晒一晒家乡的抗日史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08:05:19
我的家乡在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汪清县,这里有悠久的抗日历史,是当年东北抗日的主战场之一,全县到处是抗日纪念碑,当年朝鲜日的太阳金日成也在汪清长期活动过,本地与金日成相识的朝族老人还有建在的。现在晒晒家乡的抗日史。我的家乡在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汪清县,这里有悠久的抗日历史,是当年东北抗日的主战场之一,全县到处是抗日纪念碑,当年朝鲜日的太阳金日成也在汪清长期活动过,本地与金日成相识的朝族老人还有建在的。现在晒晒家乡的抗日史。
汪清抗日史

汪清县

  汪清县位于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的东北部;在东经128度54分—130度、北纬43度—44度之间,紧靠东北亚经济贸易区,与我国开放城市珲春、绥芬河相邻,面向长岭子、沙坨子等八个口岸,距俄罗斯边境40公里,距朝鲜边境18公里。地理位置比较优越。

   汪清县建县于清朝末年,至今九十个春秋。汪清县名,据《今县释名》记载:“汪清,清置,因汪清河为名。”汪清源于满语,本音“旺钦”,即堡垒之意,后音转为汪清。汪清县设有八个镇、四个乡,总面积为9,016平方公里,人口27万,汉族占64%,朝鲜族占32%,其它少数民族占4%,属于多民族聚居的县份。

  (一)朝鲜族反日运动遗址

1、百草沟

  从依兰乡往北走30公里就是百草沟。百草沟是过去汪清县政府所在地。现今的汪清以前被称为“大肚川”。1935年12月,图们——汪清铁路开通后,县政府从百草沟转移到大肚川。百草沟1919年3.13运动的发生地。为了监视朝鲜人的反日运动的动向,日本帝国主义很早就在此地设立了领事分馆,对当地的反日斗争有一定的制约性。

2、太平岭

  经过与汪清县城有18公里的大兴沟镇,前面出现两个岔道口,一个是北上东京城的道路,一个是西行罗子沟的道路。走汪清到罗子沟的这条公路,经过鸡冠乡再走一会,就来到了太平岭(大甸子岭),距鸡冠有38公里。

  1933年,池青天(也称李青天)将军率领的韩国独立军,联合抗日救国军,在太平岭与日军交战,获得胜利。山道上游的道旁有中国为苏联红军立的纪念塔。

  大甸子岭战斗的交战地位于经过罗子沟的小山丘的下方。当时,朝、中联军埋伏在附近的道路两侧,消灭了从宁安追击过来的日军,取得了胜利。

  追击独立军的日本军驻扎于罗子沟。朝鲜独立军驻扎于下河。此时正是1933年7月1日。当时,日军不知道池清天部队的线路,以为往汪清大兴沟方向进军。于是,在7月3日从罗子沟经过太平岭的 追击过程中遇到了中、朝联合军,遭到惨败。

  过了太平岭之后,就是广阔的平原地带。种植大豆和小麦的平原地区偶尔伏起的小丘像是在画中一样,演绎着牧家的抒情风景,是感受被满荒凉气氛的瞬间。

  经过太平岭,就到了罗子沟,距离汪清100公里,太平岭24公里。罗子沟位于广阔的平原地区,从远处就可以看到远景。恰巧,罗子沟外围路口的小学(中学)正在进行着罗子沟镇运动会。身着绚丽服装的朝鲜男女老少面带喜悦,营造出欢庆的氛围。

  顺着罗子沟经穆稜的道路,从罗子沟向北走7公里就到达下河。下河过去被称为老母猪河,现在属于汪清县罗子沟镇下河村的行政区域。有50多户规模的罗子沟也位于广阔的平原地带。包括下河的罗子沟一带都盛行水田农业,印象十分深刻。此地下河是1920年庚申年大讨伐时,北上的独立军与日帝侵略军交战的地方。而且,在大甸子岭战斗前,韩国独立军驻扎于此地。

  沿着罗子沟镇往南走12公里,就到达相传有过大甸学校的太平沟。这是逆行流向俄罗斯沿海洲的绥芬河的一条道路。沿着通往黑龙江省的道路,在西面太平区的山丘上可以眺望山村的全景。具有两三百户规模的太平区,从前有很多朝鲜人居住,但现在并不多。据说,这村子附近有大甸学校,但不能确认其具体位置和内容,只留下了遗憾。在1910年代所建立的最初的武官学校,李东辉主办的延吉小营子光城学校的一部分学生前来受练。

3、蛤蟆塘

  从汪清北部大兴沟,沿着西北的小道走20公里就会出现北蛤蟆塘,即后河。在下着绵绵细雨的天气里进入蛤蟆塘,映入眼帘的是后村山顶宽广而又平坦的平顶山,仿佛是村子的“标志”。1920年前后,蛤蟆塘在春阳乡的管辖范围之内,现在属于汪清县蛤蟆塘乡后河村的行政区域。过去管辖蛤蟆塘的春阳乡与汪清县更近,但特殊的是它在延吉县的管辖之内。具春先的大韩国民会本部位于北蛤蟆塘。因此,被称为南蛤蟆塘的现在蛤蟆塘乡所在地与国民会本部毫无关系。

  北间岛一带的朝鲜人团体中,组织严密、势力最大的大韩国民会本部正处于蛤蟆塘(也即汪清县志仁乡依兰沟)。在其下,以延吉西沟的中央地方总会为总部,另有延吉县花莲里(花岭村)的东部地方总会、明月沟的西部地方总会、张在村的南部地方总会和合水坪的北部地方总会等五个地方总会,分别管理各自管辖范围内的朝鲜人。  大韩“国民会”成立于1919年3月11日,会长具春先,司令官安武。会员3000多名,武装队员450多人。过去,具春先当作国民会本部的教会建筑物,如今已拆除,现在已经作为信用社建筑。位于村子中的工会堂旁边。据说,延边有名的大众歌手具连玉是具春先的后代。

4、德源里

  德源里位于蛤蟆塘下游,沿着大兴沟到大肚川的路下走至左面柳村河子村口,因此有些资料把此地也记作“榆树川”,是有名的独立运动遗址所在地。1911年3月,重光团在此创立。1919年10月,建立了北路军政署总裁部。徐一、金佐镇在此活动期间,将大倧教、东道本社第二社武装成宗教运动的样式,以此来指挥大韩军政署。德源里同十里坪一样是大韩军政署的两大据点。

  这个村子自“庚申年大讨伐”以来,到1932年多次被日军扫荡,现已经面目全非。原来座落村子的地方是玉米、大豆等庄稼地。

5、西大坡、十里坪

   西大坡位于汪清东南方向通往罗子沟道路的20公里处。现在属于汪清县东光乡西大坡村,有30多户,现朝鲜族住户有6-7户。村子前面是汪清河,后面是山峰环绕、树木茂盛的山林地带。

  北路军政署军司令部,即使馆烟筒所的所在地建立在距离西大坡村20公里处。由徐一为总裁,队员有600人。1920年9月17~18日,北路军政署离开十里坪根据地,向长白山进发,10月21日,到此的日军毁掉了北路军政署的建筑。

  使馆烟筒所位于十里坪村后,进入山沟的入口。当时开办士官学校时,此地还没有村子。庚申年大讨伐后建立村子,村后面200~300米处的小溪村建设有练兵场,原来的士官学校位于村子后山下的山沟里,因地方狭小后来移到丘陵地带。

6、大坎子

  汪清县春明乡大坎子位于汪清南部去往图们公路的新兴与三道沟之间的路边,与汪清相距15公里。这个村子有10~20户旧户,是个街村。从这个村子可以看到东北西大坡附近的磨盘山,南面连接草帽顶子、枫梧洞。

  1919年,大韩光复团在此创立。团长李范允,金圣伦等是核心人物。大韩光复团大力开展反日运动,在团内设立军务部,总兵力达到300~400名。

7、嘎呀河

  从大坎子向图们方向往下走4~5公里,右侧有一条小路,沿着此路一直走,嘎呀河边出现新兴乡三道沟。1935年12月,图们——汪清铁路铺设后,将嘎呀河对岸的十水坪与嘎呀河统称为三道沟。

  嘎呀河发源于汪清县北部黑龙江省山地接壤地,之后经过百草沟、石砚,在图们北部与海兰江汇合,流入图们江。以前,嘎呀河是以方渭龙、金彦君等的天主教人为中心组成的“义民团”本部所在地。1920年,庚申年大讨伐之际,义民团拥有武装300多人。

  另外,从三道沟沿着铁路往图们方向走一段,就是金圭冕为团长的“新民团所在地”——石砚。新民团队员约有200余人。

8、罗子沟士官学校

  罗子沟士官学校又叫大甸学校或东林学校。1910年代中期,反日运动家李东辉亲自建立“罗子沟士官学校”,是一所专门培养军事人才的学校,在朝鲜民族的运动史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罗子沟士官学校在现在的汪清县罗子沟镇太平沟村西面的绥芬河对岸。

  罗子沟在汪清县的东北方向,直线距离约为67公里。但顺着公路,要走100多公里,需经过大兴沟、鸡冠、新民、张家店桦皮甸子,太平岭,西河等镇村子和山岭。太平沟位于罗子沟镇所在地南部,相距10KM。从罗子沟逆上绥芬河,经过上碱新屯子等村子会见致电一座过绥芬河的桥。这座桥东南方向所目到的村子就是太平沟。过太平沟大桥之前有一条小道,沿着这条道向南走到绥芬河江边主是士官学校所在地。

  在土官学校坐落小丘之上,可以看到悬崖的下面绥芬河朝北流着,对面可以看见太平沟村。西面是地,南面是绥芬河,北面隔着山沟可看见小丘。听说,在这个小山沟里有通向渡口的东西方向的小道。现在也可以见到它的痕迹。在原先坐落学校的地方的东北方可看到太平沟桥西北的上方的地基。学校原址的石堆依然在此。西面的土城地还有痕迹。其外面,现在已成地,在当时好像是运动场。

   对士官学校的创立时间和负责人等问题有很多种说法。有认为是李东辉和崔下九,廉在权、朴义俊等人协商建立武管学校。学校建筑物和学生宿舍是动员了居民所建成的经营由李宗浩担任。校长是李东辉,学生达80到100名。有关记录说多的时候达300名。

   韩国首乐大学申勇贺教根据《现代史资料》,《独立新闻》等资料认为:“1913年李东辉、金立、李宗浩、张其英等人在汪清罗子沟设立了具有一定规模的士官学校(独立武官学校),后因为财政贫乏,以及当地军阀压力解散。”

  目前,普遍认为:1914年12月,李东辉、金立等人在李勇翊等反日志士的帮助下,正式建立士官学校。当时的具体负责人应为李宗浩。士官学校把重点放在军事培养上,但它存在时间仅有1年。1917年,李东辉前往俄罗斯购买武器,因被怀疑是德国间谍被捕。士官学校稍后解散。

   在罗子沟一带有很多反日遗迹和革命事迹;其中汪清与大兴沟之间东镇村内的德源里(也称柳树河)是徐日领导的大倧教东溢本司与之后的中光团所在地,又是30年代日帝武力侵略延边,制造德源里惨案的地方。不过的前方就是大兴沟,是前往罗子沟方向和蛤蟆塘方向的大镇。如今,大兴沟林业局在此地。蛤蟆塘是间岛国民会本部所在地,而且在30年代有过很多抗日事迹。继续往罗子沟方向走去,经过龙北洞,左面有一条经天桥岭和春阳到黑龙江省东京城的道路,从现在重新铺设的从大兴沟西角经过双河的公路,现朝着天桥岭的方向。沿着这条路,向东拐进,经过东新,响小河子等地可以到达罗子沟。从大兴沟到罗子沟有近80KM,一路上要以看到鸡冠镇要营区抗日遗迹地和苏联红军塔。进入罗子沟经过西河,左面可以看到有着悠久的抗日斗争传统的三道河子和四溢河子。西下村西面,有一条路,可以直接从天桥岭到达罗子沟。罗子沟又称绥芬河大甸子,绥芬在满语里是锥子的意思。罗子沟也有史迹地,1934年6月在此地东北人民革命边第二军独立师与抗日救国军队联合进行过罗子沟攻击战。抗日斗士崔峰善在此开了照相馆,搜集日本边的情报上交给抗日联军部队,解放战争时期隶清土匪战斗也在此进行。

9、罗子沟议事部(又叫国民议事部)

  1919年3.1运动后,汪清县罗子沟地带的反日人士组织了反日团体——罗子沟议事部,根据地位于罗子沟。最初的干部有队长李春范、崔正国,理事长金锡奎,总务金利根等人组成。

  在庚申年大讨伐中,各反日部队大转移时,罗子沟议事部、崔明禄领导的军务都督府、义军团、大韩光复团、大韩新民团等部队在罗子沟联合设立“大韩总军部”,由于日帝的讨伐,“大韩总军部”新的作战计划未能实施。

  后李春范等人领导的罗子沟议事部部队同义军团、军务都督府等部队进入老岭。其后,罗子沟议事部部队继续在汪清、珲春,以及中俄边境地带坚持斗争。

10、军务都督府

  领导人为崔明禄,以汪清县清华乡枫梧洞为根据地。1919年末,与国民会军、大韩独立军联合组成新的国民会军。至1920年8月,拥有600人。
(二)抗日根据地

1、罗子沟抗日游击根据地

存在时间:1934—1936    地点:汪清县罗子沟镇

历史简介:1935年,根据中共东满特委大荒崴会议精神,在腰营沟召开县委扩大会议,决定撤销各区委。将抗日军民转移到绥芬大甸子(罗子沟)特区委,并取消汪清县委建制,将中共汪清县委改编为中共汪清县特别支部,隶属于中共东满特委。特别支部转移到绥芬大甸子与特区委合署办公,并加入绥芬大甸子区委,机关设在三道河子西山沟。中共汪清特别支部领属3个党支部,10个党小组,共有党员150名。将特别支部与中共东满特委机关转移到罗子沟,设立中共东满特委交通处,建立罗子沟抗日游击根据地。日本帝国主义为消灭罗子沟的抗日武装力量,不断向根据地“围剿”,制造了骇人听闻的“四道河子惨案”。

   中共东满特委在罗子沟四道河子召开党团扩大会议,决定建立罗子沟工作委员会,受中共东满特委领导。罗子沟区委成立后,根据中共满洲省委“关于春荒斗争决议”和“关于水灾工作决议”精神,发动700名群众参加“分粮斗争”和反“集团部落”斗争,使日伪军修筑“集团部落”的工程至1935年末还未动工。这一斗争的胜利,巩固了根据地,提高了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

   罗子沟区委所属的太平沟支部,在惨案发生后,与区委失去联系。党员李成浩、吴光淑等人先后投敌自首,出卖组织,充当日本特务,支部组织委员崔汉珍、党员黄周善等人被捕叛党,黄周善带领“协助会”人员逮捕了李夏成等7名党员,这些人被捕后,又出卖了支部书记金恒久和党员金春山、金今子,其他党员逃离太平沟,至此,曾有30名的太平沟支部全遭破坏。

  罗子沟区委三道河子满人支部的李杨秀在“四道河子惨案”中被打死,朱伦参加了游击队。

  罗子沟区新屯子支部书记全彬被罗子沟宪兵队逮捕自首。6月,汪清县内其他游击区全部解散,县委和各区委的党、团员、抗日群众陆续向罗子沟地区聚集,中共东满特委机关也转移到罗子沟。6月27日,罗子沟区委的老母猪沟支部的党员金明顺跑到罗子沟宪兵队自首,出卖组织和同志,支部书记朴日权、组织委员金玄学、党员尹八南、全一律等4人被捕,在太平岭被敌人杀害。党员崔南善贪生怕死,到罗子沟宪兵队自首,供出支部党员金明顺、金贞银,至此,老母猪沟支部惨遭破坏。

2、腰营沟抗日游击根据地

存在时间:1931—1935  地点:汪清县鸡冠乡

历史简介:根据地位于吉林省汪清县中部鸡冠乡腰营沟村北10华里处,东10米左右是小河,崐遗址和小河之间有南北走向的牛车道。

根据地建于1931年,当年初成立汪清县腰营区委,1931年春中共东满特委迁到这里,1935年5月在此召开远征南满和北满的联席会议,此地是当时东满抗日斗争的中心。

1935年3月,中共东满特委和二军独立师师部在汪清县腰营沟抗日游击根据地召开了人民革命军军政联席会议,魏拯民和王德泰共同主持了这次会议。会议在总结了1934年党的政治工作和开展武装斗争的基础上,确定了1935年在坚持原有根据地的同时,再开辟绥芬、安图两块根据地,并以此为依托分别向敦化、桦甸和东宁、宁安、穆棱方向活动。会议通过了《人民革命军政治工作条例》和《人民革命军战士待遇条例》。会后将二军独立师的师、团级干部进行了调整,王德泰同志任独立师师长。

  1935年初,梁成龙从罗子沟往腰营沟抗日根据地运送粮食,在鸡冠砬子附近与日伪军“讨伐队”遭遇,战斗中壮烈牺牲。

3、小汪清抗日游击根据地

存在时间:1932—1934地点:汪清县东光镇东林村(马村)

历史简介:汪清抗日根据地中心位于吉林省汪清县东光镇东林村东南约2公里盘石山东面(马村)和东林河南岸的梨树沟一带。当时的中共东满特委汪清县委就设在此地。1933年2月,在中共东满特委和汪清县委的领导下,在马村设立了汪清县第二苏维埃政权,标志着小汪清抗日游击根据地的形成,1933年3月,日军派大量兵力对小汪清抗日是根据地进行军事扫荡,在汪清县委书记李用国的指挥下,当时根据地内的游击队和抗日救国军别动队和赤卫队的100余名战士英勇抗击敌人,三天共击退了2000余名敌人的进攻成功地保卫了根据地。

  1933年3月下旬,驻吉林省延吉、和龙、珲春、宝清(今属黑龙江省)四县日伪军共700余人,向中共东满特别委员会所在地汪清县马家大屯进行“讨伐”。中共东满特委书记童长荣和东北抗日救国游击军军长李延禄得知情报后,决定以抗日救国游击军第2团和1个营及汪清游击队共500余人,在马家大屯周围的4个山口伏击日伪军。同时,散发了日文传单,以瓦解日军。31日拂晓,日伪军分3路围攻马家大屯,当进入伏击地域时,抗日救国游击军等部突然发起猛攻,日伪军伤亡很大,未能进屯。下午,日军指挥官发现有的士兵收藏、传阅日文传单,即予枪杀。入夜,日伪军撤回延吉。此战共毙伤日伪军100余人,缴获步枪100余支,子弹3万余发。战后打扫战场时,还在屯外树林里发现1辆满载子弹的汽车。这是日本关东军间岛辎重队士兵、日本共产党党员伊田助男赠送给抗日游击队的。他在写给游击队的遗书中说:因不堪忍受法西斯压迫而决定自杀,希望抗日游击队瞄准日本法西斯射击。

  中共东满特委和中共汪清县委的办公室已经消失,仅剩下地基和一些碎瓦砾。汪清县游击队队部遗址位于办公室地基西北2公里的牛车道南面。兵营遗址位于队部西北约1公里的梨树沟,其它如医院、兵工厂、印刷站等遗址全被森林覆盖。

4、重要人物介绍:

1)、李用国,又名全一,绰号大个子、孟子、傻子。1904年,生于朝鲜咸镜北道城津郡寒洞里一个佃农家庭。1915年,随父母迁至延吉县风林洞下村。翌年,他进风林洞祠堂学习。1922年,考入龙井县恩真中学。在校学习期间,他加放“社会科学研究会”,开始接触马列主义著作。1927年春,李用国经北满来到东满延吉县风林洞,和他爱人金英植、同学金根等同志一道,创办学校,传播革命思想,播下革命的种子。

  1930年,李用国光荣地参加中国共产党。9月末,中共延和中心县委改建为延和县委,李用国任共青团延和县委书记。10月,改任共青团东满特委书记。1932年春,中共东满特委调李用国到汪清县委军事部,统一领导和指挥游击队、赤卫队和李光别动队的武装力量。不久,李用国担任了中共汪清县委书记。他在龙蟠沟亲自领导了全县的春荒斗争。这场“春荒”斗争坚持了两个月之久。通过“秋收”、“春荒”斗争,群众的觉悟有很大的提高,而且横扫了亲日势力。残忍的日本鬼子,面对日益高涨的抗日怒潮,惊恐万状,决定对抗日军民实行军事“讨伐”。汪清各地一度变成火海,15个村党支部和许多革命群众团体遭到破坏。斗争的道路不是平坦的。1933年6月初,中共东满特委进行内部肃反斗争。李用国被误杀。

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重新审查了李用国案,为中共汪清县委书记李用国恢复了名誉,定为革命烈士,错案终于得到纠正。

2)、李延禄(1895-1985)号庆宾。吉林廷吉人。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当过学徒。辛亥革命后入延吉道骑兵三营当兵,曾任司务长。后回家乡在盐务缉私连任连长,参加过延吉游击小组的秘密革命活动。1931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九一八事变后,受中共延和中心县委的派遣,到抗日武装王德林部工作,曾任抗日救国军总部参谋长。1932年初,主持组建了以爱国青年为骨干的自卫军补充团,兼任团长,建立秘密党组织,曾任代理党支部书记。1933年初,任由补充团改编成的抗日游击总队总队长,不久部队扩编为东北抗日救国游击军,任游击军总司令,率部转战于宁安、汪清、密山等地。同年7月游击军改编为东北人民抗日革命军,任军长,积极开展统一战线工作,组织各抗日武装联合作战。1934年底任东北抗日同盟军(后称东北抗日联军)第四军军长,中共吉东特委委员。率领四军转战东北地区东部、北部十几个县,建立游击根据地,挫败了日伪军多次“讨伐”。1936年4月奉命调到上海、南京等地从事统一战线工作。1939年在延安任中共中央东北工作委员会副主任,负责培训东北工作干部。1945年出席中共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抗日战争胜利后回到东北,任合江省人民政府主席,中共合江省委委员等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共松江省委委员,松江省人民政府副主席,东北人民政府委员会委员,中共黑龙江省委委员,黑龙江省副省长,省政协副主席等职。1955年被授予一级八一勋章。是第三、四,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文化大革命”中受到迫害。1985年6月18日在北京因病逝世。

3)、童长荣,出生于1907年  牺牲于1934年03月21日。1913年入私塾读书。后转入枞阳县枞阳镇陶公祠小学就读。1921年考入安庆安徽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同年首批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参加怀宁学宫、安庆菱湖公园举行的集会和安庆“六二”学生运动。他不畏强暴,敢于与反动政府作斗争,被选为安徽省学生联合会的领导成员。1922年领导安庆数千名青年学生反对安徽省伪省长陈调元运动,并包围其省长公署。1923年率领安庆一中、法政专科学校教职员工,组成“安庆各校教职员工索薪后援会”,胁迫军阀政府归还长期拖欠的教工薪俸。由于组织和领导省学联开展利用“双十节”,在安庆黄家操场各界数千人反对曹锟贿选总统斗争和行游表威,而遭政府当局通缉。流亡上海期间,带领青年学生组织“安徽流亡学生反对贿选团”,发行《黎明周刊》,继续从事反军阀斗争。1925年春,他从上海返回安庆,因组织学生停课,声援上海“五卅”惨案的反帝爱国斗争,引起反动政府惊慌。同年7月,被当局以公费遣送日本东京帝国大学第一高等学校留学。在此期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留学生中组织“社会科学研究会”,争取和团结留日学生和旅日华侨中的爱国力量,继续开展反帝爱国运动,与东京“西山会议派”进行坚决的斗争。1926年春,被选为中共东京特支领导人之一。1928年5月,“济南惨案”发生后,他领导爱国人士组织“中国留日各界出兵大同盟”,掀起了声势浩大的反日斗争,同时组织“留日学生归国团”,声援国内革命斗争。为此,被日本当局以宣传共产主义的罪名逮捕入狱,后驱逐出境。1928年秋回国后,按照党组织的指示,在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河南等地,组织恢复“反帝大同盟”,公开进行革命宣传活动。1930年3月,任中共沪中区委宣传委员、区委书记,积极参与成立“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的发起和筹备工作。1931年前后,先后任中共河南省委书记和中共大连市委书记。在大连期间,深入工厂、机关、学校和街道,积极组织赤色工会、停工委员会、反帝同盟、工人纠察队等群众组织,先后发动三泰油坊、三菱油坊的工人进行停工,推动了大连工人运动的发展。“九一八”事变后,调任中共满洲省东满地区特委书记。这时,他患严重肺病,但不顾及个人,奔赴东满的延吉、和龙、珲春、汪清等县,为掀起抗日救国斗争的高潮,他利用各种形式,开展农民运动,建立抗日游击队、赤卫队、别动队,创建抗日游击根据地。短时间内,使东满游击根据地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长白山区抗日游击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1933年1月,延、珲、和、汪四县抗日游击队整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十二军东满抗日游击队后,率队与日伪作战60多次,仅汪清一地歼敌300多人,缴获长短枪200多支,根据地人口达两万,并先后成立4个县的“反帝同盟”、“农民协会”、“互济会”及人民革命政府。同时注重游击队的组织建设和思想建设,积极发展党员,不断扩大队伍,为开辟东满抗日根据地作出积极贡献。1934年3月21日,他在率领游击队转移到汪清县十里坪庙沟山区时,遇敌拉网搜山,他带病咬牙率队冲击,后在指挥部队突围时,身负重伤英勇牺牲。

(三)重要会议址

1、马村梨树沟会议址

  位于汪清县东光乡东林村东南约10余华里梨树沟的南山坡。房屋早已倒塌,仅有房框。

(1)中共汪清县委第一次联席扩大会议

  1933年6月4日至9日,中共汪清县委第一次联席扩大会议在此召开,传达贯彻中央的“一.二六”指示信,并研究日后的斗争方针等。

(2)东满特委第一次扩大会议

  中共东满特委接到指示信精神后,相继在各县召开扩大会议。后在1933年9月中旬,在此召开东满特委第一次扩大会议。

2、大荒(红)崴会议址

  大荒崴位于汪清县与龙井县、敦化县接壤处。遗址在蛤嫫塘大石村所在地西5华里处的一个椭圆形山沟里。通往敦化县大石头的山路经过这里,路边有大石林场。遗址入口地方有一个高20米的石砬子,是当年站岗的哨所。

  1934年初,因汪清县的小汪清、十里坪、延吉县(今龙井县)的王隅沟部分抗日群众转移到大荒崴,中共汪清县委在这里成立了党团区委和区农民委员会。中共汪清县委、共青团县委机关在大荒崴曾暂短的工作过,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二军第三团第三连和汪清县青年义勇军第一连也曾在这里驻扎。

  1935年2月下旬,中共东满特委在魏拯民同志主持下,在延吉县(今龙井县)南蛤蟆塘大荒崴(现属汪清县)汪清县委第三区农民委员会办公室,召开了为时四天的东满党团特委联席会议,即大荒崴会议。

  在会议上,着重研究和讨论了民生团组织的性质以及斗争的方式和方法等问题。会议决定,各县党团、各人民军的“反民生团斗争”集中到东满特委专设机构来领导,组成了“东满肃反委员会”,宣布了“反民生团斗争”的政纲,并作出了“反民生团斗争决议”。

3、腰营沟会议址

  腰营沟会议址位于汪清县鸡冠乡腰营村北沟大石砬子(也叫大石门,距腰营村10华里左右)。会议址是座大木房子。屋里两铺大炕,能住下三十余人,还有四十多平方米的地板屋和地下室。这座房子建于1932年,曾经是腰营沟抗日游击队的驻地。1934年春,中共东满特委转移到腰营沟后一直在这里工作。

  1935年3月,中共东满特委在这个木房里召开了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人民革命军第二军独立师政委联席会议(腰营沟会议)。中共东满特委书记魏拯民同志主持了这次会议。

  在会议上,讨论了当时东满抗日斗争的形势和我们的战略问题。会议认为,  我东满抗15游击根据地建立以来取得了很大的成缋,但是在日本帝国主义动员大量兵力,反复“围剿”游击根据地的情况下,不应继续固守,而应大胆放弃东满抗日游击根据地,加强东北人民革命军的力量,以扩大游击战争。会议决定,立即撤消东满抗日游击根据地,动员下山到敌占区去,保存力量,等待时机,重新开展斗争。我人民革命军部队进行战略性的转移,分两部分向南北满远征。

  会后,东满抗日斗争形势有了新的发展变化。向南北满远征的东北人民革命军部队,到处打击敌人,取得了很大的战果。腰营沟会议对东满抗日斗争的继续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4.罗子沟会议址

  1935年春,中共东满特委在汪清县罗子沟上房子森林里召开为时三天的扩大会议,成立了中共东满特委直接领导下的中共罗子沟区工作委员会。

  参加这次扩大会议的有中共东满特委书记魏拯民同志,特委候补委员王中山同志,还有塘石河子、大小汪清、大荒崴三个党支部书记、区妇委、青年团书记、县妇委、区反日联合会会长等同志。

  魏拯民同志在会上做了当前东满抗日武装斗争形势有关的政治报告,并且谈了不久前发生的“四道河子惨案”情况,以及今后如何巩固和加强党、团组织等问题。

  在会议上,选举了罗子沟区工作委员会的领导机构。王中山同志为书记,组织委员为李东仁(后被捕)。

  1935秋,王中山同志因工作需要转移进山,由金在洙担任汪清县特支书记。1936年2月8日,由于叛徒告密,金在洙等人被捕后叛变。至此,汪清县党组织完全被破坏。
(四)、革命遗址

1.中共汪清县委遗址

  遗址位于汪清县东新乡龙蟠沟。

  1930年11月初,在汪清县龙蟠沟成立了中共汪清县委员会。金勋同志任书记。在县委召开的党代会上,决定了关于在敌占区党的组织建设和基层党的工作,发动群众募捐、组建游击队,加强武装力量;广泛开展反日宣传,建立党的外围组织,发展抗日力量以及清算汉奸走狗等战斗任务。会后各基层党组织,在县委领导下,以区为单位,建立了反日会、农民协会等革命团体,成立赤卫队,领导了“秋收”斗争和“春荒”斗争。蛤蚂塘、百草沟、龙蟠沟、大坎子和罗子沟等地群众斗争了恶霸地主和汉奸走狗。

  后来,由于敌人的破坏和“左”倾路线的干扰,1931初以后,汪清县委连续三次遭到破坏,金勋、金相和等县委领导人均被捕牺牲,汪清县委转移到小汪清马村。

2、汪清第五区苏维埃政府遗址

存在时间:1930—1933  地点:汪清县石岘镇

目前的新兴乡三道沟村北头,距三道沟火车站西北约200米,是一栋朝鲜族草房(现社员居住),面积为八十余平方米。这是延边地区唯一尚存的抗日战争时期苏维埃政府遗址。

  1931年1月,在石岘成立了中共汪清县第五区区委,  下设五个支部。同年2月,区委由石岘转移到泗水坪(今三道沟)。  第五区区委领导榛木洞、樟洞、枫梧洞、永昌洞、棉田洞等地群众,建立青年团、互助会、农民协会、反帝同盟等革命组织,进行抗日斗争。

  1932年12月,在汪清县委和区委的领导下,泅水坪成立了汪清县第五区苏维埃政府,借用宋仕渊的房子做办公室。

  区政府成立之后,根据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宪法和纲领,在政袷、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制定了一些革命措施。

  日本侵略者从1932年秋开始,在不到半年的时间,对泗水坪进行四次“大讨伐”。梁成龙同志率领汪清县游击队,在根据地人民的大力支援和赤卫队积极配合下,粉碎了敌人的“围剿”。但是,由于敌强我弱,力量悬殊,难以持久,五区苏维埃政府于1933年1月解散。区委及其所属的支部成员经庙后沟转移到十里坪,自岩,与二区区委合并,继续坚持抗日斗争。

3、龙蟠沟“春荒”斗争遗址

    在汪清县东新乡所在地东北隅龙蟠沟口,有一条从天桥岭通往神仙洞、八人沟的公路,公路东侧有个小型水电站I离电站西北50米处的公路西有一片又高又平坦的开阔地,现在为东新村打谷场。水电站和场院,就是在五十年前龙蟠沟人民在中共神仙洞支部领导下,开展“春荒”斗争的遗址。

1932年初,油房洞、大同、桐子沟、地头砬子、八人沟、神仙洞等地的党员,根据腰营沟区委的指示,重新建立了中共神仙洞支部,并领导龙蟠沟人民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春荒”斗争。同年3月1日,二百余名龙蟠沟群众集合在这个场院,参加了县反帝同盟主持召开的群众大会。会后,举行表威行游。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l’’‘‘打倒汉奸走狗!”等口号的表威群众,围攻了龙蟠沟一带恶霸地主和汉奸走狗的大院,他们还砸开地主的仓库,取出粮食和财物分给穷苦农民。被揪斗的阶级敌人,想方设法进行报复。  

  3月10日恶霸地主王俊丰等组织反革命武装“民团”,向龙蟠沟党组织和革命群众反扑,当场八十余名群众被捕,八名共产党员和爱国志士被杀。优秀共产党员李凤春和崔文三同志临危不惧,严守机密,光荣牺牲。有革命思想的龙蟠沟甲长宋长汉同志,为营救被关押的革命群众,惨遭杀害。惨案后的第三天,龙蟠沟党组织和群众,采取新的斗争策略,营救出被关押的群众,安葬了英勇就义的革命烈士。

4.中共汪清县罗子沟区委遗址

  遗址位于汪清县罗子沟乡河东村东南约400米处的大田中,遗址高于地表,房屋已倒毁不存。

  中共汪清县罗子沟区委(第四区)成立于1930年11月,在河东借用全明淳同志的房子做办公室。

  区委成立之后,积极发展党员,先后在三道河子、河东、太平构、新屯子、老母猪沟等地建立党支部,同时组织了反帝同盟、农民协会、青年团、妇女会等革命群众团体。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区委领导当地群众,开展了“秋收”、“春荒”斗争。太平沟的七十余名群众举行表威行游,手举三角红旗,高呼革命口号,围住地主大院,要求减租减息。经过激烈的斗争,迫使地主李相建、崔世权等,承认了“四六”制地租。表威队伍继续向各村挺进,路经河东、河南,新屯子,到达三道河子时,表威队伍增加到五百多人。这次表威行游,取得了胜利。

  罗子沟区委发动群众,以筹款购买武器、传递情报、运送粮食等项工作,支援抗日游击队。对于驻在当地的抗日救国军则努力做好团结工作,推动他们与我游击队联合作战。

  1934年,因敌人在罗子沟驻扎大批兵力,离罗子沟南5华里的河东,成为敌人的“讨伐”重点。根据斗争的需要,区委迁移到四道河子,继续领导罗子沟地区的抗日斗争。

5.东满特委交通处遗址

  遗址位于四道河子村西300米处的大田里。离四道河子北山200米,正南100米处有草甸子。交通处房屋原为砖瓦结构的庙宇,东西长14.7米、南北宽6米,现倒毁不存,  但从地面散存的砖瓦片,尚能看出遗址的痕迹。

  1935年3月腰营沟会议后,东满特委从腰营沟转移到罗子沟四道沟子,设立东满特委交通处,继续领导东满地区的抗日斗争。

  中共东满特霎交通处,领导罗子沟地区人民以及从汪清、珲春县各地转移来的党、团组织和抗日军民,开辟了罗子沟抗日游击根据地。罗子沟抗日游击根据地是当时东满抗日游击根据地之一,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二军独立师三团、四团一部主力,以罗子沟为中心英勇地进行抗日游击战争。

  1936年2月8日,遭到日伪“间岛协助会罗子沟工作班”袭击,中共东满特委交通处和中共罗子沟特支全部被破坏。

6.罗子沟京城照像馆遗址

  京城照像馆遗址在汪清县罗子沟乡所在地的东部。

  崔凤善同志,从1938年到1944年期间,利用这个照像馆作掩护,搜集敌人的军事情报,送给抗日联军小部队。这些情报资料,对于1945年8月罗子沟、汪清地区的解放,起了重要作用。

    崔凤善同志在珲春县大荒沟抗日游击根据地里长大,曾当过儿童团团长和区、县儿童团辅导员。在艰苦的抗日斗争年月里,参加了共青团。1936年,崔凤善一家从大荒沟迁移到罗子沟。在这里崔风善同抗联小部队情报员取得联系,开始从事情报工作。他曾在罗子沟、汪清、牡丹江等地秘密拍摄日伪军事设施、兵力部署和军事头目活动的照片三百余张。

  1945年8月罗子沟解放后,崔凤善同志被选为汪清县民主大同盟罗子沟人民代表。1945年10月,崔风善同志在鸡冠乡新民桥附近遭到马喜山土匪的袭击,英勇牺牲·

7、伊田助男牺牲地

  1933年3月下旬,日军龟冈村一旅团长率领部队,企图占领我吉林省汪清抗日根据地。龟冈村一旅团受到我军民的奋勇抗击,被迫撤退。

  战斗结束后,抗日救国军军长李延禄在带领战士们打扫战场时,意外地在嘎呀河边的松林里,发现了一辆装满子弹的日本军车,它的发动机被破坏了。敌人为什么不把它拉走,反而破坏了?正在迷惑之际,战士们又发现了一具日本士兵的尸体,还有一张纸条,上面密密麻麻地写满了日本字。

  此时,李延禄军长已经猜想到,这车子弹很可能就是这名日本军人留下的。他赶紧找来一位懂日文的同志,原来纸上写的是:

亲爱的中国游击队,同志们:

  我看到你们撒在山沟里的宣传品,知道你们是共产党领导的游击队。你们是爱国主义者,也是国际主义者。

  我很想和你们会面,但我被法西斯野兽包围走投无路,我决定自杀。我把我运来的10万发子弹赠给贵军。请你们瞄准日本法西斯军射击。祝神圣的共产主义事业早日成功!

                                                                               关东军间岛日本辎重队伊田助男

                                                            1933年3月30日

  原来,伊田助男是日本共产党员,时任关东军间岛辎重队队员。1933年3月,他在汪清附近运送一批子弹,当他正准备将子弹交给抗日游击队时,被日军发现并包围,伊田助男毅然自杀,并在身上留下一封信。

  伊田助男在信中表达了誓死捍卫共产主义事业的决心,他的高尚国际主义精神,深深鼓舞了抗日将士。他的事迹在共产国际第七次代表大会上被传颂。由于“伊田助男事件”,日本关东军鳖刚村一旅团全体被集中进行“思想整训”,不久就被解散建制,而鳖刚村一少将本人也因此被解职。

   后来,伊田助男牺牲地所在的马家大屯小学,改名为“伊田小学”,以纪念这位反战英雄。

8、吉东军政大学校址

  存在时间:1946、6—1946、10  地点:罗子沟镇

  吉东军政大学校址在今罗子沟镇招待所食堂和仓库。1946年6月,吉辽省委为培养党、政、军干部,把原吉辽军政大学,桦甸军政大学、吉东军政大学、朝阳川朝鲜义勇军五支队教导队等四个学校合并,成为东北军政大学从罗子沟迁到龙井。

  吉东军政大学在很短的时间为延边州、吉林省乃至全车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党、政、军骨干力量。

9、金成范模范连队遗址

  遗址位于汪清县天桥岭镇西南部,通往庙岭的公路西边,即现在天桥岭一校校舍。金成范连队建队时的营房已拆除,当年的操场还在,现为一校运动场。

  1946年3月26日,天桥岭地区剿匪战斗胜利后,  吉东保安团为保家保田,巩固东满根据地,解放全中国,扩编了这个连队。这个连队由延边地区的朝鲜族青壮年农民组成,被编为吉东保安团一旅二团二营七连。金成范同志(抗联干部)任该连连长。

  在解放东北的战场上,金成范连是第一个获得全师战斗模范连队荣誉称号的连队,并在全师首届庆功大会上获得“猛打猛冲”奖旗一面。在五马屯战斗中,全连立集体一大功;在孤店子战斗中,一排和该排一班,分别被命名为朱光文排、韩文洙班。该连在进关行军作战中,又获得“进关巩固先锋”奖旗。

  金成范连从成立之日起,经过了三十多次大小战斗,共俘虏敌人三百多名,击毙敌人五百余名,缴获山炮1门、平射炮3门、六零炮1门、轻重机枪12挺以及很多步枪,弹药和军用物品。该连涌现出军分区以上的战斗英雄十名,战斗功臣百余名。

  金成范连不仅是战斗的模范连队,也是工作的模范连队。从1948年春编入主力部队,进军南昌的长途行军中,在金成范连的带动下,部队未有减员,纪律严明,荣获军区“巩固模范”红旗一面。
(五)战迹地

1、大坎子夺枪斗争址

  1932年2月20日(元宵节)晚上,金哲、梁成龙、张龙山等7人闯进了大坎子公安分驻所,缴7支步枪和数百发子弹,3月末,在小汪清崔永洗的水车棚子里成立了汪清抗日游击队,金明均兼任政委,金哲任队长,队员有梁成龙、张龙山、金浩、李元燮等12人,所使用的武器就是来自此次的夺枪。

  重要人物:1)梁成龙,又名梁秉珍。幼时,入私塾读书。1927年,受当地反帝反封建活动的影响,挺身参加革命斗争。1929年,在家乡河西村组织儿童团,进行撒传单、贴标语等活动。1930年夏,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9月,被派到罗子沟区协助筹建游击队。1930年10月末,罗子沟游击队与工农游击队合并组成汪清县工农游击队,被任命为队长,带队活动在大荒沟、小荒沟、腰营沟一带。1932年1月,参加中共汪清县委军事部举办的军事学习班,准备重建反日游击队。同年2月,参与袭击大坛子警察分驻所,缴获7支步枪和数百发子弹。同年3月,汪清县抗日游击队正式宣布成立,成为首批12名队员之一,接连参加多次战斗。1930年5月,返回家乡河西村,巧妙地除掉两个日本侵略者的走狗。同年8月,率队袭击大肚川,击毙作恶多端的伪自卫团长。1930年9月,接任汪清县抗日游击队队长。同年9月末,率领30多名游击队员转战嘎呀河根据地,依靠有利地形和灵活的战术,陆续粉碎敌人的5次“讨伐”。1930年11月,汪清县游击队扩编为县游击大队,被任命为大队长。不久,回到小汪清马村,指挥全县的反“讨伐”战斗。1933年3月,带领部队在小汪清夹皮沟伏击装运木材的敌运输队,毙伤敌10余人,缴获13支步枪。同年4月,采取打好正面防御战、在运动中消灭敌人、攻打敌后据点或破坏敌运输线的对策,粉碎日伪军1500余人的大规模“讨伐”。与此同时,指挥游击队主动出击,5月攻打大坎子;6月袭击百草沟伪军兵营;7月进行双河镇战斗并突袭大肚川和石岘伪自卫团;8月进攻十里坪、腰营沟,均给日本侵略者以沉重打击。1933年9月,联合各路抗日队伍共同攻打东宁县城,并在危急中救下救国军旅长史忠恒。同年9月14日,参加中共东满(今吉林省延边地区)特委第一次扩大会议,当选为中共东满特委委员。1933年末,被错误地打成“民生团”,撤销了党内外职务。同时,在小汪清根据地负责妇女工作的妻子和他的母亲等全家8口人,又被日本侵略者杀害。面对接连不断的打击,他一如既往,更加英勇顽强投入对敌斗争。1935年初,从罗子沟往腰营沟抗日根据地运送粮食,在鸡冠砬子附近与日伪军“讨伐队”遭遇,战斗中壮烈牺牲。

   2)金明均,1931年8月1日,中共东满特委决定撤销中共延和县委,成立延吉县委,金圣道任书记,金明均任军事部长,其余领导成员暂缺。1933年5月,东满特委在汪清发动反“民生团”斗争,逮捕关押了县委军事部长金明均。金明均逃跑到百草沟日本领事分馆警察署“自首”。

2、马鹿沟战迹地

  位于汪清县蛤蟆塘乡富兴村东2华里的马鹿沟口。

  1932年,伪满军十三旅孟营,为了过中秋节,派一排伪军到百草沟取军粮和付食品。这天中午,孟营的运输队过牡丹峰向马鹿沟方向走来。前面走着一部分护卫队,后面紧跟着几十辆装粮食和付食品的牛马车。每辆车都有一两个伪军押车。当他们进入我军的射击圈内,指挥员的枪声响了,毫无准备的敌人,遭到意外袭击,不知所措,一部分敌人,以牛马车作掩护,向我军还击。

  经过半个来小时的战斗,我抗日游击队打死打伤敌军数人,缴获步枪13支、上千发子弹,还有很多粮食和付食品。一这是汪清县抗日游击队建立后,第一次进行的规模较大的战斗。

  在战斗中,汪清县抗日游击队的创始人之一、游击队中队长金哲同志,为了掩护我徒手队顺利夺枪,他亲自带领一部分战士,向敌人猛烈射击,把敌人的火力引到自己的方向,保证了夺枪组的安全。可是,他自己不幸中弹,英勇牺牲。  

3、小汪清战迹地

  1933年初,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纠集大批兵力,向东满抗日游击根据地进行“大讨伐”。当时,中共东满特委机关住在小汪清碍据地的马村梨树沟。因此,小汪清抗日游击根据地成为日寇“讨伐的重点。   

  1933年3月,日寇以二千多兵力,分三路,采取分进合围的战术向小汪清根据地进攻。一路从大肚川(今汪清镇)由西向东进犯马村;一路从夹皮沟由北向东南进犯马村,一路从磨盘山由南向北进犯马村。汪清游击队、李光领导的别动队与抗日救国军埋伏在根据地周围的山头待敌。3月30日清晨,由大肚川出发的敌人,前进到离马村4华里的尖山子一带伏击圈,我军利用有利地形,猛烈射击敌人。经过两小时激战,打退了敌人的数次进攻。但敌人依仗优势兵力,继续强攻,突破我反日自卫队坚守的防线。这时我游击队主动撤退,迂回敌后,发起攻势。敌人腹背受击,不知虚实,只得怆惶撤退。李光领导的别动队杀敌英勇,作战顽强,缴获了伪军一个连的枪。敌人在溃退途中碰上其他方面进犯的敌人,误以为是我游击队,双方竟打起“遭遇战”来。第一天的战斗,以敌人的失败而告终。第二天和等三天,敌人仍从各方面继续来犯。我游击队和抗日救国军采取。“敌进我退”、“诱敌深入,集中兵力,各个击破”的战术,最后胜利地粉碎了敌人的“大讨伐”。小汪清战斗,共歼敌三百多人,缴获大小枪支259支,追击炮4门,还有很多军需品。

  这次反“围剿”的胜利,是根据地建立后取得的第一次胜利,有力地保卫了根据地,沉重地打击了敌人。

4、罗子沟战迹地

  罗子沟战斗是1934年6月,东北人民革命军与罗子沟一带抗日救国军吴义成、孔宪荣、史忠恒、柴世荣、李三侠等部联合进行的一次战斗。

  伪满军闻营长把附近的部队五百余人集结在罗子沟街,挖战壕,筑炮台,准备顽抗。

  我人民革命军第二军独立师三团、四团和抗日救国军各部队领导,在周保中等同志主持下召开会议,制定了罗子沟战斗联合作战方案。会议决定,人民革命军和救国军各部撤出村落,诱敌子平地,一举歼灭之。

  6月26日战斗打响了。我人民革命军汪清第三团和珲春第四团,在村落西部的平地上埋伏下来,等候敌人上来。驻在四道河子的抗日救国军史忠恒、柴世荣部迂回到村落的东山后面,从背后袭击敌人。

  这一天战斗,我军歼敌三十余名,缴获步枪40支,敌人不得不败退至4罗子沟街。

  6月27日,我军各部队领导干部又召开会议,研究攻占罗子沟街的战斗方案。根据会议部署,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二军第三团一部主力组成第一支队,攻占罗子沟西山炮台和追击炮阵地,珲春第四团和汪清第三团的一部分兵力以及抗日救国军一部分部队组成第二支队,从罗子沟街西进攻,先占领伪警察署,然后攻占伪满军营部。以抗日救国军部队组成的第三支队,从罗子沟街南进攻街中心与第二支队会合占领敌人的营部。抗日救国军孔宪荣部队,从罗子沟北进攻。一部分兵力部署在罗子沟地区的老母猪河、石头河子、桦皮店阻击敌人。至28日,经过三昼夜的激烈战斗哦,我军占领了罗子沟街,杀伤、俘虏了300多敌人,取得了胜利。

5、三道河子战迹地

  战迹地位于汪清县罗子沟乡三道河子农场所在地南山树林中。

  1945年“八.一五”光复,罗子沟地区出现一支反革命土匪武装,共有六百余人,安振有任团长。

  1946年阳历正月间,国民党哈尔滨地下军师长派联络员来罗子沟收编安匪部,番号为东北挺进手第十六支队第二旅五团。

  安振有匪徒们在罗子沟地区作恶多端,民愤极大。我党为巩固东满根据地,保卫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1946年5月初派延吉警备团和汪清保安团,在三道河子东山树林里,击溃了安振有匪徒,部分匪徒跑到老黑山。我军乘胜追击,在老黑山击毙匪首安振有,匪徒们纷纷投降。

6、庙岭剿匪战迹地

  1945年9月末,地主王克贵以维持地方秩序为名组织武装,后为原延吉伪宪兵特务姚玉龄部收编为“东北挺进军大兴沟司令部”,此土匪队活动于大兴沟蛤蟆塘、庙岭、鸡冠等地。后来来马喜山也投靠了国民党,活动于春阳一带,地主李茂庆也以维护台安为名网罗370人打着“天桥岭保安队”的旗号,活动于天桥岭。1946年1月13日延吉警备队被天桥岭土匪和春阳、庙岭、大兴沟等地的土匪包围,20多人牺牲,400多人被捕。2月16日延边警备军剿匪部队一部赶到庙岭、将驻庙岭的刘希悌匪队包围了,刘希悌急忙找电话给马喜山,请求派援兵解围。马喜山在天桥岭接到电话后,感到这是他霸占地盘,扩大势力的好时机,立即这次率领一团二团直属队和李茂庆部的李树东及刘录匪队共600多人向庙岭疾进,对庙岭形成夹攻之势,警备队为减少损失,采取灵活的战术,短暂的阻击之后撤出的庙岭。胜利的土匪开会决定,王庆云、李树东等部及庙岭队向大兴沟方向进攻,却被警备军迎头痛击,只好回到庙岭。汪清剿匪斗争开始,首先盘踞在春阳的马喜山被牡丹江人民自卫军打散,6月剿匪部队消灭了姚玉龄匪帮,姚玉龄跑到吉林,投靠了国民党军队。

7、阿米达剿匪战迹地

  1946年1月15凌晨,右路由马喜山、李玉玺,中路由刘录带队从骆驼山越过拉其岭向开拓民屯和太平屯进发,分别到达天桥岭和李茂庆部会合,众匪快步前进,直趋阿米达,随即阿米达的战斗打响。驻太平屯的警备军听到阿米达的枪声,派100余人前去增援,此时刘录早已到达太平屯附近的小山头上,对我军看得一清二楚,刘录命令土匪部队埋伏两侧,当我军走进伏击圈内时,被匪徒一拥而上缴了枪械,瞬间发生的这一切,我军后方部队未能觉察,当他再次走进包围圈时,匪徒们立即从两侧开枪射击,致使20多人牺牲,400多人被捕。
(六)帝国主义侵华踪迹

1、百草沟日本领事分馆警察署遗址

  遗址位于汪清县百草沟乡百草沟村中心,延(吉)、汪(清)公路西侧,南面有百草沟中学,北为百草沟乡政府办公室。

百草沟日本领事分馆设领事、副领事各一人,下设警察署。警察             署建于1910年3月,原有办公室、宿舍、武器库、拘留所、汽车库等几栋房屋。房屋均为砖壁铁皮顶。房屋四周,围以砖墙。在南墙正中开一大门,门外设岗,戒备森严。占地面积大约六千平方米。

1945年8月14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侵略者为销赃灭迹,烧毁了大部分房屋,现只剩下汽车库和宿舍的一角。

  百草沟日本领事分馆警察署,有署长一人,下设警务系、保安系、司法系、特务系、庶务系等,还有电话交换室、警备电话。1933年11月,增设了大肚川(汪清)和三岔口(天桥岭)警察分署。1935年18月,又设春阳派遣所。百草沟领事分馆警察署共有三十多人,均为日本人。此外,还有不少自卫团员。

  1937年12月,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欺骗群众,宣布废止“治外法权”,撤销百草沟领事分馆及其属下的警察署,将大部分人马移交给伪满洲警察系统。1938年伪汪清县政府从百草沟迁移到大肚川(今汪清镇)后,改称汪清县警务科百草沟警察署,下设闹枝沟、小百草沟、龙邱、丽城、牡丹川等五个警察分驻所。

  百草沟日本领事分馆警察署,从1910年成立到1937年撤销,在十七年期间,执行“治外法权”,镇压反日爱国运动,培植亲日势力,豢养密侦,建立情报网,搜集我国政治经济以及对苏情报;组织武装自卫团,“讨伐”抗日游击队;侦察、镇压朝鲜人县民族独立运动;搜集我地下党和抗日武装力量及民心动态等情况,并直接参与逮捕和杀害我共产党员和抗日军民的罪恶勾当,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行。

  1920年,他们得知反15部队在新兴南山松树林子埋藏武器的消息,便派人起走了五百多支步枪和大量的子弹。

  1933年2月,接到大肚川武装自卫团团长金芝灿的报告,百草沟警察署巡查严基善带领二十多名自卫团,袭击西崴子抗15据点,杀害了我抗日游击队五名战士,妇女和小孩各一名。

  1935年7月,三岔口警察分署接到密探崔凤文的报告,巡查朴浩吉带领十八名自卫团员,袭击北城子抗日密营,逮捕了我抗El游击队三名战士和群众两人。

  1935年阴历8月14日,我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二军四团粮食工作人员,收取过节食品,当天未能返回,在小汪清明月沟附近一间空房子中过夜。小汪清河北屯百户长艾德清探知后,立即向大肚川警察分署报告。当晚分驻署长比留川带领七名巡查,由艾德清带路开枪打死打伤我两名游击队员(其中一名因伤重三天后去死),逮捕了粮食工作人员陈延海等四名同志。此外,还有不少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在警察署里遭监禁或杀害。

  间岛日本领事分馆百草沟警察署遗址,现巳成为废墟,只剩附属建筑物等。但这个遗址仍是向广大群众进行阶级教育,揭露日本侵华罪行的反面教材。

2、铡刀和榆树

  在延边博物馆《延边人民革命斗争史》陈列厅里陈列着一把生锈的旧铡刀。刀长52厘米,宽9厘米,柄长10厘米。这就是1931年2月7日,东北军驻敦化县王树棠杀害中共汪清县委书记金相和同志与中共蛤蟆塘支部书记兼团区委书记韩英浩同志的罪证物。

  1931年2月6日r以王树棠为头目的“讨伐队”六百多人,到蛤蟆塘一带。当天,他们包围了蛤蟆塘大房子全村,逮捕了八十多人,其中有金相和与韩英浩同志。敌人想要查出我地下党员名单和赤卫队的去向,就用各种刑具毒打群众。

3、大坎子惨案地

  共产党人张时雨来大坎子主持召开了“反对日本帝国主义铺设吉——会铁路的声讨大会,行游表威遭到地主告密,被警察武装镇压,共产党员李珍和10多名群众被捕。

4、德源里惨案地

  位于汪清县东振乡西北4华里南柳树河子沟口。惨案地在汪清河下游北岸,牡图铁路大仙隧洞的西山坡上。现在为东振乡河北村果园。

  1930年,德源里成立党支部。随之,青年团、赤卫队、农民协会等革命组织也建立起来。

1930秋,东北军驻敦化县王树棠率领数百名军队,与“韩族联合会”权守正、南大观勾结在一起,到德源里等地讨伐杀害革命群众。他们挨家挨户地搜捕共产党员。

  1931年秋末,中共德源里支部领导群众开展“秋收”斗争。他们把地主分子的粮食分给贫苦农民。1932春;中共德源里支部,又发动和组织群众开展声势浩大的“春荒”斗争。他们高呼革命口号,散发传单,斗争地主汉奸走狗,革命烈火越烧越旺。敌人对德源里人民的斗争,恨之入骨。1932年4月6日早晨,日本帝国主义强盗,从百草沟经西崴子窜进德源里,大肆屠杀手无寸铁的抗日群众。在大仙山上向村子里发射了近二百四十发炮弹,飞机低空飞行,疯狂扫射无辜的村民。经过日寇野蛮的杀光、枪光、烧光政策,德源里村庄变成了一片废墟。

  德源里人民和汪清县各族人民对日本侵略者的罪恶行经无比愤慨。在中共汪清县委领导下,德源里人民高唱“反讨伐战歌”,转移甭I汪清县第二区所在地马村。

    附:反讨伐战歌

    三二年四月六日那一天,

    大坎子人民奋起抗战。

    鬼子打炮惊天动地,

    机枪、手榴弹横扫山川。

    鬼子飞机乱扔炸弹,

    残害百姓肆无忌惮。

    大肚川烧得火光7中天,

    德源里毁成废墟一4。    一

    无辜良民惨遭涂炭,

    汪清原野人迹罕见。

    我们要团结起来,    ’’

    我们要坚决抗战。

    要血染疆场威震敌胆,

    让胜利红旗迎风招展l

6、四道河子惨案地

  四道河子又名上房子,距罗子沟西南20华里,惨案地在四道河子村落西南侧。

  1935年春,四道河子村住着十七家农户,约有一百五十多盛人,大多数是被迫从汪清、石蚬、珲春等地迁来的抗日群众。

  1934年,中共汪清县罗子沟区委从罗子沟河东迁到四道河子,领导罗子沟地区的抗日斗争。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二军第三团和抗日救国军部队也驻在这里,与日伪军作战。罗子沟区委在四道河子建立了反日会,向青壮年进行革命教育,村里的居民几乎都是反日会会员。1934年6月,在罗子沟战斗中,他们和三道河子抗日群众一起,办伙食,运弹药,护送伤员,支援了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团和抗日救国军。

  四道河子有个徐日南,全村只有他一家人未加入反日会。他常到罗子沟游游逛逛。1934年末,村里的人都说他是“尊日会”的成员,和敌人有关系。反日联合会会长王树彬同志,把他抓到反日会,教育他改邪归正。徐日南说,自己上罗子沟是为了喝酒,没和敌人勾结过,表示一定接受反目联合会的批评劝告,和村里的人一起参加抗日活动。

  反日联合会以为他已悔过,就把他放了。徐日南怀恨在心,跑到罗子沟,向驻在伪满军孟营部队的靖安军(红袖头)报告了反日会的活动,并说:“四道河子没有一个好人,都是共产党。”

  听到徐日南的告密,靖安军立即和孟营一部分部队,于1935年阴历正月十五日凌晨,分两路包围了四道河子村。靖安军从村口下边包围上来,孟营部队从村口上边包围下来,把整个村落围的水泄不通。窜进村里的敌人先在四边放火,持枪向村中扫射,然后到处搜索,除盂营部队把口的地方冲出一些人得以幸存外,几乎都被杀 害。在这次惨案中,有四十九人被杀,其中朝鲜族三十多人,汉族十多人,占四道河子居民的三分之一。全部房屋被烧毁。

  惨案发生后,中共东满持委和罗子沟区委立即赶到现场安葬               死难者和慰问他们的家属。在追悼会上,三道河子和四道河子人民群众,痛斥日伪军的滔天罪行,并决心为死难者复仇雪恨!

  (七)纪念塔、墓

1、汪清苏联红军解放塔

解放塔座落在汪清县汪清镇中心马路广场上(现在由于经济发展的需要此纪念碑已经移往南山安置)。

1945年8月8日,苏联红军对日宣战。不久,解放了汪清县。汪清县人民政府于1946年6月为纪念苏联红军解放汪清一周年而修建这座解放塔。

解放塔正面镌刻俄文“光荣属于把日本侵略者驱逐汪清城而英勇奋战的红军战士1945~-8月l6日”

2、太平岭苏联红军解放塔

解放塔位于罗子沟通往鸡冠乡的公路旁,太平岭南侧10米处。

1945年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苏联红军从东宁县进军汪潦镇。途中,在太平岭战斗了一天。

罗子沟人民,为纪念光荣献身的苏联红军将士,1946年7月罗子沟乡政府发动群众捐献资金,修建了这座纪念塔。塔的正面镌刻着俄文:“光荣属于把日本侵略者驱逐罗子沟而英勇奋战的红军战士1945年8月16目”

3、李龙云烈士墓

  李龙云烈士墓,座落在汪清县天桥岭镇西2华里左右的小山脚下。

  李龙云同志,朝鲜族,1915年生,1930年参加革命,1932年参加延吉县老区突击队,后任小队长。1933年被编入延吉县(今龙井县)游击队,1934年舂,东满各县游击队合编为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二军独立师,李龙云同志任师警卫排排长。1936年6月,任抗日联军第一路军二军四师机枪排排长。1938年,任抗日联军第一路军三方面军十三团某连连长,1939年8月,任抗日联军三方面军十五团团长。

   1940年9月,李龙云同志率领六名同志,在汪清县天桥岭东托盘沟一带活动,遭到敌人袭击,在战斗中不幸中弹壮烈牺牲,时年25岁。   

   李龙云同志,在艰苦的抗日战争中,多次参加与指挥战斗,为人民解放事业做出了贡献。解放后,党和政府重新安葬了李龙云同志的遗体,墓前竖立了墓碑。碑文是:“十五团团长李龙云之墓”。

4、金相和烈士墓

  金相和烈士墓位于汪清县蛤蟆塘乡后河村东南部的烈士陵园内。烈士陵园庄严肃穆,周围树木成荫。金相和,又名金在凤,1900年生于延吉县(今龙井县)光开乡詹洞,农民出身。

  1928年,金相和同志同其他几位革命者,在蛤蚂塘组织了互助会,青年会和少年团等群众团体。他们用办夜校,搞文艺娱乐活动,举行运动会的名义聚集群众,宣传马列主义,宣传苏联“十月”革命的伟大历史意义。

  1930年,金相和在蛤蚂塘,亲自组织农民赤卫队、反帝同盟,开展革命斗争。

  金相和,于1930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当年9月,他担任蛤蚂搪区委书记。1931年正月,党组织又委派他担任中共汪清县委书记。1931年2月7日天未亮,敌讨伐队在后河村大肆搜捕,金相和同志不被捕。

  敌人用灌辣椒水、香火烧、竹针刺手指甲等酷刑拷打金相和同志,但他坚贞不屈,视死如归,最后壮烈牺牲。

5、金银植烈士墓

  金银植烈士墓位于汪清县蛤蚂塘乡后河上村北山脚下的墓群里。烈士安葬在墓群前排西部的第二座。

  金银植1908年生,9岁入蛤蚂塘普信小学,1927年入龙井大成中学。1929年中学没有毕业就回到家乡蛤蟆塘从事革命活动。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2年,金银植同志参加了汪清抗日游击队。

  1932年秋,金银植等五名同志被党派到驻在马村金矿沟山林从去工作,金银植任参谋长。为提高山林队士兵的反日思想,他做了不少工作。

  1932年11月5日,山林队反动头目关队长,以“搞阴谋活动”为名,逮捕了金银植等同志,并秘密杀害了他们。

6、汪清县革命烈士陵园

  汪清县革命烈士陵园坐落在县城的东南角。在高耸的纪念碑下,青松挺立,刚刚移栽的金达莱花遍布四周,花坛内已播下花种,潮湿的泥土里散发着春天的气息。10年来,人们经常看到一位朝鲜族老大娘打开陵园的铁门,为在这里安息的英雄们扫去墓前的灰尘。她就是英灵的守护者朴古粉。

7、伊田助男抗日烈士纪念碑

  汪清县烈士陵园有日本共产党员伊田助男的抗日烈士纪念碑,以此纪念这位日本人在我国抗日战争中所作出的贡献。

    2005年9月3日,汪清县关工委在县烈士陵园为伊田助男立起了抗日烈士纪念碑,以此纪念伊田助男在抗日战争中所做的贡献。相关人士介绍说,此次为伊田助男树立的抗日纪念碑,极有可能是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境内树立的首块纪念日本人的纪念碑。

8、金相和革命烈士纪念碑

金相和,又名金在凤,朝鲜族,1910年2月生于延吉县(今龙井县)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10岁小学读书。后因交不起学费被逐出校门。

1924年,金相和家迁居蛤蟆塘。1927年,加入朝鲜共产党。1928年,他和其他几位革命者在一起,在蛤蟆塘组织了“瓦助同盟”“青年会”等群众团体,以办夜校的方式召集群众宣传革命道理。

1930年5月,中共延边特支领导延边人民开展了“红五月斗争”,龙井、局子街(现延吉市)等城镇的工人停工,友谊袭击警察所,夺取武装。“红五斗争”使金相和经受了锻炼和考验,政治上更加成熟。

  7月,根据共产国际“一国一党”的原则,中共延和中心县委吸收金相和加入中国共产党。9月,成立中共蛤蟆塘区委,金相和任区委书记。10月金相和领导农民赤卫队和金勋领导的游击队密切配合,铲除了汉奸金艺松,杀死了保卫团的翻译金东吾,惩治了反动的耶酥教主教,还为南蛤蟆塘人民除了一大害。南蛤蟆塘有个大地主、名潘光友,人称“潘老四”,是个大汉奸。平日横行乡里,欺压良善。金相和、金勋率领赤卫队和游击队冲进潘光友家,打死了这个恶贯满盈的汉奸、恶霸,为人民出了一口恶气,狠狠地打击了日伪的嚣张气焰。

  1931年,中共汪清县委书记金勋遇害,在此关键时刻,金相和担任了中共汪清县委书记。金相和任县委书记后,革命形势更加不利,汪清县笼罩在白色恐怖之中。国民常驻敦化第七团团长王树堂与权守正为首的反动武装勾结在一起,串拢延边各地,并到汪清进行野“讨伐”。金相和等同志不得不转移到山里,进行密秘活动。

   2月1日晚,金相和为了扩大赤卫队的武装力量下山,他先到永安屯的妹妹金顺玉家,趁夜色向大房子走去。2月2日凌晨,600多名讨伐队,突然包围了大房子村,挨家挨户进行搜查。金相和此时正在大房子四户洞的金德家,和中共北蛤蟆塘支部书记韩永浩研究如何扩大赤卫队的武装问题。他们发现敌人时,已来不及撤退,只好隐蔽在天棚上,被敌逮捕。

   敌人把大房子村全部搜查完,就把全村的百姓赶到保卫团的院子里,然后,先放出耶酥和天主教的教徒,可放出妇女、老人和小孩,把剩下的青壮年押到地主县大有家,逐个进行审问。 第一个被审的就是金相和。 金相和对敌人的严厉审讯拒不作答。敌人用铁环套住金相和的两个拇指,吊起来毒打。他的两个指头被铁勒得露出了骨头,鲜血直流,他仍然沉默,拒绝回答任何问题。与金相和一同被捕的韩永浩,经不起敌人的严刑拷打,说出埋藏12支手枪的地方。

   夜里,金相和担心韩永浩说出更多的党内机密,动员韩永浩接受了金相和的提议用刮脸刀片自杀了。金相和也用同样的方法,为革命壮烈牺牲。时年30岁。 1931年2月5日,敌人用铡刀铡下烈士的头颅悬挂在大房子村的榆树上示众,后经村民们取下掩埋。群众为了怀念金相和,编了十进歌来歌颂金相和的英雄事迹。

  金相和革命烈士纪念碑在汪清县大兴沟镇后河村落成。汪清县委常委、宣传部长胡立山等领导及后河村小学全体师生一同参加了烈士纪念碑落成仪式。金相和烈士的两个孙子和女婿也专程从延吉赶来缅怀亲人。

9、童长荣牺牲地

  1934年3月21日,中共东满特委书记、东满抗日根据地和抗日武装的创建者童长荣与部分游击队员被日寇包围在小汪清十里坪东南岔,激战中身受重伤,自他1933年患重病后一直负责照料他的朝鲜族女战士崔今淑拼死将他背出包围圈,藏进一个山洞,但童长荣仍因伤重于次日殉国,年仅27岁。为保护童长荣遗体不遭日寇蹂躏,22岁的崔今淑守卫洞口,与日寇血战一天,直至牺牲。后来人们在牺牲的地方立碑纪念。

附解放战争资料

(八)解放战争时期惨案

1、罗子沟惨案地

  惨案地位于汪清县罗子沟乡电影院东侧。

  1946年4月初,我汪清保安团进驻罗子沟街,盘踞在这里的安振有匪徒逃往老黑山,并勾结吴三虎土匪队伍,妄图东山再起,卷土重来,同时派土匪打入我军内部,准备里应外合,消灭我军。

  1946年5月5日,我保安团留一个营守卫罗子沟。安匪借此机会攻打罗子沟。这时,打入我军内部的匪徒密谋策反。我指战员们,在邹营长和于连长的指挥下,反击匪徒,邹营长不幸被内奸打死。最后双方展开了白刃战,我军战士绝大多数壮烈牺牲。

  战斗结束后,匪徒们惨无人道地把我方伤员一个个拉出去枪杀了。进街后匪徒们到处抓人,特别是对朝鲜族群众见面就杀、仅这一天罗子沟街就惨死一百余人。
罗子沟太平岭战斗纪念碑

1945年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并出兵东北,进入汪清县境的有苏联红军远东第一方面军第五集团军、第二十五集团军及机械化十军之一部。
    8月15日,由老黑山方向进入的苏联二十五集团步兵十七军(原第五集团军指挥,8月10日转属第二十五集团军)三六六师从南面迂回石头河子以东4公里处,与正面进攻的步兵一八七师协同,实行侧后攻击,消灭了近一个大队的日军。然后进入石头河子和罗子沟居民点。
    翌日,十七军一八七师先头部队投入了夺取太平岭(石头河子以西18公里处)的战斗。当日夜间,该师与机械化第十军先头部队一道攻破日军防御,占领太平岭山垭口。日军600余人被击毙,约2000余人被俘虏。太平岭战斗后,苏军继续推进。
    罗子沟人民为纪念光荣献身的苏联红军将士,1946年7月罗子沟乡政府发动群众捐献资金,修建了这座太平岭苏联红军解放塔。塔的正面镌刻着俄文:“光荣属于把日本侵略者驱逐罗子沟而英勇奋战的苏联红军战士,1945年8月16日。”汪清县人民政府于2006年8月16日将纪念碑翻新重建。
汪清地处偏远的国境线边上,但历史遗迹很多,上至新石器时代遗址下到抗日遗址比比皆是。

极具价值的两枚汉代五铢钱

新华闾墓群位于百草沟镇南10华里的安田村(旧称新华闾)西一华里的新华闾屯北山南坡上,前面紧依汪清至延吉的公路,公路南有小百草沟河自西向东流入嘎呀河。墓群东北2华里的百草沟遗址是与墓群同时期的遗存。
    1953年,吉林省博物馆发掘百草沟遗址的同时,在这里进行了清理。
    墓葬位于山腰和山麓风化的花岗岩石堆中,当地称作石塘。每当山洪爆发,石塘中石块受激流的冲击滚动,致使所有的墓葬都遭到破坏,墓内随葬品除少数保存在原来的遗址外,绝大部分都被砸碎或冲离原来位置。清理的墓葬位于石塘中央,共十二座。
    墓葬系用石塘中较大的石块垒砌,有的墓底以块石或碎石平铺,有的则简单将石塘底下积土整平而已。墓均沿山坡横置,头西脚东,墓与墓之间,头尾衔接,成一横线,部分墓壁互相借用。随葬品中,陶器多置于头部或脚部,石斧多置于腰侧和肩部,环状石器置于腰部右手侧,石镞绝大部分发现在上身部位或头部附近。
    遗物大多是墓地上采集的,在墓内出土的较少。种类有陶器、石器、贝器、铜器、铁器等。陶纺轮2件,一为圆珠状,一为扁圆形,直径2.4厘米。石斧出土较多,形状以横断面呈椭圆形的石斧和横断面呈扁椭圆形的通体磨光石斧居多,有圆刃、斜刃和平刃等几种。出土石器还有石锛、石刀、石镰、石矛、石镞、环状石器等等。在墓地除石器,陶片还采集到铜扣、铁环及铁刃器铜扣共两件,为青铜铸造,平面椭圆形,背面呈瓢形,有横梁两条,长2.1厘米,高0.7里面,宽0.9厘米。铁环环径5.6厘米,有缠绳的痕迹。铁刃器尖端一面稍凸,一面稍凹,体较薄,形似镰刀。遗物中最有价值的当属后期发现的两枚汉代的五铢钱,这是延边地区仅发现的两枚五铢钱,这说明,早在唐代,这里就与当时的中原有贸易往来。
    新华闾墓群出土的遗物与百草沟遗址的文化遗物面貌基本相同,应与百草沟遗址属于同一时期,是百草沟原始遗址居民经营的墓地。居住址和葬地彼此分开是延边地区原始社会遗存中一种普遍现象。
尖山战斗遗址  

   1933年4月上午10时许,驻汪清日本守备队约500余人朝尖山子方向逼近。当敌人进入我埋伏圈后,猛烈的火力一齐向敌人射去。战斗持续两个小时后,游击队员绕到敌后去打,结果使敌人同自己的增援部队打了起来。这一天,敌人连尖山子防线未能突破,便溃退而去。

   18日上午,日军又纠集500余人“讨伐”小汪清,并另有500余人从夹皮沟方向进攻马村,同时配有骑兵的500多兵力从汪清沟的磨盘山方向袭来,两架日军飞机在马村上空狂轰滥炸。抗日游击队利用有利地形,英勇作战,打退了敌人一次又一次进攻。

   19日清晨,日为“讨伐队”在大炮、飞机的掩护下,又一次向马村发起攻击。面对数倍于我军的敌人,抗日游击队采取“敌进我退”、“诱敌深入”、“各个击破”的战术,与敌人展开激战,给敌人以沉重的打击。

   三天的反讨伐战斗,搞日军取得了辉煌的战果,歼灭敌人400余人,大量的武器弹药和军需品。为纪念这次战斗,县人民政府于2007年7月1日设立了尖山子战斗遗址纪念碑。
51  Ⅰ-51  百草沟遗址    战国至晋    吉林省汪清县
52  Ⅰ-52  自安山城     南北朝     吉林省通化市
53  Ⅰ-53  龙潭山城     晋       吉林省吉林市
54  Ⅰ-54  苏密城      唐       吉林省桦甸市
55  Ⅰ-55  城山子山城    唐       吉林省敦化市
56  Ⅰ-56  磨盘村山城    唐至金     吉林省图们市
57  Ⅰ-57  偏脸城城址    辽至金     吉林省梨树县
58  Ⅰ-58  秦家屯城址    辽至金     吉林省公主岭市
59  Ⅰ-59  城四家子城址   辽至元     吉林省白城市
60  Ⅰ-60  叶赫部城址    明       吉林省四平市
61  Ⅰ-61  辉发城址     明       吉林省辉南县


我以为是晒一晒各自家乡的抗日史呢,打扰了,呵呵!
路过。

我以为是晒一晒各自家乡的抗日史呢,打扰了,呵呵!
路过。
10# 牛一戈


东北地区抗日斗争很艰苦,也可以说是一直处于低潮的,其原因有多种如气候恶劣、群众基础薄弱、无外援等。
大家一起嗮
朴洛权烈士  

  1919年,随家迁居吉林汪清。1923年,其父因参加反日活动遇害,在心中埋下了仇恨的种子。1931年,参加儿童团组织,承担站岗放哨、张贴标语等任务。1934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参加汪清抗日游击队。不久,到珲春游击队任队长。作战中勇猛顽强,敢打敢拼。一次负伤,肠子流出体外,用手塞回肚里继续战斗。1935年,调往东北反日同盟军第五军工作。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任第五军教导队班长、排长。1937年7月,带领两名战士炸毁牡丹江至佳木斯间的一座铁路桥梁,使正驶上桥面的敌军用列车倾覆河中。1938年9月,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五军第二师第五团二连连长。不久,调到抗联第二路军指挥部,任警卫队队长,多次冒着生命危险完成保卫首长和指挥部的任务。1940年以后,在极端艰难困苦的环境中坚持战斗。1942年,转移到苏联伯力,参加东北抗联野营教导旅的训练,任四营七连排长。这期间,曾3次带小分队回东北执行侦察、联络任务。1945年9月,随抗联延边分遣队回国,任中共延边委员会委员,龙井城防副司令员,积极筹建人民武装。1945年10月,任新成立的延边警备旅第一团团长。1946年1月,率部剿灭流窜在延吉县三道湾一带的叛匪。同年2月,又率部将汪清县天桥岭的一营土匪包围,然后亲自深入匪巢开展政治攻势,迫使土匪投降。经过两个多月的战斗,汪清县境内的土匪全部肃清,他指挥的一团也以敢打硬仗而出名。因为该团全部由朝鲜族战士组成,被习惯地称为“朝鲜团”。1946年4月,率部参加攻打长春战役,编入东南纵队担负主攻任务。4月15日清晨,“朝鲜团”与兄弟部队配合,迅速围歼了敌“铁石”部队第五团,并连克伪满警官学校、大陆科学院(今长春应化研究所)等目标,沿大同大街(今斯大林大街)向前推进。4月18日,所部攻占市中心广场东北侧的般若寺,与其他攻城部队形成对敌的合围。下午5时,在向敌人的最后巢穴――银行大楼发起攻击时,突然遇上上千敌人的反扑,“朝鲜团”顿时被压到广场的东南角。面对眼前的紧急情况,他高喊一声:“跟我上!”便手持步枪,带领全团指战员冲向敌群,展开短兵相接的白刃战。拼搏中,他腹部受伤。在送往后方抢救的路上,失血过多牺牲,停止呼吸前,他还用非常微弱的声音说:“我很高兴……我看到……红旗插上……银行大楼了。”
为了伟大的抗日史!向英雄致敬,向人民致敬!
本地抗日史很早,要写要从甲午战争写。当初我们家周边是甲午辽东陆战的主战场之一
兄弟是辽宁的?
木有国军的啊??
kkdidi 发表于 2009-8-5 08:38

东北国军统统伪军的干活。
东风强劲 发表于 2009-8-3 09:08
老大,我是敦化的{:3_83:},陈翰章是我们那里的
三面红旗 发表于 2009-8-5 10:47


:handshake 老乡!
三面红旗 发表于 2009-8-5 10:47


敦化市有以陈翰章烈士名字命名的翰章街。
东风强劲 发表于 2009-8-5 12:56
还有翰章乡,离我家挺近的
东风强劲 发表于 2009-8-5 08:58
江桥抗战是东北军打得,虽说马占山最后还是在伪满洲国谋了个职位,呵呵

兄弟是辽宁的?
东风强劲 发表于 2009-8-4 21:10

辽宁营口人,知道我是谁了吧?

我给你的短信你看了没啊
兄弟是辽宁的?
东风强劲 发表于 2009-8-4 21:10

辽宁营口人,知道我是谁了吧?

我给你的短信你看了没啊
24# APM179


:D 知道了!
海南人民23年金枪不倒!!:D


:dizzy:秀英炮台是中华民族抗击侵略、不畏强暴的历史见证。抗日战争爆发后,1939年2月,日军进攻海南。面对强大的侵略者,前清老兵浴血奋战,秀英克虏伯老炮怒吼冲天,痛击来犯日寇,最后老兵们集体壮烈,谱写了琼崖人民不屈不挠、勇敢斗争的壮烈一页,所以清军也不全是孬种甚至比国军强点!!:D 好像前清老兵的领队叫方世玉!!

:dizzy:秀英炮台是中华民族抗击侵略、不畏强暴的历史见证。抗日战争爆发后,1939年2月,日军进攻海南。面对强大的侵略者,前清老兵浴血奋战,秀英克虏伯老炮怒吼冲天,痛击来犯日寇,最后老兵们集体壮烈,谱写了琼崖人民不屈不挠、勇敢斗争的壮烈一页,所以清军也不全是孬种甚至比国军强点!!:D 好像前清老兵的领队叫方世玉!!
wwww130 发表于 2009-8-6 09:25

琼崖纵队在海南的斗争确实可歌可泣,从1927年开始直到1950年解放在没有外援的情况下独立斗争20多年十分不易,但建国后琼崖纵队的领导并没有受到重用,宣传报道也不多。冯白驹同志在建国后早早的离开了部队,55年只授予了勋章而未授军衔,其后就是长达16年的不公正待遇,真让人惋惜。
我家乡在上海,1937年8月 被现在的人骂为“投降、不抵抗”的老蒋没有采取老毛“敌进我退”的方针,而是“敌欲进我先攻”地将看家底的仅有的几个德械化嫡系师投入进攻,打响了淞沪会战。在3个月的会战中这些老蒋的嫡系部队损失怡尽,但此战打破了日军三个月亡华的狂妄计划,是抗战从局部抗战转战向全面抗战的转折点,是日本意图三个月解决“支那事变”的计划破产,从此日本被拖入中国泥潭,日本的败亡已不可避免了。
ddhj2366 发表于 2009-8-6 15:43
这个你说打破日本速亡中国的美梦还差不多,这一仗要能注定日本败亡扯了一点,呵呵,就算日本吃下中国还是摆脱不了败亡的命运,呵呵
ddhj2366 发表于 2009-8-6 15:43

淞沪会战能打成那样不能不说是国军领导层的无能,纵观整个淞沪会战日军的优势并使决定性的,国军精锐尽出但却在蒋某人和张某人的白痴战略战术安排下白白葬送了。

这个你说打破日本速亡中国的美梦还差不多,这一仗要能注定日本败亡扯了一点,呵呵,就算日本吃下中国还是摆脱不了败亡的命运,呵呵
stu_osa 发表于 2009-8-6 15:58

因为日本想解决中国就要截断国外援助让老蒋死心,那就先要占领广州,但占领广州后外援改从缅甸等印度支那进入,日本就要进占印度支那,日本进占印度支那美国就会对日本禁运,日本没了美国石油就必须攻占南洋获取石油,为了攻占南洋过程中不受美国太平洋舰队干涉就要突袭珍珠港解决美国太平洋舰队,于是......  
你说 日本能摆脱败亡的命运吗?
这个你说打破日本速亡中国的美梦还差不多,这一仗要能注定日本败亡扯了一点,呵呵,就算日本吃下中国还是摆脱不了败亡的命运,呵呵
stu_osa 发表于 2009-8-6 15:58

因为日本想解决中国就要截断国外援助让老蒋死心,那就先要占领广州,但占领广州后外援改从缅甸等印度支那进入,日本就要进占印度支那,日本进占印度支那美国就会对日本禁运,日本没了美国石油就必须攻占南洋获取石油,为了攻占南洋过程中不受美国太平洋舰队干涉就要突袭珍珠港解决美国太平洋舰队,于是......  
你说 日本能摆脱败亡的命运吗?
东风强劲 发表于 2009-8-6 16:36
的确很无能,如果对老蒋的评价仅是“无能,白痴战术”那倒没什么话好说了。
ddhj2366 发表于 2009-8-7 14:33

老蒋论指挥作战确实比较弱,主要表现在战略眼光不高,没有指挥大兵团作战的天赋,再加上其生性多疑不肯完全相信部下指挥作战的能力与忠诚,所以每战必干预,越权指挥频繁,此乃兵家大忌!
东风强劲 发表于 2009-8-5 08:58
东北军其实伪军真的不多。
俺老家是晋察冀边区的首府。
生于尚志大街,家对面是李兆麟的碑。高中的学校赵尚志曾干过学生会主席,看过话剧哈尔滨保卫战,但一直鄙视马占山的战--降--战
haoquan1983 发表于 2009-8-9 10:06


马某胡子出身!东北军众将中不是胡子出身的不多
我是福州的,福州没什么抗战史,甚至于连小日本都不重视那。
福州被日军占过两次,一次好象是在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前
一段时间,后来被国军收复了,也许小鬼子都没太把这当回事吧,
后来第二次好象是在豫湘桂战役附近吧,直至日本投降为止。
总之,敌对双方都没有投入多少人力物力在这里争夺。
不是战略要地,也没有战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