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数据再次提前泄密 统计局称将被查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20:52:31
证券时报7月17日讯 “中国2009年上半年GDP较上年同期增长7.1%,二季度GDP同比增长7.9%。”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李晓超昨日在发布此组数据的时候,并没有引起台下记者的较大反应,这不是因为经济数据符合人们的预期,而是原本应在16日上午10点才公布的上半年经济运行数据,已经被某些媒体提前告知了大众。

在昨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现场,路透社记者再次发问:“中国经济运行的有些数据已经被某些报纸提前公布,这种行为是不是违反了中国有关的国家安全或机密的法律,是不是也会对这种行为开展调查?”

李晓超正面回应道:“早晨我在来新闻发布厅之前,在办公室同样也看到了这条消息。我们非常关注这个消息发布以后产生的影响,将会按有关的规定和程序进行查处。”

16日早上,还在统计局没有正式公布数据前,“GDP较上年同期增长7.1%,二季度GDP同比增长7.9%”等数据就已经出现在诸多网站和某些报纸的新闻头条中。据了解,这些媒体称是在某次论坛上获知的消息。

在当前经济调整的关键时期,有关国计民生的核心经济数据,成为全民乃至全球关注的焦点。然而,这些本该享有高度机密的数据,似乎往往逃不脱被提前“泄密”的命运。这种神秘的“未卜先知”力量,早在2008年时就曾激起千层浪。要求严肃查处,司法介入的呼声此起彼伏。

2008年7月17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上半年宏观经济数据,国内生产总值、居民消费价格、农产品生产价格等一系列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数据都是在这一天首次公布。

但早在7月8日,某国际知名通讯社就以“两位官方消息人士”的说法称,我国6月份CPI同比上涨7.1%,上半年CPI同比上涨7.9%;7月15日,这家通讯社再次以“三位官方消息人士”为消息源,称上半年我国GDP同比增长10.4%,这些数据与国家统计局后来公布的数据几乎丝毫不差。

当时就有专家建议司法介入调查,但最终不了了之。国内公众有权利知晓,国家如此核心的数据是如何提前透露的?有关部门仅仅以“不可能泄密”推脱,似乎难以让人信服。

(本文来源:证券时报 作者:岩 雪)证券时报7月17日讯 “中国2009年上半年GDP较上年同期增长7.1%,二季度GDP同比增长7.9%。”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李晓超昨日在发布此组数据的时候,并没有引起台下记者的较大反应,这不是因为经济数据符合人们的预期,而是原本应在16日上午10点才公布的上半年经济运行数据,已经被某些媒体提前告知了大众。

在昨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现场,路透社记者再次发问:“中国经济运行的有些数据已经被某些报纸提前公布,这种行为是不是违反了中国有关的国家安全或机密的法律,是不是也会对这种行为开展调查?”

李晓超正面回应道:“早晨我在来新闻发布厅之前,在办公室同样也看到了这条消息。我们非常关注这个消息发布以后产生的影响,将会按有关的规定和程序进行查处。”

16日早上,还在统计局没有正式公布数据前,“GDP较上年同期增长7.1%,二季度GDP同比增长7.9%”等数据就已经出现在诸多网站和某些报纸的新闻头条中。据了解,这些媒体称是在某次论坛上获知的消息。

在当前经济调整的关键时期,有关国计民生的核心经济数据,成为全民乃至全球关注的焦点。然而,这些本该享有高度机密的数据,似乎往往逃不脱被提前“泄密”的命运。这种神秘的“未卜先知”力量,早在2008年时就曾激起千层浪。要求严肃查处,司法介入的呼声此起彼伏。

2008年7月17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上半年宏观经济数据,国内生产总值、居民消费价格、农产品生产价格等一系列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数据都是在这一天首次公布。

但早在7月8日,某国际知名通讯社就以“两位官方消息人士”的说法称,我国6月份CPI同比上涨7.1%,上半年CPI同比上涨7.9%;7月15日,这家通讯社再次以“三位官方消息人士”为消息源,称上半年我国GDP同比增长10.4%,这些数据与国家统计局后来公布的数据几乎丝毫不差。

当时就有专家建议司法介入调查,但最终不了了之。国内公众有权利知晓,国家如此核心的数据是如何提前透露的?有关部门仅仅以“不可能泄密”推脱,似乎难以让人信服。

(本文来源:证券时报 作者:岩 雪)
老百姓总是最后知道真相的,最早知道的不知是影帝还是洋大人.
我们国家的经济具有主观能动性
欧美穷国当然不明真相了
呵呵,上次路透社被涮了一次,这次来报仇了:D
泄密者死
数据过早泄漏,想改都没法改了,统计局当然恼火了。
一般洋大人是最早知道的,然后是影帝,大家一般最后知道。
呵呵,这要查下去会不会又是个力拓门呢?
。。。我等小民一般都是改了几次后才知道的
查来查去,应该也许一定没准可能差不多不一定真相躲猫猫
  和平时期,统计数据除非有做修改以后发布的需要,不然不用保密,就不会泄密了。
新侨联委员 发表于 2009-7-18 08:41
在一个几乎所有政府行为或资料都是机密的国家,就不要这样想了。
一个很明显的例子,第一时间抄底的就是国外基金。消息都是国外桶出来,香港那么收到消息买入。去年股底的时候下午就大量资金涌入,因为收到消息国家出政策。结果第二天不出所料出台了。第二天上证涨停。
这么响的耳光就不见谁查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