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弹技术普及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10:47:29
<P>导弹的特点
  
1射程远

  洲际导弹射程可达16000公里(苏“SS-18”),能攻击地球上任何区域的目标;反坦克导弹射程达6000~8000米(美“海尔法”),而反坦克火炮最大直射距离只有2100米(苏125毫米滑膛
炮);防空导弹射程可达3000~80000米(美“爱国者”)。而高射炮最大射程仅21000米(中国59式100毫米高射炮)。 </P>
<P>2精度高 </P>
<P>  采用先进的制导方式,使导弹命中精度园概率公算偏差已达到几十米。如美国“潘兴Ⅱ”地地导弹,采用惯性/雷达区域相关制导,园公算偏差设计为37米,实际可达25米;美国“先进巡航导弹”ACM,采用地形匹配辅助惯性制导,或红外制导,或卫星全球定位系统导航,命中精度园公算偏差不大于16米,可有效突击点目标。 </P>
<P>3威力大 </P>
<P>  部分战术导弹和全部战略导弹配有核弹头。采用多弹头分导技术,可同时摧毁多个目标,其威力从1万吨至几千万吨TNT当量。如苏联“SS-18”洲际导弹的威力为2000万吨TNT当量,相
当于美国在日本广岛和长崎投下原子弹总当量的500倍。反坦克导弹破甲厚度可达1300毫米(“霍特”改进型)。 </P>
<P>4速度快 </P>
<P>  战略导弹最大飞行速度可达每秒7公里以上,相当于20倍音速,袭击远距离目标所需飞行时间短。如苏“SS-14”中程导弹,袭击1400公里上的目标,只需14分钟,这是任何常规武器
难以实现的。 </P>
<P>5机动性能好 </P>
<P>  战术导弹可单兵发射,也可以车载、机载和在舰艇上发射。战略导弹可以是弹道式导弹,也可以是巡航导弹,可在基地发射,也可机动发射。
</P>

<P>非弹道式导弹的飞行轨迹
  
1追踪导引 </P>
<P>  导弹始终向着目标飞行,飞行弹道总是向着目标运动方向弯曲)。

2三点重合法导引 </P>
<P>  导弹在飞行过程中,导弹、目标和制导站始终保持在一条直线上,导弹的飞行轨迹是一条曲线,导弹在接近目标时转弯较急。 </P>
<P>3方案导引 </P>
<P>  导弹发射前,预先选定导弹的飞行轨迹,并设计出导弹舵面的偏转规律。导弹发射后即按选定的轨迹飞行,它不再根据导弹与目标的相对位置改变自己的飞行轨迹。单独使用方案飞行弹道的导弹,不适用于攻击活动目标。 </P>
<P>  此外,对活动目标攻击,还可采用平行接近法和按比例接近法等导引方式。 </P>

<P>弹道式导弹的飞行弹道
  
  导弹在空间运动时,重心运动的轨迹叫做弹道。弹道式导弹的弹道分主动段(垂直上升段、转弯段和发动机关车段)和被动段(自由飞行段和再入段)两大部分。
  
  垂直上升段。导弹靠火箭发动机推力克服重力和空气的阻力垂直起飞,几秒钟后在制导系统的控制下进入转弯段。 </P>
<P>  转弯段,导弹在程序机构的作用下,使其由垂直方向缓缓倾向一定角度,弹道呈弧形轨迹。 </P>
<P>  发动机关车段,导弹将近主动段终点时,发动机关车,以控制导弹的飞行速度。这一段导弹飞行方向不变,弹道呈直线。 </P>
<P>  自由飞行段,可看作真空轨道。导弹头、体分离,弹头上只存有重力和惯性力,按已获速度进入无控抛物线轨道,可作任意倾侧翻转飞行。当弹头到达弹道顶点后开始下降。 </P>
<P>  再入段,导弹战斗部飞到最后阶段再入大气层,并受空气阻滞而受到制动和趋于稳定,保证了弹头朝下冲向目标。
</P>
<P>
导弹的组成
  
  导弹是具有战斗部、动力装置和制导设备的无人驾驶飞行器。它由以下四个主要部分组成:

  (1)战斗部
  战斗部是导弹用于毁伤目标的装置。它由壳体、战斗装药、引爆装置和保险装置等组成。战斗部可分为常规战斗部和核战斗部。

  (2)动力装置
  动力装置是用于推进导弹飞行的装置。导弹上的动力装置由发动机、推进剂输送系统等组成。发动机可分为火箭发动机和空气喷气发动机两大类 。</P>
<P>  火箭发动机,自带燃烧剂和氧化剂,工作时不再需空气中的氧气助燃,它既可在大气层内工作,又可在大气层外工作。火箭发动机根据使用推进剂的不同,可分为液体火箭发动机和固体火箭发动机。

  空气喷气发动机,自带燃烧剂,工作时依靠空气中的氧气助燃,只能在大气层内使用。按其工作时增压方式的不同可分为涡轮喷气发动机和冲压喷气发动机。

  (3)制导装置
  制导装置的任务是控制导弹的飞行方向、姿态、高度等,使导弹能稳定和准确地飞向目标。制导装置由探测机构、控制机构和执行机构组成。

  (4)弹体
  弹体是用于安装弹上各分系统的承力整体结构。它把动力装置、制导装置和战斗部有机地连成一体。弹体要有良好的气动外形,足够的强度,最轻的质量等。 </P>

<P>
多弹头技术
  
  弹道式导弹为突防的需要,由单个核弹头发展到多个核弹头,从而大大提高了其突防、生存和毁伤目标的能力。多弹头技术,是在一枚母弹头内装入数枚子弹头,当母弹飞至一定
地点后,释放出子弹头,弹头同时攻击一个或多个目标。多弹头一般由母弹头、子弹及释放机构、突防机构和推进装置等组成。 </P>
<P>  多弹头技术按弹头有无制导的和推进装置可分为集束式、分导式和全导式三种。 </P>
<P>(一)集束式 </P>
<P>  母弹头和子弹都没有制导和推进装置,不能做机动飞行。当母弹头飞抵弹道上的释放后,子弹头同时被释放,并各自沿不同的惯性弹道飞向目标,共同攻击一个区域性的面积目标。如苏“SS-9”导弹配用的集束式多弹头,携有18枚子弹头。

(二)分导式</P>
<P>  母弹头装有制导和推进装置,子弹头无制导和推进装置。导弹的头、体分离后,母弹头内末制导系统开始工作,使母弹头在做机动飞行中,逐个或同时释放子弹头,子弹头沿不同的弹道攻击不同的目标或相同的目标。如美“海神”导弹配用的分导式多弹头,携有10个5万吨当量的子弹头。 </P>
<P>(三)全导式 </P>
<P>  母弹头和子弹头都装有推进和制导装置。导弹的头、体分离后,母弹头可做机动飞行并适时释放子弹头。每一个子弹头在脱离母弹头后,分别按预先装入的指合做机动飞行,自向预定的
目标。全导式多弹头是分导式多弹头的高级形式,其特点是机动和突防能力强,命中精度高,具有毁伤点目标的能力。
</P>

<P>导弹的制导系统
  
制导系统是导引系统和控制系统的总称。导引系统主要用于测量导弹和目标的相对位置及其
实际的飞行弹道,计算出导弹沿预定弹道飞行所需的修正量,并输送给探制系统;对导弹绕
重心的角运动进行控制的部分叫控制系统。它用于执行由导引系统输给的弹道修正量信号,
以保证导弹在该段弹道上稳定飞行。制导系统可分为自主式、遥控式、遥控式和自动导的式
制导三大类。
(一)自主式制导 </P>
<P>  导弹的控制完全自主。导弹发射后不再与弹外设备发生联系,飞行中不依赖目标和制导站,由导弹上的制导设备按预定程度控制自身的飞行轨迹,导弹一经射出,人们无法对某再行控制。采用此种制导方式的导弹,只适用于攻击固定目标。自主式制导按拟定控制信号方法的不同可分为惯性制导、方案(程序)制导、地形匹配制导和星光惯性(天文)制导等。 </P>
<P>(二)遥控式制导</P>
<P>  遥控制导是以设在地面、海面或飞机上的制导站或制导设备来测定目标和导弹的相对位置,并向导弹发出导引指令。其特点是导弹受控于制导站,其飞行轨迹可根据目标相对运动情况而随时改变,适用于攻击活动目标。在地空、空地、空空和反坦克导弹上使用较多。按导引信号的不同可分为指令制导和波束(雷达、激光)制导。</P>
<P>(三)自动寻的式制导</P>
<P>  自动寻的式制导,即导弹自己寻找、跟踪并击毁目标。它是利用导弹上的接收装置(导引头或位标器),接收目标辐射或反射的某种能量(红外线辐射、无线电波、光辐射、声波等),把导弹导向目标的。自动导的式制导多用于空空、地空导弹上,按其能量来源,可分为主动式、半主动式和被动式三种。</P>
<P>(四)复合制导</P>
<P>  采用两种以上制导方式对导弹进行制导,它可扬长避短,增大制导距离和增强抗干扰能力,以适于不同条件下的作战使用。常用的复合制导形式有以下几种:</P>
<P>  自主制导+自动寻的制导
  自主制导+遥控制导
  自主制导+遥控制导+自动导的制导
  遥控制导+自动寻的制导
</P>
<P>导弹的分类
  
按作战任务分类 </P>
<P>  战略导弹:是用于遂行战徊任务的导弹。通常使用核战斗部,由国家最高统帅部直接掌握,用来摧毁敌方纵深内重要战略目标。</P>
<P>  战术导弹:是用于遂行战术任务的导弹。主要用于打击敌方战役、战术纵深内的核袭击兵器、集结的部队、重要的军事设施,以及坦克、飞机、舰船、交通和通信枢纽等重要目标。亦可用于直接支援地面部队作战。 </P>
<P>按射程分类 </P>
<P>  近程导弹:射程在1000公里以内;
  中程导弹:射程1000至3000公里;
  远程导弹:射程3000至8000公里;
  洲际导弹:射程在8000公里以上。 </P>
<P>
按发射点和攻击目标位置分类 </P>
<P>  从地面发射的导弹有:地地、地空、地舰、地潜导弹。
  从空中发射的导弹有:空地、空空、空舰、空潜导弹。
  从水面发射的导弹有:舰地、舰空、舰舰、舰潜导弹。
  从水下发射的导弹有:潜地、潜空、潜潜、潜舰导弹。

按飞行轨迹的特点分类

  弹道式导弹:它的飞行轨迹除了很小一段是发动机工作段之外,大部分是靠惯性飞行的自由抛射体弹道。

  飞航式导弹:导弹上装有翼面,依靠发动机推力和翼面的气动升力,在稠密的大气层中飞行,整个飞行过程中发动机和制导系统一直工作。
</P>
<P>
导弹武器系统的地面设备
  
  导弹武器系统,它由导弹、地面(机载、舰载)设备、侦察瞄准和指挥四大系统组成。

  导弹武器系统的地面设备,是指为保证导弹的技术维护、检测、发射以及能准确地命中目标,通常需要的运输、起竖、测试、加注、瞄准、外测、遥测、遥控和发射控制等地面设施与
装备。
</P>

<P>
导弹发展概述
  
1我国是早期火箭技术的发源地 </P>
<P>  早期火箭的发源地是中国。公元10世纪(宋初),我国制成了世界上第一支火药火箭。火药火箭发展分两个阶段:先是发明了用弩(弓箭)发射的燃烧性火箭。14世纪中叶(明初),又发明了以火药为动力的火箭,它直接利用火药燃烧喷射气体的反作用力把火箭发射出去。这种火箭的发射原理,直到现在仍被世界各国采用。我国明代发明的火箭种类很多,依其推进器数量可分为单级火箭和多级火箭,这是现代火箭的雏形。

2现代导弹的出现 </P>
<P>  我国的火箭技术,13世纪传到了阿拉伯,后又传到欧洲。本世纪初,俄国科学家齐奥尔科夫斯基对反作用运动进行了理论上的研究,首先提出了液体火箭设想,论述和预测了用液氧和液氢作为火箭燃料,用燃气舵和仪器控制火箭的问题,为现代火箭的发展奠定了基础。</P>
<P>  德国从1953年开始了现代火箭和导弹技术的研究。使火箭技术有了新的突破。到1942年,以冯·布劳恩为首的火箭专家们研制成功了V-1飞航式导弹和V-2弹道式导弹。到1944年上半年,德国生产了V-1型导弹12000枚和大量的V-2型导弹,并投入西线战场, </P>
<P>  袭击了英国首都伦敦等重要目标,希特勒妄图用这种新式武器挽救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失败命运。这两种导弹的使用,给人们心理上造成了极大的恐慌,引起了各参战国的极大关注,各国科学家和军事家很快意识到,一种威力强大的新式导弹武器已经问世。

3现代导弹技术的发展 </P>
<P>美、苏两国在德国投降时,都竞相争夺德国的火箭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及技术装备。苏军在占领庇累门特城时,发现了导弹总装厂,俘虏了4500名德国导弹工程技术人员,缴获了大量的产品、图纸、资料和机器设备。美国在德国覆灭前夕抢先占领了诺德壕森V-2导弹地下兵工厂,把数百名导弹专家和200枚V-2导弹及大量图纸、资料、机器设备运到了美车。战后,导弹武器便首先在美、苏研制和发展起来。 </P>
<P>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导弹技术也得到了迅速发展。从洲际导弹、反坦克导弹到防空导弹等,应有尽有。到目前,导弹已发展到第四代。</P>
<P>  第一代导弹是40年代至50年代末发展起来的。主要标志是战略导弹和高空防空导弹。为对付日益增多的坦克,研制发展了第一代目视瞄准、手控跟踪、有线制导的反坦克导弹。</P>
<P>  第二代导弹是50年代末至6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主要是提高战略导弹的生存能力。陆基导弹由地面发射改为地下发射;潜射导弹由水面发射改为水下发射。发展了中、低空防空导弹。改进了反坦克导弹,发展了车载、机载反坦克导弹,提高了机动作战能力。

  第三代导弹是60年代中其至70年代初出现的。针对反导弹武器的出现。美、苏先后研制成了集束式多弹头和分导式多弹头导弹,从而提高了导弹突防和打击多个目标的能力。第三代反坦克导弹,采用激光、毫米波等制导系统,发展了“发射后不管”由导弹自己追踪并击毁目标的新型反坦克导弹。</P>
<P>  第四代导弹是70年代初到80年代初研制发展的。重点研制机动发射的陆基战略弹道导弹,并加紧了机动式多弹头的研究,进一步提高了导弹的突防能力和命中精度,使其具有摧毁点目标和硬目标的能力。 </P><P>导弹的特点
  
1射程远

  洲际导弹射程可达16000公里(苏“SS-18”),能攻击地球上任何区域的目标;反坦克导弹射程达6000~8000米(美“海尔法”),而反坦克火炮最大直射距离只有2100米(苏125毫米滑膛
炮);防空导弹射程可达3000~80000米(美“爱国者”)。而高射炮最大射程仅21000米(中国59式100毫米高射炮)。 </P>
<P>2精度高 </P>
<P>  采用先进的制导方式,使导弹命中精度园概率公算偏差已达到几十米。如美国“潘兴Ⅱ”地地导弹,采用惯性/雷达区域相关制导,园公算偏差设计为37米,实际可达25米;美国“先进巡航导弹”ACM,采用地形匹配辅助惯性制导,或红外制导,或卫星全球定位系统导航,命中精度园公算偏差不大于16米,可有效突击点目标。 </P>
<P>3威力大 </P>
<P>  部分战术导弹和全部战略导弹配有核弹头。采用多弹头分导技术,可同时摧毁多个目标,其威力从1万吨至几千万吨TNT当量。如苏联“SS-18”洲际导弹的威力为2000万吨TNT当量,相
当于美国在日本广岛和长崎投下原子弹总当量的500倍。反坦克导弹破甲厚度可达1300毫米(“霍特”改进型)。 </P>
<P>4速度快 </P>
<P>  战略导弹最大飞行速度可达每秒7公里以上,相当于20倍音速,袭击远距离目标所需飞行时间短。如苏“SS-14”中程导弹,袭击1400公里上的目标,只需14分钟,这是任何常规武器
难以实现的。 </P>
<P>5机动性能好 </P>
<P>  战术导弹可单兵发射,也可以车载、机载和在舰艇上发射。战略导弹可以是弹道式导弹,也可以是巡航导弹,可在基地发射,也可机动发射。
</P>

<P>非弹道式导弹的飞行轨迹
  
1追踪导引 </P>
<P>  导弹始终向着目标飞行,飞行弹道总是向着目标运动方向弯曲)。

2三点重合法导引 </P>
<P>  导弹在飞行过程中,导弹、目标和制导站始终保持在一条直线上,导弹的飞行轨迹是一条曲线,导弹在接近目标时转弯较急。 </P>
<P>3方案导引 </P>
<P>  导弹发射前,预先选定导弹的飞行轨迹,并设计出导弹舵面的偏转规律。导弹发射后即按选定的轨迹飞行,它不再根据导弹与目标的相对位置改变自己的飞行轨迹。单独使用方案飞行弹道的导弹,不适用于攻击活动目标。 </P>
<P>  此外,对活动目标攻击,还可采用平行接近法和按比例接近法等导引方式。 </P>

<P>弹道式导弹的飞行弹道
  
  导弹在空间运动时,重心运动的轨迹叫做弹道。弹道式导弹的弹道分主动段(垂直上升段、转弯段和发动机关车段)和被动段(自由飞行段和再入段)两大部分。
  
  垂直上升段。导弹靠火箭发动机推力克服重力和空气的阻力垂直起飞,几秒钟后在制导系统的控制下进入转弯段。 </P>
<P>  转弯段,导弹在程序机构的作用下,使其由垂直方向缓缓倾向一定角度,弹道呈弧形轨迹。 </P>
<P>  发动机关车段,导弹将近主动段终点时,发动机关车,以控制导弹的飞行速度。这一段导弹飞行方向不变,弹道呈直线。 </P>
<P>  自由飞行段,可看作真空轨道。导弹头、体分离,弹头上只存有重力和惯性力,按已获速度进入无控抛物线轨道,可作任意倾侧翻转飞行。当弹头到达弹道顶点后开始下降。 </P>
<P>  再入段,导弹战斗部飞到最后阶段再入大气层,并受空气阻滞而受到制动和趋于稳定,保证了弹头朝下冲向目标。
</P>
<P>
导弹的组成
  
  导弹是具有战斗部、动力装置和制导设备的无人驾驶飞行器。它由以下四个主要部分组成:

  (1)战斗部
  战斗部是导弹用于毁伤目标的装置。它由壳体、战斗装药、引爆装置和保险装置等组成。战斗部可分为常规战斗部和核战斗部。

  (2)动力装置
  动力装置是用于推进导弹飞行的装置。导弹上的动力装置由发动机、推进剂输送系统等组成。发动机可分为火箭发动机和空气喷气发动机两大类 。</P>
<P>  火箭发动机,自带燃烧剂和氧化剂,工作时不再需空气中的氧气助燃,它既可在大气层内工作,又可在大气层外工作。火箭发动机根据使用推进剂的不同,可分为液体火箭发动机和固体火箭发动机。

  空气喷气发动机,自带燃烧剂,工作时依靠空气中的氧气助燃,只能在大气层内使用。按其工作时增压方式的不同可分为涡轮喷气发动机和冲压喷气发动机。

  (3)制导装置
  制导装置的任务是控制导弹的飞行方向、姿态、高度等,使导弹能稳定和准确地飞向目标。制导装置由探测机构、控制机构和执行机构组成。

  (4)弹体
  弹体是用于安装弹上各分系统的承力整体结构。它把动力装置、制导装置和战斗部有机地连成一体。弹体要有良好的气动外形,足够的强度,最轻的质量等。 </P>

<P>
多弹头技术
  
  弹道式导弹为突防的需要,由单个核弹头发展到多个核弹头,从而大大提高了其突防、生存和毁伤目标的能力。多弹头技术,是在一枚母弹头内装入数枚子弹头,当母弹飞至一定
地点后,释放出子弹头,弹头同时攻击一个或多个目标。多弹头一般由母弹头、子弹及释放机构、突防机构和推进装置等组成。 </P>
<P>  多弹头技术按弹头有无制导的和推进装置可分为集束式、分导式和全导式三种。 </P>
<P>(一)集束式 </P>
<P>  母弹头和子弹都没有制导和推进装置,不能做机动飞行。当母弹头飞抵弹道上的释放后,子弹头同时被释放,并各自沿不同的惯性弹道飞向目标,共同攻击一个区域性的面积目标。如苏“SS-9”导弹配用的集束式多弹头,携有18枚子弹头。

(二)分导式</P>
<P>  母弹头装有制导和推进装置,子弹头无制导和推进装置。导弹的头、体分离后,母弹头内末制导系统开始工作,使母弹头在做机动飞行中,逐个或同时释放子弹头,子弹头沿不同的弹道攻击不同的目标或相同的目标。如美“海神”导弹配用的分导式多弹头,携有10个5万吨当量的子弹头。 </P>
<P>(三)全导式 </P>
<P>  母弹头和子弹头都装有推进和制导装置。导弹的头、体分离后,母弹头可做机动飞行并适时释放子弹头。每一个子弹头在脱离母弹头后,分别按预先装入的指合做机动飞行,自向预定的
目标。全导式多弹头是分导式多弹头的高级形式,其特点是机动和突防能力强,命中精度高,具有毁伤点目标的能力。
</P>

<P>导弹的制导系统
  
制导系统是导引系统和控制系统的总称。导引系统主要用于测量导弹和目标的相对位置及其
实际的飞行弹道,计算出导弹沿预定弹道飞行所需的修正量,并输送给探制系统;对导弹绕
重心的角运动进行控制的部分叫控制系统。它用于执行由导引系统输给的弹道修正量信号,
以保证导弹在该段弹道上稳定飞行。制导系统可分为自主式、遥控式、遥控式和自动导的式
制导三大类。
(一)自主式制导 </P>
<P>  导弹的控制完全自主。导弹发射后不再与弹外设备发生联系,飞行中不依赖目标和制导站,由导弹上的制导设备按预定程度控制自身的飞行轨迹,导弹一经射出,人们无法对某再行控制。采用此种制导方式的导弹,只适用于攻击固定目标。自主式制导按拟定控制信号方法的不同可分为惯性制导、方案(程序)制导、地形匹配制导和星光惯性(天文)制导等。 </P>
<P>(二)遥控式制导</P>
<P>  遥控制导是以设在地面、海面或飞机上的制导站或制导设备来测定目标和导弹的相对位置,并向导弹发出导引指令。其特点是导弹受控于制导站,其飞行轨迹可根据目标相对运动情况而随时改变,适用于攻击活动目标。在地空、空地、空空和反坦克导弹上使用较多。按导引信号的不同可分为指令制导和波束(雷达、激光)制导。</P>
<P>(三)自动寻的式制导</P>
<P>  自动寻的式制导,即导弹自己寻找、跟踪并击毁目标。它是利用导弹上的接收装置(导引头或位标器),接收目标辐射或反射的某种能量(红外线辐射、无线电波、光辐射、声波等),把导弹导向目标的。自动导的式制导多用于空空、地空导弹上,按其能量来源,可分为主动式、半主动式和被动式三种。</P>
<P>(四)复合制导</P>
<P>  采用两种以上制导方式对导弹进行制导,它可扬长避短,增大制导距离和增强抗干扰能力,以适于不同条件下的作战使用。常用的复合制导形式有以下几种:</P>
<P>  自主制导+自动寻的制导
  自主制导+遥控制导
  自主制导+遥控制导+自动导的制导
  遥控制导+自动寻的制导
</P>
<P>导弹的分类
  
按作战任务分类 </P>
<P>  战略导弹:是用于遂行战徊任务的导弹。通常使用核战斗部,由国家最高统帅部直接掌握,用来摧毁敌方纵深内重要战略目标。</P>
<P>  战术导弹:是用于遂行战术任务的导弹。主要用于打击敌方战役、战术纵深内的核袭击兵器、集结的部队、重要的军事设施,以及坦克、飞机、舰船、交通和通信枢纽等重要目标。亦可用于直接支援地面部队作战。 </P>
<P>按射程分类 </P>
<P>  近程导弹:射程在1000公里以内;
  中程导弹:射程1000至3000公里;
  远程导弹:射程3000至8000公里;
  洲际导弹:射程在8000公里以上。 </P>
<P>
按发射点和攻击目标位置分类 </P>
<P>  从地面发射的导弹有:地地、地空、地舰、地潜导弹。
  从空中发射的导弹有:空地、空空、空舰、空潜导弹。
  从水面发射的导弹有:舰地、舰空、舰舰、舰潜导弹。
  从水下发射的导弹有:潜地、潜空、潜潜、潜舰导弹。

按飞行轨迹的特点分类

  弹道式导弹:它的飞行轨迹除了很小一段是发动机工作段之外,大部分是靠惯性飞行的自由抛射体弹道。

  飞航式导弹:导弹上装有翼面,依靠发动机推力和翼面的气动升力,在稠密的大气层中飞行,整个飞行过程中发动机和制导系统一直工作。
</P>
<P>
导弹武器系统的地面设备
  
  导弹武器系统,它由导弹、地面(机载、舰载)设备、侦察瞄准和指挥四大系统组成。

  导弹武器系统的地面设备,是指为保证导弹的技术维护、检测、发射以及能准确地命中目标,通常需要的运输、起竖、测试、加注、瞄准、外测、遥测、遥控和发射控制等地面设施与
装备。
</P>

<P>
导弹发展概述
  
1我国是早期火箭技术的发源地 </P>
<P>  早期火箭的发源地是中国。公元10世纪(宋初),我国制成了世界上第一支火药火箭。火药火箭发展分两个阶段:先是发明了用弩(弓箭)发射的燃烧性火箭。14世纪中叶(明初),又发明了以火药为动力的火箭,它直接利用火药燃烧喷射气体的反作用力把火箭发射出去。这种火箭的发射原理,直到现在仍被世界各国采用。我国明代发明的火箭种类很多,依其推进器数量可分为单级火箭和多级火箭,这是现代火箭的雏形。

2现代导弹的出现 </P>
<P>  我国的火箭技术,13世纪传到了阿拉伯,后又传到欧洲。本世纪初,俄国科学家齐奥尔科夫斯基对反作用运动进行了理论上的研究,首先提出了液体火箭设想,论述和预测了用液氧和液氢作为火箭燃料,用燃气舵和仪器控制火箭的问题,为现代火箭的发展奠定了基础。</P>
<P>  德国从1953年开始了现代火箭和导弹技术的研究。使火箭技术有了新的突破。到1942年,以冯·布劳恩为首的火箭专家们研制成功了V-1飞航式导弹和V-2弹道式导弹。到1944年上半年,德国生产了V-1型导弹12000枚和大量的V-2型导弹,并投入西线战场, </P>
<P>  袭击了英国首都伦敦等重要目标,希特勒妄图用这种新式武器挽救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失败命运。这两种导弹的使用,给人们心理上造成了极大的恐慌,引起了各参战国的极大关注,各国科学家和军事家很快意识到,一种威力强大的新式导弹武器已经问世。

3现代导弹技术的发展 </P>
<P>美、苏两国在德国投降时,都竞相争夺德国的火箭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及技术装备。苏军在占领庇累门特城时,发现了导弹总装厂,俘虏了4500名德国导弹工程技术人员,缴获了大量的产品、图纸、资料和机器设备。美国在德国覆灭前夕抢先占领了诺德壕森V-2导弹地下兵工厂,把数百名导弹专家和200枚V-2导弹及大量图纸、资料、机器设备运到了美车。战后,导弹武器便首先在美、苏研制和发展起来。 </P>
<P>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导弹技术也得到了迅速发展。从洲际导弹、反坦克导弹到防空导弹等,应有尽有。到目前,导弹已发展到第四代。</P>
<P>  第一代导弹是40年代至50年代末发展起来的。主要标志是战略导弹和高空防空导弹。为对付日益增多的坦克,研制发展了第一代目视瞄准、手控跟踪、有线制导的反坦克导弹。</P>
<P>  第二代导弹是50年代末至6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主要是提高战略导弹的生存能力。陆基导弹由地面发射改为地下发射;潜射导弹由水面发射改为水下发射。发展了中、低空防空导弹。改进了反坦克导弹,发展了车载、机载反坦克导弹,提高了机动作战能力。

  第三代导弹是60年代中其至70年代初出现的。针对反导弹武器的出现。美、苏先后研制成了集束式多弹头和分导式多弹头导弹,从而提高了导弹突防和打击多个目标的能力。第三代反坦克导弹,采用激光、毫米波等制导系统,发展了“发射后不管”由导弹自己追踪并击毁目标的新型反坦克导弹。</P>
<P>  第四代导弹是70年代初到80年代初研制发展的。重点研制机动发射的陆基战略弹道导弹,并加紧了机动式多弹头的研究,进一步提高了导弹的突防能力和命中精度,使其具有摧毁点目标和硬目标的能力。 </P>
如果有兴趣就看下去,如果没有的话就请不要乱灌水啊,拜托了~!!!