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武隆崩滑事故祸起何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20:54:35
《财经》记者 邓海 [2009年06月08日 20:55]
http://msn.caijing.com.cn/2009-06-08/110179941.html
 官方通报认为山体垮塌属“典型和突发严重地质灾害”;多位知情人士谈到过度采矿内情


  【《财经网》重庆专稿/记者 邓海】6月8日早晨,重庆武隆县铁矿乡崩滑事故发生地时不时地飘着小雨,对被埋人员的抢救挖掘工作仍在争分夺秒地进行。与此同时,对滑坡事故原因的初步调查结论正引发争议。

重庆市政府在6月7日的媒体通报会上表示,这次山体垮塌属于严重地质灾害的特征十分明显。多位当地居民、矿工乃至部分地质专家则告诉《财经》记者,事发地采矿场存在过度采矿情况。

共和采矿场何以进场?
  《财经》记者了解到,目前在这一矿址作业并被滑坡掩埋的,是私营的共和采矿场。

  重庆市政府副秘书长艾扬6月7日针对《财经》记者提问“此次事故是否与铁矿开采存在关联”时没有正面回答,只是强调了四个方面的内容。他说,就横向位置而言,垮塌点和矿井存在距离,在1400米垮塌岩层的地下400多米才是矿井作业面;矿井是往下倾斜开采的;在6月5日没有放炮和大型施工。

  他表示,事故地的铁矿(共和铁矿)是合法开办的,年产能在1.3万吨左右。该铁矿的安全生产许可证到事发时仍然有效,至于其他证件是否存在缺失或过期,目前仍在进一步核实当中。

  在共和铁矿主要从事打炮洞作业的矿工龙明孝告诉《财经》记者,6月4日晚上7点,他下矿打炮眼,在过程中,山体外部就出现了约1000多立方米的巨量山体坠落,但私营矿主让他们继续打炮眼作业。当天晚上11点,接班的矿工放炮,发现外部的山体继续有小规模的山石坠落。龙明孝认为,崩滑事发当天虽然没有放炮,但在此前的多次放炮作业,很可能导致垮塌加剧。

  重庆市武隆县一名人大代表曾对共和铁矿做过调研,据他了解,事发地铁矿于1924年开始开采,最先为乡办企业采矿;1953年至1995年,矿场被附近一家钢铁企业接管;1996年,钢铁企业亏损,将铁矿转给三联采矿场继续经营开采。

  铁矿乡原副乡长杨远华告诉《财经》记者,1994年,鸡尾山铁矿的外方山崖出现了第一道裂缝。1998年,该矿矿井的外部上方山坡出现更多裂缝,并有扩大趋势。铁矿乡就此多次召开会议商讨应对措施,并于此后两年间多次向县矿办和安全生产管理办公室递交书面报告和当面汇报此事。

  2000年下半年,武隆县政府组织县乡镇企业局、安全生产管理办公室、矿办、扶贫办等部门实地调研,并邀请了重庆107地质队的一名专家现场勘察。该专家勘察后认为,危岩迟早会垮塌,方式有两种:一是坍塌,二是滑坡,建议对岩下的企业进行搬迁。

2001年,位于铁矿上方的山体出现裂缝,经地质部门鉴定为危岩区。武隆县政府决定,搬迁处于危岩下方的铁矿乡政府和附近群众,同时令三联采矿场撤出,注销其在此地采矿的资格。当时需要搬迁的居民家庭超过30户,武隆县政府拨款用于农户搬迁的金额却只有两万元,每户搬迁补偿不到1000元,因此很多居民拒绝搬迁,整个搬迁和撤离进行了约一年时间,最终按要求搬走的人并不多。

然而,在三联采矿场撤出后,自然人舒先允(此前媒体报道为苏先允)却在2002年时获得了对该矿的采矿权,并和另外两个自然人合伙在此地成立了共和采矿场。已搬迁的百姓一度认为当地政府是为了让共和采矿场能充分采矿而劝居民搬离,为此曾在2004年以后多次下访。

  杨远华表示,当时他已经到乡人大任主席,对舒先允获得危岩下矿场的采矿权一事曾提出过质疑。

  一位曾在三联采矿场做过多年主要领导的人士告诉《财经》记者,在三联采矿场撤离后,舒先允最初只被允许将附近散落的矿石进行收集处理,“但后来就变成进洞采矿”。

  这位原三联采矿场领导表示,在知道当地危岩区还在继续开采时,原三联采矿场的主管国企曾多次跟当地乡政府等沟通,提醒应对矿洞进行强制封闭。

事发前矿山沉降严重
  据当地居民、矿工描述,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危岩区域发生的山石滚落,单次时间越来越长,次数越来越多,危险性也越来越大。2005年,从危岩垮落的巨型山石曾将居民段某家中的猪圈砸烂,砸死多头大型牲畜。此后,当地政府组织武警再次推行毁险区居民的强制性搬迁。这一次迁走了很多居民,但并没有要求山谷河西岸的住户搬迁。共和采矿场则在停产数月后继续采矿。

  龙明孝等在铁矿做工十多年,经历了铁矿乡办时期、三联采矿场开采时期和共和采矿场开采时期的矿工普遍反映,与之前的矿场相比,共和采矿场的安全保护措施是最差的。

  龙明孝说,经过80多年的开采,该铁矿原有矿井的铁矿石在2007年即面临枯竭,于是矿主舒先允指示他们从矿洞的尽头壁开始回采矿石。所谓回采,就是清理先前没有采干净的铁矿石。“更重要的是,他开始命令我们采掘为确保安全而特意保留下的铁矿石安全支柱。”

  原三联采矿场主要领导告诉《财经》记者,作为安全保障,开采铁矿石不能将整个山体采得过于空洞,开采时需要在矿洞内将一些天然铁矿巨石凿成支柱,支撑住整个矿洞,这样就可以防止矿山坍塌。“三联采矿场当时开采时,通常每隔五到八米的采段就会留下长约六米,宽约五米,高约2.8米的安全支柱,以确保矿山安全。”

 多名共和采矿场的矿工对《财经》记者说,回采的时候,私营矿主要求他们将安全支柱也进行采掘处理,通常做法是减少安全支柱的数量或将安全支柱的体积削半,然后将两到三棵松树捆绑起来竖立在旁,以代替安全支柱来支撑矿山。

但是,树木捆绑支撑所起到的作用是非常有限的。“通常而言,一根安全柱有40吨重,特别重要的加固型安全柱有的达到100吨重,承受力非常强大,想靠几棵松树就支撑起整个矿山,无疑是天方夜谭。”前述原三联采矿场主要领导表示,此种做法存在严重的安全风险。

  尽管如此,在每吨矿石出场后可卖200多元,开采一根安全支柱至少可获利8000元的利益引诱下,矿主依旧不顾矿工的反对意见要求开采。龙明孝说,因为安全支柱被陆续开采,矿井下部分缺乏安全支柱的连片面积可以达到足球场的大小,在矿洞里工作,可以明显感到整个矿山在沉降,“5月以来,有时拿着钢钎进矿打炮洞,打完洞将钢钎立在洞壁处休息,走的时候钢钎就已经被卡住难以取出了,这说明矿山沉降的速度很快。”

  还有矿工表示,滑坡事发前开采矿石时,经常出现开采钻头能打进去,却取不出来,而按照常理,采矿钻头能进则能出,出现这样的情况,很有可能也是因为山体沉降卡住了钻头。

  同时,在被采集的矿井顶部,常常出现矿石坠落的情况,“遇到这种情况,矿主舒先允则如获至宝,要求大家去采集掉落的矿石”,龙明孝说,矿区外部山体零星垮塌的次数也在增多。

  龙明孝说,5月中旬,三位矿主中的一位杨永江要求矿工毛素江继续开采铁矿的安全柱,但是毛表示矿井里面不安全,不愿去,杨永江则告诉他不去就扣工资,最终毛素江还是硬着头皮深入矿井继续采矿。“因为做工挣钱的机会不多,很多时候明知危险也要下矿做工。”

  前述人大代表认为,共和采矿场究竟如何能获得危岩下矿场的采矿资格值得质疑;同时,崩滑事发前一天的6月4日,铁矿乡政府发布通告称该矿井的上方出现险情,要求附近车辆和行人避免直接过往,但却没有要求铁矿停工,亦值得质疑,“如果让铁矿停工,至少不会出现如今27名工人被困井下的情况。”

  据6月7日重庆市政府副秘书长艾扬介绍,2005年,重庆市地质部门的确发现鸡尾山有危岩隐患点,当时国家专家确认危岩点垮塌方量是10万立方米左右。此次滑坡刚发生后,最初估计滑坡总体积为150万立方米,已经是原来估计的10倍以上。而据最近国家级地质专家的分析,认为此次滑坡的总体积应不小于1200万立方米。更是较过去的估计多了100多倍。因此,发言人表示,这次山体垮塌“具有典型的突发性,严重地质灾害的特征十分明显”,此前专家们“没有估计到会影响到这么大的面积,造成这么大的破坏”。■《财经》记者 邓海 [2009年06月08日 20:55]
http://msn.caijing.com.cn/2009-06-08/110179941.html
 官方通报认为山体垮塌属“典型和突发严重地质灾害”;多位知情人士谈到过度采矿内情


  【《财经网》重庆专稿/记者 邓海】6月8日早晨,重庆武隆县铁矿乡崩滑事故发生地时不时地飘着小雨,对被埋人员的抢救挖掘工作仍在争分夺秒地进行。与此同时,对滑坡事故原因的初步调查结论正引发争议。

重庆市政府在6月7日的媒体通报会上表示,这次山体垮塌属于严重地质灾害的特征十分明显。多位当地居民、矿工乃至部分地质专家则告诉《财经》记者,事发地采矿场存在过度采矿情况。

共和采矿场何以进场?
  《财经》记者了解到,目前在这一矿址作业并被滑坡掩埋的,是私营的共和采矿场。

  重庆市政府副秘书长艾扬6月7日针对《财经》记者提问“此次事故是否与铁矿开采存在关联”时没有正面回答,只是强调了四个方面的内容。他说,就横向位置而言,垮塌点和矿井存在距离,在1400米垮塌岩层的地下400多米才是矿井作业面;矿井是往下倾斜开采的;在6月5日没有放炮和大型施工。

  他表示,事故地的铁矿(共和铁矿)是合法开办的,年产能在1.3万吨左右。该铁矿的安全生产许可证到事发时仍然有效,至于其他证件是否存在缺失或过期,目前仍在进一步核实当中。

  在共和铁矿主要从事打炮洞作业的矿工龙明孝告诉《财经》记者,6月4日晚上7点,他下矿打炮眼,在过程中,山体外部就出现了约1000多立方米的巨量山体坠落,但私营矿主让他们继续打炮眼作业。当天晚上11点,接班的矿工放炮,发现外部的山体继续有小规模的山石坠落。龙明孝认为,崩滑事发当天虽然没有放炮,但在此前的多次放炮作业,很可能导致垮塌加剧。

  重庆市武隆县一名人大代表曾对共和铁矿做过调研,据他了解,事发地铁矿于1924年开始开采,最先为乡办企业采矿;1953年至1995年,矿场被附近一家钢铁企业接管;1996年,钢铁企业亏损,将铁矿转给三联采矿场继续经营开采。

  铁矿乡原副乡长杨远华告诉《财经》记者,1994年,鸡尾山铁矿的外方山崖出现了第一道裂缝。1998年,该矿矿井的外部上方山坡出现更多裂缝,并有扩大趋势。铁矿乡就此多次召开会议商讨应对措施,并于此后两年间多次向县矿办和安全生产管理办公室递交书面报告和当面汇报此事。

  2000年下半年,武隆县政府组织县乡镇企业局、安全生产管理办公室、矿办、扶贫办等部门实地调研,并邀请了重庆107地质队的一名专家现场勘察。该专家勘察后认为,危岩迟早会垮塌,方式有两种:一是坍塌,二是滑坡,建议对岩下的企业进行搬迁。

2001年,位于铁矿上方的山体出现裂缝,经地质部门鉴定为危岩区。武隆县政府决定,搬迁处于危岩下方的铁矿乡政府和附近群众,同时令三联采矿场撤出,注销其在此地采矿的资格。当时需要搬迁的居民家庭超过30户,武隆县政府拨款用于农户搬迁的金额却只有两万元,每户搬迁补偿不到1000元,因此很多居民拒绝搬迁,整个搬迁和撤离进行了约一年时间,最终按要求搬走的人并不多。

然而,在三联采矿场撤出后,自然人舒先允(此前媒体报道为苏先允)却在2002年时获得了对该矿的采矿权,并和另外两个自然人合伙在此地成立了共和采矿场。已搬迁的百姓一度认为当地政府是为了让共和采矿场能充分采矿而劝居民搬离,为此曾在2004年以后多次下访。

  杨远华表示,当时他已经到乡人大任主席,对舒先允获得危岩下矿场的采矿权一事曾提出过质疑。

  一位曾在三联采矿场做过多年主要领导的人士告诉《财经》记者,在三联采矿场撤离后,舒先允最初只被允许将附近散落的矿石进行收集处理,“但后来就变成进洞采矿”。

  这位原三联采矿场领导表示,在知道当地危岩区还在继续开采时,原三联采矿场的主管国企曾多次跟当地乡政府等沟通,提醒应对矿洞进行强制封闭。

事发前矿山沉降严重
  据当地居民、矿工描述,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危岩区域发生的山石滚落,单次时间越来越长,次数越来越多,危险性也越来越大。2005年,从危岩垮落的巨型山石曾将居民段某家中的猪圈砸烂,砸死多头大型牲畜。此后,当地政府组织武警再次推行毁险区居民的强制性搬迁。这一次迁走了很多居民,但并没有要求山谷河西岸的住户搬迁。共和采矿场则在停产数月后继续采矿。

  龙明孝等在铁矿做工十多年,经历了铁矿乡办时期、三联采矿场开采时期和共和采矿场开采时期的矿工普遍反映,与之前的矿场相比,共和采矿场的安全保护措施是最差的。

  龙明孝说,经过80多年的开采,该铁矿原有矿井的铁矿石在2007年即面临枯竭,于是矿主舒先允指示他们从矿洞的尽头壁开始回采矿石。所谓回采,就是清理先前没有采干净的铁矿石。“更重要的是,他开始命令我们采掘为确保安全而特意保留下的铁矿石安全支柱。”

  原三联采矿场主要领导告诉《财经》记者,作为安全保障,开采铁矿石不能将整个山体采得过于空洞,开采时需要在矿洞内将一些天然铁矿巨石凿成支柱,支撑住整个矿洞,这样就可以防止矿山坍塌。“三联采矿场当时开采时,通常每隔五到八米的采段就会留下长约六米,宽约五米,高约2.8米的安全支柱,以确保矿山安全。”

 多名共和采矿场的矿工对《财经》记者说,回采的时候,私营矿主要求他们将安全支柱也进行采掘处理,通常做法是减少安全支柱的数量或将安全支柱的体积削半,然后将两到三棵松树捆绑起来竖立在旁,以代替安全支柱来支撑矿山。

但是,树木捆绑支撑所起到的作用是非常有限的。“通常而言,一根安全柱有40吨重,特别重要的加固型安全柱有的达到100吨重,承受力非常强大,想靠几棵松树就支撑起整个矿山,无疑是天方夜谭。”前述原三联采矿场主要领导表示,此种做法存在严重的安全风险。

  尽管如此,在每吨矿石出场后可卖200多元,开采一根安全支柱至少可获利8000元的利益引诱下,矿主依旧不顾矿工的反对意见要求开采。龙明孝说,因为安全支柱被陆续开采,矿井下部分缺乏安全支柱的连片面积可以达到足球场的大小,在矿洞里工作,可以明显感到整个矿山在沉降,“5月以来,有时拿着钢钎进矿打炮洞,打完洞将钢钎立在洞壁处休息,走的时候钢钎就已经被卡住难以取出了,这说明矿山沉降的速度很快。”

  还有矿工表示,滑坡事发前开采矿石时,经常出现开采钻头能打进去,却取不出来,而按照常理,采矿钻头能进则能出,出现这样的情况,很有可能也是因为山体沉降卡住了钻头。

  同时,在被采集的矿井顶部,常常出现矿石坠落的情况,“遇到这种情况,矿主舒先允则如获至宝,要求大家去采集掉落的矿石”,龙明孝说,矿区外部山体零星垮塌的次数也在增多。

  龙明孝说,5月中旬,三位矿主中的一位杨永江要求矿工毛素江继续开采铁矿的安全柱,但是毛表示矿井里面不安全,不愿去,杨永江则告诉他不去就扣工资,最终毛素江还是硬着头皮深入矿井继续采矿。“因为做工挣钱的机会不多,很多时候明知危险也要下矿做工。”

  前述人大代表认为,共和采矿场究竟如何能获得危岩下矿场的采矿资格值得质疑;同时,崩滑事发前一天的6月4日,铁矿乡政府发布通告称该矿井的上方出现险情,要求附近车辆和行人避免直接过往,但却没有要求铁矿停工,亦值得质疑,“如果让铁矿停工,至少不会出现如今27名工人被困井下的情况。”

  据6月7日重庆市政府副秘书长艾扬介绍,2005年,重庆市地质部门的确发现鸡尾山有危岩隐患点,当时国家专家确认危岩点垮塌方量是10万立方米左右。此次滑坡刚发生后,最初估计滑坡总体积为150万立方米,已经是原来估计的10倍以上。而据最近国家级地质专家的分析,认为此次滑坡的总体积应不小于1200万立方米。更是较过去的估计多了100多倍。因此,发言人表示,这次山体垮塌“具有典型的突发性,严重地质灾害的特征十分明显”,此前专家们“没有估计到会影响到这么大的面积,造成这么大的破坏”。■
关注中
重庆武隆山被埋村民手机接通 可听到咳嗽声
2009/06/09 08:31    来源:广州日报     发表评论

  截至8日22时,武隆山体垮塌共有63人失踪。


  一被埋村民手机被接通,传出咳嗽声


  连日降雨堰塞湖体基本形成


  本报讯 (记者曾向荣)截至8日22时,鸡尾山垮塌现场已发现9具遇难者遗体,6男3女。据统计,目前武隆山体垮塌共有9人遇难、63人失踪、8人受伤。


  此外,由于天气原因,大型直升机抵达重庆的时间预计推迟到今天上午。


  24公斤炸药炸裂巨石


  昨日上午,记者从铁矿乡红宝村出发,天降大雨,雾气蒙蒙。


  翻过3个半小时的山路,终于到达钻井所在位置。执行抢救任务的人员正在钻井位置作业。


  当日,又有两部大型挖掘机被送往抢救现场。下午5时27分,山体垮塌现场再次实施爆破,用24公斤炸药炸裂一块两层楼高的巨石。为打通生命通道,全力营救井下被困27名矿工,在这次爆破中,技术人员动用了24公斤炸药及105个雷管。


  一被埋村民手机仍有信号


  据悉,重庆市把安抚好死者亲属列入抢险救援当务之急的四件大事之一。在重庆武隆山体坍塌灾害中遇难人员,其家属家庭将获得不低于20万元的救助资金。


  重庆消防总队宣传干事万明提供的消息称:在重庆武隆山体垮塌的现场,被埋在废墟下的人仍然有生命迹象。


  重庆消防总队接到一位简姓村民提供的线索:8日上午7时30分,该村民通过手机与被埋在废墟下的亲属联系,手机接通,并听到对方咳嗽声音,但没有进行通话。其亲属被埋压地点在垮塌的一位姓黄的村民的民房下方。


  根据这位村民提供的线索,重庆消防总队仍然持续在该处实施挖掘救援。目前,简姓村民的亲属仍在试图用手机和其取得联系,手机仍有信号,但已无人接听。


  堰塞湖暂不构成威胁


  两日来,武隆鸡尾山垮塌地带都有间歇性降雨,从7日晚到8日凌晨,该地区又出现了一次较强的降雨过程。记者在堰塞体上看到,和7日11时相比,堰塞体上游积水深度上涨了一米左右,已在上游地区形成了长度约80米的淹没带。


  参与现场勘测的水利专家表示,虽然淹没带水位上涨明显,堰塞湖体基本形成,但该湖体总体库容不到5000立方米,暂时不会对堰塞体的稳定性构成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