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职人员也接受军事训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6 17:45:09
2009年05月26日 16:22:08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南京5月26日电(李宣良 李晓峰)初夏的苏北某山区,林深路窄。"红军"勇猛击退"敌方"袭击,顺利通过"染毒地带",挫败"蓝军"层层阻击,按时到达指定地域……




参训学员在进行射击练习。李肖白 郝赫元 摄
      这是一次普通的野营拉练,然而主角却不寻常。"红军"分队的成员,是来自18所院校的120名总参院校文职人员。     

      不是军人,也要接受军事训练

      从2005年开始,文职人员作为"新鲜血液"注入部队。就像机器增加新部件一样,总需要一段时间的"磨合"。



参训学员在进行队列训练。李晓峰 王清 摄
      今年4月,首批总参院校文职人员教学骨干集训班正式开班。一翻开集训计划,许多学员都吃了一惊--50天的集训里,既有队列、军体拳、野营拉练,又有军兵种知识、外军知识等课程。

      "我们不是军人,为什么要接受军事训练?"很多人都嘀咕。

      集训的第一课是剪头发。参训的120名学员中有90名是女性,她们围到区队长房间,说得最多的就是:"我们不是军人,为什么要用军人的标准要求我们?"

      一周后,学员们的看法改变了。每天,他们像新兵一样起床、集合站队、训练、学习。他们排队去食堂,听到"开饭"的命令才能拿起碗筷,像自己从前教过的学员一样吼出"过得硬的连队、过得硬的兵"。这时,他们理解了军营为什么让人振奋,理解了作为军队一员,了解军队,染上"军味""兵味"是基本要求。

      "80后"学员打上军旅烙印




参训学员在进行心理行为训练。李肖白 郝赫元 摄


参训学员在进行心理行为训练。李肖白 郝赫元 摄
      集训班不只是"军训",还举办了拉歌比赛、运动会、文艺节目、辩论赛、书画展、授课比武。

      个性张扬的"80后"学员们个个不肯示弱。集训期间,工程兵指挥学院举行体育运动会。以女孩子居多的集训队气势压过了现役干部队,获得了中级队组总分第一名。

      在心理行为训练中,14名队友要翻过4米高墙。瘦弱的曾岚用双肩托起3名队友,肩膀被踩出了淤青,一碰就钻心的疼。但是第二次训练时,她又第一个站出来搭人梯。

      5月下旬,集训班组织野营拉练,参训学员在高温天气中徒步行军数十公里,很多人脚上磨出了水泡、血泡,但是没有一个叫苦,没有一个上收容车,全部坚持到了最后。

      集训给文职人员打上了深深的军旅烙印。父亲是军人的文职人员姚耀在日记里写道:"亲身经历了这两个月的集训,我理解了父亲,理解了军人。我虽然不穿军装,但也是部队的一员,我会像军人那样,在自己的人生路途上始终铭刻执着和坚守。"

      以诚相待解疑虑




参训学员在野营拉练中通过"染毒地带"。李肖白 郝赫元 摄
      集训班正式开班之初,学员的谈论话题总是围着待遇、职称、进修等"实际"问题转,还有人带着情绪包袱,不服从管理。

      "思想扣子"该如何解?集训班授课教员以平等身份与学员交流,利用驻地资源优势,组织学员参观淮海战役纪念园林、王杰烈士纪念馆等教育基地,激发学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开训第二天,总政干部部科技文职干部局副局长朱宏军前来现场解答学员提出的问题。学员的问题五花八门,大到签约年限、福利政策,小到服装证件,差点让他招架不住。

      朱宏军逐一听、逐一记,能现场解答的当即给予解答。下课时,刚刚还争辩得面红耳赤的参训学员送上了真诚的掌声。

      此后,总参军务部、总参管理保障部等总部机关人员先后来院授课,答疑解惑。他们坦诚的态度让疑虑和误解烟消云散。
2009年05月26日 16:22:08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南京5月26日电(李宣良 李晓峰)初夏的苏北某山区,林深路窄。"红军"勇猛击退"敌方"袭击,顺利通过"染毒地带",挫败"蓝军"层层阻击,按时到达指定地域……




参训学员在进行射击练习。李肖白 郝赫元 摄       这是一次普通的野营拉练,然而主角却不寻常。"红军"分队的成员,是来自18所院校的120名总参院校文职人员。     

      不是军人,也要接受军事训练

      从2005年开始,文职人员作为"新鲜血液"注入部队。就像机器增加新部件一样,总需要一段时间的"磨合"。



参训学员在进行队列训练。李晓峰 王清 摄       今年4月,首批总参院校文职人员教学骨干集训班正式开班。一翻开集训计划,许多学员都吃了一惊--50天的集训里,既有队列、军体拳、野营拉练,又有军兵种知识、外军知识等课程。

      "我们不是军人,为什么要接受军事训练?"很多人都嘀咕。

      集训的第一课是剪头发。参训的120名学员中有90名是女性,她们围到区队长房间,说得最多的就是:"我们不是军人,为什么要用军人的标准要求我们?"

      一周后,学员们的看法改变了。每天,他们像新兵一样起床、集合站队、训练、学习。他们排队去食堂,听到"开饭"的命令才能拿起碗筷,像自己从前教过的学员一样吼出"过得硬的连队、过得硬的兵"。这时,他们理解了军营为什么让人振奋,理解了作为军队一员,了解军队,染上"军味""兵味"是基本要求。

      "80后"学员打上军旅烙印




参训学员在进行心理行为训练。李肖白 郝赫元 摄

参训学员在进行心理行为训练。李肖白 郝赫元 摄       集训班不只是"军训",还举办了拉歌比赛、运动会、文艺节目、辩论赛、书画展、授课比武。

      个性张扬的"80后"学员们个个不肯示弱。集训期间,工程兵指挥学院举行体育运动会。以女孩子居多的集训队气势压过了现役干部队,获得了中级队组总分第一名。

      在心理行为训练中,14名队友要翻过4米高墙。瘦弱的曾岚用双肩托起3名队友,肩膀被踩出了淤青,一碰就钻心的疼。但是第二次训练时,她又第一个站出来搭人梯。

      5月下旬,集训班组织野营拉练,参训学员在高温天气中徒步行军数十公里,很多人脚上磨出了水泡、血泡,但是没有一个叫苦,没有一个上收容车,全部坚持到了最后。

      集训给文职人员打上了深深的军旅烙印。父亲是军人的文职人员姚耀在日记里写道:"亲身经历了这两个月的集训,我理解了父亲,理解了军人。我虽然不穿军装,但也是部队的一员,我会像军人那样,在自己的人生路途上始终铭刻执着和坚守。"

      以诚相待解疑虑




参训学员在野营拉练中通过"染毒地带"。李肖白 郝赫元 摄       集训班正式开班之初,学员的谈论话题总是围着待遇、职称、进修等"实际"问题转,还有人带着情绪包袱,不服从管理。

      "思想扣子"该如何解?集训班授课教员以平等身份与学员交流,利用驻地资源优势,组织学员参观淮海战役纪念园林、王杰烈士纪念馆等教育基地,激发学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开训第二天,总政干部部科技文职干部局副局长朱宏军前来现场解答学员提出的问题。学员的问题五花八门,大到签约年限、福利政策,小到服装证件,差点让他招架不住。

      朱宏军逐一听、逐一记,能现场解答的当即给予解答。下课时,刚刚还争辩得面红耳赤的参训学员送上了真诚的掌声。

      此后,总参军务部、总参管理保障部等总部机关人员先后来院授课,答疑解惑。他们坦诚的态度让疑虑和误解烟消云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