地负责筹建潜地导弹试验场。据此,一九六八年三月,总参谋部、国防科委组织海军及有关工业部的人员,由海军试验基地副司令员冰野带队,进行实地勘察选点,并于一九七--年报经中央军委批准,确定在辽南建设潜地导弹试验场。经过八、九年的奋斗,相继建成了技术阵地,发射阵地,试验指挥所,安全控制中心和光测、雷达测且、遥测站点,时统通信设施,以及铁路专线、码头、吊装、水文、气象等保障设施,设在甘肃省境内的弹着区也初步建成。
在建设试验场的同时,一九七七年三月,组建成立了潜地导弹试验部,属海军试验基地领导,杨洪贵任司令员,孙六任政治委员。在国防科委、海军组织协调和各研制部密切配合下,经多年努力攻关,各种测控设备陆续研制.改装成功,并投入使用。为了解决试验实施过程中水下潜艇与水上通信联络和信息传输问题,七十年代初,试验基地牛顺长等会同七院十九
所范淳生共同研制出结构简单、实用方便的通信浮筏。它由具有一定抗风能力的浮筏作为载体,载体上装有特殊的天线和曳光管架,并通过附着在钢缆上的密封电缆,与艇内通信肘统设备联接。经多次水下发射试验考核和不断修改完善,使这种独具一格的通信浮筏,成为解
决水下潜艇与岸基、水面、空中通信的有效手段,其主要功能是传输时统信号和发射零时,为岸上测量设备提供照准条件和判断水下潜艇的概略位置。
一九八0年,中国已建成了远洋测量船队,具备了对运载火箭再入段进行海上测量和打捞数据舱的能力。同时,也考虑到潜地导弹水下发射试验的西射向方案。有影响沿途重要城市的安全问题。国防科委会同海军反复进行了研究,并经中央军委批准,决定改变射向,撤销西北弹者区,末区任务改由测量船基地担负。首区测控系统只对某些由于射向改变,难以满足试验要求的测控、通信方案和测量工程设施,进行了必要的改动。有关部门经三年努力,克服了各种困难,完成了各项试验准备工作。 </P><P>
二、常规动力潜艇水下发射
潜地导弹试验首次水下发射潜地导弹飞行试验是用改装的常规动力潜艇进行的。由于试验的技术难度大,协作面广,保障兵力和参试单位多,为加强对试验的组织领导和协调抓总,于一九八0年成立了潜地导弹海上试验领导小组,海军副司令员杨国宇任组长,国防科委副主任马捷任副组长。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海军装备技术部副部长陈右铭任主任。一九八一年,建立了试验总师制度,潜地导弹总设计师黄纬禄任总师,核潜艇总设计师黄旭华,国防科委测通所副所长沈荣骏及海军潜地导弹试验部参谋长谢国琳任副总师,负责试验中的技术协调工作。一九八二年三月,成立首、末区指挥部。首区指挥部由海军试验基地司令员田作成任指挥,试验基地副司令员周诚,旅顺基地副司令员马立欣,潜地导弹总设计师黄纬禄,核潜艇总设计师黄旭华,试验区司令员杨洪贵,潜艇支队长李文发等任副指挥。水区指挥都由国防科委测量船基地司令员田震环任指挥,东海舰队副参谋长景敏.舟山基地副司令员刘洪陆,测量船基地副参谋长孟宪诚等任副指挥。为保证这次试验任务的完成,二院组织了试验队,在队长王光麒带领下,来到海军潜地导弹试验场。这次试验的调度指挥由国防科工委指挥所统一组织实施。首末区之间的测控通信和信息交换方案由国防科工委测量通信总体所负责制订.渭南测控中心担负首、末区之间的信息交换。首区的准备工作按技术阵地。发射阵地、测控通信和防救警戒等4个主要方面同时展开。技术阵地在二一0所所长周金林的带领下,提出了阶梯式的工艺流程,把只能准备2发弹的厂房条件,扩大为可以同时谁备3发弹、存放2发弹的能力。技术阵地组织力量编制了各种操作规程和细则,还对几百台专用地面测试设备进行了复查标校,并解决了出现的技术问题,保证了导弹的质量,如期完成了测试任务,在艇长石宗礼和潜地导弹试验场等参试单位密切配合,严密组织下,先后完成了艇员训练,试验艇航行试验。设备标校、安装调试、匹配试验、通情浮筏试验以及带弹出海合练、发射程序演练、协同匹配演练、水下脱险训练等各项准备工作,熟练掌握了发射程序和操艇的技能。
测控通情设备多,分布广,有的近在咫尺,有的远在千里之外。要把众多的测量、引导、遥控、遥测,计算机硬件和软件、通信、数传等设备,有机地组合起来,形成系统,并具有实时测量和处理的能力,技术复杂,工作且大,时间紧迫,困难很多。测控系统的广大工
程技术干都和操作人员,在潜地导弹试验场副司令顾守仁的组织领导和有关厂、所协同支持下,克服困难,团结奋战,完成了各项任务。为了执行这次试验任务,潜地导弹试验场还组织厂测控系统校飞、通信传输合练、干扰测试、首末区信息联调等试验。经过16次动态校
飞,验证了测控系统方案的正确性、可靠性,使整个系统处于良好技术状态。中央军委副秘书长张爱萍在检查了测控系统校飞情况后,挥毫题词:"试验突破千重关,操作练就绝妙手",以资鼓励。
海上兵力保障以旅顺基地为主组织实施。担任海上警戒、护航、防救、护缆任务的58艘各型舰艇,认真研究实施方案,明确任务分工,并多次组织了防救兵力援潜演练和脱险训练。
一九八二年十月七日凌晨,试验工作严格按指挥程序,紧张而有秩序地进行着。试验指挥所里,指挥组长、试验基地副参谋长王惠壳作了"临战"动员,各战位各就各位,各负其责,做好了发射前的一切准备工作。十五时十四分零一秒,发射了第一枚潜地导弹。导弹发射正常,但点火后不久,导弹失控翻转,在空中自毁。导弹总设计师黄纬禄组织有关技术人员,研究分析了导弹空中自毁的原因,并对第二枚导弹采取了相应措施。十月十二日十五时零一秒,第二枚导弹发射试验成功。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向参试人员发了贺电。潜
地导弹发射成功,是中国舰艇及导弹科技事业的重大成就。 </P><P>三、导弹核潜艇首次实施水下发射潜地导弹试验导弹核潜艇水下发射模型弹试验。 </P><P>这项试验是在一系列陆上试验和常规动力潜艇水下发射模型弹试验的基础上进行的,主要是考核导弹核潜艇满足发射条件的操
纵性;潜艇导弹发射系统实时工作的正确性、协调性和可靠性以及发射时核动力装置系统工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这次试验由海军试验基地组织实施,参试单位20多个,动用各类舰船49艘次,直升机3架次,技术抓总和协调工作由七院十九所负责。试验从一九八四年三
月八日开始,到四月二十八日结束,在渤海海域发射了4枚模型弹。试验结果表明,发射系统设计方案正确,能完成发射任务;艇的操纵性能较好,可以满足发射条件;指挥准确,操作熟练。整个试验,除因海洋水文气象不具备条件,未能考核高海情外,其余均按试验大纲要求,完成了规定的项目,获得了比较完整的测量数据,达到了预期目的。导弹核潜艇首次实施潜地导弹水下发射试验。导弹核潜艇水下发射潜地导弹试验的主要目的是考核全武器系统的综合性能,鉴定武器系统的战术技术指标。这次试验的特点是:参试单位多,人员多,协作面广,对导弹试验航区安全要求严格;导弹从水下发射,测量设备瞄准和捕获目标困难;海洋水文气象瞬息万变,难以掌握;潜艇发射导弹时,水下定位、瞄准、实时信息和发射零时的传输等,精度要求高,难度大;水下力学环境复杂,发射艇室空间狭小,与陆上试验相比,有独特的复杂性和艰巨性。一九人五年五月,国防科工委和海军遵照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决定,向有关单位下达了导弹核潜艇实施潜地导弹水下发射试验的要求,建立了试验组织,明确了分工。首、末区分别成立了指挥部。首区建立总师组,由黄纬禄、黄旭华、赵仁俏和周(水)金林担任试验总师,黄纬禄任组长。总师组在指挥部的统一领导下,负责组织研究和协调试验中的重大技术问题。这次试验任务,首区直接参试单位有139个,重大测控设备42台(套),事后处理设备24台(套),时统通信设备245台(件);各型舰艇48艘,飞机3架。九月中旬,在首区指挥部统一领导下,技术阵地.发射艇、测控系统和海空兵力,分别按计划进度,完成了最后的准备。九月二十八日,导弹核潜艇首次实施了水下发射。导弹出水后飞行爬高,但不久便在空中翻滚自毁。随后,又进行了两枚导弹的发射试验,均末取得成功。这次试验虽未获成功,但证明核潜艇总体和发射动力系统工作正常,并获得了比较完整的数据和资料,对于进一步研究导弹的水下力学环境,具有极重要的价值。试验结束后,国防科工委、海军、航天工业部、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电子工业部等有关单位,召开了一系列故障分析会和专题研讨会。航天工业部还结合分析工作,安排了复现试验任务中出现故障现象的模拟试验;弹上仪器力学环境承受力摸底试验;仪器仓振动试验;尾罩水下分离缩比试验等。此外,经国防科工委和海军批准,还安排了第二次导弹核潜艇实施水下发射模型弹试验。经过上述一系列的工作,基本统一了对故障原因的认识,并对下次定型试验采取了有效的综合治理措施。 </P><P>四、潜地导弹定型试验 </P><P>导弹核潜艇瞄准精度试验。导弹核潜艇瞄准精度试验是导弹核潜艇研制试验程序中不可缺少的步骤,也是导弹核潜艇武器系统定型前必须完成的项目。导弹核潜艇瞄准精度试验的实质,就是要摸清和鉴定导弹武器系统在水下动基座上初始瞄准的工作精度。它直接关系到导弹武器系统最后命中目标的精度。一九八六年四至七月,在渤海海域进行了导弹核潜艇瞄准精度
试验。试验分3个阶段进行,即码头装调及方案检查阶段、码头系泊试验阶段和海上试验阶段。这次试验,动用各种舰船7艘,直接参加试验的有17个单位。导弹核潜艇共出海4次,完成9个有效航次试验。试验结束后,经半年的努力,完成了大量的数据处理工作,提供了
16份试验结果报告。试验场二一0所副所长曹言悌,是这次试验现场工作的主要负责人之一。他在一百多个日日夜夜里·自始至终坚持在第一线,做了大量的技术组织工作。这次试验证明应用参考座标系对测法进行高精度试验,检验战略武器的瞄准精度是可行的,并为鉴
定导弹核潜艇武器系统精度,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潜地导弹定型试验。潜地导弹定型试验是在吸取前次试验经验并采取了综合治理措施后进行的,是第一次试验的继续和补充。一九八七年底,国防科工委和海军联合召开了试验工作会议,对这次试验任务作了部署。首、末区分别成立了指挥部,负责指挥各参试兵力和组织试验工作。首区指挥长由试验基地司令员王忠壳(心)担任,弈恩杰、陈佑仁、赵盂、黄旭华、何志诚、丁桂阁、周(水)金林、周勤民任副指挥长。首区指挥部下设总师组,黄纬禄任总师顾问,陈得仁任总师组长,负责研究处理试验中的重大技术问题。水区指挥部由国防科工委测量船基地司令员盂宪诚担任指挥长,副司令员王立春和东海舰队参谋长李俊才担任副指挥长,统一组织末区舰船、飞机的行动以及测量、通信、气象、护航、警戒、防救和数据舱的打捞工作。
试验按预先准备、直接准备、发射实施3个阶段。技术阵地、发射阵地、测控系统及海空勤务保障4条主要战线全面展开。技术阵地在导弹进场前,提前对厂房设施、地面设备等进行了全面的检查维修和改装;完成了对通用仪器仪表和专用测试设备的标校;改进了工艺流程,进一步缩短了技术准备周期,完善了以岗位责任制为核心的阵地管理制度,加强了质量监督;试验总师对发现的技术问题,进行了认真的研究,采取了解决措施。试验场二一0所李艳、胡文萃和方世武一起,根据前几次试验中出现问题,深入研究了导弹水下运动速度与高频振动的相关性,写出了《改善潜地导弹水下力学环境的一条途径》的论文,提出了解决导弹的力学环境,降低出口速度的建议。艇长杜永国组织担任发射任务的导弹核潜艇全体艇员,进行了基础和技术训练;对导弹仓、机电和核动力系统,进行了检修;配合科研单位,对临时上艇设备,进行了安装、调试和标校。分布在沿海山头、岛屿、航船、飞机等站点上和机房内担负测控任务的指战员,在测控组精心组织下,全力以赴,先后完成了检修、改造和安装新设备的任务。试验场技术处总体室李铁山提出了在不增加新设备的情况下,把遥测地面站,由2点频改为3点频的技术方案,并和部队一起,完成了改装任务,经使用证明方案正确,工作可取,还节省了两套遥测地面站。在车内和地方邮电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完成了通信保障的各项准备工作。对首区的通信电线进行了检修和加固;测定了首区无线电干扰的情况,并采取了有效的管制措施。此外,测控通信系统还组织了15次校飞和6次首、末区联试。到九月初,首、末区测控系统处于良好状态。海、空勤务保障方面,拟定了海上巡逻、校飞和观察等各种方案,明确了分工,并组织了援潜训练和潜水训练;试验勤务保障舰船,拟制了测量水文气象、拖带通信浮筏、打捞尾罩和发射实况拍摄等各种方案;总参气象局统一建立了首区气象保障网,制作和发布了各种天气预报,组织进行了天气会商和实况传递。
八月十九日上午,国务院总理李鹏,在国防科工委主任丁衡高陪同下,到首区视察,听取了试验准备工作情况的汇报,看望了技术阵地、发射阵地和导弹核潜艇的参试人员和部队指战员,并分别给试验基地、导弹核潜艇题了"提高综合试验能力,为海军现代化而奋斗"和"壮大海上威慑力量,兴国利民"的题词,勉励全体参试人员完成这次试验任务经过四个多月的紧张、艰苦、精心的准备,各项试验准备工作就绪。九月十五日,天气晴朗,核潜艇备航备潜完毕,等待启锚。在试验指挥所里,各级指挥员已经就位。九时正,核潜艇起锚离港。与
核潜艇同时编队航渡的还有4艘试验艇。途中,担负防险救生、观测水文气象、摄影录像、护航、拖带和打捞任务的30般舰艇,以核潜艇为核心,向试验海域开进。驰骋在试验海域的11艘猎潜艇、护卫艇和3般渔政船,劝阻国内外船只进入试验警戒线。十二点三十分,核潜艇下潜,通信浮筏缓缓地在海面飘移。十四点正,导弹从发射筒腾起,穿过海水,冲出海面,带着桔红色的火焰,直插云宵。安全控制中心大厅内的电视屏幕上,出现了导弹从海面跃出和飞行的图象。各显示板上显示出表明导弹飞行轨迹和姿态,预示每时每刻的导弹落点和是否在安全控制范围内飞行的各种曲线。"跟踪正常","导弹飞行正常","二级关机","头体分离","发现目标",在海上等候已久的远洋测且船远望l号和远望2号上的雷达操作手,同时向船队指挥所报告。刹时间,站在甲板上的人群,只见一团火球钻出云层,弹头象流星
一般急泻而下,准确地溅落在预定海域。试验获得圆满成功。九月二十七日,第二次发射试
验又获得成功。至此,中国首制导弹核潜艇潜地导弹定型试验全部结束。第一代导弹核潜艇试验走完了全过程。导弹核潜艇潜地导弹飞行试验获得圆满成功,标志着中国完全掌握了导弹核潜艇水下发射技术,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有导弹核潜艇的国家。中国从一九五八年决定开展核潜艇的研究工作,到一九八八年核潜艇水下发射潜地导弹飞行试验成功,历时三十年。通过核潜艇研制,造就了一支科研.设计、试验、生产核潜艇的专业队伍,推动
和促进了一大批新技术、高技术项目的发展,形成了基本配套的核潜艇研究设计中心,试验基地.生产工厂和配套协作网,为研制新一代核潜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P>
强顶,楼主还可以在海军论坛复发一篇,上回海军论坛一张“巨浪”出水照片就能引起很大反响,相信你这么牛的文章和图片一定能振奋海军军友的士气,打压美国海军近日7艘航母向我国示威的歪风。
JF-1,我有二的模型,呵呵
<P>是巨浪-1</P>
好文,顶一下
<P>8楼的是巨浪吗</P><P>怎么苗条了不少哦</P>
<P>记得好象报道过第一次发射失败了</P><P>是不是损失很大?</P>
<P>改装了!</P>
青岛海军博物馆有一个
威慑
<P>曾经见过,好像有此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